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的作用范文

2023-09-20

核电站的作用范文第1篇

一.核电站仪控系统作用

经研究, 核电站仪控系统能发挥出一定作用, 对核电站运行起到一定促进效果。在核电站运行中, 仪控系统发挥了自动化功能, 基于这种情况下, 操作人员可对核电站运行系统加以监管, 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改善。将安全仪控系统运用到核电站中, 可预防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不良后果, 当核电站处于异常情况时, 该系统能确保其运行的安全。

与常规电站相比, 核电站所运行的系统更加复杂, 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下:相关部门在资金投入力度中相对较大, 对核电站利用率要求逐渐提升, 要求它的状态在一个集中地点实现, 且能确保自动安全停堆。

二.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应用隐患

核电站仪控系统涉及范围广阔, 具体的核电站仪控系统处理包括信息采集、发布、检索、传输、交流、储存等等环节, 其具体内容就是通过核电站仪控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进而使人们获得想要的信息或数据。其中的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不法分子通过破坏核电站仪控系统处理的某一环节以获得信息, 从而造成数据流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缩短了工时, 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基于此, 运用核电站仪控系统已成为核电站运行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核电站仪控系统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 在日常的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 如:黑客攻击、蠕虫等, 笔者将对核电站仪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加以分析。

(一) 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对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应用产生了一定影响, 使核电站信息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遭到破坏, 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黑客攻击通常又分为内部攻击与外部攻击, 内部攻击通常是由操作人员自身技术以及经验的缺乏造成, 若不及时处理便会对系统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外部攻击通常包括:拒绝服务Dos攻击、非授权访问, 当系统受到外部攻击, 其设备运行便会出现故障, 最终导致系统发生瘫痪。

黑客攻击性质的严重性已逐渐由单纯娱乐拓展到恐怖主义、犯罪主义, 基于这种情况下, 核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

(二) 蠕虫

蠕虫病毒程序一般是利用系统缺陷进行繁殖, 通过系统可从一台设备传播到另一台设备, 在蠕虫病毒程序影响下, 系统系统地址不断自我复制, 最终导致系统阻塞, 严重者造成系统瘫痪发生。

三.促进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应用的有效对策

为促进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应用, 相关人员应解决其安全隐患问题, 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如:识别关键资产、深入分析系统、加强系统故障检修, 详情如下。

(一) 识别关键资产

为促进核电站仪控系统的有效应用, 首先应对关键资产进行识别, 在核电数字仪控系统中有许多设备, 如:现场设备、实时服务器以及外围设备, 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都会对核电站仪控系统造成影响, 据此, 在数字仪控系统中任何与系统访问相关设备均应被识别为关键设备。

(二) 深入分析系统

为确保核电站仪控系统的运行效果, 系统管理者应对系统深入分析, 当DCS系统停止运行时, 首先, 工作人员需要清除系统中风扇、机柜滤网及主机的灰尘;其次, 工作人员仔细检查DCS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将部分关键信号进行冗余处理。通过系统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予以解决。

(三) 加强系统故障检修

对于系统故障的检修, 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强制和隔离措施, 从而避免冒进抢修的现象发生;并结合DCS系统的自动诊断和报警情况, 分析故障原因, 进而解决故障;当DCS系统的硬件发生大规模故障时, 需要及时更换故障的部件, 并连续相关工作人员, 及时排除潜在故障。

(四) 及时检测病毒

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应用安全除了面临着系统入侵的威胁, 系统应用自身携带、网页浏览插入等有可能给系统系统主动引入病毒, 从而造成系统系统的安全漏洞, 产生安全事故。因此, 用户可以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检测病毒, 并及时做好查杀工作, 以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避免产生数据泄露等系统信息安全事故, 维护良好的系统运行环境。

结束语

综上, 笔者对核电站仪控系统作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加深了人们对核电站仪控系统的了解, 为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必须及时处理核电站运行故障, 这就需要核电站掌握系统故障的判断方法, 再依据相关步骤, 找出故障的原因, 从而及时处利用有效方法理故障, 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 核电站还需做好DCS系统的维护防范工作, 确保系统运行环境的良好, 保证系统运行能够安全可靠, 进而使DCS系统能够长期正常运行。

摘要:核电站仪控系统以数字处理技术为特点, 由微处理芯片构成, 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与通讯能力, 将其应用在核电站中能发挥一定应用效果。为促进核电站仪控系统的有效运行, 还应对系统加强管理, 使其优势更好地凸显出来。

关键词: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明.核电站仪控系统自动化的综合分析[J].信息化建设, 2016, (02) :216.[2017-08-08].

[2] 王翠芳.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验证与确认[J].自动化仪表, 2012, 33 (07) :49-52.[2017-08-08].

核电站的作用范文第2篇

陆丰核电站进厂道路 (陆丰市碣田公路) 起点位于陆丰市碣石镇东北大路岭处的南碣公路, 终点位于田尾山核电厂区, 全长11.501公里。本工程共分3个标段, 第Ⅲ标范围为K7+300~K11+941.492, 长4.641km。

公路宽21.5m, 其中路基宽度为12m双向2车道, 其中行车道2×3.75m, 硬路肩2×1.5 m, 土路肩2×0.75m, 道路右侧另设管线带, 宽3m。路面结构为:行车道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25cm, 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5.0MPa。

2 三辊轴摊铺机的结构原理及基本技术参数

2.1 三辊轴摊铺机的结构

结构主要由机架、振动辊、驱动辊, 动力传动装置和电器设备组成 (国产三辊轴摊铺机动力装置为电动机, 进口原装机动力装置为内燃机) 。

2.2 基本技术参数

轴距:400mm (前中) 900mm (中后) ;辊轴长度:3 0 0 0 m m~9 6 0 0m m;辊轴直径1 5 0 m m~2 6 0 m m;行走速度:9.1 m/m i n;总重量:2t~4t;总功率:13kw~20kw;振动辊转速:300r/min。

2.3 三辊轴摊铺机整平、振动动作用工作原理

在三辊轴摊铺机前进过程中, 前振动辊逆时针方向高速转动, 由于振动辊的偏心布置, 使与振动辊接触的混凝土料受到打击, 使混凝土料表面的骨料下沉, 砂浆上浮, 起到提浆作用, 另一方面, 振动辊由后向前转动和三辊轴摊铺机向前行走的复合运动, 使混凝土料表面受到向前的剪切切削作用, 将振动辊前方高出的混凝土洋向前推移, 行进过程中填平低洼地段, 起到整平作用。后退时停止振动, 实静滚压, 消除振动辊击打混凝土料时留下的条痕。通过振动辊前行振动, 振动力通过混凝土料将振动能传递到混凝土料内部, 使混凝土料内部进一步密实, 从而达到整平振实目的由于三辊轴摊铺机振动辊振动频率较低一般振动深度为15cm~18cm左右, 其施工工振动实质量主要靠配套机具排式振捣器来保证。为达到理想平整效果, 三辊轴摊铺机需要3~4遍往返作业, 人工配合整修填补铲刮, 可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

3 三辊轴摊铺机施工的作业能力及配套机械设备机具

三辊轴摊铺机的施工能力, 根据施工的实际经验, 三辊轴摊铺机施工速度20~3 0 m/h为佳, 一般不宜超过3 5 m/h, 即实际摊铺能力为40~70m3/h, 施工速度过快, 人工辅助整平抹平光速度跟不上, 造成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

配套设备如下。

拌和楼:型号应以满足三辊轴摊铺机最佳作业能力配备。

洒水车:用于基层洒水湿润, 养护及切缝。

运输车辆:应根据运距和现场施工能力配备, 运输车应选载重量为10t左右为佳便于人工布料作业。

发电机组:根据现场施工机械和照明灯具的功率进行配备, 选用60kw和30kw各一台发电机组较为适宜。

模板:根据施工厚度, 采用型钢制作一般长度为3m~4m为宜, 为保证联结可靠, 端头应采用螺栓连接。

4 三辊轴摊铺机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艺流程

开工前, 试验人员要对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 确定具体施工配合比三辊轴摊铺机施工对坍落度的要求范围较小, 一般为3cm~5cm为佳, 具体情况视气温、风速、运距等情况而定。混凝土料的供应速度力求稳定连续, 以免影响混凝土料的均匀性。

人工布料, 必须确定适当松铺厚度, 松铺厚度确定, 一般根据施工经验确定, 随现场混凝土料坝落度变化而有所差别。对于坍落度较大, 易密实, 一般松铺厚度较小对于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料, 因内部骨料支立作用, 造成空隙较大同, 一般松铺厚度应偏大些, 一般松铺系数取1.1左右。对于横坡度大的路段, 由于混凝土料流动性, 高侧应比低侧有更大的松铺厚度, 高侧松铺系数为1.2左右, 在施工中松铺系数一般根据试验确定。

排式振的捣器是保证混凝土料充分密实的关键工序, 三辊轴摊铺机的振动辊只能对混凝土路面的表层起振捣作用。振动棒距模板的距离为20cm为宜, 振动棒不得距模板太近, 以免与模板产生共振, 产生漏浆现象, 使侧面混凝土出现蜂窝, 排式振捣器的工作过程采取连续行走方式, 其行走速度必须满足混凝土料振动排气时间要求, 对于坍落度为2cm~5cm的混凝土料在振动有效范围内, 振动时间不得低于15s。行走装置可采用调速电机或变速箱进行调速, 此种方式, 行走装置较复杂, 但由于连续行走, 振动力传递均匀, 减少了振动器频繁插入, 提升对混凝土料的扰动, 振动后, 混凝土料密实均匀性好, 且不易出现漏浆或过振现象。经试验排式振捣器行驶速度采用1.6m/min, 振动密实情况完全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拉杆的埋设, 过去常采用人工插入式振动器进行, 其作业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且定位不精确, 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的质量要求。现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自行式钢筋拉杆压埋机进行埋设拉杆作业, 定位精度高, 避免了人工布料拉杆对振后混凝土踩踏, 造成混凝土面局部凹陷, 影响平整度。

三辊轴摊铺机作业完成后, 应根据混凝土面表面泌水情况, 适时量进行刮平作业, 将表面泌水稀浆刮除, 对于整平机无法整平的局部微时突起部位, 经过刮尺刮除后, 基本保证了平整度要求, 对特殊情况, 出现混凝土料过高的部位, 可采用人工铲除, 但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成型混凝土面, 需借助踏板进行。每次作业时需重叠1/2, 以保证不出现漏刮部位。对于刮尺刮除对发现局部低凹部位, 应立即用混凝土砂浆补平, 再回刮尺刮除多余砂浆。注意:刮平作业时间至关重要, 进行过早, 由于混凝土面强度低, 无法承受刮尺的重力, 刮尺下陷, 无法刮平。进行过晚, 则无法刮除突起部位, 且对低凹处填补砂浆时, 难以结合, 造成分层南象, 留下质量隐患, 刮尺的作业后, 即采用抹刀磨光, 进行一步消除局部不平现象, 同量消除由于刮尺过后, 混凝土面进一步失水收缩, 造成变形, 抹刀作业后, 表面平整度基本达到要求。此时, 混凝土面泌水情况已经消失, 接初凝状态, 采用检尺对混凝土面的每断面进行检查, 每一断面检尺数, 以保证不出现漏检查的原则。检查时, 纵断面每次重叠尺度的1/2~1/3, 以保证纵断面连接面连续, 平整度达到合格要求。对发现不合格部位再次采用抹刀抹面, 消除检尺痕迹和表面砂眼麻面现象, 并使表面磨耗层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刮尺和抹尺直线度是保证精平的关键, 对于刮尺和抹尺的使用, 应当经常进行检查校正, 特别是每班开工前必须进行此项工作, 以免发生变形, 影响平整度。

摘要:本文阐述了三辊轴摊铺机的结构原理、基本技术参数, 三辊轴摊铺机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三辊轴摊铺机施工的平整度控制及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关键词:三辊轴摊铺机,混凝土路面,应用

参考文献

[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核电站的作用范文第3篇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所需要的产物,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关注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一个国家,从它诞生之日起,首要的任务,就是守护边疆。抵御外来侵略、巩固新生的政权。保证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国防在国家的职能中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他与国家利益休息相关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与发展,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巩固国防。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尤其是21实际,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国防观念,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规划。

核电站的作用范文第4篇

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长约37千米,宽不足 100米。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重峦叠嶂,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最窄处仅有30米左右,两岸相对高度约200米~300米,最高可达 800米。

“龙羊”系藏语,“龙”为沟谷,“羊”为峻崖,即峻崖深谷之意。峡谷西部入口处海拔2460米,东端出口处海拔2222米,河道天然落差近240米,龙羊峡水电站建在峡谷入口处龙羊峡水电站,由拦河大坝、防水建筑和电站厂房三部分组成,坝高178米,坝长1226米(其中主坝长396米),宽23米,形成了一座面积383平方千米、库容247亿立方米的人工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安装4台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并入国家电网,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输往西宁、兰州、西安等工业城市,并将输入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和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支援中国西部的现代化建设。除发电外,龙羊峡水电站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

龙羊峡水电站最大坝高178米,为国内和亚洲第一大坝。坝底宽80米,坝顶宽15米,主坝长396米,左右两岸均高附坝,大坝全长1140米。它不仅可以将黄河上游13万平方公里的年流量全部拦住,而将在这里形成一座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总库密量为240亿立方米的中国最大的人工水库。

电站建成后,可装32万千瓦的发电机4台,总装机容量达12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360亿千瓦时。龙羊峡水电站除发电之外,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四大效益。龙羊峡水电站自投入运行到2001年5月25日,已安全发电546.24亿千瓦时,创产值40.8亿元;为西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和下游防洪、防凌、灌溉及缓解下游断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黄河干流其它水电站都无法替代的。为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龙羊峡地区的旅游、养殖和改变区域环境创造了条件。

龙羊峡水电站建设从1976年开始,1979年11月实现工程截流;1982年6月开始浇筑主坝混凝土;1986年10月15日导流洞下闸蓄水;4台发电机组分别于1987年10月4日、1987年12月8日、1988年7月5日、1989年6月14日相继投产;泄水建筑物底、深、中孔在1987年至1989年期间相继投入使用;1990年主坝封拱高程至2610米;1993年工程销号,未完工的项目转入尾工工程施工。2000年8月《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安全鉴定报告》在西宁定稿,至此,龙羊峡水电站工程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全部结束。《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安全鉴定报告》的最终结论为:龙羊峡水电站自1986年下闸蓄水运行至今已十三年多,经历了三次较高水位、三次3级左右的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期和两次里氏4.0级以上的构造地震影响,总的来说近坝库岸、大坝和两岸坝肩岩体、引水系统和发电厂房等工作状况正常。龙羊峡水电站工程总体是安全的,各建筑物工作状态未见明显异常,已具备进行竣工验收的条件,存在问题需在运行中不断解决,以利于工程的安全运行。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作出总评价,认为龙羊峡水电站工程总体来看大坝径向和切向变位绝对值较小,基础和深部断层变位较小,坝体防渗效果好,大坝和基础工作状态正常;主坝及基础处理整体质量合格,断层带高压固结灌浆后变形模量满足要求;设计技术方案合理、可靠,满足规范要求。

龙羊峡水电站由于坝址有10条大断层,因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处理工作。坝基处理的主要措施有:调整拱坝体形,使坝肩向两岸适当深嵌,避开坝肩被断裂割切的不利影响,使拱端推力方向与可能滑移面近于正交;对近坝断层采用网格式混凝土置换洞塞;对较宽的断层及其交汇带采用混凝土传力洞塞和传力槽塞,传力洞断面达60m;在F73断层上,设置网格式混凝土抗剪洞塞;对断层周围岩石和近坝未经置换处理的断层进行高压固结灌浆;对两岸局部不稳定岩体,采用抗剪洞塞,预应力锚索、锚桩、锚杆、表面衬护、排水等方法加固;坝基防渗帷幕和排水幕延伸至两岸深部并在坝前用混凝土封堵、高压固结灌浆、化学灌浆等方法拦截渗流。帷幕灌浆孔为2排,谷底孔深80m,左岸孔深160m。基础处理总工程量为:地下岩石洞挖18万m,回填混凝土12万m,帷幕灌浆16.4万m,固结灌浆26.1万m,化学灌浆1.45万m,排水孔5.3万m,岩锚7万t,喷锚护面2万m。

采用隧洞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方式。导流隧洞为马蹄形,底宽15m,边墙高12~14m,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上游堆石围堰高53m,长85m,用厚0.96~1.94m的钢筋混凝土心墙防渗。围堰右端设有施工期用的非常溢洪道,底宽10.5m,最大泄流能力700m/s。1981年9月发生200年一遇大洪水,流量5570m/s,从非常溢洪道分流540m/s。1979年12月截流,流量690m/s,用铅丝笼块石、13t混凝土四面体立堵,最大落差1.4m。

从西宁出发,东过日月同,南行到146公里,便是世界闻名、中国第二大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上距黄河发源地1684公里,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公里,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拉瓦西水电站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黄

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第二座大型梯级电站。拉西瓦水电站最大坝高250米,一期蓄水水位高程237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为2452米,总库容10.56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2.23亿千瓦时,动态投资149.86亿元。电站于2004年河床截流,开始坝肩开挖,目前大坝浇筑到2390米高程,已具备水库一期蓄水的工程条件。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及贵南县交界处,是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河段的第二个大型梯级电站。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1000年一遇洪水设计,相应流量分别为6310。枢纽建筑物由双曲薄拱坝、坝身泄洪建筑物、坝后消能建筑物和右岸全地下厂房组成。电站正常蓄水位2452m,总库 容10.79亿,最大坝高250m,电站装机容量6×700MW,保证出力99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2.23亿kWh。工程的任务是发电。工程规模为Ⅰ等大(1)型工程,主要建筑物:大坝、厂房、泄洪消能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消能区水垫塘下游护岸为3级;两岸高边坡防护为1级防护。

坝址区为高山峡谷地貌,河谷狭窄,两岸岸坡陡峻,高差近700m。泄洪建筑物及下游消能区位于坝体至下游1km范围内,该段河流前300m流向为NE75°~80°,向下游转为NE55°~60°。河谷基岩上的枢纽建筑物由双曲薄拱坝、坝身表、深、底孔和坝下消能防冲水垫塘。河床基岩岩性前600m为印支期花岗岩,后400m为三迭系变质岩;河床基岩顶板高程2215m~2225m,河床内出露断层约10条,最大破碎带宽0.3m~0.7m。左岸变坡岩石卸荷带深10m~20m,弱风化岩体入岸水平深15m~25m,右岸弱风化岩体埋藏深度浅于左岸,表部分布有第四纪松散堆积体。左坝肩下游70m~120m范围内存在Ⅱ#变形体,其地面出露高程前缘2400m,后缘2650m。

拉西瓦水电站户外出线楼的施工难点是高空作业,一层封顶封顶梁、楼板、梁柱要一次性浇筑完成。此外,楼板横向跨度大,面积大,梁柱结构交叉,同时要兼顾的部位多,混凝土浇筑强度大,浇筑时支撑系统的受力要均衡,否则会造成承重脚手架发生偏移失衡。为了克服这些难题,从施工局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到一线职工,出谋划策,群策群力。浇筑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采取从官亭区下游侧开始全断面单向向上游推进的方法施工,先浇柱、梁,后浇楼板,一跨一跨地整体向上游推进,有效地防止了支撑系统受力不均的难题。在梁、板浇筑时,在横梁和纵梁上布设混凝土泵管,先浇纵、横梁,后浇楼板,同时采用了新的“赶浆法”,按50公分一层计,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梁、柱浇筑达到板底位置时与楼板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使梁、板浇筑连续进行。

出线楼的横向跨度长达12米,纵向跨度长达20米,垂直高度达到55米,但一层楼板每平方米的承重力只有1.5吨,如果按现浇楼板的方案施工,承重系统难以承受。针对这一难题,他们将原设计的混凝土现浇楼板优化为预应力空心板,引进了美国SP技术的预应力空心板生产设备,进行空心板生产。李矫娜说:“我们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预应力空心板的综合造价低,并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造型需要,可以开洞、切圆、悬挑,不受模数限制,自重轻,可减少梁柱数量,还具有防震的作用,实用范围广”。

出线楼的纵向梁原设计为钢结构现浇混凝土梁,也是考虑到一层楼板的承重问题,优化为型钢结构外包混凝土梁。但这种梁每跨长20米,重达24吨,密度大、施工空间小,大型吊运设备用不上,施工又遇难题。技术人员和职工集思广益,一根梁分三节施工,在空中焊接,实现了优化目标。出线楼的顶层盖板原设计长度为5.7米,经拉西瓦工程建设部副经理周勇提议,将长度延至12米,并能一次成型,同时减少了中间的两根纵向梁,仅此一项节约钢材300多吨。

针对拉西瓦的特殊地理构造,西北水电设计院的设计者采用特高薄拱坝。坝高250米,底部却只有49米宽。厚高比例为0.196,低于国家标准0.2,属于薄形坝。这种坝给施工带来了不少难题,经过不断研究,建设者决定改变过去平面开挖的方式而采取反拱型开挖,这在国内属首创。如今,这座大坝已近50米高,预计全部完成要到2011年。该坝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力坝开挖量大、混凝土用量大的缺陷,成本大大降低。

在拉西瓦,自主创新体现在山洞支护、山体加固、75万伏电压、导流洞的开挖等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该水电站在筹建的4年多中,仅设计优化和工程优化,就节约资金2.8亿元。建设者们的创新理念和聪明才智在优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尼那水电站

青海省尼那水电站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目

前已完成土石方124万立方米,混凝土34万立方米,坝顶门机、厂内桥机等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已全面展开,机电安装预埋工作也进入高峰期。

尼那水电站工程从1996年开始建前工作,1999年因各种原因而停建,2000年6月工程在青海省投资公司的主持下复建,并由青海省投资公司控股的三江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开发,是第一个由青海省自主开发的大型水电站。

尼那水电站是一座中型河床式电站,机型为灯泡贯流式,在黄河上建设这种机型的水电站尚属首次。水电站单机容量4万千瓦,总装机为16万千瓦,年发电量7.6亿千瓦时。

尼那水电站是一座日调节的中型水电站,库容较小而来沙较多。

尼那水电站枢纽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境内黄河干流上,距上游拉西瓦水电站坝址8.6km、龙羊峡水电站41km。坝址距西宁市公路里程124km(直线距离80km),至下游贵德县公路里程约20km。尼那水电站工程属三等中型工程,枢纽由左岸副坝、左岸泄水闸、泄水底孔、电站厂房坝段(排沙孔)、右岸副坝、右岸开敝式110KV开关站、上坝及进厂公路、尼那沟防护等组成。设计正常蓄水位2235.5m,坝顶高程2238.2m,最大坝高50.9 m,总库容0.262亿m3,总装机容量160MW。

李家峡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和化

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李家峡河谷中段,上距黄河源头1796公里,下距黄河入海口3668公里,是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中的第三级大型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厂于1995年12月12日成立,2000年1月1日划转到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电厂实行新厂新体制,实现了运行维护与设备检修、主业与后期服务、企业功能与社会功能三大分离。夏秋时节游客可在湖中泛舟、垂钓,冬春季节可观赏高原雪景,它给美丽古老的坎布拉风景区增添了一处特有的高原人文景观。

电站安装5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一期4台,二期1台),单机容量40万kW,总装机200万kW,年均发电量59亿kW·h,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4号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

大坝为三心圆双曲拱坝,坝长414.39 m,坝高155 m,坝顶宽8 m,坝底宽45 m。电站与西北30kV电网联网,是目前西北最大的水电站,主供陕、甘、宁、青四省,在系统中担任

担负基荷。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电站4台机组分别于1997年2月 13日、12月10日、1998年6月6日、1999年12月10日投产,至2000年5月31日,累计发电量为110.5475亿kW·h。

青海尖扎县境内的李家峡水库属黄河上游第二阶梯水电站之一,在著名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下面,周边由红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的群山围绕。阳光下山阳面红褐、山阴面深褐,水浅处碧绿、水深处湛蓝。群山峻峭,海拔近4000米,水面辽阔,深处逾180米。山水辉映,极其壮美。黄河由此流出,清澈见底,与寻常见到的黄河回然不同。

李家峡水电站对外交通采用公路方案。施工导流采用围堰一次断流、隧洞泄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导流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由于拦河坝投资约占枢纽永久工程土建投资的一半,因此进行坝体体型优化设计,选择重力拱坝的合理体型,对保证工程安全,减少坝体混凝土量,节省工程投资,加快施工进度,极为重要。经多方案比较后,最终采用三心圆拱的拱坝。这个方案与初步设计比较,约可节约:开挖量20万m3,混凝土约75万m3,投资约1.08亿元。李家峡水电站由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设计。经过投标招标,导流工程及砂石混凝土系统标选定集团公司水电四局承担施工任务。

电站由拦河大坝、坝后式发电厂房、泄水建筑物、灌溉渠道、330KV出线站等永久建筑物组成,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水电站大坝型为混凝土三圆心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55米,水库库容16.5亿立方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6.747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5×40万千瓦, 设计年发电量59亿千瓦时,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4×40万千瓦,与西北330千伏电网联接,在系统中担任调峰、调频任务,是西北电网主要电源之一,

电站与西北330KV电网联网,主供陕、甘、宁、青三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系统内承担调峰、调频,它不仅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而且是中国首次设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我国首次设计采用双排机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

电站由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和西北陕、甘、宁、青投资建设,于1988年4月正式开工。

1、

2、3号机组分别于1997年2月18日、12月13日和1998年6月6日正式并网发电,4号机组于1999年11月投产发电。

电站安装 5 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一期 4 台,二期 1 台),单机容量 40 万 kW ,总装机 200 万 kw ,年均发电量 59 亿 kw·h ,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 4 号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例。水库库容 16.5 亿 m 3 ,为日、周调节。大坝为三心圆双曲拱坝,坝长 414.39 m ,坝高 155 m ,坝顶宽 8 m ,坝底宽 45 m 。电站与西北 30 kV 电网联网,是目前西北最大的水电站,主供陕、甘、宁、青四省,在系统中担任调峰、调频,汛期担负基荷。电站以发电为主 , 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电站 4 台机组分别于 1997 年 2 月 13 日、 12 月 10 日 、 1998 年 6 月 6 日 、 1999 年 12 月 10 日 投产,至 2000 年 5 月 31 日 ,累计发电量为 110 . 5475 亿 kw·h 。

李家峡工程截流为上游已建成梯级电站条件下截流的典型。龙羊峡电站位于其上游 108.6km ,非汛期区间径流甚少;刘家峡电站位于其下游 225.4km ,回水无影响。该工程采用隧洞导流,截流时段为 1991 年 10 月中旬,截流流量主要为龙羊峡发电下泄流量,在确定流量标准时综合考虑了龙羊峡电站在西北电网中的骨干位置和可能调度的出力变幅以及李家峡工程本身的截流难度,确定龙羊峡按 1 ~ 2 台机组运行时下泄流量 300 ~ 600m 3 / s 作为设计标准,截流方式为自右岸向左岸单戗堤立堵,龙口宽度 40m 。 截流流量变化范围 620 ~ 262m 3 /s 。共抛投 15t 混凝土四面体 38 个, 20t 四面体 10 个, 0.8m × 0.8m × 2m 钢筋笼 990 个,石碴 1100 车,总方量约 1 万 m 3 。平均抛投强度 1 车 /1.5min ,最高抛投强度 1.3 车 /min 。在龙口合龙宽度达 8 ~ 12m 处,采用串联铅丝笼右岸单戗堤进占立堵截流。 1991 年 10 月 11 日 8 时 至 13 日 11 时顺利合龙,总历时 51h ,实际流量为 620 ~ 262m 3 / s ,共抛投石渣 1 万 m 3 和 15 ~ 20t 四面体、铅丝笼等共 1000 余 m 3 ,实际截流落差 5.3m ,平均流速达 5.4m / s 。

李家峡水电站导流洞布置在坝址的右岸。导流洞中心穿越的地层为前震旦系深变质的黑云母更长质条带状混合岩,其间夹有片岩和花岗伟晶岩脉,岩石破碎 , 裂隙发育。其中岩体Ⅳ、Ⅴ类围岩占 34. 1%, 开挖成洞条件极差。导流洞按 20 年一遇的洪水设计 , 流量为 2000 m 3/ s,校核流量为 2500 m 3/ s。导流洞由进口明渠、进水塔、洞身、出口明渠 4 部分组成 , 总长为 1332 m。导流洞断面为圆拱直墙型,开挖断面为 16. 0 m× 19. 0 m至 12.0 m× 16.0 m不等 , 衬砌断面为 ( 宽×高 )11.0 m× 14.0 m至 11.0 m× 15.0 m不等 , 底板纵坡i 0=0.73953%, 顶拱纵坡为i 1=0.65076% 。

李家峡水电站导流洞分上下两层施工,上层开挖为全断面掘进,高 5.5 ~ 6.5 m , 断面面积 60 ~ 80 m 2 。导流洞身总长 1336.5 m, , 施工进度Ⅱ、Ⅲ类围岩段月平均 120 m,最大达到 178 m ( 上半部 ) 。月进尺与地质条件有很大关系,如果是Ⅱ、Ⅲ类围岩,每天放 2.5 茬炮,即日进尺 7.4 m ( 每茬进尺 2.8 ~ 3.0 m ) ,则月进尺可超过 200 m,但李家峡导流洞Ⅱ、Ⅲ类围岩连续未超出 200 m,因此遇到地质条件差的地段,施工速度不得不降下来。

公伯峡水电站

公伯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

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距西宁市153km,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中第四个大型梯级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及供水。水库正常蓄水位2005.00m,校核洪水位2008.00m,总库容6.2亿m3,调节库容0.75亿m3,具有日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1500MW,保证出力492MW,年发电量51.4亿kW·h,是西北电网中重要调峰骨干电站之一,可改善下游16万亩土地的灌溉条件。本工程属一等大(Ⅰ)型工程。 坝址区为高原半干旱型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266.1mm,年蒸发量2189mm,多年平均气温8.5℃。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3619km3,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226亿m3,多年平均流量717m3/s。经上游龙羊峡水库调蓄,使入库的水量均衡,从而改善水库调节性能,提高电站发电效益,并大幅度减少入库洪水。设计洪峰流量5440m3/s(P=0.2%),校核洪峰流量7860m3/s(P=0.01%),施工洪水3510m3/s(P=5%)。年入库沙量747万t,泥沙中值粒径0.03mm。 坝址位于公伯峡峡谷出口段,河道平直,平水期水面宽40~60m,水深12~13m,河床覆盖层厚一般5~13m,正常蓄水位时谷宽389m。河谷不对称,右岸1980.0m以下为40°~50°的岩质边坡,以上为Ⅲ级阶地的砂壤土和砂卵砾石层;左岸在1930.0~1950.0m有坡积碎石覆盖的Ⅱ级阶地,其余为平均30.的岩质边坡。坝址区主要岩性为:前震旦系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及石英岩,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第三系红色砾砂岩,第四系砂壤土及砂卵砾石层,加里东期花岗岩等。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水库回水长53.4km,水库面积22km2,库区由川、峡两部分组成。水库不存在永久渗漏问题,库岸基本稳定,个别滑坡稳定性较差,但整体下滑可能性小,而是分期分批坍塌式破坏。水库淹没耕地7879.5亩,淹没及影响人口5571人。 公伯峡水电站枢纽由河床大坝、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左岸溢洪道、左右岸泄洪洞及左右岸灌溉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公伯峡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2010.0m,最大坝高139m,坝顶宽10m,坝顶长429.0m。上游坝坡坡度为1∶1.4,下游坝坡设有10m宽为“之”字形上坝公路,净坡度为1∶1.5~1∶1.4,综合坡度为1∶1.86。坝体填筑分垫层、过渡料、主堆石(块石及砂砾石)、次堆石等区,大部分利用工程开挖渣料,仅过渡料及主堆石不足部分由料场开采补充。钢筋混凝土面板厚度0.3~0.7m。趾板建在弱风化岩体上,长4~8m,厚0.4~0.8m。由于两岸坝肩分别为溢洪道和引水发电明渠,故均设有高趾墙与面板连接,高趾墙最大高度38.5m。 公伯峡引水发电系统由引水明渠、进水口、压力钢管、厂房及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引水明渠长约300m,宽100m左右,渠底高程1985.0~1970.0m,右侧边坡用混凝土衬护,渠底用混凝土或喷混凝土衬护。进水口为混凝土重力坝式建筑,建基于弱风化花岗岩上,坝底最大宽度69m,最大坝高58m。进水口全长94m,分为5个坝段,每个坝段设4孔3m×25m的拦污栅、7m×10m的平板检修闸门和7m×9m的快速工作闸门各1孔,分别由坝顶3200kN/400kN门机和3200kN/15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压力钢管为敷设在地基上的明管,基础以弱风化花岗岩为主,设有连续钢筋混凝土基础板。钢管直径8.0m,外包0.5~1.0m厚的混凝土。钢管上弯段埋设在进水口坝内,经伸缩节与1∶2.3的斜管段相接,斜管段放射状布置,经下弯段及下平段,以75°角斜向进入厂房,下弯段镇墩与变压器平台结合,钢管长度252~279m。厂房位于坝脚下游右岸岸边,为地面厂房,基础为弱微风化花岗岩。主厂房尺寸为128.35m×29m×63.55m,厂内设5台单机容量30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及2台5000kN/1250kN的桥式起重机。安装间长55.7m,位于主厂房右侧,其底板高程与发电机层、尾水平台相同,为1909.2m。尾水副厂房共分6层(尾水平台以上1层),宽度12m。中控楼位于安装间下游侧,尺寸为37.64m×14.74m×11m,分3层(不含地面以下电缆夹层),与尾水副厂房相通。尾水平台宽13.9m,设2×360kN尾水门机操作8.4m×8.3m尾水闸门。尾水渠宽128.35m,以1∶4反坡与河床底衔接。5台变压器布置在厂房上游侧平台上,其下为低压配电层。主变出线经电缆道通至下游Ⅱ级阶地(高程1945.0m)330kVGIS户内式开关站,以两回大截面导线接入系统。 公伯峡溢洪道位于左岸坝肩,为2个孔12m×18m的表孔,堰顶高程1987.0m,引水渠底高程1981.0m。闸室内设2-12m×18m的平板检修闸门和弧形工作闸门,由2×1250kN门机和2×16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堰后泄槽宽各14m,底坡i=0.155(左孔尾部i=0.002),末端采用挑流消能,左、右孔建筑物全长分别为642.14m及551.14m。溢洪道最大泄量4495m3/s,最大流速34.2m/s 左岸泄洪洞为长压力洞型式。进口底板高程1940.0m,进水塔高75m,内设7m×9m平板事故检修闸门和2×3200kN固定启闭机。压力洞直径8.5m,洞长607m。出口工作闸门室底高程1935.0m,内设7.5m×6.0m弧形工作闸门和4000kN液压启闭机。闸后明槽宽7.5m,长318.62m,末端采用挑流消能。最大泄量1190m3/s,最大流速20.97m/s(洞内)和33.55m/s(明槽)。该洞除参与泄洪、放空、增加泄水建筑物运用灵活性外,在参与施工度汛、调节初期蓄水水位及向下游供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右岸泄洪洞为以“龙抬头”型式与导流洞结合的明流泄洪洞。进口底板高程1950.0m,进水塔高63m,内设7m×11.5m平板事故检修闸门和7m×10m弧形工作闸门,分别由2×3200kN固定启闭机及40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由渐变段、渥奇段、斜井段(i=0.4)和反弧段组成的非结合段长169.32m,断面为9m×11.5m城门洞形。反弧后经套衬的扩散段(40m)与导流洞12m×15m城门洞形断面相接,结合段全长713.15m,其中洞内段312.6m,底坡i=0.5%;12m×19m城门洞形明涵220m;12m宽的明槽段140.55m。末端设斜扭挑流鼻坎消能,最大泄量1871m3/s,最大流速40.8m/s。 左右岸灌溉取水口分设在溢洪道进口左侧墙及电站进水口右侧墙处,引用流量分别为3.2m3/s和4.8m3/s。 工程采用枯水围堰挡水、汛期坝体临时断面拦洪、隧洞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施工总工期6年半、4年半第一台机组发电。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明挖478.2万m3,石方明挖746.2万m3,石方洞挖33.8万m3,土石方填筑554.8万m3(其中坝体481.5万m3),混凝土142.7万m3,钢筋4.51万t,钢材(钢管)0.865万t,帷幕灌浆2.43万m,固结灌浆13.63万m。工程总投资66.1亿元(1999年价格水平)。 公伯峡水电站枢纽工程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由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 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于1998年7月开始,至2000年6月“四通一平”已基本完成。

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达54公里。拦河大坝高达147米,长840米,大坝下方是发电站厂房,在地下大厅排列着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5万瓦,达到年发电57亿度的规模。刘家峡水电站把陕西、甘肃、青海三省的电网联结在一起。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游人可乘游艇溯黄河而上,入峡奇峰对峙,千岩壁立,出峡则为高山湖,黄土清波,水天一色。西行约50公里,即为炳灵寺石窟。山口有姊妹峰,形态婀娜,亭亭欲语,酷似笑迎宾客。

刘家峡水电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1964年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曾被誉为“黄河明珠”。

刘家峡水电站是根据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 河水利综合规划的决议》,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自己勘测设计, 自己 制造没备、自己施工安装, 自己调试管理的国内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站。 1952年秋至1953年春,北京水力发电建设总局(简称“水电总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组成贵(德)宁(夏)联合查勘队,对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进行查勘,初步拟定在刘家峡筑坝。1954年3月,组成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苏联专家共120余人的黄河查勘团,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大规模的查勘,自下而上,直至刘家峡坝址。在坝址比较座谈会上,苏联专家认为:兰州附近能满足综合开发任务的最好坝址是刘家峡。1954年黄委会编制的《黄河技术报告》确定刘家峡水电站工程为第一期开发重点工程之一。《黄河技术报告》拟定刘家峡水电站枢纽正常高水位1728米(实际建成高程为1735米)、总库容49亿立方米(实际建成为5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2亿立方米(实际建成为41.5亿立方米)、最高大坝高124米(实际建成147米)。电站装机10台(实际装机5台)、总装机100万千瓦(实际装机122.5万千瓦)。刘家峡水电站枢纽任务是发电、灌溉和防洪。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要求采取措施,完成刘家峡水电站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保证工程及时施工。1958年初,水电部成立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现为水电四局),承担刘家峡和盐锅峡两个水电站的施工任务,拟定了“两峡同上马,重点刘家峡,盐锅峡先行,八盘峡后跟”的施工方案。刘家峡水电站工程于1958年9月27日正式动工兴建,当时是关乎国家命运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61年因国家经济调整缓建,1964年复工。当时,我们国家刚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的建设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刘家峡水电站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当时的重点任务是打导流洞,这个导流洞断面13×13.5米,总长度1021米,工程局组织了两个开挖队对着打,任务重、工期紧,职工们克服了不少困难,日夜奋战,取得月进尺100米的好战绩,经过15个月的艰苦奋战,导流洞终于打通了。1966年汛前建成上游围堰,从而使电站基坑具备常年施工条件。1966年4月20日,刘家峡水电站拦河大坝第一块混凝土开盘浇筑。

黄河干流上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航运、养殖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位于中国甘肃省永靖县境内,1974年建成。坝后及地下厂房安装22.5万千瓦机组3台;25万千瓦和30万千瓦机组各1台,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5.8亿千瓦时。水库总容量5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73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34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8720秒立米,总库容60.9亿立米,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47米,长204米,顶宽16米。左右岸各有混凝土副坝和溢流堰连接,主要泄洪方式为溢洪道和隧洞。大坝总长840米。水库通过蓄洪补枯调节,可提高该电站及其下游的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各级电站枯水期出力,改善甘肃、宁夏和内蒙等省(区)105万公顷农田灌溉条件。1975年2月4日,刘家峡水电站建于甘肃永靖县境内。宏伟的拦洪大坝高147米,把峡口两岸的险峰紧紧抱在一起,它把上游水位升高, 造成100米的落差,让黄河水失去水轮发电机发出强大的电力。大坝的溢洪道、泄洪道每秒能泄水7400多立方米,即使上游出现特大洪水,也能确保安全。

刘家峡水电站中央排列着五台大型国产水轮发电机组,分别担负着供给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用电的作用。该电站厂房宽约25米,长约180米, 有20层楼高,全部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刘家峡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为57亿度。

盐锅峡水电站

中国在黄河上第一座水电站,盐

锅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4万KW,1958年9月正式动工,1961年11月第1台机组投产发电

盐锅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距兰州市70km。是在黄河干流上最早建成的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黄河上的第一颗明珠"。

该电站由西北勘测设计院设计,集团公司水电四局施工。工程于1958年9月开工,1961年1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仅3年2个月,是施工较快的一座水电站,1970年全部建成。土石方工程96万米3,混凝土51.2万米3。水库移民仅5925人,淹地11258亩。工程总投资1.48亿元,单位千瓦投资420元,是造价很低的水电站。

枢纽坝址位于盐锅峡峡谷出口,坝基以白垩纪砂岩为主,砂砾石、粉砂岩及页岩夹层或瓦层。坝型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重力坝,坝顶全长321米,最大坝高57米,坝顶溢流,6孔12×10米,最大下泄流量7020米3/秒,消力池消能。厂房为坝后封闭式,主副厂房及变电站布置在厂坝之间,厂房安装8台单机容量4.4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电站设计水头38米,蜗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蜗壳包角270度,采用弹性理论差分法设计。

盐锅峡水电站由溢流坝、档水坝和坝后式厂房三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全长321m,最大坝高57.2m,总库容量2.2亿m3。设计装机容量44万kW (10(4.4万kW)。

盐锅峡水电站1958年9月27日正式动工兴建, 1961年11月 18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5年第8台机组发电后,因故停建。1988年3月至1990年6月和1997年2月至1998年12月又分别扩建安装了9号、10号机组,使总装机容量达45.2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22.40亿kW·h,总投资3.07亿元(含9号机3900万元和10号机 1.2亿元)。

盐锅峡水电站素以工期短、造价低、效益高而闻名全国。38年来,年年超额完成发电任务。截至 1999年 12月底,累计发电600.15亿kW·h,创工业总产值40.32亿元,相当于建站初期总投资的29.2倍。

盐锅峡水电站位于中国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干流盐锅峡出口处,距兰州市70km。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效益。设计灌溉面积0.3万hm2。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55m,水库总库容2.79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35.2万kW,年发电量22.8亿kW·h。

1958年9月开工,1962年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1970年共有6台机组投产。7号和8号机组于1975年投产。

永靖县一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黄河、洮河、大夏河在此处汇合,三条孽龙各逞暴虐,掀起滚滚浊浪,荡平四野村庄,吞噬鸡犬牛羊,造成连年灾祸。大明洪武年间,刘伯温率领两万人西征永靖一带,见此情景,就在临津渡口设立坛台,施展法术,踏星步斗,挥剑斩龙脉。随后又在此建造一座白塔,以镇三龙,并预言将来龙吐明珠。历史就这样巧合,六百年后,这个神奇的传说变成现实,三颗晶莹夺目的明珠--盐锅峡、刘家峡、八盘峡水电站镶嵌在陇塬的峡谷之中。

盐锅峡水电站于1958年9月27日与刘家峡水电站同日开工建设,英雄的水电建设者从官厅、丰满、三门峡长途跋涉,来到千里陇塬,支起帐篷,点燃灯笼火把,向黄河宣战。盐锅峡水电站按照施工要求,首先要在河的右边修筑围堰,以便开挖溢流坝基坑。这一工程原设计为木栈桥土石混合围堰,需木材2500立方米,块石和反滤料5600多立方米。根据当时情况,上述材料在短时间内难以备齐,工程局经过研究决定采用草土围堰,以争取时间,闯破第一关。

1958年11月17日草土围堰开始堆筑,经过20天奋战,一条长498米的草土围堰堆筑成功。草土围堰的堆筑成功,鼓舞了职工士气,接着连续夺得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和截流的胜利。1959年5月至11月进行第二期截流施工,左岸上下游围堰采用土石围堰、管柱立堵,单项进占法截流,自1959年4月24日14时至26日2时30分,历时36小时30分,完成截流,河水由左岸6个导流孔和长32米的过水围堰宣泄。

1959年11月至12月,修建三期围堰,围护4号溢流坝段以右部分。

1960年1月至4月,封闭1号至6号导流底孔,河水由

7、8号底孔宣泄。1960年4月至5月,封闭

7、8号底孔,洪水由溢流坝堰顶宣泄。基坑开挖分两期进行,1959年截流前为一期,截流后至1960年底为二期,主体工程共开挖石方49.39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施工初期(1959年1至2月),骨料用斗车运输,混凝土用人工拌合为主,用手推车入仓,人工捣实。后期骨料采用斗车、汽车或762轨距机车运输、拌合机拌合,混凝土用汽车、轻轨斗车、皮带机、滑槽等工具运输,架子车送料入仓,大部分为人工捣实。机电安装自1961年11月18日完成4号机组安装后,到1975年11月8日机组全部安装完毕,运行发电。金属结构安装总量为3337.12吨。

1988年3月开始扩建9号机,1990年6月28日扩建完工并网发电。

1997年2月25日,10号机组扩建工程土建部分开挖施工全面开工,1998年12月8日正式投产发电。

10号机组的投产发电,使盐锅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45万千瓦,也使整个电站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盐锅峡水电站.

2001年10月22日,盐锅峡水电厂对8号机组开始进行增容改造,改造后出力提高0.5万千瓦,计划从2000年至2002年改造4台,2003年至2005年改造后4台。项目改造完成后,单机容量净均增长0.6万千瓦,8台机组净增容量4.8万千瓦,年增发电量2亿千瓦时,并对系统调峰及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证。

2002年2月13日、11月18日先后完成8号机、5号机增容改造工作。截止2002年底,盐锅峡水电站累计发电654.5亿千瓦时,创工业总产值45亿元,相当于累计总投资的15倍,为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甘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底,电站从原甘肃电力公司划归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管辖。

2004年7月经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决定盐锅峡水电站隶属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2005年1月12日,以"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为改革目标组建的黄河水电公司陇电分公司正式成立,代表黄河水电公司负责盐锅峡、八盘峡两个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肩负起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历史使命。

大峡水电站

黄河大峡水电站是黄河小三峡梯

级、流域、滚动、综合开发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前沿总长257.88 m,最大坝高72 m,正常蓄水位 1480m,总库容0.9亿m3,为日调节水库。电站安装4台7.5万kW的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14.65亿kW·h,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电工程。

大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和榆中县交界的黄河大峡峡谷出口段上,地处兰州市下游河道距离约65km处。

电站以发电为主,装机容量30万kW(4×7.5),保证出力14.3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4.65亿kW·h;还可发展自流灌溉和改善灌溉给水条件约13万亩。电站建成后主要供电兰州市及其附近地区,并入陕甘青宁电力系统。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2.78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037m3/s,实测最大流量5900m3/s。经上游龙羊峡、刘家峡两大水库的调节,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6500m3/s,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8350m3/s。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0.52亿t,实测最大含沙量306kg/m3。

水库为带状狭谷型,当正常蓄水位1480m时,库容0.9亿m3,调节库容0.35亿m3,为日调节水库。水库淹没土地4026亩,因系高漫滩地,没有移民问题。

坝址处河道全长约500m,水面宽130~140m,两岸为不对称河谷,岸坡陡峻,发育有三级、四级侵蚀堆积阶地,高出河水面30~40m。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为34.13m。坝区处于北西两大褶带之间相对稳定的地块上,坝址区断层未见新滑动迹象,不存在发震构造,加之坝区岩体透水性弱,断层带物质挤压紧密,水库水位仅抬高30m左右,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甚小。经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鉴定,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电站枢纽为河床一列式布置,坝顶高程1482m,坝顶总长度241m,最大坝高70m。泄水排沙建筑物为:左岸设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459.5m,三孔弧形工作闸门,孔口尺寸(宽×高)为11m×12m,校核泄量5340m3/s;在溢洪道与厂房之间的基岩上设两孔泄水底孔,孔口底高程为1446m,孔口尺寸(宽×高)为6m×8m,其出口处设弧形工作闸门,设计泄量1710m3/s,校核泄量1901m3/s;

2、

3、4号机组段进水口左下方各设1个排沙孔,出口设平板滑动工作闸门,出口孔口尺寸(宽×高)为4.4m×2m,设计泄量397m3/s:校核泄量441m3/s。左右岸挡水坝段各设1个灌溉进水口,中心高程1466m,引用流量均为4m3/s。右岸设河床式厂房,长105.5m,最大高度70m。厂房内安装4台单机容量7.5万kW的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水头23m,单机引用最大流量390m3/s,安装高程1444m,吸出高度-6.5m。开关站设在右岸岸边。溢洪道左侧还预留了航运过坝建筑物的位置。

青铜峡水电站

青铜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中下游,宁夏

青铜峡峡谷出口处,是一座以灌溉与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和工业用水等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青铜峡水电站系河床闸墩式低水头电站,8台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与7孔溢流坝相间布置,厂房为半露天式,枢纽布置了三大灌溉渠道:秦汉渠、唐徕渠、东高干渠,灌溉面积36.67万hm2。枢纽的兴建结束了宁夏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第一期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68年第1台机组发电,1978年8月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1993年又兴建1台机组,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2万kW,年设计发电量13.5亿kW·h。大坝总长为687.3m,坝高42.7 m,坝宽46.7 m,水库正常蓄水位 11 56m,相应设计库容为6.06亿m3,水库面积为113km2。截至1999年底,电站已累计发电254.82亿kW·h,创产值近21亿元,是西北电网的调峰和调频电厂。

青铜峡水电站系河床闸墩式低水头电站,8台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与7孔溢流坝相间布置,厂房为半露天式,枢纽布置了三大灌溉渠道:秦汉渠、唐徕渠、东高干渠,灌溉面积36.67万hm2。枢纽的兴建结束了宁夏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第一期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68年第1台机组发电,1978年8月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1993年又

兴建1台机组,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2万kW,年设计发电量13.5亿kW·h。大坝总长为687.3m,坝高42.7 m,坝宽46.7 m,水库正常蓄水位 11 56m,相应设计库容为6.06亿m3,水库面积为113km2。截至1999年底,电站已累计发电254.82亿kW·h,创产值近21亿元,是西北电网的调峰和调频电厂。

挡水建筑物前沿总长度591.85米,自左至右为副厂房坝段91.5米,溢流坝与闸墩厂房坝段262.35米,挡水坝段160米,泄洪闸坝段42米,右岸挡水坝段36米;枢纽由坝、闸墩厂房、副厂房、开关站、泄洪闸、河东总干渠、河西总干渠和高于渠等组成。

闸墩式厂房为半露天布置,每个闸墩内安装1台竖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每个机组段设有1~2个排沙底孔,以减少水库淤积和过机泥沙。半门式起重机布置在坝顶,在机组安装、检修时,用以起吊搬运厂内重件。1~7号机组单机容量为36Mw,水轮机转轮直径5.5米,额定转速107r/min,发电机为半伞式室冷型,额定电压10.5kV,定子铁芯内径9米。8号机单机容量20Mw,水轮机转轮直径5米,额定转速125r/min,发电机为半伞式空冷型,额定电压10.5kV,定子铁芯内径7米。1号机尾水排入河西总干渠,2~7号机尾水排入黄河主河道,8号机尾水排入河东总干渠。

灌溉渠首分设左、右两岸。左岸河西渠首引入河西总干渠,即清代开建的唐徕渠,引水高程1136米,引水流量400立方米/秒。右岸河东渠首引入河东总干渠,即有名的秦渠和汉渠,引水高程1136米,引水流量100立方米/秒。上游有高干渠,底坎高程1151米,引水流量24立方米/秒。

泄洪设施: 7孔溢洪道采用面流消能方式,堰顶高程1149.4米。其中2孔的孔口宽14米,高8米;其余5孔的孔口宽14米,高7.5米。总计最大泄量3255立方米/秒。泄洪闸3孔,底坎高程1140米,孔口宽10米,高5.5米,最大泄量2205立方米/秒。1~7号机组段,每台机组有泄水排沙孔2孔,孔口宽6.5米,高1.5米,底坎高程1124米;8号机组段有1孔,孔口宽4米,高2米。15孔排沙孔总计最大泄量2240立方米/秒。8台机组最大引用流量1860立方米/秒。

运行效益: 青铜峡水电站自投产以来,充分发挥了灌溉和发电效益。1968年水库蓄水运用初期,宁夏回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仅4.78亿千克。青铜峡水库建成后,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到1984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11.3亿千克,净增1.36倍。

万家寨水电站

万家寨水电站坝址河谷呈U形,谷深壁陡,岸坡高100m以上,谷宽约430m,常水位水面宽200m。河床覆盖层厚0~2m,主河床水面下基岩裸露。坝址两岸为寒武系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及页岩,岩性致密坚硬,无较大断层,岩溶发育,但规模不大,互不连通。地震基本烈度6度。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9。5万km2,多年平均流量7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4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49亿t,平均含沙量7。76kg/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16500m3/s,万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21200m3/s。正常蓄水位977m,最高蓄水位980m,有效库容4。45亿m3。 家寨水电站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坝后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

万家寨水电站拦河坝坝顶高程982m,坝顶长443m,顶宽21m,上游坡1:0.15,下游坡1:0.7。体积150万m3大坝在915m高程以下河床坝段横缝灌浆连成整体,岸坡坝段分别在948和940m高程以下连成整体,以使个别坝段由于层间剪切带和泥化夹层相对集中时,借助相邻坝段的帮助,提高抗滑稳定性。

泄水建筑物共设有8个底孔,4个中孔,1个表孔,5个排沙孔。底孔为压力短管式无压坝身泄水孔,布置在河床左侧5~8号坝段,每坝段2孔,孔口尺寸4m×6m,进口底坎高程915m,用弧形门操作,主要用于调水调沙,水库冲淤。末端用挑流消能。库水位970m时,总泄量5271m3/s。

中孔为压力短管式无压坝身泄水孔,布置在河床中部9号和10号坝段,每坝段2孔,孔口尺寸4m×8m,进口底坎高程946m,用平板门操作,主要用于泄洪排沙和排漂。末端用挑流消能,总泄量2156m3/s。

表孔为开敞式溢流堰,布置在左侧4号坝段,孔口净宽14m,堰顶高程970m,担负排水和泄放超标洪水作用,当库水位980m时,泄量864m3/s。

排沙孔为坝内压力钢管,布置于河床右侧13~17号电站坝段,位于电站进水口下方,进口底坎高程912m。进口段尺寸为2。4m×3。0m,设有平板检修闸门,一道事故闸门,主要用于减少进入电站的泥沙。

电站厂房进水口高程932m,钢管直径7。5m。主厂房长196。5m,宽27m(上部)、43。75m(下部),高56。3m。为坝后厂房。装6台单机容量18万kW水轮发电机组,额定水头68m,最大水头81。5m,最小水头51。3m。开关站布置在厂坝平台之间。

引黄入晋工程渠首为2条引水隧洞,洞径4m,洞中心线间距12m,单洞引用流量24m3/s。取水口布置在拦河坝左岸2号和3号非溢流坝段上。在引水时段内,水库最高库水位980m,最低库水位957m。为保证能引取表层清水,采用分层取水结构物。

万家寨水电站主体建筑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33万m3,石方填筑18。5万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80万m3。

采用分期导流方式,一期先围左岸1~11号坝段,在一期低围堰保护下,修建6~10号坝段的5个9。5m×9m的临时导流底孔为二期截流创造分流条件。至1995年11月底,左岸坝段具备分流条件。11月下旬开始截流戗堤预进占,戗堤进占长度35m。截流设计流量917m3/s,相应的堰前水位904。7m,戗堤顶高程906m,龙口最大流速7。4m/s,最大落差5。3m。合龙过程中,河道实测最大流量51m3/s,龙口最大流速6。75m3/s,龙口最大落差3。49m。共抛投截流材料:15~18t混凝土四面体88个,铅丝笼1586m3,石料2。4万m3,石串1600m3。

主混凝土系统布置左坝头1010m高程,安装2座4×3m3混凝土搅拌机。辅助混凝土系统布置在右岸,生产能力为105m3/h。

龙口水电站

龙口水电站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和内蒙古准格尔旗两省交

接处,距上游万家寨水利枢纽25.6KM,距下游天桥水电站约70KM,是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中心,控制流域面积397406km。

龙口水电站是黄河确定的干流梯级电站中的一个峡谷电站,是晋蒙两地人民继黄河万家寨水电站之后的又一共同开发水电工程,枢纽任务以调峰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等。

枢纽工程由中北水利勘测院勘测设计,2004年8月动工,2005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 枢纽工程由水利部、山西、内蒙古三方共同融资建设,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表面溢洪道、表孔、底孔泄水道、电站引水建筑物、电站厂房等组成。大坝坝顶高程为900.00m,最大坝高51 m,坝顶长度408m,总库容1.96亿m 正常蓄水位898.00m ,汛期限制水位893.00m,死水位888.00m,上游设计洪水位896.56m ,下游设计洪水位865.72m。 采用坝后式厂房,总装机42.0万千瓦 ( 4台 10万千瓦, 一台 2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3.02亿千瓦小时,年利用小时3100小时。

龙口水电站对防洪具有重要作用,在百年一遇洪水时,设计洪水下泄流量7561m/s,设计洪水如哭入库流量10632 m/s,千年一遇洪水时,校核洪水下泄流量8276 m/s,校核洪水入库流量13130 m/s,可使下游河道不封冻,减轻晋陕河段凌汛灾害和河道淤积等。

龙口水电站主体工程量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97.19万m 土石方开挖124.48万 m ,土石方回填12.87万m ,钢筋钢材25698吨。施工导流采用分期导流方式,施工总工期为四年。本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不足,严重制约能源基地的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龙口水电站建成后,将部分承担晋蒙电网尖峰负荷,并向晋、蒙能源基地取水,对缓解山西、内蒙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和改善华北地区电网运行条件都起到重要作用。龙口水利枢纽地质条件较好,适合建设中等高度的混凝土重力坝。对外交通便利,库区淹没损失小。项目合理可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符合国家关于调整能源结构要求和“梯级开发,滚动发展”的水电开发建设方针。

书洋公社兴建,地址在赤洲吕厝大弯。集雨面积83平方公里,渠道长2.8公里,利用落差19米,流量1.65立方米/秒。装机2台,容量225千瓦。1976年6月动工兴建,1978年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80年全部发电,架设3公里10千伏高压线路。总投资21万元。

天桥水电站

山西省天桥水电站位于山西保德,

电厂在内蒙古河口镇下游,是黄河中游北干流上第一座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径流试验性水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排凌、排沙、排污等综合效益,在山西电网中承担着重要的调峰、调频作用。

电站于1970年4月1正式开工兴建,1977年2月13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8年8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电站装有4台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8万kW,年设计发电量6.07亿kW·h。设计库容为0.67亿m3。枢纽主要由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发电厂房、泄洪闸、岛上重力坝和右岸土坝等五部分组成。电站自1977年2月第1台机组投产发电到1999年底,累计完成发电量90.4亿kW·h,创产值6.1亿元。

三门峡水电站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

上,连接豫、晋两省。其右岸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左岸为山西省平陆县三门乡。此处距离黄河入海口约1027千米。河中石岛屹立,将河流分成三股:鬼门河、神门河与人门河,故名“三门峡”。在三门下游400米处,又有石岛三座,其中一名砥柱石,挺立于黄河惊涛骇浪之中,“中流砥柱”由此而来。

最早提出在黄河三门峡修建拦洪水库是在1935年。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李仪祉倡议在潼关至孟津河段选择适当地点修建蓄洪水库。他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事,来自挪威的主任工程师安立森(S.Elisson )经过实地考察,发表了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个坝址的勘查报告。然而两年后,抗战爆发,三门峡地区落入日本人之手。在此期间,侵华日军东亚研究所也提出了一个兴建三门峡水电站的计划。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1946年重新将三门峡水库提上日程,聘请专家组成黄河顾问团实地考察。顾问团的4位美国专家雷巴德(Eugene Reybold)、萨凡奇(John Lucian Savage)、葛罗同(J.P.Growdon )、柯登(John S.Cotton )对于每个问题都有激烈争论。他们提出的初步报告指出:三门峡建库发电,对潼关以上的农田淹没损失太大,又是以后无法弥补的。建议坝址改到三门峡以下100米处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务在防洪而非发电。

195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率领张含英、张光斗、冯景兰和苏联专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关至孟津河段,提出应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库,坝址可选择在三门峡或王家滩。这是对此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初步意见》在三门峡建设350米水库,以发电、灌溉、防洪为开发目的的初步方案的肯定。然而到了1951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主要是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来看,在黄河干流修建大水库,困难太大,主张从支流解决问题。于是转向支流水库的研究,三门峡水库计划被放弃。

经过黄委会的勘察研究计算,发现支流水库控制性差,花钱多,效益小,不理想,仍需从干流入手。同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力主在干流上建设大型水电站,于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峰回路转。这年5月,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张铁铮和苏联专家格里柯洛维奇等勘察三门峡后认为能够建设高坝,主张把三门峡水库蓄水位提高到360米,用一部分库容拦沙。此间另一种意见则是坝址下移到八里胡同建冲沙水库,利用该处的峡谷地形冲沙,且可避免淹没关中平原。但是,经过计算,八里胡同冲沙水库难以实现,而三门峡水库淹没损失太大,受到主要淹没区的陕西省的强烈反对。从下半年起,转而研究淹没较少的邙山水库方案。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王化云汇报的是邙山方案。这标志着第二次放弃了三门峡水库计划。

核电站的作用范文第5篇

首先先谈谈中国核能历史的发展。中国的核事业起源于五十年代,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后来又遭遇了朝鲜战争,当时,美国人曾扬言要对中国本土进行核打击。由此也激发了毛主席和大批科学家进行核武器研究的浪潮。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核科学人历经磨难,期间变化不断,和苏联的关系破裂,美国的威胁,以及国内的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他们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可想而知了。这里,我们要记住的一大批伟人,主要有总负责领导班子,周恩来总理为首,聂荣臻,张爱萍将军等领导者,科学家有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等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是他们的辛劳,奋不顾身,才有了我们国家的原子弹,氢弹,使中国人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同时也给第三世界的国家以巨大的鼓舞,具体的影响不做详细叙述。

目前,对核能的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核电站。目前,世界的核电站包括即将建成的总发电量将达到387千兆瓦,约占发电总量的35%。其中法国达到75%,比利时,瑞典,日本,德国,英国,美国等比例都很大,而中国仅仅只有1%,在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站中,中国连5%都没有,这都说明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核电站运行很安全,最早的1991年秦山核电站,以及1994的大亚湾核电站,至今运行良好。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都发生过大大小小的事故。最近的一次,世界最大的核电站,日本的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3月12日发生特大事故,核能的安全问题称为人们议论的最多的话题啊。事故发生后,对欧洲的冲击最大,德国,比利时的民众都强烈要求关闭核电站,殊不知,能源短缺问题,比核辐射更令人头疼。我们都知道,核聚变所使用的原料是氘和氚,而水中富含氘和氚,一旦这种技术成熟后,我想,核电站,不会从这个世界消失。并且,一旦人们掌握了受控核聚变的技术,能源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并且,辐射问题也将被解决。对核电站的关闭的呼声高涨之时,也带动了人们对新能源的研究的巨大热情。其中,太阳能,水电站,生物质能等是人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核电站的作用范文第6篇

一、人员管理

艇湖水电站的人员管理机构设置本着“实用精简”的原则, 竞争上岗, 一人一岗, 因需设岗, 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领导班子相对稳定, 以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运行班子是水电站的最基层组织, 做到持证上岗, 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每个运行班由四人组成, 两人负责水轮机的正常运行, 另两人负责发电机的正常运行;运行班之外再配备一个检修班, 主要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和保养。电站定期组织职工进行继续教育, 分批到兄弟电站参观学习, 提高职工素质, 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二、运行管理

(一) 生产计划。

水电站虽然有大电网做依靠, 但应根据实际情况, 在充分研究电站的具体特点, 发挥设备最大效能的前提下, 制定出年、季、月生产计划, 对生产统一安排, 力争多发电、发好电。艇湖电站生产计划包括:年发电量 (含季、月产量) , 耗水定厂用电及年用电率。根据上游来水安排班组发电, 尽量做到少废泄。

(二) 检修计划。

水电站检修分为平时维修和年度大修。平时维修根据设备状况制定出维修计划, 一般以各台机组轮修为宜。年度大修一般在枯水期进行, 具体安排依据电站实际情况而定。编制年度检修计划时应作全面的调查研究, 摸清一年来设备运行情况及主要缺陷, 确定检修项目及经济预算。年度检修计划内容主要分为检修项目、检修性质、所需主要仪表和量具、耗品及备品备件、进度安排及完成计划措施。根据检修内容和备品备件的数量, 编制预算。

(三) 技术管理。

保障电站的安全经济管理必须加强技术管理, 包括对运行设备监视、运行状况记录、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开关分合闸操作、频率和电压调整及事故发生后紧急恢复等。监视工作主要是监视各类仪表指示, 掌握运行状态以及各类继电器的动作报警状况, 但监视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一要随时掌握电站与输电系统的联网关系;二要对设备状况及运行状态在监视中有主次、轻重之分, 尤其对设备过负荷特性极其调整极限要特别注意;三要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或在紧急状态时的处理方法认真研究, 做到心中有数;四要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有关输电线路的临时检修及施工情况。记录工作是对各种设备的测量和检查结果在固定时间进行及时记录, 准确掌握发电厂、变电站所带负荷、电能质量等实际情况, 检查设备及装置是否处于最佳状态。为了使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需要进行各种等级的检查,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巡视性检查。同时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性能以及防事故于未然, 在经过一定时间后, 进行更为详细的普通、精密、临时性等各种检查。

三、设备管理

为完善设备管理, 艇湖电厂制定了一整套的设备管理制度, 包括设备主人制度、设备评级制度、工具管理制度、检修制度、故障管理制度和缺陷管理制度等。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机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并设一定的设备主人奖, 使设备管理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设备故障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艇湖电站十分重视加强设备管理, 消灭设备故障, 建立设备原始记录和设备故障分析。

设备缺陷制度根据缺陷对人生和设备的威胁程度分为三类, 分别为危急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等。建立设备缺陷制度的目的是设备运转在正常良好的状态下, 发现设备缺陷, 并及时登记、汇报和处理。设备缺陷进行分级管理, 哪类缺陷由哪一级领导掌握及解决, 均在设备缺陷制度中明确, 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四、安全管理

上一篇:班组建设工作思路范文下一篇:英语教师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