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

2023-10-31

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新时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在不断发展, 同时毕业大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些压力面前, 有的人能够顶住压力、从容面对, 而有的人则被压力所打败, 最终走上极端, 这样的例子在近年也是屡见不鲜, 而这样差别的出现正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造成的。并且有研究数据显示, 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有3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或因学习压力大, 或因环境适应较差, 或因经济负担重等种种而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长期累积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就会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由此可见,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并不容我们乐观, 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策略

(一)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首先应该从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入手, 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进行测量, 为每一个大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心理档案, 为之后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全面的基础资料。在学生入校后对学生气质、性格、适应性、人格、心理健康等进行测量,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该积极通过电话、个人或团体的形式进行心理咨询, 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课程作为全校必修课, 通过课程教学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是不分家的, 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学生自己没有树立起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这三观是指导学生一辈子前进方向的关键, 不仅对学生的情感、需要、认识、意志等产生影响, 而且还会指导学生行为,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正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当前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倡导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和心理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指导心理教育, 同时心理教育也会辅助思想政治教育, 两者共同作用, 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 加强校内心理辅导

现在高校中都配有心理咨询室, 在学生有疑惑和困扰时, 心理老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自己。心理咨询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高校中, 心理老师应该不断尝试多种心理咨询或辅导方法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除了日常的个体心理咨询形式之外, 心理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心理训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像是户外拓展训练、情感适应训练、排列等方法, 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过程中自己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疑惑, 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调整自己, 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当中, 减少大学生的孤独感, 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感, 让学生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的一切,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诸多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 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切实效果, 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重要性, 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心理训练活动, 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 积极组织各类校园活动

大学生来到陌生城市中上学, 难免会产生孤独感, 缺少集体融入感, 长期的孤独会导致情绪低落, 容易引发各类心理问题, 因而高校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各类校园活动, 让全校学生广泛的参加进来, 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感受其中积极向上的气氛, 从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在活动的组织上形式应该注意多样化, 将各个集体都纳入进来, 像是宿舍文化节、演讲比赛、社团表演、文化艺术节等等活动, 让学生在宿舍、班级和社团中找到归属感, 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群体环境, 让这种环境来感染学生, 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积极引起重视,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当前形势下是非常必要的一项个人素质, 其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发展, 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国家人才素质的提升, 因而高校应该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 积极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低、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对于以后其走上社会也会有很大阻碍, 因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新时期思政背景下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能够为高校大学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思政,心理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占坤, 彭艳芳.大学生心理及生理指标与健康生活方式维度的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 (03) .

[2] 胡溢轩.身体技术与自我认同:当代大学生时尚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5 (07) .

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领域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今的少年儿童,担负着跨世纪的重任,他们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特长的养成,全面素质的提高已至关重要。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既包含学生感知、理解、应用语文知识活动,又包括兴趣、情感、信心等心理活动。两者既有机结合,又自然统一。前者起加深认识的作用,后者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必须着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使之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心理素质 语文 兴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我们面前的中学生有多少“能”勤、苦得起来。因而,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些尽受庇护,无忧患意识的中学生,必须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素质,使他们乐学不倦,成为合格的跨世纪人才。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既包含学生感知、理解、应用语文知识活动,又包括兴趣、情感、信心等心理活动。两者既有机结合,又自然统一。前者起加深认识的作用,后者起激发动力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必须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使之对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一、激发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感到,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求知欲倍增。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就越有效。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多看些图片、模型、实物、演示、争辩、多依文意画图等,设置问题,以问促思,激发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例如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开始我用幻灯打出海底世界的活动图片,伴放特制的配制课文朗读,学生看着那多彩多姿的奇妙海底,听着悦耳动听的朗读,一股特有的兴致油然而生,而且精神振奋,好奇、求知的欲望倍增。再比如我教学《长城》一课时,开始时,先用幻灯机打出长城图片,同时伴放《我的中国心》磁带。学生们看着蜿蜒起伏、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听着歌曲《我的中国心》自豪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声音由小到大,情绪激昂。待朗读课文时,精神极为振奋。当我提出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是什么样子?你看到这雄伟的万里长城时想到了什么等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兴趣盎然。

二、诱发情感,促其善于学习

语文教学的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情感是一种动力,能增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推动认识的深化。如果学生滋生了学习的情感,就会表到出对所学内容的热爱和迷恋。而学生的情感主要来自教师的诱导和激励。教学时教师如果情绪高昂,精神焕发,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富有情感,伴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并善于运用图片,幻灯,音乐来创设情境教学节奏有张有弛,不断变化,适时褒扬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就能够不时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其积极性,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我首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草塘的壮美,讲述动人的传说,激发学生对北大荒草塘的喜爱,然后抓住教材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线索,诱引学生感情随主人公感情迭宕起伏,既能动地领略了草塘的垃美、可爱,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再比如我教《泰山之美》一课,先让学生边听老师范读边看幻灯片,进行感知。接着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听完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他们发出“泰山真美!”的感叹时,我便鼓励大家把美说得具体,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能动理解替代教师的问答式讲读,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三、鼓舞信心,激励其奋发学习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才智聪明的学生一旦兴趣被激发,情感投入,便会暴发了令人惊异的潜在能动性,不断促进语文教学向高层次挺进。相比之下,悟性一般的学生往往会缺乏信心。因此,教学中要鼓舞学生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特别对中下游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高尔基说过,“才能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信心,使人具有美好的心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信心,是成功的内驱力,使人产生顽强的意志,不怕困难挫折,知难而进。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中下游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还应在朗读、提问、板演等方面给予优待,千方百计帮他们不断克服自卑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希望,扬起力争上游的风帆。比如指名答题要使其力所能及,并适时坚定其回答问题的信心,一旦答对,则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积极性更高。如果答错了,则委婉安慰和启发,鼓舞自信心,并注意保护和激发好奇心,自尊心和好胜心,调动积极性,增强学习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之,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既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愉悦,激奋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1 加强心理疏导是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1 心理疏导能帮助官兵调适和矫治日常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能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官兵心理素质应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 采用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式, 对官兵的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和引导, 其目的在于培养官兵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疏导以讲政治为首要原则, 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到心理疏导工作的全过程, 官兵心理问题发生成因复杂, 而且常常和思想问题、社会家庭问题, 以及生理躯体问题交织在一起, 只有把心理干预疏导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辅助手段, 与其他工作一道去做, 才能实现整体综合效应, 达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目的。

1.2 心理疏导能鼓励官兵面对挫折调整心态, 自我鼓励

心理疏导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 调适他人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 适用于辅导正常人的日常心理问题, 促进其成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运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分析另一个人的心理问题, 如劝导他人正确对待转业、复员等问题, 帮助他人在面对挫折时, 能顺利走出困境, 克服心理上的挫折。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 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忍的意志。运用良好的心理疏导方法就能使这些挫折和困难成为帮助官兵进步的阶梯, 使他们调整对挫折的感受, 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 自我鞭策, 自我鼓励, 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心理疏导能有效维持官兵心理的健康, 适应今后高技术战争环境要求

一般认为, 心理健康是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 而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 能够正确的凋适自己, 检讨自身对待困难或处理问题的方式, 心理疏导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 发挥人的潜能, 建立选择适应的方法和行为, 鼓励官兵自我调适,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 以保持官兵的心理平衡。在未来战争中, 官兵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很大。心理疏导能帮助参战官兵建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乐观豁达、愈挫愈坚、冷静自制等心理品质。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遇惊不慌, 沉着冷静, 使指挥不乱, 部队不散, 才能有条件解决参战官兵战场上的心理问题, 帮助消除心理障碍, 使部队保持旺盛的斗志。

2 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必须搞好官兵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的客观性

心理疏导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提高学习训练质量。军人智力开发程度如何, 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快慢, 广大官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等是否得以培养和提高必将直接制约学习训练的效率。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 以及军人的各种心理症结是否得到有效的排除和缓解, 也将直接制约思想工作的实效。注重心理疏导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阔视野, 丰富手段, 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 但是只重视心理疏导是不够的, 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下, 心理疏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把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真正提高育人效果。

2.1 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在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中的地位决定了两者的结合具有客观性

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不能截然分开, 应融为一体, 在教育中要把握不同的侧重点。思想教育层次高, 主要是针对官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思想反应加强引导, 起“定向”作用:心理教育是基础教育, 主要是调节社会、工作等种种压力产生的心理反应。但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心理教育, 都是为了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 为“不变质”、“打得赢”服务, 这是根本目标。所以, 在平时的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把握现实条件下官兵合理的物质、思想和情感需求, 教育时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的原则, 把思想教育的道理具体化、通俗化, 把道理讲透彻, 这样既加强了思想教育的力度又促进了官兵心理健康的发展, 实事求是, 情理交融, 使官兵听起来既亲切又易于接受, 自然就使思想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在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中的互相渗透性同样决定着两者结合的客观性

要把心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虽然两者的地位不尽相同, 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 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 因此二者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方法上是互补的, 在效果上是相互促进的, 所以在实际应用领域本应该就是一个整体。教育引导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教育中, 要使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也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所以, 心理教育应坚持高格调, 要把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培养官兵健康心理的出发点;心理疏导要从官兵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入手, 帮助官兵分清是非对错, 在打牢思想根基的基础上化解心理矛盾。

搞好官兵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要正确处理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首先要把军人的心理素质放在军人综合素质这个系统中去考虑, 而不是以心理素质为中心来考虑与其它素质的关系。如果帮助官兵消除心理障碍是第一步, 那么在其基础上向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培养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教育就是深一层次的心理疏导, 这样才能使官兵的心理素质得到强化, 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同时也能使官兵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全面发展。当然, 提出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理论, 并不是要取消心理疏导的独立作用, 相反, 而是为了纠正把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与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截然分开的状况, 进一步拓宽心理疏导的应用领域, 从而也加强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证明, 二者的融合, 有助于军人全面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对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心理疏导在依靠现有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依托网络技术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网络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开放社会, 使得上网人们的交流更为便利, 视野更为开阔。他们在对各种信息的辨析和吸取中逐步完善巩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同时网络运行的特殊行为规则又使人们增强了法制观念和道德责任感。同时更主要的是, 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传递, 人们何以面对网上心理医生倾诉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委屈、不幸和烦恼, 求得对方的理解、同情和帮助。网络即提供了发表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观点的平台, 又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最佳地结合起来, 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两者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满足各类个体的不同需求。

摘要:加强心理疏导是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心理疏导能帮助官兵调适和矫治日常心理问题, 能鼓励官兵面对挫折调整心态, 自我鼓励, 能有效维持官兵心理的健康。全面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必须搞好官兵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的客观性, 还要在依靠现有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依托网络技术。

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成长,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抓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关键词】音乐教学;艺术素养;学科特点

在现有的国家课程计划里,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明确无误的。那就是“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只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就可以发挥音乐的功能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有效地调节,激发孩子进取的精神,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质,从多个维度调动非智力因素,挖掘潜能,引领孩子在对音乐形象的感悟中进行思考;对于音乐作品的品悟能够提高孩子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丰富想象力,使其得到美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注重用音乐欣赏进行渗透,切忌将音乐的各个部分、因素肢解后再传授。因为音乐是一门完整、综合的艺术,而这也是音乐学科和其它学科一个重要的区分原则。那种纯粹的识记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的知识对于孩子音乐素养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觉得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问题,可以解决音乐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一、理清音乐学科特点

通过仔细研究音乐学科的性质,我们能够发现音乐课有别于别的一些学科,它具有自身的一些个性特征。俗话说,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可以发现音乐学科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和技術性。基本技能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反复不断的练习实践。对于孩子来说,练习一天两天是可以的,如果想长期坚持下去。我们老师就要动脑筋思考学习的可持续性。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把学习兴趣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孩子有了兴趣才能走进音乐的殿堂。有了学习的兴趣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教材具有非常严谨的系统性,充分考虑到音乐学习的持续性和渐进性。将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进行巧妙结合。并且低年级欣赏的曲目到了高年级就是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音乐知识前后銜接,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切合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老师要注重方法。反观现在的音乐教学中,依然在使用一些陈旧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日本的铃木教学法。他们更注重节奏和乐器教育。这些好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认真研究音乐教学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就一定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二、以改革的精神进行音乐课的基本建设

加强音乐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明确人是最主要的因素。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学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难以开齐开足音乐课。即使能开音乐课的,教师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在实践中,只能鼓励现有的教师,有兴趣爱好,有功底的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措施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促进这些老师快速提升教学素质和技能。

此外,还应该在考核、绩效等方面对音乐老师进行政策倾斜。从内向外,由外向内地调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安心当老师,有信心做个好老师。其次,学校应该把各种音乐设备都配置齐全了,让老师不至于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夯实开展音乐教学的物质基础。

三、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但是从关联范围来考察,情绪的影响比情感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深远、广泛。情感比情绪更稳定而持久。例如,当我们体验到一种情感的时候,一定是会伴随着情绪色彩的。可是情绪始终不会有情感来的更持久绵长、稳定。所以,情感是有强度和深度的区别。有高低,强弱之分。情绪和情感构成了人审美的基础,更是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形成审美体验。对音乐教学来说,更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和情绪的体验。因为从根本上说,音乐的过程就是情感的变化和展示的过程。音乐不像语言,没有语义,但是却是实最生动的心灵语言。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情感都可以得到体验和表达。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措施引导孩子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绪、情感,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上面这些措施,紧抓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采取多种方法,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成长,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元分析是分析的分析,是一种数量化文献综述方法,其

统计指标为效果量(effect size,Es)。

作者:李惠云

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成为了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音乐欣赏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很大作用,还能够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创造力并开发智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中职学生;心理素质

根据近年来发生的诸多事件来看,中职生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逐步转变成为了心理弱势群体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形成了退学、消沉、失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针对中职生心理问题,也有了相应的治疗方面,今天在这里就以音乐欣赏疗法来进行讨论。希望通过音乐欣赏能帮助当代中职生在心理素质的提升上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借助音乐欣赏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这些建设祖国的新鲜血液,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发展与自我完善。

一、音乐欣赏教学对中职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欣赏能有效提升中职生的信念以及创新能力

音乐欣赏的真正目的所在,是以真、善、美的健康心态来提升中职生的信念。简单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人格升华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音乐欣赏,让他们去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从中体会到真、善、美的真正意义,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空间。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的渴望心情。可以让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崇高的信念,让中职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真正地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此外,音乐欣赏对于培养中职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有着非常巨大的积极作用。每个人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也是提升自信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对音符的变化可以对一首歌产生无限的情感和思维。这是音乐对于学生的一种智力开发。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音乐的演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表达与表现的能力,还能提升中职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音乐欣赏能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当前中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可以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把这些作品中的优良的思想品德传递给学生。通过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去感受到音乐的美。通过富有哲理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到优良的思想品德的信息。这是一种渗透式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是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的。比如:在教材中的民族音乐的欣赏单元中,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职学生通过这些音乐欣赏教育的过程,不断地净化自身的心灵,以激发自身奋斗目标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自信,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音乐欣赏还具有教化学生的作用。

(三)音乐欣赏能促进中职生的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音乐欣赏是需要长期性的教学过程,也是中职生了解音乐的全方位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与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到音乐创造者的生平事迹,也能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价值。例如: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欣赏课程中,对传统古典乐器进行接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我国的风土人情以及音乐风格,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让中职生通过音乐欣赏课,在获取到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从而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也具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音乐欣赏课后的协作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以此来完成学生的协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练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问题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克服这些困难,从而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二、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音乐欣赏途径

(一)课堂上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积极引导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中职音乐教师,需要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积极性。正如国外有学者说:利用好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很好地治疗人的情绪与脾气,通过音乐的教育,能够让人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这也正是音乐欣赏在中职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之一。让学生们通过音乐欣赏,充分地、直观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从而更有信心去应对生活与学习的问题。还可以利用不同乐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增加面对生活的勇气,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精彩。

(二)多元化音乐欣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现在的繁重学习任务来说,学生的音乐欣赏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中职音乐老师,就需要利用好课外活动时间,提供给学生更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机会。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考音乐会,让学生通过对现场舞台的感染力,感觉到音乐带来的震撼,这是对学生继续领悟音乐的神秘,感受音乐魅力的延伸,对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激发兴趣。正如教育学家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欣赏顺利地开展下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语

音乐欣赏在中职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音乐欣赏也是提升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音乐欣赏除了能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能力外,还具有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音乐欣赏的教育环节,就不算是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陆艳兰.在尊重与理解中消除中职生的自卑心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2]王子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5).

上一篇:番茄高产稳产影响因素论文范文下一篇:成本收益机制开放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