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3-12-17

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谈及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 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是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的主线, 但是若用美感教育来涵盖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并不全面。

1、美感教育的概念

1912年, 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一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教育方针, 制订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五育”就包涵了美感教育。蔡元培在文中叙述了自己对美感教育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采莲煮豆、饮食之事也;而一入诗歌, 则别成兴趣。火山赤舌, 大风破舟, 可骇可怖之景也;而一入图画, 则转堪展玩。”他将美育提升到了一定的精神高度, 认为无聊乏味的生活琐事用艺术来表达可以饶有趣味, 人们对自然的恐惧与无奈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 也可以体会到不同的意境与胸怀。在其《美育》[2]一文中指出美育的目的是“陶养情操”, 将美感教育的作用涵盖在美化心灵的精神层面。他甚至大胆的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 他认为的宗教有“摆脱现世”、“幸福”的作用。同理, 他认为的美育也可以达到这一功效。在教学科目上, 他指出美感教育应占有25%的比重, 图画、唱歌、游戏课程都是美育, 手工课程也可以施以美感。李石岑在《美育之原理》[3]一文中对“美育”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美育是“直觉的”、“浪漫的”、“主观的”、“个性的”。由此可见, 民国时期提出的美感教育是以美来净化心灵的教育, 并不是学习知识技能参与社会劳作的, 美感教育提倡的是超越功利的纯艺术教育。

2、美感教育的实施方法

1923年, 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4]一文中针对当时的国情和社会发展, 提出了美感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他提出美育应该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实施。家庭的美感教育方法不仅要注重家庭教育, 还要注重胎教。学校的美感教育方法在幼稚园、中小学、大学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并主张举行辩论会、展览会、音乐会等活动。社会的美感教育方法要设立美术馆、展览会、音乐会、剧院、等专门教育机构, 并且注重道路、名胜、公园、建筑等地方美化。构建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公共教育共同进行美感教育的模式。由此看来, 民国时期的美感教育的实施方法与今日的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法是基本吻合的, 除了随着时间的发展, 艺术的门类增多, 艺术教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以外, 均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艺术教育的实施。

3、美感教育的影响

美感教育的理论直接影响到了民国教育制度, 民国学制是清末学制的改良, 在教学科目上基本没有改变, 美感教育理论影响到了课程教育的宗旨。在1916年1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5]中明确提出手工、图画、唱歌三门科目的学科的教育要求注重美育, 手工科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图画、唱歌科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 并要求教授各科时都要引起学生的审美观念, 与清末的教育宗旨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美感教育的思想并不能带来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 仅填补了国民心灵的满足感, 无益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教育是不贴合实际的, 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若仅停留在麻痹民众心灵的程度, 是无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

二、职业教育建构出的艺术教育

为了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思想呼之欲出, 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思想才得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6]一文中就指出, 职业教育是针对“社会困于生计”的现象提出的, 指出美感教育的弊端。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由“五育”之一的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训练的能力, 使学校教育贴合实际生产劳作, 满足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在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 职业教育思想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 在地理课程中, 在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要求少用文字, 多画图, 学习掌握绘制地理图版的技能。在图画课程中, 职业教育思想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物写生的能力。在手工课程中, 职业教育思想强调掌握器物的原始材料和组建方法, 拥有实际造物技巧。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和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更强调实际操作运用与配合社会职业需求。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在艺术教育的渗透不仅在图画、音乐、家事、手工、缝纫等课程教学上, 还专门成立了职业学校, 例如家事职业学校, 桑蚕职业学校, 女工传习所等。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同样拥有瓶颈和困难, 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是主要问题。在黄炎培的《设施职业教育新标准》[7]一文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四大标准:第一, 职业教育要迎合社会实际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学校种类、学科设置、学习专业等。第二, 控制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供过于求会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寻工作, 供不应求会致使社会生产劳动力不足, 所以职业教育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控制生源。第三,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优秀的职业道德观也是社会需要的, 道德培训是不可缺少的, 达到德艺双馨的境界。第四, 职业教育需要实际演练, 制定实习制度。学生毕业后要经过实习阶段, 考核合格后才颁发毕业证书。由此可见, 职业教育思想强调社会于教育的关系, 使艺术教育贴合实践, 培养艺术职业技能。

三、总结

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美育, 以美育来涵盖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是片面的, 美育是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的思想层面, 而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不是“束之高阁”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艺术教育真真切切的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 是职业教育思想与美感教育思想共同形成的艺术教育。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美感教育思想有着显著的差别, 又共同服务于艺术教育。职业教育思想强调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美感教育思想强调艺术教育的精神升华, 两者看似背道而驰, 却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艺术教育较为完整的面貌。

摘要:民国时期艺术教育主要受美感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两方面影响, 美感教育是注重艺术教育的情感培养, 职业教育注重艺术教育的社会实践, 两者相互交融, 综合构建出民国时期艺术教育的面貌。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感教育,职业教育,民国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长沙:岳麓书社.2016. (2) :115-123.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15.

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对PBL模式本质的定位

(一) PBL模式实现的是课堂的交互性

多角度、多层次、多平台的立体交互式操作是PBL… (Problem—Based……Learning) 模式运用的最基本的形式, 刘庆昌提出“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 是“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1]。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 虽然教学都用同样的素材, 如案例、图片、视频等等, 但在PBL的应用中, 教师举实例, 不是为了引向新概念、新知识, 而是为了引向新任务、问题或小的项目。以思想政治课中“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这一内容为例来说明, 传统教学中老师可能配图表讲解 (教师的教学主导性) 或者让学生填充图表 (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 稍好一些的会让二者有机结合, 但在PBL的模式上, 首先, 让学生认识现状 (学生的疑问) , 则在一开始就构建起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的互动。其次, 教师就学生现状的疑问设置相关反向问题, 学生根据生活认识来解答问题, 教师再进一步补充。然后, 让师生一起画图 (教师做主体框架, 学生填充实质内容, 教师完善内容) , 最后, 教师提问, 让学生思考回答, 这最后的环节因为涉及到课堂的时效性及课后内容的延伸性与学生自主习的效果回馈, 可以放在网络平台上去运作, 而且只要与此问题相关, 就可以一直在网络上推进对此问题的对话与探讨, 这一点也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上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

(二) PBL模式搭建的是平台上的网络化

利用网络推进信息化是课堂教学之所趋。师生知识的传递、经验的共享、心灵的碰撞不只局限在课堂上、纸面上, 而是进一步拓展师生交往至线上, 所以搭建高校思想政治课PBL网络学习平台是构建该种模式的必备条件, 运用网络在手机终端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资源共享, 让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同步, 融思政教育的兴趣性与实效性于一体。因此, 为实现这一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基于PBL模式做了思想政治资源库 (主要是教师信息共享) 、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网 (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用) 及创设了微信公众号 (主要是创设师生随时随地的课堂) 。基于网络的PBL让思政教育随时能学。

(三) PBL模式促进的是师生间的平等性

打造和谐的、平等的、温馨的课堂秩序是PBL课堂模式的价值体现。平等对话, 于学生来讲, 平等交流意味着思想的解放、创造性的运用、创新性能力的彰显, 提升与凸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对教师而言, 则意味着课堂内要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 走向分享的舞台, 在掌握基本的概念等知识点之外, 更强调关注学生本身, 而不仅仅是学习本身, 体现以人为本, 而不仅仅是以教学知识点为本的思政课的核心, 对师生双方来讲, 课堂不再是独角戏, 而是思维活动、专业成长和人格塑造的成长历程。

总之, PBL模式以创设模拟情境为学习媒介, 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使小组在任务情景中进行问题分析, 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契合点, 逐步形成新的知识支撑。在这种层层进的学习进程中, 教师只是架构情景框架的导演, 真正的课堂角色是演员身份的学生。PBL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在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和提高实效性的同时, 让课堂生成为动态的智慧的课堂。

二、PBL课堂模式的运作——开放与生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都是教师拿着备课本、教材 (参) , 准备着PPT课件走进教室去授课, 其中一系列要提的问题也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好了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先设计存在差异, 立马会被矫正, 这种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俨然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之诟病。

(一) 开放与生成是PBL模式的必然选择

开放对应于封闭, 生成对应于预设,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3]。预设是教学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 但是, 首先, 教学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堂的开放与生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学生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等等都给教学带来了不确定性, 而这些不确定性决定了开放性课堂的必然出现, PBL模式中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目标的开放、内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形式的开放等等, 并在开放中进行着课堂体系的生成。

其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比传授知识技能的专业课, 他更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 更偏重思想上情感交流与碰撞, 而只有开放与生成的对话交流才是最真实、有效的教学感受。所以, 以PBL模式为平台的课堂会做到“实话实说”在这里, 运用PBL模式使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 而更是师生教学中智慧充分展现的演绎。

最后, 信息化手段是PBL模式推进的载体, 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 在问题导向中, 可以通过“雨课堂”等平台的“弹幕”功能集中呈现学习的困惑, 在线下, 还能通过QQ、微信等媒介寻求老师的指点, 并且利用“云班课”手段展开“头脑风暴”, 邀请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解决问题, 突破“一人”、“一地”、“一时”的限制。因此, PBL模式与网络的衔接及信息化的运用决定了其课堂模式的开放与生成的层次。

(二) 设计开放生成课堂的基本要素

有效、生动、活泼的开放课堂是PBL模式的终极目标, 而要使师生的教与学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不断程度的体验与升华, 离不开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第一, 打造开放地教学设计模式。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 所以,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4]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因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更关联到人的思想的复杂性与时事的动态性, 所以应本着开放精神, 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设计都要预留空间, 在教学中要有意地设置“知识的陷阱”或“知识墙”, 对学生进行激发性地质疑, 引发他们的疑问,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引导, 引导到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 最后达到使学生深思的目的, 为生成新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

第二, 运用求异多问的教学手段。PBL以结构优良、接近真实情境的问题为学习动力,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构建知识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不断提出疑问, 提高的学生创造力。学生在求异与求同的冲突中, 培养了多向、质疑的思维, 从而逐步形成了敢于向传统与定势挑战的价值认同。

第三, 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网络是PBL模式课堂的桥梁, 在网络平台功能分析的基础上, 配置操作简洁、温馨友好的界面, 使操作流程尽量符合师生的学习习惯, 并且实施更为快捷、方便地对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搜索、预览、查询、下载、评论、分享等多项功能,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不同权限的设置, 对各类课件、图片、视频进行观看、学习、修改、剪辑及评论等, 实现形势与政策、知识点的有效整理、分享和运用。所以, 搭建网络资源平台, 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是真正让生活通过网络引入进课堂, 这是PBL模式的应然要求。

(三) PBL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运用的实例

传统的教学中, 教材是教学中的“圣经”, 教学活动是老师主导的独角戏, 一堂课就像事先设计好的“课本剧”, 教师是演员兼导演, 学生是观众和“道具”。其中设置的问题也是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 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需要与投入, 而PBL模式则与之相反, 顺应了新的形势需要。

下面就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专题为例对PBL模式做一简要说明与运用。

(1) 教师开放网络资源:在制作好PPT课件的基础上, 搜集法治材料, 制成网页发送到校园网络平台上。本堂教学内容可整合的问题有: (1) 学生最想关心或者最想知晓的法律常识, 如毕业后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知晓的事项;发生劳动争议后解决的途径;关于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女性职工的特殊保护等。 (2) 从说文解字来感性认识“法”的价值应包括的内涵。 (3)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4) 学生自我认识与判断:怎样认识“华容公审”所揭示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

(2) 借助网络让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会学、乐学与创造性地学习。给学生一个起点或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起点, 比如让学生设立“大学生守则中关于宿管的规定是否符合法治精神”为起点, 然后告诉他到达终点时的总体要求:如“校园生活中要处处体现法治精神的公平、正义、效率与秩序”, 再提供或建议一些可以帮助他完成任务的资源, 如:“学校保卫处搜集的在校学生实发案例、与律师在线交流、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的咨询等。”然后学生自己摸索着上路 (可以把终极成果做成PPT或WORD文档、或做成规划书放到资源库网站上供大家讨论、也可对校园生活中不符合法治精神之处进行实地修正等等。) 学生上路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法治教育中的子项目。

(3) 对教学中生成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回馈。随着以电子交互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互动技术走入日常课堂, 具有即时测评、调查、统计和记录功能的互动反馈技术也应运而生。如, 学生在认识“华容公审所揭示的法治精神”时, 学生根据有学号记录的选择器, 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反馈给教师, 教师通过系统及时了解并综合大家的观点进行分析与讨论, 这样可随时进行课堂进程与内容的调节或再次反馈。打破“教师完全主导”的课堂效应, 更多地将主动权赋予给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从而生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成果, 而对于这个课内生成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方式在课外再延伸与再回馈。

三、运用PBL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PBL模式无疑给课堂教学探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但在教学实践中, 要想把PBL模式运用的恰到好处, 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第一, 不能过分依赖网络、更不能取代教师。教师要更好的担当起管理者、监督者、组织者及咨询者的角色, 绝不能让学生脱离老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 网络是把双刃剑, 最忌该用而不用, 不该用而无目的、无计划地滥用。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体现网络在多媒体教学中的真正意义。第二, 在运用PBL时, 应慎重选择实例与问题, 问题要有真实性与系统性, 并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 让各种要素构成一定关联的有机整体。PBL作为一种模式与方法, 不仅在于构建问题让学生生成新的知识, 更为关键的是帮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 让PBL成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方法与认知习惯,

综上所述, PBL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 他为新的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机制, 其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将使其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基于网络平台上的课堂交互性、平等性、共享性的打造是新时代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模式课堂生态构建的良好态势, 在知识奠基之上, 寻求了师生“灵魂的碰撞”, 并在建立开放地教学设计模式、求异多问的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多个要素之上提升了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为教与之间的融合找到了一种新的切入点, 促进教与学的共识、共享及共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PBL模式,开放与生成

参考文献

[1]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12) :65-69.

[2] 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76.

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思想政治立体化教育模式是反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需要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新的历史方位预示新的目标和要求, 催生高校必须进行新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历史方位是一种时空坐标, 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而进行的准确判断和科学论断。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 新的历史方位预示着新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因为, 在新的代条件下、在新的历史方位中, 我国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人均GDP也上升到8千美元以上, 2020年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但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特别是在高校学生中也暴露出一些与传统美德、政治品格不和谐、甚至相悖的问题, 比如, 中国人民长期坚守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质被弱化, 团结有爱、乐于助人的行为被蔑视, 诚实守信、正义担当的美德被忽略, 拜金主义、享乐人生的现象受追崇, 因而有人甚至发出了高校正在培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感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 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对这一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及时作出反应, 率先担当起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匡扶和教育引导的重任,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教育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中外历史与现实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政课程的特色和专长。但这种特色和专长的发挥还取决于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 需要用更加有效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进一步实现。

(二) 历史使命的托付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应达到更好的效果

党中央提出要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的使命正好落在了当代大学生们的肩上, 这一代人正好是当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中坚力量。因此, 为谁培养、如何培养好这一代人, 如何在思想防线和政治方向上把他们培养成为堪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为了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历史使命的托付, 不仅是对大生生的托付, 也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托付。

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成绩虽然值得肯定, 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立体化、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因此, 习近平总书记才发出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要坚持立德树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号召。

二、思政立体化教育模式是顺应新时代新变化的需要

首先, 新时代新变化要求思政教育有更多的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担当和举措。唐剑锋在《求是网》发表评论将新时代的特征概括为: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人民“获得感”更多的时代, “中国智慧”“井喷”的时代, 中国发挥经济稳定器的时代, 中国人民更加自信的时代, 中国人民出彩的时代。新时代也是一个更加开放、国家交流与交往更加频繁的时代, 是一个国际形势变化更大、国际矛盾更加尖锐、国际冲突更加激烈、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更加不满和敌视的时代。国外势力以贸易摩擦为代表的经济干预, 对下一代的思想腐蚀, 打着信仰自由的宗教迷惑, 甚至赤裸裸的反动思想煽动和渗透, 对我国高校的师生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 如何让年轻大学生们能够在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世界局势中具有更好的政治思想定力, 更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就更加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其次, 新时代新变化体现在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的途径上, 也需要高校建构思政立体化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被教育者接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直接正相关, 与信息受众的自我辨别力和自控力直接正相关。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信息制造更加多元、信息媒介更加多样、信息传输更加快捷、信息管理更加困难的新媒体时代, 高校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去接触其他思想意识, 稍有不慎, 一些人在思想、品德上就会误入歧途。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报告, 中国网民主要以29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 占比高达53.7%, 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中坚力量。此外, QuestMobile的数据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移动互联网用户中超过六成是30岁以下年轻用户, 24岁以下年轻网民增长最快。可见, 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对网络的关注度和粘性越来越高。而从另一个对思政课堂学生关注持续性的调研中, 看到的是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并不乐意关注思政课程, 关注思政课堂主要是因为学分和成绩的需要。因此, 从立体化的视角, 从大学生最感兴趣和最乐意关注的平台和领域、从更加宽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长度去设计和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体系和模式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三、思政立体化教育模式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需要

新时代是一个承载历史使命的时代, 也是一个肩负改革重任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 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高等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良的合格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新时代是一段历史的完结, 更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 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暴露出来的思政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单一化、片面化等问题也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刻。仅就作为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两课考试来说, 几乎在所有的高校, 都是长期采取基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刚性考核和以主要考察学生对思政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的。思政教育的根本要义是让教育受众真正从思想意识深处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四个自信”、树立四种意识, 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并经常性地将这种自觉意识付诸于实际行动。然而, 为了量化结果而采取的刚性考核方式却不能真实地检验大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因此, 构建科学合理的、立体化的、兼顾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短期考核 (学习两课期间的考核) 和长期考核 (整个在校期间的思政表现考核) 、显性考核和隐性考核、刚性考核和柔性考核等相结合的立体化考核方式应当成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育既十分重要, 又相当难做,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 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我以为,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 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

原因在于:第一, 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 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 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第二, 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 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 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 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第三, 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 因此, 人格一旦形成, 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 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 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当然, 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而往往是相对的, 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因而, 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 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 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 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 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 一般被理解为由的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禀赋密切相关, 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 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 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 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 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

摘要:新时代, 新变化、新要求、新征程, 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和要求, 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 建构更加系统、立体、全方位覆盖、多时空架构、针对性强、效果更好的立体化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立体化模式,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 陈立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9.

[3] 林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模式构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 2017, 5.

[4] 汤焕坤.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立体化育人路径探索[J].管理观察, 2018 (13) :160-161.

[5] 李欣, 杨增光, 冯广鹏, 段秋虹.新时代下立体网络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教导刊, 2018 (17) :93-94+101.

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是指在电视新闻在揭示生活本质、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采编、制作中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手法, 使电视新闻内容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具有艺术性。在这一过程当中, 电视新闻的画面、声音、字幕以及各种特技效果有机配合, 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新闻感觉, 使电视新闻的艺术性更强了, 也能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愉悦视听享受。

二、电视新闻的艺术性建构

(一) 做好新闻要素处理, 积极借鉴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一条好的新闻, 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新闻相关要素的综合表达, 实现电视新闻“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电视新闻是视觉、听觉与文字形象的统一, 与传统的报纸、广播媒体相比, 它更加生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的这一特点, 大胆借鉴电影等综合性的艺术手段, 通过对画面光线、色彩、线条的选择、同期声、环境音响的合理取舍以及蒙太奇、长镜头等特效手法的综合运用,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二) 充分运用镜头语言, 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叙事性

电视新闻可以利用丰富的镜头语言, 通过合理的编排和制作, 增强视听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带给观众愉悦的视听体验。随着新闻节目类型的增加, 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和民生类新闻节目, 应该做好新闻的故事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镜头语言以及后期制作手法的应用, 凸显新闻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脉络;同时, 通过悬念的设置, 使新闻情节变得跌宕起伏,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使观众能够把节目完整地看完。

(三) 创新报道方式和播报风格, 深化电视编辑创作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 除了新闻内容严肃、庄重之外, 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也采用字正腔圆的“播音腔”, 虽然有利于新闻节目可信度和真实性的提升, 但是却拉开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给人造成“高高在上”的错觉。在新闻报道娱乐化的今天,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编辑创作和播报风格应当不断创新, 大胆利用“说新闻”“聊新闻”的新闻脱口秀或者新闻评书形式, 增强节目的娱乐化和艺术性, 打造活泼、轻松、前卫的节目定位, 以此提升新闻节目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

(四) 重视新闻节目的标题制作, 创新节目的包装形式

电视新闻的艺术性建构, 与电视节目整体的包装形式创新密不可分, 电视节目的每一次改版, 往往都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播出效果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全新的节目和频道包装, 最直接地表现为节目的外在变化, 其中包括节目或者频道标识的变化、演播室设计变化、主持人形象变化和新闻字幕以及节目宣传片的变化, 其中效果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新闻标题的制作创新。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在确保新闻标题完整性和概括性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标题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同时, 在节目后期制作时, 也要注意对新闻标题进行字体、颜色和显示比例的合理调整, 从而使观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 对新闻内容形成一定的好奇心, 留下对整体新闻的良好印象。

三、电视新闻艺术性建构中的常见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来自新媒体、自媒体的有力冲击, 为了在这种艰难的形势下获得优势地位, 很多电视新闻制作开始逐渐偏离了行业标准和道德规范, 表现出过度的商业化, 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博得观众眼球, 迎合低级趣味, 加入了更多低俗、煽情和刺激的内容, 大打电视新闻规范的“擦边球”, 这种做法, 不只不利于电视新闻艺术性的建构, 还会发生反作用, 降低节目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另外, 为了提升节目的艺术性, 渲染节目的“艺术美”, 很多新闻节目模糊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在制作时运用虚假画面、插入与新闻画面不符的字幕或者解说词, 故意误导观众, 违背了新闻道德,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同样不利于电视新闻艺术性的提高。

摘要: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下, 传统电视新闻如何寻求自身突破, 重拾新闻市场的主体地位, 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成为当代广电人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电视新闻的艺术性角度出发, 分析了电视新闻的艺术性内涵, 提出了电视新闻艺术性建构的途径以及电视新闻艺术性建构中的不当之处, 希望本文的论述, 能够为业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从而促进电视新闻产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艺术性,建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艳.刍议电视新闻的艺术性建构[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7) :80-80.

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小前提的建构是实现生活事实向案件事实、法律事实逐级转换的过程。三者的关系犹如植物的根茎叶, 逐级分流却一脉相承。生活事实繁杂, 为形成作为裁判依据的法律事实, 须对案件所涉事实进行选择, 该选择过程实为价值判断的过程[2]。

生活事实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事实, 案件事实与法律事实是对其的特定化、法律化。生活事实繁冗, 并非都对裁判结果有法律意义, 需对其精简, 择取与本案事实有关、涉及案件争议焦点、契合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影响裁判结果公正的要件事实。分流出依证据材料、证据规则并经法定程序证明为真且客观的事实归为案件事实, 成为确定小前提的基础。

案件事实转化为法律事实, 是案件事实与大前提反复核验的过程。分析整合案件事实, 通过涵摄方法探寻与大前提相符度高的案件事实; 分析案件事实去考量适用的大前提是否合理, 相互磨合下分流出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相契合、具有法律意义、能够引起法律效果的案件事实归为法律事实, 成为裁判依据。至此完成小前提的建构, 价值判断也完成在小前提建构中的使命。

二、如何进行小前提的价值判断

建构小前提, 并非仅是对事实的认定, 也是与大前提互动的过程。立足个案和法律价值体系, 秉承公正裁判的宗旨, 判断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相符程度并作出选择。

( 一) 立足现行法律体系。大小前提的建构并非孤立无交集: 事实认定是找法适法的前提, 须在现行法律体系内进行。事实认定应于法有据, 立足现行法律体系分析法律条文的形式内容, 结合立法背景、立法意图、法律原则等实质内容综合认定。实现大小前提相互交融, 确立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高符合度的法律事实。

( 二) 遵循价值位阶。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最高目标。案件中往往涉及多个事实, 并非每个事实都影响裁判结果的公正, 此时需抽出影响案件裁判结果的要件事实与法律进行论证。如何对要件事实进行选择, 需借助价值位阶作为考量依据[3], 确认个案所涉事实代表的利益在法律价值体系中的位序, 明确优先保护的利益, 实现对法律事实的认定。

( 三) 尊重特殊性与指导性。事实认定应立足个案, 实现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地区文化呈现差异性, 对事实和行为的定性应结合地域文化, 如沈阳地区的“撞车”一词, 意为“时间冲突”而非“发生交通事故”, 在对类似事实的认定上, 应结合当地公众普遍接受的社会习惯、政策、风俗文化等非正式法律渊源去认定事实, 实现对事实认定的合理性与社会公众的可接受性。同时参考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中相关规定及经验做法, 对要件事实通过价值判断予以认定。

三、小前提建构之价值判断的具体运用

小前提中的价值判断集中体现在对证据的认定上。“沈阳公司诉长芦公司”一案中, 在事实认定上, 需明确律师举证与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是否能证明本案的法律事实并对该抉择进行说理论证。

在“沈阳公司是否支付长芦公司货款”这一争议焦点的认定上, 法官未采纳长芦公司“改账本是为纠正工作失误”的主张, 也未采纳其提供的与本案争议焦点无关、需另案处理的证据, 体现法官在事实认定上的价值判断。依普适价值观及交易习惯分析: 第一, 建平公司已实施付款行为, 交易时长芦与建平未特别约定该款项用于支付建平对长芦的信用证欠款, 即双方达成合意: 该款项是建平转交的沈阳公司对长芦的欠款。第二, 修改账本的行为是长芦单方行为, 未与建平达成合意, 且其不能举证证明改账行为的合法合理性。第三, 若沈阳公司尚未支付长芦欠款, 依商业交易习惯, 长芦应在其后与沈阳公司的交易中预先扣除该项欠款, 或在合同约定的有效期内向沈阳公司主张权利。但证据证明长芦在合同有效期内未向沈阳公司主张权利, 也未抵扣欠款, 这与商事交易惯例不符。综合全案证据认定沈阳公司已支付欠款, 长芦的举证不能证明法律事实, 不能作为裁判依据, 其私改账目行为实为规避商业风险, 违反交易安全和诚实信用原则。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主体, 应对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承担法律责任。

小前提的建构是在现行法律体系下理性选择与感性认知的过程, 每一论证都留下价值选择的印记。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 尚需对其进行规范, 但其成效是显著的。司法公正的实现就像互相咬合的链条, 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信在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法官执业素养和水平不断提高的法治大环境下, 价值判断的行使会更规范专业, 助力司法公正。

摘要:司法三段论是我国法律适用中的推理形式, 其以法律规范为大前提、法律事实为小前提、裁决结果为结论。小前提的建构是事实与法律博弈契合的过程。司法三段论的价值判断主要是对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1]。实现公正司法, 需要我们对小前提建构中的价值判断予以重视和规范。

关键词:小前提建构,价值位阶,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模式建构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 思维导图的特性、类型与阅读的共性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让学习者的左右脑同时运作, 将思维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因此, 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发散思维。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 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从表现形式上看, 思维导图与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是统一的, 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发散思维能够使学习者从某一基点出发, 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各种思维手段, 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 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 去获得大量的新信息。那么, 阅读学习中, 学习者通过勾画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性思维, 产生观念、问题、方法、规则、概念、文字等思维活动,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 追求思维的广度和联想的深度, 体现思维纵横发散的特点, 其量和质能直接决定阅读推衍取得的结果以及要达到的目的。这一动态过程, 使学习者隐性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同时也让知识可视化、形象化、具体化。而且, 进入大脑的阅读内容, 勾画成为导图的一个中心主题, 并由这个中心主题向外发散出无数的节点, 突破了传统阅读理解的“线性思维”而进入放射状的“网性思维”, 逐步建立起一个个简洁有序的、不同类型的、不同目标定义的思维图式, 呈示了“图像才是大脑的语言”。这样, 思维导图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 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 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 加速了思维的产生, 从而促进知识的吸纳、传播和创新。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根据阅读需要, 思维导图可以勾画不同类型的图式。主要用于:对人物、地点、事件、观点、质量、描述等进行比较;描述中心思想、概念及已有知识或联想知识;围绕中心名词或概念, 提取描述事件、人物观点等性质的形容词 (和形容短语) , 使阅读内容形象化;对结构从左到右向外分层拓展进行分析, 理清事物各层面结构与主要结构的关系;对繁杂信息进行排序, 弄清事物主要层面和次要层面之间的关系, 如事件的顺序、数据、过程、步骤等内容;对层级复杂的阅读的内容进行类比;以事件为中心, 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件产生的影响, 理清导致事物发生的因和果的关系, 帮助辨清事物的是非曲直;对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呈发射状进行归类。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认为思维导图所具有的特性与英语阅读理解有着共性的关联:形象性、直观性。思维导图是从阅读中心发散出来的与大脑语言相符的自然结构, 遵循简单且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 是一种以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勾画的有高度组织性图式。阅读通过勾画导图图式, 能加速学生对文本内容形象直观的认知和理解;层次性、扩展性。思维导图围绕一个中心概念或主题, 可以生发与其相关的多个概念, 界定概念的大小范畴, 标明概念间的隶属关系与层次结构等。图式可体现学生对中心点到节点框架再到细节支撑的层级理解。这也是阅读理解中学生对文本的主要观点、主题思想逐级延展和理解认知的过程;关系性。思维导图利用记忆、联想、思维和阅读的规律, 除了表明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之外, 更能表明其中的因果、递进、转折、假设或者是并列、条件、选择、是非等关系, 协助学生通过阅读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尤其是学生对事件的起承转合和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度理解, 可锻炼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归纳能力, 协调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广泛性、灵活性。阅读内容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导图图式极具灵活性。不同的导图图式可以作用于不同性质的阅读文本, 建立文本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作为一种可以体现主题的概念之间内在属性关系的图形化技术, 思维导图与阅读理解的共性特点, 使得思维导图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有效手段。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图式于不同的阅读文本, 学生能够以最简洁、最清晰的图式呈示阅读内容, 极大地拓展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视野, 帮助他们对已获得的各种意义和设想进行整理、分析, 以便遴选出阅读的主旨意义。思维导图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 清晰通透, 不仅加速大脑对阅读内容的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形成, 还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促进思维的迁移, 加速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2 以思维导图构建阅读教学模式

最新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处理文字符号的解码过程, 而且是阅读者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 即思维能力、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Christine Nuttall (1982) 认为, “理解是阅读的根本”。课堂组织教学有三种模式。一是个人模式, 主要以学生自控阅读程序;二是教师为中心模式, 教师掌握阅读的节奏, 随时保持对学生问题的解惑;三是小组合作模式, 通过集体智慧进行讨论, 最终达到完美理解。而针对阅读的模式, 语言学家基本上达成三种观点:文本驱动阅读。即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阅读的过程从单词的基本意思开始, 然后逐步过渡到对词组、句子和语篇的理解;图式驱动阅读。即指学习者借助大脑中储存的相互关联的各种知识、观点与概念, 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 是一种利用大脑图式描述知识, 进而帮助理解文本的阅读方式;交互式阅读, 也称交互补充模式。即指学习者对文本信息的构建, 部分依赖于文本信息, 部分依赖于学习者已有的图式知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我们对不同的文本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策略, 以思维导图融合图式驱动和交互式阅读的模式, 使之成为一种经济、便捷、有效的图式驱动教学。

在2009年初设想以思维导图来构建英语教学模式时, 我们针对思维导图的有关内容在08级65名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在初步了解思维导图绘制的七个步骤及相关内容后, 认为思维导图能激发学习的动机的学生有57人, 占总人数的87.7%。想了解思维导图的具体用途的学生有55人, 占总人数的85.9%;对以思维导图的训练来改变英语学习的思维和方式感兴趣的学生和能接受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的学生各有61人, 占总人数的95.3%。这一调查结果, 说明思维导图的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他们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发散性学习。这就使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备了直观的可操作性, 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可行性。

教学中我们首先让学生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随笔记录, 围绕某一中心思想或中心概念, 向周围发散相关概念, 形成纵深关键词条链和横向中心内容连接的图式。其次, 我们帮助学生建立并扩展图式知识, 促成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形成勾画思维导图的技能, 利用导图与作者顺利进行对话。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经过师生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能激发学习兴趣, 在呈现阅读发射图式时, 学生基本接受头脑风暴式的联想;帮助学生快速判断文章类型, 使学生能够从情节、人物、背景、语言、想象、主题、象征、哲学等方面更深、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阅读内容;体现关键词、主题句、中心观点等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准确捕获文章的要点和中心思想, 理清文章纵横经络, 洞察事物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呈示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内容平面直观,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从图式上能够“纵观全局”;帮助学生快速整合新旧知识系统, 将新知识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再现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 形成目标意义图式, 达到一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组织和储存想要的所有信息, 并以自然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类, 促生新想法的产生。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加强, 合作学习认识提高;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拓展性,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使思维显性化, 并产生一定的思维迁移;作为对学生预读或自学评价的度量标尺。导图呈示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简约的导图有助于教师快速诊断被学生误解的内容, 允许师生或学生彼此间共同思考, 合作解决问题。而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时, 学生很自然就能重建主题概念, 共同创造出一个可论述的主题和一个共同架构, 最终实现集体智慧之成。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极大地加速了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量的处理, 放大了阅读文本的广度, 透析了阅读文本的难度和深度。“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 面对环境会更加错综复杂, 这时‘思维导图’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 另一方面可以理清层次”。导图模式, 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认知手段。而且, 图式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中所涉及的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社会学科等知识, 从科学的严肃精准、历史的事实记忆、哲学的睿智深刻、宗教的终极关怀和文学的真实尖刻等等方面接受精神上的陶冶, 从而深化“背景知识”, 提升“概念能力”, 完善“加工策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阅读思维导图的构图渗透在阅读的各个环节, 并直接影响到理解的生成与产出的正确性。鉴于导图图式包括从语言到篇章类型结构、从背景知识到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 我们认为在阅读教学中, 思维导图技巧的运用主要分为准备和应用两个部分。在具体实施时, 共有以下8个步骤:

设定时间和目标总量, 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不同的文本内容, 决定阅读思维导图勾画所需要的时间, 即导图勾画约占据每单元课文阅读教学1/5的时间。每一篇阅读文本的主题概念应成为核心内容发散的节点, 并能够收敛为文章的中心。

以标题为核心, 快速浏览全文, 把握对文本内容的基本“感觉”。画一个中央图, 标以文章的标题或主题。在大脑形成一个中心点和基本结构, 把所有从课文阅读内容中截获的主要信息综合起来。以中央图像为发散点, 快速勾画主干信息的节点, 保持与全文的主要内容相一致。

勾画阅读主题现有知识的思维导图。通过对文章标题的联想, 速射一张知识思维导图。这包括快速浏览后获得的主要信息, 或者所有与该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在阅读时, 学生在教师思维导图图式驱动教学的引导下, 尝试运用其即时获取的技能甄别知识和信息, 如导读中的主要观点或文化背景, 从不同的角度去打开思路或认知路径, 建立自我的认知结构。尤其是建立导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使得认识结构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与同化整合, 生成新的知识结构。

勾画不同目标定义的思维导图。每一篇阅读的文本内容和写作方式各有不同。阅读不仅仅是对知识和信息的截获, 还应是读者与文章作者的对话, 是针对作者语言风格、写作方式以及文章中触及的文化现象等内容的综合学习。因此, 每一篇阅读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会由思维导图的方式一目了然。特别是主题图式、语言图式、背景图式、写作图式、文化图式等的匹配是产生阅读深度理解思维导图的关键。针对不同目标定义的图式进行速射构图, 目的是了解与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的具体内容和阅读的总体目标。

勾画主要的思维导图主干。根据以上准备的内容进行阅读, 逐步进入阅读内容更深的层次。在快速浏览后, 勾画快速理解的思维导图主干, 输入匀速阅读时不偏离阅读主题的观点, 使学习者头脑中的思维导图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知识信息之间相互作用。

逐层建立思维导图的内容或观点节点。以导图主干的中央观点为出发点, 依据文本每一小节的内容产生思维导图并在关键部位做一些标记, 最终完成同一论点的思维图式;以第一小节观点为第二小节的出发点, 向阅读内容更深层推进和发散, 以此类推, 直至完成全文思维导图的构图。

细化思维导图主干。以勾画思维导图的方式与作者保持“对话”, 在主题向前延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文章要点或故事情节或知识的节点。增加细枝末节, 不断发散思维导图, 使原有知识与新的知识之间产生有意义的联想, 帮助理清各部分内容彼此间关系, 理解全文内容。

完成思维导图。思维结果是指我们对信息加工后的结果, 这些结果的形式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推衍。为阅读勾画思维导图是一个学习者与作者之间双向理解和交流的过程。目标不是简单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复制作者的思想, 而是要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理解力、学习的具体目标来领会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思想。从构图中, 教师可以看到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终极理解、评论、看法以及创造性的认识和理解。

摘要:以思维导图构建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不仅使教学目的明确, 阅读内容平面直观,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还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高效阅读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性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著], 张鼎昆, 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 Christine Nuttall.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82.

上一篇: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