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

2023-12-26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第1篇

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煤炭占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1%~2%。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过多依赖石油或天然气是不利的,因此,一直以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在70%左右,在新的替代能源发展成熟之前,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动摇。虽然煤炭是我国的能源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近些年来在煤炭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急转直下,产销量下降,库存居高不下,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利润大幅减少,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

据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短期内煤炭市场的供需仍然难有根本性转变,全行业普遍认为煤炭行业低迷的现状已成常态化。这种“常态化”是煤炭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必经的时期,供需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来。这需要强有力的相关行业政策和煤炭企业加快自身转变,煤炭行业才能可持续的发挥能源支柱作用。具体应从一下四个层面解决问题: 一是政府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过剩产能,解决人员安置问题,转移优势产能。今年以来,随着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体系逐步完善,各部门、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能够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推进阶段。

二是区域优化布局,东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矿井推进精采细收;中部推动兼并重组,控制开发规模,提高开采效率;西部对已接续的开发项目,应根据市尝转化输送条件,适度开发煤电一体化项目。

三是煤炭行业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煤炭循环经济是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煤炭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佳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可以说,煤炭企业要想进一步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方向。

四是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煤炭科技和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的“落地”,离不开各个管理职能的有效联动,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做支撑。煤炭企业转型的同时,相应对人才配置、技术革新、科技管理、资本运营、产业整合、业务协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匹配要求。为了尽快建立完善转型支撑体系,应当采取对标领先企业的方式,全面开展自我诊断,快速查找差距并寻求改进措施。与此同时,创业激情、创新精神和改革勇气,仍将是煤炭企业不断发展走向未来的源源动力。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第2篇

中国经过近几年的产能扩建,钛白粉的产能和产量均已经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钛白粉生产国,2013年我国钛白粉产能达到28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8.8%[5] 。但我国对钛白工艺的处理方式仍不够科学先进,方式和效率均有待提高。

1我国钛白工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钛白工业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开始的只注重产量到现在的绿色生产,钛白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事实上虽然我国钛矿储量丰富,但目前因受限于技术手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还没有做到对其进行绿色高效的充分利用。所以钛白工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机遇和挑战共存。

1.1硫酸法

硫酸法,即将钛铁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产硫酸氧钛的方法。具体操作时首先进行水解,生成偏钛酸;然后煅烧;再经过粉碎可得到钛白产品。用此法可生产多种晶型的钛白粉。硫酸法的优点在于原料廉价易得,设备简单易操作,防腐蚀材料易解决等。当然同时也存在着缺点:生产流程长,对环境有污染,产能效率不高,而且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几个城市花巨资从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引进了三条生产线来通过硫酸法制造金红石型钛。到现在为止,这些城市的生产规模和先进的实力在行业内是也是遥遥领先的[6] 。而且,我国日后的钛白工业几乎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使用的是钛铁矿和硫酸,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是资源的不足以及上涨的硫酸价格[7] 。在生产过程中,除产生大量废酸外,废酸中还含有许多钛、铁、钙、镁等杂质,所以其综合利用无论在技术还是经济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8] 。尽管如此,硫酸法依然是我国钛白工业生产中的主流方法之一。可见,我国钛白产业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1.2氯化法

氯化法,即将含钛的原料氯化得到产物四氯化钛的反应,经精馏提纯、气相氧化后速冷,再经气固分离即可得到Ti O2。

氯化法优点很多,如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产品质量高、能耗少,产生的废水、废料、废渣较少,相对其他方法较环保,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它的缺点主要有原料成本高,因为原料具有高腐蚀性,在化学工程上会存在许多问题;加之反应需要在1000℃或更高条件下进行,导致氯化法工艺虽然简单,但是成本偏高,生产过程不易调整。此外还有研发难度大,设备装置较复杂,所得产物易腐蚀等问题。

氯化法工艺的“三废”问题较硫酸法程度轻,主要是废渣问题有待解决。氯化法所产生外排废渣含有多种氯化物,均为有害废弃物,且属危险废物,需送危废渣场填埋处理,因此留下环保隐患[9] 。

1.3盐酸法

随着人们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对钛白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势在必行。因此,俄特尔纳米材料公司[美国]创发了盐酸法Altair钛白粉生产工艺[10] 。该工艺将盐酸作用于钛铁矿,在分离出Fe Cl2后将所得钛进行加工得到初步产品,然后即可利用现有的硫酸法或氯化法处理从而得到钛白粉成品。不仅如此,该工艺巧妙地将分离出的Fe Cl2通过热解转变成Fe2O3固体,并使之与HCl气体和水蒸气共同返回钛铁矿分解单元作为反应介质再次参加反应,实现了盐酸的循环使用,所以该工艺只产生唯一的副产物氧化铁渣。

该工艺优点为:原料相对平价易得;实现了盐酸的100%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可生产多种晶型和各个等级的钛白粉产品,市场适应性强;产生的废弃物极少,唯一的副产物氧化铁渣可作为其它工业生产的原材料被再次利用。虽然此项工艺与以前的传统工艺相比体现出了潜在的优势,但遗憾的是,该工艺目前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想要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必须经过后续的研究、改善和调整[9] 。钛白粉生产新工艺除了盐酸法,还出现了钛和铁资源综合开发的REPTILE工艺等其他生产技术[11] 。

1.4碱法

在碱法钛白清洁生产工艺中,碱液的循环利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高钛渣在碱性介质中被分解为钛酸盐,经水洗后,钛酸盐中有部分物质转化成固体,此时可通过固液分离的手段将碱液分离出来,碱液经除杂浓缩后循环再生,可返回起始的分解单元被循环利用[14,15,16,17] 。碱法钛白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较硫酸法、氯化法等起步要晚,同时也说明了它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其它制备钛白粉的方法及工业前景

2.1其它制备钛白粉的方法

制造颜料钛白粉的方法,除了上述的几种外,还有:(1)磷酸法;(2)硝酸法;(3)用氢氟酸处理矿石然后加入碱,将制得氟钛酸盐水解的方法;(4)矿石与芒硝、硫酸铵、氟化钠共融制得氟化钛再水解的方法;(5)矿石与苛性钠共融制得钛酸钠再水解的方法。

2.2工业发展前景

实际上除了硫酸法和氯化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外,其它的制法都因设备腐蚀严重、副产品处理困难、钛的回收率低、三废污染大、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未能解决而没能实现工业化[18] 。所以,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开发新的工业方法,或通过新思路对已有方法中的弱势环节进行改进,以实现工业中的绿色循环、环保高效的生产模式,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目前我国钛白粉工业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生产上做到节能、减排和清洁是我国钛白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整理借鉴前人经验,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不断对其理论实践进行丰富完善,以清洁高效目标为首要追求,同时注重切合实际,综合考虑现实状况,努力创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工业生产模式。

摘要:我国钛矿储量丰富,但却未能对其进行物尽其能的充分利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产量低等明显不足。在钛白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先后提出运用了硫酸法,氯化法,盐酸法,碱法等生产工艺,并不断丰富完善,正在向创建一种绿色环保的工业生产模式努力。

关键词:钛白工业,碱法,绿色环保

参考文献

[1] 田利明.2001年全国染料有机颜料生产和进出口情况回顾[A].2002上海染料农药工业行业协会年会暨《上海染料》期刊信息发布会资料集[C].上海:上海染料农药工业行业协会,2002:12-20.

[2] 鹏博.纺织助剂现状和环保型助剂开发[J].上海染料,2001,30(3):1-7.

[3] 章杰.禁用染料和环保型染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李文兵,杨成砚,黄文来,王中礼,袁章福.钛白粉材料历史、现状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5] 研询报告网.2015年钛白粉市场现状与前景预测[M],2015-09-07.

[6] 毕胜.中国钛白工业的现状、特点、发展前景和政策导向建议[A].2009,6(12),6.

[7] 李婉茹,王向工,李俊峰.硫酸法钛白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漯河市环境监测站.

[8] 唐文骞,路利民.中国钛白粉工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A].2009,(41)10.

[9] 崔佳娜,任慧莉.我国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及比较[M].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 Altair Nanomaterials Inc.Process titaniferous ore to titannium dioxide pigment[P].US Pat:6375923,2002-04-23.

[11] 龚家竹.钛白粉生产工艺技术进展[J]无机盐工业,2012,44(8):1-4.

[12] 唐振宁.钛白粉的生产与环境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11.

[13] 陈朝华,刘长河.钛白粉生产及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9-131.

[14] 郑诗礼,张懿,李佐虎.铬酸钾的清洁生产方法[P].中国专利:01141683.1,2001-10-08.

[15] 李佐虎,张懿,郑诗礼.铬酸盐的生产方法[P].美国专利:PCT/CN03/00199,2003-03-19.

[16] Zhang Y,Li Z H,Qi T.Green Chemistry of Chromate Cleaner Production[J].The Chemistry,1999,17(3):258-265.

[17] Liu Y M,Qi T,Chu J L,et al.Decomposition of Ilmenite by Concentrated KOH Solution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J].Int.Miner.Process.,2006,81(2):79-84.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第3篇

1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炭资源远景储量为50592亿吨, 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煤炭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 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11.02%。我国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299亿吨, 与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相比, 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煤炭资源供给的基本态势是:总量丰富, 但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2 我国煤炭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国内煤炭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消费逐年增加。

(2)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 也是最廉价的能源。近年来,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 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 价格逐步攀升。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 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3) 未来几年, 中国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局面非常严峻。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 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煤炭供求关系失衡。

(4) 我国煤炭产业面临几大问题: (1) 资源开发秩序乱, 资源回收率低; (2) 矿区环境恶化, 环境保护投入少, 综合治理滞后; (3) 安全基础依然薄弱,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4) 科技水平差距大, 创新能力不足; (5) 生产力落后, 产业集中度低; (6) 企业负担沉重, 职工收入水平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3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对策

我国加入WTO后, 我国能源供应将处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中, 国内煤炭企业同时受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严峻挑战。面对挑战, 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 煤炭企业要发展, 就必须下大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不断探索煤炭产业对策, 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

3.1 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的逐步减少甚至枯竭, 是每一个煤炭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实现煤炭企业不随资源的衰竭而死亡, 就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上找出路,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努力拉长、构建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完整产业链,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引进培养煤炭产业的高技术人才, 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

3.2 推进技术创新, 减少投入, 提高效益

煤炭企业应大力实施实施科技创新之路,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不断改进技术。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 主要不是体现在为社会提供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上, 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进行技术创新。

3.3 煤炭产业的发展, 要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的不断增强, 解决煤炭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紧迫。煤炭企业要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 必须走洁净化之路, 大力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 要加大煤炭转化力度, 保护环境, 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替代能源, 提高煤炭利用率;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

煤炭产业走集团化道路, 可以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产业之间的无序竞争, 改变资源无序开采、市场无序竞争局面, 还能把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 并将我国急需的优质煤炭供应国内, 延伸我国的煤炭资源供应链, 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延缓我国资源的紧张形势。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可以增强煤炭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3.5 引进优秀人才, 激发员工潜能

企业之间的竞争, 最终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煤炭企业应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 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员工的潜能, 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 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探索,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化竞争中必将大有作为, 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本文对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说明, 并阐述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煤炭企业在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下要求得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金克, 谭湘柱.煤炭企业国际化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J].中国矿业, 2006, 5.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第4篇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经济运行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匮乏问题,保持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作为我国基础产业,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和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循环经济 钢铁工业 发展现状 解决途径

0 引言

随着人类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在全球范围发生影响深远的三大变化:①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创造出空前的社会财富;②人口爆炸式激增,目前已达到65亿,仍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③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生态破坏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不得不面对怎样节约和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的问题。循环经济在国际上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可以说,经济发展与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是循环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工业理念是循环经济产生的理论背景。

1 我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于2005年7月8日施行。该文件从政策目标、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投资管理、原材料政策、钢材节约使用等9方面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是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第1章第5条中特别提出:“要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实现‘零排放’,建立循环型钢铁工厂。我国钢铁工业粗放型的现状和冶金工艺流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众多的工业行业中是最有条件、最具潜力、最为紧迫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的试点部门之一,于2003年开始了循环经济的试点改革,先行的是国内大型钢厂。目前钢铁行业通过技术改造与观念创新,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初步形成了三个工业生态循环系统:一是煤—焦—煤气回收—发电的能源回收利用系统;二是补充新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替代新水的水循环系统;三是铁矿石等原料—钢铁产品生产—废弃物利用的固态物回收利用系统。

2 节能技术

在当今能源紧缺的形势下,提高钢铁工业能源效率,做好二次能源回收,对钢铁工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各钢铁企业不断进行节能工艺的改造,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及二次能源回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1 高炉煤气潜热利用。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其产量占炼铁工序能源消耗的40%左右。

2.2 高炉煤气余压利用。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TRT),是利用高炉炉顶煤气压力驱动汽轮机膨胀作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能量回收机组,不消耗任何燃料,也不产生环境污染,可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25%~30%,经济效益显著。

2.3转炉负能炼钢技术。转炉负能炼钢就要使煤气、蒸汽等回收的能量大于消耗的水、电、氧能,国际上先进的钢厂都把实现转炉负能炼钢作为炼钢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宝钢、武钢、本钢、马钢、莱钢等钢厂通过技术攻关与改造,已实现了负能炼钢的目标。

2.4焦炉干熄焦技术(CDQ)。与传统的湿法熄焦技术相比,干熄焦具有能充分回收红焦显热,提高焦炭质量等优点,并且可大大减少酚、氰、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3 节水技术

在工业用水中,钢铁工业是五大耗水行业之一。2004年全行业取水量约34亿m3,约占全国工业用水的20%。我国钢铁企业吨钢新水用量和水重复利用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我国钢铁行业应用的节水技术和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类。

3.1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措施。高炉煤气除尘技术经历了由湿式向干湿并用,再向全干式的演变。传统的高炉煤气湿式清洗系统由重力除尘器和二级文氏洗涤塔组成,需要大量水和比较复杂的水处理系统。

3.2 高炉煤气环缝洗涤技术。高炉煤气环缝洗涤技术(俗称比肖夫煤气清洗工艺)是联邦德国比肖夫公司1969年成功开发的一种具有控制高炉炉顶压力功能,先进、可靠、有效的煤气清洗系统。国外大型高压高炉采用此清洗工艺已达数十座。到2004年,我国大型高压高炉采用环缝煤气清洗工艺的也已达十几座。

3.3 高炉软水密闭循环技术。涟钢1号高炉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以蒸发式空冷器代替板式冷却器后,每年节约用水135万t,节约用电160万kWh,直接经济效益约140万元,并且减少了污水排放量,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武钢1号高炉进一步发展了软水密闭循环技术,采用并联、串联相结合的工艺,变三个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子系统为一个组合式冷却系统,节约一次性投资50%,每年节约补充水30万t,水循环率达99.9%,该技术是密闭循环冷却技术的重大进步。

3.4 循环水高浓缩倍数运行技术。尹国梅等人研究宝钢1号高炉清循环水系统,指出提高其浓缩倍数,就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的非蒸发水量,同时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3.5 转炉除尘水零排放技术。安阳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3台转炉,年产钢量200多万t,转炉除尘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量为700m3/h,1999年经过第三次改造实现了闭路循环,基本达到零排放,每年可节水500多万m3。

4 减排技术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有尾矿、高炉渣、钢渣等,这些固体废物主要含铁、硅、铝、钙、镁的氧化物。这些固体废物可以返回生产工艺流程,又可以作为制造新产品的原料。

4.1 高炉矿渣利用技术。20世纪中期,高炉矿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在国外开始发展。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炉矿渣全部资源化,我国高炉矿渣的利用率在85%以上。高炉矿渣、水渣用来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矿渣水泥等,还可用来生产矿渣砖和湿碾矿渣混凝土。矿渣碎石可用作大型设备基础骨料,也可作为道路、铁路道碴。

4.2 钢渣综合利用技术。钢渣作为炼钢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除可回收废钢铁外,还可用作烧结矿熔剂,高炉炼铁熔剂、铁水预处理熔剂,经处理后也可用于铺路和生产建筑材料等。武钢自行开发的钢渣处理生产线,将转炉炼钢产生的钢渣进行破碎、磁选、分离、磨碎等深加工处理,处理后各部分钢渣分别得到了应用,实现了钢渣“零排放”的目标。

5 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玉等指出钢铁厂的功能绝不止局限在冶金—材料制造功能上,作为流程制造业钢铁企业也应发挥其能源转换功能和大宗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未来钢厂的发展模式将通过绿色制造过程走向生态化转型的道路,以钢厂为核心发展钢—电—水泥联产,与石化工业、造船工业、集装箱制造业等形成产业链。

参考文献:

[1]马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为迫切[P].2004年3月22日在2004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演讲稿.

[2]刘浦泉,李斌,陈芳.我国每年因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N].经济日报.2003(9):27.

[3]朱之鑫.树立科学发展观编制好“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4(5):21.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第5篇

(二) 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科学合理布局、量水而行、清洁高效转化、技术装备自主化、示范先行的原则, 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科学合理布局。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 坚持“靠近原料、靠近市场、进入化工园区”的原则, 按照“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环境承载能力而行”的布局要求, 采用“产业园区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柔性化、产品多元化”的方式, 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 统筹考虑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因素, 使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在总量上得到合理控制, 在布局上更加合理, 在技术特色上更加突出。在蒙东伊敏、蒙西大路、新疆准东、新疆伊犁、陕北、宁东-上海庙、云贵、安徽两淮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形成与东部石化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预计到2020年, 全国煤 (甲醇) 制烯烃产能达到1300~1500万吨, 煤制乙二醇产能600万吨, 煤制油产能1000~1200万吨, 煤制天然气产能150~200亿立方米, 煤制芳烃100万吨。

推进升级示范。重点围绕提高项目能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终端产品性能和附加值、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投资成本等内容, 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煤 (甲醇) 制烯烃重点开发产品差异化、高端化技术, 优化生产工艺, 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在升级示范基础上, 适度扩大产能。

煤制乙二醇进一步完善工艺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在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推广。煤制天然气, 完成自主化合成气甲烷化技术工程放大, 优化和完善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 开展组合气化工艺研究, 开发高效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 通过示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治理水平。

煤直接制油在持续完善技术装备水平, 保证装置在高负荷下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 开发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新品种。

煤间接制油开展高温F-T合成工程化研究, 针对费托合成油品组成特点和市场情况, 在生产柴油的同时, 生产高碳ɑ-烯烃、超硬蜡、高碳醇、橡胶填充料、聚-α烯烃 (PAO) 、润滑基础油等石化行业难以获得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专用化学品, 提高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积极推进百万吨级煤制芳烃工程化示范, 积极开展百万吨级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百万吨级沸腾床加氢“煤油共炼”技术示范, 推进CO2捕集、封存、驱油工程示范。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采用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的方式, 大力推动煤化工与煤炭开采融合发展, 利用褐煤热解、褐煤和高硫煤气化技术, 建设以半焦和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煤化工项目, 延长现役褐煤、高硫煤矿井服务年限。

推动与传统焦炭产业融合发展, 利用现有焦化装置, 采用环保碳基燃料共焦化、化工焦低成本纯氧气化、新型费托 (F-T) 合成技术, 生产LNG、苯、乙烯裂解料、高档溶剂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推动盐湖资源开发的融合发展, 利用煤制烯烃, 发展氯化工产品, 做好盐湖资源开发氯的平衡。

推动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煤制芳烃、乙二醇产业化, 推动聚酯向西部转移, 优化调整化纤产业布局。

推动与冶金建材产业融合发展, 集中转化高铝煤炭资源, 推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产业化, 大力发展粉煤灰制建材产品, 探索利用合成气直接生产还原铁。

推动与石油化工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集发电、制热、制氢于一体的整体气化联合装置, 推动原油加工由脱碳向加氢转变, 发挥煤炭液化与原油加工中间产品互为供需的优势, 开展煤炭与原油联合加工示范。

(三) 促进生物化工及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

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基化学品,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促进生物化工与生命科学结合, 推动生物基材料向现代医疗材料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人造器官、高分子材料基医疗器械等。利用已有生物化工产业基础, 加快培育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的竞争优势, 重点推进生物乙醇、生物乙烯、葡萄糖酸、有机酸、有机醇等若干重大品种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现对石油原料的部分替代。进一步推动林产化学品的规模化发展, 开发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衍生物的关键技术和腰果酚、木质素、糠醛共缩聚技术。加快开发生物基聚合物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聚碳酸亚丙酯 (PPC) 、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生物基多元醇、生物基尼龙、生物基聚乙烯、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基聚氨酯、非粮淀粉基塑料、秸秆纤维热塑成型加工、多取代纤维素材料、生物基增塑剂、催化剂等生物基塑料和功能材料及木质复合材料, 推进生物基塑料在3D打印、汽车用品、日用塑料、纤维与纺织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加大对非粮作物种植扶持力度, 加快制定生物化工和生物质燃料标准体系, 形成非粮生物乙醇等生物质燃料的规模化发展。抓好纤维素乙醇、生物航空燃料、生物质制气等生物质能源的示范工程建设, 做好技术储备, 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到2020年, 生物质燃料乙醇规模达500万吨, 生物柴油200万吨。

(四)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服务业,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工程承包、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 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 开展工程项目、工业设计、产品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工艺诊断、技能培训等服务外包, 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 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全产业链紧密结合, 提高从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生产控制、污染治理、安全环保监测、市场营销、经营核算、项目决策等全过程管理效率。

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 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瓶颈,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进一步完善行业创新体系, 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高端专用化工产品,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深海、极地等新领域勘探开发技术, 开发低品位原油资源勘探开发和提高常规及老油田采收率技术, 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研发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加工性能优良的含氟聚合物、高端硅橡胶和高强高模特种纤维等化工新材料技术, 促进产业化。

突破高效定向催化、先进聚合工艺、材料新型加工和应用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推进高性能专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阻燃材料、合成纤维原料的生产示范。

电子化学品重点开发高纯试剂、高纯气体、高性能新型封装材料、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液晶材料等的制备技术。

优化现代煤化工关键工艺和流程设计, 提高已建示范工程的稳定性, 开展低阶煤分质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 进一步提升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等大型煤气化技术, 积极开展催化气化、加氢气化等定向气化和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开发新牌号高性能聚烯烃树脂制备、军用及航空特种燃料生产等延伸产业链技术。

推进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 (如塑料、纤维、橡胶等) 产业链衔接发展, 重点突破具有重要下游衍生物应用基础的化工产品。

研发符合我国炼厂特点的国Ⅵ汽柴油完整技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高端润滑油制备和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工艺, 形成材料品种体系、生产体系、应用配套体系、检测评价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二) 研发推广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技术与工艺

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突破资源环境制约, 着力发展化工过程强化、催化材料及工程、高端石化产品、原料多元化、绿色制造工艺等成套关键技术。

无机盐行业加快功能化、系列化、精细化、环保化等产品和技术研发。

氯碱行业加强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国产化离子膜、低汞触媒的推广, 加快开发无汞触媒和其他无汞工艺, 推动烧碱氧阴极技术、催化氧化制氯工艺等先进技术。

纯碱行业加强全流程节能降耗系列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突破重碱湿分解直接制取重质纯碱技术。

硫酸行业加快制酸新技术、硫资源回收新技术、新型催化剂等开发与应用。

农用化学品行业重点发展高效环保新型肥料高工效省力化农药绿色剂型、关键助剂与应用技术。

橡胶加工行业重点发展乘用子午胎、巨型工程胎、摩托车胎等产品全自动生产装备和技术, 绿色轮胎和智能轮胎关键制备技术、高端橡胶制品加工工艺以及废橡胶高效综合利用的绿色环保工艺。

涂 (染) 料重点开发水性化、高固体份、粉末化以及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高性能、高附加值和特种功能产品。

胶粘剂重点开发改性型、水基型、热熔型、光固化型、高固含量等新型胶粘剂产品制备技术。

造纸化学品重点研发绿色化制造技术、造纸纤维节约技术、功能性造纸化学品、特种纸专用化学品、现代大型高速纸机化学品应用技术等。

(三) 提升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

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 着力突破高端石化产品成套关键技术。

以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高端石化装备为突破口, 开发页岩气勘探、气体钻井等技术和装备, 极寒地区、沼泽地区使用的特种钻机及小井眼钻机等特种钻机。围绕勘探、生产、加工、储运、服务等环节, 发展大型高端化、智能化的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特种资源开发装备、大型海上结构物、水下系统以及关键设备系统, 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以及海底矿产资源装备的开发。

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大型煤气化、大型费托合成反应器、大型等温变换及浆态床等温甲烷化反应器、低阶煤提质 (热解) 等成套装备, 以及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空分设备、关键泵阀等为重点, 推进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与自主化。

开发燃煤工业锅炉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设备、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装备、油田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成套装备、废油再生基础油成套装备、二氧化碳生物转化清洁能源技术装备等节能环保设备。

(四) 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行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工程需求,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着力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加快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重点研制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工程、生物农业、现代煤化工等标准, 统筹推进重大专项标准综合体建设;合理制定能耗、排放、健康、质量等限额标准, 提高标准水平和行业准入条件, 推动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 以及资源能源消耗多的落后产品, 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研制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生产、废弃化学品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标准, 制定食品添加剂和涂料、胶粘剂、染料等涉及消费品安全领域的标准, 推进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与实施, 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碳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标准研制, 提升油品标准水平, 完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标准体系。强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研制, 开展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 推进绿色化工产业标准体系研究。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建设, 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适用性强、基本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行业标准体系。

(五)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 创新组织模式,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 示范建设若干家国家及行业级技术创新平台, 构建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 建成70-80家行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建设1-2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和一批检测研发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九、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综合治理, 深入推进清洁生产, 加强污染治理, 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行业。

(一)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行机制, 以炼油、石化、化肥、氯碱、纯碱、无机盐、农药、染料、橡胶等行业为重点, 加快制修订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审核。

炼油行业加快推广应用催化加氢、低氮燃烧、催化烟气脱硫脱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基础化工大力推进电石渣、碱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实施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积极开展电石尾气、黄磷尾气、焦炉气等资源性尾气生产乙二醇、甲醇等化学品的综合利用。加快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甘油法环氧氯丙烷、丁二烯法己二腈等清洁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 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工艺。

农药、染料及中间体等精细化工行业加快推进先进催化技术、溶剂替代技术和定向转化技术, 逐步限制、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和工艺技术。

建立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加快先进技术交流推广, 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 开发推广环保、安全替代产品。

到2020年, 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争取达到50%。创建50家绿色工业园区, 200家绿色示范工厂, 500项绿色生产示范工程。

(二) 强化污染治理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全面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加快提升燃油品质。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 (VOCs) 综合整治。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 在原油成品油码头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 推广使用水性涂料, 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贯彻落实《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大幅减少石化行业VOCs排放, 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 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

加大高难度废水治理力度。全面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加快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对氮肥、农药、染料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 加大行业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治理力度, 加快解决煤化工、农药、树脂等行业含盐废水的治理及再利用, 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 从源头上解决含盐废水的治理难题。

加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针对磷石膏、电石渣、碱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以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推动固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目标, 加大研发力度, 开发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经济可行的综合利用技术, 拓宽市场, 走多元化综合利用的道路。针对危险废物, 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积极采用焚烧、氧化等先进技术进行处理处置, 杜绝非法转移。

到2020年, 石化行业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 低汞触媒替代率达到100%, 无汞触媒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

(三) 促进节约低碳发展

进一步完善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 完善行业节能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节能标准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基准作用, 开展行业能效对标, 提升企业能效水平。

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节能技术, 推广应用先进煤气化、乙烯裂解炉耐高温辐射涂料、水溶液全循环尿素、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等先进高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 以及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高能效等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换热器、螺杆膨胀机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等通用节能技术装备。

加强企业能源管理,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推进炼油、乙烯、化肥、氯碱等行业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开展石化和化工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统计, 对能源的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 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

加强CO2捕集和利用, 推广CO2驱油、煤基多联产、CO2合成有机化学品等技术, 在陕甘宁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CO2捕集、驱油与埋存示范项目。

(四) 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和HSE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源头监管, 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 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技术水平。

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着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技术装备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及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杜绝违章操作事故发生。

加强仓储物流等危险化学品储运企业的安全监管, 认真履行危化品安全监管职责, 落实运输资质认可、剧毒化学品准运、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研发推广危化品运输用GIS、GPS和信息网络技术, 建立危化品运输实时、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全面安全管理, 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五)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深入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意识, 开展质量兴企活动, 建设先进质量文化。进一步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质量管理和方法。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提高企业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树立行业质量标杆。强化企业品牌建设, 制定和实施品牌管理体系, 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 提升企业内在素质, 打造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建立健全行业品牌建设评价机制, 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行业整体形象。

(六) 规范化工园区建设

按照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原则, 加强化工园区建设。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区域产业布局规划要求, 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优化化工园区区域布局。严禁在生态红线区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建设园区。新设立园区应当符合国家、区域和省市产业布局规划要求,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隔离带, 与周边居民区保持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 强化园区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制定颁布化工园区设立、建设和管理条例, 规范准入制度, 强化安全环保标准。

建立入园项目评估制度,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 支持鼓励类项目进入园区, 禁止新增限制类项目产能 (搬迁改造升级项目除外) , 落后工艺或落后产品应予以淘汰。建立企业升级与退出机制。对园区内的企业, 督促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开展技术改造, 限期完成整改, 实现产业升级。对无法通过整改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项目或企业依法实施退出。支持园区承接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入园, 鼓励当地政府将搬迁企业的环境容量进行等量或减量转移。新建化工企业全部入园, 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原则上逐步搬迁入园, 早期建成的大型石化基地, 应结合历史现状妥善处理, 确有搬迁难度的企业应通过周边居民搬迁或环保、安全改造等方式逐步提高安全水平。

控制园区投资强度, 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应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要求。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及安全和环保风险防控要求, 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 实现园区物流信息传输一体化、公用辅助工程一体化、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和管理服务金融一体化。加快园区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与应用, 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到2020年, 化工园区布局更加合理, 集约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显著增强, 形成10个左右年产值超千亿的世界级化工园区。

十、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以公共平台建设、智能工厂示范、信息技术推广普及为着力点, 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链条全系统智能化, 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

(一) 研究推广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

重点研究推广基于生产企业设计、装备设计与改进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设备集成与模拟优化、设备故障在线诊断与预测维护的行业生产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方案;针对乙烯及其衍生物、芳烃等炼化主装置的模拟仿真、优化控制、调度计划、故障诊断和维护、资源与能源优化等技术方案;基于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的HSE (安全、健康、环保) 解决方案;基于装置侧线、反应罐釜、进出厂点等关键节点的数据计量及实时采集, 实现物料跟踪及物料平衡、能耗监测及精细管理的石化化工生产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全行业的质量检测、能源消耗、环保监测等在线监测与管控集成解决方案;具备灾害预警、安全管理、智能采选功能的数字矿山解决方案。

(二) 建立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技术标准体系

围绕材料性能和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物料管理和产品流通、数字化研发和服务等, 加快制修订一批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及接口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智能监测监管标准、电子标签编码及应用标准, 以及传统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农资化学品的识别、定位、追溯通用规范, 实现物料、产品、设备编码和各种接口标准的统一。

(三) 促进“数字化企业”建设及智能制造

推动企业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效集成, 实现数据信息集成共享, 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 向智能制造迈进。提升企业过程控制系统效率, 推动先进优化系统 (APC) 和生产执行系统 (MES) 的应用与普及, 促进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能源平衡、质量管理、物料平衡等方面的平稳运行, 实现精细化管理。

深入研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施路径, 加快推进应用进程, 实现生产设备与虚拟信息网络的融合, 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 实现产品可追溯、制造过程可监控、效益可实时计算, 进一步增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四) 培育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

支持石油和化工行业现货交易平台等第三方大型电子商务行业平台发展壮大, 创新商务模式。支持行业大型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公共平台转化。鼓励行业协会、电商公司、农资生产企业联合建立农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石油和化工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 壮大油气、石化、农化、危化品等专业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 增强行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十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 深入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推出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开拓一批新兴市场, 培育一批“走出去”优势企业, 全面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一) 加快“走出去”步伐

加强海外油气供应能力建设。深化与俄罗斯油气合作, 构筑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油气合作带。加强南图尔盖盆地、阿克纠宾地区现有项目周边的滚动勘探开发, 在哈萨克斯坦建成多个千万吨级油气区。巩固阿姆河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 在土库曼斯坦建成海外天然气生产合作基地。以国内市场优势换取中东上游资源权益, 扩大合作规模, 提高权益产量。积极推动艾哈代布、鲁迈拉、哈法亚等项目快速上产。加大与非洲合作力度, 力争获取优质陆上及海洋合作区块和项目, 形成风险勘探主力区。平稳推进西非地区油田建设, 加快赤道几内亚、加蓬、阿尔及利亚、刚果等项目勘探, 加大安哥拉宽扎盆地、西南非海岸盆地的区域研究。稳步推进委内瑞拉重油、加拿大油砂、美国页岩油气等低成本高效开发, 加快安哥拉安第斯项目滚动开发进度, 积极推动墨西哥湾盆地、巴西Campos、Santos盆地深水盐下构造带研究, 加快油田勘探评价及项目实施。坚持资产动态管理和价值管理, 不断优化资产组合, 形成有序的进出机制, 确保海外资产保值增值。

完善海陆能源安全通道。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油气战略运输通道, 加强我国与中亚、西亚能源通道建设合作, 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 扩大中亚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 提升中俄油气管道输送能力。确保中亚等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营, 加快建立跨国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机制, 确保油气运输安全。

推进“一带一路”石化全产业链合作。发挥中国在炼油领域的比较优势, 做实东盟、扩展中东、推动中亚/俄罗斯的炼油产能合作布局。充分利用境外轻烃资源, 发展境外烯烃业务。在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 发挥其资源优势生产甲醇及下游产品。有序推进煤制气、煤制油等煤炭加工转化领域合作, 推动我国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推进橡胶、磷、钾、硼、化肥、农药、染料、氯碱等传统优势产业与具有资源优势或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产能合作。围绕龙头项目, 结合纺织、建材等下游产业转移配套需求, 重点规划建设若干海外石化/化工产业园区, 推动上下游一体化的链条式转移、集约式发展。

深化工程、技术和装备合作。巩固拓展中东、中亚、非洲等传统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市场。积极参与沙特、印度、俄罗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伊拉克、伊朗和越南等国的炼化产能扩建和油品升级改造项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运、港口、电力、路桥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市场。建立示范工程, 树立中国品牌, 打造EPC总承包的竞争优势, 大力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 带动装备出口。

(二) 培育对外贸易新优势

稳定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进口, 提高市场保障能力。引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大规模天然气运输、特种材料和特种纤维生产制造等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 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巩固扩大氮肥、磷肥、无机盐、纯碱、农药、染料、橡胶、轮胎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口, 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 建立境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把出口产品价值链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 实现从资源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向深加工和精细化产品出口转变。培育新型贸易方式,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 加大东南亚、印度、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主动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安排, 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系统, 维护产业安全。有序推进油气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与发展, 加快油气现货、期货贸易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促进能源资源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影响力。

(三) 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引进外商投资和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继续发挥外资在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外资投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与医药、高端化工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 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推动中外企业合资合作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鼓励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开展合资合作。

(四) 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 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发挥骨干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 推进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和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装置、现代煤化工建设等业务。

十二、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积极推进油气行业监管体制、危险化学品监管体制、油气价格机制以及行业准入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在制定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 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 减少行政干预, 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建立常态化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以建立完善开放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为目标, 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 深化石油和天然气体制改革, 放宽准入, 促进油气市场主体多元化, 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和天然气管道、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 赋予符合条件的炼油企业进口原油资质和使用权, 放宽对出口产品品种的限制, 进一步深化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提高政府油气行业监管水平。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统一与协调, 整合行政、社会、科研以及企业等资源, 设立统一、高效、专业化的监管机构和专家队伍, 搭建统一的危险化学品信息申报、统计、评估、监测平台, 建立科学合理的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使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 克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的痼疾, 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和效能。

(二) 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政策

围绕提高国家能源保障能力, 进一步完善油气勘探开发政策, 建立勘探开发风险基金, 支持企业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通过财税扶持政策, 支持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边际油气田有效开发, 鼓励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以及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推进成品油消费税等税收改革并加强征管, 制定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贸政策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修订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 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技、节能环保、税收、金融等领域的产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企业科技研发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行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 全面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使创新组织和创新人才都能获得成果收益。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薄弱环节, 建立由政府、企业、民间资本等共同组成的产业化基金和孵化基金, 对已经进入中试的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成“最后一公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探索建立行业知识产权银行, 推进产权交易, 切实保护发明创造。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支持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公平参与国际竞争, 提高国际竞争力。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 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研发给予支持。参照重大装备“首台套”政策, 制定化工新材料应用扶持政策, 对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给予重点支持。

(三) 加强法规建设和行业自律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进一步完善行业法律法规, 加强企业守法意识和行为自律, 建立规范有序、稳定透明的市场秩序, 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推动修订《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条例, 制定《石油和天然气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国家工商管理条例要求, 合法合规经营, 诚实守信经营, 有序开展竞争, 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牢固树立安全环保的红线意识、底线意识,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和HSE等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内部制度体系, 确保能耗和污染物排放100%达标, 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

健全行业监督执法体系, 加强企业能耗、排污情况和安全生产的抽查, 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节能环保政策、标准的行为给予严惩。通过严格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企业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促使技术落后企业退出市场, 实现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 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石化联合会、各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是促进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桥梁, 在反映企业诉求、参与行业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行业协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加快自身改革, 着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服务、组织、协调、引导等作用。一是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建立石油数据中心和化工数据中心,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及时发现行业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诉求。二是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平台建设, 重点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业重大问题研究, 提出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政策建议与意见, 助推行业转型发展和重大改革。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协调、管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组织企业构建行业科技创新平台, 开展行业科技奖励, 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等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加强质量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企业开展质量信誉承诺和QC小组活动, 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咨询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五是加强国际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搭建桥梁。

(五) 提升全员综合素质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已经成为各界共识。过去五十年来,新加坡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对新加坡产业发展的借鉴成为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新加坡产业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从新加坡产业发展历程中获得我国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产业发展;中国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克服了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独立之初,新加坡的经济严重依赖转口贸易和为英国军事基地服务的第三产业,制造业十分薄弱,到2007年制造业和金融与商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9.07%和24.56%。新加坡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全球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新加坡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于在新时期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适度多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产业发展历程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只有630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的小岛国。从1959年自治到现在也只有短短50年历史,但它已从昔日的一个小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码头、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2007年,新加坡GDP达到1 732亿美元,人均产值为34 150美元,超过日本人均水平。在世界经济体中人均产值水平名列第15位。根据2008年瑞士诺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国家竞争力报告,新加坡的排名居世界第二。纵观五十年来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总是与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相伴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加坡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的。

(一)进口替代产业阶段(1959—1967年)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其产业结构表现为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水利电力的第二产业则处于次要地位。这种产业结构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邻近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开展直接的进出口贸易,使经由新加坡转口的贸易额急剧下降,新加坡经济迅速陷入萧条,失业人口急剧增加。面对这些困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主张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改变单纯依赖转口贸易的畸形产业结构。这一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是食品、印刷、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59年的8.63%上升到1967年的16.27%,贸易业的比重由81.7%则下降到32.28%,初步改变了过去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的局面,表1。

(二)出口导向产业阶段(1967—1990年)

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后,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失去了马来西亚这块腹地市场。因而,新加坡政府于1967年做出了调整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决策,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根据产业发展重心变迁的轨迹,新加坡发展出口导向产业阶段可以细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和全商务服务出口阶段(郑成文等,2009)。

1.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1967—1973年)。

为了解决大量失业的问题,新加坡独立后首先采取了发展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制造业的方针。新加坡政府一方面颁布了《经济扩展法案》,改善基础设施,实施税收优惠,积极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成立了裕廊管理局等机构,负责工业区的规划与管理。这一阶段,软饮料、砖土陶瓷、服装和纺织、玩具、玻璃、电子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初步形成。这期间,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65年的16.27%增加到1979年的27%。

2.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1973—1980年)。

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期而至。新加坡开始重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这时期重点发展的一项制造业是炼油业,到70年代末,新加坡已经拥有荷兰皇家蚬壳公司、美孚石油、埃索石油、新加坡炼油公司等四座炼油厂。炼油业占制造业总产值超过30%,新加坡成为全球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其他重点发展的制造业是面向出口的船舶制造业、电器制造业和精密工程制造业等,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中心,以贸易、金融、交通、旅游等服务业为支柱的多元经济结构。

3.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1980—1985年)。

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后,80年代初新加坡出现了劳动力紧缺、工资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新加坡政府强调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了经济转型(卢盛羽,2007)。新加坡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促进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型:第一是深化技术教育,提出“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发展方针,通过教育和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扩大各类教育的规模,特别是高等和专业教育;第二是采取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鼓励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吸引国际著名的电脑企业和石化制造商落户新加坡;第三是发展高附加值的金融和其他服务业,目标是将新加坡打造成提供广泛服务的“金融超市”,确立新加坡“知识型服务业”的国际中心地位。这一阶段,新加坡还重点发展会计、法律、广告、市场研究、电脑及管理咨询业、房地产、工程与设计等与区域金融中心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产业。

4.全商务服务出口阶段(1985—1990年)。

1985—1986年是新加坡独立后最为严重的衰退时期,政府开始对新加坡产业政策进行调整,提出要以制造业、服务业和本地企业为经济增长主力,并将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服务业和本地企业上。同时,明确提出了新加坡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政策。短期政策是通过降低雇主中央公积金的比例、冻结工资、降低公司税等方式,减少企业运营成本。中期政策是扶持本地企业,推出“中小型企业发展计划”,放缓产业升级步伐,放松对非技术类制造业投资的歧视态度。长期政策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研发投入,以高增加值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

(三)投资导向阶段(1990—1997年)

90年代初,新加坡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要在21世纪初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此,新加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制定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投资和经商,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从而实现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到新兴支柱产业,如生物医药引导产业发展。同时,为使新加坡成为信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启动了“智慧岛”计划。

(四)知识密集型产业阶段(1998年至今)

新加坡经济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全球经济性衰退后,面对着中国和印度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要将新加坡建设成“知识型产业枢纽”,通过提升制造业价值链,把制造业从下游的产品生产环节提升到研发和设计等上游环节,成为新产品的开发者。同时,还提出要发展以知识为主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科技发展,进一步发展创意产业,不断扩大经济腹地等。为此,新加坡政府一方面加强了对生物医学、信息产业等世界级科学工程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建设了新加坡科技研究中心——纬壹科技城,同时还设立了全国科学奖学金,吸引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以上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1978年和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到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8%下降到11%,下降了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48%上升到49%,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4%上升到40%。

尽管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与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个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失衡,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

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不仅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且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大大低于同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根据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当人均收入为2 000~3 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应分别为33.2%~38.9%与50.5%~51.3%之间,而2007年我国人均GDP收入为2 500美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9%和40%。这说明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问题。

(二)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升级缓慢

这一方面表现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不高,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依靠人力和畜力,机械化程度偏低。这导致农产品优质率较低,附加值不高,农业发展缓慢。而且,农产品加工业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年)。

(三)第二产业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难以提高。而且,我国产业研发投入不足,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技术创新能力差,产业升级面临很大困难。这些导致我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据很大比重,高技术产业仅占不到10%的比例。

(四)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且还表现为内部结构不合理,即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发展速度较慢,传统的生活服务业,如商业、交通运输及餐饮服务业,长期占主导地位。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导致我国第一、二次产业素质难以提高。

三、新加坡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研究新加坡的产业发展历程,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中的作用

纵观新加坡五十年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诱导,而主要是新加坡政府主动调整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结果。新加坡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合理的产业政策来指导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例如,在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时,新加坡政府颁布《新兴工业法案》和《工业扩展法案》等多项政策,实行进口配额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新兴工业;在发展出口导向产业时,取消出口配额,对出口厂商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在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时,为了淘汰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加坡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工资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教育培训政策;为了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重组了国家科技局,设立了全国性科学奖学金,新建了纬壹科技城。

借鉴新加坡产业发展经验,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中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是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的选择是整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我国应该通过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引导,通过改革和创新逐渐建立我国未来经济的主导产业群;其次,通过税收、信贷、出口优惠和补贴等政策,加大对衰退产业的淘汰力度和对幼小新兴产业的保护;第三,合理引导和推动产业转移。进一步对各地促进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规范地方政策竞争问题入手,进一步研究制订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产业合理转移。

(二)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转换

新加坡是个小岛国,资源稀缺、市场有限,吸引外商投资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它通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来吸纳海外资本。从硬环境方面来看,新加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对整个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持作用。早在1963年,新加坡就制定了公共设施条例,建立了公共设施局,专门负责筹措大型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资金。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兴建了集装箱码头,建立了国家船队,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机场—樟宜机场。从70年代起,新加坡就对港口设备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对货物运输采用电脑管理,提高发货速度。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拥有世界级物流基础设施、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和世界全方位高密度联系的通讯网络,成为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结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从软环境方面,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并且执法严明。同时,给予外国投资者优惠的投资政策和宽松的投资环境,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政府内部流程和办事效率。不仅如此,新加坡还不断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建立起高薪养廉的机制。此外,新加坡还构建了优良的信用环境,企业普遍使用国际普尔评级标准,企业一旦有不良记录将会在社会曝光而难以立足,个人出现欺诈行为会被处以坐牢及高额罚款。

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落后于新加坡,严重影响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了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瓶颈”因素,必须加快这些“瓶颈”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农田水利基层设施建设,提高大江大河堤防的防洪标准,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交通和信息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升级,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小热电厂,大规模改造城乡电网,改善能源结构;其次,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为产业优化和升级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流程,明确收费标准,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从而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信息指导和信息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平台,改变政府服务模式。同时要抓好政府的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的各项措施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三) 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研发经费支出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研发投入可以促进经济体的增长方式转型,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式转变。新加坡经验表明,提高研发投入是提高产业素质的重要举措。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在最近10年中逐步加大了研发投入,使其研发经费支出水平达到了一般发达国家标准。

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首先,政府加大对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支持,如增加对研发的资助,建立专门的担保体系等;完善对高技术企业及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和加速折旧制度。同时,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其次,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和环境条件。这包括风险投资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技术鉴定和诊断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第三,要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依托。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以国家为主体并作为国家工业基础技术研发目标,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和部分研究能力较强的企业开展各项研究活动,为推动整个国家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提供基础研究和信息,也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发明的依托和牵引工程,并形成工业技术的研发、发明创造、改进核扩散应用的组织系统和制度。

(四) 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在推动,人力资源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加坡在建国初期面临着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因此,新加坡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历年来其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比重最低为12%;另一方面始终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比如,在建国初期,为了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新加坡优先发展初等和中等教育,同时还发展了多种类型的培训。80年代后,新加坡产业进入技术密集型阶段,政府将重心移向高等教育,同时设立了“技能发展基金”,规定雇主必须为低收入工人上缴一定的基金,用于支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训练课程的部分费用。为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新加坡还分别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合作,成立了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学院等培训机构,其培训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工厂自动化、制造业技术、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计算机数控技术等。进入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进一步调整教育政策,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为培养进军海外的人才,新加坡的大学积极与海外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商业人才。为弥补本地人才的不足,新加坡还大力引进海外人才。从1999年起,新加坡政府放宽了引进外籍人才的相关政策,推出一系列吸引外籍人才在新加坡定居的计划,如外国人才居住计划、减少就业保障计划、港人永久居留计划、技术移民计划、外籍人士居留计划、特殊移民计划等。此外,新加坡通过提供政府奖学金,吸引海外优秀学生,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学生,到新加坡留学和就业。

缺乏人力资源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2007年我国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1.80%,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为40.22%和13.4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6.56%,文盲率为8.40%。2005年,每万从业人员中只有17.5万人从事研发活动(论人力资源素质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这些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比较低下。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扩大大学的数量与规模,确保更多的人接受大学教育。同时,大学教育应积极面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有效调整;其次,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还要实行培训后上岗以及上岗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第三,要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吸引各类海外人才。应通过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工作环境,在工资待遇、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吸引具有较高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人士落户我国。

参考文献:

[1]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06).

[2]林维柏.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0).

[3]卢盛羽.广东与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J].经济前沿,2007,(08).

[4]金碚.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产业发展前景[J].当代财经,2009,(01).

[5]徐桂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2007,(03).

[作者简介]赵超(1976—),男,四川江安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10-03-12

责编:董积生;校对:黄晓梅

上一篇:武汉理工考研参考书范文下一篇: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