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

2023-09-23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第1篇

一、现实意义

从《红楼梦》出世以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焦大都成了人们熟悉的人物。在广大人们中,多少人为贾宝玉叹息,为林黛玉流泪,痛恨王熙凤,绝不因为曹雪芹的生卒年月尚未考证清楚而发生影响。为什么?因为作品本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表现了人物性格,直接发生启发读者思想认识、激动读者情感的作用。所以要了解读者的创作思想,还要面对作品本身。本文着重分析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在全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本书中两大主人公,对于人们研究红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说起《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给大家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大概非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莫属。自成书问世以来,对这两位人物品评的高下就从未停止过,由此可见这两人物形象的深刻性与复杂性,薛宝钗尤其如此。

二、钗黛分论

对于林黛玉的评价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她是个率真、深情、才华横溢、言语锋利的女诗人,贬她的人认为她是一个善愁善哭、咳嗽、咳血、身材体弱多病,这样的身体缺憾,无论面貌、体态、才思怎样好,也不是理想的美人。倘若真与宝玉成亲,两人很快因病同归于尽,而且她多愁善感,爱哭,心地狭窄,好使小性子,说话尖酸,体弱多病,孤芳自赏,目无下尘,完全不符合封建传统的审美观念。而且她肆无忌惮,光芒过露、恃才傲物,慧眼五铢,错认知己、顽固、过分沉溺于那个未定的婚姻问题,因此只能把她看做一个可以同情并不值得爱慕的人。林黛玉似乎不知道除了恋爱以外,人生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生活内容,也看不到恋爱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她把全部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里,呼吸咀嚼着这里边的一切,从这里面酿造出她自己的性灵,嗜好,妒恨,以及她精巧的语言与优美的诗歌。她冰雪聪明,善于诙谐,爱情执着,对于她所爱的人有时也很温柔。林黛玉性格上的最强烈的色彩是悲哀和愁苦,她是中国封建社会不幸女子的典型,如果只用叛逆者来说明林黛玉的性格,则很难纲举目张的揭开这一艺术典型的全部内涵。虽然林黛玉的性格是叛逆精神,但还有着敏感多疑,桀骜不驯,贵族情调,诗人气质,而且,诗的境界,诗的氛围培育了她博得读者的同情和爱怜。这一艺术形象渗透着诗情的个性特征,可以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辉煌的独特的创造。因此,林黛玉的怨愤心态,生命人格和生死价值观念,表现一个觉醒了的女性对个体生命和青春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背叛和超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可以看做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女主人公。她是凝聚着本民族文化的精英。从现代价值观念角度来看,林黛玉形象超越群芳之处就在于自主意识或个体意识的觉醒,那些传统的东西同新的素质结合,强化了人物性格的真正独立性和独特性,使林黛玉成为独一无二的。然而,小说中的生命是无止境的,它必须接受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欣赏、解读、评价,这一点在薛宝钗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薛宝钗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与林黛玉多受到世人礼遇的待遇相比,宝钗的评价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有爱她的端庄贤淑,有赞赏她的聪慧,但有人也恨不得她死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宝钗和黛玉,有人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黛玉是一个情感过敏的女孩子,宝钗则是一个具有高度理智的成人,黛玉多疑,宝钗则机智深沉。黛玉毕生只爱宝哥一人,而宝钗则是贾府合家上下个个欢迎。黛玉好比孤臣,宝钗俨然一个贤妻良母黛玉好比一个诗人牢骚满腹,宝钗好比巧人大红大紫。黛玉口角尖酸固然讨嫌,宝钗世情十足惹人讨厌。宝钗和黛玉的性格完全背道而驰,但是无论就作者而言,还是就读者而言,她们都是一种审美理念的感性显现,如果能够更好的分析二者的形象,那么把她们放在一起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探索。

一、钗黛合一

从通篇《红楼梦》来看,林黛玉本就是个悲剧性人物,无论从她身世、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让黛玉的人生有好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无果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慧孤傲,也终将敌不过社会大环境,悲剧结局自是意料中事。对封建统治集团所赞美的薛宝钗,作者刻画出她俨然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正统闺阁少女的典型,但也指出她维护利益个人地位而缺乏真实的人性。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黛玉、宝钗无疑是美中魁首。相对于“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来说,宝钗的健康美又要略胜一筹。对于宝钗和黛玉,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形式上的钗黛合一就是为了突出她们在小说里并列女主人公的地位,而且合一和对立也并不矛盾,因为她们是对立中的统一,正符合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和审美概念。宝钗和黛玉是中国古典文化熔铸出来的艺术典型,分别代表着礼和诗的两个不同的文化流派。前者是宝钗,后者是黛玉,一个是道德精神,一个是艺术精神,共同象征着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林薛象征着中国古代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两种不同生存方式。薛宝钗人物形象表现出曹雪芹对儒家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冷静的审视,具有鲜明的实践理性色彩,她是群体意识的产物;而林黛玉则流露出曹雪芹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人生理想的执着,她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独立人格的传统,是一个个体意识的产物。宝钗黛玉便是作家对所欣赏的女性性格两极的高度概括,这两极的美各具特色,难分轩轾。宝钗黛玉合一就是指她们体现着统一人性的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太极图。宝钗和黛玉是人性中不同的两极,既是作家对生活经验的智慧总结,也是作家对人性体验的美学深化。她们代表了人性最基本的悖论,既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自然的、充分的,又是理性的,道德的,群体的,有谋略的,自我控制的。因此,注重现实生活的人们,你去喜欢薛宝钗的,倾向性灵生活的人们,你爱慕着林黛玉吧,人类中间永远存在着把握现实功利与追求艺术境界的两派,一个人自己也常常可能陷在实际福利与意境憧憬的矛盾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两种典型,正是《红楼梦》作者根据这种客观的事实所创造出来的形象。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第2篇

一、尊严与金钱的对抗 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或不尽人意的谁都有他人难以理解的难处如果金钱和尊严不能兼而有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细细品味简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们在尊严和金钱之间如何抉择有着一定意义上的启示。首先简自幼便成为一个孤女被抛掷给了冷酷无情的舅母———里德太太。在这里她饱受欺辱。一天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一本英国禽鸟史的书觉得好玩就躲在窗帘后头入神地看被她野蛮的表兄发现便一把抢过她手中的书说“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生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买的衣服�6�7�6�7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1这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普遍的。就像里德这样一个十四五岁孩子的头脑中此观念也根深蒂固他觉得简跟他们不一样还骂简是“耗子”是偷吃别人东西的耗子。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简没有钱是贫穷没有地位的下等人她应该去要饭她没有资格过上等人的生活。简到了寄宿学校以后这种观念的冲击更为突出。因为寄宿学校里都是些没有钱的穷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父母的孤儿是这个社会上被鄙视的一群。老师鄙视他们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更鄙视他们随便地加以处罚。简只是由于不留神把写字板摔落在地上便被罚站在高凳上示众并不许所有学生和她说话。这对简来说无疑是对她尊严的无情践踏所以从小她就产生了为捍卫尊严而不屈服于现实的巨大勇气。其次磨难中顽强长大的简最终凭借优异的学业和出色的才华从寄宿学校毕业她很快谋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来到了桑菲尔德给当地富有的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的女儿当家庭教师。在罗切斯特家的生活给她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际遇尤其是简和罗切斯特从陌生到了解然后相爱。罗切斯特起初的高傲冷漠并没有使简对他阿谀奉承谄媚讨好。面对主人说话时的专横粗鲁她依然保持自我不卑不亢。“我没吭声只是微微一笑那微笑既不显得很得意也不表示要顺从”。简给人们展示出了一个个性鲜明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那时社会中已经充斥了太多的物质元素金钱的作用和等级的观念也被大大地神圣化。面对贫困的现实又有多少人可以像简一样坚强地捍卫做人的尊严坚守内心那一片精神的净土对简而言她决不能因为“穷”因为身处逆境就丢弃了人格、丢弃了尊严、丢弃了良知。如果说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视金钱为粪土但若当一个人“穷”得只剩下钱的时候那将是何等的悲哀。试想一个浑身上下珠光宝气的行尸走肉又怎能比得上有高尚灵魂的穷人简仍然是原来的简在生活中选择了尊严自立这既是她面对残酷现实的抗争和自强也是她高尚灵魂的折射。再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简很有钱是否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并且拥有尊严我们知道庄园主罗切斯特虽然不年轻帅气却是位很富有的绅士。漂亮的塞莉娜因他有钱而赞美他说“你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爱你”。罗切斯特信以为真。塞莉娜跟另一个男人却说他是丑八怪。他原以为只要有钱人家就会尊重他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为了钱有人当面总说好话实际上却会背后捅刀、诋毁或者蔑视你。由此可见金钱并不能买到真正的尊严。

二、叛逆精神———对平等自由的向往追求 人类的思想是最不应该受到束缚的叛逆也是最不该受到压制的。如果一个社会是兼容的就完全能把叛逆精神看作是一种合理看作是一种必然。否则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或者不能称之为健康的社会。人类的本性促使简对她的命运进行不屈不饶的抗争从而实现她对平等自由梦想的追求。首先简在罗沃德学校曾对海伦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狠狠地回击”1这便是简的叛逆精神。骄横残暴的约翰把她看作丫头一样可是简不畏强暴怒斥这个迫害她的小魔王“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3。接着便和他扭打起来。 其次当罗切斯特第一次看到简时他就感到有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新的活力和新的感觉不知不觉传遍了他的全身。这种感觉和简所预见的一样。在罗切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从而试探简时简心中的哀伤和爱恋把她的情绪推向高潮“你以为我能够留下来成为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任凭别人从我嘴里抢走我那一口面包把我杯子里的活命水倒掉我也能够忍受吗你以为就因为我穷、地位低下、相貌平凡而且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一颗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富于情感如果上帝赐给我一点美再加上大量的财富我会让你同样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4。这段经典的表白道出了简内心中最诚挚最真实的感情它使人们产生共鸣。可以说简和罗切斯特相见、相识到相爱的过程里她的叛逆精神、自强自尊的品质无不深深地征服了他。 再次我们不能否认简有自己的尊严在追求爱情上虽然她没有甜腻的赞美、温柔的话语但其感情足够真诚炽烈尤其是她从没有忘记平等的要求。简和罗切斯特谈到婚姻时曾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与你的心灵在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5。以上充分体现出简的叛逆精神、坚决维护妇女独立人格、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主张也可以看成她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平等自由的向往追求。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第3篇

我记得,憨豆先生的假期,里面的法国小镇,以及那些乡村的风景。明黄,翠绿,还有令人感到温暖到忧伤的光线的颜色,但是又是明媚的,像极了梦想的颜色。

看《绿山墙的安妮》便又想起那让我无法忘怀的温和的梦幻般的视觉盛宴。白色的欢乐之路,幽灵森林,闪光的小湖,恋人的小径,白雪皇后„„所有这些充满幻想感的名字,都叫人心情美好起来,安然地跌进那个如梦如幻的世界。

只是光是看着那些名字,还是没法完全地想象出来。那么美好的世界,毕竟我还未看到过,发现过。所以若叫我凭空想象出来,确实有些为难。想起一首充满阳光意味的诗,忘了它的内容,只是记得有作家评价:若不是心中充满阳光,是写不出如此的诗来的。而《绿山墙的安妮》里面的景便如同这首充满阳光的诗,定也是心中有阳光与梦想的人用心去写的。爱德华王子岛,童话的岛国。

又有些简奥斯丁的味道。乡村生活的小烦恼,大幸福。没有大爱大恨,只是平淡生活中的游玩,音乐会,聚会。与家人在一起,与朋友在一起。喜欢一些人,讨厌一些人。可是这些都是没有心机的。只是一个幸福的小人物理所当然的心绪情思的表现。只是这样单纯的心思很少了,这样单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去不复返了。

有谁还能每天无忧无虑,只是想着泡泡袖,头发的颜色,脸上的雀斑,或者晚会,交谈,赏景。有人评说:简奥斯丁里的人物是那种即使下了一场雪也能引起喧哗的。而露西·M·蒙哥玛丽里的人物亦是。他们大多没有金钱之忧,虽然说不上富可敌国,但是却可以守着过一份无忧无虑的日子。于是那些年轻人不用为生计发愁,每天考虑的便是如何将生活过的多姿多彩。于是考虑的便是举办舞会,走亲戚,旅游。但是这样的生活有谁不渴望?如果有一天我们也不用为金钱奔波。

安妮被收养之后生活的安维利便是这样一个适合闲逸和幻想的小乡村。当一个梦幻如斯的地方遇到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女孩,一切便又增添了更多美好的色彩。安妮,这个喋喋不休,想要快些长大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说长句子的女孩,渴望泡泡袖美丽衣裙的女孩,期盼有朝一日自己“讨厌”的红头发变成栗色的女孩,一个对生活有众多期待和美好幻想的女孩。她得到了马修的喜爱,一个羞于跟女人说话的可爱善良的老头,得到了玛瑞拉的喜爱,一个外表冷漠内心柔情的老太婆。

于是故事便安静美好的开始了。尽管在这过程中,安妮犯下不小错,闯下不小祸,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惊天动地,对这个小小的村庄来说。但是仍然给人一种静好的感觉,只因为她是安妮,我们便原谅她。这个倔强但是快活的女孩。安妮上学,遇到好老师,与戴安娜交朋友,发誓永远相爱,与男孩在学业上明争暗斗,但是最后却成了欢喜冤家。所有的这一切都呈现着一份明朗欢快的图景。即使是后来马修的天命难违的死亡,亦是不悲伤,反而告知一种豁达,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但是死得其所,一生无憾便好。

我喜欢这样温情美好的故事。喜欢安妮的幻想,喜欢安维利村庄。喜欢里面不温不火的人物和浪漫缓进的情节。这些都符合我对美好的定义。静静地守着一方净土,与家人在一起,安静幸福地生活下去。安妮便是如此,故事最后,她放弃了奖学金,也放弃了去大学深造的机会。只是因为她要与孤苦无依的马瑞拉做伴,于是她去当了安维利的老师,永远住在绿山墙。

我喜欢这个结局。虽然也想过如果安妮去上大学,那么她会变成什么样呢?更加有教养,更加优雅得体。或许又过了一些年,她有了钱,或是有了一个不错的追求者,便在城市中安居下来,从此衣食无忧。过上她曾经羡慕的贵妇人的生活,泡泡袖,漂亮的丝带,美丽的鞋子,华丽的礼服,全都不再话下。这些,只要她去选择,说不定她有一天就得到了。但是安妮不,她没有选择。

她选择了在培养她的小村庄教书育人,做这份安宁但精神充裕的工作。她选择了保住

绿山墙农舍,陪守着养育她的马拉瑞。同时,她也选择一种物质生活不是太丰裕但是精神世界得到极大满足的生活。她将留在安维利,留在绿山墙,留在白色的欢乐之路,留在幽灵森林,留在闪光的小湖,留在恋人的小径„„留在这安静美丽的地方。也留着生命般重要的幻想能力,并将继续下去,继续幻想,因为这儿允许她幻想,也提供她给幻想。她还将结婚,跟着那个帅气上进的少年,基尔伯特-布莱斯。那个曾经以别样的方式催她进取的男孩。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第4篇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宋江:喜好结交英雄豪杰,为人仗义疏财,扶困济危 鲁智深:为人豪爽,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心地朴直 李逵:为人鲁莽耿直,爱憎分明

武松:武艺高超,秉性刚烈,嫉恶如仇,好行侠仗义 林冲:能忍气吞声,安于现状

晁盖:豪爽豁达,勇武果断,敢作敢为,武艺高强 吴用:广读诗书,精通韬略,足智多谋 高俅:卑鄙,趋炎附势 孙二娘:泼辣,善良

鲁智深(花和尚)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 松(行 者) 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 用(智多星)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 冲(豹子头)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 逵(黑旋风) 、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 江(及时雨)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 志(青面兽)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1.姓名:豹子头林冲 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

2.姓名:黑旋风李逵

主要事迹: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

正面评价:直爽、忠诚

反面评价:残暴、大老粗

3.姓名:活阎王阮小七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

反面评价:暂无

4.姓名:智多星吴用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足智多谋 反面评价:对宋江愚忠

5.姓名:呼保义宋江

主要事迹:杀阎婆惜

正面评价:经常接济穷人

反面评价: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猥亵,趋炎附势,一心出人头地流芳百世

6.姓名:小李广花荣

主要事迹:三打扈家庄

正面评价:武艺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杨

反面评价:也愚忠宋江,不值

7.姓名:浪子燕青

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

正面评价: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

反面评价:暂无

8.姓名:行者武松

主要事迹:景阳岗打虎、血溅鸳鸯楼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反面评价:有点残暴

9.姓名:青面兽杨志

主要事迹:遗失生辰纲、卖刀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

反面评价:暂无

10.姓名:花和尚鲁智深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

正面评价: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第5篇

这篇《红楼梦》的读后感从书中女子的悲剧命运着眼,试图找出《红楼梦》中女子悲剧命运的原因。该文文字优美,使人在伤感的同时,也为红楼中的女子感慨不已。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带来了中国古典文学从所未有的东西:对女性的尊重。

封建社会里,女性永远不被重视。即便有些美丽女性的形象,也不过是为爱情与幸福而斗争的可爱形象,譬如:崔莺莺,杜丽娘;或被侮辱损害而值得同情的形象,譬如刘兰芝,杜十娘;再就是被玩弄蹂躏的可怜形象……

《红楼梦》则不同,它塑造了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等几十个女性形象,不久聪慧美丽,而且有思想,举止不凡,人格独立……

《红楼梦》可以说是女性的颂歌,却也是女性的悲剧。

这首先便要说贾宝玉与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的爱情婚姻纠葛了。宝玉喜欢谁,谁又适合做宝玉的妻子,这两个人选不一致,于是悲剧发生了。宝玉将黛玉视为知己,可祖母与贾父贾母确认为宝钗才适合做贾府的儿媳妇。尽管宝玉深爱黛玉,但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婚姻大事应听凭父母之言,媒妁之约。宝玉的婚姻决定权在贾府大人的手里,他做不了主,这便导致了三人的悲剧。

还有是《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女子,她们多以悲剧结尾:年纪轻轻却守寡的史湘云和李纨;被丈夫折磨致死的贾迎春;远嫁的贾探春;出家的贾惜春;跳井的金钏儿;上吊的秦可卿与鸳鸯……这些个女子注定了没有好结局。

而导致悲剧的原因,只是因为那束缚着所有人的封建制度。这些个女子是生活在当时的名门望族的,生活尚且是一出悲剧,更别说生活在下层社会中的女性了,可想而知她们的悲剧命运了。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红楼梦》即是如此。它毁灭的不仅仅是女性美丽的外表,更是她们美好的内心。

《红楼梦》中多处赞颂黛玉“世外仙姝寂寞林”;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湘云“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最后却是将这些美好的女性一一毁灭,令人心疼不已。

本仅仅是带着对12钗的好奇看了《红楼梦》,却在看完它之后,深深地为这些女子心疼。我想:《红楼梦》即是用美好的毁灭来批判了万恶的封建统治社会。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范文第6篇

枉凝眉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如梦如诗的林黛玉,似水的情愁,素静得得如同风雨中的莲花。“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她的泪流尽枕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的泪流尽心头;“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她的泪流尽衣襟。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帚洒泪,送一池柳絮。她一滴一滴的眼泪,一点一点的情血,最终换来的却只是良院仙葩与无瑕美玉的一场镜花水月缘,血泪全抛铸情声!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叹黛玉之痴情!

乐中悲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贾母弟弟的孙女。在诸多姐妹中她独有“女儿之身,男儿气概”,豁达开朗、豪放而真性情。她敢于穿男装大说大笑,被黛玉戏说成“比女儿装扮还俏丽些”,她敢于伴酒烤鹿肉下肚,还理直气壮地说“真名士自风流”,她甚至敢于醉卧芍药圃,嘴里还不住吟诗,更是表现了她才思敏捷、风流倜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真女性之美。这么一个人物,谁会不感到分外惹人怜爱呢?

如酒如箭的史湘云,似水的豁达,单纯的如乱世中的海棠。“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是她的哀伤;“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是她的豪爽;“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是她的乐观。宝贵何为,父母早逝;展眼斜晖,水逝云飞。在霁月风光耀玉堂之时,与卫若兰结为连理,原以为可以配得个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却不料,依旧是去散高塘,水涸湘江,只恐石凉花睡去。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叹湘云之悲情。

终身误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之女。容貌美丽,举止娴雅,看似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贾家,也深知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却无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无能为力,贾母如此有诚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绝?何况,薛蟠之事,贾家也尽了不少力,宝钗也不想为难母亲。嫁于宝玉后,虽说黛玉已死,宝玉待她也不薄,可宝玉仍是对黛玉念念不忘。最后,她已怀身孕,宝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为僧,留她独守空房。说来,得人心又如何?最终也未得幸福。

如纸如笔的薛宝钗,似水的温顺,柔婉得如荒原上的牡丹。“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是她的不幸;“珍重芳姿掩重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是她的安分;“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残何敢再为辞”是她的老练。山中高士晶莹雪,无疑是大观园中一朵醇厚温婉的牡丹,性格温和,待人厚道。宝钗努力的压抑自己,醉心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界,却终究未换来一段金玉姻缘。她赢得了世界,却输给了自己。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叹宝钗之哀情!

我爱读《红楼梦》,读盛大繁华掩盖下的一幕幕悲剧;我爱读《红楼梦》,读凄冷社会藏匿着的一曲曲悲歌;我爱读《红楼梦》,读黑暗觉醒交织成的一缕缕悲情。

上一篇:社区残联工作情况报告范文下一篇:经济发展的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