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2023-02-06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红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红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红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武当山中学 张华山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让广大干部职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高思想政治素质,武当山中学党支部组织30余名党员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红安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已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万余人。为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重温党的革命史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以为非常必要,它对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7月5日下午,我们步入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四周松柏青翠,庄严肃穆;两侧灰壁绿窗的平顶小房错落有致,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名在夏日的阳光里熠熠生辉。碑座的两侧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黄麻起义;右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老区军民同仇敌忾坚持武装斗争。碑的背面上书一曲脍炙人口的铜锣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生动地描写了红安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前仆后继的英雄形象。

在陵园内我们依次参观了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等大型纪念建筑物。纪念馆内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为我们述说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幅照片就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一张行军图就是一段艰辛的历程,一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本生动的党史教材。现代的声光画影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红色风暴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烽火的峥嵘岁月。每到一处,我们一边仔细聆听讲解员饱蘸深情的讲解和多媒体低沉悲壮的介绍,一边浏览革命烈士与国民党反对派斗争活动的范围、区域,斗争的形式和策略以及大量原始的珍贵的图片、画像、遗物和文字简介等等,个个表情肃穆,仿佛回到了那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四处弥漫着烽火硝烟,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每到一处,我们都仔细、认真诵读那些激励革命志士投身革命,英勇斗争的革命歌谣和体现老区人民与红军心连心的歌单,感受革命先烈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7月6日上午,我们又来到七里坪镇参观了长胜街。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街道。一条充满浓郁乡情的古街道,一条充满革命传统的古街道。第四方面军指挥部是七里坪老街的核心所在地。进入指挥部,首先映入眼目的便是徐向前元帅题字的展牌,红底黄字写着“红四方面军纪念馆”。馆内主要记载着红四方面军的历史事迹。参观完长胜街,我们坐车来到了位于红安县城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以及李先念主席纪念馆。纪念馆内主要记载着各个时期的照片和解说。

此次的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却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使我深深地体会到革命斗争时期的艰难历程,胜利成果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加倍珍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中,少讲一点条件和困难,多想一点办法和措施。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第二篇:有感红安“红色之旅”

为纪念建党92周年,6月28日,我怀着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的壮志及无限崇敬的心情,随队前往红安烈士陵园参加红色教育。短短的一天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系统的、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在这里,我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红安的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是红安革命前辈、广大红安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和新中国建设中的精神概括,他们不图地位高低,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忘死,一心一意为革命作贡献。他们“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现在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本领

一是学习“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像潘忠汝、张南

一、秦绍勤、晏春山等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

二是学习革命先烈把牺牲留给自己,把生还的希望留给群众的英雄气概。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48万红安人民在这里赴汤蹈火,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14万英

雄儿女的生命。

三是要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牢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扬红安精神,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四是学习要持之以恒,要讲究学习方法。苦干加巧干,要有目的地学,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造世界观

苏区时期,我党长期处于被围剿的境地。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党的任何脱离群众和腐败行为都可能导致生存危机,离开了群众的利益,各项工作的开展就难以得到群众的支持。因此,党在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同时,始终注重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为广大人民打天下,谋利益。做一名党员,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做一名党员,只有自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体现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信任。我们要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一次红安行,一生红安情。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情操得到了陶冶,党性得到了锻炼。活动虽已结束,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已在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

印。今后,我一定会将我在这里的所学、所感带回我的单位,带到我日常工作中,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充分继承和发扬红安精神。难忘红安,难忘红安之行,更难忘红安的“红”!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汇报: 红色之旅——走进红安

尊敬的党组织:

为隆重纪念建党91周年,学校组织了400多名师生乘着“红色之旅”专列赴革命老区红安县开始了一段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之旅。红安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它不仅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这个土地面积仅1700多平方公里的小县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中国工农主力红军,孕育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和韩先楚、秦基伟等两百多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它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记得党课上老师曾给我们介绍过这个名扬海外的将军县,她说红安原名叫黄安,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它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据资料记载,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里,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于红安籍。是革命先烈的鲜血将这片土地染红,因此为了表彰党领导下的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红”命名褒奖的县。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到达了这座将军县。一进入这座县城就会被一种浓浓的革命气息所感染。到处都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两位国家主席的故乡”这样的标牌。马路两旁的灯箱上有每一位红安籍将军的照片和简介,向人昭示着这座小县的不平凡的光荣历史。我们的第一站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远远望见,董必武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深深地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那坚挺、雄伟的纪念碑,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和灵魂,坚韧不屈,凛然正气。

在纪念碑背面刻着当地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歌谣形象的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红安为了革命全民皆兵的壮观场面。之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中漫步于红安的历史画卷之中,静静地感知红安。一幅幅题词字画,一件件战争时的中山装,打了补丁的被褥,褪了色的水壶,炮火连天的仿真大屏幕电影、壁画等等,让所有人似乎身临其境,不仅让我门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之路的艰辛和困苦,还深深的被我们那些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烈士忠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来到此次红色之旅的第二站,就是当年被称为“列宁市”的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这里是保存最完好的革命旧址,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长胜街,可以依稀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第四方面军指挥部是七里坪老街的核心所在地,进入指挥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向前元帅题字的展牌,红底黄字写着“红四方面军纪念馆”七个醒目的大字。往里走便可以参观到徐向前总指挥的卧室和会议室。简陋的卧室可以看到当时革命时期艰苦的困境,在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副硕大的军事地图,可以想象当时徐向前总指挥是怎样在这地图前布置军务、讨论军事要事的。参观完长胜街后,我们来到了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也就是此行的最后一站。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李先念故居、李先念纪念馆和李先念图书馆,展厅里陈列的李先念生前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以及一段段解说文字,不仅再现了李先念同志在不同年代的光辉业绩,同时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李先念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风范。

参观结束后,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校的列车。在这里,我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诸位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到了很多,也收货了很多,使我的心灵上得到了洗礼,思想上得到了升华。不仅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 产 党的光辉历程,党章规定,还使我真切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来之不易。这些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

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志,我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共 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取义、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扬红安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先烈的遗志!

汇报人:好范文

第四篇:红安之旅心得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培养与革命先烈的感情。领会这次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刻意义。让广大师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学院的千名学子踏上了参观全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的旅途。

我们本次活动只有一天。但是意义重大。我们早上6点钟从学校出发,7点多到了武昌火车站。然后坐上了通往红安的专列。经过两个小时的专列之旅,9点多我们到达目的地-------红安。

到红安后我们坐上了通往红安烈士陵园的汽车。车上听说了红安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出现了起义,然后历史上出现过董必武和李先念两位主席,建国后有223人被封为将军,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将军县,也由此让它们原来由黄安变成现在红安这个名称。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红安县烈士陵园。首先我们在那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揭牌仪式,学院领导红安县长和学生代表上台讲话,然后观看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和《十里送红军》的文艺表演,接着观看了红安烈士陵园纪念馆,参加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里面凝结了红安人民对共产主义和国家不解的奋斗征程。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教育,体会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血与火。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七里坪古街和李先念故居,参加了当时先辈们开会和生活的遗址,领略了李先念主席的人生历程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一生,都深刻地接受了教育。 读书万卷,行万里路。这次的烘干之旅,让我感受很深。我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先烈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必须永远铭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先进性建设十分紧要,必须始终加强,人民是革命胜利的源泉,必须紧紧依靠。 这次红安之旅意义重大,我们要把所汲取的精神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以高昂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人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张吉旺 2011年5月13日

第五篇:红安之旅心得体会

6月18日,为隆重纪念建党91周年,青干班80多名师生赴革命老区红安县开始了一段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之旅。红安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它不仅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这个土地面积仅1700多平方公里的小县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中国工农主力红军,孕育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和韩先楚、秦基伟等两百多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它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据资料记载,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里,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于红安籍。

我们的第一站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远远望见,董必武题写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深深地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那坚挺、雄伟的纪念碑,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和灵魂,坚韧不屈,凛然正气。在纪念碑背面刻着当地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歌谣形象的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红安为了革命全民皆兵的壮观场面。之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中漫步于红安的历史画卷之中,静静地感知红安。一幅幅题词字画,一件件战争时的中山装,打了补丁的被褥,褪了色的水壶,炮火连天的仿真大屏幕电影、壁画等等,让所有人似乎身临其境,不仅让我门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之路的艰辛和困苦,还深深的被我们那些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烈士忠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二站,就是当年被称为“列宁市”的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这里是保存最完好的革命旧址,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长胜街,可以依稀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第四方面军指挥部是七里坪老街的核心所在地,进入指挥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徐向前元帅题字的展牌,红底黄字写着“红四方面军纪念馆”七个醒目的大字。往里走便可以参观到徐向前总指挥的卧室和会议室。简陋的卧室可以看到当时革命时期艰苦的困境,在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副硕大的军事地图,可以想象当时徐向前总指挥是怎样在这地图前布臵军务、讨论军事要事的。参观结束后,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校的列车。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有机会来到革命圣地,回顾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光辉业绩,从而更加清楚的知道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更应该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 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更加敬佩革命先驱坚持理想,信仰,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抛弃个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更加痛恨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些追逐个人名利地位金钱而贪污腐化的犯罪分子。更加鄙视只贪图生活享受,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懒汉行为。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 宝贵的精神营养,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创建群众满意单位,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是我们政法干部最起码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对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何其渺小,奉献精神何其薄弱,又有什么私心杂念,贪图安逸的想法舍不得丢掉呢?

因此,我要把这次红色之旅当作我们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要用崭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学习中,勤于思考,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现状下一篇:工作作风建设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