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基础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型人才的需求,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驱动下,当前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呈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在实现目标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 篇1:

新建本科院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探讨

摘 要:文章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其次,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再次,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现状调整专业设置,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最后,要融入地方办学,走产学研用结合道路,深化校地合作。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但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也为学校自身生存发展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 能力

文献标识码:A

新建本科院校应以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面向地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服务地方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着重建立高校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之间的密切结合,形成高校自己的地方特色。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与期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态重新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这是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提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内涵式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成都工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创办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第一所事业学校。成都工业学院自建校以来,从未间断过办学,始终秉承“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传统理念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2016年被批准增列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前身往往是高职高专,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前身是高级专业学校和工程师学院,高级专业学校和工程师学院与我国的高职高专类似,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一致,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成都工业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十分注重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经验,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学校目前有18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科专业。本文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办学定位决定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新建本科院校要清楚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分工和使命。只有明确了办学定位,新建本科院校才能确定自身发展目标、类型、层次、服务面向等问题。

地域的优势可以让新建本科院校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传统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驱動,很少考虑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而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所处地域独特的文化资源、产业优势,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抓住地方优势、融入地方办学,才能找到学校发展的正确道路,才能迅速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

在《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中,成都工业学院明确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写入改革主要目标:建立多形式、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增强学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成都工业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层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

确立了清晰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办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二、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高专的,应用本科与高职专科虽然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却有较大的不同。尽管都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应用本科出现以后,高职专科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所调整,与应用本科有所分工。应用本科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传统老本科院校存在同质化现象。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围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这个核心,突出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以实践性课程模块为特征的课程群,做中学、学中做,将所学理论用以解决生产实际和社会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应用性特征,要以社会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积极探索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实践教学为主导、理论为其基础的新模式。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的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向。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成都工业学院高度重视的核心工作,为此成都工业学院邀请行业专家为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做指导论证。成都工业学院召开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研讨会,各位专家从产教融合、行业培养标准、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课程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讨论稿)进行了多方面的指导论证,并针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所占比例的调整,如何将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融入方案以及如何把人才培养方案与各专业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成都工业学院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设置了课程体系。

三、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现状调整专业设置,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

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专业设置上要以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办出特色。新建本科院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专业给予重点建设,以专业链对接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使学校专业群、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规格分别与地方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的产业群、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急需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即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为所在地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依据地方的产业优势,根据产业的发展而调整课程或专业方向,新建本科院校要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学科布局。

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兴学科专业,使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相应岗位职业要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对地方产业发展和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分析,保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的意识,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提高专业结构和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度。成都工业学院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30余个,成都工业学院现已形成工管结合以工为主的多个专业群,初步构建了集重点优势专业、特色和品牌专业于一体,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结构体系。

成都工业学院以产业发展引导专业建设,各专业纷纷利用地方行业资源优势,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顾问,多次召开专家顾问委员会,征求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建议,专家们认真审核了专业的培养定位和目标、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岗位需求与能力培养等。

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具有适切性特征,所设专业要快速适应所在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应该是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地方产业、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行业产业链的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对接,实现以产业引导专业,以专业服务行业。

四、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融入地方办学,走产学研用结合道路,深化校地合作

新建本科院校只有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才能使自己的办学有落脚点,也只有在不断满足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中,才能真正进行行业对接,新建本科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增强地方性、应用性特征,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融入地方办学,走产学研用结合道路,深化校地合作是必然选择。成都工业学院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为2016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确定为学校高度重视的核心工作,特别召开专家研讨会,围绕学生成长、围绕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学的要求,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为建设应用型高校这一长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新建本科院校确立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探索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主要区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之初就紧扣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产学研用结合拉近了学校和企业行业之间的距离。新建本科院校以企业的经济技术为支撑提升办学水平,企业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与企业竞争力。

四川省级高级研修项目是四川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抓手,培养培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成都工业学院为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向人社厅申报了“无人机技术应用开发”、“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两个项目,获准入选,学校承办培训项目的过程,也是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检验标准应该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不是各种院校排名。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平台,可以不断的获得具有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为企业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后备力量。

成都工业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途径,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四川乐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成都工业学院&乐送物流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乐送物流公司与学校捆绑在一起培养人才,展开诸多合作,如乐送物流公司与经管学院共同制定城市配送类物流企业人才培养标准,经管学院不断为乐送物流公司提供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以及会计专业人才,经管学院可派遣部分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到乐送物流公司挂职锻炼,开展工程实践,以培养双师双能型人才,而经管学院可为乐送物流公司开展员工培训提供师资、教室、实验室等条件。

五、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积极成为地方政府的智库

高校是一个智力资源高度集中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思想、出主意、出政策。新建本科院校只管自己办学,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出思想、出政策、出主意,成为地方的智能依靠。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地方共建教育资源,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教育联盟,充分利用当地及其周边的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基地,以区域优势打造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和产业伙伴。

成都工业学院本着专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和产业伙伴。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申报的课题“成都市互联网消费情况研究”获“成都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立项”,环境工程教研室与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承担了“推进饮用水源地居民和高校环保监督员履行社会责任”项目的建设,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代表成都市电子学会承担了《成都市中小企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调查》社会服务招投标项目。

成都工业学院本着“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原则,依托行业服务区域,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在与行业企业对接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主动融入地方自主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地方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面向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工业学院抢抓机遇,与郫县政府共建无人机创新创业基地,坚持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人才。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激烈竞争中走出困境、赢得主动、求得发展的必然选择。新的机遇将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推到了时代前沿,并形成了高校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共存关系。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但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也为学校自身生存发展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ZR0182,2015年立项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中国大学教育,2013(1)

[3] 陈跃泉.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13(6)

[4] 周远清.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高教研究,2015(4)

[5] 王清义.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河南日报,2015.4.1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邱雪梅,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张亚,成都工业学院教授;刘建泉,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编:贾伟)

作者:邱雪梅 张亚 刘建泉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 篇2:

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

摘要: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基础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型人才的需求,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驱动下,当前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呈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在实现目标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趋向

21世纪人类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提出了新命题,也为高校地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实践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也是地理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分析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动态,认识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三大驱动因素

1、地理学学科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地理学学科发展是推动着地理实践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践作为地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始终贯穿着地理学学科发展过程。无论是以描述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为中心内容的古代地理学,还是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理性归纳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性描述的近代地理学,人们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资料的获取和积累以及对地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描述,都离不开观测、考察、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即使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并将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其中逐渐形成地理学特色技术和方法体系的现代地理学,其从经验走向实验、从现象走向理论、从定性描述走向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走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部门走向多学科交叉和更高层次综合的发展趋势同样离不开地理实践科学的支持。今天的地理学已经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机理探讨为主要目的、数学模型为主要特色的现代科学,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成为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明显趋势。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高校地理教育的定位与地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并不相协调,突出表现为地理学基础课程、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方面的显著削弱和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训练的严重不足。因此,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积极响应现代地理学学科发展趋势,重新审视地理实践教学的功能价值,主动应用地理实践科学的发展成果,不断拓展形式、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创新体系。

2、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对象特定的系统综合层次、区域(空间)层次和时间层次,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在解决复杂人地关系方面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方法优势,使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可以在社会经济建设的众多领域和层次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以及地理学本身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可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事实上,今天的地理学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正因为如此,应用型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高校地理院系发挥学科优势、实现办学功能、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和选择。

然而,由于历史上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地理系绝大部分设在高师院校,新拓展的应用型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多脱胎于地理教育专业,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必然带有浓厚的传统师范教育色彩,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地理人才的重要标志和考量标准,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调整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构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将地理学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优势与地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结合起来,加强应用型地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3、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驱动

随着地理学学科学性、技术性和系统性的加强,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社会的地理学、生活的地理学和素质教育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蔡运龙认为,地理学至少培养了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空间感与地方感,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能力。缺乏这些素养的人可称为“地理盲”,在全球化的时代,“地理盲”不可避免要落伍。《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明确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因此,地理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有用性”强调知识的应用与结合,即实践性。与此相适应,地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模式已将实践教学列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地理基础教育改革趋向要求高校在地理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响应,培养具有较高实践教学能力的中学地理教师。然而,当前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地理教育脱节,其突出表现之一在于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对滞后。因此,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另一紧迫任务就是应对地理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培养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地理师范型人才。

二、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向

实践教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始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息息相关。在以上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与驱动下,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大体呈现出以下趋向。

1、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长期以来,地理实践教学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辅助地位,实验技术人员也被称之为教学辅助人员。随着地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地理实践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高校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无奈地发现,这一传统观念导致的严重后果已然成为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顽疾。因此,实施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及“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已经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列为重要评价指标和建设目标。高校地理院系应对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地理基础教育改革需求,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地理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通过延长

实践教学课时、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实践平台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地理实践教学改革。

2、在目标层次上表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取向

传统实践教学,无论是野外实习还是室内实验,往往围绕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具有演示性、认知性和验证性特点,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学习基本实践技能和方法。实践表明,其在地理学系统性和综合性思维方法训练、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即使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常常停留在记忆的表层。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伟指出:适应国家和人类社会需求,地学教学方法改革要重点突出地学思维与技术、实践与能力和如何发挥人的最大聪明才智的教育和改革。对应三大驱动因素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地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当前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在目标层次上普遍表现出从验证到探究、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综合的价值提升。如: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对项目实习的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和鲁东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分别对研究性实习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对人文地理学野外调查方法的探究,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对地理野外实习思考,等等,均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

3、在目标实现途径上表现出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向

尽管科学研究和教学在大学内的结合由来已久,地理学研究也具有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的优势和传统,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一直围绕着课程进行,未能跳出教学体系的视野,科学研究对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知识的更新和教师力量的加强,即便这样,也未能尽其所长。随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研的优势和力量越来越多地向实践教学改革渗入,科教结合成为当前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第一,科研条件平台(如野外定位观测站,科研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平台(如学生实习基地、基础教学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与相互促进。第二,科研组织形式、科研活动与社会服务过程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结合,如导师制、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第三,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体现和应用。第四,教师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第五,学术骨干教师承担本科实验、实习教学等。

4、在目标实现形式上表现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由于观念的更新、目标层次的提升、目标实现途径的拓展、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地理实践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地理实践教学形式必然要突破传统的以野外实习为主的格局,走向多元化。首先,由于地理实践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形式迅速发展,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与社会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发展,以岗位实践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成为实践教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由于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各种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三、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综上所述,地理学学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对地理专业人才结构的内在需求与现实差距构成了推动当前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强劲动力。这一动力的客观性与内在性决定了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与持久性,并对改革方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同时,由于地理学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在校际之间存在共同性,当前各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在观念、价值取向、实现途径与形式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引导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具有普遍的意义。但由于在历史积淀、学科基础、办学条件、区域环境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各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方向、内容、措施不尽相同,这既是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校际差异性和多样性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满足多类型多层次地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

因此,高校深化地理实践教学改革,要在准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客观评估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差距,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促进地理学科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实践教学的价值层次。同时,要积极借助学科尤其是地理实践科学发展的成果,发挥地理学科学研究在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尊重高校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科教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和平台建设,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形式以及管理体制的创新。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李 旭 李守中 杨玉盛

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应用论文 篇3:

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初探

[摘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一科学发展战略的内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全新命题。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所创造出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的准确判断,是当前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重要部署和科学决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深入学习这一科学发展战略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时期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于过去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是指产出量的增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其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又包括产业的结构、增长的质量、发展的效益和环保等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社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努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思想,注重经济、社会、环保三重效益的平衡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不但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且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自身发展的协调统一等因素。

2.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既包括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又包括经济发展的受益群体、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诸多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让广大群众在发展中享受到具体实惠;缩小发展差距和利益差别,实现共建共享;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群众承受度三者间的关系;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增长量连续多年呈大幅度上升。然而,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由此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保持持久的经济高速增长趋势。鉴于此,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然而,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产生持续压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新的压力。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自身发展的协调、统一等目标纳入经济发展的体系和目标中,有助于通过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阶段,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要继续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要重视就业结构改善,注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要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通过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推动我国各行业的优化与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质量是指经济发展的水平问题,其中经济发展的信息化、高科技含量成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和低成本弱化的情况下,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有可持续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大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和营业收入的比重。

3.倡导“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一要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切入点,在继续抓好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二要鼓励开发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环保技术。三要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督,努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四是加快推广各种循环经济模式,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唐 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古龙小说人物艺术风格论文下一篇: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