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念馆平面设计与展览空间的融合——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为例

2022-09-12

建立纪念馆主要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展览展示, 将历史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再次重现或复原, 使人们生动形象的了解历史, 感触历史遗留下的文化信息。

一、关于平面设计与展览空间的概述

平面设计是用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在二维空间进行组合, 利用形象生动的视觉表现传递给人们所要表达的信息。展览展示设计属于对三维空间的创造, 它通过视觉传达和光线照明, 借助道具模型等将相关信息和宣传内容展现在公众面前, 以期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平面设计与展览空间融合发展

平面设计与展览空间融合发展就要突破二维空间限制, 使平面设计由平面的、静止的空间形态向立体的、动态的、真实的空间形态延伸, 将平面中的虚拟设计元素与真实空间中的三维设计元素相结合, 融合成为完整的设计统一体。

三、纪念馆平面设计与展览空间融合的基本要点

1、纪念馆主题定位准确

纪念馆的平面设计是展览空间的一部分, 在整个展览空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也是观众最直接接受博物馆信息的途径之一。纪念馆主要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展览展示, 将历史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再次重现或复原, 所以纪念馆的平面设计一定要把握好人物或事件的历史背景。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是纪念华南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专题陈列纪念馆, 设计时要考虑当时华南地区东江流域的时代背景, 理解主题与地域文化, 用形象生动的视觉元素来表现这种时代特色、革命精神, 充分体现展览需求, 提升展览的文化品位, 做到纪念馆主题的精准定位。

2、纪念馆平面设计语言的运用

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 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 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在展览空间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平面设计语言。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序厅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各种平面设计语言, 首先采用具有东莞地域特色的红砂岩材质做了整面墙的巨型浮雕, 给人以震撼感, 然后在正面墙上做V字型浮雕, 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并以夸张的手法表现拳头、武器等, 显示了东江抗日军民抵御外侮的坚强斗志。两侧高低起伏呈波浪型的浮雕, 象征了蜿蜒流动的东江水。该部分充分发挥了平面设计语言的特点, 利用色彩等形式展示出地域特色, 利用图形符号等突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军事主题纪念馆的特色。

3、纪念馆展览空间的特点

在广东开展的华南抗战, 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东江纵队又是华南抗日战场坚强的武装力量。为了表现东江纵队游击队的特点, 在纪念馆建设中紧密依托东江纵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充分发挥文物历史氛围和良好的自然生态保持优势, 融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以一组独特的几何造型, 相互抽离、组合, 体现了东江纵队开展游击战争忽聚忽散的行动特点, 同时在体形、体量、用材等方面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相互协调, 尽显客家围村的特色。

四、纪念馆平面设计与展览空间的融合

纪念馆的主题陈列, 以丰富翔实的东纵历史照片、文物和史料, 全面展示了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陈列展出东纵革命文物近200件, 图片450多幅, 雕塑、油画、版画等艺术作品件五十余件。展览深刻把握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通过对东莞的地理、人文、传统的整合提炼, 在历史、思想、艺术、教育及欣赏等方面将现代设计手法与地域符号元素高度融合, 恰当表现主题, 注重展览空间的节奏感, 体现壮烈、庄严、恢宏的氛围。

纪念馆展厅仿照大王岭村抗日根据地旧址的青砖墙, 片片残垣、累累弹痕, 营造了战争年代硝烟弥漫、山河破碎的历史氛围。在陈列手法上, 采用了青砖墙、三合土等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特有的历史符号, 并辅之幻影成像、电子沙盘等现代化声光电的展陈手段, 不但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 大大增强了展览的可观性。同时, 加入现代展览手段, 能使人身临其境感受那个抗战年代。通过展览, 警示国人,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振兴中华;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平面与空间相融合的展示设计增强了展览的感染力和历史的厚重感。

五、结语

纪念馆所呈现的形式虽然是展览的空间展示, 但离不开使用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进行再加工, 用简介、深入、形象的艺术语言来展示。博物馆纪念馆传播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带给观众更多的有效信息和文化知识, 使信息与知识立体化, 并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有机融合, 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创造出更加五彩缤纷的展览展示空间。

摘要:现代纪念馆平面设计和展览空间之间需要有机结合, 达到协调统一, 才能突出纪念价值和展示效果, 因此在纪念馆平面设计中要实现平面、立体、空间设计的相互转化与融合。

关键词:纪念馆,平面设计,展览空间

参考文献

[1] 黄婷.平面设计向三维空间拓展研究.[J].包装工程, 2011:05.

[2] 袁培福.从展览展示设计的角度谈现代科技馆建设.[J].科协论坛, 2013: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的管理下一篇:浅谈现代舞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