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媒介作用

2022-12-04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 要是想充分发挥出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服务有效结合, 从而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当中,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在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一、志愿服务的主要内涵和特点

在我国2017年10月18日的时候, 习近平同志就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的观念[1]。而志愿服务就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 从而为改善社会, 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 在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主要具有着自愿性、无偿性以及公益性等特点。自愿性特点:自愿性特点主要是指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当中, 志愿者是出于本人的意愿, 能够自觉的选择进行提供服务或者是自愿提供服务, 并不是属于被他人强制或者是某种外力的作用, 充分体现出个人意志的自主行为;无偿性特点:指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 是属于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 无偿付出自身的时间、才智等, 将在奉献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并不是为了某种利益驱使从而进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性特点:现如今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中。

二、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志愿服务是属于蕴含丰富道德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具有着“友爱、互助、奉献”等志愿精神, 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有着一致性特点。那么在当前社会形势发展背景下, 群众道德实践行为表现出了全新性特点, 志愿服务方面则是需要能在实践性、广泛性以及参与性方面进行有效提升。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公益服务作为基础, 需要每名参加的人员都能献出自己的爱心, 从而树立具有价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2]。

(二) 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

志愿服务的建设应当是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基础进行建设, 并且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有效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促使大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而且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整改, 我国高校更是应当有效结合党政方针, 实现与时俱进, 有效的把社会和学生需求有效结合, 最终形成适应性的志愿服务。与此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又是属于时代发展潮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生力量, 所以, 能够有效的借助于志愿服务平台, 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目标, 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等特点。

(三) 志愿服务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着年轻有为和充满朝气等特点, 有效的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全新的活动力。现如今有很多学校都已经在校园中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不仅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 还在一定层次上有效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已经成为了高校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在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候, 还能有效培养自身的优良品德, 从而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正能量, 校园可以把网站、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要场所, 合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或者是毕业典礼等方式进行宣传志愿服务, 将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倡导大学生树立奉献、互助等新时代校园风。与此同时, 当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和献爱心的时候, 还会针对周围人员产生影响, 从而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校园实现和谐发展[3]。

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 坚持以实践为本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媒介作用

实践育人能够有效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由于志愿服务主要面向的人员就是大学生, 所以能够有效的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丰富自身经验的机会, 从而给大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实践的平台。那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 更应当全方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秉承着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同时, 还应当有效激发志愿服务针对大学生形成的育人功能, 把有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目标都将逐渐融入到志愿服务领域当中, 促使大学生能在志愿服务的活动过程当中有效提升自我, 加大宣传传统文化思想, 激发志愿服务的功能性特点, 有效明确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 加大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当前有很多校园中想要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员数量居多, 但是大部分参加的大学生都没有接收过正规的训练, 基础较为薄弱, 所以, 这就需要校园能够针对培训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加大重视, 通过培训的形式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 将针对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员开展针对性训练, 志愿者的通用知识和服务技能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得到训练, 加大志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意义和目的, 从而为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4]。

(三) 加大教育引导水平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校园不仅是属于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 更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 需要把核心价值观点作为引导, 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时代特点, 最终开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满足大学生多个方面精神需求, 加大大学生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 还应当合理运用校报、校园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 不断宣传“提升自己、奉献他人”等志愿理念, 有效的把志愿精神种子播散到大学生的心中, 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典型, 将在大学生中树立可亲可敬的标杆, 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尚环境。

(四) 坚持构建品牌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影响范围

现如今坚持构建志愿服务品牌是有效扩大志愿服务影响范围的主要途径。校园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从而构建出具有生命力和社会影响的品牌项目, 通过项目的形式充分展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风采和成效, 在校园中发挥出引导作用。与此同时, 还需要紧紧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 从而构建出适用于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在合理运用节假日等时间, 激励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 将在社会上进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范围。目前可以进行发展雷锋精神的主体是爱幼、帮扶农民工等志愿服务, 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还应当主要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进行创设出合理的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出具有持久性和示范性的品牌项目, 让更多的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五) 不断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和激励保证措施

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针对资源实现整合, 能够把有关这一方面的资源进行充分融合, 最终形成志愿服务综合性场所, 构建完善的系统平台。加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 构建出经常性和培训管理制度, 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 而在创设志愿者星级认定和嘉许制度的时候, 需要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进行星级认定, 在针对志愿服务过程当中成绩较为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 以此来有效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把志愿服务作为校园精神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 促使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具有着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体现, 进一步加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确保更多的大学生都能自愿的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从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大量的动力支持[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 不仅能有效的把自己的才华和爱心都贡献给社会, 更是大学生追求思想道德境界提升的过程, 促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公益从而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缓解自身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压力, 有效提升自身自信心, 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摘要:在志愿服务队伍当中, 志愿者活动是属于大学生进行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还在一定层次上有效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本文主要针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媒介作用展开分析, 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健民, 曹婷婷, 熊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J].魅力中国, 2017 (7) .

[2] 靳一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 2018 (34) :100-101.

[3] 许晓月.关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调研报告——以南通市部分高校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15) :73-74.

[4] 安玲, 李志如.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探索[J].新西部, 2018 (14) :140+132.

[5] 胡金枚, 周禹冰, 熊梓余, 金献忠, 谭卓妮, 刘晶.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J].企业导报, 2016 (11) :79-8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诗情画意,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下一篇: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