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

2023-10-02

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第1篇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袅娜(nuï)精髓(suí)肤浅(fū)流水脉脉(mî) ....

B. 宁谧(mì)亵渎(xiè)蜘蹰(zhú)绰有余裕(chuî) ....

C. 蹊跷(qī)拘泥(ní)内疚(jiū)游目骋怀(chě、ng) ....

D. 隽永(juàn)祈祷(qí)拙劣(zhuō)卓有成就(zhuï)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斑斓流岚猝然离去闲情逸至

B. 恪守端倪绵亘千里嶙嶙白骨

C. 廖廓慰籍迫不及待蓊蓊郁郁

D. 坍圮砥励饿殍遍野义愤填膺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和最受诬蔑的人。 ② 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③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不出来。

A. 忌妒点缀考查B. 忌恨点破考查

C. 忌恨点破考察D. 忌妒点缀考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面对诸多事故隐患,如果这些个体煤矿老板安之若素,毫无反应,....最终就会酿成大祸。

B. 这个学校的歌咏队和美术小组都办得绘声绘色。 ....

C. 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生动感人,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激情。 ....

D.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大扫除。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B.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C. 晚年的巴金,虽然长期住院,但仍然文思敏捷,精神健旺,写出了

许多优秀的作品。

D. 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5分)

水性江南王本道

① 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②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雨中藏着万重山”;“五月你看江南的船,排排龙舟划上天”;„„江南的人也亦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典型的水乡音乐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③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其中,许多气势恢弘,似有峥嵘剑气腾越穿行其中。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是雄伟挺拔,气宇轩昂,占尽风云。那山间的瀑布、涧水,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据说古代铸剑的工艺,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经过淬剑过程中两种力量的交合,才会使剑在百转千回,缭绕交错的剑法中得心应手,成为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与扬州共存亡的史可法„„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侠骨雄风。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隽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侠骨柔情,高风亮节。清末的秋瑾就是最优秀代表,明末的“秦淮八艳”也是有力的佐证。

④ 说到江南的“水性”,还应该涵盖她的秀慧与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灵气的,正是这灵秀之水,涵养了江南人的那种聪颖与睿智。远的不说,就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籍的人就占了半数,近代和当代全国琴棋书画的大师,也大多出自江南。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意境,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秀慧与智巧的整合。有人说,正是因为江南太美了,阴气过重,因此江南的男人大多被美色所雌化,美人的风韵灭火器似的扑灭了男子的阳刚之气,使得男人多属苍白干瘦的君子,至多算个“女里女气”的奶油小生。这种认同是过于偏重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细腻了。其实人不分南北,如果能多一分柔情与细腻,懂得感情,懂得珍藏,心中维系着自己的审美镜框和情感秘笈,并以此为尺度去发现和发掘生活中美妙的、值得神往和迷醉的东西,不是会给男人(也包括女人)增添力度和精神上的健美吗?这样的“多情”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 水波荡漾的江南,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处处弥漫着灵秀的气息。江南的风物,姹紫嫣红,生动明秀;江南的情,柔肠百转,脉脉含羞;江南的人,刚柔相济,才如泉涌。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 文章第3自然段引用加横线诗句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 “这样的‘多情’更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正直与高尚!”这句话怎样理解?请简要概括。(3分)

答:

3. 从全文看,江南的“水性”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请作简要的概括。(6分)

答: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本文从水对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产生影响的角度,介绍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B. 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江南水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水性”。

C. 作者认为,在“水性”的润泽下,江南的女性尽显侠骨柔情,江南的男性却多是“奶油小生”。

D. 水可以让人风情万种,也可以使人豪情万丈。但作者认为温柔多情比坚韧顽强的性情更正直与高尚。

E. 文章语言优美、典雅,事例充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水乡江南的无限热爱和眷念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35分)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2分)

2.区别下列加点词的句中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12分)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句中义:;现代常用义:。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句中义:;现代常用义:。

(3)用心一也。

用:句中义:;现代常用义:。

3.翻译下列句子,说说译成现代汉语后词序有什么变化。(6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

4.这段文字共有10个比喻句(见标号①至⑩),可分成三组:(12分)第一组是阐明学习要

第二组是阐明学习要

第三组是阐明学习要

5. 概括本段的段意(3分)

五、(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是有能量、有热量的。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样的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你还曾感受过来自历史的、未来的;来自自然的、来自宇宙的目光吗?

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第2篇

高一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听力 (20x1=20分): 1—5 CCBAB6—10 ACBAB11—15 CBAAC16—20 ABABC单选 (15x1=15分): 21—25 DBABC26—30 ADADB31—35 CACBC

完形 (20x1.5=30分): 36—40 BCBAD41—45 ACBCA46—50 CDABC51—55 DCBAD

阅读 (15x2=30分): 56—59 ACBD60—62 CBD63—66 CDCA67—70 DBAC

七选五(5 x2=30分): 71—75 DFCEA

单词拼写 (10x1=10分): 76. cartoons77. dashed/rushed 78. surrounded79. tradition

80. likely

81. freedom82. discoveries83. chatting84. broad85.

measured

改错 (10x1=10分):

One day I hurried home for lunch after school of there would be an exam in the

afternoon.

I expected to ready yet.

lunch

I unhappy. When the dishes were served, I found none I liked. I ran out of the house

wasthat/去掉whatangrily

my desk.

walkeda

One classmate told me my mother had brought for me. After the box, I found my favorite

itopening

food inside. My eyes ∧ quickly filled with tears.

were

书面表达(2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Jeff,

I’m so excited about the coming summer vacation. It is so precious to me that I

cannot let it go by without making the most of it.

First, I will make a journey with my friends to have a short break. And then I will help

my mother with her daily housework since she has been doing a lot for me. At the same time I’ll practice the piano and take courses to learn basketball. Besides, I’ll preview the new lessons to prepare for the new term.

In short, whatever I do, my main goal is to gain experience. What are you planning for

the vacation?

Best regards! (105 words)

Yours,

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第3篇

6.D(A.《楚辞》非屈原一人的作品,还包括宋玉等人的作品。B.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文学形象。C.长调、中调、小令是根据词的字数多少来分的。)

7-10C DDC

11-13DCA

12. 答案:深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想打孩子。(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有时又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意思相近即可)(4)

13. 答案:①殴打是母亲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最后的手段。(2)

②对于不懂事犯了错误的孩子,责罚可以让一远记住自己的错误,而这种责罚别人是不能替代的。(意思相近即可)(2)

14. 答案:这篇散文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第(2)、(10)、(11)段等和第(3)、

(4)、(12)段等比较突出。这样使用更易于表达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意思相近即可。(3)

15. 答案: 略(应该包含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5分)

、诗歌鉴赏(8分)

9. 诗句中有故关、孤城等边塞地名;描述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分,每点1分)

10.秋日傍晚。(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2分,每点1分)

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第4篇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兰显耀

(试卷分为I、II两部分,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 ...

C.绝江河(渡)跬步( 古代的半步)驽马(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渊(深水)风雨兴焉(起) ....

9、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祝曰:“必勿使反”⑥老妇必唾其面⑦秦伯说,与郑人盟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A.①③⑤⑦B.②④⑦⑧ C.③⑤⑥⑧D.①②④⑥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作者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以雕刻朽木与金石作比,说明“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第5篇

1、微积分的研究对象—函数

1、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

2、极限

1、数列极限

2、函数极限,无穷大量,无穷小量,连续函数的性质。

3、两个重要的极限(lim

3、导数和微分

1、导数的定义ylim

2、求导法则和公式

1、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sinx11,lim(1)e ) x0xxxyf(xx)f(x) limx0x0xx

(uv)uv(uv)uv

uuvuv(uv)uvuv() vv2

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dydydu dxdudx

3、基本函数的求导公式(P67)

4、微分及运算(P71)

4、导数的应用

1、洛必达法则

2、研究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极值性和最大、最小值(切线方程)

5、不定积分

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英语范文第6篇

1、试题紧扣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能力的考查,知识覆盖面适当,突出教材的知识考查,知识点有针对性,能体现对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知识点和题目设计与大纲、教材要求吻合,没有超出要求的题出现,难易适中。

2、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注重知识的应用。

3、试题很有心意,传统题目体现的并不多。

5、注重对物理实验与会考、高考中物理知识的考查。

6、试卷中设计了多选题,与现行的高考相适应。但相应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试题区分度明显。

二、 学生答题基本情况

1、单项选择题:总分30分,学生平均得分不高,主要错误出现在第8小题。9小题和10小题。

2、不定项选择题:总分16分,学生很多都是只选择一个正确选项,主要错误:

11、14小题。

3、填空题:总分18分,学生平均得分6分左右。

4、计算题:总分36分,学生平均得分10分。最后一题难度相对较大,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分析出来。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

1、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机械能和动量的理解不透切。

2、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物理图像的含义,不能应用物理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不能正确应用已学过的物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处理问题。

4、审题和解题的习惯差,解题思路混乱,数学计算能力差,书写混乱。

四、原因分析:

一是高中物理主要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明显提高了,对此进入高中的学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二是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三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为学习物理就是做题,不注意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与掌握,结果是越做越糊涂,学习效果不好。

五、教学建议:

1、认真学习研究《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 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的研究,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深刻理解,要清楚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的水平,在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而使难点得以突破。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和分科前物理教材的教与学的情况,了解分科前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分科后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理科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切不可操之过急,要科学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

2、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概念形成、规律的形成过程,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3、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4、不要随意增加教学难度。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理科学生的实际。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高一理科阶段的习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切忌急于将综合性的题目拿给学生,更不要将高考的试题拿给学生,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做示意图是将物理习题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分科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曲线运动》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能量与动量》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动量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振动和波时,结合二者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通过演示实验、录象、挂图、模型、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变抽象平淡为形象生动,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有关的物理学家、物理学史、高新科技成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把握试题的难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的每次考试,如果分数太低,对学生的自信心十分不利,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教师应掌握平时练习的难度,考试给分从宽,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秋季安全生产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