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

2023-09-16

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总复习;指导

小学生活快要结束了,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学生将整个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为进入七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呢?

一是以《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为准绳。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复习指导中,既要考虑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也要关注学生复习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与过程,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投入、态度认真的程度。

二是巧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经学过了,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面临毕业的心理,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即有哪些知识漏洞,最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难题。这样就能有的放矢,使回顾、梳理、应用、拓展的复习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针对性,收到好的复习效果。

下面结合《课标》要求,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复习建议。

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小学阶段是识字、写字最重要的时期。《课标》强调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课标》要求

(一)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识字

1.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课标》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中所列汉字,要求会认会写,字表二中部分汉字要求会认。

(三)写字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学法指导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的复习要突出其“工具性”,如,帮助认识汉字、讲好普通话、纠正地方音、查字典词典、使用计算机输入汉字(拼音输入法)等,把巩固汉语拼音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做到多读多练。

1.熟记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汉语拼音的音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既有声母又有韵母,一种是只有韵母没有声母(即零声母音节),普通话里有10个能自成音节的零声母音节:a、o、e、ai、ei、ao、ou、an、en、ang。普通话里共有23个声母。有24个韵母,韵母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特殊韵母。

23个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6个单韵母:a o e i u ü

8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0e

9个鼻韵母:o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1个特殊韵母:er

(2)整体认读音节,是指不用拼读,直接认读的音节,共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前10个音节好记些,后面6个音节,可列出相应的字,编成一句话,运用联想记忆,如可以编成:“夜月隐,云愿迎。”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

《汉语拼音字母表》规定了汉语拼音的形体、名称和排列顺序,同时它也是按音序查字典的依据。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严格按顺序记忆26个字母,二是要牢记字母的大小及其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赛等在应用中熟练掌握。

26个字母:Ao Bb Cc Dd Ee Ff Gg Hh li Ji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Xx Yy Zz

3.掌握声调和标调方法。

(1)声调的分类。

声调是语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普通话里语音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它们的名称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它们的调号(标记声调的符号)分别用-ˊˇˋ表示。

(2)声调的标法。

声调只能标在a o e i u ü上;先标a o e i uü,若遇iu ui,标在后面的字母上,轻声不标调。可以用口诀帮助学生掌握标调规则: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o e。i 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必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4.了解隔音符号和拼写规则。

(1)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酷爱”(ku’ài),不用隔音符号,就会让人误以为是“快”(kuài)了。

(2)拼写规则。

ü和ü领头的韵母与i、q、x相拼时,ü要去掉两点。如,趣(qù)。

(3)大写字母的运用。

①姓名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复姓连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姓两个字的首字母都大写,如:LǐHuá(李华)、DōngfāngShuò(东方朔)、Zhāng-WángShūfāng(张王淑芳)。但人名与职务、称谓合写时,职务不得大写,如:Wánqbùzhǎng(王部长)。

②地名、国名、专用名要连写,且首字母要大写,如:Běijīnqshì(北京市)。

③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如:XINHUASHUDIAN(新华书店)

5.了解轻声和儿化。

(1)轻声:普通话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一个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既短又轻的调,这就是轻声。

常见的读轻声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语气词“吧,吗,啊,呢”等读轻声,如:是吗ma。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等读轻声,如:我的de。

③名词后缀“头,子”等读轻,如:桌子zi。

④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动词读轻声,如:走走zǒuzou、讨论讨论tǎolun tǎolun。

⑤表趋向的动词做补语时读轻声,如:上来lai。

⑥名词后面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读轻声,如:乡下xia。

⑦量词,如那个,那次,那盘等读轻声。

⑧作宾语的代词,如“有人找你”中的“你”读轻声。

⑨“一”和“不”两个字,夹在叠词中间要读轻声。

(2)儿化:北方话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老头儿(lǎtóur)。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

(二)识字、写字

1.多种方法识字,形成主动识字的愿望。

《课标》对小学生识字的要求是: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而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如果学生有了识字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活动,识字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这就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随文识字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多识字。

2.遵循汉字特点,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汉字数量众多,依靠课堂学习和教师教,是不能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独立识字是学习汉字的一种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会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的读音和意义,二是将生字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三是培养一种识字习惯。读书莫放拦路虎,遇到生字词就饶有兴趣地去认识它。识字不是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可以遵循汉字的特点,分类识记。通过区分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形近字,可以有效地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1)区分多音多义字。

多音多义字是指同一字形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的汉字。据义定音是正确读准多音多义字字音的关键。从尽可能多的例词着手帮助学生学好多音多义字,如:在读书看报的时候做个有心人,记住一个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经常出现在哪些词里。另外的读音又经常出现在哪些词里,不同读音的词积累得多了,就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字了。

(2)辨析同音字。

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字义不同的字。

由形入手,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辨析同音字。如,区分“蜜”和“密”,“蜜”下面是一个“虫”,表示与一种昆虫有关的东西,如:蜜蜂、蜂蜜;“密”下面是一个“山”,表示与山上的东西有关,像植物之类,如茂密、稠密。

由义入手,进行比较、辨析同音字。①通过组词辨析,如:用“鱼”和“渔”组词,“鱼”组的词大多是指生活在水里的各种各样的鱼类,“渔”组的词大多数跟捕鱼有关系。②在具体的句子中辨析。把一些同音字,放到不同的句子中去体会,感受它们的不同。如把同音字“做、作、坐、座”放到句子中。③通过记忆反义词进行辨析。如同音字“近”和“进”,“近”是“远近”的“近”;“进”是“进出”的“进”。

(3)区分形近字。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由”和“甲”。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如“外”和“处”。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睛”和“晴”。

字形相近,笔画数量不同,如“今”和“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很”和“狠”。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清”和“情”。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

区分的方法:

①根据字音识字形。如:区分“令”和“今”,带“令字”旁的有“铃、岭、冷、怜、领、零、龄、玲”等,带“今”的有“吟、念、贪、含、矜、琴”等。这两组汉字在读音上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之处是声母,带“令”部的声母都是l,而带“今”部的声母大都不同。

②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区分。“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如“燥”“躁”“噪”三个字的字义分别和“火”“足”“口”有关。

③通过有趣的联想区别。将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引发有趣的联想,如:“辛”与“幸”,区别在于上半部分不同,“辛”字上面是一点,“幸”字上面是“十”字,我们用“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的联想来区分。区分“兵”对“丘”,可以想象两个字的对话,“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把你两条腿都炸飞了!”

此外,还可以采用编顺口溜、编谜语等方法进行区分。

3.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巩固识字、写字效果

熟练掌握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需要时会感觉很方便。养成不会就查的好习惯,再加上多多练习,就会熟能生巧,做得又快又好。方法有三种:

(1)音序查字法。

知道字的读音,却不知道字的写法,也不知道它的意思时,音序查字法就可以助你一臂之力。①读准字音,确定它的音节,从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确定音序(大写字母);②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或《音节表》)中先找出音序,再找出所查汉字的音节;③根据音节后面的页码,按四声顺序找出要查的字。

(2)部首查字法。

知道字形却不知道它的读音或它的意思时,部首查字法可以帮助你解决难题。①确定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②按部首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出这个部首相应的页码;③接照目录指示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部首,除去部首,数清要查字的笔画数,按笔画排列顺序从这个部首里找汉字;④在正文中查检要查的字。

部首查字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确定所查字的部首,部首的常见位置在字的上、下、左、右、外。

常见位置没有部首的,查中坐,如“夹”、“串”分别取“大”“|”。中坐没有部首的,查左上角,如“疑”“整”分别取“匕”“束”。

形声字查形不查声。如“园”“飘”分别取“口”“风”。

无部首查起笔。

上下都有,取上不取下。如“含”“思”分别取“人”“田”。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如“相”“炉”分别取“木”“火”。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如“闷”“医”分别取“门”“匚”。

取中座、取下、取右,不取左上角。如“坐”“渠”“凯”分别取“土”“木”“几”。

(3)数笔画查字法。

有些字,既不知道读音,又不容易确定部首,便可使用数笔画查字法查找该字。步骤是:①数出所查汉字的笔画数;②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找要查字的页码。③按页码在正文中找汉字。这种查字法关键是掌握笔顺,正确数出笔画。

4.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课标》把书写提到很高的地位,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实践,多实践才能把字写对、写好、写快。

5.重视纠正错别字,提高写字质量。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即“本无其字而写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小学生无中生有的错字、张冠李戴的别字在书写时经常出现。错字的类型主要有:多一笔、少一笔、写错笔画、写错结构、写错部件、写错部首等。掌握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类型字中的书写规律,是不写错字的重要保证。出现别字的常见原因有:同音字用错、形近字用错,这就需要分析错因,对症下药,如:联系字义区分同音字,分类比较区分形近字。为避免写错别字,要多观察,多分析,多比较,记住特征。

适当对应古字,利用其字理理解字形,强化记忆,预防或纠正错别字。如“虐”字,有人常将下面部分开口方向写错。这是一个会意字,上边虎头原指老虎,下面是“爪”的变化,而且旁边还应该有个人,只是被省略了,连起来是虎爪伤人,虎爪伤人时爪子一定是对着外面的,明白了这些,也就理解了“虐”字下面部分为什么开口向外,“虐”字字形就会记得牢固,不容易写错了。

纠正错别字,复习时要在多样形式中强化,如:听写、组词、造句、改错、挑刺、竞猜等,要引导学生主动纠错。

避免错别字,功夫应该在平时,用在阅读和作文的过程中。这必须靠自觉,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从主观上为错别字设防。

6.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习惯,指的是在长期反复练习中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书写方式。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指良好的书写方式。小学生不一定成为书法家,但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它不能孤立地去完成,应该和阅读、习作紧密结合起来。

阅读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实现自身精神成长,同时,阅读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对书面语言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阶段的阅读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语言积累。

一、《课标》要求

阅读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根据《课标》第一、二、三学段的阅读目标,现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从词句、篇章、积累与背诵、标点、课外阅读、阅读方法等方面分别列出。

(一)词句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篇章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四)积累与背诵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

(五)课外阅读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六)阅读方法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学法指导

(一)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1.朗读。

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朗读要与理解文章有机结合,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从文章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朗读提倡自然,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默读。

默读,是独立阅读的主要方式,是阅读的更高阶段。因为省去发音器官的活动,速度快,便于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局限。平时不论是看书、看报,还是看其它文字材料,主要是默读。

默读的方法:一是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二是保证默读质量,要一边读、一边思考,理解内容,重视品读;三是要学会默读方法,提高默读速度。

3.精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越充分,理解得就越深刻,精读是提高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精读需要对文本的用词造句、段落层次、篇章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揣摩品味,细读探究,有时要调动读者已有的阅读和生活经验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的评价。

精读。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探究和分析。一是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含义深刻的语句或段落;重视细节描写、品味关键的词语和标点、有感情地朗读等,把心放到文章当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寻找和作者的共鸣。二是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探究中学习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三是充分利用相关的背景资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和同伴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深入学习了文章后,要再次回归整体,梳理本篇文章的重点、难点、自己的收获,把精彩的词句、段落反复诵读,乃至摘抄。

4.略读。

略读就是大致地读,粗知文章大意即可。它利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略读能加快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提高阅读效率。

略读时,首先扫读全文,尽量加快速度,明确文章的重点所在;接着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文中某些部分继续进行快速读,以求读有所得。略读虽然不如精读要求细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也应该集中精力认真地读。

5.浏览。

浏览就是大略地看,一目十行地读,目的在于查找和提取有用信息。它要求在阅读中一目数行,迅速扫视,摘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读前言、目录、结束语等。或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如读标题、图表、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语等,以用于查找相关资料。

6.诵读。

诵读,就是反复吟读,自然成诵,是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要求从作品的声律气韵人手,体会其音韵美、诗意美。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全身心投入,让自己置身于作品描述的环境里,去欣赏景物、感受情感,引起共鸣。

(二)练习阅读技巧,提高语文能力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写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议论什么,说明什么,都围绕一个中心发表自己的看法。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主旨,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属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中的哪一类型。写人的文章,要抓住文章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什么品质来概括;叙事的文章,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写景的文章要抓住写的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来概括;状物的文章要抓住写的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来概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读质疑。由文章的题目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如阅读《将相和》一课,可以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将”“相”分别是谁?围绕他们分别写了什么事?将相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了呢?由“不和”到“和”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事体现了将相的什么品质?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摘录句子。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有时候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合并段意。一篇文章可以分几个意义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这种方法概括要注意两点,一是各段大意之间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顺畅连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可以分段归纳出五个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奋勇杀敌、壮烈跳崖,然后将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扩展题目。有许多文章的题目本身就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可以扩展为“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的故事”,进一步扩展,“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的故事体现了父子情深,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样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串连要素。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还有很多方法,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但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弄清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把握文章的重点。概括出大意后,先写一个底稿,经过不断的思考和修改,才能比较清晰而完整地把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才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思想感情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读懂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一诺千金》一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讲一个男生因给母亲买药向“我”借了两元钱后,每天夜里不辞辛苦帮人干活,终于实现了五天内还钱的诺言;第二件事讲“我”冒雨去车站接约好的朋友时,看到了一对信守诺言的少年风雨无阻如期相聚的欢欣场面,“我”却因朋友食言失望而归。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守信用、重诚信的人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人的鄙夷。

(2)结合文章题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些题目直接表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只要我们围绕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揣摩,就能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慈母情深》,从题目一看便知是赞扬母爱的文章。围绕题目、结合课文便能读懂母亲的辛劳、慈祥、善良、通情达理,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3)品味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隋、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此,抓住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4)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抓住“黑洞洞”和“碰壁”就可以体会出鲁迅对反动派和旧社会的无比憎恨和无畏的斗争精神。

(5)变换不同视角,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时,读者结合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写本文(本书)时的心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分别站在作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去发现,站在一般读者的角度去理解,就能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分别从小时的作者、长大后的作者、文中的“父亲和母亲”、读者等不同视角去看他们对作品的态度,就能体会到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把握内容是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体会作者情感是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写”。阅读,仅仅做到这两步还不够,还要学习和借鉴作者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1)常见的表达顺序。

事情发展的顺序。就是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尾,叙事类文章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推移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观察日记类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参观游览类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空间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说明建筑、景点类的文章常常采用这种表达顺序。

逻辑顺序。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说明文、议论文应用较多。

(2)基本的表达方法。

叙述。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议论。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不是拿相关的文章知识点为起点,也不是最终归结为一些程式化的抽象表述,而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感悟语言,发现语言规律,进而领悟表达方法,感受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在小学阶段,“文章的表达顺序”要定位在“了解”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即可,“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要定位在“初步”上,不要过度解读,两者都不要拔高。

(三)把握文体特点,提高语文能力

1.阅读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一是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抓住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二是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三是感受人物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2.阅读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一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记叙的“六要素”,这样能很快感知文章内容。二要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一般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有的是插叙或倒叙),即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三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搞清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情的重点来写的。四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阅读说明文,一是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二是理清说明的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空间、游览顺序(也叫移步换景)介绍事物的;三是了解文章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等;四是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

4.阅读诗歌,应以朗读、诵读和想象为主。一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二要借助字典、词典,疏通诗意;三要品读诗句,展开想象,把诗句转化为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四要反复吟诵,在吟诵中理解、想象、体味、升华,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诗人的感情。

5.阅读文言文,主要是借助课后注释理解,但不要死记硬背这些注释,不要逐字逐句地翻译。要重视熟读成诵,在读读背背中体会古今语言的不同,体会文言文表达的规律。

6.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一要浏览全文,整体把握信息。阅读时,要采用从整体上俯视,从片断式、碎片化的不连续信息中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二要定向关注,检索提取信息。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通常不是直接的,因此需要对信息进行检索甄别,提取有效信息。

生活化和实用性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特点,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带向生活,是锻炼非连续性文本读用能力的有效途经,比如图书馆的阅读借阅卡,外出时查看地图、飞机票、火车票,用药时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等等。

(四)坚持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

经典润泽生命,阅读滋养人生。《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小学生坚持进行课外阅读,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课外阅读不仅要关注“读没读”“喜不喜欢读”,还要关注“怎么读的,读的效果如何”。交流读书方法,有助于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交流读书内容,有助于积累语言,积累习作素材。交流读书启示,通过回顾精彩细节谈感受,使阅读真正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交流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批注、摘抄、写提纲、读后感及随文习作,有助于相互学习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五)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语文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人说,“前半生,你培养好习惯;后半生,好习惯会照顾你”。一个人养成的好习惯越多,能力就会越强。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阅读习惯会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自觉读书的习惯。

自觉读书体现在:课内学习时要自觉地预习和复习,课外阅读时要坚持“一有时间就手不释卷”,使读书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样慢慢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2.边读边思的习惯。

阅读要想有收获,就不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应该是边读边思考。思考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想方设法去寻找答案;思考作者写得精彩之处,在精读细品中学到方法;思考自己读后有哪些启示,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自己还有哪些补充和观点等等。读有所思,才会品出读书的乐趣,读书的益处。

3.乐于查阅的习惯。

阅读时遇到不认识或难于理解的字词,不要轻易放过,囫囵吞枣的做法不可取,要及时查阅工具书,经常使用,就会越来越熟练,对高效阅读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增强阅读效果,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如文中自己不了解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作者生平、性格、作品特色、相关介绍、同类文章等,把书读“厚”,加深了解。

4.广泛阅读的习惯。

为了丰富自己,要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一要拓宽阅读渠道,如利用图书馆、书店、班级读书角、和同学互换、网络、报刊、杂志等;二要扩大阅读面,读书犹如蜜蜂采蜜,蜜蜂采过千万朵花才能酿出好蜜,读书也要博览,才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要增加阅读量,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5.勤于动笔的习惯。

读书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圈点批注,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二是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然后多读、多记;三是把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用到习作中去,勤于动笔实践。“好脑瓜不如烂笔头”,勤于动笔,能巩固自己的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能力。

习作

《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一、《课标》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二、学法指导

(一)保持习作兴趣,乐于书面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持习作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为只有自己对习作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一种写作的欲望和冲动,这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能让写作思路真正打开,让想象插上翅膀,真切感受到快乐作文,作文快乐。

人为什么要写作呢?写作就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xx我想对你说”,是为了解释,为了表白,为了沟通;“我学会了……”是为了展示、为了庆祝,为了分享;写“风俗习惯和节日习惯”是为了介绍,为了解说,为了推广……可见,小学生习作不难,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习作就是写自己,写自己的小游戏、小发现、小制作,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见闻和感受、对事情的看法等等。作文与说话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当明白这篇习作是为何而写时,习作就不再是负担,不再是任务,而是表达自己的需要。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是获取作文题材的一个重要途径。除了将观察视为自我需求,做到主动观察、经常观察,还要掌握一些观察方法。如:顺序法,知道观察有不同的顺序;比较法,观察时运用比较,寻求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信息法,即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都运用起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使观察获得的信息尽可能是全面的。

有意观察时,观察对象不同,观察点也不同。如观察人物,要察言观色,注意外貌、动作和神情;观察事情,要注意事情的来龙去脉,起因、经过和结果;观察景物,要抓住它最特别的外形和神韵。观察时全身心投入,才能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习惯养成了,对于习作就太有用了。

(三)自觉积累习作素材,并将积累运用于自己的习作

写作要靠平时的积累,不论大作家还是小学生都不例外。要积累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应当积累:一是知识,积累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二是思想,即积累对生活和事物的认识;三是语言,一方面通过课内学习文质兼美的范文,品味词语,仿写句式等读写结合的方式积累,另一方面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

拓宽积累途径,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如:开展活动,充实生活,可以随季节的变化写春游、夏日荷花、秋天树叶、我眼中的冬天等;可以踏着传统节日的脚步写春节的烟火、元宵的灯会、端午的粽子等;可以关注国家大事,畅谈看法;可以抓住锻炼、休闲、娱乐等生活小事引发的灵感及时动笔;还可以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网络收集,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等。边积累边思考,边思考边记录。

(四)心中有读者,落笔有对象,愿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习作写给谁看?写给读者看。读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心中有了读者,落笔时头脑中就会呈现和读者交流的画面,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有温度的。如学生犯了错误写“检讨”,知道检讨是给老师看的,所以,在习作时选择了“尊敬”的表达语气,“检讨”的表达基调,和“阐述”的表达方式,让教师在“检讨”中看到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习作完成后,最想得到的是认可和反馈,认可的范围越宽,时间越长越好。所以,要拓宽习作“发表”的阵地与途径,让习作拥有更多的读者。如同桌读、小组读、班级学习园地、班级小报(黑板报)、楼道的墙壁上、校园广播、校刊、国旗下的讲话、报纸杂志、网络博客……有了读者,习作的价值培增,有了分享与交流,作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倍增。

(五)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作文才能吸引人

写作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读者交流思想的一个过程,一定要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更不能抄袭。

习作内容具体,读者读后就会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了。要做到内容具体,就要立足于每次习作的目的,唤醒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回忆生活,聚焦情景,表达细节。例如,写教室里非常安静,要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写出“静”到什么程度,可以联想到心跳声、外星球、万籁俱寂的田野等事物,将教室里的静写得具体而生动。当然,不要误以为字数多就是具体,不要误以为一篇习作处处都要力求具体。

(六)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再好的习作也需要完善,完善的根本方法就是“自改和互改”。改什么?改立意、改材料、改结构层次、改词句表达、改错别字、改标点符号。修改顺序一般是从字到词到句,从句与句的连接到自然段,从自然段到整体布局谋篇,从“字顺”到“文从”,从内容“明确”到内容“具体”。修改时,养成自觉查字典词典、主动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的习惯。

修改的步骤:一是自改。“读”是修改习作的第一法宝。先把自己的习作认真地读几遍,哪儿有问题就在哪儿改。把错别字、用错的标点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改的地方去掉。接着,欣赏自己的作品,画出自己满意的词句,并想想自己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演”自己的习作,借助想象去检验语言表达的效果。二是互改。自己修改满意后,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互改时,关注题目、开头、结尾、正文、语气、用字、标点。三是比较。将改前和改后的两篇习作放在一起作比较,分清优劣。对比修改,可以让自己领悟到怎么改和为什么这么改的诀窍。四是反复修改。好习作都是反复修改的产物,这是书面语言的一个特点。反复修改能使书面语言更准确、更完美,也有利于修改习惯的养成。

(七)书写规范有速度,习作质量有保障

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平时要养成构思的习惯,即先想清楚,然后再写,不论是编写提纲,还是打腹稿,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要理清思路,一一想明白。只要次次习作前都自觉地“想清楚然后写”,就能保障写作有一定的速度。当然,平时可以多做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练习。

习作时要认真写字,做到字体端正,书写规范、整洁,行款格式正确。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习作标题居中,自然段首行空两格,标点符号占格。

(八)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分类练习效果明显

1.记实作文。

要求写生活的真实,写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的,写出真实的场景和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实作文关键是一个“实”字,是“真实”,是“事实”,是“实实在在”。既然是“记实”,那就不是幻想,不可随意编造。这类文章一般被称为记叙文,按照写作对象的不同,一般涉及写人、记事、写景三种。

(1)写人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要想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一是写人物外貌中突出的特点,因为人的外貌与他的性格、所在的环境、社会地位有密切的关系;二是让人物开口说话,说的话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能恰当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是写人物的行动,写出“做什么”和“怎样做”,使读者透过人物的行动,体会出他为什么这样做,使行动描写由表及里地反映人物的内心。四是写人物的心理,好的心理描写不是干巴巴的、孤立的,而一定是在叙事的基础上,与其它描写相结合。五是写人物的神态,通过恰当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的姿势、神情、态度等特点,借外表外映内心,形神兼备,才能让人物真实可信。六是写具体的事件,写人离不了事,人物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性格、品质才鲜明,也就是说,事件本身就能表现人物特点。

(2)记事类。记事的文章指以叙事为主体,通过对事件的叙述表现中心的文章。

记事作文,应以“事件”这个要素为核心,其它要素要围绕这一要素而展开。一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即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到的人物,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结果如何。二要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详细写,与中心无关紧要的可以略写或不写,做到详略得当。三要记叙得条理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四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使文章眉目清楚。

(3)写景类。主要是指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写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一般分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二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如《火烧云》;三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物,如《鸟的天堂》。不论写哪类景物,都应注意这几点:一是仔细观察景物,写出景物的特色。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正如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二是把握写景的顺序,写出层次。写景的顺序有: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的推移顺序、景物的不同类别。三是写景时融入情感,情景交融。写景的目的,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发自内心的感情,才能使习作情景交融,生动形象。

2.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是同“记实作文”相对而言的,它是写想象的情景、事物,通过作者的想象展开而成文。想象作文是想象出来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画面构成的整体,通篇运用想象的手法,不同于局部具有某些想象成分的作文。

(1)想象作文的类型。

童话寓言类。仿照以前听过、读过的童话、寓言故事,将动物、植物及无生命物体人格化,通过故事表达他们内心的愿望和情趣。如《标点符号大闹语言王国》《蚂蚁和大象》。

科幻类。以写科学幻想为内容的习作。作者以从各种渠道积累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带着对某些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通过幻想设计未来的“科学事业”,如《月球上的新居民》《太空旅行记》。

假想类。想象内容不是“科技”,而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配以自己的想象,写好未来现实生活的作文。如《假如我是一只小鸟》《二十年后的相会》等等。

再创造型类。通过对故事的改写、续写等表达对原作的理解,抒发他们对原作中人物命运或事件发展的关心。如,扩展情节、延伸结尾、古诗改写,可以改变人称、改变处所、改变结构等,进行多种题材想象作文。

(2)写想象作文注意事项。

①想象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知识。如果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想象也只能是粗糙的、泛泛的;知识量少,想象也不会成功。如,你对机器人方面的情况很感兴趣,平时积累很多,那么,写起与机器人相关的想象作文,一定会得心应手。

②想象要大胆,更要合理。想象作文可以写幻想、写假想、写梦想、写奇想……想象四处飞扬,大胆、奇特、富有个性,但这不等于胡思乱想,胡编乱造。想象合理是说想象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因为任何一个故事都有其出现的合理性,那就是人性、事理,也就是这个故事的逻辑。

③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把情节写生动,把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写具体,把想象写细腻。如,写《二十年后的想会》,要把想象的20年后的变化、情景,有重点、有层次、具体地描述出来:相遇在什么地方?如何相遇?相遇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样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

④想象“美好”,感情真实。想象作文要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思想,立意才会深刻,如果只是瞎编一个热闹离奇的故事,就失去了想象的意义。与写记实作文一样,写想象作文也要注入作者的全部情感,是歌颂赞美还是贬斥揭露,都要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

3.常见应用文。

应用文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应用文的特点是大都惯用的格式,这些格式,是多年来形成的,就是所谓“约定俗成”的。大家都那么写,我们也要那么写,不然,人家看着不习惯,甚至还会出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应用文主要有日记、书信(日常通信、感谢信、表扬信)、请假条、留言条、借条、领条、读后感(观后感)、失物招领、招领启事、通知、建议书、演讲稿等。无论写哪种应用文,都要注重格式及要领。

读书笔记是促进学生阅读、增强阅读效果的一种形式,一般要写明书名、作者、主要内容、读后主要感想及格言佳句摘录。

写好作文没有决窍,更无捷径,唯有多读、多写、多改。

下面例举几类应用文的写法。

通知。格式:①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紧急或重要,就写“紧急通知”或“重要通知”。②第二行空两格写通知的正文,要写清楚会议或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对象,有时还要写上应该注意什么。③最后,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发通知单位的名称和日期,分两行写,一行先写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请假条。格式:①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字。②第二行顶格写称谓,即写向谁请假,后面加冒号。③在称谓下一行,开头空两格写请假的原因和请假的起止时间。④最后,在正文的右下方请假人签名及写日期,分两行写,一行写请假人签名,下一行写请假条书写的日期。

留言条。格式:①第一行居中写“留言条”三字。②第二行顶格写称谓,条子留给谁就称呼谁,并在后面加冒号。③在称呼下一行,开头空两格简单明了地写你要给对方说的事,④最后,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清楚谁留的条子及日期,分两行写,一行先写署名,下一行写留言条书写的日期。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如:招领启事、寻(人)物启事、征稿启事等。格式:①第一行居中写“启事”或根据内容写“招领启事、寻(人)物启事、征稿启事”等。②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③最后,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发文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日期,分两行写,一行先写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书信。格式:①称呼:第一行顶格写。②问候语: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写下文。③正文。开头空两格写,并根据内容分若干段来写。④祝颂语:正文结束后写“此致”或“祝”,不加标点,换行顶格写“敬礼”或祝愿语,如写“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在要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xxx、你的朋友xxx等。再下一行写上写信的日期。

感谢信。是一种专用书信,人们用它来表达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部门和个人的感谢之情。格式: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感谢信”三字。②称谓:第二行顶格写被感谢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后面写上冒号。③正文必须紧紧扣住“感谢”来写,写出真情实感。感谢对方的原因要写明白,叙事要求简洁。④署名和日期: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提出感谢人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及日期,分两行写,一行先写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格式: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倡议书”三字,或点明倡议的核心事情,如“关于开展献爱心活动的倡议”。②正文,有的写称呼,有的不写称呼,另起行空两格写内容。写清楚倡议的事、原因、意义、做法。结语写决心与希望。③署名和日期: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发出倡议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及日期,分两行写,一行先写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建议书、演讲稿。在格式上一般分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几部分。行款格式是一样的,只是内容不同。

口语交际

《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必备”一词强调了口语交际能力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课标》要求

倾听能力: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能力:能用普通话交谈,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讲述见闻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具体生动。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交流能力: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说态度: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二、学法指导

1.提高对口语交际的认识。

课标关于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一目标非常明确地指出口语交际应注重“口头语言”,而非“书面语言”,目的在于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相对于过去的“听话、说话”,口语交际更多地体现了“对象”意识,更多地注意了交际过程中情意态度方面的要求,注意到交际中的文明素养,考虑交际效果。

口语交际时,既可以有大声发言,也可以有轻声说话,既要口齿清楚,也要辅以体态,既会表达思想,也会仔细倾听,既会有准备表达,也会临场应变,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往。

2.选择鲜活的口语交际话题。

选择恰如其分的交际话题,是实现口语交际的前提和保证,符合学生年龄、兴趣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口语现状的鲜活话题,能使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如:班干部竞选、课外书推荐等。但口语交际课不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复制,如果模拟生活情境就是单纯地把日常生活搬进课堂,那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反而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如:“自我介绍”这个话题,因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介绍的语气、语调、音量以及动作就都不一样,口语交际的目的就是要借助这个话题,锻炼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况能自我介绍的能力。

3.拓宽口语交际渠道。

口语交际具有“开放性”,口语交际教学不一定在课堂里进行,“多实践”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如: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捕捉生活中偶发事件,活用生活情境及时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新闻发布会、人物访谈、上街购物、学习推销商品等,在生动的活动实践中,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历练。总之,以“教材为中心”“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纸上谈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不可取的。

4.增强口语交际意识。

我们生活的母语环境,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增强口语交际意识。比如“赞美”,学生并不是不会赞美,而是缺少赞美别人的意识,课内外的多种真实生活情境的练习赞美,会唤醒学生赞美别人的意识,从而慢慢养成赞美别人的能力。养成了口语交际的意识,把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实践锻炼,也必然能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5.保证口语交际质量。

口语交际质量如何,要看是否进行了实质性交流。“实质性交流”包括交流的内容、形式、状态。首先,交流的内容应该是交际双方围绕话题的真实感受和思考。第二,交流的形式应是互动的。无论互动是明显的,还是隐性的,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应该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有认同、有质疑、有应对的直接的交际。在生生交际中,教师不能当“传声筒”“中转站”,总是转述学生的信息,否则,这样的交际状态就丧失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实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其中独白类的话题更要避免单向的自我表达,忽视交互性,如,进行续编故事、自我介绍、演讲等口语交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面向全体听众讲,用眼神、手势等与听众交流;第三,交流状态是积极的。听者和说者能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角色,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听得认真,说得自信,参与积极。

[责任编辑 纪敏]

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总复习;策略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应站在语文素养的高度上,对六年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初步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对各项语文能力进行实践训练,综合运用,促进语文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实践能力向思维方式转化,思维方式向思维品质转化。毕业总复习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梳理,突出重点,立足语用,整体提高。结合语文课程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本文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沟通与表达三大版块进行梳理。

积累与运用

一、汉语拼音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有关汉语拼音学习的总目标与内容——“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围绕这一目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由此可见,《课标》将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拼读音节而不特别强调直呼音节、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汉语拼音的复习中要把握好“度”,应立足于汉语拼音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二)存在问题

1.汉语拼音在低年级集中学习之后,到了高年级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回生现象。

2.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有:前后鼻韵母分辨不清;声调标不准;不能正确标出字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不能正确分辨字音;汉语拼音书写不规范以及和英文书写易混淆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成绩的提升。

(三)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分类梳理汉语拼音,夯实汉语拼音基础,巩固提升汉语拼音运用的能力。①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调、变调、《汉语拼音字母表》、音序查字法等进行查漏补缺式的整理与复习。②对儿化、轻声、变调等音变现象要采用实操方式及具体语境中加深记忆的方式进行分类梳理并达成掌握运用的目标。③针对本地区的方言特点,确立复习汉语拼音的重难点,如边音、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采用了解发声位置,反复进行发声练习、通过童谣等有趣形式进行正音与记忆。④对教材中易读错的生字和词语进行整理复习,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发现错音、自觉纠正,并通过反复拼读、加强记忆的体验学习方式进行复习。

2.借助多种题型进行练习。设计以下题型:看拼音写字词句;辨认整体认读音节;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是否该读轻声;根据词定音,划去不合适的音节;区别多音字;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大下写字母,并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等等,通过练习提升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运用能力。

3.加强汉语拼音的书写指导,针对学生在书写中容易出现的书写不规范,特别是与英文书写混淆的问题,要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同时要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二、汉字

(一)课标要求

《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T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围绕这一总目标,又分年段进行细化。小学毕业时要求学生达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存在问题

1.学生错别字现象问题严重。其原因一是同音字、形近字比较多,不好区分;二是有些中高年级教师淡化识字写字教学,放松要求,出现反生现象。三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识字积极性降低,多是被动识字。

2.学生写字质量下降。随着年级的升高,写字教学被忽视,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指导不细致,评价不到位,练习时间不充足,学生写字质量急速下降。

(三)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对汉字相关知识进行归类,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及书写规律,重点筛选出教材中如“里、万、鼎”等具有特殊笔顺的字;对教材中的难点字(难写、难读、难解)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以及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多义字进行歸类整理,指导学生做好查漏补缺。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实现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如可以设计查找错别字活动,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纠正作业、报刊、广告、宣传栏等中的错别字,制成手抄报或宣传册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错别字、改正错别字,避免机械重复的低效复习。

3.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对学生的书写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坚持进行每日书写的专项练习,加强作业、练习中书写的评价指导。特别要加强对学生书写速度进行训练。

4.设计复习题目要基于综合、开放、运用考量。以往复习“汉字”部分的主要题型有:①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②改错别字③写出部首及几画④辨字组词⑤多音字组词⑥选字填空⑦写出笔顺⑧辨别笔画等。立足综合、开放、运用,就是将以上单一题型的题目设计成具有综合性(融汉字多方面知识或融合词语、语句等)、开放性(注重学生个人体验)、综合性(既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习题,实现对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运用的全面考察。如围绕“熟”进行习题设计可以融合汉字演变、拼音、成语、一字多义、字音辨析、书写等进行设计。高质量的练习题会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复习起到推动作用。

三、词语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于“词语”方面的目标要求分散在阅读目标中。在年段目标中,从低到高分别提出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以及“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依据以上目标要求,毕业复习中,对“词语”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会读,会写,了解词义,还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会用,并进行词汇积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

由于有些教师对词语教学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少,导致学生存在两方面问题:

1.学生掌握的词语匮乏,缺少积累。

2.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较差,在活学活用方面存在欠缺,如词义辨析、关联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搭配等。

(三)指导策略

1.依据教材,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词语(成语),采用课内复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积累并正确运用常见的词语(成语)。

2.以法导练,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首先,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想象法;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置换、比较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解读法;读中感悟法等,要将这些方法的学习同实际应用相结合。

3.针对难点进行专项复习。对于多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等知识内容要善用专项复习,了解概念,学会辨析这三种词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归类练习、游戏、竞赛等形式提升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运用。

4.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如采取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造句、能力运用等题型加强练习,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归类、“的、地、得、着、了、过”的正确使用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正确运用能力。

四、句子

(一)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句子方面知识的学习目标是紧紧和“阅读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在“年段目标”中明确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由此可见,句子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句子的相关知识。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在阅读教学中缺少指导和训练,学生对长一些和比较复杂一些的句子往往把握不住结构,抓不住主干,不能准确理解主要意思。

2.由于在阅读教学中缺少特色句式的感悟和积累,因此学生掌握的句式比较单一,不丰富,不会转换和改写成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达。

3.由于学生课外阅读积累量少,不会对名言警句等进行恰当的引用,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运用方法掌握不扎实。

4.由于有些教师只注重句子的单一技能训练,忽视实践运用,学生往往面对单一型题目时能较好完成,但是一旦在阅读和写作实际运用中,就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出现很多问题。

(三)指导策略

1.对句子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如句式和表达效果、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好处、标点符号的用法等,教师可按照梳理知识总结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歸类整理,从中寻找规律,便于知识的巩固。而对于句式变换、句子仿写等具有方法运用性较强的内容,要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陈述句反问句互换、把字句被字句互换、直接引语与第三人称转述互换的基本方法,再通过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2.要注意做好“句子”这部分复习内容的整体设计。既要针对难点专项训练,更要注重实践,综合提高。如在“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领会句子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复习要点上,既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又要注意不能孤立单一地复习,要与阅读、习作的要求与方法联系起来,如修改病句可以和习作修改联系起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和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

五、诗句短语积累

(一)课标要求

《课标》特别重视语言积累,有很多具体阐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主要有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课后和语文园地里的诗词名句、格言警句,成语、歇后语、谚语等。

(二)存在问题

1.学生语言积累量偏少。有些老师只注重课内积累,忽视课外积累。还有些教师对古诗文与名言警句的积累背诵提出了要求,但缺少复习和检查,造成学生先背后忘,记忆不牢。

2.学生只是单纯机械的积累背诵,缺少对所背内容的整体理解,出现学生会背但不知所云的问题。

3.学生语言积累很多,但不会灵活运用。不能根据特定的语境正确地引用和运用。

(三)指导策略

1.教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适当指导学生了解所积累的内容。

2.采用独立复习与合作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个人复习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进行背诵的互检,提高全体学生的记忆效果。

3.指导学生分类别归纳整理诗歌和名言警句或名言警句或具有特殊表达形式的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分类的依据要注重多元化,如古诗词可按四季、内容、诗人等进行分类整理,名言警句的分类可以按照所表达的主题内容等进行分类强化记忆,教师要要关注背诵记忆的效果,注意通过有趣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4.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多种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提升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阅读与理解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下面,从常用的阅读方式、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和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等维度进行梳理。

一、常用的阅读方法

(一)课标要求

常用的阅读方式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关于阅读方法,课标中主要有以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展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二)存在问题

1.朗读时重音不准、断句不当,不能准确表达出文本意思;语调平淡,缺少技巧,不能恰当表达出情感。

2.默读时走马观花,抓不住关键信息;默读速度较慢,阅读效率较低。

3.没有掌握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不会熟练运用。

4.不善于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一般只會用一种方式通读,速度较慢,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较低。

(三)指导策略

教师平时阅读教学中就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总复习再对学过的各种阅读方法进行梳理,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1.朗读。朗读指导的重点是停顿和重音。同样的文字,停顿不同,重音不同,表达出的意思就不一样。因此,朗读时要“眼到口到心到”,人情人境,准确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再通过停顿、重音等表达出来。运用技巧,恰当表达。好的朗读需要准确理解意思,也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朗读人物对话时,要根据不同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情境,用不同的语调、语气和语速进行朗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选取恰当内容,进行针对训练。一般比较长的文章不必全篇都进行朗读,可以针对不同的朗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段落进行练习。进行对比朗读,加深体会。可以把内容近似、感情不同的诗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朗读,体会不同的感情和朗读方法,如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2.默读。默读时要抓住关键信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用心理解句意,特别要关注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转折点、结果等重要信息,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前后联系的句子、不懂的地方,要停下来想一想,加深理解和感受。经常进行快速默读的科学方法训练。掌握默读方法,训练学生把词组句子作为整体来认读,一眼看几个词组、一个句子、一行,进而看到几行,而不要在心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加快眼球移动速度,扩大视野范围。经常进行限时默读训练,不断提高默读速度。

3.精读。精读是教师教学中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遇到感兴趣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要调动心智和多种感官,反复咀嚼体会,以求得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获得愉悦的阅读审美体验,并从中获得启发和触动。(指导策略见后面“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部分)

4.略读和浏览。略读是只求概览大意,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或者了解文章总体结构。浏览的主要目的是检索信息、查找资料、了解大意。浏览时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读,只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甚至对不重要、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直接跳过去舍弃不读,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要加强对略读和浏览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略读和浏览,并结合课内外文章对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进行专项指导和训练。同时,引导学生平时多经常读书看报,读整本书,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练习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课内学法,课外用法,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

(一)课标要求

阅读是为了理解。阅读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在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关于阅读理解,课标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巾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其用法。

6.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存在问题

1.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不全面,不准确,把握不住核心;与文章中心思想混淆。

2.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准确体会思想感情。

3.阅读时往往只关注写了什么内容,不能准确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4.不了解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哪些,不能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指导策略

1.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都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但两者有区别。主要内容只需要陈述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基本格式为:本文主要写的是……。中心思想也称文章主旨,是从主要内容中提炼出来的。不仅要概括内容,还要写出作者要通过文章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基本格式为:本文通过写……(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

2.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l)看标题。

(2)连段意。

(3)找要素。

(4)找中心句。

3.归纳加深理解的方法。

(l)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深刻含义。

(3)抓住人物语言、行为、神态、外貌、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特点品质。

(4)抓住题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读文字想画面。

(6)结合标点符号体会思想感情。

(7)调动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8)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9)边读边想,加深理解。

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和要点,还要在阅读实践中进行综合训练和重点训练,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获得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

4.把握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常见的写作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具体有三种形式:顺序、倒序、插叙。二是时间顺序;三是空间顺序;四是要点顺序。

文章结构主要是指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

把握指导方法:一是抓重点词句。抓住表示事情发展、时间、空间顺序的词语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抓住表示承上启下的句段体会段落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结构。二是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图文并重,可以简洁明了地呈现各层级内容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文章可以画故事地图、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平面图等。

5.总结常见的写作方法。

(1)梳理写作方法。常见的写作方法有联想想象、点面结合、有详有略、动静结合、夹叙夹议、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白描細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开门见山,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借物喻人等。在阅读时,应关注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2)随文学习,梳理巩固。文章的写作方法一般不容易发现,往往要对前后内容进行联系、分析、对比,才能看出来,因此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发现。但要注意写作方法不宜系统讲授,要在随文学习中了解,而不能生硬地只提出一个概念。在毕业总复习时,可以结合具体文章对常用的写作方法进行梳理,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的认识。

(3)把握尺度。写作方法是比较高级的写作技巧,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一般达到了解的程度即可,即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不要求学生掌握概念,更不能强制要求学生在写作文中必须运用。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目标尺度,不能拔高。

三、不同文体的主要特征和阅读策略

(一)课标要求

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结构形式和表达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体主要有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小说、散文、神话传说、古诗词、现代诗歌、文言文、说明文、戏剧等。《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并对几类文体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应有文体意识,因文而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但有些教师阅读教学中往往忽略文体特征,不管什么课文,都用一种套路,不仅使阅读教学单调乏味,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存在问题

1.学生不了解文体类别和各种文体特点,不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影响了阅读质量和效率。

2.非连续性文本由于形式特殊,阅读难度大,原有课程资源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不掌握阅读方法,不能有效阅读。

3.整本书阅读没有落到实处,有些学生不喜欢读书,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有些学生虽然经常读课外书,但阅读类型单一,不够丰富;有些学生读书缺少方法,只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

(三)指导策略

1.增强文体意识。结合课内外文章归纳梳理各种常见的文体形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文体形式的特征和阅读策略。(1)叙事性作品。叙事性作品主要包括童话、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散文、小说、剧本、叙事性文言文等。童话。其特征是:虚拟的事物、离奇的情节、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阅读策略:一是边读边想,预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二是要整体把握故事内容,能够完整地讲述童话故事;三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想象奇幻、夸张有趣的特点,四是用心体会童话中表达出的美好情感和思想,五是把童话中的人物事件与现实世界进行联系,思考童话的现实意义。神话故事。其特征是:想像瑰奇奔放、描写极度夸张、形象鲜明多彩。阅读策略是:一是要了解故事梗概,能够简单完整地讲述故事;二是体会神话故事想象神奇、描写夸张的特点;三是从英雄人物身上感受远古时代人们的愿望情感和精神追求,受到文化熏陶。民间传说。其显著特征是:没有确定作者,人物故事简单、情节复沓,有一定神化因素,语言口语化,结局圆满。阅读策略:一是整体把握故事梗概,能够完整地讲述民间故事;二是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三是感受民间故事语言通俗、结构简单,易于流传的特点。寓言。其显著特点是:结构简短,语言精炼,寓意深刻。阅读策略:一是了解事件起因,挖掘人物心理;二是展开思考:想法和做法错在哪里,明白蕴含的寓意;三是联系生活,指导实践。小说。其特征是: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一波三折、注重环境描写。阅读策略:一是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搞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二是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体会人物的个性品质、思想情感;三是抓住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语句,体会其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四是抓住有关语句体会小说语言精炼、情节曲折、设置悬念等特点;五是联系实际,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散文。其显著特征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阅读策略:一是理清脉络,在看似散乱的内容中找到散文的“神”,即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准确把握文章大意;二是抓住文章描写的人、事、物去细细揣摩融在景物里面的情、事物里面的理,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邃意境;三是反复朗读,感受散文语言隽永优美、联想广泛丰富、形式自由灵活的特点,受到审美熏陶。文言文。其特征是:语言精炼、语法特殊、深奥难懂,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阅读策略:一是正确朗读,特别注意恰当断句,气断声连,读出节奏。二是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进而连起来整体把握内容,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符合现代语言习惯的短文。三是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想象,理解文章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四是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剧本。其显著特征是:内容精炼浓缩,矛盾冲突集中,以台词推进情节。阅读策略:一是在读通的基础上熟悉剧本情节,初步了解矛盾冲突和剧中人物,整体把握剧本大意。二是认真品读人物对话(或唱词),理解矛盾冲突,感受人物形象。三是分角色表演剧本,感受剧本的特点和魅力,提高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选择合适的课文片段改编成剧本,并练习表演。(2)诗词。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感情强烈。诗词的阅读策略:一是理解题目,了解作者。二是正确诵读把握节奏。三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四是熟读成诵,积累语言。(3)说明性文体。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其显著特征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任务,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说明文的阅读要关注文章的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不可纠缠于情感渲染、生动描述。阅读策略:一是先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说明的内容和顺序;二是细读每一部分,了解事物的特点及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三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品味文章的精彩之处。

2.加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和训练。《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了一种非连续性文体的阅读要求:充分體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更体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方式呈现。常见的类型有:目录、索引、图形、图示、地图、数据表、时间表、清单、票据、广告、证书等,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性文体。特征是:文字不连续,图文并茂,简明直观。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一是全面仔细读文看图,图文结合,读懂各部分的信息内容;二是根据需要能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三是根据有关信息进行简单推论。

非连续性文本由于多被忽视,需要教师格外关注。(1)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目标。《课标》在第三学段第一次出现“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简单”两字的表述,指向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而不是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也是比较浅显的认知层面的要求,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不要拔高。(2)针对课程资源少的问题,要采取多种办法,丰富课程资源。一是与现行语文教材相结合,补充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如教学《颐和园》时,可以增补相应的导览图,和文章介绍的写作顺序相配合,既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又增加阅读的趣味和应用性。再如学习《鲸》《太阳》这类说明性文章时,可以补充图表、数据,让学生在鲜明的数据和形象的图表中感受事物的特点。二是与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相结合。如在学习人与动物主题的单元时,可以借用科学教材中有关动物的图表等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补充阅读,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阅读能力。三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可以设计旅游等语文实践活动,将导游图、火车票、飞机票、药品说明书、地图等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纳入活动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整本书阅读,加强方法指导。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已经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开设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阅读策略单元”等栏目。教师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起来;二是指导阅读策略.让学生读出收获。最好的方法是确定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师生共读,选读书籍学生自由选择。(l)推荐好书,全班共读。优先推荐教材中拓展的书目,可以用课文带出整本书,可以从一位作家带出整本书。教师还可以推荐其他适合学生读的书。推荐策略:作品影响、作家地位、名人书评;看封面猜内容;精彩的故事情节;影视片段;设置悬念等。(2)指导阅读方法。监测学生的阅读进程,适时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如拿过一本书要先看封面、封二、序言、目录等,了解大致内容;看标题,预测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读外国小说时先看人物表,记住名字,理清关系;遇到生字词画下来,先猜后查;边读边想,写批注;遇到困难多读几遍;画人物肖像图、人物关系图、故事路线图;适时采用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提高阅读效率;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阅读半小时;经常和同学交流阅读进度和感受等等。(3)读后组织读书交流会和讨论会。分人物、故事、语言、感悟等多个专题,交流阅读感受和收获,展示阅读成果。引导学生有目的二次阅读,丰富阅读成果,增强成就感。尊重学生个性,展示形式可以自由多样。

沟通与表达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产生,它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用于口头交际,比较随意;书面语言用于相对正式的场合,比较严谨。

一、口语交际

(一)课标要求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学生的母语基础;二是学生在学校里训练与习得(包括课程的“口语交际教学”及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口语交际训练);三是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主要是日常形态的口语交际。《课标》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由此不难看出,学生能够有条理表达,能简单转述,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语气语调适当,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由尊重对方到理解对方,最终形成基本技能是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提出的终极目标。

(二)存在问题

1.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差距很大,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主动交际的愿望不强。自卑、胆怯、顾虑、紧张是影响口语交际的因素。

2.在交际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讲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严重。

3.学生的倾听能力普遍弱。学生在交流时只顾自己说而不善于倾听。

4.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规范、表述不够清楚、语序混乱、没有条理。

(三)指导策略

1.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训练离不开词句的运用,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语言环境,多一点拓展训练,如组词、造句等,还可以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如在教学中利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新的句式等进行仿说训练。这样,通过词句的积累,学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表达。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他们的语言。

2.传授策略,树立参与信心。针对学生交际能力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向学生传授交际的策略,告诉学生交际双方注意力要集中,表情要自然、放松;当双方产生情感共鸣时,报以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场合要说得体的话;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等。还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要让学生感觉到:口语交际是人之间的自然交往,是放松的自由的。

3.精选话题,激发表达欲望。话题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因此,话题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消除交际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如:六(3)班的同学在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老师在课上及时组织了一场辩论:“反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说谎、搬弄是非、耍小聪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形象。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呢?”这是一个交往类话题,学生对书以及书中人物都很感兴趣,辩论时教师只需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表达空间,提醒学生辩论不是“攻击”,说话时要有分寸,要有理有据,有进有退就可以了。

4.强化倾听,提升交际能力。学会倾听是顺利交流的前提,《课标》要求:“在交谈巾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语言、行为表现进行讨论、补充、评价、质疑,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通过评价这一环节也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如教学口语交际《我的理想》,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名人”小时候的理想,然后畅谈自己的理想,大家来评价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理想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只要树立的理想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很有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先认真听,注意抓住他人“语言”巾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回应,“交际”也就开始了。

5.拓宽途径,突出开放性。除去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项训练之外,课文中的资源也可以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素材例如:利用文本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还可以抓住文中留白引导学生补充说话等。口语交际课还应该走向生活,例如自然界的风景,社会上的风土人情等都可以成为交际的内容。有时候课堂上的偶發事件也可以成口语交际的素材。例如“体育课上,王伟同学肚子疼得厉害,李强和张明连忙将他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王伟得了急性肠胃炎,需住院治疗。请你代替李强或张明打电话通知王伟父母,要求语言简洁明了”。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情境说话的能力,由于情境特殊,说话的内容既要言简意赅,意思又要表达清楚,符合题目要求。

(四)口语交际的命题方式及应试技巧

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在设置的具体情境下检测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展示的是学生的交往沟通、文明礼貌、语言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命题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为选择题,另一类为书写题。题面的设计为一种对话情境,要求学生以自己或以情境巾的某个人物的身份对另一个人或某件事说一段简明、得体的话。常见方式有:访谈式、辩论式、劝说式、推荐式等。解答的原则要注意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言之有“物”,即有内容;言之有“序”,即顺序合理,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字数的限制。

二、写作

(一)课标要求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习作习惯等。《课标》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二)存在问题

1.学生不爱写作,缺乏兴趣。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更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这些困难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更谈不上主动写作了。

2.语言不够丰富,缺乏感染力。语言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最常见问题,具体表现为:词汇量少;语言枯燥、空洞、乏味;语句平淡,不生动、不具体,没有感染力。

3.空话套话太多,缺乏真情实感。学生的习作大部分都是情感失真,“假、大、空”的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语言浮夸、胡编乱造,还有的学生套用网上的作文甚至抄袭。

4.写作素材陈旧.缺乏新意。写人物美好品质除了写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再者就是拾金不昧,陈旧的、千篇一律的雷同材料降低了文章的新颖性、可读性。

5.布局谋篇混乱,缺乏技巧。在习作中,学生普遍不会运用或很少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写出来的作文有的结构松散,首尾脱节;有的叙述混乱,层次不清;有的主题不明,详略不当;有的表述随意性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读起来枯燥乏味。

6.不会修改,缺少方法。很多学生在完成作文初稿后“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发现作文中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存有懒惰、自满的心理;二是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修改方法。

(三)指导策略

1.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求学生写作时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身边人和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此外,教师还要改变评价方式,去欣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训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性。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以及期末复习时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类作文的写作要点。如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看图作文中的“观察”训练;想象作文的“想象”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等,抓住这些重点进行训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在薄弱环节下功夫,比如记叙文中的叙事、状物,重在求“序”,即按一定顺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物体的形状、作用叙述清楚;写人、写景,重在求“异”,即抓住特点写出该人物、景物与其他人物、景物的不同之处。

3.重视语言积累,丰富学生语言。学生语言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积累不够,背诵和阅读是积累语言的两个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优美词句、精彩语段以及名言警句,将积累的佳句与写作融会贯通,合理运用,让积累更有意义、有价值。

4.夯实写作环节,在实践中学会写作。教师应抓住每次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即:先仔细阅读作文的要求,明确写作的体裁、范围和重点,确立写作的中心,紧扣中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体而新鲜的材料拟定题纲、布局谋篇,动笔书写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熟练操作写作流程,及时查漏补缺,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内容具体,层次清晰,结构完整,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

5.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相互促进。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及一个个鲜活的口语交际话题都是学生习作的经典范例。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写作技巧,讲解透彻,与平时小练笔紧密结合,加强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熟能生巧。比如在学习《白杨》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课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手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植物,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一写作技巧。

6.多措并举,指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1)借助课文。学习写人的文章,要让学生懂得抓住人物具体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塑造形象,如《临死前的严监生》;学习记事的文章,要让学生知道抓住事情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具体地写,如《桥》;学习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知道抓住景物的特征具体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可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是按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不同特点写出它的美丽;学习状物类文章,要让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把事物的特征写出来,如《翠鸟》一文中的外形描写。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使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反面衬托这些表现手法,也应结合具体课文让学生掌握。(2)借助范文。好的范文是学生写出创新作文的基础,为学生在模仿与运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提醒暗示学生的作用。通过对范文的赏析,学生们可以积累词句、理清结构、掌握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为写出自已的文章打下基础。可以Ji示详略两个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优劣。

7.分类梳理,明确写作要领。①纪实作文。纪实作文要有“实”可“纪”,内容具体、生动,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主要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人的作文首先要抓住人物特点把人物写像;第二要能够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多种描写方法,把人物写活。第三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写景的作文。写景既要景物特征,又要运用多种感官把景物写活,还要按顺序写出层次,在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注意情景交融。比如写校园,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的样子;还可以按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山顶看是什么样子,山脚看又是什么样子等。这样习作才能生动形象。状物的作文观察要细致,要抓住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层次要清楚,还要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展开想象和联想,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写学生想象的情景、想象的事物。想象作文素材的来源一是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选取美好的事物作为想象的客体,展开想象的翅膀;二是创设童话般充满幻想的情景,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激起学生的想象;三是选取适当的阅读教材进行改写、续写,如:改变人称、改变结构、改变体裁、补充情节等创造性复述活动,进行多种题材的想象作文。③常用的应用文。书信、便条、建议书、演讲稿、表扬信、招领启事、请假条、留言条等是常见应用文,要注意书写的格式,语言力求简洁。

读书笔记是读书时记录读书心得或为整理文中的精彩语段而做的笔记。根据所读文章种类的不同,读书笔记的呈现方式也各有不同:为了积累词汇、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可以采用摘录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就可以采用提纲式。读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后为了记住故事内容,可以采取梗概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很多感触,要记录这些感受就可以采用心得式,也就是写读(观)后感。

8.教给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惯。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和技能。要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知道在遣词造句、文章条理、结构安排、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检查修改,通过反复修改,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把写作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四)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和平时的习作是对学生在两种情境下分别进行的检测和训练,考场作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考场内的习作就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命题作文:(1)认真审题:抓关键词语,审范围、体裁;(2)明确要求:语言要求及其他要求,如不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地名等;(3)精心选材:尽可能选取有意义、典型的材料;(4)列提纲,以防止跑题和主次不分现象的出现;(5)动笔写文:字迹工整,卷面整洁;(6)读文修改:修改表述不清、不通的语句。

2.半命题作文:(1)审题目:补充完整;(2)读“要求”,明确文体、范围、对象;(3)定中心(说明什么,反映、赞扬、提倡什么);(4)选材布局;(5)列提纲;(6)动笔写文:字迹清晰、工整;(7)读文修改。

3.給材料作文:(1)扩写:补充扩展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及能突出中心的环境、场面描写。(2)续写:有三种形式:给开头、给结尾、给头尾。步骤:A.认真读原文,明确中心;B.联系实践,展开联想,续写主要情节。要求既合情理,又与原文风格一致。(3)缩写:把长文压缩成短文。缩写要与原文的中心、重点和结构大体相同,文体、题目不能改变。方法是次要内容删去,概括主要内容,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完整的内容。A.读懂原文,分清主次;B.注意题巾要求(字数限制等),合理压缩;C.修改。

4.看图作文:(l)认真观察图画,抓住图的主体内容,看懂环境,观察人物神情、动作。(2)合理想象,想象和虚构要与图中人物、环境、情节安排一致,想象人物语言、心理等。多幅图要详述重点画面,不面面俱到;单幅画要观察细致、联想丰富。

5.应用文。应用文是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指导时注意:(1)对象明确;(2)内容充实;(3)语言简明;(4)格式正确。

【责任编辑李幸阳】

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第3篇

2、刍议大语文教学观视域下的师范高专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3、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综述

4、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

5、“双考”背景下师范生语文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的培养

6、浅谈新时代下如何培养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师的素养

7、新课程标准对师范作文教学的启示

8、关于语文师范生培养课程标准制定的几点思考

9、英语专业师范生说课与口语技能训练研究

10、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问题与对策

11、论五年制师范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2、刍议幼儿师范语文美育教育

13、高校师范生进行形体训练的意义及作用

14、浅谈微课的误区与设计策略

15、浅谈儿童文学在师范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6、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语文课堂教学刍议

17、师范院校语文教育的缺陷

18、如何强化幼儿师范语文课堂教学

19、试谈幼儿师范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20、新课标背景下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研究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制度的变迁*

22、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特色课程设置探究

23、小教专业师范生“基本语文素养”培养研究

24、大学师范专业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25、师范高专幼教专业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

26、师范生培养应坚守教师职业素养底线

27、语文教学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28、精析师范学生需要,有效实施语文教学

29、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30、关于五年制师范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观念的思考

31、师范语文创新教学应营造愉悦的空间探微

32、高师语文课堂教学渗透“闲暇意识”的必要性探

33、浅析免费师范生可持续发展之路

34、以技能大赛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思考

35、师范院校语文教学法研究

36、汉语言文学师范生语文意识培养的路径初探

37、师范院校语文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3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语文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

39、幼儿师范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40、浅谈如何提高中等师范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4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实践

42、反思与重构: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语文教学的思考

43、论教育改革背景下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44、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提高师范生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45、论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古诗文积累

46、幼儿师范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47、试论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

48、关于师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思考

49、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育研究

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伴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小学教育中毕业班语文的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语文是整个学习生涯文科学习的开端,所以,小学语文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从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方法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而承载这五千年文明的就是文字、语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毕业班的语文学习。它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整体的复习了小学教育的所有内容,也为初中及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班的语文学习涵盖了整个小学语文的重点与难点,这使得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因此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应主意以下几点来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最重要的是根据教材,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做好课堂导纲。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一份高质量的教学导纲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大纲,重新编排、组织教材内容,并加上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同时,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还要注重宏观与微观的把握、单元知识的总结、重难点的解析等。

课前准备不仅仅是教师准备教学导纲的过程,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还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智力水平,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充分了解。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准备难、易两个层次的教学导纲,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课前准备就是一个“台下功”,如何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到课堂上就要看教师的“台下功”。

二、强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抓住课堂的教学效率会让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有一个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不仅仅就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固定模式,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自己讲讲对于题目的独特理解,教师加以补充。还可以组成课堂的学习小组,对重难点进行小组讨论、竞争,有竞争就有动力。毕业班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教师“独白”,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有兴趣去主动学习,这样,学习效率会有显著提高。有很多的小学毕业班语文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布置一些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匀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完成,这是非常不好的上课习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是很珍贵的,在课堂上可以讲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不过不能留太多时间,边引导边让学生思考,这样能起到让课堂时间充分利用的效果。

三、传授方法,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可见学习方法永远好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而言,重要的并不是一道题目的答案,而是可以举一反三,由一个问题推举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独立的去解决、探索一些新问题,获取新知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掌握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又有那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呢?第一,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教师即将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第二,教给学生读懂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第三,让学生养成读书做注释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等等之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总结,运用到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中。

四、对症下药,单个辅导

对于一些学习、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并不是看最好的学生,而是要看平均成绩。所以,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要主动的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找到合适的方法让这些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解决困难。当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时,教师要能从根本上找到这些学生讨厌语文的地方,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他们重拾信心。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就有义务告诉他们偏科的严重性,学习并不只是看某一学科的学习能力,而是有拿手的,其它的也不能拖后腿。诸如此类的问题,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去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这对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综上所述,随着整个社会对小学教育的重视,而语文学科又是小学教育的重点,所以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质量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摒弃“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能力主动学习。从而能让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育整体质量有一个持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J]. 新课程(中),2011,06:46-47.

[2]党婵娟. 如何提高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质量[J]. 新课程(小学),2013,02:165.

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读拼音,写词语

mˆiji•nglŠnglŒzh„nm”y”kuŠw’zh”()力泥() () 精()()()()造

(二)用“√”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匀称 (chˆnchˆng)宁信度(nŠngnŒng )阻挠〔r‚on‚o)入场券 (ju„nqu„n )玉屑 (x ˆxiˆ)兴奋(x‰ngxŒng )晌午 (shƒngxiƒng )膝盖(x‰q‰)暖和(h uoho )水寨(zh„izhu„i)荆棘 (j‰nj‰ng)海滨 (b‰nb ‰ng)

(三)写出下列字的音序并按其顺序排列

诺()御()辱()僻()标()煎()蒲()泣()藤()擂()

排序

二、词语训练

(一)补充下列词语并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阴谋()计同心()力神机()算垂头()气无(之宝

负()请罪攻无不()战无不()完()归赵理直气(开卷有()螳()捕蝉⒈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⒉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的。(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⒋表示向人们认错赔罪。(⒌比喻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⒍形容强大无比,每一次战争都能胜利。()

(二)请认真读下列的句子,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⒈今天的生活让他很痛苦,他是多么盼望过上()的生活呀!⒉现在的公路都是宽阔的,而以前的街道都是()的!

(三)照样子做题

例: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乡村)坚硬对岩石正如松软对()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西红柿对蔬菜正如面粉对()大海对鱼游正如天空对(

(四)词语排序:⒈ 列提纲选材写作修改题⒉ 父亲祖父弟弟姐姐叔

(五)选择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是…而是…尽管…还是…只有…才…哪怕…也…

) ) )) )) 审叔

⒈我和小玲是好朋友,每天上学()我叫她,()她叫我。

⒉今天早晨()下了大雨,我们班同学()一个也没有迟到的。

⒊()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我们一定能够克服。

⒋()只有下番功夫,()得到优异的成绩。

(六)划去不是一类的词

⒈解放军农民妇女工人学生⒉法语英语日语外语汉语

三句子训练

⒈缩句

我猛然间听到随水柱飞扬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⒉扩句

()的白云倒映的()河水里。

⒊照样子写句子。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②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③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②在学校里,我每一天都能够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朗朗的读书声。

③李亮被评为“三好学生”,显出一份得意忘形的样子。

④意志虚弱的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

⒌引语互换。

①妈妈对我说,她今天加班,让我自己回家做饭。

②小红对小明说:“明天我和你一起复习功课吧!”

四课文内容

⒈世事洞明皆学问⒉死去元知万事空⒊《将相和》一文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后来用“将相和”比喻,课文中的三个故事依次为、、。

⒋《示儿》是代著名诗人在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与代著名的诗人所作的《》表达的感情是相同的。

⒌你知道的一句名言是:

⒍《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是指,第二个幸福是指,这两个幸福的真正含义是

在了解了这个故事后,对你的触动是:

五阅读理解

(一)《詹天佑》片断

()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陂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的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⒈给文中的横线处加上标点符号。

⒉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

⒊文中划横线的地方说明詹天佑:()

⑴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⑵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⒋文中画~~~的句子表现了詹天佑

⒌抄写文中的体现条件恶劣的词语有:

⒍写出文中的中心句。⒎给本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

(二)芭蕉

春天里,两 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种了一棵芭蕉苗。‖

土地虽说贫瘠,芭蕉的生命却也顽强。伴着日出,送着月落,几经风吹雨打,芭蕉长大了,开花了。看她翠绿的衣裙,是那样清新悦耳,腼腆的神韵,楚楚动人,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晨曦中,小学生站在芭蕉下,“咿”“喔”“呜”地念着刚学会的拼音字母:暮霭里,孩子们笑着,闹着,在芭蕉旁游戏。静静的夜里,老师的窗户里的灯光,给芭蕉穿上了斑驳的花衣。当秋风吹动芭蕉叶,发出丰收的欢笑声时,芭蕉成熟了,女教师领着学生们砍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了的芭蕉树。‖

学生们指着芭蕉树,迷惑不解地问:“老师,它,还会结果吗?”

“不会了”

“那为什么还留着它”

“因为它还有用”

不久,从芭蕉根部滋生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又不久,嫩芽长成了小芭蕉。一样绿色的衣裙,一样腼腆的神韵。小芭蕉越长越大了,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它完全枯萎了。

学生们冲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女教师摘下自己的老花眼,将目光从备课本中收回,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全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女教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不会的,它心里一定很快乐。”‖

又是一个静静地夜晚,女教师坐在案前批发作业。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用稚嫩而工整地笔迹写着:“我长大以后,也乐意做一个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弟弟妹妹,就像老芭蕉一样。”女教师三感动了,热泪溢出了她的眼窝……

夜,静谧安宁。窗外,芭蕉绿叶婆娑起舞;窗内,老师手中的红笔不停地圈点着……‖⒈给下面的字加音

腼腆()暮霭()静谧()婆娑()⒉根据分好地段落,写出第一段和第五段的段意。

⒊在文中用“”标出与“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相呼应的句子。

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迷惑不解:

⒌这一篇文章中,作者借老芭蕉比喻,借小芭蕉比喻,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⒍当老芭蕉把自己的养分都给了小芭蕉之后,老师为什么却说:“不会的,它心里一定很快乐”。

⒎通过学习读文,你知道女教师被什么感动了吗?她为什么会感动得热泪溢出了眼窝?

六习作

语文毕业生论文范文第6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绵绵。

二、我会读拼音写同音字。(4分)

jiàn fú jùn jiān

( )康 仿( ) ( )工 ( )苦

( )设 吹( ) ( )俏 ( )难

三、 我会补充成语(8分)

( )( )大悟 ( )重( )长 ( )( )成效

张冠( )( ) 追根( )( ) 专心( )( )

我会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连起来写句子:

四、我会改句子。(4分)

1、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灾区的小朋友收到了我们写给他们的充满关爱的一封书信。(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要经常阅读课外书,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站住了问店家:“叫我做什么,我又不赖酒钱!”(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结合课内外积累填空(15分)

1、我在课内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巧舌如簧的王熙凤,《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的居里夫人等。我在课外喜欢阅读,其中《 》(哪本书或哪个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 。(6分)

2、我用心感悟佳作美文,积累语言。《少年闺土》中的美景令人难忘,“_________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____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的碧绿的西瓜。”林清玄的《 》中的一段话蕴含哲理,给人启迪,“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______ 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_________ 的心。”(3分)

3、我还积累了一些名言佳句,学以致用。每当中秋佳节,远在异乡的游子就会吟诵起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每当好友离别时,我会用这样的诗句表达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看到人做事不诚实守信时,我会这样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看到有人反复无常,就会想起这句歇后语,孙悟空的脸———______________。(6分)

【阅读天地】(32分)

一、 课内阅读(10分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复”音序为__________,部首为__________。“复”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重复;②恢复;③再,又;④答复。在“一去不复返”中应选第__________种解释。(3分)

2、照文中的第一句仿写。(2分)___________了,有________________时候;____________了,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3、选择。(2分)“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向聪明的人询问我们的时候去哪儿了。B、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过去日子的留恋。

4、结合课文填空。(3分)“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外阅读(22分)

_________________

前几天,学校请来了照相馆的李师傅,要为我们毕业班的全体同学拍一张毕业照。同学们都高兴极了,(唯 维)独我却碰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在排队的时候,班主任秦老师故意把我的“死对头”黄美华安排在我身边,真是冤家路窄啊!

黄美华低着头不吭声,我憋着气把头扭向一边,两人之间隔一道“银河”。

“大家靠(拢 扰)点,不然照出来像一盘散沙似的,就会损害了你们集体的形象。”李师傅洪亮的声音,使我不由自主地转过头来瞧瞧这道“银河”。再看那照相机,它正瞪大眼睛在期待着我们。这时,秦老师那(即 既)热情又严肃的目光投向我们。我不好意思,慌忙把头扭向一边。秦老师走近几步小声地说 都什么时候了 你们还这样 难道你们都打算做一辈子冤家吗 我希望你们要珍惜六年同窗的友谊 声音轻而沉,充满了感情。我感到十分惭愧,忽然,有一只手拉住了我的衣角抖动了几下。我转过头看看美华,她的脸红扑扑的,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闪一闪地看着我,嘴边含着一丝(羞 差)涩的微笑。我心里一热,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这就对了!”李师傅大喊着。接着又逗着我们笑一笑,咔嚓一声,全班同学的笑脸都被收进了相机。

过了几天,李师傅送来了照片。瞧,在全班同学当中,要数我和美华笑得最甜!我感谢照相机,是它为我们留下这难忘的一刹那……

(1)给短文补个题目。(2分)

(2)给文中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3)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2分)

(4)文中有几处精彩的描写,请按要求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并画记号。(4分)

①找出描写秦老师神态的句子,画上“ ”线。

②找出描写美华主动与“我”和好的句子,画上“ ”线。

(5)从文中找出带有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4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6)说说短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动?(4分)

(7)用几句话写一写在你小学阶段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3分)

【口语交际】(5分)

为了美化校园,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校长想请同学们当设计师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可以用合适的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新。

1、学校花圃:

2、音乐教室:

3、实验室:

4、学校餐厅:

5、图书阅览室:

【真情习作】(4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信任是

有人说:信任是一条纽带,它可以拉近师生的心、邻里的心、两三代人的心;信任是一团火,它可以使人充满自信,充满向上的热情,促使你尽职尽责……

2.我眼中的

上一篇:工业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历史与社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