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赏析

2022-10-25

第一篇:汤姆叔叔的小屋赏析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我读完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这本书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写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美国的黑人奴隶悲惨的命运,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听奴隶主使唤,为奴隶主干活,而且可以让奴隶主卖来卖去,过着最低等的生活。

主人公汤姆叔叔也是一个奴隶,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当他知道老爷要把他和另一个女奴伊丽莎卖掉的时候,他却不逃走,还说:“让伊丽莎先逃吧,我不说半个不字,要她留在这里不尽人情。可是我不能走,不能让老爷破产,老爷一直很信任我,我决不能让老爷失望,这事不怪老爷。”多么忠厚老实啊!后来汤姆又被卖给了奴隶贩子海利,在船上救了一个落水的女孩,成了女孩家的奴隶。可惜他的主人不幸死了,汤姆又落到了残暴的庄园主雷格里的手中。雷格里要汤姆鞭打女人,被他拒绝,后来凯茜和爱弥琳要逃走,他宁死也没有说出他们二人的下落,最终被活活打死。他是多么的善良啊!他的忠厚和老实让我喜欢,他的善良让我敬佩。

想想汤姆叔叔的遭遇真是太可怜了,想想那个奴隶社会真是太可怕了,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人平等,没有压迫。住着宽敞舒适的房子,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一 孙静

第二篇: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这本书是由托斯夫人写的,讲述了一群美国的黑人,在黑人奴隶制度下,惨遭侮辱、迫害,甚至成了白人赚钱的工具,戏弄的玩偶,不要命的干活。这本书的主人公——汤姆叔叔,也遭遇了这个过程,开始他有一个很好的东家,但是后来他的东家为了还债被迫卖掉汤姆,最后汤姆被一位绅士买走。这位绅士对汤姆叔叔很好,甚至把他当成最得力的助手。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这位绅士死了,绅士死后,他的妻子把汤姆等一群人,放到黑奴交易市场,进行拍卖,最后汤姆叔叔被一个叫雷戈里的人买去。从那以后,他忍受着那似乎无穷无尽的责骂与鞭打,过着人狗不如的生活时,他们也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有一次汤姆叔叔因为帮助一个奴隶而被主人毒打,此后,那个奴隶又开始出逃,于是那个凶狠雷戈里全都怪罪于汤姆,最后汤姆在他的鞭打下,死去了。即使这样,汤姆叔叔也从来没有恨过那个雷戈尔,而是更加用心的爱他,让每一个有罪的人得到灵魂的解脱。这时大风仍在呼呼地吹着,但此时我已觉得不在那么寒冷,因为汤姆叔叔那博大的心胸和没有仇恨的信念永远激励着我,永存在我的心中。

王如玥

第三篇:汤姆叔叔的小屋 (2)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与《他们眼望着上苍》

中的对比看黑人民族意识发展历程

翟小娜1康霞2

(1河北金融学院 2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摘要:通过对《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他们眼望着上苍》两部不同时代特征下的两位女性的黑人文学作品的对比,探讨美国黑人在历史上所承受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及随着历史的进程他们的民族意识的唤醒和民族美感的树立进程。 关键词: 汤姆叔叔的小屋;他们眼望着上苍;对比

1863年从法律意义上赋予了黑人自由,然而一百多年过去,黑人依旧生活在贫瘠的深渊,依旧遭受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美国黑人在经历了百年的压迫和奋斗之后,开始考虑着黑人民族的发展,考虑着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此背景下,黑人文化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潮。一面深刻地批判奴隶制带给奴隶的无法弥补的痛苦,种族主义隔离下的黑人底层生活,另一方面却鼓励黑人发现自身的民族之美,强调本族文化和发觉本族的民族意识。这两种思潮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他们眼望着上苍》淋漓尽致地反应着美国黑人的美国梦。

一 斯陀夫人与赫斯顿的对比

斯陀夫人在美国东北部长大,但在辛辛那提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段生活使她对有关奴隶制度的两派观点有所认识,而她自己坚守要废除奴隶制度,而她创造《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让广大的北方读者理解废除奴隶制的必要性。赫斯顿年幼时举家迁到一个完全由黑人组成的城镇生活,在那的生活对她对农村黑人民间传说的广泛研究做了基奠,而她本身拒绝屈从于传统的性别差异模式,《他们眼望着上苍》以南方乡村为背景,重点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主人公对独立自主的寻求,主人公对于自己的黑人身份并不在意,而是在意自己的梦想的追求,这里我们看不多太多的种族歧视,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美国黑人身份的重新定位和探索。

二 主题思想的对比

为了揭露奴隶制的罪恶,斯陀夫人用大量德尔篇幅剖析了奴隶制的各种形式。谢尔贝和圣克莱尔这样的奴隶主原本体面正派,即使他们所谓的仁慈也隐含了奴隶制固有的罪恶,随着汤姆的生活,斯陀夫人终于撕下奴隶制仁慈外衣,向读者展示了奴隶在残暴的奴隶主手下的悲惨生活,在奴隶制下,年轻的姑娘可以被卖来卖去,黑人像动物一样被奴隶主鞭打虐待,作者运用极具震撼力和道德及其败

坏的实例,发自肺腑地呼吁人们反对奴隶制,她将汤姆的仁慈善良和雷格里的阴险罪恶形成对比描写,读者可以看出奴隶制带给奴隶情感和身体上的巨大创伤是奴隶主永远无法理解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通过对黑人文化特有的研究和独特的黑人用语描述了黑人们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她的作品中没有过多地批判奴隶制以及种族歧视,而是将这些认为是人类文化进程的一部分,她没有区分黑人与白人的区别,而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她最终的目标是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确定她的身份,寻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正如小说中在对珍妮的审判结束后,珍妮得到的是白人妇女的安慰却遭到黑人朋友的鄙视,这里的种族主义是作为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这种文化建构是一种自由漂浮的力量,不管黑人还是白人,任何软弱的人都会受之影响,并从属与它,赫斯顿认为人类的服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能是天生的不同而已。如果说斯陀夫人是对种族主义的批判家,那么赫斯顿就是对黑人本族文化的颂扬者。两位不同时代的女性代表了美国黑人在对自己身份确定过程之中的挣扎与进步。

三 男性和女性的对比

19世纪后期女权运动风起云涌,《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此之前面世,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是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的代表作,作品中的女性富有道德心、责任感、机智勇敢—这方面她们远胜于男性,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理想化的女性:完美的母亲和妻子,她们努力拯救道德品质比自己逊色的丈夫和儿子,例如雷格里的母亲、伯德太太和伊莉莎,作者运用肯定、颂扬的笔墨描写了这些黑人女性,尤其在伊莉莎这个人物身上特别突出,小说似乎认为女性天生具有一种辨别善恶的感觉,由此可以产生出由女性固有的道德智慧所引发的一种社会变革力量。作者似乎希望女性读者能够与这些饱受创伤的女性人物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她们的丈夫、兄弟、父亲和儿子转变观念。然而在斯陀夫人所生活的时代,人们不愿意把女性和男性同等看待,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女性人物是来督促男性人物的行为,而没有让女性人物获得绝对的权力。在赫斯顿的小说中,她直接确立了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差别,男女彼此需要对方的某些东西的思想在通篇小说中反复出现,正如珍妮一样,她寻求一个能够完善她的人生、补足自身缺失的男人,洛根、乔迪和茶点都试图在他们与珍妮的婚姻中满足自己的各自需要,洛根将女性当成“世间的骡子”,乔迪将女性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茶点将女性当成精神伴侣,然而赫斯顿更加强调女性的自豪和反叛意识,当男性不触及她们的梦想时,女性可掌控自己的意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战。正如珍妮寻求爱情的最终目

标:从周围的世界中得到启迪,并与之合为一体。

四 宗教力量的对比

斯陀夫人清楚她的读者大多笃信宗教而且是清教徒,因此她在作品中极力证明奴隶制与基督教的道德原则水火不容,在整部作品中,一个人越是笃信宗教就越加反对奴隶制,伊娃是小说中道德最完美的白人形象,她从不区分白人和黑人,相反,道德败坏、没有宗教思想的雷格里却以一种近乎亵渎神灵、邪恶残暴的方式实行奴隶制,小说中将基督教建立在博爱原则的基础上,这种博爱的思想若付诸于实践就不可能存在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在雷格里的庄园,汤姆坚持基督“爱你的敌人”的思想,最终战胜了奴隶制,在他面临的每一次毒打面前都拒绝放弃自己的宗教思想,他被雷格里及其手下的人活活打死,而临死前宽恕了他们,他以这种方式成为一名基督教的殉葬者,成为黑人和白人共同的行为楷模,汤姆的故事在另一方面又为通过基督教的博爱改变奴隶制指名了道路。小说中将超自然的、包括神灵的情节运用到反对奴隶制度上,例如,在伊莉莎跨越俄亥俄河的时候,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她毫不畏惧,飞身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这时她被赋予了一种“上帝给与走投无路这的力量”,当汤姆的信仰在万般折磨下将要开始动摇时,他看到了充满宗教色彩的幻境,使他坚定了信念。超自然的宗教力量为众多反对奴隶制的人提供了有力的力量,同时也对实施奴隶制的人起到了震慑作用。在《他们眼望着上苍》中,上帝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此处的上帝不同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散播四方的力量,是遍布世界的圣神力量,它们美不胜收,又暗藏威慑,赫斯顿在小说中收集了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黑人乡村神话和民间传说,她在小说中展示的许多神秘主义思想—对死亡的拟人化、太阳神的观点、将地平线视为尘世边界的思想,这些从另一面表达了她对黑人乡土文化的颂扬,她将宗教的力量民俗化。

五 写作手法的异同

两部小说中同样使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汤姆叔叔的小屋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纪念,时刻提醒人们汤姆作为奴隶时所遭受的各种痛苦,小屋还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着汤姆叔叔宁愿挨打致死被杀害也不愿出卖其它黑奴,象征着他对基督教的博爱和忠诚的教义。因此这里浓缩了小说的重大主题,既象征着奴隶制的破坏力,也象征着基督教的博爱战胜奴隶制的力量。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手法是伊莉莎跨越漂满浮冰的河水的场面,从河面的南岸跨越到北岸象征了在戏剧性的一瞬

间逃离奴隶制,奔向自由的过程,俄亥俄河是法律认可的南北分界线,小说中人物的跨越意味着她从蓄奴州跨进非蓄奴州,在跨越冰河的过程中,伊莉莎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成功跨越所需要的勇气,代表了黑奴在投奔自由的征途上面临的危险及他们的英雄气概。斯陀夫人在小说中采用了两种描述线,一个写奴隶制的故事,讲述汤姆在受压迫的苦海中越陷越深,另一个是逃亡的故事,逃亡向北推移,终点是获得自由的加拿大,相反描述奴隶制的故事向南推移,汤姆叔叔惨死在路易斯安南州雷格里的庄园,那里以农业为主,地处美国的最南端,地理位置的差异也顺应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并用对照的观点表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他们眼望着上苍》中,作者将珍妮的头发作为黑人妇女反抗传统束缚的象征,首先,它代表了黑人妇女的独立和对狭隘的社会行为标准的反抗,小说开始借助居民的议论表明像珍妮这种年纪的妇女留着披肩发有失体统,但珍妮拒绝屈从于他们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这些辫子具有一种体现典型的男性力量与能力的作用,它模糊了性别之间的界限,这对男性的统治地位起到了威胁作用,再者,因为珍妮的头发是直的,这便也成为一种白人的象征,正是因为她的直发和她所具备的其它白种人的特征,帮助她打破了传统的对比,既白人胜过黑人,男人超过女人的观点。除此之外,赫斯顿借助梨树与地平线,蜜蜂与梨花的相互作用,使读者见证了大自然瞬间的完美结合,在小说的其它部分,珍妮一直追求这种理想中的境界,地平线代表大自然遥不可及的神秘感,一种使人渴望与之交流的神秘和欲望,小说的结尾,珍妮并未沉浸在丧夫之痛,而是使自己的内心进入“像大渔网一样”的地平线,这表明她已经与自然界建立起了一种她毕生追求的和谐之中,她发现了自己民族个性美,树立了自己的独特民族意识。另外,飓风代表了一种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与飓风的抗争反映了小说的中心冲突,在被一种令人困惑、不可预知的力量包围之下,珍妮用近似宗教虔诚般地力量寻求自己的位置,但一切事物只能在暴风雨面前俯首称臣,它是摧毁一切事物和引起混乱的力量,这种力量没有良知,随意且不公平,正如小说中,飓风所象征的各种力量,洛根、乔迪坚信的教条,特纳太太的种族主义,伊顿维尔男人们的性别歧视,流言飞语充斥的门廊文化,这些就像飓风一样让追求独立和梦想的人痛苦不堪。然而对抗这种邪恶,作者采用了一种联合亲密的力量,茶点和珍妮的婚姻代表了这种最亲密的力量结合,互助互爱成为他们婚姻的核心,他们的结合代表了珍妮在精神上追求的最终答案,这种结合使她能够大胆地面对暴风雨,并在暴风雨和后来的冲突中得以幸存。在这个充满混乱与动荡的时代如何才能幸存下来?在此奋斗中需要的是

人人的联合力量。这里赫斯顿激发了美国黑人的民族团结意识。

两部作品同为两位女性的作品,但在美国黑人身份上描写迥异,也代表了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的黑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中不断前进、不断融入主流社会的文化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王家湘译,北京:十月出版社, 2000年.

[2]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

[3] Harrie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3年.

翟小娜(1981- ),女,河北蠡县人,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 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 讲师。

康霞(1981- ),女, 河北沧州人,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讲师。

邮寄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河北金融学院外语教学部邮政编码:071051

联系电话:13513225317

第四篇: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一)

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我们同情黑人的遭遇,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作者:

斯托夫人,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她1811年出生在美国中部一个基督牧师家庭,自幼目睹黑人奴隶悲惨的生活遭遇,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婚后,她在丈夫的鼓励下,从事文学创作,1852年,写成《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激起了美国人民对蓄奴制度的极大义愤,从而成为1861年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林肯总统曾戏称斯托夫人是“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妇人。”

主人公简介:

1、汤姆:

谢尔比先生家的黑奴。因主人欠债而被卖掉,后几经转卖,落到了残暴的庄园主雷克手中。汤姆因拒绝说出逃亡奴隶的下落,遭雷克毒打致死。汤姆叔叔忠诚、善良,笃信上帝,但他逆来顺受,不知反抗,这是他性格的弱点。

2、伊娃:

汤姆叔叔的小友。她在一次旅途中偶然结识了汤姆,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伊娃善良、纯洁,能够不含任何偏见,平等地对待黑奴。伊娃小小年纪便因病死去,但她的善良却感动了每一个人。

3、伊利莎:

谢尔比先生家的女奴。面对生活的不幸,不同于汤姆,她毅然选择了一条奋起抗争的道路,带上儿子逃亡加拿大。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她和丈夫、儿子一起,终于获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

4、黑利:

残忍、奸诈的奴隶贩子。他通过转手奴隶贸易,来获得暴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拆散他人的家庭逼死人命。他满口人道主义,却干尽伤天害理的勾当。

5、雷克:

美国南方大庄园主的代表。他残暴、刻薄、经常毒打奴隶,雷克买下汤姆后,不满汤姆的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痛下毒手,打死汤姆。最后,雷克罪有应得,被卡西吓死。

小说概述:

伊丽莎携子逃亡,汤姆被卖到“河的下游”去

赛门·勒格里正在殴打汤姆叔叔。小说开始于肯塔基州农场主亚瑟·谢尔比正面临着将因欠债而失去其田地的困境。尽管他与她的妻子(埃米莉·谢尔比)对待他们的奴隶十分友善,但谢尔比还是决定将几名奴隶卖给奴隶贩子来筹集他急需的资金。被卖掉的奴隶有两名:其一为汤姆叔叔,一位有着妻子儿女的中年男子;其二为哈里,是埃米莉的女仆伊丽莎的儿子。埃米莉并不喜欢对这个主意,因为她曾经对其女仆许诺说,她的儿子绝对不会被卖掉;而埃米莉的儿子乔治·谢尔比也不愿意让汤姆离开,因为他把汤姆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追捕伊丽莎家庭,汤姆与圣克莱尔一家的生活

在伊丽莎逃亡途中,她偶然遇见了比她先一步逃走的丈夫乔治·哈里斯,他们决定前往加拿大。然而,他们却被一个名叫汤姆·洛克的奴隶猎人盯上了。最后,洛克与他的同伙诱捕了伊丽莎与她的家人,这导致乔治被迫向洛克开枪。担心洛克死掉的伊丽莎,说服了乔治,将这名奴隶猎人送到了附近的贵格会定居点以接受治疗。

回到新奥尔良后,圣克莱尔与他的北方堂姐奥菲利亚因对奴隶制的不同见解而发生了争吵。奥菲利亚反对奴隶制度,但却对黑人持有偏见;然而,圣克莱尔则却认为自己没有这些偏见,即便他自己便是一位奴隶主。为了向他的堂姐说明她关于黑人的观点是错误的,圣克莱尔买入了一名黑人女孩托普西,并请奥菲利亚去教育托普西。

在汤姆与圣克莱尔一同生活了两年后,伊娃得上了重病。在她死之前,她在一场梦境中梦见了天堂,她把这场梦告诉了她身边的人。由于伊娃的死与她的梦境,其他的人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奥菲利亚决定抛弃自己从前对黑人的偏见,托普西则说她将努力完善自己,而圣克莱尔则承诺将给予汤姆以自由。

汤姆被卖给了赛门·勒格里

在圣克莱尔履行他的诺言之前,他却因为介入一场争斗而被猎刀刺死。圣克莱尔的妻子拒绝履行其丈夫生前的承诺,在一场拍卖会中将汤姆买给了一名凶恶的农场主赛门·勒格里。勒格里(他并不是当地出生的南方人,而是从北方来的移民)将汤姆带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乡下。汤姆在这里认识了勒格里的其他奴隶,其中包括埃米琳(勒格里在同一场拍卖会里买到了她)。当汤姆拒绝服从勒格里的命令去鞭打他的奴隶同伴时,勒格里开始对他心生厌恶。汤姆遭受到了残忍的鞭笞,勒格里决意要压垮汤姆对上帝的信仰。但汤姆拒绝停止对《圣经》的阅读,并尽全力安慰其他奴隶。在种植园期间,汤姆认识了勒格里的另一名奴隶凯茜。凯茜先前在被拍卖的时候,曾被迫与她的子女分离;由于不堪忍受另一个孩子被出卖的痛苦,她杀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在这个时候,汤姆·洛克回到了>故事中。在被贵格会教徒治愈后,洛克发生了改变。乔治、伊丽莎与汤姆在进入加拿大后获得了自由。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当汤姆叔叔对上帝的信仰就快被在种植园中遭受的折磨所击垮时,他经历了两次梦境——一次是耶稣,而另一次则是伊娃——这使得他决意保留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直至死亡。他鼓励凯茜逃跑,并让她带上埃米琳。当汤姆拒绝告诉勒格里凯茜与埃米琳逃往何方时,勒格里命令他的监工杀死汤姆。在他垂死时,汤姆宽恕了两位监工野蛮殴打他的行为:受其品格的感召,这两人都皈依了基督。在汤姆临死前,乔治·谢尔比(亚瑟·谢尔比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这已经太迟了。

最后的片段

在乘船通往自由的路上,凯茜与埃米琳遇见了乔治·哈里斯的姐姐,并与她一同前往加拿大。曾经有一次,凯茜发现伊丽莎便是她失散已久的女儿。而现在他们终于重逢了,他们前往了法国,并最终抵达了利比里亚——一个容纳前美国黑奴生活的非洲国家。在那里,他们又见到了凯茜失散已久的儿子。乔治·谢尔比回到了肯塔基州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奴隶,并告诉他们,要铭记汤姆的牺牲以及他对基督真义的信仰。

启示:

一位黑人奴隶在善良的东家的照顾下,幸运地得以培养出高贵的品性,对基督的虔诚激励着他热情满怀地去面对一切,无论是生活的苦难,还是心灵的苦闷,一本破旧的《圣经》寄托着他全部的生活希望,至少,此时的他是最为快乐的。

然而,命运并不会因为人们善意的而美好的愿望而存在,它向这个无比诚实的可怜人露出了狰狞的牙齿。随着东家债务的紧逼,他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上了被随意买卖的凄惨道路。部分人的法律规定了他们的奴隶身份,也注定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在任何一种可能的变动下,奴隶们都是处在被践踏的位置。

艰难坎坷的劳动生涯中,又是上帝的召唤慰藉了他的灵魂,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家园,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有。善良和关怀在沉重的黑暗下显得脆弱无比,理性的光辉也只能照亮身边的一点温暖,只要一阵阴风吹来,这点光芒也会消失,通常就是这样。

然而,坚忍的人终将获得拯救,谁也无法阻挡住自由的心灵飞向天堂。那种圣洁的苦难的光辉将把每个信念崇高的追随者引渡到幸福的彼岸。

苦难似乎与美好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面对黑奴们身受的困境,忍不住心头也要一阵阵的颤栗,而在汤姆、乔治、伊卡琳娜、谢尔比太太、哈里斯太太等人颂赞上帝、拯救灵魂时,同样的感觉也传遍了全身。的确,人们能够指望任何别的什么吗?除了自己。

当苦难来临时,人们大都选择了逃避或是要求别人来承担。而在幸福面前,人们却选择了独享。难道这就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吗?共患难而不共富贵,无形中似乎历史向我们证实了这一铁的法则。灵魂深处的温情日益退缩。蒙蔽了心灵的视线,我们还会为什么而感动吗?

上帝活在人们心中,我们就是上帝!在汤姆无比虔诚的祈祷中,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从他坚定的信念中,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终他拯救了自己,灵魂与上帝同在。毫无疑问,有希望且满怀希望的人永远是幸福的!

让我们为拯救属于自己的灵魂而努力终生吧!

评价: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美国著名诗人 亨利·郎费罗

《汤姆叔叔的小屋》搅动了美国表面的艺术,顿时引起一场骚动,并宣告一个特殊时辰来临。

--美国学者 詹姆斯

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另一译名)描写了黑奴受地主虐待之苦况,辛酸入骨,读者为之泪下,于是激起南北战争,而黑奴才获得自由了。

--著名作家 苏雪林

第一次听到了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美国南部黑奴们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勇敢抗争的故事,心激动不已,紧握着眼泪湿透的手绢,在枕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寐。

--著名作家 冰心

《黑奴吁天录》最早是由清代的文学家林纾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

我的感想:通过看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以看到人性的邪恶,汤姆叔叔,这位一生信仰基督的教徒,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信仰,他一直心存善良,无论他与谁在一起,他都是这样。相信一切都会是美好的。黑奴,这是很长时间永恒一话题,奴隶制社会,对黑奴来说,生活在炼狱煎熬之中。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面对苦难,汤姆叔叔坚强的品行让我佩服,他的乐观精神让我敬畏。

怀着那份对汤姆叔叔的同情,我们也许只能祝愿他在天堂一切都好,苦难已经结束,希望黑奴能够真正得到属于他们的幸福与自由,希望奴隶制度不存在的同时能够给与黑人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斯托夫人一百多年前写的这本剧作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引发了南北战争。同样的,今天,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他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一切自由的取得都是不容易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伟人给我们留下巨作,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做一个像汤姆叔叔一样坚强的人,面对苦难的人生,心中永远不放弃对生活的勇气,做一个乐观的人。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和知识,吧黑奴作为交易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我们要勇于面对。最后祝愿一切都好。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二)

最近和班里的孩子们一同阅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重温了这部令人难忘的著作。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由于影响巨大,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

由于成书时间较早,书中没有明确提出废奴的问题,但是书中描写了大量南方奴隶主的暴行,令人敬佩的是书中还有大量关于人性、信仰、世界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正是这个原因,使这本书区别于别的同类题材作品。

1、关于信仰

对于信仰,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在别的文章里我也讲过我对于宗教、信仰的观点,第一,我非常尊重有信仰的人(我是指那些真的有信仰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人),我认为有信仰的人是非常勇敢的,是勇于将精神理想化,是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时刻实践信仰的勇者,这是很难的,至少我目前做不到,因此我非常尊重这样的人。第二,关于宗教,一提到宗教,有人马上就认为那是迷信,而这种人往往才是真正的迷信啊。什么是迷信?连人家在说什么都不清楚就断然下迷信的结论,说这话的人不就是迷信吗?结论可以下,但前提是你必须充分了解你要下结论的那件事,那个结论真的是你自己的判断。基于这个原因,如果你不了解宗教,无论你多么排斥宗教,请你口下留德,慢下结论,等你了解了宗教再下结论不迟。

好了,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个作品中谈到了很多涉及宗教和信仰的问题,例如汤姆叔叔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提到基督徒这个词,在《纯粹基督教》这本书中说过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讲基督徒也好,讲绅士也好,其实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说某人是个真正的基督徒,也许你的意思仅仅是想表达这个人是个大好人,说某人是位绅士,其实也许他根本没有贵族血统,而仅仅是举止得体而已。而作品里的这位主人公确实是位真正的基督徒,恐怕我们用再苛刻的标准来衡量他,我们这位汤姆叔叔也无愧于基督徒这三个字。汤姆叔叔是个怎样的人呢?善良、纯朴、正直等等类似的词可能对他都适用,而这些美德都来自于他的信仰,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对这个悲惨世界的怜悯,这对于一个黑奴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简直难以置信,要知道,身为黑奴就意味着愚昧和无知,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还有每天繁重的劳动,所有这些都会让一个正常人憎恨这个世界,做为一无所有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自己被卖掉或者孩子、老婆被卖掉的人,做为像狗一样完全属于主人的人,做为一个在社会上毫无希望的人,很多黑奴实际上已将自己放弃,放弃了做人的权利,当然也就放弃了信仰的权利。而汤姆叔叔却很幸运,他的第一位主人是个仁慈的奴隶主,这使得汤姆叔叔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在此我不对某个具体的宗教进行评论,我对所有宗教都持敬畏的态度。对于汤姆叔叔个人而言,基督教就是这个苦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哪怕是读一读圣经,都成了他最快乐的事。不知道大家读过圣经没有,我认为汤姆叔叔对美的感受还是超乎常人的。福音书中很多句子都被汤姆叔叔用笔画下来,而汤姆叔叔原本是不识字的。

汤姆叔叔可以说是当时黑奴阶层的一个特例,肉体上绝对的服从(例如:他的第一位主人由于债务原因要把汤姆卖掉,对于汤姆来说真是妻离子散啊,而汤姆并没有逃跑,甚至没有一句怨言。汤姆叔叔的第三位主人千方百计虐待他,而他还是忠实的劳动。)和精神上绝对的独立(例如:汤姆叔叔地三位主人要汤姆做监工,汤姆敢于抗命,甚至到死也不屈服。)也许只有信仰可以解释。

汤姆叔叔做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就像基督当年做的那样,无论自己处境如何,都能爱人,都能真诚的帮助需要的人,这就是汤姆叔叔人性的闪光点,也是全书最感人的主线。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信仰,他在精神上绝对是自己的主人。反观自己,我自愧不如,不要说实践信仰,有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是正确的事情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做或者装做不知道,无论信仰那种宗教,这都是不够格的,因为我没有成为我的主人,是我之外的种种在左右着我。

2、关于人物

小说有两条故事主线人物,一是汤姆叔叔,二是伊丽莎,伊丽莎与汤姆叔叔在小说开始都在肯塔基州农场,二人都是黑奴,二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不同的是他们在面对妻离子散(主人要卖掉伊莉莎的儿子和汤姆叔叔)这个问题时采取的行动,一个绝对服从,一个携子逃亡。

汤姆叔叔无疑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此小说做为又一个女性作家的作品,文章中有大量女性人物的描写,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和《飘》一样,女性形象成了全书歌颂的主题。作者认为只有女性的母爱精神才能拯救当时的美国。

在这里我想说两位女性形象,首先是伊娃,当汤姆叔叔被轮船运送到新奥尔良的途中,伊娃进入了故事的叙述中。当这名

5、6岁的小女孩落水后,汤姆叔叔将她救了起来。伊娃恳求她的父亲买下了汤姆,在跟随圣克莱尔家来到新奥尔良后,汤姆成为了圣克莱尔庄园的一名马车夫。不过,汤姆在这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天使般的伊娃一起度过的。

伊娃经常会谈论一些爱与宽恕的话题,她甚至说服了固执的奴隶女孩托普西,让她相信她也应该得到爱。伊娃也曾试图去感触她那坏脾气阿姨奥菲利亚的心。这个小女孩的形象让我想起了《飘》中的梅兰,同样是柔弱的女性,同样有着充满爱的眼睛,同游有着一颗高贵而富有基督精神的心。这样的人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对身边的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力。

书中的伊娃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充满幻想,可爱调皮,和同龄人不同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她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对真理、理想世界的渴望,使她区别于别的孩子,也区别于很多同时代的成年人。有时候孩子是真正的勇者,而且比成年人要勇敢的多,他们更能勇敢的直面自己的心,比如伊娃的父亲,就是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是继承了庄园财富的奴隶主,另一方面他为南方奴隶制度感到深深的羞耻,然而他一直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放奴隶,最后是在女儿和汤姆的不断影响下,促使他重新信仰基督,直面自己的心。

第二位女性形象是伊莉莎,她与伊娃不同,我们从伊莉莎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和母性的伟大,而伊娃给我们带来的是神性的震撼。一个黑奴如果成为妻子和母亲,恐怕是最痛苦的事情,黑奴没有做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她的一切包括孩子都是奴隶主的,而做为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白人卖掉是何等痛苦和愤怒,书中常常出现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心情--“真恨自己生在这个世界上”。于是,伊莉莎在主人卖掉孩子的前夜,她携子逃亡。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叹这个世界看上去有多光明,实际就有多么黑暗。

伊莉莎通过种种努力,终于在好心人(贵阁会)的帮助下逃到了加拿大,最终获得了自由、丈夫和孩子,拥有了一个自由人的幸福生活。在逃亡途中,伊莉莎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冬夜中狂奔,遇到奴隶贩子的追捕后,竟然带着孩子跳进冰封的俄亥俄河,而且奇迹般踏着一块块浮冰奔过对岸,这一幕让狡猾而凶残的奴隶贩子也不禁惊叹不已。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跳到俄亥俄河里,要么是获得孩子和自由,要么是死在一起,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落到奴隶贩子的手中。

携子逃亡或者携子自杀的例子在小说中出现过不止一次,一个母亲为了让孩子不再做奴隶,不再骨肉分离,最终选择了同归于尽,这种耸人听闻的故事其实确有故事原型,并不是作者编造的。

3、关于世界

《汤姆叔叔的小屋》被称为悲情小说,这和作品表达的故事主题有关,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作品展现了世界上最残酷的那一面,一幕幕令人揪心的惨景,一个个令人落泪的故事,向我们诉说了黑人的苦难。同样是这个世界,有的人像生活在天堂,有的人如同生活在地狱,这个世界本来面目到底是怎样的?

其实世界一直没有变,这个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痛苦、不公、悲伤一直陪伴这这个世界,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开始关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是观察者。人们观察到这个世界有压迫、有战争、有屠杀、有灾难,如何拯救这个世界?答案恐怕没人能给出,而作者的答案却很明白,那就是拯救那些观察者,至于如何拯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宗教也许是一个办法。

最后说说汤姆叔叔,汤姆叔叔致死也没有选择反抗,有的人写了很多文章批判汤姆叔叔这样的人,也许他们是对的,但是汤姆叔叔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是黑人的叛徒,不反抗并不代表背叛,相反,汤姆叔叔实际上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作出了反抗,他没有向主人屈服,没有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而且,他的行动让貌似强悍的主人害怕了,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不能出卖灵魂,这就是汤姆叔叔的最后想法,而正是这个想法最终击败的主人。我不认为汤姆叔叔有什么可批判的地方,他绝对是值得称颂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三)

哲人说,名著只有反复读才能体会到书的精髓。我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已经有四五遍了,如今才能领略到几分滋味。

汤姆给我的印象,起初便只是一个“忠”字,忠于主人、终于上帝耶和华,忠于自己的信仰。他那份过于执着的教条的忠诚,让我有一种头皮发麻近乎窒息的感觉,在列格雷的铁鞭和狂怒的咒骂下,他依然平静地忠于主人,甚至当卡西夫人希望带他一起逃走时,他竟然拒绝砍死睡梦中的列格雷、拒绝逃走,他竟还劝卡西去相信上帝,去原谅、去爱虐待他们的魔鬼-列格雷。就因为列格雷是他的主人,他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上帝的指示去爱每一个人,至死不渝的忠于自己的主人,绝不背叛主人。主人再无情,汤姆也不会无义的。我不禁想尖叫,他的这份忠诚很恐怖,像寒冬里硬把炭火往人的身上泼,对待阴森冷酷的社会,没有反抗,只有顺从、只有忠诚,但这份感情并不会感化像恶狗一样的奴隶主,只会令他恐惧,进而令他疯狂地绞杀。所以那些像比干、伍子胥、寇准、汤姆这种忠诚,不仅不会有益于苍生,反而会使恶人更猖獗,使社会更黑暗 。其实有时候像中国儒学和黑奴们所信仰的所谓忠诚未必是什么好事。

汤姆对万能的上帝的信奉和忠诚到了一种任凭电击雷劈都不会动摇的地步,他从未怀疑过上帝的真实性和所谓的上帝的力量,就在他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地躺在狭小的稻草上,被蚊子叮咬的浑身是血的时候,他也依然相信他的上帝一定会解救他脱离苦海的,到死他都没有停止吟诵圣经,到死他还睁大眼睛渴望看到天堂的光明。其实一直是他自己将自己的灵魂禁锢在躯体里,他并没有过希望,他只相信上帝会改变这所有的不幸,此时我也不知道是该怨恨榨人骨髓的奴隶制度,还是应该批判教堂教会麻痹人的每一条神经的无耻,还是该将所有的哀怒倾洒给那些原本善良却又无知的像汤姆一样的“奴隶”们呢?

不过,汤姆的信仰和忠诚却又并不是像日本大兵那样,无论是非善恶美丑对错都无条件地服从于大日本帝国和天皇陛下以及武士道精神。汤姆的忠诚和服从,是以爱和信任为基础的,他从不违背正义的标准去按主人的指示为非作歹,就像他不想去大可怜的露西,所以宁愿替她挨打。他说:“我不会打她,您可以让我不停地在地里为您干活,这我毫无怨言,但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做我认为不对的事情,不管您怎么打骂我,我也不会干的。”因为上帝向他讲述了多么美丽、和谐的天堂,只有好人才能上天堂。上帝告诉了他要爱、要忠诚、要善良,这就是汤姆单纯的判断标准。其实对与错也就是如此简单,很多事情也并不是那么复杂的,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道德判断标准,然后去坚持、信奉、守卫住它。

汤姆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谁又能把我和上帝和爱分开呢?”我才知道,在他的心里,上帝与爱是一体的,上帝就是爱的化身,是上帝给了他爱。所以他相信上帝也是爱他的。他爱并信任所有的人,他也在感化着那些本性善良的人们。其实他的信仰和忠诚是无瑕的,是出于爱的,因为爱从未错过。

现在一定会有人嘲笑汤姆叔叔教条式的那份忠诚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而今天缺少的恰恰是这份忠诚,追根到底缺少的是爱。 缺少了对朋友的爱,就对友谊不忠诚;缺少了对父母的爱,就是对亲情不忠诚,是畜生;缺少了对国家的爱,就是对国家的不忠诚,是卖国贼。

这样做不会就像汤姆一样傻傻地忠诚了吧,不会像汤姆一样死于谏言了吧,可以安适地生活了吧。的确会暂时保全自己,以不忠来换取一秒钟的安宁,但没有汤姆的精神的代价是葬送整个国家。

第五篇: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一口气读完了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经典丛书,不禁令我感到,汤姆叔叔是那样的伟大。一个小小的黑奴,却是一个正直、虔诚的基督徒,逆来顺受,并不愿反抗奴隶制,最后惨死在奴隶主雷格里的手下。而他的朋友,黑奴伊莉莎和他的丈夫哈里斯,从一开始就具有反抗精神。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被卖掉,伊莉莎带着儿子逃跑了。最后,在废奴组织的帮助下,他们逃到了加拿大。汤姆叔叔的妻子克洛伊大婶,听到汤姆叔叔要被卖时,分外悲伤,痛哭流涕,哭哭啼啼地用悲伤的神情向汤姆叔叔告别。这是多么可怜的一个黑奴呀!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书主要讲了汤姆叔叔被谢尔比先生卖到了海利那儿,又被伊娃的父亲圣克莱尔先生收留之后,过上了一段幸福的生活,伊娃因身体虚弱而去世了,圣克莱尔先生也因阻止别人吵架,不幸自己中了一刀,离开了人世。圣克莱尔的妻子玛丽又把汤姆叔叔卖给了雷格里。为了保护凯茜和爱弥琳,最终汤姆叔叔被雷格里活活打死。

读完这本书,我的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一个伟大的人物——汤姆叔叔,我仿佛看见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他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二章——黑暗的地方。这一章写了那么一件事:汤姆叔叔被带到了雷格里的种植园,他被安排在住满黑奴的小屋里。一天,黑奴们集合起来摘棉花。一个叫露茜的老女人在摘棉花,摇摇晃晃的,很虚弱。当汤姆叔叔开进露茜时,他从自己的筐里抓了把棉花塞到了她的筐里。结果,汤姆叔叔却被雷格里毒打了一顿。汤姆叔叔多么善良,他宁愿让自己遭受毒打,也不愿让别人收到伤害,这种精神多么崇高啊!

爱读圣经的汤姆叔叔,总是喜欢让乔治少爷读给他听;不愿看到别人被遭受毒打的汤姆叔叔,总往别人篮子里装棉花;为了别人不遭受挨打,宁愿自己受打的汤姆叔叔,是多么勇敢,多么伟大!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正直、虔诚的基督徒并不是很多,但像汤姆叔叔一样奉献自己的人却时常出现。被称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叔叔就是其中的一个。在今年的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一块数公斤重的铁片击碎正在高速路上以每小时90公里行驶的大巴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刺入他的腹部。吴斌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忍着人生的十级痛,用1分16秒的标准停车动作,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让行驶在高速上的大巴稳稳停下,并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保全了车上20多名乘客的性命„„6月1日凌晨,吴斌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48岁。

吴斌叔叔这种精神是多么崇高!为了保住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吴斌叔叔不惜一切代价,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24名乘客的安全,这种精神使我们感动,又使我们赞叹,这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吴斌叔叔,也让我们同书中的汤姆叔叔一样,做一个正直、虔诚的基督徒,奉献自己,不求报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别人的生命之花绽放,生命之树常青。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检流程及注意事项下一篇: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