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范文

2023-09-21

鲁迅野草范文第1篇

尤金·奈达拥有五十多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经验与成果尤为丰富。 他的理论不仅对西方理论影响重大, 在中国译界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1]奈达理论简而言之即“功能对等”的原则, 也就是译文要贴近源语言, 符合源语言风格, [2]应避免语法、文体和风格等方面生硬的迹象。 下面, 本文就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的两篇英译本从遣词造句, 文体风格方面进行比较。

1遣词造句

(1) 结果, 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

张译:All the answers turned out to be wide of mark.[6]

刘译:In fact, none of the answers is correct.[7]

根据牛津英语搭配词典, “wide of mark”是 “毫不相关;离谱”的意思, 用在这里解释 “不对”不太贴切, 与 “correct”相比, 形式复杂且意思不准确。

(2) 一发芽, 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 …

张译:Once they started to grow, they let loose a terrific force to …[6]

刘译:Once the seeds germinate , they manifest a terrible force that …[7]

根据新牛津英语大词典, “grow”解释为 (of a living thing) undergo natural development这里对by increasing in size and changing physically, “germinate ” 解释为 (of a seed or spore) begin to grow and put out shoots after a period of dormancy 。 由此可见, germinate比grow更具体, 就是指种子的发芽。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尽量使用下义词, 即事物的具体表现形式或更为具体的说明, 而避免使用上义词, 即对事物概括性抽象性说明。 因此, 在对 “ 发芽” 的翻译, “germinate” 比 “grow” 更具体, 更准确。 “terrific” 解释为 “very large;very great ” , 而 “terrible ” 解释为 “very unpleasant; making you feel very unhappy, upset or frightened. ” 原句中 “ 可怕” 一词的意思是用来形容种子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让人觉得意想不到的。 所以说, 这里“可怕”译成“terrific” 更恰当。

(3)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 “大力士”… …

张译:Though nobody describes the little grass as a“husky”…[6]

刘译:Though the little grass has never been said to be herculean …[7]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husky” 解释为 (of a man) big, strong and sexually attractive, 意为 “ 魁梧的; 高大威猛的”;“herculean”解释为needing a lot of strength, determination or effort, 意为 “ 费力的; 需要决心的; 艰巨的”, 这个词来源于“Hercules”, 即希腊神话的赫拉克勒斯, 他通过完成十二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证明了他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这个词可以用来代替“大力士”文化背景词, 并且更有利于西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4) 回答纷纭的很, 有的说 “ 象”, 有的说 “ 狮”, 有的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张译:The answer varied .Someone said, “The elephant.”Someone said, “The lion. ”Some said jokingly, “The fierce -browed guardian gods to Buddha. ”[6]

刘译:There are a variety of answers. “Elephant, ”someone says. “Lion, ”anotheronesays. “TheBuddha ’sguardian warrior, ” still another says half-jokingly.[7]

对于原文中 “有的说… … 有的说… … 有的说… … ”, 我们很容易想到张培基的译法, 从意思上讲是完全符合的, 但在此基础上, 刘士聪的译法让我们领略到不一样的句式, 好似波浪起伏, 一浪高过一浪的感觉, 为平淡的文章增添了不平淡的味道。

(5) 它的根往土壤里钻, 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

张译:While striking its roots deep into the soil, the young plant push its new shoots above ground.[6]

刘译:Its roots will drill downward and its sprouts will be upward.[7]

应该说, 这两个翻译的意思都符合原句的意思, 但是刘士聪的翻译从形式上讲更符合中文原来的形式, 这样不仅做到了“意思上的统一”, 还达到了“形式上统一”, 这对于存在很大差异的中英文之间转换来说, 确实难得!

(6)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 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 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张译:When a seed falls under debris instead of on fertile soil, it never sighs in despair because to meet with obstruction means to temper itself.[6]

刘译:The seeds does not choose to fall on fertile land but in debris, indeed. The seed with life is never pessimistic or sad, for it has undergone resistance and pressure.[7]

张培基在翻译这句话时, 使用了复合句, 这样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浓缩在一个整句中。 刘士聪翻译时分成了两个简单句, 但较之张培基的译文来看, 缺乏紧凑和简洁感。

2文体风格

原文使用象征, 排比, 和重复等修辞手法, 力图表现令人惊叹的野草力量, 为文章增添了美感的同时, 又让读者领略了作者的意图。 两位译者在翻译时, 都遵循了原文的感情基调, 很好地译出了“为着……为着……, 不管如何如何……如何如何……”, 强调了野草顽强不屈, 永不放弃的精神。

对于文化中两次出现的 “如此如此”, 张培基译成 “See,

how powerful a seed can be ! /See, how powerful the seeds of a plant can be ! ” 刘士聪译成 “This story tells us how powerful the seeds of plants can be. / This again shows how powerful a seed can be. ”

张培基采用了感叹句的形式与刘士聪的陈述句相比, 语气更强烈, 主题更突出。

就文体来看, 原文是散文, 富含哲理, 说服力极强, 文字语言处处流露出富有力量的语气。 由此, 刘的译文更彰显了这种要求, 而张的译文则略显欠缺。

张译: Wel, l have you ever seen the growth of a bamboo shoo?t Or the growth of tender grass from under a heap of rubble or rocks?[6]

刘译: Wel, l have you ever seen how the bamboo shoots grow? Have you ever seen how fra il young grass grows out from under debris and rubble?[7]

为了突显笋和小草在面对恶劣生存环境压力, 所表现出依旧执着顽强向上的精神, 刘的译文多采用动词短语, 从而使读者感受到无形的动感与活力。 而张的译文则是多使用名词短语, 与刘的译文相比, 使人感觉缺乏小草拼搏向上的精神。读者与译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与交流也随之降低。 从文体学角度看, 政府报告和科研论文中常用动词短语, 而散文中常用动词短语, 能够起到层层推进, 加快节奏的效果。

3结语

这两篇译文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特色, 十分慎重, 很好地再现了原文中种子的力量强大和野草的不屈不饶精神。 在文体方面, 张培基和刘士聪都在翻译时自然的流露出各自的风格, 刘士聪的译文忠实于原文, 行文流畅, 而张培基的译文灵活, 恰当地改变了文章的句式。 总的来说, 这两位译者的作品都堪称佳作。

摘要:《野草》是夏衍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本文通过奈达对等理论对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的两个英译本, 从遣词造句以及文体风格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在翻译欣赏与辨析方面得到启发。

关键词:野草,奈达对等理论,遣词造句,文体风格,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 N ida, E.A.Tow ard a S cience of T 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1964.

[3] 陈宏薇.野草之韵的成功再现———刘士聪英译散文《野草》赏析[J].外语教育, 2003 (1) .

[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七版) [Z].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9.

[5] 新牛津英语大词典 (第二版) [Z], 2005.

[6]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什么是制度范文下一篇:电商公司财务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