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低功耗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建筑技术节能世博会成功经验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了一个流行词。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等为特点的“低碳建筑”,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高调登场。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1、推广低碳建筑势在必行

研究表明,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的使用,整个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中国每建成l耐的房屋,约释放出o.st的碳。另外,建筑中采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在引领世界新潮流的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城市节能,却是一块“大短板”。目前,在中国城乡430多亿口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90%以上属于高能耗。许多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虽然制定出来,但是这些标准的执行率还比较低。不少地方追求奢华成风,大量使用远距离的高档原料(包括进口原料),造成建筑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浪费。我国交叉学科研究的风气不盛,很多关键问题往往无人问津,造成了从事建筑科研的人员虽然不少,可是研究的空白领域却依然很多。一些建筑在设计时盲目推崇国外不同气候区那些“能耗杀手式”的建筑模式,导致了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另外,有些开发商对建设低碳建筑不太感兴趣,主要是担心成本过高。事实上,只需增加一点点成本,甚至完全不增加成本,就可以在大多数类型的建筑中融人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低碳建筑的终极目标是节能和低排放,这里的“节”与“低”,不一定要使用很多高科技,它不仅仅是环境绿化那么简单,也不等同于造价昂贵,更不是简陋难看。因此,应尽快建设绿色低碳建筑项目,实现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个环节,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使建筑物有效地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毫无疑问,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模式,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砒柱。

2法规执行与政策扶持

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首次把培育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我国政府也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然而,建设领域涵盖的范围广泛,涉及的领域众多,其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是刚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正在推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和绿色建筑能效标准,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将实行节能65%的更高级别的强制性标准,实现节能目标和节能模式的双跨越,特别要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可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对不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进行披露,并给予一定的处罚直到清除出市场。天津市今年采取了四项举措发展低碳建筑:一是建立低碳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二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对使用不节能墙体材料、门窗、卫生洁具和配电产品的项目不准质量备案,住宅工程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不准发放人住许可证,并责令返工。三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四是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和供热计量试点。低碳建筑发展既要有一套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标准,也应辅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这个方面,建设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出市政配套费减免、公积金和信贷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可以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应对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给予优惠制度,经济手段和提高主动意识双管齐下,全民动员,使大家意识到推行低碳建筑不仅惠及当代,而且惠及下一代。也可以开展低碳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设立“全国低碳建设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中进行低碳建筑的实践。要多举措促进民用住宅节能改造,如采取国家与居民合理分摊改造资金、实行政府贴息贷款等,推进市民居住低碳化。据了解,一些国家对居民应承担的住宅节能改造费用实行政府先行垫付,免收利息,然后由个人从水电受益中逐年偿还政府的资金,

10年还清。这样做,既可减轻老百姓负担,又可让群众从节能改造中看到好处[l].

3重视低碳建筑技术的开发

打造低碳建筑首先是建设者拥有低碳的概念,再通过具体的建筑科技来实现。这些科技包括外墙、门窗和屋顶等节能技术,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和光电玻璃幕墙等。也就是说,建筑层面的低碳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装置、风能利用装置、地热利用装置和能量循环利用装置等。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建筑能耗也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烹饪和洗衣等耗能,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能最大,材料及设备生产用能次之,施工用能仅居第三。相比理念转变和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对于施工企业低碳发展作用则更加直接。具体来说,企业实施低碳施工过程,一是要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实现机械使用效能的最大化,以此降低机械使用带来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二是要通过优化设计,促成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材料和低耗能设备在建筑上的使用,以及低碳、零碳建筑产品的最终实现;三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在科学可行的范围内有效地节约建筑原材料,尤其是钢材、混凝土和周转材料的使用;四要广泛推行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进而达到安全优质的目标,避免低品质的建筑产品带来更大的浪费。低碳住宅将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低碳经济成为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与低碳有关的话题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低碳住宅。低碳住宅除了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社会责任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各项节能技术,让业主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节约使用成本。低碳住宅技术体系分为八个部分: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和增加碳汇等。人们对开发商已经在做的“节能、环保、绿色、科技”等已经耳熟能详的,最大的卖点就是“低碳”。比如墙体没添加有污染的防冻剂,保温材料是环保的,内装修材料是绿色的,甚至水是再生的,光是天然光,风是自然风,热量是从地下通过热源泵交换来的等等,有些建在远郊的房屋直接做成木结构[2].

4建筑节能是低碳化的关键

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重要环节之一。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节能建筑中最关注的就是外墙保温技术,它是通过在外墙体上增加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使墙体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使室内冬暖夏凉,从而降低能源的损耗。从最初的绿色到生态,到可持续发展,到现在的低碳,是一脉相承的。节能低碳要有应用新技术的系统观。在我国,几乎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所有节能新技术,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把它们用好。比如,在门窗节能技术中的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一E玻璃(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还有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智能玻璃等。又比如,在屋顶节能技术中可以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的通风屋顶等。再比如,在节能建筑系统设计中的空调系统、热水系统等,是在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目标。空调热泵比一般的空调机节能,冷凝锅炉比一般锅炉节能。另外,低碳不是一个点问题,而是要通过全过程去实现。建筑与人一样,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从项目定位到后续的运营维护,具体包含10个过程: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初步设计、做施工图、工程及产品招投标、施工、系统调试、工程验收、试运行、运行维护。参与主体涉及到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部门,还有租户和用户。然而,在这

ro个过程中可能存在参与主体脱节的现象。比如,设计方设计好了,施工方却没有建好,而设计方在房屋运行中并没有参与其中,最后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大量消耗能源。节能的判断应有科学数据,行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仃技术手段)可以作为节能的判断依据。定量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减少重叠投人和资源浪费,有效地利用项目现有的资源条件。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整体协调平衡,从分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简化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这就是建筑节能设计定量化的思路,并通过低碳、节能来实现经济收益,进而推动产业进步l3]。

要发展低碳建筑,科技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建材产业都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它的高能耗有三大原因,即结构不合理、单位耗能高和总量增长快。因此,节能可以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能耗、控制总量增长过快等几个方面进行,而结构调整又是降低行业综合能耗的最重要途径。低碳建材就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追求绿色GDP的建材产业发展模式。国际上公认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不仅大到包括了所有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无铅化设计、太阳能和日光利用、防噪声和振动对策,而且小到电梯的节能、低辐射玻璃、既能蓄热又能散热的天窗,甚至是能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新风量等技术。可见,建筑节能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了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人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5“低碳世博”的设计理念

历史上的每一届世博会,都会给人类带来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转变。“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园区内诞生了200多栋时尚的绿色建筑,它集中展示了各国的屋顶、墙体和立体绿化的新技术,展示了新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态新理念,成为一个精美绝伦的低碳建筑和环境保护的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各主题馆非常注重场馆建设的环保性,低碳则是始终坚持的原则。不少展馆在节能、环保、低碳这几方面做得尤为精彩,现举两例。第一,零碳馆的一大亮点就是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建筑在白天储存的太阳能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建筑,真是奇妙无比!零碳馆表面上似乎无特别之处,似乎就是两座连体小别墅,但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多种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理念。零碳馆的屋顶上有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这些风帽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这些风帽可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人每个房间,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阳光和水的利用也成为零碳馆中节能减排的一部分,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屋顶收集雨水,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车辆或灌溉植物等,减少了零碳馆对自来水的需求l4]。第二,观看中国馆的外观,我们还能发现一些可能忽略的低碳设计。其中外墙材料均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所有的门窗都采取LOW一E玻璃,不仅可通过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能通过特殊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中国馆采用一系列节能技术措施和环保材料,除了上面介绍的自遮阳技术和屋顶太阳能系统外,顶层也有雨水收集系统。4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在展会举办期间无论是什么气候,都能让观众感到阵阵与人体相宜的气流。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低碳建筑的概念必将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总趋势。

6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都将建筑业列人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和克服金融危机的重点领域。欧洲近年流行的被动节能建筑,它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依然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美国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就涉及到建筑的节能低碳,德国的建筑研究所把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在日本建筑师看来,低碳建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他们早在年前就开始在建筑界践行。对于一个没有资源的国来说,能源就意味着生命,而低碳就成为大多数本建筑师当时考虑的出路之一。

荷兰阿姆斯福特著名的太阳能居住社区是以筑节能为中心的、装机容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太阳发电居住区,是当今荷兰住宅建设的示范项目。西牙毕尔巴鄂市的Atika住宅是一座将未来的居住念、绿色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设计理相结合,运用斜屋顶技术、低能耗策略、全方位的阳能系统(不仅是取暖、还包括降温)、楼宇智能化管理体系以及模数化技术而建造一座欧洲最新的节型住宅试点项目。英国伦敦的BedZED是未来居住的雏形,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设计了一个高生活品质、低能耗、零碳排放、再生能源、零废弃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未来。BedZED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即通过燃烧木材废弃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而燃料主要是附近地区的树木修剪废料。另外,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光电板,可为40辆汽车提供电力。BedZE没有任何中央暖气系统,但在其屋顶、墙体及地面均采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保证冬天住房的舒适。德国巴斯夫的“3升房”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在一幢已有7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因其每年每口使用面积消耗的采暖耗油量不超出3而被称为“三升房”。与改造前相比,采暖耗油量从20L降到了3L。如按100口的公寓测算,每年取暖费可从5400元人民币降至770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降至原来的In。屋顶的太阳能板群吸收了太阳能用于发电,电能随之进人市政电网,用发电所得的收人来填补建筑取暖所需费用;在屋顶墙壁上悬挂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热水。2009年1月25日,在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强调,近年内要对200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物进行翻新,提高其节能水平。比如,纽约帝国大厦的绿色改造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工程完工后可为该地标性建筑节能近40%,每年节省440万美元能源费。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机场皇室专用航站楼的地面,一座占地6k口的马斯达城正在沙漠中崛起,目标是成为世界上首座不使用一滴石油、碳排放为零的绿色城市。马斯达城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资约为220亿美元。还有被形象地誉为“榴莲头”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屋顶窗户巧妙地使用遮阳部件,并根据光线角度设置于不同方向,在遮阳的同时保证了室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从诸多成功的实例中不难发现,发展低碳经济,建筑节能是关键一环。我国应该吸取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绿色节能建筑上的最新技术,少走弯路,采取成本最低的可靠办法推行建筑节能,为低碳生活作贡献。

7结语

一切迹象显示,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建筑变革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低碳代表一种态度,更代表一种责任。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让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都低排放。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理念和设计体系,努力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与建筑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聂梅生,秦佑国等.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加平,谭良斌,何泉.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池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刘中伟.“馆藏"未来.万汇筑业,2009(11)

低功耗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家用远程医疗监护终端,该终端采用B/S模式设计,基于ARM9处理器S3C2410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通过移植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再配合信号采集处理等模块,可实现对生理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以及远程监护。

关键词:远程医疗;S3C2410;Linux

远程医疗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发展远程医疗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远程医疗从使用对象上可分为:面向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和面向家庭的远程医疗系统。面向家庭的远程医疗系统的功能包括:远程“看医生”、远程监护、远程医学信息查询/咨询等。

国外的远程家庭医疗更加注重远程“看医生”,个人/患者在家中就可与医生进行实时语音、图像信息交流,可实现在线检测人体生理信号并给出诊断。这种系统是以视频会议系统为核心,但目前还难以在我国普及,原因一是该系统的价格太贵,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原因二是受到通信信道带宽的限制,国外一般使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而我国现在普及到家庭的是普通电话系统(POTS),尽管通过这也可实现双向视频传输,但在图像分辨率、每秒传输图像桢数等方面,难以达到远程医疗的要求。作为远程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的远程监护,其传输的只是人体生理信号,其所需的通信速度通过普通电话线就可以满足。因此,考虑到我国互联网用户呈逐年增长趋势,发展远程监护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系统结构与功能

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设计,使用该模式的最大好处是减少开发工作量、运行维护比较简便。将B/S模式引入嵌入式网络设计,改变了过去需要同时开发上位机和下位机软硬件的做法,现在只需要在下位机(服务器端)的嵌入式设备中集成一个微型服务器,利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设计网页模块,就可在上位机(浏览器端)使用IE等浏览器接收和解析此模板,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视觉效果好、操作方便的工作界面。

首先基于ARM9处理器S3C2410A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出支持嵌入式Web Server的开发平台,再通过移植嵌入式Web Server-boa,配合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模块,构造一套适用于家庭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终端。在监护终端,利用生物电引导电极采用标准三导联方式将人体心电信号拾取出,经导联线传输到信号调理模块,经该模块的滤波、放大后得到初级的生物电信号,再经由S3C2410自带的ADC引脚送入Web服务器模块,心电信号在此模块中经过各种运算分析后得到反映心脏特征的信号,LCD上实时的显示心电波形和病人的个人信息,同时将心电信号存储于片外Flash ROM中,终端通过以太网口接入以太网,以实现与监控中心的远程交互。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硬件电路设计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心电信号的检测是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检测,信号具有微弱、低频、高阻抗、不稳定和随机等特点。此信号的主要频率范围为0.05~100Hz,幅值范围为0.5~5mV。微弱的心电信号还受到多种干扰,其特征被淹没在复杂的信号之中。又由于生物电引导电极在拾取人体电信号时与人体接触会产生极化电压。因此,为了满足检测要求,信号调理电路必须要较好的抑制各种干扰、不失真的放大心电信号。本设计中,信号调理电路模块主要包括前端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陷波电路。电路框图如图2。

前端电路

前端电路作为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级,其功能主要是为了抑制环境中的干扰噪声、提高前置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缓冲放大器一般采用电压跟随器实现,其缓冲隔离作用减小了生物信号源对放大器的过高要求,提高了电路的输入阻抗,减少心电信号衰减和匹配失真。使用屏蔽层驱动电路可以较好的去除导联线屏蔽层分布电容的不等量衰减造成对放大器总CMRR(共模抑制比)的影响。由于人体本身可通过各种渠道从环境中拾取工频50Hz交流电压,在心电测量中形成交流共模干扰,这种干扰常在几伏以上,采用右腿驱动电路后能够使50Hz共模干扰电压降到1%以下。电路图如图3。

信号放大电路

信号放大电路采用两级放大,如图4,差动放大U805为前置级,同相放大U809构成第二级。根据心电信号检测的特点,通常要求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漂移、非线性度小、合适的频带和动态范围的性能。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一般要求>2兆欧,输入电阻越大,因电极接触电阻不同而引起的波形失真越小,共模抑制比就越高。由于极化电压的存在,为防止前置放大器工作于饱和或截止区,前置级的增益不能太高,实验表明放大10倍左右效果较好。因此选用仪表放大器MAX4196,该芯片可采用单电源供电,其功耗最低达到8gA,共模抑制比为115dB,输入偏移电压为50gV,一3dB带宽可达250kHz,输入阻抗为1000Mr2,增益固定为10(V/V)。

主放大器采用MAX4197(特性与MAX4196一样),其增益固定为100(V/V)。信号调理电路的总放大倍数为1000倍。在图4中,电容C805具有去除极化电压功能,并与电阻R820构成高通滤波电路,用于抑制直流漂移和放大器通带外的低频噪声。

陷波电路

工频干扰是心电信号的主要干扰,虽然前端电路和前置放大器已对共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有部分工频干扰是以差模信号进入电路的,且频率处于心电信号频带之内,加上电极和输入回路不稳定等因数,前级电路输出的心电信号仍然存在较强的工频干扰,因此必须将其滤除。本设计采用的是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二阶陷波器,电路如图5。

嵌入式Web服务器模块

考虑本系统定位于家庭使用,且系统需要连续长时间工作,又由于系统需要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存储大量数据以及支持网络通信,所以要求处理器具有功耗低、成本低、丰富的接口和支持操作系统。本设计选用ARM9处理器S3C2410A,S3C2410A主要面向手持设备以及高性价比、低功耗的应用上。其CPU内核采用的是ARM公司的16/32位ARM920T RISC处理器。ARM920T实现了MMU、AMBA总线和Harvard高速缓存体系结构,该结构具有独立的16KB指令Cache和16KB数据Cache。S3C2410A集成的片上功能主要包括:1.8V/2.0V内核供电,3.3V存储器供电,3.3V外部I/O供电;外部存储器控制器;LCD控制器提供1通道LCD

专用DMA;8通道10位ADC接口,转换速率最大为500KSPS(Kilo Sample Per Second,千采样点每秒);117位通用I/O口和24通道外部中断源;电源控制模式包括正常、慢速、空闲和掉电4种模式;支持NAND Flash的启动装载。

对心电信号采样精度的考虑主要出于对ST段异常分析处理的要求,ST段电平变化约为0.05 m V,因此采样精度至少为0.025mV。当采用10位A/D转换器工作在正极性、满刻度电压为2.5V时,可分辨的最小输入电压为2.5mV,而信号调理电路放大倍数为1000倍,则输入端的最小分辨率约为0.0025mV,故S3C2410A具有的10位A/D的精度完全满足系统需求。

为了使用户能够直观的观察心电和便于控制设备,设计采用东华公司的TFT彩屏YL-LCD35套件用于人机交互界面。为满足移植操作系统以及存储心电信号、网页等数据的要求,系统外扩了64M的NANDFlash(使用一片K9F1208UOB)和64M的SDRAM(使用两片HY57V561620)。为满足终端联网的需求,选用CS8900A用于设计网络适配器,CS8900A是一个真正的单芯片、全双工的以太网解决方案产品,更方便的是在Linux内核中提供有CS8900A适配器的驱动程序。

电源部分

为增加安全性、降低功耗、节省成本,设计采用9V碱性电池供电,通过电源转换芯片AS1117-3.3将9V转换为3.3V可供给放大器芯片和S3C2410使用。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Linux的移植,嵌入式Web Server-Boa的移植,CGI(通用网关接口)程序的设计,功能程序的设计。

Linux的移植

本设计采用linux-2.4.18内核。正确进行Linux移植的前提是具备一个与Linux配套、易于使用的BootLoader,它能够正确完成硬件系统的初始化和Linux的引导。本系统中采用vivi,它是由韩国MIZI公司提供的一款针对S3C2410芯片的BootLoader。

Linux内核的目录/arch中包含了所有与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内核移植代码,目录/arch中的每个子目录代表了一种Linux支持的处理器。移植Linux到S3C2410平台主要是修改/arch/arm目录及其子目录下相关的makefile文件和配置文件。例如:修改内核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指明要移植的硬件平台为ARM:ARCH:=arm,指明使用的交叉编译器CROSS COMPILE=/opt/host/armv41/bin/armv41-unknown-linux-;修改arm/arm目录下的config.in文件,配置S3C2410的相关信息;为初始化处理器,还需在arch/arm/boot/compressed目录下添加head-s3c2410.s文件。内核修改完成后,用命令make menuconfig配置Linux,再用make zImage命令编译内核,编译通过后则在目录arch/arm/boot下生成zImage内核文件,还需利用工具软件MKCRAMFS制作cramfs文件系统。最后,在minicom终端的vivi命令行下利用load命令将内核和文件系统下载到目标系统,至此移植完成。

Boa的移植和CGI程序设计

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并且不需要同时响应多用户请求,因此一般使用一些专门的Web服务器用于嵌入式应用设计。Boa是单任务web服务器,源代码开放,性能高,支持CGI,能为CGI程序fork出一个进程来执行,其设计目标是速度和安全,可执行代码只有约60KB。移植Boa的过程如下:从sourceforge.net上下载boa-0.94.13,在其解压目录下生成并修改makefile文件,然后运行make得到可执行程序,利用命令armv41-unknown-linux-strip将调试信息剥去,然后修改Boa的配置文件boa.conf,使其能支持CGI程序的运行。最后将生成的可执行程序Boa挂载到目标系统,若能成功访问静态HTML网页和运行测试用的CGI程序,则表明配置成功。

通用网关接口CGI可将Web服务器连接到外部应用程序,它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收集从Web浏览器发送给Web服务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外部程序利用;二是对提出请求的Web浏览器发送程序的输出。CGI具有平台独立性、语言独立性和层次感等优点。利用CGI程序则可以实时执行并输出动态信息,且其占用资源少。CGI程序的执行过程为:浏览器将表单数据以POST方法提交给Web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收到的数据设置环境变量,并新开一子进程来执行CGI程序,CGI程序从环境变量中读取所需要的数据,通过调用用户自定义的外部功能函数完成数据处理后,再读取相应的HTML模板文件,根据注释标记将对应的数据填充到HTML文件中,生成新的HTML页面经Web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

为快速开发符合应用要求的CGI程序,在设计时添加了CGIC库和gd库。CGI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支持CGI开发的开放源码的标准c库。Thomas Boutell编写的gd库是标准的c语言库,具有基本的绘图等功能。为实现在网页上动态显示心电波形,将每次采集的数据经过功能程序处理后存储的同时送给CGI程序,利用gd库提供的函数来创建图像。通过在网页模块上设定刷新时间(使用HTML语言的META标记),从而实现在网页上心电波形的动态显示。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首先完成对系统的初始化,然后阻塞监听网络接口是否有连接请求,一旦客户端发出连接请求,则在服务器端产生中断;读取网络数据,然后对网络数据进行解析,这一步主要是解析HTTP协议,需要判断连接请求是否符合服务器规定的请求格式,判断是连接请求的请求方法,判断请求的文件是否存在服务器上,判断认证信息是否正确等等;在处理A/D采集的数据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将采集后的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主要是抑制心电信号中的50Hz工频干扰,再完成滤波后,将数据送到本地的LCD上显示,同时将当前的数据以网页数据的格式发送到网口。

结语

本系统的设计定位于家庭医疗监护,通过在用于生理特征信息监测的嵌入式系统中集成Web服务器实现Internet的接入,从而实现用于远程家庭医疗的监护系统。其意义在于:设计出一套价格低且易于推广的远程家庭医疗监护系统,改变目前我国家庭医疗监护落后的状况;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监护水平,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群突发疾病患者的整体救治率;为医疗机构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我国中老年人群疾病的原始数据进行科研工作。

低功耗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理念在社会建设当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人们也对低碳生活更加向往,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行业中掀起了一股新潮流,本文从绿色低碳的角度出发,详细讲述了在新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室内设计时融入低碳元素的重要性,探讨了将低碳理念引入室内设计时应遵循的规则,以及室内设计在实践过程当中对低碳理念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相关设计人员在室内设计过程当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色低碳理念;应用原则;应用体现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要求逐渐增多,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在保障建筑内部的美观和舒适度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造成了生存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注重采用低碳设计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不仅保障了人们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使人们可以在一个舒心、美好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1、室內设计中绿色低碳理念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创新室内设计理念,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所以,要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在室内设计行业中,引入低碳理念,能够帮助筛选出对环境不利的装修材料,采取陈列艺术,深入落实环境保护理念,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低碳理念为人们带来的宁静和美好。

1.2设计师与使用者的共赢,持续提升室内设计质量

目前,人们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阶段,所有行业都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进行系统的调整,在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中,要改变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要实现低碳理念对室内设计的融入,达成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共赢,保证室内设计质量的不断提升。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加注重室内设计的安全性、环保水平以及生活氛围的营造;站在设计师角度来看,将低碳理念完美融合进室内设计当中,可以彰显自身的专业实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将低碳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对设计师和使用者都有一定的好处,实现双方共赢。

2、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2.1实现低碳理念与室内空间布局相融合

要做到低碳理念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充分融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确建筑空间的整体规划。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加强对空间意义的领会和认知,对于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对于建筑的整体风格与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室内空间的布局对室内空间的采光和装修气体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使用的舒适程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考虑人们对空间使用的各种要求,将低碳理念室内空间布局相融合,确保室内的空气能够得到更好的排放,结合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变化趋势,保障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

2.2装饰材料的选用与构造技术的应用严格遵循低碳理念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低碳设计材料的选取是落实低碳理念的重要环节之一。低碳装饰材料主要是指能够在确保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不可再生自然原材料的使用量,制造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使用寿命长,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 低碳材料在生产、使用全过程实现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和面向未来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师想要在设计中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就要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做好认真细致的筛选工作。

2.3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融入自然元素

近年来,建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占用了城市中的绿地,随着柏油路的增多和机械化的不断实现,人们与自然的距离感逐渐拉大,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自然因素,就能够让居住者对环境的价值产生新的认知。比如:设计绿植墙、苔藓墙、植物角、融入更多的绿色植物设计元素等设计手法,在室内空间加入更多的绿色设计,让人与自然更亲近。

2.4融合了人工和自然照明

在进行室内空间的结构规划,打造空间层次感的过程中,采光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察室内空间的整体结构之后再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尽量多的采用自然采光,可以设计玻璃隔断或玻璃门的方式,将自然光照的利用率提升上来。将人工照明设施的使用率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针对照明通风问题做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对于室内的照明通风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并且对于装修成本的节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结束语

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进行落实,是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表现,对于我国环境的保护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在首位,科学合理的进行空间布局,合理使用低碳装饰材料,将绿色光线充分利用,为业主创造出低碳、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丁荣荣.绿色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0):72-73.

[2]余宗翰.关于室内设计中绿色低碳理念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7).

上海亦州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1

低功耗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园林工程进行科学设计,对绿地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显著减少园林自身的碳排放量,减少能源消耗,缓解园林地区周围热岛效应的形成。同时园林本身的特点可以为在周围的人群提供更加优质的空气,吸收建筑和人类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对城市农业基地建设以及城市总体能量消耗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然后论述了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低碳环保是当前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行业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践行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是指各个产业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空气环境污染,以绿色发展为主的经济发展理念。近些年,广西昭平县落实城市绿化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林业大户、林农专业合作社等各社会主体积极投入园林绿化事业,在全县广泛动员机关干部、共青团员、中小学生、个私企业、城乡居民等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在绿化建设之时,强化督查,分别组织督查组,深入园林绿化现场,珠防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整地造林行动情况以及整地造林质量等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切实整改,确保地区园林建设的真正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一、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

1.尊重原来场地原则

低碳经济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维持原样,尊重场地。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方案最关键是保证对所在场地最大的尊重,对园林绿化地区原来的风貌和地域精神进行全面的展现。园林绿化地自身所保持的风貌和当前所保持的地域环境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地域环境本身所具备的自然属性可以很好的营造当前最具认同感、归属感的园林文化基础。在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首要工作就是对园林地原有的有价值的建筑物、景观、景点进行合理选择和保留,并运用好当前特有的建筑物材料和本地乡土树种,这样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

2.充分利用好园林地的自然条件原则

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园林工程设计和建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园林工程建设和设计过程中,顺应自然发展要求,不要强硬的人工改造自然,合理对园林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的过程就是对当前自然条件利用以及全面结合的过程。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充分利用好地区的自然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园林水闸系统建设过程中,将水闸孔正对水流,确保水源能够更加高效的通过,避免因为水利不均匀冲击对管壁造成严重冲击而开裂。此外,通过对园林地周围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进行科学补充和植物配置,可以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保证园林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符合低碳经济的建设要求。在园林工程内要避免进行河道取直构建,通过利用原有的河道或者采用生态驳岸的方式,避免出现人工河道工程,利用潮汐涨落原理完成园林用水。

3.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要体现自然原则

城市化的进程为人类生产生活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是城市化进程中,也隔绝了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为了在城市内为人类和自然接触营造更多的机会,园林绿化工程就要承担为这方面职能。因此,在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要全面体现自然原则,通过科学设计园林绿化工程中帮助人类引导和修复城市化建设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尽量保护整个生态平衡。

二、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对策分析

1.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土地资源表现的越来越紧张,用于城市绿化工程的土地更加紧张,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铺建大面积的绿色景观已经很难实现,但是园林绿化工程不管是对人类的身体健康还是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面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园林绿化设计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园林设计要做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充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更好的绿化城市。在今后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垂直绿化和立体化绿化模式,将城市吊桥,居民屋顶以及房屋建筑等多种墙体充分利用起来,以藤蔓植物为主,采用立体三维的建设理念对城市进行绿化,在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隔绝噪音、吸收二氧化碳的基础上,更好的对城市进行美化。

2.合理选择低碳材料

低碳材料说的是在材料效能符合园林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可再生的原材料制作的建材,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能耗相对于其他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可回收的材料,因此选择低碳材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再次回收利用。是一种比较经济节约的建设材料。同时在园林设计方案中要全面融入低碳经济理念,从硬件和软件入手,选择低碳环保的设计方案和园林建筑材料,包括了园林道路鋪设条件、园林建筑材料和景观造型材料等,采用节能环保的低碳建筑材料实现园林工程生态环保的重要前提。

3.尽量使用自然资源

低碳经济不仅仅要求环保,还要实现节能,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依赖。所谓节能就是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势能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利用好各种环保资源。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自然资源而且始还能够更好的节约经济成本。园林工程要想实现绿色、环保、节约,就需要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做出努力。在园林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在工程设计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对于水资源可以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再利用,回收雨水和建设施工水,将这些水资源进行二次灌溉利用。同时还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土壤地位渗透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在使用能源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控制好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用最低经济成本、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4.强化科学施工和工程养护

建设低碳园林不仅仅只是一个理念,一句口号,更是社会发展要求,这需要园林设计者将这一个理念辅助实际行动。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真正应用节能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量,做好园林建设后的各个方面的养护工作,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园林设计方案中要多增加常绿乔木的配置,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5.园林污水循环净化

城市污自然净化循环可以借助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在园林系统中人工湿地系统本身就有别针对污水的自然净化功能,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园林湿地设计成为可以处理城市污水的多功能系统,城市污水经过园林湿地系统处理之后,在配合园林中配置的多种植物和草地,利用植物根系进一步对污水中杂质进行过滤,再利用非单一层次结构下的土壤结构对城市污水中的悬浮物、大颗粒杂质进行拦截和沉降处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和沉淀,并将这些沉淀物进行集中排除处理,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之,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融入低碳经济理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建设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作者单位为广西昭平县园林管理所)

低功耗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成为当下各方面发展的战略性思想。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因此,对其进行改进是当今工作中的重点。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体现着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对高层建筑进行低碳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背景,对高层建筑的低碳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希望能够提升高层建筑领域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低碳;对策

1、引言

低碳发展战略是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主要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建筑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因此也必须遵循低碳发展的战略,为社会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高层建筑的设计是建筑行业的重点和难点,应当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体现低碳的理念和思想,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本文将从实际入手,对设计环节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剖析,希望能为以后的高层建筑设计注入新的力量。

2、高层建筑低碳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自然性的资源也在逐步枯竭。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的建筑行业总体耗能已经占据社会总耗能的40%,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理念的提出为当下的中国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低碳发展,具体指的是利用新的资源,例如生物资源、风力资源、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能源开发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对高层建筑进行低碳设计有着非常强的积极意义,从本质上来说,高层建筑的体积庞大、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建筑物之间的间隙狭小,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从以前的高层设计理念来看,一些设计者往往只重视到了高层建筑物的内在实用功能,忽略了建筑设计的节能意识,在设计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现象,因此,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将高层建筑的低碳设计摆在重要的位置。

3、我国高层建筑低碳设计的总体情况

对比发达国家来看,我国建筑低碳设计的起步较晚,因此较落后与发达国家。从整体的设计环节来看,我国高层建筑的采暖耗能是欧洲国家的1.5倍左右,其它设计方面也是西方国家的3至4倍。存在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开放商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往往采用一些不合理的室内设计,增加了人们对能源的消耗。此外,低碳设计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一些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陈旧落后,在设计上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最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高层建筑低碳设计的相关策略

4.1、科学设计建筑的结构

建筑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的核心,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合理、科学的建筑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环保的作用。从以往的设计过程来看,高层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要消耗大量的泥土、砂石等建筑材料,而在拆除过程中,这些资源却不能回收利用,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所以,在以后的高层建筑物设计环节中,要尽量采用钢结构体系,巧妙利用自然资源,让建筑物内部能够很好地采光和通风,减少取暖和空调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

4.2、更加科学的朝向设计

朝向设计也是高层建筑物设計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来看,高层建筑物的容积率是过于高的,完全不能充分利用阳光的能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物本身也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太阳能接收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将这一特点考虑在内,根据阳光照射的原理,做出详细的日影响图,精确计算出建筑物在冬季每天的光照时间,同时还应该加大南向开窗的面积,减少北向开窗的面积,最大限度地增强建筑物的采光,节省资源。

4.3、提升外墙设计水平

从高层建筑的耗能来看,外墙设计的耗能较大,大约占到了建筑物总耗能的30%,因此,必须提升外墙设计的水平,使其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外墙的施工材料可以采用质地较轻、保温隔热效果较好的高质量材料,但是,外墙的设计也必须符合安全性的要求,所以不但要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而且还要具备减震、抗震性,能够抵抗外界的荷载以及有震动的装修活动。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冷桥现象的存在将占去整个建筑物热损失的4%至13%,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外墙的整体性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冷桥。

在维护材料的选用中,材料布置要按照内侧和外侧进行安排。在一些气温较低的区域,材料层次的不同布置可以起到不同的保温效果。为了避免出现墙体内产生冷凝水这种现象,应当将保温层设计在建筑物的外侧。此外,建筑物的体型设计也会影响着整体建筑物的能耗。一般而言,建筑体型的系数与耗能是呈正比关系的,所以在未来的设计环节中,可以尽量地采用能耗比较小的体型设计,例如多设计一些圆塔形或者椭圆形的建筑。

4.4、开发新的技术

在传统的技术中,一些技术例如陶土夹心墙技术、木结构填充岩棉技术等都能够节省资源,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应当将这些技术继续发扬光大。此外,还应当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步伐,尤其是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进行低碳、环保技术的研究,例如在进行室外的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减少建筑物生态环境的热岛效应。同时也要对雨水进行再利用,可以将它们运用到小区绿植的灌溉,不但节省了水资源还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污染。

5、结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建筑行业的低碳设计必然会越来越重要。对高层建筑进行低碳设计,可以大大地减轻生态环境的负担,促进我们这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低碳设计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切实正视这些问题,将低碳设计技术重视起来,研究出新的、可行的设计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推动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琮.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如何融入低碳设计理念[J]. 江西建材,2017,(02):24.

[2]郭灏,闫冰. 探讨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6,(02):290.

[3]李恒迪.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理念分析[J]. 门窗,2017,(10):27.

[4]潘洁贤. 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5,(46):56-57.

上一篇:计算机监控论文范文下一篇:传染病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