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素描石膏像的写生作为美术学院的基础教育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教学过程中的积累研究,将石膏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虚”的概念进行整体概括的观察思维训练,二是以“实”的概念对深入塑造过程的细节极致刻画练习。这两个部分虽是两个不同方向,但有其逻辑关系,相辅相成,是解决素描教学中的研究和表现的两个主要问题。

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篇1:

中职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

摘 要:素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绘画技巧提高、创造能力培养、艺术修养养成都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新的发展,传统的素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美术的发展需要,学校和老师必须立足于学校和社会的现状进行美术素描课程改革,采取更新颖的教学方法,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 美术素描 课程教学 改革策略

一、前 言

职业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锻炼能力,注重应用,充分就业。为了使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在原有的素描教学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具备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美术人才打下基础。

二、传统美术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上来说现在中职院校对于美术素描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素描在整个美术学习中是比较基础的内容,相对来说素描的难度较低,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忽视了这门基础技术,没有真正认识到素描的基础性作用。很多中职院校现在都在积极扩招,但是老师的素质却跟不上学校的发展速度,在教师结构中,本科学历以上较少,高级讲师较少,这种老师素质偏低的现象造成了中职院校美术素描教学层次较浅。

从微观上来讲,首先,是素描训练模式单一。写生是美术素描中应用最多的训练方式,学生从最开始接触素描就是写生,基本上都是在对着石膏像或者真人进行素描写生,这种方法的确也对学生的写实能力的提高有很大效果,但是当要学生自己去创作,学生就没有思路,没有灵感了,就是在平时对着创作对象进行素描写生的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基本上不用任何思考,养成了不动脑的习惯,在面对没有对象的情况下就画不出来,事实上是由于没有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长期的单一训练让学生创造力都被埋没了,这样学生在进行无对象素描中其思维能力就被束缚了。其次,工具材料单一。在很多的素描教学中大多是采用铅笔作为素描工具,通过铅笔的使用力度来调节明暗变化,线条粗细变化。但是随着现在美术素描的内涵不断丰富,素描已经不局限于色彩,更多的是多种工具的搭配使用,现代素描已经打破传统素描工具的束缚,更多的新工具和新材料已经应用到里面,这一点现在的中职美术素描教学做的还不够。再次,教学方式单一。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注重课堂,课下从不对学生作任何要求。课堂是老师传授方法和技巧的地方,但是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仅限于学生进行练习,而学生创作也是素描中很重要的一块,老师不布置课下的创作内容,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一个充满更多资源、有着更好氛围的创作环境。其实,艺术类的学校是不分课上和课下的,重要的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训练,练习的多了,方法就多了,其实学校的素描和社会要求的越来越远,重要原因就是老师重视课上教学忽视了课下教学。最后,是评价标准单一。在中职院校的素描评判中,以与实物的相似度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的确很多的形体是要通过明暗、线条变化来表现更加逼真的效果,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画笔将它表现出来的,绘画中有些层次感是无法用画笔描绘出来的,就是高数码的相机也达不到逼真的效果。更多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画家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这时候在进行评判的时候,就不能单纯地以相似程度和逼真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通过画家自己的创作,找到创作的依据和灵感源泉,这时候这种创作基本上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更多地是对画家注入的情感、经历、艺术素养的一种分析。

三、中职美术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院校美术素描不管是从教学课程设计还是教学理念与模式,都受着传统美术素描教学的影响,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阻碍了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培养。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画面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视觉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社会对美术人才的专业和素质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中职美术素描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美术素描教学的内涵,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

四、美术素描课程改革

(一)注重素描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下,中职院校除了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提高。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安排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将教学内容和专业相对应起来。

例如,在教学的课程改革中,首先是进行技能的培养,其次是进行内外学习的培养,最后是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进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更多地是对技巧之外的艺术发展历史等进行了解,通过对美术全方位的了解,去丰富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从更多的作品中去探寻技巧的灵活运用。同时还要认清,艺术不仅仅是通过技巧表现出来的,而应将技巧和人类情感相结合,通过技巧的运用反映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在通过不断的艺术创作中去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此,设置技巧培养课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素描技巧,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艺术的感觉。

在内外学习的培养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设计,不仅仅是在上课的时候进行素描练习,老师还要充分利用课下的广阔空间和丰富资源,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每天给学生布置课外练习,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寻找创作对象,搜集最好的素描素材,让学生在每天的课外练习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情况下,培养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觉习惯的养成,更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创作的能力,让他们更多地将自己的作品接近现实,让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上升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高度。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优秀作品展示、学生作品自评、书籍阅读等方式将素描学习放在一个“人文”背景下去进行,在学生进行素描的自然形态写生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推荐相关书籍的方式,让学生懂得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去理解自然和艺术中抽象的因素和表现形式,更好地了解抽象概念,最终将之作为素描中的一种元素来灵活运用。并通过这种“人文”背景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注重素描教学理念的改革

在美术素描教学改革中,要不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现在的素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素描教学,现在的素描涵义更加丰富,具有包容性、扩展性、选择性,并且很多已经融入了西方的美术思想,所以要更加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注重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西方造型艺术规律

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在进行美术素描教学要以一种开放的思想去接受各国的优秀文化,而且艺术的发展最终还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所以除了对本民族的素描技术进行学习之外,还要学习西方的造型艺术,从中找到艺术的发展规律,增加学生对空间感的认识,才能将素描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

2.要因势利导,勿求一致

学生由于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都是同一种面貌,但是每个同学之间是存在性格差异的,所以在素描教学中不能追求学生的做法一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选择吸收西方素描教学经验,激发学生创造性

在美术素描教学中一味地采用石膏、人体写生,比较单调,学生也会觉得乏味,因此,老师要适当地借鉴国外素描教学中的方法。例如,在造型方法教学中,就可以将画面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等抽象的元素进行单独的组合训练,在人物造型中多注重运动形象的把握和心理意象的素描。在静物写生中,将平常用的瓶子、水果换成桌子、椅子这些线条明晰的物品,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空间层次。

(三)注重素描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同学提升能力、掌握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这里主要提到了两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1.中职美术素描项目教学法

在中职美术素描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就是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素描任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为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时,做到项目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一致,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获得素描的知识,掌握素描的技巧。项目教学是对学生感兴趣的素描项目进行设计,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给了同学很多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更加地贴近现实需要,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所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

2.中职美术素描信息化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师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素描讲课基本上是书本案例讲述,但是在信息化的素描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课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素描,信息化的美术素描教学运用广阔的信息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老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老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水平,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从事素描教学的老师要不断在素描教学中创新,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教师评阅、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模式,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其次,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应该是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不应该只是注重结果。

五、结 语

总之,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实践,总结出完善的素描改革策略,通过改革提升学生的素描技能、艺术素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宁浩池.浅谈素描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4)

[2] 赵健.关于素描教学的思考[J].美术观察,2006(08)

作者简介:

石江惠,集美轻工业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石江惠

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篇2:

素描石膏像写生教学探讨

摘要:素描石膏像的写生作为美术学院的基础教育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教学过程中的积累研究,将石膏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虚”的概念进行整体概括的观察思维训练,二是以“实”的概念对深入塑造过程的细节极致刻画练习。这两个部分虽是两个不同方向,但有其逻辑关系,相辅相成,是解决素描教学中的研究和表现的两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素描石膏   虚   实

素描石膏像写生在我们当下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是作为一门低年级的基础课程,石膏像写生区别于人像写生因为它是静止不动的,便于学生研究人物的光影变化和形体结构,而且是白色或单色的,可以抛去固有色的干扰,适合素描的研究练习。本文主要是针对石膏像素描写生中学生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一是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通过素描石膏像写生研究人物或者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造型特点;再者解决绘画表现形式的问题,素描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到绘画的创作形式,一切绘画形式都是为了表现对象,而且要不断从经典艺术形式中吸收营养并创新。现在的石膏像写生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经典雕塑,还应该有东方雕塑的写生。

笔者在素描石膏像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利用“虚”和“实”两种极致观察画法来应对解决上述两个基本的素描问题。大量的实验和练习充分证明了效果明显,而且还对未来绘画的创作的风格和方向提供了前期引导。

一、虚画法

虚,空也。——《尔雅》,虚与实相对,素描中的虚指的是模糊看不清楚,通常是指光线照不到的地方,远处的空间物体,看不清楚就会模糊发虚,西方透视法则里有近实远虚的规律。中国画论里也有虚实相生的说法,虚指的是空,无,是指绘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虚和实也是一对辨证关系。那么在素描石膏像写生中,虚,首先是一种整体观察方法。绘画过程中把握整体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局部都归纳于整体之中。虚的观察方法是让学生眯起眼睛来观察对象,所观察的对象就会呈现出朦胧的大概的如同剪影般的形象,加之我们在布置写生的石膏像时候会目的性的布置一个方向的稳定光源,这样学生观察到的是光影的现象和层次变化,而不会被石膏像细节所干扰。虚的绘画方法是在过程中只需要以同一个方向的线条或调子模仿眼睛所看到的光影变化,画出深浅不一的各种形状的调子,这时候只要注意把握宏观的色序和微观的色距,要培养起比较观察的意识。头脑里要有浑然一体的概念,不要计较对象具体部位是什么。绘画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形体结构,不需要理性分析,只要求直观的模仿影调变化,而不能出现死的边线和调子,具体细节的形体刻画。

“虚”画法的最终画面效果达到类似于米勒,修拉的素描效果。米勒的乡村景色和人物,修拉的点彩式风格素描或油画作品,体现的是一种朦胧的,整体而浑厚的氛围,题材大都是场景性质的,人物和景物都浑然一体,弱化琐碎的细节,但是空间感更混沌通透。类似与中国汉唐陶俑,拙朴大气,又不失通透灵动。虚画法使学生避免了一开始就陷入细节刻画,关注所画的对象是什么,像不像,被动照抄对象,有意强化五官和明暗交界线或者边缘线的这些误区,还有被对象牵着耳朵走,被动地、局部地、孤立地、单纯地把眼睛停留在物体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的细微表象上等等问题。从而主动去归纳形体,比较光影调子深浅顺序,模仿光影的形状特征,画出的对象是神似的写实而不是机械刻板的复制。“虚”画法克服了只顾局部观察的片面性思维方式,杜绝了画死,画呆板,进而提高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二、“实”画法

实,实在,结实,果实。意为充满饱满,与空相对。在绘画中的实为具体,真实,细节的刻画,质感的塑造。中国画中是繁、密,以实衬托虚,虚实相生,营造独特的东方意境之美。在石膏像的写生中实画法的观察是以局部出发,一开始意识就集中到细节和更小的形体范围,这时候的眼睛不仅是视觉的行为而且要运用到触觉,让视线如手一般触摸到形体的每一个局部细节的高低起伏、前后左右,这里的细节包括每一个小形体和附着于小形体上的表层的微观的明暗变化,如:污渍、小孔洞、划痕、裂纹、灰尘等等。这时候的眼睛,就如单反照相机的微距镜头,能观察到并放大这些细节。在石膏像的摆放位置距离我们写生者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肉眼能观察到的细节有限,这时候可以利用到图片的放大效果进行观察,手机,相机等工具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但尽量要避免一直照着图片画画,弊端在于缺失了对真实物体的感受性和直观性。

“实”的画法绘画过程是先从比较靠前的或者靠近我们的细节局部开始,由前到后一个局部单元到另一个局部单元的推进,用线如绳索捆绑般缠绕形体的高低起伏,光影变化,还原真实的石膏像固有色和质感。不放过每个细节的细微变化,追求极致的写实,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但是“实”画法不能是平均对待每个细节,画成了芝麻饼,满脸的泡泡。这样就陷入了面面俱到的平铺直叙中,画的很累观众也会看的很累。细节的刻画过程要把握精彩之处的,容易出彩的地方,注意到节奏感和空间感的变化,如交响乐一般,有高音,低音,合声等等的节奏变化,才会不单调乏味。可以参考类似风格的大师有丢勒,荷尔拜因等,还有他们的版画作品中对细节的精致刻画。近几年许多高校中开设的精微素描课程也有相同之处。极致的刻画细节,能更好表现对象的特征感受,甚至质感,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三、石膏素描像的“虚实”画法在创作中的引导作用

“虚”的画法是素描石膏像学习中的一个单元,研究整体造型的一种观察方法,归纳色调的一种画法。“虚”画法效果整体浑厚,有种朦胧、模糊的美感,虽然源于米勒、修拉古典大师的素描启发,但当代画家不乏也有利用這种效果者,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的照片写实绘画,他利用照片作画,画面模糊不清晰,他曾说过:“我不是模仿一张照片,而是制造一张照片。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他觉得最重要不是通过画采用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这些表面上与照片的相似,而是将摄影的特征,例如其客观性、保持距离性、真实性以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因此我们看到虚的画法在图像的语境下被当代的画家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有价值的图像绘画语言风格。

“实”画法同样作为素描石膏像训练的一个单元,灵感来源于大师丢勒等绘画技法,精深见微的细节刻画,散发着令人迷恋的光芒。类似的风格也引申出了盛行于70年代美国的超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绘画,它的主要特征是借助照相机,先把要表现的对象放大几倍,然后参考照片,用不漏痕迹的笔触,表现出精微的细节,甚至超越照片的细腻、逼真感的静物,人物或风景。超写实的绘画是不含主观情感的,能够更容易让普通大众所接受,传播范围更大。具有现代工业化、商业社会人类普遍严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传达出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和缺少人情味。

四、结语

素描石膏像写生中“虚实”的这两种单元训练方法,在学生素描学习中针对性的解决了整体观察和色调对比的研究,还有深入塑造和结构研究,而且在表现手法上吸取前人大师绘画规律和表现风格,引申出了创作的几个不同方向,和当代生活观念结合。所以基础的素描训练也穿插进了创作思维的思考,对于学生绘画的学习会有好的帮助。但在此过程中对度的把握也很重要,比如“虚”画法中也会流域于盲目追求形式感而忽略形体空间的表达,“实”画法中对摄影的利用也会部分削弱绘画性和生动性,也容易面面俱到的刻板塑造。这些都是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华祥,杨慎修.王华祥与飞地艺术坊[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

[2]高宗英.素描之道[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3][美]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刘健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张鸿渊

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 篇3:

建立石膏像素描的概念

【摘 要】石膏像素描作为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必修科目,由来已久。据美术史记载,在西方16世纪,石膏像素描已经是一门课程。而我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起,由去法国、日本留学的人士引入。弗朗西斯克·巴切克说:“素描要求画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始终不渝的恒心和巨大的耐性。这是一门最有威力的课程,需要不断的顽强奋斗去学好它。”石膏像写生,领会人物造型的特性与规律;运用合理的科学方法察看,熟悉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峙统一的关系,掌握体现形体地面与整体特征的素描方法;领会形象美感和性情特征,以绘画的手法表现出来。

【关键词】石膏像;素描;概念

石膏像写生训练的意义在于学习和把握空间中形体结构的塑造,对整体视察、整体推动的教学方法的把握,对画面节奏、韵律、情感的把握。在造型方面倾重于对天然物象的把握,而不是使用绘画自把自话的构造画面。我们在学习石膏像素描阶段要建立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一、对于石膏像的认识

石膏像是学习素描的重要教学素材,石膏像素描写生则是学生从普通的石膏像素描到真人写生的过渡,是在学生已掌握素描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向画真人头像过渡过程中对素描学习的深化。石膏像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一个固定的光源下长时间地研究,便于仔细观察,可以充分地刻画和表现各方面的造型要素。由于石膏像的结构体块十分清晰明确、易于观察和表现,能够为日后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图

石膏像的构图相对来说灵活性不太大,不像水粉、水彩那样可以按个人的意志来发挥。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情況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构图的完整性

石膏像不能超出限定纸张的范围。

2.面的重心一定要注意

重心和形准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把石膏像形画准了,也就不存在重心错误了。

3.画面的均衡

也就是构图的合理性,构图必须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一般情况下必须控制好画面上下左右的位置。不能太大或太小,也不能偏于一侧,定位要准确,不要太低或太高。

不管石膏像是多少个块面形体彼此交叉组合而成,都要把它当作是由头、颈、胸等几个不同外形的基本几何形的组合,头、五官、脸部等是凭借在这几个大的基本形,建立的小基本形。

三、动态

石膏像中的动态是把握石膏像精神状态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大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低垂的头、颈、胸之间的扭动,构成了不同角度下生动的姿态。他的动态相比另外几个常见石膏像更加明显,五官透视的倾斜,特别是颈部的扭动变化非常明显,由头、颈、胸三者形成的S形曲线优美流畅。

四、形的准确性

评价一幅作品“观其形,看其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形准就是画面造型与对象相似,透视和比例要正确。石膏像写生对形准的要求非常高,应该说石膏像的形准问题是评价整幅作品的前提。构图是可以控制的,但形准问题却要复杂得多,它包含了形体结构的比例、动态、透视等问题。一般来说,评价一幅画的形准与否往往是针对一幅结束的、完成的画而言的,其实从一开始就注意的话,大形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如起稿大形阶段尽量画好石膏像外形上下左右的位置,然后确定额头、颈、肩、胸、底座的大比例,接下去是石膏像的动态。大形是一幅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幅画形准的前提。如果一幅画的大比例、动态错误的话,到绘画后期再发现就很难改了,甚至必须重新画。形准的重要性,大家都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老师专门让学生练习打形。一幅作品的过程都是在改形,控制大形、动态、透视只是一个前提,整体的形体才是最终追求的效果。所以,内形的形准和外形是紧密相连的。

五、归纳与概括

从整体出发是素描造型的基础之一。用眼睛观察事物时总是习惯从局部出发,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初学石膏像的人,往往一开始会被某些局部所吸引,从而只塑造了局部,只看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对于石膏像素描来说,那些有些复杂的石膏像绘画和不通过归纳与概括的作业,时间是一个难题,散和零碎的片面也是致命的难点,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比较的观察方法,根据对象的整体特征分析它的体块和大的动态,包括他们的环境、距离、几何形状的转折、结构线的穿插所产生的变化。着眼大局、抓主要、削弱细节、概括对象、要始终着眼于整体去描绘。整体观察的一般规律:

(1)明暗交界线要连贯,控制明暗的大关系。

(2)细节归纳。

(3)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布局整体。

学习石膏像初期,一定对块面、明暗交界线、黑白关系理解透彻,练好基本功,为后期对石膏像深入刻画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司徒立.现代具象表现绘画及其基础方法论浅谈[J].新美术,2010(02)

[2]许江,章晓明.司徒立现代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纪要[J].新美术,2011(05)

[3]杨永民.石膏像素描新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作者:陈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习型组织转化论文下一篇:IMC广告策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