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2023-09-20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 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尽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英语课程进行了阐述[1,2,3,4,5,6,7,8,9,10,11], 但却鲜有文章运用课程理论分析其发展问题。Stern[12,13]对课程理论做了完整具体的阐述, 对二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组成要素, 即目标与内容, 课程教学和评价

基于Stern的课程理论, 本文从目标与内容, 课程教学和评价这三个要素对近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在于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趋势。“了解不同时期的课程对未来课程的设计具有影响作用”[14], 因此本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当前课程和把握未来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2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分析

Stern认为, 课程通常包含三大要素, 他们都直接影响语言教学。

2.1 目标与内容

课程首先要回答要学什么, 达到什么目的。Stern的多维课程包括了水平、认知、情感和迁移四个目标。“课程应该提倡目标和内容的多样化”[13:79]。水平目标包括能力, 技能和语言行为, 但并不是语言学习的唯一目标, 应该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迁移能力。认知目标既是指对目的语的知识, 文化和社会的知识。情感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迁移目标是对前三个目标的概括, 即通过外语学习, 获得语言学习技能, 对语言社会的洞察力以及发展对语言、文化和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与目标相对应, 多维课程也应该包括4个主要内容, 即语言、文化、交际活动和通识语言教育。

通过对比发现, 四项基本技能和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内容, 一直是英语教学中备受重视的部分, 而其他三个目标则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外语教学逐渐从单一的知识目标向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目标发展。各个目标的内容, 除水平目标外, 在表述上也逐渐细化;认知目标还逐步包括观察、归纳和联想等技能;情感目标由语言兴趣发展为情感教育, 迁移目标也逐渐着眼于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 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由一维向多维, 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根据Stern的课程理论, 这两个变化都是符合课程科学发展的, 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一步, 对语言教学以及对教学评价和课程计划具有重要作用。

2.2 课程教学

“怎样教”是课程的第二要素, 包括教学方法、学时、内容的挑选和安排以及教学媒介等。

通过对比发现, 近代我国在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变化。课程从对教学语言, 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法做具体的规定, 到原则性指导, 到最后提出教学建议, 可以看出教学方法逐渐改变过去的硬性, 内容逐渐简化, 实则是充分鼓励学校和教师在遵循教学总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 选择教学顺序与方式的自由。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体现了: (1) 教学与思想的关系; (2) 语言知识和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3)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 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转变也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 情感和迁移能力。

同时, 英语教学也逐渐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介。近代英语教学经历了由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载体, 到逐渐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过程。各种现代技术与教育资源的利用, 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 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教材的选取与安排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建国后的十几年, 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教材一度是俄语课本的翻版, 内容多以文学原著为主。1978年后, 除采用我国自编的通用教材外也逐渐引进原著。1988年以后明确提出了一本多纲形式, 在选材内容选取上逐渐选取了贴近日常生活的各种题材文章。

在课程教学上, 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由硬性地要求向灵活性和自由化发展, 内容由文学题材转向日常生活题材, 教学手段由单一向多样性发展, 顺应了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

2.3 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估评。尽管评价手段早已存在英语教学中, 但是直到1988年课程才首次出现“测试方法”, 1992年课程中专设了“考试、考查”部分, 包括笔试, 口试和听力测试。2000年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并重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在学业中应占一定的比例, 终结性考试形式包括听力、口试和笔试;主要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从无到有, 从单一上升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 表明了测试改革方向的新观念和新要求。

课程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评价系统也逐渐转向综合评价。因此, 这三个要素的改革都体现了我国英语课程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决心。

3 结语

回顾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 这一动态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变革情况都对我国英语教育持续稳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三个要素的变化代表了基础教育英语改革的发展趋势: (1) 课程设置更加完善。课程目标与内容从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向灵活性和自由化发展, 教材和内容逐渐丰富实用, 评价系统逐渐完善。 (2) 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趋势。对语言内容, 方法和手段等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 更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 (3) 课程实施设计朝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趋势。由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情感以及跨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终身教育的基本技能。 (4) 评价方式多样性, 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认知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纳入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 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 课程个性化的趋势。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 既立足于中国国情, 又立足于地方和学校特点, 也将成为英语课程的趋势。一本多纲及不同教学媒介的使用都是为课程的个性化而提出的。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发潜能。

通过发现发现, 近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课程教学上的安排和评价方式三方面所做的改革, 是顺应课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教研人员及一线教师在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中,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现有教学课程和英语教育未来的方向。

摘要:本文以Stern的课程理论为依据, 从课程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对我国近代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历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目的在于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改革趋势。对理解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 把握未来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非非.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7 (3) :48-50.

[2] 成晓光.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23-25.

[3] 程晓堂, 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25) :66-71.

[4] 姜燕.多元化时代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18) :103-104.

[5] 勒妍.我国现行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版) , 2007 (11) :6-11.

[6] 李建平.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30-35.

[7] 李雪华.解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改革方向[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 , 2003 (5) :14-15.

[8] 吕达, 张廷凯.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 :1-5.

[9] 马开广.《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与《英语教学大纲》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8) :26-30.

[20] 彭刚.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与实施要求的解读[J].课程与教学, 2003 (21) :25-27.

[11] 武一.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体系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 2008 (2) :96-98.

[12]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13] Stern, 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秦汉: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促进边疆开发。

匈奴:秦---北击匈奴,修长城,东到临洮 西到陇西

汉---匈奴威胁汉的政权,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越族:秦—南征百越,设四郡(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开灵渠,移民垦荒。

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兴起于东北的鲜卑族拓拔部。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②少数民族开始汉化,促进自身进步。

孝文帝:政治改革向汉族学习,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唐: 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被西北各族首领尊为“天可汗”。

宋:宋面临辽、金和西夏的威胁。

元:蒙古族

明清:满洲族。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③版图最终奠定。(乌兰布通战役和多伦会盟平西北和北部的蒙古准噶尔叛乱,接受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一,密立根有实验

对油滴进行测量时,油滴有时会变模糊,为什么?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丢失油滴? 若油滴平很调节不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每测量一次tg都要对油滴进行一次平衡调节? 为什么必须使油滴做匀速运动或静止?试验中如何保证油滴在测量范围内做匀速运动?

1、 油滴模糊原因有:目镜清洁不够导致局部模糊或者是油滴的平衡没有调节好导致速度过快

为防止测量过程中丢失油滴,油滴的速度不要太大,尽可能比较小一些,这样虽然比较费时间,但不会出现油滴模糊或者丢失现象

2、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如果油滴平衡没有调节好,则数据必然是错误的,结果也是错误的。因为油滴的带电量计算公式要 的是平衡时的数据

因为油滴很微小,所以不同的油滴其大小和质量都有一些差异,导致其粘滞力和重力都会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调节平衡才可以确保实验是在平衡条件下进行的。

3、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就是要 在平衡态下测量的,所以油滴必须做匀速运动或静止!

小心翼翼的调节平衡,并根据刻度目测油滴的位置变化快慢或者是否变化,从而估算油滴是否在做匀速运动或者确定油滴是否静止!不知道 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使用高压,温度上升,油滴会渐渐挥发。可以通过调节显微镜的距离来进行观察。

二,核磁共振实验

核磁共振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磁场大 均匀度高的磁场?扫场线圈能否只放一个?对两个线圈的放置有什么要求?测量共振频率时交变磁场的幅度越小越好?

1,

核磁共振实验中为什么要求磁场大 均匀度高的磁场? 要求磁场大是为了获得较大的核磁能级分裂。这样,根据波尔茨曼

,低能和高能的占据数(population)的“差值增大,信号增强。 均匀度高是为了提高resolution.

2.

扫场线圈能否只放一个?对两个线圈的放置有什么要求? 扫场线圈可以只放一个。若放两个,这两个线圈的放置要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外加磁场。 3.

测量共振频率时交变磁场的幅度越小越好? 不对。但是太大也不好(会有信号溢出)应该有合适的FID信号

三,夫兰克__赫兹实验

第一峰值所对应的电压是否等于第一激发电为?原因是什么?所测得的极小值为什么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1,

如果由于热运动受激,电子在最低激发态上的占据数等于,或大于基态的电子数,那么

第一峰值所对应的电压就不等于第一激发位。(在这个实验中,除了电子和气态原子的非弹性碰撞外,还有弹性碰撞和气体原子间由于热运动的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能量交换。)

随着电压的增大,根据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的方程,那么射出的电子的动能也会逐渐增大,(当电子穿过栅极后受到减速电场的作用,电子动能只有大于eV才能达到阳极形成阳极电流),此时这部分电子数量明显增多,导致电流的极小值增加。

四,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的测定

定性解释实际U-I曲线与理想U-I曲线偏离的原因。

如何选择测量点,才能使U-I曲线画的准确?

选择滤色片的波长数较集中或分散,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1,

定性解释实际U-I曲线与理想U-I曲线偏离的原因。

因为有暗电流和反向电流的存在。

2,

选择测量点,才能使U-I曲线画的准确?

在电流变化激烈的地方应该多取点,电流变化舒缓的地方可大致取几个代表点。

3,

选择滤色片的波长数较集中或分散,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原则上不宜过于集中或分散,最好是五个波长的滤色片都用上(除非你的实验室有任意可调波长的滤色片?)

通过这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我体会颇深。首先,我通过做实验了解了许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其次,我已经学会了独立作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我也深深感受到做实验要具备科学的态度、认真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下面就我所做的实验我作了一些总结和体会。

自从我第一次上物理实验课的时候我就深深地感觉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因此我每次上课都能全身心地听课,比如说第一次的不确定度等我就比班上其他同学学的要好一点,基本上学会了不确定度的每一步计算、回归直线的绘制以及有效数字的保留等,这也为我以后的实验数据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总而言之,第一个实验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从中总结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实验前做了大量的实验准备,比如说,上网做提前预习、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等。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仪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实验仪器的读数也更加精确了,仪器的调节也更加的符合实验的要求。就拿夫-赫实验/双光栅微振实验来说,我能够熟练调节ZKY-FH-2智能夫兰克—赫兹实验仪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测得所需的实验数据,并且在实验后顺利地处理了数据和精确地画出了实验所要求的实验曲线。在实验后也做了很好的总结和个人体会,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列表法、图解法、函数表示法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实验能力和独立设计实验以及创造性地改进实验的能力等等。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做实验时的一些技巧与方法。首先,做实验要用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实验,认真提前预习,做好实验预习报告;第二,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做预习指导和讲解,把老师特别提醒会出错的地方写下来,做实验时切勿出错;第三,做实验时按步骤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太心急。并且一些小节之处要特别小心,若不会,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一下,把问题解决。第四,实验后数据处理一定要独立完成,莫抄其他同学的,否则,做实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就不会有什么收获。

班级:09物理本科2班

姓名:晏大勇

学号:06110902010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现在已经更新完毕,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个含金量绝对高。

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期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远古 禅让制、公天下 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 原始文字、绘画

夏商西周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奴隶集体耕作;生产工具:金石并用;手工业:青铜;商业“工商食官” 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 。

春秋战国 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郡县制雏形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重农抑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 《诗经》、《离骚》、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 孔子、商鞅变法。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

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2. 经济上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 思想文化上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秦朝时期:政治: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文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遭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

汉朝时期:政治: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并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选官制度:察举制、举孝廉

经济:农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水利工程。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有青瓷。商业上专供贸易的市出现,时间地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制度,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科技文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科技上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汜胜之书》等科技著作。文学上汉赋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专题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

政治:中央机构的三省六部制开始形成,(注:三省制雏形出现于曹魏时期,六部制雏形出现于北周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陈留谢氏、桓氏、庾氏)。

经济:农业上出现翻车,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耕耙耱技术,手工业方面发明了灌钢法,北朝烧出了成熟的白瓷。商业上出现了草市——但因为战乱,北方的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文化:佛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贾思勰编纂《齐民要术》,文人画开始出现——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等。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同时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如竹林七贤等)推动力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

政治: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唐玄宗设立节度使爆发安史之乱,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和筒车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纺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商业繁荣,柜坊和飞钱问世(最早的银行),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贸易,长安、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文化: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思想上佛道教盛行,三教合一。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文学上唐诗繁荣,李白杜甫等是杰出代表。艺术上绘画进入繁盛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

总结: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进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至公元1368年)

政治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派文臣出任知州,设立通判,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中央中书省代替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经济:

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

文化:

1、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

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主张理是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致知”同一时代还有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求理的方法是“发明本心”,南宋中后期成为官方哲学(宋理宗时)。

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总结: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专题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停滞——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 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①坚决同分裂叛乱势力作斗争,正确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②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③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

(1)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2)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一是长期的雇佣关系,二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对外关系:

(1)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

(2)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等)

文化

(1)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 (2)儒家思想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4)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4)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

(3)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3)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农业技术

(1)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东汉,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

(3)隋唐:曲辕犁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 ,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东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四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1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 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

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人们观念的影响。

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

1、削弱中央集权。

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

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

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

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开明士绅的政治要求走上历史舞台,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条约规定,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办厂等。《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当这一消息传到北京,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十分愤慨,他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带领下,给光绪帝上了一份奏疏,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万言书征集到1300余名举人的签名,呈递都察院。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这次上书被称为“公车上书”,就此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维新派积极宣传。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1897年末,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强意图瓜分刚败于日本的中国,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路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此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这时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维新派也迫切寻求政治靠山以为奥援。于是,帝党与维新派逐渐结合。强学会的成立是其结合的标志。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三,光绪帝命王大臣于总署西花厅接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继命康条陈所见。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其中经济方面主要有:设立农工商总局,开垦荒地;提倡私人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主要有:严查保甲,实行团练;裁减绿营,淘汰冗兵,采用新法编练陆海军。文教方面主要有: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改书院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准许民间创立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政治方面主要有:广开言路,准许各级官员及民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格;删改则例,撤消重叠闲散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尽管维新派与帝党相结合所进行的改革相当温和,但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在短短的百日之内,中国人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次获得法律上的承认;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受到沉重打击,资产阶级思想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在维新变法运动深入发展过程中,维新派大力鼓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康有为在第二至第五次上书中提出的立宪法、设议院的政治主张;以及百日维新中提出的开制度局、要求资产阶级参预政权等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资产阶级启蒙意义,是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斗争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些抵制和反对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受到维新派和地主阶级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

然而,新政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因此百日维新中,尽管颁布了180余道新政上谕,实际成效甚微。刚毅、徐桐等顽固大臣甚至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多次要求慈禧太后镇压维新派,制裁光绪帝。并且屡次向已在颐和园颐养天年的慈禧太后告状哭诉。当时的慈禧太后人虽在颐和园,但当时朝中的大事决定权仍掌握在她手中。她的方针是决不能动摇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实权,决不容许光绪排斥她的亲信,更不容许他在朝廷内结成自己的党羽。所以当时光绪皇帝只信任维新派的举动激起了她极大的不满。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她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当时手握兵权的袁世凯,以对付荣禄。

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

慈禧假光绪帝名义,发布吁请太后训政的诏书,宣布第三次临朝训政,下令逮捕康有为和康广仁。袁世凯于“请训”后回津,立即向荣禄告密,慈禧立即下令逮捕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此五人与康广仁一起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而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支持变法维新的官员或被捕系狱,或罢官,或遣成边陲。除京师大学堂和通商、惠工、重农、育才等洋务项目外,废除全部新政,至此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总的来说,戊戌维新运动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 但是由于二千年封建主义经济基础的牢固,封建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根深蒂固,非初登历史舞台的幼弱的资产阶级所能抵敌,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有必然性。兼之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维新派又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缺乏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的勇气,对帝国主义怀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其量,他们只能发动一场软弱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而不能使改革派掌握政权。就在维新上谕如雪片般飞舞之际,军政实权仍牢牢地掌握在封建顽固派手中。没有政权的改革必然遭致失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只是幼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必然让位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留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依旧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资料

1.

《中考红皮书·浙江中考导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嘉兴专版P62“近代中国人民的风斗历程

(二)戊戌变法

2.

1900年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反省5000年文化

.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2-12-21] .

3.

“壮哉,我少年中国”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2-12-21] .

4.

道不同不相为谋孙中山与康有为合作未果探微

.中山网 [引用日期2012-12-21] .

电气33班辛蕾

上一篇:高中语文文言文辅导范文下一篇:污水处理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