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代教子范文

2023-09-23

谈古代教子范文第1篇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⑶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⑷黄花:菊花。

⑸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谁:何,什么。

⑹怎生:怎样,如何。

⑺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在眼前的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现在丈夫已经逝去了,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了。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赏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李清照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见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李清照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李清照的忧伤,而等李清照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但是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的心更烦躁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所有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李清照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其说是也。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谈古代教子范文第2篇

一、侠士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有记载的侠士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顶峰为两宋时期。中国任侠风气的兴衰, 与中国统治阶级的力量强弱成反比。每个大一统王朝的前期都是任侠之风发展的高速时期,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春秋墨子团体, 汉高祖起家的兄弟, 隋唐之间的瓦岗寨, 以及宋朝期间的梁山好汉。他们多出现于封建政府统治昏暗, 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的时期, 这是群雄并起, 与之而来的则是任侠之风蔚然。统治阶层控制力逐渐衰微, 这股民间的力量便增强, 社会便日益脱离正常的秩序, 普通百姓无法安身立命, 这种时期的侠士带有一个“士”字, 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 上报国家君主, 下为黎民百姓, 惩治贪官, 救赎弱小。侠士以其在所作所为在下层民众之间具有的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成为脱离正常秩序后普通民众赖以生存的社会力量, 任侠得到多数普通人的敬重, 便逐步转化为一种影响广泛的, 为多数人所接受的集体风尚。正如梁启超所言“夫生于专制政府之下, 政治不修, 法令不直, 民之良懦者, 其平居或往往不得衣食, 委转沟壑。……与此时也, 有人焉能急其难, 致死而之生之, 则天下之归之如流水也亦宜。方以智也在《曼寓草·任论》一文中明言“上失其道, 无以属民, 故游侠之徒以任得民。”透过以上的论述, 可以理解历史上每次任侠之风的兴起都有其历史的必然, 都是王朝衰落之时。并且在混乱时期, 侠士具有一定武力, 使得求安稳民众依附于他们, 而中国传统侠士则受到墨家“兼相爱”与儒家“仁爱”精神的影响, 自发的庇护弱小。所以说中国传统侠士的诞生与社会背景决定了它的属性。我们谈到的侠士, 多为金庸小说中为国为民的大侠, 牺牲自我, 成就天下, 充满的伟大, 也充满的悲剧, 侠士只是一个团体, 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底下民众给予希望的一个团体。

二、侠士在社会中的特殊定位

中国古代侠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存在于社会的不同阶级阶层, 从事不同职业, 他们每一个人有着独特的性格, 但是侠者都具有同一种精神追求。他们独特的风貌在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春秋秦汉时期, 是古代侠义精神的顶峰时期, 大侠辈出。春秋时期的显学学术流派和社会团体——墨家。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 在春秋战国动乱时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下层人民渴望和平, 而墨家思想符合人民的期望, 所以墨门以其机关术帮助弱小国家抵御强国, 一时风头无二。而任侠精神与墨家学说相符, 经由其吸收壮大成为当时的显学之一。秦国统一后很快又迎来了秦末争霸, 最终得利的刘邦集团中大部分都可以说是任侠出身。刘邦一向称白己以马上得天下, 平素喜武轻文, 他还曾担任秦政府的低级武吏—亭长一职。增渊龙夫指出“担任亭长之职者, 招集徒属立威乡曲好勇轻伙者流颇多”。吕思勉更直接将刘邦归为“任伙者流”。至于汉兴初之的其他功臣也往往为武人出身。如韩信“好带刀剑”, 张耳曾为信陵君客, 亡命于外黄, 樊哈为狗屠, 黔布曾为群盗。从整个刘邦集团组成的成分而论, 核心人物—刘邦, 连同手卜功臣多出于好武尚气之人, 即便到了“孝惠、吕后时, 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汉武之后国家集权, 任侠之风有所降低, 但仍是中国历代的高峰时期。前文提到任侠之风每次兴盛都产生于社会动乱时期, 他们在这个时期所作所为都被权势者利用, 而一旦社会稳定, 天下太平, 他们便马归南山, 刀甲归府。再有甚者, 无非做一下镖局生意, 在承平的年代不会激起浪花, 无非也就是在小说演绎传奇中能找到他们的豪迈, 所以说中国侠士以及侠义精神其本质是根植于社会主流精神之中的, 他们在动乱时弥补主流精神的不足, 在太平年则隐藏下来, 多出现于文学评书之间。

三、侠士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方向

(一) 对物质追求方式

作为一个人和团体那么必然有其精神与物质上的追求, 而根植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侠士与骑士的追求也不近相同。我们知道侠一般都为拥有武力, 财力和权利的人, 他们使用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前叙述侠士多为动荡时期的产物, 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动荡的根源, 中国第一个皇帝的确认也伴随着中国第一次侠者刺杀皇帝的行为。那就是荆轲刺秦, 荆柯“好读书击剑, ”尝游于邯郸, 与鲁句践博, 争道, “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 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 知其非庸人也”从这可以看出他行刺秦始皇的计划周祥, 并且有武力技艺, 还有一定文化修养, 从易水寒可以看出, 他不满秦统一六国, 接受燕太子丹的请求刺杀秦王, 虽然失败但名传千古, 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 从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是忠于个人的, 他们在既得利益被破坏的时候会有复仇心理, 有一种不让自己活下去就拼命的心态, 这也是侠士的生活方式造成了, 他们多为权势者奉养的门客, 自身除了武义并没有生活生产方式, 一旦主君死亡或者没落, 他们也是活不下去的, 他们没有什么大义概念, 有种颇为自私的心态, 这也与中国社会环境有关, 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社会所有土地都是皇帝的, 而和平之后这些侠士就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了就会什么都做, 刚才说了侠士不属于市农工商的任意一种, 没有固定收入, 且散尽家财做仗义之事以博得名声, 并且首领还要担负属下的生活来源之类, 那么没有土地收入的侠士是如何求财的呢?无非就是两样, 盗墓与抢劫。《史记》中记载:郭解“少时阴贼, 慨不快意, 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 藏命作奸剿攻, 休乃铸钱掘家, 固不可胜”, 如中山一带“丈夫相聚游戏, 悲歌慷慨, 起则相随椎票, 休则掘家作巧奸冶”, 其中即多有任侠者。再有我们所熟知的曹操, 在最为苦难的时期还借死人之财来发展势力。如近期大火的影视剧盗墓笔记就是讲任侠盗墓敛财事情的。当侠士们形成气候之后如何敛财呢?那就是投资有前途读书人, 走私国家违禁物品 (盐铁) , 兼并土地等等, 我们就会发现任侠所作的这些在稳定的国家社会是不被允许的, 是被打击的对象, 所以他们生活不下去是有道理的。

(二) 对精神价值追求

中国侠士能在历史中沉浮, 那么必然有他们所坚守追求的东西。而墨家的思想就可以看做是侠士们行为的准则。墨家的核心主张为“兼爱”, 反对儒家以伦理孝道为前提的有等差之爱。对此, 就连孟子也盛赞“墨子兼爱, 摩顶放踵利天卜, 为之”。墨家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不惜以死相报, 如孟胜死阳城君之事。陆贾在《新语·思务》中称“墨子之门多勇力”可见墨家的崇侠尚武, 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 皆可使赴火蹈刃, 死不旋踵”则说明了墨家侠肝义胆的理想人格。上述墨家平等互利的泛爱思想, 重信义而不惜以身相报的行为, 以及急公好义解困济弱的情怀, 对后世的侠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往往内化为任侠者的道德准则。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称的“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己诺必诚, 不爱其躯, 赴士之陀困”恰是墨家和侠者都具备的品格。墨学是战国时代诸子中较有实力的学术团体, 孟子曾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 不归杨则归墨。”《吕氏春秋·尊师篇》也称“孔墨徒属弥众, 弟子弥丰, 充满天下。”可见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之大, 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墨学的宏扬, 使许多人加入墨学队伍, 或因慕其义而效仿其行为方式, 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任侠之风的盛行, 为任侠的兴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撑。墨家“对幼年期侠的迅速成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人自古以来重名声, 重口碑, 没有人可以例外。有句俗语,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作为一个侠士行走江湖靠得是什么, 就是名声与义气。一个好的名声可以让一个侠士被世人所知, 那么他的身边就会聚集起来一批的人, 行事就更为方便。

而到了两宋时期, 社会背景是弱宋周围群狼环伺, 而两宋经济和思想又非常发达,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还有整个社会的欣欣向荣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侠士精神, 从而发展出了侠士的最高理念“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这个时候的侠士是受人尊敬的, 他们为了国家奋不顾身, 不计生死, 为他们留下了偌大的名声, 也让这一时期的侠士形象永远的流传了下去, 国家永固的观念也通过侠士们一次次奋不顾身的冲锋让更多人民认可。而近代描写侠士精神的文艺作品中, 侠士们在国恨家仇的抉择之间, 更多的会放下家仇, 共同抵御国恨, 我想这也是金庸等人武侠小说盛行和最近主旋律电影《战狼》和《红海行动》大火的原因, 每一个人可能在生活中对他人冷漠, 但在面对生面和国家利益之间, 都有一颗大侠的心, 这也是中国侠义精神的独有特点和其能根植于民族精神的原因。

摘要:中国古代侠士虽然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中, 但是他们在人们眼中都是正义的化身, 他们赈人危机, 铲除邪恶, 同时保护妇女弱小, 救助贫苦大众, 是实现社会美好公义的完美形象。侠士作为一个独立的团体, 他们重义, 重视名声, 讲究同性之间的情义, 信奉的“兼爱”“仁义”准则以及所作所为触动着人们心中对正义道德的需求。

关键词:侠义精神,文化背景,精神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巧昱.“任侠”风尚对秦汉社会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 梁启超.《中国武士道》《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六册[M].上海:中华书局, 1932.

[3] 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书店, 1992.

谈古代教子范文第3篇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使用的教材包括识字教材、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 本文主要论述写作教学这一方,将现代语文教育和古代语文教育加以比较, 从使用教材和教学方法两方面着手, 讨论古代语文教育中可资借鉴之处。

1写作教材的类型及特点

我国古代写作教学在从起初为“教化、修己”的道德需要, 到后来“求进、干录”的急功近利,再到最后只为“作八股、中科举”的疯狂,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的写作教材也随之变化,为社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社会时期,文体亦会不同,故写作教材的编写亦会随着文体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古代写作方面的教材,先秦时期,是从语录到文章,春秋战国 时期的 《论语 》、《孟子 》到记言的 《尚书 》和记事的 《春秋》,再到后来的《左传》、《战国策》和《国语》等,还有这一时期的《诗经》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秦汉时期, 则是散文的典范,这一时期的写作教材主要是模仿前人的优秀作品,例如,扬雄模仿《离骚》作了《广骚》,模仿《九章》作了《畔牢愁》,我国的第一部语文教学的专用辞书《尔雅》也在这个时期问世,用以汉代文人查找华丽的词汇。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体的探究时期,西晋挚虞编写的《文章流别集》和《文章流别志论》和南朝萧统编写的《昭明文选》以文示范,很好地指导着学子的写作。 隋唐时期是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同时,科举考试产生,一些专为写作提供素材和范文的教材应运而生。 主要分为专门为写作提供材料的“供检事”用书和提供范例,给学子模仿写作的“看文体”用书,如 “供检事 ”的 《琱玉集 》和 《类林 》,“看文体 ”的 《兔园策府 》。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宋元以前的写作教材以文选型居多,供士子们翻阅、模仿之用,故宋元时期仍继续发展并有了很大改观。 文选型教材有《古文关键》、《文章正宗》等;知识型教材有《文锦》、 《文则 》等 。 值得一提的还有为写诗而编的属对教材 《对类 》。 明代出现了八股取士,科举要求写八股文,这样,讲解八股文作法的指导教材和写作知识的教材处出现了,如专为科举考试的写作编写的《举业卮言》;介绍综合知识为主的《幼学琼林故事》;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龙文鞭影》。 清朝仍沿用前朝的科举考试,写作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八股文训练达到极盛,八股文写作教材也纷纷出现,如方苞编订的《钦定四书文》,俞长城编选的《可仪堂一百二十名家制义》以及 《大题文府》、《小题文府》,里边收录的全是经典的八股文,可以作为写作八股文的范文;还有专门指导八股文写法的教材,如王步菁编的《八法集》等等。

2写作教学的特点

我国古代写作教学的特点是提倡先模仿, 在熟悉文章套路后再自己创作。 学习写作初期,在学生不懂写作格式,思路不通, 毫无头绪时,可先临摹、仿照一些圣人大家的著作,揣摩文章的写作意境,学习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范文参考,待有一定的领悟和基础后,再融入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朱子曾经说过:“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的文字。 ”陆机在 《文赋 》中也说过 :“ 至放操斧伐柯 , 虽取则不远 , 若夫随手之变 , 良难以辞逮。 ”其次,古人在写作上还注重多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多写不仅能够熟悉文章章法,加深对其的理解, 而且还能够多积累素材,有东西可写,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够运用自如。 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读十遍不如做一遍,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只有常写,才能熟悉章法,且熟能生巧,由难变易。 另外,古代写作训练还注重集中写作的训练,也就是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能够加强写作精力的集中,发愤用功,巩固所掌握的写作知识,进行高强度的写作练习,使写作技能迅速得到提高。 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人生作文,须有数月发愤功夫,而后始得大进。 盖平常作文,非不用力,然未用紧迫功夫从心打透,故其获效自浅。 必专一致功,连作文一二月,然后心窍开通,灵明焕发,文机增长,自有不可以常理论者。 ”写作是一项实践技能,不仅需要反复练习,而且还要集中精力,耗费一定的时间,一作再作,一改再改,用心思考,才能文从字顺,融会贯通,真正掌握写作的真谛,亦只有达到这些,写文章方才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才能做出好的文章。

3古代语文写作对现代语文写作的意义

现在的中小学写作训练分为写话、习作、写作三个阶段。 写话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但不一定成篇成句。 习作在小学三到六年级进行,要求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 感受和想象, 能够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作训练在中学阶段进行。要求学生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掌握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几种习作样式。 中学阶段课内作文练习要求每学年不少于14次, 每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 。

通过对古今作文教学的比较,很明显,现在的作文训练要强于古代的作文训练。 现代的作文训练注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爱好, 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古代的作文训练就一无是处,毫无意义。 古代的仿写训练还是值得借鉴的,在学生不懂写作格式,思路不通,毫无头绪时,仿写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范文参考,从而使学生避免产生畏难心理, 这对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古代的写作教学也给我们今天的写作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1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词”、“意”并重

所谓词义并重,就是说,作文应该以意为主,以义理为根本, 但是好的意,正确的义理,必须用恰当的词、好的辞章表达出来。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储量匮乏,平时也不注重积累,更别说在写作中能够写出漂亮的句子来。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这就要求他们平时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多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在写作的时候能够用到,为自己的作文润色,使其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使文章表达出好的“意”,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好的文章必定要由好的辞藻堆砌。因此,一定要养成平时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3.2写作教学的基本步骤——先“放”后“收”

古代学者提倡训练学生的作文要经过先放后收的过程,先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大胆地写,待有一定的基础后再精益求精。 如今的作文课堂上,由于升学的压力,老师没有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有一些新奇想法和创意,都被老师认为是“异类”,统统被扼杀掉,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最后达成统一, 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价值没有体现。这样做的后果则是学生的大脑没有得到任何锻炼,而是坐等吃食,脑袋生锈,习作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可言。 我们应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其多动脑,多思考,不要把孩子的奇思妙想扼杀在摇篮中, 要解放孩子的天性。

3.3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多做多改

所谓多作,主要是指写成篇的文章。 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 也需要从更基本的功夫练起,尤其是文字功夫。 清代姚鼐曾说: “大抵文字须熟乃妙 ,熟则利病自明 。 ”可见文字功夫对多做的重要性。多改,是为了更加贴切,更加深入骨髓,既能牢固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也能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习惯。 这里的多改不是老师给你改,而是学生自己改,不仅仅只是个别词句的润饰, 而且还要通篇文章检点。 文章刚创作完成时,可能自己察觉不出什么弊端,但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再来审视这篇文章,你又会有新的想法,这时修改后的文章照之前比较就会精进不少,如此重复几次,文章自当精益求精,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古今语文教育,一脉相承,如今的语文教育更是延续了优秀的古代语文教育的精髓。 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在推陈出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改革首当其冲。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写作教学改革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在搞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万万不能割断历史的脉搏,古代语文写作教育历史悠久, 文化延绵, 其中不乏良好的写作教学方式和方法,亦都是古人总结经验积攒下来的,即使是在今天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也同样适用,而且屡试不爽。虽然古代写作教学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反,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历史的问题,毕竟在当时的时代,条件还没有那么发达,人们的观念也没有那么开放。 所以我们应该在古代语文写作教学中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现在的语文写作教育服务。

摘要:古今语文教育一脉相承。古代语文写作教育历史悠久,文化延绵。研究古代语文写作教育,了解古代写作教材的类型、特点及写作教学的特点,对推动现代的语文写作教育教学改革很有益处。

谈古代教子范文第4篇

中国古代早期绘画中, 花与鸟都是作为重要的构成元素出现在中国画布局当中的, 而到了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 由唐人边鸾开始的花鸟写生到五代逐渐兴起的花鸟画再到两宋时期的“徐黄异体”, 花鸟最终摆脱了作为人物画陪衬的地位, 而拥有了独立的精神内涵和绘画方式, 最终在明清以大写意花鸟画的方式得以成熟。我们纵观古代花鸟画, 其在视觉上有写实、写意之分, 我们可以将中国画花鸟画简单归纳为工笔花鸟与写意花鸟。其中工笔花鸟画具有一种精于制作的表现方式, 而将所表现的图像加以具象化、细节化, 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

二、基于中国画中构图的基本内涵

在理解中国画中“构图”的含义时, 我们首先要对中国画花鸟画的画幅形式有一定的总结。古代工笔花鸟画有立幅、长卷、横披、条屏、册页、扇面等, 可谓是形式多种多样, 用途也千变万化。然而虽然画幅的形式富于变化, 但是其经营位置的方法确有着较为一致的原则, 而历代的画家、书画史家也对“构图”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南齐时代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画有六法”, 其中位列第五法的“经营位置”则被其称为“画之总要”。这就是构图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意义。而构图本身就是艺术家在绘画中处理、安排画面元素的位置关系, 调整整体与局部的和谐关系, 从而表达出绘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美感。对于中国画来讲, 经营位置不仅影响一幅画的直观表现, 同时也决定了绘画的气韵和意境, 更是影响着一幅画的画外之情, 从一幅中国画中往往能够表现出艺术家本身的思想修养和性格内涵, 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现方法[2]。

三、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构图的发展历程

古代工笔花鸟画家用以经营位置的“构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反而呈现出一个演变过程, 并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它是画家在经验与技巧不断丰富的同时所进行的构图上的改造和创新, 是他们在各自时代所作出的审美实践的映照。纵观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绘画的历史, 我们可以将构图形式概括为全景式构图到半景式构图再到全枝式构图, 最后到折枝式构图的发展过程。在花鸟画初兴的唐及五代, 其构图形式仅有全景式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具体表现为满幅作画, 尽可能在画面中容纳更多的要素。花卉和鸟兽都是以完整的形态出现的, 而没有画家对于局部的选择和取舍。在唐代以前花鸟画未获得独立时, 常常作为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配景, 因此花鸟并未作为一个独立表现的对象, 因此初期的花鸟画就承袭了人物和山水的全景式构图。如五代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就是一个满幅作品, 他对于禽鸟的细节描绘到了极致, 整幅画充满了精致、一丝不苟的工笔画精神。全景式构图的重要特点就是对于实景的追求, 注重对于大自然的模仿, 内容丰富且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而在花鸟画的不断发展中, 画家逐渐意识到全景式构图的单一性, 从而对于花卉、禽鸟的本身结构、姿态产生了描绘的兴趣。因此, 舍弃了对于现实中“景”的反映的折枝式构图开始崛起[3]。

四、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特点

在工笔花鸟画的构图中, 突出表现为宾主合理、虚实平衡、疏密有序这三大主要特点。在一幅工笔花鸟画中, 所表现的物象一定是具有主次关系的, 单独表现一个主体并不能称得上是构图, 有了客体的陪衬画面才不会看起来过于单一、冷清。而由于工笔画的写实性与描绘细节的精细性, 工笔花鸟画中的主体一般只有一个, 否则画面就会显得松散和不均衡。例如宋代林椿所画的《果熟来禽图》, 就是具有非常明显“一主二宾”的构图特点, 该图以果树的主枝为画面的主体, 是画面中的静态, 而鸟、果子与辅枝则构成了画面不可或缺的客体, 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感, 这样的构图特点使得原本冷清的画面有了生气, 动静结合, 灵动飘逸。虚实平衡也是古代工笔花鸟的构图特点, 中国画并不是没有透视关系的, 相反在构图中以远近、明暗、虚实的对比来体现画面元素的关系。而疏密则是古代工笔花鸟画构图的重要部分, 一直有着“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的理论要求, 即画面繁不嫌塞, 疏不嫌空。在中国古代工笔画的构图中既要有细节的描绘密集的排布, 也要有空景的安排[4]。

五、中国工笔花鸟画所体现的中国画构图法则

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的构图形式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但是其构图特点是有规律可循、共通的。在传统的中国画画论中, 对于经营位置实际上有着很具体的分析, 实际上中国画构图的过程就是解决一系列矛盾因素的过程。我们进一步从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构图中来理解这样的构图法则。其一, 宾主法则。我们在上文已经做出了分析, 在此不加赘述。其二, 开合法则。开合与走势是不可分割的, 中国画中“开合”就是画面中起结关系的表现, 开合关系处理好的画面, 气势也会富于变化但又协调统一。处理好开合首先就是要处理好“聚散”、“疏密”的关系, 我们在上文提到了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疏密协调的构图特点, 以明代画家吕纪的《残荷鹰鹭图》为例, 画家对于水中的芦苇和枯荷进行了取舍, 枯荷叶与白鹭都以空白色块为表现方式, 这就使得画面在密集之中又不会显得没有立锥之地。其三, 布势法则。中国工笔花鸟画与西方的静物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工笔花鸟画是力图表现的是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花鸟, 因此其构图中无处在体现一种”动”和“势”。工笔花鸟中无论是全景还是折枝构图, 画疏体以物象本身来走势, 画密体则以空白来布势。在《残荷鹰鹭图》中, 鹰、鹭、水草、枯荷无一不向右走势, 这与向左边游动的野鸭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呼应, 画面变立刻由于这样的布势而富有动感。其四, 朱白与虚实法则。

六、结语

中国古代花鸟画发展过程中, 可以看出工笔花鸟画出现在花鸟画历史的早期, 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 但是实际上工笔花鸟的绘画语言有着三大造型要素, 即线、形、色, 而又具有写实主义的传统, 这又使得在绘画历史上花鸟画在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下, 呈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现代工笔花鸟画也自然地由传统过渡到现代, 但是我们不能够忽视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与模仿, 只有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绘画传统, 才能更好的进行现代创作。

摘要: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在技法、构图的等多方面具有很深的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地位, 浅析其构图特点兼论其中体现的中国画构图法则。

关键词:中国画,工笔花鸟画,构图

参考文献

[1] 姜今.画境:中国画构图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2.

[2] 何娟.浅论工笔花鸟画形象的构成与布局[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8月.

谈古代教子范文第5篇

(班级:中二班 家长: 时间:2018年6月11日)

科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心智的成熟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将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通过日常的生活积累,总结出以下教子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有成就感

俗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孩子的任何努力和小成功都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微不足道。当他们学习或是练习的时候,要有容错机制,刚开始也许做的不好,但不要去指责他们,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不会”时,要鼓励他们试着再来一次,切记不能因为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废。否则会养成做事浅尝辄耻的不良习惯,那样他们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自尊心也会降低。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凡事要多与孩子沟通、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接受磨炼,增强自主生活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在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随意的打断。拿孩子看动画片为例,不要在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打断他,可以在一集动画片看完的间隙与他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形成。

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谈古代教子范文第6篇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他检查一遍。发现他字写得潦草,会要求他擦了重写。有时候,他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他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重视孩子的“健康”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养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

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儿子很喜欢体育运动,也有些天分。因此我们经常带他去打球。儿子很喜欢打篮球。记得第一次投篮的时候,他总共投进去 20 个球。第二天,他浑身觉得酸疼,手举起来也疼。我问他还去不去了?他说还要去。要把身体炼得棒棒的!这一次花得时间长一些,看着他大汗淋漓地拍球,跑步,投球的样子,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当他成功地投入一球,我们都会为他加油,鼓劲!儿子也是越投越猛,最后竟投入 30 个球。儿子笑着对我说:“妈妈,我成功了!”看着儿子灿烂的笑容,我从心底为他感到自豪。亮亮很喜欢玩具,家里的玩具也很多,现在上学,如果他特别喜欢,我们就给他预定一个目标,完成的好,就可以买。这样可以激励他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改掉一些坏习惯。儿子的书包是自己整理的。他睡觉以后,我有时会检查一下,看是否整齐?学习用品是否齐全?如果没带,我会给他放进去。事后我会提醒他注意。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他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他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他学他不喜欢的事情。例如画画,他非常感兴趣,从儿时的涂鸦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他不但兴趣未减,反而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这是他纯真,稚气的思想最好宣扬的圣地。看着儿子画出

的动物,人物,神态各异,表现方式灵活,表达意思明确。我会有一种开心的喜悦。虽然他得过几次奖,但我从来不要求他为得奖而画画。我的想法是让孩子能够干他喜欢的事就够了。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常对孩子讲“我们不求无怨无悔,但求无愧于心。”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以此来作为这次活动的总结。

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长还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还希望老师对孩子悉心呵护,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上一篇:适应新环境范文下一篇:苏轼在黄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