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棉被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千层棉被范文

订单教育 激起千层浪

通讯员

吕振中

“叮铃铃——”5月26日早晨刚一上班,石河子电大招生办负责人就接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电大打来的电话:他们将与石河子电大联手办学,签订教育订单。这意味着石河子电大的生源已从疆内扩大到内地,他们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和他们一样感到欣慰的还有石河子天业集团。该集团今年与石河子电大签订了500名学生的委培协议。企业要想大发展,最急需的就是人才。电大借助自已独有的人才培养优势,和企业共同构筑起唇齿相依的“实行订单教育,毕业即可就业”的人才培养平台。

实施订单教育 实实在在打出“就业牌”

各高等院校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纷纷拿出“杀手锏”——就业这张王牌。在种种承诺中,不少学校打出的是“推荐就业”,而石河子电大却郑重承诺:落实、安排就业。学生刚开始报名上学的第一天,就会收到由校长签名,盖有学校公章的《学生就读就业协议书》,明确表示:校方如果没有安排学生就业,不仅退还全部学费,还将支付违约金3000元。貌似轻松的一句话后面,是电大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的艰难一跃。

2000年初,电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招生难题:伴随着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的扩招,一向不愁生源的电大,遇到了“生源荒”。普通大专招生甚至出现断层。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电大特色的办学之路?

2001年,该校化工专业的23名学生顺利毕业。这时,适逢发展势头强劲的天业集团正在四处寻觅人才。他们一眼就相中了电大的这23名毕业生。知人善用的集团董事长郭庆人发现,这23名电大学生“不仅能吃苦,而且不断钻研,不断自我完善,有明显的发展潜能。”后来,他们全部被天业集团留了下来,并安排到重要岗位。

正是这无意中的一次合作,拉开了电大与企业联合办学,走订单教育的办学新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不仅解决了人才培养和需求矛盾,学生入校即是求职,毕业即可就业,就业即可适应工作岗位,而且降低了企业再培训的成本,学校、企业、学生双双获益。

年轻才俊不辱使命

电大开启新时代

2001年,电大与天业集团正式签约:为企业培养120名化工专业人才。电大学生担起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任。

天业塑料厂技术开发办负责人陈鹏元、天业自备电厂技术员李晓亮、天业化工城自动化控制编程、设计者安凤颖---都是电大学生。

就拿安凤颖来说。自动化控制的编程专业性强,难度大,一些名牌大学学生都知难而退,但安凤颖却顶着压力,用自已所学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下了这一难题。如今,第一批来到天业的23名电大毕业生,有的成了副厂长、厂长,有的成了化工城的副总指挥。自备电厂技术员陈晓丽感慨地说:校企联合办学,让我们学有所用,找到了施展本领的舞台。”

天业董事长郭庆人明确表示:“我们的优秀员工中有不少是电大学生,我们要让电大学生成为天业员工的主要来源。”2001年至今,他们年年与天业签约,要求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

电大的名声不径而走。如今,除天业集团外,新安酒业、新疆屯河公司、西部牧业、西部新丝路旅游集团等十几家公司及广东、江苏等省的海景公司、新科公司,纷纷与电大签约,请电大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电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

天业集团、新安酒业等企业,还以给学生提供奖学金的方式,资助家境困难的顺利学生完成学业。电大也相应地设立了校长奖劢基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求大于供 生源再度紧俏

求贤若渴的企业,把电大当成了自已的模拟大学。去年12月间,天业集团正式挂牌将电大列为自已的人材培养基地。今年4月间,集团主动提出将“天业奖学金”的奖励基数从每年的5万元提高到8万元。电大再一次感到了肩头的重任。

为以质量和良好的整体素质取胜,电大确定了“一体两翼”的培养目标。“一体”,即主修专业,“两翼”,指计算机和外语。他们以此打造电大的品牌。同时,电大还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坚持对学生进行“人生定位教育”,强调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可事业可企业;可国企可民企;可工人可干部。学生的就业面在这种切合实际的教育中进一步拓宽了。

随着天业化工城的上马,天业集团的人才储备库再次发出呼唤:希望电大每年给企业培养500名专业技术人才。集团党委书记杨金麒说:天业的滴灌面积计划从目前的20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000万亩,需要增加1000多名技术人员。电大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人才库。”

企业的订单,让刚刚露出笑脸的电大又有了愁容。因为垦区的生源有限,他们已将招生范围扩大到沙玛两县。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如何才能扩大生源,满足企业旺盛的人才之需?

他们在新疆电大的支持协助下,和全疆各地州市的电大达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办学意向,请他们为自已输送生源。乌鲁木齐铁路局电大、克拉玛依电大、塔城电大等疆内电大,积极响应石河子电大的订单教育,和石河子电大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然而,即使这样,还是无法满足石河子电大的订单需求。

能不能另辟蹊径?校长刘振江和其他领导达成共识:走出新疆,和内地电大联手办学。在这之前,全国还没有出现过电大系统跨省招生的先例。但难得的“校企联姻”机遇,“出口”的顺畅,让电大决心开始全新的尝试。

今年年初,电大领导亲赴内蒙古、宁夏、重庆等地,商谈联手办学事宜。 订单教育激起千层浪。石河子电大首创的这种订单教育模式,让内蒙古、宁夏等省外电大看到了电大教育的前景,他们愉快地与石河子电大签约。

订单教育为电大办学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并全面促动了电大的招生工作。如今,石河子电大形成了研究生教育、开放教育本专科、普通和成人大中专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和各种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电大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篇:那一双千层底散文

那时还小,过年的时节虽然家里穷,家里孩子多,但是母亲依然想着每一个孩子,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新衣服穿。没有全新的衣服,起码有一件新的,即使自己不出门,也要让孩子们在大年初一高兴地出门,在小伙伴的羡慕中度过新年的第一天!年三十了,热腾腾的花样馒头,各种馅的包子、大肉大葱的、大肉萝卜的、白菜大肉的,即使有很少的肉,也要多包几样。自家孩子吃个热乎,等到亲戚来,也不会显得日子过得寒酸。豆沙的、地软的,都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当母亲和奶奶,或者家里男人整好了一桌或简单,或丰盛的年夜饭时,一家人围在一起,首先是下几个饺子,按照家里已故的先人人数,这个一般就是上两三代,派出家里的孩子王,门外放炮,请先人回来吃饺子过年。放完了炮孩子回来母亲一般也就将饺子分好了,一般一个小碗三个饺子,筷子横摆碗上,一家人开始吃

年夜饭收拾完也就十点多,母亲开始把每个人的新衣服从柜子里拿出来。父亲的衣服不会是好布料,但是有一件新的上衣或者裤子,也就将就着过年了;奶奶的新衣服都是妈妈按照上一年的尺寸做一件,因为每次要做奶奶都会说,有衣服呢,要做给娃做。作为妈妈来说,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是给孩子看,所以奶奶的衣服不能少了,最次也要给奶奶做一件上衣!

等到分完了所有人的衣服,妈妈突然发现,家里的老小竟然没有一样新的,连双袜子都没给老小准备。看着哥哥姐姐脸上的笑容,老小不吭声,眼泪在眼眶打转转,妈妈看在眼里,背过身抹了一把泪。父亲感觉到了,有点责怪母亲:“给你说不用给我做,给娃做好就行了,过年过啥呢?就是老人跟娃过呢,老人过一年少一年,娃们过一年长一岁。”

“我娃都睡觉,妈,你也去睡,”母亲把所有家人都撵着睡觉去。三个孩子在炕那头,父亲和母亲在炕这头。

母亲打开柜子,找出夏天做好的背子(布鞋鞋底用浆糊把做衣服的下角布沾在一起晒干的四方块鞋底料)。照着老小的正穿得鞋底剪出来大小一样,一片两片甚至三片,摞在一起,两头用针先纳两针,防止转动。

坐在灰暗的灯下,母亲开始一针一针纳鞋底。父亲睡不着,看着母亲手里的针线,一下一下用力地扎进鞋底,点起一支烟抽着。寂静的窗外如果走过一个人,只能听见母亲纳鞋底的绳子嘶啦嘶啦的声音。纳鞋底的大针时不时在母亲的发梢划过一下,那是母亲在用她头发的油和摩擦功能让针更锋利些,纳起来省点力气。父亲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母亲说着地里的庄稼,孩子的学习。可是不管父亲的烟雾缭绕,还是忧心的话题,都不能减慢母亲手里一针一针的速度。当一只鞋底纳好的时候,父亲接过去,从母亲手里接过递过去的顶针,使劲在鞋底四周擦着,使鞋底四周的毛边少些,等会上边的时候母亲能顺手点。

“你少抽点,娃都睡着了。”母亲纳着鞋底数落着父亲。抽到最后一口的父亲看着母亲手里的鞋底纳过一半了,小声问“鞋帮子在哪呢,我给你取。“炕头上柜子右手从里往外第四沓,是老小的,你取第二个,那是我给娃专门留了一块条绒做的,轻点,不要把娃惊醒了!”

父亲小心翼翼地站起来,轻手轻脚打开柜子,按照母亲的吩咐拿出鞋帮。好心的揉着,想揉得软一下母亲绱的时候就不会膈手了。母亲却一把抢了过去,“不敢揉,揉软了娃还以为是旧的了!父亲憨憨地冲母亲笑着,“不知道还有这门道呢!”

窗外鸡打头道鸣了,这个时刻是夜里最冷的时候了。母亲纳好了鞋底,把鞋帮四周用白布裹起来时,父亲也在炉子上熬了少半碗浆糊给母亲端了过来。看着母亲灵活的把一只鞋底做好,顺手放在了父亲枕头下边,让父亲躺好盖好,睡觉。母亲眨了眨眼睛,搓搓手,继续着手里的活,沾好了这个鞋底,扶着父亲的头把两个鞋底换过来。刚才放进去的已经干了,鞋帮子还是先固定两头,然后转着圈开始绱鞋帮,这是一个比纳鞋底要费神的事了,一针一针不能距离大了,也不能太密,更不能歪七裂八,不然看着难看事小穿不进去就麻烦了!

细心的母亲按着习惯的鞋帮边,一下一下绱着鞋帮,走过一半针线,鞋的样子已经基本好了。倒过手继续,可能母亲有些困了,一使劲抽绳子,手打着了已入梦乡的父亲,警觉的父亲一睁眼,“还没好呀,歇一下再绱吧!”“睡你的,天亮了娃么鞋穿咋出门,老小脾气硬,爱生闷气,快好了,你睡!”

无奈的父亲坐起来,揭开窗帘向外看了看,“鸡快叫二遍了,我起来到院里看看!”

看着父亲下炕,母亲把已经做好的第一只鞋塞进了父亲起身后还暖和的被窝。拿起第二只鞋,有一只刚才沾白布的角翘了起来,小拇指勾一点浆子抹进去,用手压平了开始上鞋帮。已经没有了精神,只是机械地一针一针纳过去,拉过来,在头发上轻轻一滑,纳过去,拉过来。

进来房门的父亲也让家里的大黄进来了,母亲让父亲从盛馒头的筐里拿一个肉包子给大黄的时候。父亲半开玩笑说,“这也是一口人呢,过年也要改善一下伙食!”

大黄叼着包子就出去了,吃完了再进来坐在母亲在炕下边的鞋上时,鸡叫第三遍了。东方的鱼肚白已经有了一点点了,母亲手里拿着两只鞋,端详着,微微一笑,收拾了针线。

当孩子们起床,老小穿着母亲放在他枕头边的新鞋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少年含羞的笑容,当孩子们出门的时候,母亲看着他们,父亲看着母亲!

出门的千层底是母亲用心血纳成的,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是母亲对孩子的心愿,一针针的细腻里满满的是妈妈的爱,可孩子们不知道,母亲过年没有新衣裳,没有新鞋,唯一新的,是她那一双充满红血丝的双眼,还有攒着舍不得穿的那一双廉价袜子!

第三篇:沙石峪千层石的故事

——被遗忘的 “国礼石”

韩静

沙石峪千层石形成于十

二、三亿年前,是砂岩硅质岩、白云岩和铁、锰等物质的海相沉积。此石纹理清晰,线条流畅。造型奇特,秀丽端庄,神韵静美。虽然在质地上不及翡翠、美玉、钻石珍贵,但是它曾经作为“国礼”漂洋过海,被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和贵宾收藏。更被国内诸多界别名流追捧,其深厚的“国礼石”文化底蕴,绝非翡翠、钻石可比,而由此衍生的故事更像一颗颗珍珠熠熠放光。

说道“国礼石”,不得不说说它的产地——沙石峪。遵化市沙石峪村,是有名的“愚公之乡”。解放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之称。解放后,在老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在青石板上造田,先后使400亩荒山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1962年6月27日,记者李东生的长篇通讯《看愚公怎样移山》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上,让沙石峪村一夜成名,成为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敬爱的周总理更是两次莅临沙石峪村,把这个小山村推上了历史前沿。称赞沙石峪人是“当代愚公”,沙石峪精神竟由此感染了全世界。一个小山村,短短几年时间,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元首、贵宾6000多人前来参观访问,国内前往沙石峪参观学习的人数多达150多万,创造了中国农村的传奇。 感染人的不光是沙石峪精神,同样还有沙石峪的千层石,当地称为“猴石”。最初外宾访问沙石峪离开时,热情好客的沙石峪人皆以“红枣、核桃”相赠。后来发现外宾对千层石特别青睐,于是灵机闪现:把毛主席语录、诗词及针对外宾身份的恰当文字书写在石头上作为“礼物”赠给外宾不是更有意义吗?果然这一举动大受欢迎。来访外宾如获至宝。说:“这比什么都珍贵,它给了我们精神力量。”向外宾赠石的行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更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赞赏:“有创意,有意义,做了宣传,增进了友谊;而且不用花钱,符合勤俭节约原则,值得提倡。”并强调:凡到沙石峪参访的外宾,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必须每人送一小块石头做纪念!谁能想到一块小小的石头,承载了沙石峪精神,承载了新中国的形象,成为友谊的使者,从小山村走向全世界。

往国礼石上写字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不仅要书法艺术高超,而且还很有讲究,要根据不同国别、身份、政治倾向等多方面情况,找准契合点,重点在团结进步和加深友谊上多做体现。为了更深入了解这段历史,2016年1月25日,吴玉占先生带领我采访了当时“国礼石”的文字书写人温占奎先生。

温占奎先生今年七十八岁了,除了耳朵稍显发沉外,身体健康,精神矍铄。退休后不喜欢城里的高楼大厦,便在老家山坡落居,天天和乡亲们和睦相处。面对满目苍山,心情舒畅,亲植粮食果蔬,食之爽口放心。老人家毫无退休老干部的派头,一副老农的形象,尤其是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怎么也想象不出,国礼石上的隽秀小字,竟由这双平凡的粗手书写出来。

听说我们是为探寻“国礼石”的历史而来,温占奎先生显得特别兴奋。他是1966年到沙石峪接待站工作的。刚去一个多月,就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那一段历史刻骨铭心,而由自己负责往国礼石上写字,更让他终身难忘,那一块块石头,不单单代表沙石峪,更代表周总理,代表毛主席,代表新中国呀!记忆的闸门一经打开,那一尊尊自己曾经亲自书写的国礼石,更被记忆的潮水冲刷得剔透玲珑······

温占奎先生回忆道:在沙石峪工作的十几年间,经他手题字赠送外宾的“国礼石”568批,5000多人次,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领导及名流人士则不计其数。由于国礼石造型奇特,字迹隽秀端庄,一些宾客竟“石欲”大开,一块两块不能满足!自己到山上寻宝,回来让温占奎书写。

尼泊尔副首相比斯塔、坦桑尼亚总统尼需尔,美国作家斯诺夫妇、马克斯·韦尔、南也门总统鲁巴依,华裔赤子、精英杨振宁、丁肇中、李政道、赵浩生、韩素音、日本友人松村谦

三、政协委员杜聿明,还有陈毅副总理,康克清大姐,京剧大师张君秋,国画大师周怀民,著名作家浩然、闫肃······温占奎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

1967年10月2日,刚过(布)总理努马扎莱在李先念陪同下,乘坐直升机来访,努力扎莱热情称赞沙石峪是“愚公移山故事的重演,是活愚公,真愚公”。这次是温占奎首次书写给国家元首级人物的石块。石块上的字由外交部拟定,当时心跳地不得了,尽管经过数日苦练,正楷小字能写到高粱米粒大小了,可总怕不完美。当得知努马扎莱对“国礼石”相当满意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1968年5月26日,陈毅副总理陪尼泊尔副首相比斯塔来访,这是陈毅副总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陪访到沙石峪。告别时,地县作陪同志匆匆找到温占奎说:“你光顾外宾了,陈老总也要石头呢!”当时规定是赠外不赠内,但陈老总开口了,让他既惊喜又激动,急忙从“百宝箱”里找到一块形似“金鸡报晓”的石头,写好文字送了过去。陈毅副总理高兴地和外宾们说“我这块好!”

1968年,沈字607部队一百多人来到沙石峪(军装无领章帽徽)。据说是搞国防科研的。他们在沙石峪开门办学期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恰巧温占奎在山上挖到一块酷似“蘑菇云”的石块,筑上了底座,写上了毛主席“我们也要有原子弹氢弹······”一段话,部队临走时,大队负责人李树旺代表沙石峪致辞赠石。全场齐立,掌声欢呼声伴着泪花经久不息。领队指导员激动地表示:“以毛主席教导为动力,以沙石峪精神作榜样。多出科研成果,报效祖国和人民!”

1971年3月,一位马里客人来访,住在社员家。夜里,上面组织民兵紧急集合演练,提前没有通知接待人员和外宾。结果马里客人惊慌失措,以为发生大事件,天亮立刻赶回了北京。回京冷静下来,想起把沙石峪的赠石忘在房东家了,懊悔莫及。过了一天,派专车取回了赠石。1970年10月21日,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夫妇在黄华夫妇陪同下参访沙石峪。因是首次接待美国人,又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身份特殊。石上题字不好拟定。黄华夫妇在“毛主席语录”上没找到合适的,就在他的“内部语录”上选取了1959年1月17日致美共主席福斯特信中的一段语录,写在石头上,客人非常高兴。之后,斯诺之子小斯诺等人在沙石峪住访7天,临走带走许多石块······

1973年秋,康克清同志率各省市妇联干部来访。地县作陪同志一下车就找到温占奎商量,要30块国礼石给各省做纪念。温占奎感到难度太大,一是没有这么多石块,二是一时也书写不完。于是建议选一块精美的做代表。得到了参访团理解。怀着对康克清大姐的敬仰之情,温占奎细心挑选石头,精心书写了一首毛主席诗词。刚写完,康大姐及参访团到了跟前。康克清大姐端详许久,然后举起石头让大家看。溢着泪花激动地说:“看了沙石峪,让我们受到愚公移山的生动教育,又赠给我们精美“艺术品”,咱们朱老总最喜欢奇石,他老人家看见,还不定多高兴呢!”康大姐握住温占奎的手连声称赞道谢,一股暖流瞬间流通他的全身······

1973年7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夫妇及女儿杜致礼(杨振宁妻)来访。大队副主任闫宝贺向客人介绍了沙石峪解放后的变化,浏览村容村貌。温占奎写了三个小石块赠给杜聿明。杜聿明接过赠石,不禁感慨流泪,动情说道:“过去我害过人民,是毛主席共产党救民于水火,拯救民族于危亡。把中国引向光明。看了沙石峪,受益匪浅······,沙石峪的奇石啊,也聆听了杜聿明的肺腑之言。

1974年3月27日,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率团来访。外交部原定邓小平副总理陪访,因邓小平出席特别联大会议,改由阿沛阿旺晋美陪访。这次接待,准备工作周密隆重,河北省领导刘子原提前一天到达沙石峪,强调要万无一失。特别对赠送总统的国礼石,要选料精良,书写严谨,更要改进包装。用特制木盒软料铺垫,以示庄重。为了完成好任务,温占奎亲自到县木业社定好礼盒,特意由公安局干警张民志开摩托车将人带盒送回沙石峪。由于客人在沙石峪仅一个小时活动安排,张贵顺就巧用时间,往北山腰的路上,拉着尼雷尔的手,亲热地介绍了沙石峪概况,精彩又生动。告别时,总统兴奋地说:“沙石峪给我们做出好榜样”。当他接过写有“中坦两国人民友谊万岁”的国礼石说:“这是给我们地最珍贵礼物,我要把他视为国宝,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最让温占奎难忘的是1973年8月,张君秋、李金泉、李紫贵、刘吉典、曹韵清、骆鸿年六位京剧大师到沙石峪“驻点”。他们不顾年事高,天气热,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住农家炕,决心补上那“时代一课”。他们对“国礼石”兴趣尤其浓厚,与温占奎一起上山挖宝,每每得到一块好的,就像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回到村里让占奎书写。几位老人,相互逗趣,非常开心。为感谢他,几位大家还执意到温占奎家看望。温占奎家在沙石峪村北东苇店村,相距6里多地。国宝级大明星光临平民百姓家,温占奎无比激动和自豪。

然而一次日本代表团的来访,让温占奎记忆犹新。因为在代表团临别时,一位日本女客人让作陪同志领着找到温占奎,要求把赠石上的文字改成“一定要解放冲绳”。这可难坏了作陪同志。因为这句话关系到政治问题。需要请示中央,而一级一级请示肯定来不及,情急之中温占奎灵机一动,为日本客人在石块上题写了“冲绳一定会解放”几个字,做陪同志连呼好!好!日本客人也满意而归。

温占奎先生讲了一段又一段,毫无倦色。后来竟高声吟咏起来:“当代愚公史,感天动地诗。酬谢万方客,寄语‘小猴石’。”吴玉占先生和我听得入了迷,都忘了记录。他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更让我们深深感到一种责任。要把“国礼石”的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出来。让国礼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角之中。让子孙后代都了解这些故事。让国礼石与沙石峪精神一起共同发扬光大······

2016年6月

第四篇:棉被的自述

朋友,你认识我吗?我想,你-定对我非常的熟悉。我就是天天和你打交道的—棉被。

我生在一个很大的家族里,我的兄弟姐妹很不少,鸭绒被、毛巾被、行军毯、毛毯、睡袋……我是它们的老大哥。

我想你对我的印象肯定不错。的确,我能使你甜美地进人梦乡,我能被人们披在身上,我能挡住刺眼的阳光,我能将温暖保藏。而且,在战争时期,我还能用来挡子弹呢!

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每天晚上,当你躺在我的怀抱里,会感到无比的温暖,舒适呢? 也许你会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因为你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呗!”但果真是这样吗?

你可以做一个试验,把两支温度计放在同一个房间内,然后将其中一支裹在我的怀里,过一会你再看,我怀中的那支温度计丝毫没有上升温度,仍和另一支所示的温度相等。这说明我并没有给温度计任何温暖。 你可以用冰棍或冰淇淋做同样的试验,会发现在我怀中的冰棍不但没融化,反而保持冷却,这也说明我丝毫也没有给它们温暖。

也许你会想起,街头卖冰棍的老奶奶的手推车上,不是总盖着一条又厚又重的大棉被吗?你大概会指责我:“你为什么对它们那么苛刻呢?一点温暖也不给人家,这不是偏心眼吗?”

你错怪我了,我不给它们温暖是因为它们也不曾给我温暖,而当你躺进我的怀抱中时,却给了我很多温暖(热量)。

人每天吃的食物产生出了热童,热量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发散出来,所以当你躺在我怀中的时候,有一部分热量跑出来。在我的两层被单中,夹着棉花,而棉花与被单之间存在着空气,空气比起其它物体是不易传热的,而我实际上就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不会将你的热量传导出去,而是把它们仍然存留在“被窝”中,自然你就会觉得暖和,实际上,温暖你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那些温度计、冰棍之类的东西没有给我热量,我自然也就没有温暖给它们了。我最主要的作用是隔绝,阻止热传递,使外界的热(冷)空气不能进入被子里面,也不使被子里的热(冷)空气发散出来。

我的远房表叔棉衣、棉帽、手套等等,实际上也是起的这个作用。

你听了我的自述后,一定对我更加了解了。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当你给予他人温暖和友爱时,别人才会将温暖和友爱回报给你。不要依赖别人,一切靠自己。

有个窝更多分享,详情请关注有个窝()动态~~

第五篇:棉被申请书

1申 请 书

xx县xx镇xx村委:

我叫xxx,男,1934年12月11日出生,汉族,妻子xxx,女,1943年10月20日出生,汉族,现均住xx县xx镇xx村x组。因我们夫妻二人年老多病,尤其是我多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致使家庭异常困难,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活十分拮据。

为此,为我们夫妻二人享受国家对我们老弱病残的照顾,

特申请领取低保,让我们能安度晚年!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年 x月 x日 2申 请 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祁阳县***镇***村第*组人. 1932年8月出生,现年75岁,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五册,1950年10月在广州军区46军当兵,52年九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多次著名的大型战役,在一次攻坚战中,被炮火埋在战壕里,死里逃生,大腿光荣负伤,荣立三等功,回国后,又于54年入团,56年2月复员回家,60年代,受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影响因家庭出身原因一直不能解决组织关系,现在不能劳动,年老多病, 妻子早丧.冬天没有棉被盖,大冷天也没有炭火烤.两个儿子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境一直不太好,为抚养孙辈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照看我这孤寡老头.由于旧伤在身,腿部风湿一直没得痊愈.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现在已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只能靠日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x年元月xxx号篇二:申 请 书

申 请 书 ?? xx县xx镇xx村委:

我叫xxx,性别,xxxx年xx月xx日出生,民族 ,现均住xx县xx镇xx村x组。因我们夫妻二人年老多病,妻子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致使家庭异常困难,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又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吃了上顿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心里非常高兴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也只有您们能救我全家于水火之中。于是几经思考,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相信亲民爱民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批准我的低保申请,向我伸出援助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10年 月 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田xxx,是xxx市xxx镇前xx村的一个农民.是个奔60的人了。15年前在村里胶鞋厂中和胶时,不幸被烧伤致残,双手畸形,丧失了正常的劳作能力;爱人是肿瘤患者,术后身体亏空极大,常年离不开药.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是我300元/月的杂工和杂活收入. 我是在1994年被烧伤的,火是因为别人抽烟引起的。我当时被送进了洛阳105医院,术后我浑身缠满了白色纱布,迷迷糊糊看到身边爱人和孩子都在哭..... 从火灾里跑出来后我身上还着着火,而不懂急救的人们却拿起塑料纸包住我的胳膊就往下捋,我手上和胳膊上的皮当时就被捋掉了.做植皮手术时,是从我的大腿上割下来的皮...... 出院后,我成了残废,手扭曲着,两条大腿上留下大片紧揪的疤...... 由于属于工伤,村里为我支付了医药费和误工费,并照顾我在村委会跑跑腿儿,干点杂货......每月300元钱..... 我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是个奔60岁的人了,一辈子没见过大钱,由于父亲弟兄多,家里穷,没有读过书,是个连小学都没上几天的文盲. 我的半生是辛酸的,年轻时去砖厂出窑,为了多出几块砖,多挣几个工分,刚刚烧成的砖还烫手的时候,我就开始往平板车上装了.手肚儿磨得指甲一摁,血就嘟嘟往外流...... 上天不都怜惜苦难的人,刚结婚不久,我就突然得了精神病.白天挺在麦秆跺上睡觉,蓬头垢面,睁不开眼,......天一黑,就起精神了,起来

就走,也不知道要上哪儿去......就这样我过了一段昼伏夜出的神经生活。那时我见车就想往车下面钻,不是人拉的及时,早就没命了。后来,一个老大夫给了一个方,天天煎药几个人按着灌下去,才渐渐好了起来. 我也算个勤劳的人,我不怕出力,病好以后继续上砖厂出窑,拉平板车......这样一拉就是7年多. 后来村里已经办了几个胶鞋厂,许多有点知识和文化的人已经不在呆在那流血流汗的砖厂,而是到了村里的胶鞋厂做事.有的当了班长,有的当了车间主任等等.爱人鼓励我也去,但没有文(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化的我还是只会出死力,我做了和胶工.其实是很累的,但因为每月能拿400块钱的工资,我满足得不得了、干得很卖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却因为别人大意引起的火灾而再次陷入生活的苦海。。。。

也许是我和爱人命苦,也许是屋漏偏逢连阴雨,1997年的冬天,爱人又检查出患了子宫瘤,要做手术,鹅卵石般大的瘤子被取出来了 ,按理说人该健康了,可因为为了省钱手术是在私人诊所做的,术中也没有输血,手术后留下了很多并发症,整天头晕,身体乏力,肾亏,颈椎病,骨刺,静脉曲张等不良症状一直纠缠着她,常年吃药..... 我的多灾,爱人的多病,家庭的不幸,致使孩子从上初中就缺吃少穿。高中三年,孩子给一个在校外开饭店的熟人帮忙,下课在那儿端个饭刷个碗什么的,管一天三顿饭.总是忙到预备铃响了才随便填饱肚子

就匆匆忙忙往教室跑.孩子向她妈说很影响学习,爱人总是勉励说:孩子,你看恁爸那残疾,孩子,你要是自己不争气...将来又有什么出路呢... 孩子是个好孩子,她从不抱怨,不说苦。因为我已经残疾了,她妈身体又那么不好...... 孩子考上了大学,大一的学费是亲戚凑的,我和她妈又凑了点。我安慰孩子说:闺女,你放心好好读书吧,这么多亲戚呢,没钱了让他们支持支持你......我又怎会不知道,救急不救穷,谁都有一家子的事啊. 从此,我们一家更是勒紧裤带度日,爱人去给人家当保姆,干家政。我更是有病不舍得看,一分一里都在手心握出水儿......贷款,外债铺起了孩子大学的不易之路...

孩子在学校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然而,这所有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是杯水车薪。在我们一家自强自立的同时,依然需要社会地关怀和照顾。恳切希望领导体恤,为我们一家雪中送碳,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将不胜感激。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们一家一定会以踏实的行动,朴实的品质,文明的形象来报答社会,感谢各位领导的。谢谢您们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田xxx 代笔:xxx 2010年2月8日

农村低保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xx县xxx镇(乡)xxx村第x组人. xxxx年xx月出生,现年xx岁,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x年级,家中有四口人,现在居住在自家的土房子里,房屋是xx年自己动手建的,住房面积为xx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xx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xxxx年生,xxx病,长年有病。一直没有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妻子,***,xx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女儿,xxxx年出生,早就远嫁外地,住贵州省***,曾在当地的砖厂打小工,月工资xx元。其夫,是同厂的拉砖工人,月工资xx元。她有一个女儿,x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儿子,***,xxxx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生活救助申请书

自治区民政厅:

索金乡属南木林县最为偏僻的贫困乡之一,地处南木林县的东南部,面积422平方公里。东与芒热乡、达孜乡交界,南与奴玛乡为邻,西与热当乡交界,北与拉布普乡、芒热乡相邻。全乡平均海拔4300米,乡辖行政村10个,自然村31个,全乡户数501户,人口3726人。全乡粮油总产量248.6万斤,牲畜存栏数26593头(只、匹),农村经济总收入941万元,人均纯收入1945.66元。现有人均收入在1700元以下的扶贫开发和扶贫低保对象480户3516人,贫困率达95%,其中:扶贫户348户2882人、扶贫低保户121户623人、低保户4户4人、五保户7户7人。 索金乡贫困户主要分布在偏僻、高海拔的自然村,环境恶劣,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雹灾、水灾、雪灾、山洪和泥石流等。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不能很好的发展生产,一旦受灾,恢复困难。自六月以来,冰雹、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多次肆虐村庄、农田和牲畜,造成大量房屋墙体垮塌、农田冲毁、牲畜窒死。截至目前,有11户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农田被山洪泥石流冲毁450亩,耕地面临绝收的境地,牲畜溺死55头,失踪140头。

为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渡过汛

谨此。

索金乡人民政府 农牧厅驻索金乡工作队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篇四:低保申请书范文

低保申请书范文

农村低保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xx县xxx镇(乡)xxx村第x组人. xxxx年xx月出生,现年xx岁,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x年级,家中有四口人,现在居住在自家的土房子里,房屋是xx年自己动手建的,住房面积为xx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xx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

情况是:

我本人,xxxx年生,xxx病,长年有病。一直没有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妻子,***,xx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女儿,xxxx年出生,早就远嫁外地,住贵州省***,曾在当地的砖厂打小工,月工资xx元。其夫,是同厂的拉砖工人,月工资xx元。她有一个女儿,x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

能给我生活费用。

儿子,***,xxxx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由于我和我丈夫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加上积劳成疾,昂贵的医药费让我没敢再跨过医院的门槛,现在生活举步维艰,特请求政府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现在不能劳动,年老多病, 妻子早丧.冬天没有棉被盖,大冷天也没有炭火烤.两个儿子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境一直不太好,为抚养孙辈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照看我这孤寡老头.由于旧伤在身,腿部风湿一直没得痊愈.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现在已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只能靠日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

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

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申请人——,生于1968年7月,名族汉,职业为务农,现居住于四川省-----。

我家有五口人,父亲、妻子、两个子女和我。我父亲年事已高,常年多病;妻子又病魔缠身;两个子女都在读书,女儿在---学院读

大学,儿子在实验中学读高中。我常年辛苦在外通过卖苦力赚的血汗钱根本不能支付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每期巨额的学费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总为它伤透脑筋。以前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上学,经常是东拼西凑,向这个亲戚借一点,向那个亲戚借一点,通过亲戚支援,再加上自己辛勤劳动,勉强能过日,生活还得以维持,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年龄的增长,女儿不知不觉都念大学了,儿子都读高中了,我现在发现自己肩上的担子再也扛不起了。他们俩现在地学费和生活费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女儿平均每期上学要五六千,儿子也要三四千,加起来每期差不多一万元了,来算算我的收入,年收入不过五千啊,而妻子在家的收入几乎为零。每次为了让孩子们顺利上学,我都向银行申请了一些贷款了。在我心中一直认为自己苦一点都无所谓,但是一定要让子女完成学业,走出大巴上。

亲戚朋友都劝告我和妻子,“你和你妻子都出去打工吧!这样能维持一下你们的生活,改善现在面临地困境。”我谢谢了朋友的劝告,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我家里还有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他需要我们赡养,自古以来我国都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度,我们家里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要给子子孙孙留一个好的榜样。我的妻子又常年多病,不能在家太劳作,只能在家尽其孝道,她的收入微乎其微,常常还要用我在外卖苦力的钱来补贴家用。加之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作物大大减产,致使家里收入更少,子女学费和生活费以及家庭支出,使我家收支极不平衡,支出远远大于收入,使我家在经济上陷入严重

困难的境地。 在我一筹莫展之时,不幸我看到幸福的希望,赶上以“以人为本”的协调的社会形态,党的恩惠如同阳光一样照耀着大地,惠民政策似甘泉一样滋润着弱势群体,给予了弱势群体以最大的生活保障。我经过几番斟酌,我特向您们申请我家为农村低保户,希望获得政府的补助,以此来度我家现在在经济上面临地困难境地,来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他们的梦想,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 月 日篇五:农村低保申请书范文

农村低保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xx县xxx镇(乡)xxx村第x组人. xxxx年xx月出生,现年xx岁,由于原来家境贫寒,小学只读了x年级,家中有四口人,现在居住在自家的土房子里,房屋是xx年自己动手建的,住房面积为xx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xx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xxxx年生,xxx病,长年有病。一直没有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妻子,***,xx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女儿,xxxx年出生,早就远嫁外地,住贵州省***,曾在当地的砖厂打小工,月工资xx元。其夫,是同厂的拉砖工人,月工资xx元。她有一个女儿,x周岁。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儿子,***,xxxx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由于我和我丈夫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加上积劳成疾,昂贵的医药费让我没敢再跨过医院的门槛,现在生活举步维艰,特请求政府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现在不能劳动,年老多病, 妻子早丧.冬天没有棉被盖,大冷天也没有炭火烤.两个儿子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境一直不太好,为抚养孙辈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照看我这孤寡老头.由于旧伤在身,腿部风湿一直没得痊愈.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现在已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只能靠日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 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乞巧教案范文下一篇:聘书教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