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基础教程

2023-07-02

第一篇:photoshop基础教程

photoshop基础教程 详解PS磨皮教程

详解PS磨皮教程

1、 打开原图,先用橡皮图章去豆,不透明度与压力都调小一些,这样相对柔和一点,也比较自然。

2、复制图层,双击快速蒙版,快捷键Q,颜色自己定,不透明度,我个人习惯在40%。

3、用笔刷将脸部皮肤图画一遍,边缘用小笔刷细画。

4、使用橡皮工具,将不透明度调到100%,擦出五观部分,并用小笔触擦出轮廓线。

5、保留皮肤部分,边缘做适当的羽化。

6、通过通道内的快速蒙版影像查看细部,进行相应调整,降底橡皮刷的透明度来对一些边缘进行相应的羽化。

7、按住Ctrl点击通道内蒙版层得到相应的选区。

8、回到原层,删除皮肤以外的部分。

9、按住Ctrl选取蒙版选区,并保存通道,将蒙版层删除,然后进行反选,(Ctrl+Shift+I)选择皮肤部分。

10、对底层皮肤进行,滤镜-锐化-USM锐化,加强皮肤毛孔(非常重要)

11、对上层皮肤用,滤镜-模糊-特殊模糊去斑,再用高斯模糊进行柔化处理,程度根据图片大小控制。

12、将被柔化皮肤层的不透明度设在80%-90%,这样可以透出下图层皮肤的毛孔,再用色阶或曲线来降低图层的反差与色差。

13、合并所有的图层后,再复制图层,将新图层模式选为“屏幕”,降低其不透明度,(根据画面自由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对屏幕层进行相应的USM锐化,增加毛发。

14、在通道中提取保存的通道,使用套索工具,将模式选为交集,选出眼部分。

15、通过选区对底部图层,眼部用色阶提亮,以修补因之前调整而造成的与皮肤的色差,然后用历史记录画笔擦出黑眼珠。

16、对嘴唇部分进行与眼部同样的方式调整,然后调细部,去除眼白里的血丝与污物,提亮牙齿。

17、最后通过色彩平衡等调整一下颜色,这样就差不多完成发,皮肤得到改善并且保留了皮肤质感。

最终效果图

第二篇:Photoshop软件PS抠图入门基础教程

一、魔术棒法——最直观的方法

适用范围: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背景色单一,图像边界清晰。

方法意图:通过删除背景色来获取图像。

方法缺陷:对散乱的毛发没有用。

使用方法:

1、点击“魔术棒”工具;

2、在“魔术棒”工具条中,在“连续”项前打勾;

3、“容差”值填入“20”。(值可以看之后的效果好坏进行调节);

4、用魔术棒点背景色,会出现虚框围住背景色;

5、如果对虚框的范围不满意,可以先按CTRL+D取消虚框,再对上一步的“容差”值进行调节;

6、如果对虚框范围满意,按键盘上的DELE键,删除背景色,就得到了单一的图像。

二、色彩范围法——快速

适用范围: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背景色单一,图像中无背景色。

方法意图:通过背景色来抠图。

方法缺陷:对图像中带有背景色的不适用。

使用方法:

1、颜色吸管拾取背景色;

2、点击菜单中“选择”功能里的“色彩范围”功能;

3、在“反相”项前打勾,确定后就选中图像了。

三、 磁性索套法——方便、精确、快速和我常用的方法

适用范围:图像边界清晰。

方法意图:磁性索套会自动识别图像边界,并自动黏附在图像边界上。

方法缺陷:边界模糊处需仔细放置边界点。

使用方法:

1、右击“索套”工具,选中“磁性索套”工具;

2、用“磁性索套”工具,沿着图像边界放置边界点,两点之间会自动产生一条线,并黏附在图像边界上。

3、边界模糊处需仔细放置边界点。

4、索套闭合后,抠图就完成了。

1

四、(索套)羽化法——粗加工

适用范围:粗略的抠图。

方法意图:粗略抠图,不求精确。

方法缺陷:图像边界不精确。

使用方法:

1、点击“索套”工具;

2、用索套粗略地围住图像,边框各处要与图像边界有差不多的距离;这点能保证之后羽化范围的一致性,提高抠图的精确性;

3、右击鼠标,选择“羽化”功能;

4、调节羽化值,一般填入“20”,确定后就粗略选中图像了。羽化值的大小,要根据前一步边框与图像的间距大小调节。

五、(索套)钢笔工具法——最精确最花工夫的方法

适用范围:图像边界复杂,不连续,加工精度度高。

方法意图:完全*手工逐一放置边界点来抠图。

方法缺陷:慢。抠一个图连手脚指都抠的话,要15分钟左右。

使用方法:

钢笔工具法步骤如下:

1、索套建立粗略路径

(1)用“索套”工具粗略圈出图形的外框;

(2) 右键选择“建立工作路径”,容差一般填入“2”。

2、钢笔工具细调路径

(1)选择“钢笔”工具,并在钢笔工具栏中选择第二项“路径”的图标;

(2)按住CTRL键不放,用鼠标点住各个节点(控制点),拖动改变位置;

(3)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弧度调节点,调节两节点之间弧度,使线条尽可能的贴近图形边缘,这是光滑的关键步骤;

(4)增加节点:如果节点不够,可以放开CTRL按键,用鼠标在路径上增加。删除节点:如果节点过多,可以放开CTRL按键,用鼠标移到节点上,鼠标旁边出现“—”号时,点该节点即可删除。

3、右键“建立选区”,羽化一般填入“0”,,

按 CTRL+C 复制该选区;

新建一个图层或文件;

2

在新图层中,按 CTRL+V 粘贴该选区,这样就OK了!

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D

注意:此工具对散乱的头发没有用。

六、蒙板抠图法——直观且快速

使用方法:

1、打开照片和背景图

2、点击移动工具把照片拖动背景图

3、添加蒙版

4、前景色设为黑色,选择画笔45

5、这样就可以在背景上擦,擦到满意为止。如果万一擦错了地方,只要将前景色改为白色,就可以擦回来。 初学者PS抠图法集锦专业版

一、橡皮擦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橡皮擦抠图就是用橡皮擦工具擦掉不用的部分,留下有用的部分。这种方法属外形抠图的方法,简单好用,但处理效果不好,可用于外形线条简单的图形抠图。但主要用于对其它方法抠图后的效果进行进一步处理。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橡皮擦工具,可选画笔主直径大点,先粗略地擦掉大部分不用的部分

4、再选画笔主直径小点,把图片放大,进行精细处理

二、魔术棒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魔术棒抠图就是用魔术棒工具点选不用的部分,或者点选要用的部分再反选,然后删除,留下有用的部分。这种方法属于颜色抠图的范畴,使用简便,但不宜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只能用于图片要用部分和不用部分色差较大时抠图或用于其它抠图方法的辅助方法。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魔术棒工具,在其属性栏取适当的容差值(色差小时须选较小值,一般取值为20);如因该图色差较大,可选了较大值80;

3

4、点选背景;

5、编辑/清除

三、路径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路径抠图就是用钢笔工具把图片要用部分圈起来,然后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反选,再从图层中删除不用部分。这种方法也属外形抠图的方法,可用于外形比较复杂,色差又不大的图片抠图。再辅之以橡皮檫工具,可取得好的效果。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钢笔工具,在其属性栏选取参数;

4、把图片中要用部分圈起来;

5、终点接起点,形成闭合区;

6、在路径面板下面点选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按钮;

7、选择/反选.

四、蒙版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蒙版抠图是综合性抠图方法,即利用了图中对象的外形也利用了它的颜色。先用用魔术棒工具点选对象,再用添加图形蒙版把对象选出来。其关键环节是用白、黑两色画笔反复减、添蒙版区域,从而把对象外形完整精细地选出来。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魔术棒工具,容差选大点(50—80),按住Shift键,通过多次点选,把对象全部地选出来;

4、按下添加蒙版工具按钮;

5、在导航器面板中将显示比例调大,突出要修改部分;

6、选背景色为黑色,前景色为白色;

7、选取画笔工具,直径在10左右,对要修改部分添加蒙版区域;

8、把画笔直径调小点(5—7),转换前景和背景色,使前景色为黑色,把所添加的多余部分减掉;

9、如果不够理想,则重复

7、8两步,以达到满意效果。

4

五、通道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通道抠图属于颜色抠图方法,利用了对象的颜色在红、黄、蓝三通道中对比度平同的特点,从而在对比度大的通道中对对象进行处理。先选取对比度大的通道,再复制该通道,在其中通过进一步增大对比度,再用魔术棒工具把对象选出来。可适用于色差不大,而外形又很复杂的图象的抠图,如头发、树枝、烟花等等。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打开通道面板,分别点选红、黄、蓝三个单色面板,找出对象最清晰的通道,该图中我们点选蓝色通道;

4、将蓝通道拖至通道面板下面的创建新通道按钮上,复制出蓝副本通道;

5、图像/调整/色阶,调整“输入色阶”,增强对象对比度;

6、图像/调整/反相;

7、选用套索工具,把烟花等图案圈出来;

8、选择/反选,编辑/填充/填充前景色(白色),选择/取消选择;

9、图像/调整/反相;

10、按住“Ctrl”键点蓝副本通道,载入烟花等的选区,功换到图层面板,烟花等被选中;

11、选择/反选,编辑/清除;选择/取消选择

当然 比较专业的技巧还有很多 诸如 抽出前景色设置为白色后 利用橡皮插去多余颜色……利用增强对比度、感光度等抽取毛发、头发等……还有好多好多……………………可是这些方法描述起来比较的吃力,就省略一些篇幅了。 【PS教程】偷天换地 PS抠图技巧谈

在许多的旅游景点有风景照快速合成纪念,即把人像叠加到固定的风景图片上,但制作出来的照片比较死板。Photoshop暗房很容易让我们制作各种合成照片,而且得益于Photoshop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让你足不出户即可“周游世界”。

制作这种类型合成照成功的前提是完美的抠图,要把被合成对像与原背景完美分离,然后再利用Photoshop强大的滤镜功能做些光影效果即可实现。

抠图是最关键的一步,抠图的方法又多种多样,套索、魔术棒、蒙板等都是最常用的,但涉及到人像抠图,特别是人的毛发的抠图的时候,简单的工具就无法达成满意的抠图效果,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利用Photoshop通道来实现快速简单抠图的技巧。

5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主体原图(图1),

图1

按F7键打开通道面板。一般DC拍出的照片为RGB模式,在R、G、B三通道中找出一个对比度最强的通道,即反差最大的,这样的通道容易实现主体与背景的分离,在本图中选择蓝色通道(图2)。

图2

2、复制蓝色通道(拖拽蓝色通道到下方的复制通道按钮上),生成新通道“蓝副本”(图2)。

3、选择“图像→调整→反相(Ctrl+I)”(图3),结果见(图4)。

图3

图4

4、对新通道“蓝副本”进行色阶调整,选择“图像→调整→色阶对话框(Ctrl+L)”(图5),黑、白两三角向中间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大对比。

图5

5、再次调用色阶调整,用白色吸管点击脸部的灰色,达到可以把脸部尽可能为白色,背影尽可能变为黑色的效果(图6)。

图6

如果仅使用此方法不足以达成效果,可以再使用橡皮擦、套索等工具进行处理,最终达成(图7)效果。

图7

6、按住Ctrl,点击通道“蓝副本”,即可选中白色部分载入选区(图8),

图8

为了使抠下来的图在贴到其他背景上边缘过渡的更自然,一般在拷贝前进行一下“羽化”(图9),羽化半径一般选1-5(根据图片尺寸大小选择合适数值)。

6

图9

7、点选RGB通道(Ctrl+~)回到彩色模式,拷贝圈选主体部分,然后打开一张背景图,粘贴并调整主体图大小到合适尺寸,移动主体到合适位置即可(图10)。

图10

8、但由于是两张不同光照下拍摄的照片,细看光线方向时破绽就会出现,所以要在简单合成后再对粘贴过来的图层进行光照的处理(图11),

图11

选择“滤镜/渲染/光照效果”,调整光照的方向及光照范围大小(图12)即可,调整光线后的效果见图12。

图12

9、至此抠图合成过程已全部完成,建议尝试把抠出的主体图粘贴到不同的背景层上去以求最佳效果,如图13命名为“花仙子”,

图13 图14则是一张标准的人像风景图,在合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光线的方向,还要注意主体与背景大小、畸变、透视的原则,这样才能制作出完美的合成照片,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图14这里介绍的抠图法比较适合对比反差大的原始照片,特别是人或动物的毛发可以实现较好的抠取,但好的抠图是要靠多种工具的综合使用才能实现的,建议大家多加练习,熟练后抠取一张类似的图片只需要5到10分钟,赶快试一下吧! PS抠图技巧大全

PS抠图技巧大全全面的讲解了多种PS常用的抠图方法,其中第二种方法图层模式抠取法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却非常方便,只需要把背景调成白色,然后改变图层混合模式,再稍微用蒙版涂一下就完成,非常快捷。其它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常用的。抠图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图片设定最佳方法。 原图 最终效果

一、抽出滤镜抠图法

10

1、打开图片,ctrl+j两次,分别得到图层1和图层1副本。

7

10

2、点击红圈处,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和背景层之间,作为检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层,并填充颜色。

10

3、在图层1执行滤镜--抽出命令,在强制前景处打勾,用吸管工具在红圈处取色。

10

4、用高光器工具把头发涂抹绿色 10

5、确定后,头发就抠出来了 10

6、把图放大到400%,用橡皮擦或用蒙版把头发边缘的杂色清理干净,以使图片的效果清澈。

10

7、在图层1副本层点红圈处为图层添加蒙版,用黑画笔涂抹出新的背景。

10

8、看看效果

二、图层模式抠取法

20

1、打开图片,ctrl+j两次,分别得到图层1和图层1副本。

20

2、点击红圈处,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和背景层之间,作为检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层,并填充颜色。

20

3、在图层1执行图像--调整--色阶命令,用白吸管在图中的红圈处点一下,原来的灰色背景就变成了白色背景了。

20

4、用白画笔把残余的灰背景色涂抹成白色。

20

5、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

20

6、在图层1副本层点红圈处为图层添加蒙版,用黑画笔涂抹出新的背景。

20

7、看看效果

三、通道抠取法

30

1、打开图片,ctrl+j复制图层得到图层1,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和背景层之间,并填充颜色,作为检查效果和新的背景层

30

2、点击图层1,进入通道,复制绿通道得到绿副本。(因绿通道里的层次最清晰)

30

3、执行图像--调整--色阶命令,(快捷键:ctrl+l)参数参考如图。

30

4、这时人物主体及头发外还有灰色。

30

5、用白画笔涂抹掉这些灰色。

30

6、ctrl+i,反相白变黑,点击红圈处作选区,出现蚁线。

30

7、回到图层,点击图层1,ctrl+j得到图层3,关掉图层1的小眼睛看看头发就抠出来了。 30

8、把图层1移到最顶层,加蒙版用黑画笔涂抹出新背景 30

9、看看效果

〖ps教程〗Ps复杂边缘图像抠图技巧实例

抠图是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路径适合做边缘整齐的图像,魔棒适合做颜色单一的图像,套锁适合做边缘清晰一致能够一次完成的图像,通道适合做影调能做区分的图像。

8

对于边缘复杂、块面很碎、颜色丰富、边缘清晰度不

一、影调跨度大的图像,最好是用蒙版来做抠图。

下面这张图是一位在大自然中的写生者,背景不好,需要替换。要把人物和地面抠出来,路径、魔棒、套锁、通道都不好用,还是用蒙版吧。

背景素材

唠叨一下:

1、制作的时候一定要精细,不断地调整笔刷的直径和软硬参数,不能凑合;

2、蒙版是可以修的,发现那里不合适,就重新进入蒙版作修饰;

3、如果整体图像都带有一个边缘,可以在蒙版中做一个像素的minimum处理。

第三篇:中文版Photoshop CS6完全自学基础知识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中文版Photoshop CS6完全自学基础知识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本教程是初学者快速自学PhotoshopCS6的经典畅销教程。全教程共分22章,从最基础的Photoshop CS6安装和使用方法开始讲起,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详细解读图像基本操作、选区、图层、绘画、颜色调整、照片修饰、Camera Raw、路径、文字、滤镜、****滤镜和插件、Web、视频和动画、3D、动作等功能,深入剖析了图层、蒙版和通道等软件核心功能与应用技巧,内容基本涵盖了Photoshop CS6全部工具和命令。教程中精心安排了265个具有针对性的实例(全部提供视频教学录像),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轻松掌握软件使用方法,更能应对数码照片处理、平面设计、特效制作等实际工作需要。读者还可以通过本教程索引查询Photoshop各种工具和命令,了解各种门类的实例。

随教程中包含所有实例的素材、最终效果文件和视频录像,并附赠海量设计资源和学习资料,包括近千种画笔库、形状库、动作库、渐变库、样式库,

本教程适合广大Photoshop初学者,以及有志于从事平面设计、插画设计、包装设计、网页制作、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工作的人员使用,同时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各类培训班的学员参考阅读。

教程目录:

1.1 安装Photoshop CS6

1.2 卸载Photoshop CS6

2.1 用旋转视图工具旋转画布

2.2 用缩放工具调整窗口比例

2.3 用抓手工具移动画面

2.4 创建自定义工作区

2.5 自定义彩色菜单命令

2.6 自定义工具快捷键

2.7 使用标尺

2.8 使用参考线

2.9 为图像添加注释

3.1 置入EPS 格式文件

3.2 置入AI 格式文件

3.3 对文件进行标记和评级

3.4 通过关键字快速搜索图片

3.5 查看和编辑数码照片的元数据

3.6 批量重命名图片

3.7 将照片设置为电脑桌面

3.8 用历史记录面板还原图像

3.9 旋转与缩放

3.10 斜切与扭曲

3.11 透视变换

3.12 变换选区内的图像

3.12 精确变换

3.14 通过变换制作飞鸟

3.15 通过变形为咖啡杯贴图

3.16 用内容识别比例缩放图像

3.17 用Alpha通道保护图像

3.18 用操控变形修改图像

3.19 修改图像的尺寸

4.1 用矩形选框工具制作矩选区

4.2 用椭圆选框工具制作圆形选区

4.3 使用单行和单列选框工具

4.4 用套索工具徒手绘制选区

4.5 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制作选区

4.6 用磁性套索工具制作选区

4.7 用魔棒工具选取人体

4.8 用快速选择工具抠图

4.9 用“色彩范围”命令抠像

4.10 用快速蒙版编辑选区

4.11 用细化工具抠毛发

5.1 对齐图层

5.2 分布图层

5.3 针对图像大小缩放效果

5.4 将效果创建为图层

5.5 制作绚丽彩条字

5.6 用自定义的纹理制作糖果字

5.7 使用外部样式创建特效字

5.8 用图层复合展示网页设计方案

6.1 用纯色填充图层制作发黄旧照片

6.2 用渐变填充图层制作蔚蓝晴空

6.3 用图案填充图层为衣服贴花

6.4 修改填充图层制作绸缎面料

6.5 实战 用调整图层制作摇滚风格图像

6.6 控制调整范围和调整强度

6.7 修改调整参数

6.8 用中性****层校正照片曝光

6.9 用中性****层制作灯光效果

6.10 用中性****层制作金属按钮

6.11 用智能对象制作旋转特效

6.12 替换智能对象内容

6.13 编辑智能对象内容

7.1 用拾色器设置颜色

7.2 用吸管工具拾取颜色

7.3 创建透明渐变

7.4 用颜色面板调整颜色

7.5 用油漆桶为卡通画填色

7.6 用“填充”命令填充草坪图案

7.7 定义图案制作足球海报

7.8 用“描边”命令制作线描插画

7.9 用色板面板设置颜色

7.10 创建自定义画笔

7.11 用实色渐变制作水晶按钮

7.12 用颜色替换工具为头发换色

7.13 用历史记录画笔恢复局部色彩

7.14 用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制作手绘效果

7.15 用杂色渐变制作放射线背景

7.16 用背景橡皮擦工具抠动物毛发

7.17 用魔术橡皮擦工具抠人像

8.1 “去色”命令:制作高调黑白人像照片

8.2 “自然饱和度”命令:让人像照片色彩鲜艳

8.3 “色相饱和度”命令:趣味照片

8.4 “色彩平衡”命令:粉红色的回忆

8.5 “黑白”命令:制作CD包装封面

8.6 “颜色查找”命令:制作婚纱写真

8.7 “阈值”命令:制作涂鸦效果卡片

8.8 “照片滤镜”命令:制作版画风格艺术海报

8.9 “通道混合器”命令:制作小清新流行风格

8.10 “替换颜色”命令:制作风光明信片

8.11 “渐变映射”命令:可爱猪猪

8.12 “可选颜色”命令:后现代风格海报设计

8.13 “阴影高光”命令:调整逆光高反差照片

8.14 “变化”命令:制作淡雅写真片

8.15 “匹配颜色”命令:匹配两张照片的颜色

9.1 让照片的色调清晰明快

9.2 在阈值模式下调整照片的清晰度

9.3 定义灰点校正偏色的照片

9.4 调整严重曝光不足的照片

9.5 让照片中的水更绿、花更红

9.6 用通道调出暖暖的夕阳余晖

9.7 用Lab 通道调照片影调

9.8 用Lab 通道调出明快色彩

10.1 用裁剪工具裁剪图像

10.2 用透视裁剪工具校正透视畸变

10.3 用“裁剪”命令裁剪图像

10.4 用“裁切”命令裁切图像

10.5 裁剪并修齐扫描的照片

10.6 用仿制图章去除照片中的多余人物

10.7 用图案图章绘制特效纹理

10.8 将多张照片合并为HDR图像

10.9 用修复画笔去除鱼尾纹和眼中血丝

10.10 自动校正镜头缺陷

10.11 手动校正桶形失真和枕形失真

10.12 用修补工具复制人像

10.13 校正出现色差的照片

10.14 用内容感知移动工具修复照片

10.15 校正出现晕影的照片

10.16 用红眼工具去除照片中的红眼

10.17 校正倾斜的照片

10.18 用液化滤镜修出完美脸形

10.19 用“自适应广角”滤镜校正照片

10.20 在透视状态下复制图像

10.21 将多张照片拼接成全景图

10.22 用“自适应广角”滤镜制作大头照

10.23 用污点修复画笔去除面部色斑

10.24 用“镜头模糊”滤镜制作景深效果

10.25 用“场景模糊”滤镜编辑照片

10.26 用“光圈模糊”滤镜制作柔光照

10.27 用“倾斜偏移”滤镜模拟移轴摄影

11.1 调整白平衡

11.2 调整清晰度和饱和度

11.3 调整色相

11.4 为黑白照片上色

11.5 校正色差

11.6 制作Lomo 特效照片

11.7 修饰人像照片中的斑点

11.8 使用调整画笔修改局部曝光

11.9 将调整应用于多张照片

12.1 创建矢量蒙版

12.2 为矢量蒙版添加效果

12.3 向矢量蒙版中添加形状

12.4 编辑矢量蒙版中的图形

12.5 创建剪贴蒙版

12.6 神奇放大镜

12.7 创建图层蒙版

12.8 从选区中生成蒙版

12.9 从通道中生成蒙版

12.10 在图像中定义专色

12.11 通过分离通道创建灰度图像

12.12 通过合并通道创建彩****像

12.13 将通道图像粘贴到图层中

12.14 将图层图像粘贴到通道中

12.15 闪电抠图

12.16 用设定的通道抠花瓶

12.17 用通道和钢笔抠冰雕

13.1 绘制直线

13.2 绘制曲线

13.3 绘制转角曲线

13.4 创建自定义形状

13.5 用钢笔工具抠图

13.6 路径与选区相互转换

13.7 用历史记录填充路径区域

13.8 用画笔描边路径

13.9 载入形状库

14.1 创建点文字

14.2 编辑文字内容

14.3 创建段落文字

14.4 编辑段落文字

14.5 创建变形文字

14.6 沿路径排列文字

14.7 移动与翻转路径文字

14.8 编辑文字路径

14.9 设置特殊字体样式

15.1 用智能滤镜制作网点照片

15.2 修改智能滤镜

15.3 遮盖智能滤镜

15.4 用滤镜库制作抽丝效果照片

15.5 制作幻灯片式PDF演示文稿

15.6 制作网络照片画廊

15.7 制作联系表

15.8 用抽出滤镜抠图

16.1 创建翻转

16.2 使用切片工具创建切片

16.3 基于参考线创建切片

16.4 基于图层创建切片

16.5 选择、移动与调整切片

17.1 从视频中获取静帧图像

17.2 为视频图层添加效果

17.3 制作铅笔素描风格视频短片

17.4 在视频中添加文字和特效

17.5 制作蝴蝶飞舞动画

17.6 制作图层样式动画

18.1 使用3D材质吸管工具

18.2 使用3D材质拖放工具

18.3 从文字中创建3D对象

18.4 从选区中创建3D对象

18.5 从路径中创建3D对象

18.6 拆分3D对象

18.7 从图层新建网格

18.8 为瓷盘贴青花图案

18.9 调整酒瓶的商标位置

18.10 在3D汽车模型上涂鸦

18.11 使用标尺测量距离和角度

18.12 对图像中的项目手动计数

18.13 使用选区自动计数

18.14 创建图像堆栈

19.1 录制用于处理照片的动作

19.2 在动作中插入命令

19.3 在动作中插入菜单项目

19.4 在动作中插入停止

19.5 用数据驱动图形创建多版本图像

19.6 在动作中插入路径

19.7 载入外部动作制作拼贴照片

19.8 处理一批图像文件

19.9 创建一个快捷批处理程序

20.1 精通变形:制作超现实主义人像

20.2 精通铅笔:制作可爱的表情涂鸦

20.3 精通画笔:气泡组成的蜡笔小新

20.4 精通图层样式:制作绚丽光效

20.5 精通蒙版:瓶子里的风景

20.6 精通路径文字:制作奔跑的人形字

20.7 精通3D:制作超级可乐罐

20.8 精通绘画:鼠绘人物画

20.9 精通特效字:制作牛奶字

20.10 精通特效字:制作有机玻璃字

20.11精通特效字:制作激光镭射字

20.12 精通特效字:制作金属字

20.13 精通特效字:制作打孔字

20.14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心云朵

20.15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绚彩玻璃球

20.16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极地效果

20.17 精通质感和特效:鸡蛋的误会

20.18 精通质感和特效:草莓牛仔

20.19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艺术拼贴

20.20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冰手

20.21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铜手

20.22 精通照片处理:眼睛换色

20.23 精通照片处理:增加身高

20.24 精通照片处理:挽救闭眼照

20.25 精通照片处理:照片变素描作品

20.26 精通照片处理:照片变时尚插画

20.27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浪漫雪景

20.28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金银******

20.29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职场阿凡达

20.30 精通照片处理:用Lab调出唯美蓝橙调

20.31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反转负冲效果

20.32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色彩漂白效果

20.33 精通照片处理:通道磨皮

20.34 精通照片处理:Camera Raw磨皮

20.35 精通照片处理:人像抠图

20.36 精通照片处理:婚纱抠图

20.37 精通照片处理:彩妆设计

20.38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贺卡

20.39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运动主题海报

20.40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唯美插画

20.41 精通平面设计:手机游戏卡通形象设计

20.42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网页图标

20.43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木偶娃娃平面广告

20.44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海底世界平面广告

20.45 精通图像合成:隐形吉他手

20.46 精通图像合成:水珠人物

20.47 精通图像合成:突破

20.48 精通图像合成:擎天柱重装上阵

20.49 精通图像合成:菠萝城堡

20.50 精通图像合成:CG插画

教程链接: http:///view-6536-1.html

第四篇:【Photoshop实例教程】Photoshop计算命令

Photoshop“计算工具”的功能与用法详解

在Photoshop的菜单中选择“图像”,就可以从下拉菜单中看到“计算”,这个工具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照片美容处理中有很广泛的用途。那么,Photoshop的“计算”到底能做什么?“计算”工具应该怎么用?怎么才能掌握“计算”工具呢?下面我们一一详细讲解。

初学Photoshop的同学,最早接触“计算”工具,应该是网上大堆大堆介绍通道磨皮法那几个步骤(参阅《Photoshop教程:利用“计算”打造通透皮肤》),“选择反差适中的绿色通道,然后高反差保留,然后计算,然后再高反差保留,然后再计算,然后再再高反差保留,然后再计算„„”。为什么计算过程中我们选择的是绿通道副本到绿通道副本的“强光”混合模式而不是选择“变暗”或者其他的混合模式呢?我们只是按部就班记住了这些过程,然后得出了想要的效果,但为什么计算工具有如此美妙之处呢?其实,通道磨皮法是通道作为选区功能的一次彻底的应用,它通过计算工具选取出人物皮肤需要提亮美化的部分,“计算”是通道的一个选择手段或者工具。“计算”和“应用图像”以及“图层混合模式”既有关联又有区别,要了解计算的作用,并且熟练为自己所用,就需要对通道、图层混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实例来剖析一下Photoshop的“计算”工具有些什么功能,是如何工作的。

第一、“计算”工具和“通道”紧密关联

它在通道中运算产生,形成新的ALPHA专用通道,ALPHA通道,又是为我们所需要的选取部分。通道就是选区,实际上,“计算”也是通道“选区”作用的一个产生工具而已。

第二、“应用图像”和“计算”的区别

“应用图像”是直接作用于本图层,是不可逆的,而“计算”是在通道中形成新的待选区域,是待选或备用的。

第三、“计算”和“图层混合模式”紧密相连

要了解图层混合模式,必须从色彩开始系统了解PS的基础应用,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是中级阶段PS学习应该熟练掌握和认识的,后面附件中有各个混合模式的比例或者公式。

第四、“图层混合”、“应用图像”与“计算”

“图层混合”是图层与图层之间以某种模式进行某种比例的混合,“图层混合”是层与层之间发生关系。

“应用图像”是某一图层内通道到通道(包括RGB通道或者ALPHA通道)采用“图层混合”的混合模式进行直接作用——实质上是把通道(包括RGB通道或者ALPHA通道)看成为图层与图层的一种混合,只是这种混合的主题是图层内的单一通道或者RGB通道,是通道到通道发生作用而直接产生结果于单一图层,“应用图像”的结果是单一图层发生了改变。

“计算”的结果,既不像图层与图层混合那样产生图层混合的视觉上的变化,又不像“应用图像”那样让单一图层发生变化,“计算”工具实质是通道与通道间,采用“图层混合”的模式进行混合,产生新的选区,这个选区是为下一步操作所需要的。

明白了以上几点之后,下面我们通过实例了解计算是如何做出我们需要的选区,这是掌握“计算”法最最关键的一点。我们拿到一张准备PS的图片,要养成没处理之前,就要想到我们将会处理什么样子或者怎样去处理。而这里的关键,就是我们充分了解图层混合这样的光和色的比例关系。这是初级迈向高级的应用的一个坎。了解这个坎,借助“图层混合”,“应用图像”,“计算”这几个工具,飞跃这个坎。

附: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

图层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

混合模式在Photoshop应用中非常广泛,大多数绘画工具或编辑调整工具都可以使用混合模式,所以正确、灵活使用各种混合模式,可以为图像的效果锦上添花。

单击图层混合模式的下拉组合框,将弹出25种混合模式命令的下拉列表菜单,选择不同的混合模式命令,就可以创建不同的混合效果;图层的混合模式是用于控制上下图层的混合效果,在设置混合效果时还需设置图层的不透明度,以下介绍混合模式选项说明的不透明度在100%的前提下。

正常:该选项可以使上方图层完全遮住下方图层。

溶解:如果上方图层具有柔和的关透明边缘,选择该项则可以创建像素点状效果。

变暗:两个图层中较暗的颜色将作为混合的颜色保留,比混合色亮的像素将被替换,而比混合色暗像素保持不变。

正片叠底:整体效果显示由上方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值中较暗的像素合成的图像效果,任意颜色与黑色重叠时将产生黑色,任意颜色和白色重叠时颜色则保持不变。

颜色加深:选择该项将降低上方图层中除黑色外的其他区域的对比度,使图像的对比度下降,产生下方图层透过上方图层的投影效果。

线性加深:上方图层将根据下方图层的灰度与图像融合,此模式对白色无效。

深色:根据上方图层图像的饱和度,然后用上方图层颜色直接覆盖下方图层中的暗调区域颜色。

变亮:使上方图层的暗调区域变为透明,通过下方的较亮区域使图像更亮。

滤色:该项与“正片叠底”的效果相反,在整体效果上显示由上方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值中较亮的像素合成的效果,得到的图像是一种漂白图像中颜色的效果。

颜色减淡:和“颜色加深”效果相反,“颜色减淡”是由上方图层根据下方图层灰阶程序提升亮度,然后再与下方图层融合,此模式通常可以用来创建光源中心点极亮的效果。

线性减淡:根据每一个颜色通道的颜色信息,加亮所有通道的基色,并通过降低其他颜色的亮度来反映混合颜色,此模式对黑色无效。

浅色:该项与“深色”的效果相反,此项可根据图像的饱和度,用上方图层中的颜色直接覆盖下方图层中的高光区域颜色。

叠加:此项的图像最终效果最终取决于下方图层,上方图层的高光区域和暗调将不变,只是混合了中间调。

柔光:使颜色变亮或变暗让图像具有非常柔和的效果,亮于中性灰底的区域将更亮,暗于中性灰底的区域将更暗。

强光:此项和“柔光”的效果类似,但其程序远远大于“柔光”效果,适用于图像增加强光照射效果。

亮光:根据融合颜色的灰度减少比对度,可以使图像更亮或更暗。

线性光:根据事例颜色的灰度,来减少或增加图像亮度,使图像更亮。

点光: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色亮,则将替换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混合色亮的像素;反之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色暗,则将替换混合色亮的像素,而不改变混合色暗的像素。

实色混合:根据上下图层中图像颜色的分布情况,用两个图层颜色的中间值对相交部分进行填充,利用该模式可以制作出对比度较强的色块效果。

差值:上方图层的亮区将下方图层的颜色进行反相,暗区则将颜色正常显示出来,效果与原图像是完全相反的颜色。

排除:创建一种与“差值”模式类似但对比度更低的效果。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与黑色混合则不发生变化。

色相:由上方图像的混合色的色相和下方图层的亮度和饱和度创建的效果。

饱和度:由下方图像的亮度和色相以及上方图层混合色的饱和度创建的效果。

颜色:由下方图像的亮度和上方图层的色相和饱和度创建的效果。这样可以保留图像中的灰阶,对于给单色图像上色和彩色图像着色很有用

亮度:创建与“颜色”模式相反的效果,由下方图像的色相和饱和度值及止方图像的亮度所构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混合模式存在于那些地方

“图层混合”:图层与图层间—上下图层间视觉改变

“应用图像”:通道与通道间—本图层直接发生改变

“计算”:通道与通道间—上下图层与本图层都不发生改变,产生新的选区

下面我们来看一张需要处理的图片。请点击“下一页”。

记住,拿到图片,我们一定要养成先观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下手,我们观察出什么呢?我们发现,白色瓷杯和竹筒的质感光感都不错,基本上不用怎么动,但背景有些昏暗,我们少许对背景提提亮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的思路有了,来看看整体提亮的效果。

按照我们初学时候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用套索工具选出白色瓷杯和竹筒,然后羽化,再反选选出背景,再对选出的背景提提高亮度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知道通道就是选区,下面来看看计算工具是如何应用于通道产生选区的。

为什么选蓝色通道下手?因为通道就是选区,因为我们要一个高反差的选区。对于这张图来说,只有选出一个高反差的选区,实际上就是选出了明暗的选区。选取了这个明暗的选区,实际上我们就把白瓷杯和背景分离出来了。

那怎么把白瓷杯和背景分离出来呢?我看即便蓝色通道中,白瓷杯的灰度还是反差不够大。所以我们要用到“计算”工具,通过计算强化这种反差,选出我们需要的选区。

现在,我们产生了一个ALPHA 1选区。

——思考一下!为什么这里,做了一个“线形减淡”的混合模式?

——实际意义,给选区加光,强化白瓷杯选区。

但其实这时候我们再通道内点击RBG,发现图片是没有任何改变的

——这就说明,我们的ALPHA 1只是个备用选区,待作用

——下一步,就是如何把这个选区作用于蒙版,从而让我们图片发生我们需要的调整。

我们再计算一次

这次,我们选择ALPHA1到ALPHA1通道,以“强光”的模式混合,我们发现,图片的反差,徒然增大,白场到黑场之间,几乎没有层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就是我们要的选区!

计算,就是以各种光叠加的混合模式,算出或者选取出我们需要的选区!

这一步的操作,产生ALPHA2通道!

这一步很关键,按住CTRL键,同时按住鼠标左键,点击ALPHA2通道,这一步的实质是载入这个通道的“高光选区”。

出现蚂蚁线,这个高光选区选取出来了。

观察图片,我们现在选取的是高光区,基本上就是白瓷杯子这一部分了,实质上我们不对白瓷杯操作啊,我们要操作的是背景部分。

接下来,我们按住CTRL+SHIFT+I,做一个反选,稍微羽化几个像素,把我们的背景选区,载入了。接下来我们点击回RGB,回到图层,建立一个新的曲线调整图层,我们发现了什么?我们计算反选出来蒙版自动载入了,白色瓷杯部位,没有被曲线调整所影响,背景是我们要选择的部位,提亮了。

这就是计算的作用!它产生了选区,为蒙版服务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相对复杂的操作。请点击“下一页”。

记住,每一步,目的要清晰——

——计算是为蒙版服务的

——蒙版是为了更精确的做选区调整图片

——通道,蒙版,图层(图层混合模式),三个概念相互紧密关联紧密作用,是PS调色之外的另一综合应用。

——计算”是混合模式的一种综合运用,以通道为载体,以蒙版为对象,在PS实践应用中,作用巨大,要理解“计算”工具,充分利用混合模式,快速选择需要选取的对象,达到高效准确的目的!

原图:

效果图:

学习计算的核心,归根到底,是理解图层混合模式,实质上是将各通道内的黑白灰图片,把这些黑白灰图片作为一个图层与另一图层混合产生新的黑白灰图片,新的黑白灰图片,作为蒙版选区为我所用,计算法混合所遵循的原则,还是图层混合的那一套!

特别提醒:上文中例证中一直以单一图层作为通道与通道间计算的载体,故一些初学者会认为计算只是单一图层间通道的混合作用,实际上图层与图层间,A图层的1通道与B图层的2通道也是能计算混合的,产生新的通道。但计算的实质是产生选区作用于蒙版这个实质是不变的。

第五篇:Photoshop高级教程

Photoshop八招秘技

核心提示:Photoshop是电影、视频和多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 使用 3D 和动画的图形和 Web 设计人员, 以及工程和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

Photoshop是电影、视频和多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 使用 3D 和动画的图形和 Web 设计人员, 以及工程和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呈现 3D 图像并将它合并到 2D 复合图像中。轻松编辑视频图层上的动画图形, 让时间停下来。以及使用测量、计数和可视化工具, 探查您的图像。

密技一: 当你需要快速隐藏工具栏和多个浮动面板时,逐一点击面板上的关闭按钮,接下来使用时又要打开,十分不方便。其实你可以同时按键盘上的“Shift”和“ Tab”键,这样浮动面板会立即隐藏起来,从屏幕上消失,再同时按下两键,面板又会显现;如果只按下“Tab”键,则工具栏连同浮动面板会一起隐藏,再按以下该键,它们会同时显现。

密技二: 在Photoshop中,有很多时候要修改设置的取值。一般情况会在取值框的又侧有一个黑三角,点击它会出现一个滑动标尺,拖动标尺就可以修改取值了,但有时不会十分精确。这时可以按键盘上的向下箭头键(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加一)和向上箭头键(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减一),来准确调整数值。如果按住 “Shift”键不放,那么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加十或减十。

密技三: 当你正在使用画笔工具,要调整不透明度时,还要打开设置框,很麻烦。这时你可以直接按键盘上的数字键来设定。比如当你按一下“ 0”键时,则不透明度为100%。“ 1”键为10%。先按“ 4”再按“ 5”,那么不透明度则为45%,依次类推。

密技四: 当我们要复制文件中的选择对象时,要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复制一次你也许觉不出麻烦,但要多次复制,一次一次的点击就相不便了。这时你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对象,而后点击移动工具,在按住“Alt”见不放。当光标变成一黑一白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箭头时,拖动鼠标到所需位置即可。若要多次复制,只要重复的放松鼠标就行了。

密技五: 我们需要多层选择时,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文件中的区域,拉制出一个选择虚框;然后按住“Alt”键,当光标变成一个右下角带一小“-”的“+”号时(这表示减少被选择的区域或象素),在第一个框的里面拉出第二个框;而后按住“ Shift”键,当光标变成一个右下角带一小“+”的大“+”号时,再在第二个框的里面拉出第三个选择框,这样二者轮流使用,就可以进行多层选择了。其实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选择不规则对象,自己去体会吧。

密技六: 当我们编辑图片文件时,有时要去掉选择对象以外的图片颜色,这时可以按键盘上的“Delete”键,选择区以外就会变成背景色或透明的,这要看你设定的背景内容是什么了。

密技七: 去掉扫描图片中的龟纹。由于印刷方面的原因,我们用扫描方式输入电脑的图片会有一些龟纹,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会影响以后的效果。这时你可以先用 “Noise”滤镜中的“Despeckle”做处理,这时图片会变得稍微模糊;接着用“Sharpen”滤镜中的“Sharpen Edge”(注意设置数值要小一些)再处理一下,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即使用放大工具观察也不会出现龟纹了。

密技八: 我们使用Photoshop 一段时间后,文件夹中已经存放了大量的图片和影像文件。当你要调用一个很久不用的文件,并且忘记了它的文件名时,需逐一打开文件夹中的文件来寻找,太麻烦了。我有一简便的方法:Photoshop 的File 菜单下的Automate 中有一个Contact Sheet 命令,它可以给文件夹中的每个文件建立一个小缩图,并存放在一个图象文件中,这样方便了以后的检索和查阅,节省了你我的宝贵时间。

Photoshop CS3必学技巧

核心提示:Adobe Photoshop CS3 Extended 是电影、视频和多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 使用 3D 和动画的图形和Web 设计人员, 以及工程和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

其实也没有标题说得那么需学不可,不过都是我自己使用PS常用的一些技巧操作。不知道你在操作ps过程中有没有使用下列技巧。

1.双击ps空白地方,可以实现菜单“文件”-“打开”命令。(同样快捷Ctrl+O,可实际此命令,不过我比较喜欢用鼠标双击)

2.同上一样。按住键盘上的Ctrl,然后双击ps空白地方,可实现“新建”文档命令。(快捷键:Ctrl+N,我喜欢使用键盘+鼠标)

3.选择图层后,直接在小键盘上输入数值可直接修改该图层透明度。(CS3特有功能)

4.打开PS后,选择菜单“窗口”-“工作区”-“默认工作区”可将ps界面还原成默认。

5.打开ps后,按D键可将前景和背景色还原成黑白。

6.记住常用快捷键,Ctrl+A(全选),Ctrl+Shift+i(反选),Ctrl+d(取消选择),Ctrl+J(复制图层)。

以上是我在使用ps过程中常用的操作技巧,不知道各位用了多少,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方便操作请记得分享一下哟。~

Photoshop技巧集锦八十条

1. 快速打开文件

双击Photoshop的背景空白处(默认为灰色显示区域)即可打开选择文件的浏览窗口。

2. 随意更换画布颜色

选择油漆桶工具并按住Shift点击画布边缘,即可设置画布底色为当前选择的前景色。如果要还原到默认的颜色,设置前景色为25%灰度(R192,G192,B192)再次按住Shift点击画布边缘。

3. 选择工具的快捷键

可以通过按快捷键来快速选择工具箱中的某一工具,各个工具的字母快捷键如下:

选框-M 移动-V 套索-L 魔棒-W 喷枪-J 画笔-B 铅笔-N 橡皮图章-S

历史记录画笔-Y 橡皮擦-E 模糊-R 减淡-O

钢笔-P 文字-T 度量-U 渐变-G

油漆桶-K 吸管-I 抓手-H 缩放-Z

默认前景和背景色-D 切换前景和背景色-X

编辑模式切换-Q 显示模式切换-F

另外,如果我们按住Alt键后再单击显示的工具图标,或者按住Shift键并重复按字母快捷键则可以循环选择隐藏的工具。

4. 获得精确光标

按Caps Lock键可以使画笔和磁性工具的光标显示为精确十字线,再按一次可恢复原状。

5. 显示/隐藏控制板

按Tab键可切换显示或隐藏所有的控制板(包括工具箱),如果按Shift+Tab则工具箱不受影响,只显示或隐藏其他的控制板。

6. 快速恢复默认值

有些不擅长Photoshop的朋友为了调整出满意的效果真是几经周折,结果发现还是原来的默认效果最好,这下傻了眼,后悔不该当初呀!怎么恢复到默认值呀?试着轻轻点按选项栏上的工具图标,然后从上下文菜单中选取“复位工具”或者“复位所有工具”。

7. 自由控制大小

缩放工具的快捷键为“Z”,此外“Ctrl+空格键”为放大工具,“Alt+空格键”为缩小工具,但是要配合鼠标点击才可以缩放;相同按Ctrl+“+”键以及“-”键分别也可为放大和缩小图像;Ctrl+Alt+“+”和Ctrl+Alt+“-” 可以自动调整窗口以满屏缩放显示,使用此工具你就可以无论图片以多少百份比来显示的情况下都能全屏浏览!如果想要在使用缩放工具时按图片的大小自动调整窗口,可以在缩放工具的属性条中点击“满画布显示”选项。

8. 使用非Hand Tool(手形工具)时,按住空格键后可转换成手形工具,即可移动视窗内图像的可见范围。在手形工具上双击鼠标可以使图像以最适合的窗口大小显示,在缩放工具上双击鼠标可使图像以1:1的比例显示。

9. 在使用Erase Tool(橡皮擦工具)时,按住Alt 键即可将橡皮擦功能切换成恢复到指定的步骤记录状态。

10. 使用Smudge Tool(指尖工具)时,按住Alt键可由纯粹涂抹变成用前景色涂抹。

11. 要移动使用Type Mask Tool(文字蒙版工具)打出的字形选取范围时,可先切换成快速蒙版模式(用快捷键Q切换),然后再进行移动,完成后只要再切换回标准模式即可。

12. 按住Alt键后,使用Rubber Stamp Tool(橡皮图章工具)在任意打开的图像视窗内单击鼠标,即可在该视窗内设定取样位置,但不会改变作用视窗。

13. 在使用Move Tool(移动工具)时,可按键盘上的方向键直接以1 pixel的距离移动图层上的图像,如果先按住Shift键后再按方向键则以每次10 pixel的距离移动图像。 而按Alt键拖动选区将会移动选区的拷贝。 ”键可以实时增加或减少采样宽度(选项调板中)。

15. 度量工具在测量距离上十分便利(特别是在斜线上),你同样可以用它来量角度(就像一只量角器)。在信息面板可视的前提下,选择度量工具点击并拖出一条直线,按住Alt键从第一条线的节点上再拖出第二条直线,这样两条线间的夹角和线的长度都显示在信息面板上。用测量工具拖动可以移动测量线(也可以只单独移动测量线的一个节点),把测量线拖到画布以外就可以把它删除。

16. 使用绘画工具如(如画笔,向笔等),按住Shift键单击鼠标,可将两次单击点以直线连接。

17. 按住Alt键用吸管工具选取颜色即可定义当前背景色。通过结合颜色取样器工具(Shift+I)和信息面板监视当前图片的颜色变化。变化前后的颜色值显示在信息面板上其取样点编号的旁边。通过信息面板上的弹出菜单可以定义取样点的色彩模式。要增加新取样点只需在画布上用颜色取样器工具随便什么地方再点一下,按住Alt键点击可以除去取样点。但一张图上最多只能放置四个颜色取样点。当Photoshop中有对话框(例如:色阶命令、曲线命令等等)弹出时,要增加新的取样点必须按住Shift键再点击,按住Alt+Shift点击可以减去一个取样点。

18. 裁切工具大家都一定用过,这种情况你也一定遇到过;在你调整裁切握、而裁切框又比较接近图像边界的时候,裁减框会自动地贴到图像的边上,令你无法精确的裁切图像。不过只要在调整裁切边框的时候接下“Ctrl”键,那么裁切框就会服服帖帖,让你精确裁切。

复制技巧

19. 按住Ctrl+Alt键拖动鼠标可以复制当前层或选区内容。

20. 如果你最近拷贝了一张图片存在剪贴板里,Photoshop在新建文件(Ctrl+N)的时候会以剪贴板中图片的尺寸作为新建图的默认大小。要略过这个特性而使用上一次的设置,在打开的时候按住Alt键(Ctrl+Alt+N)。

21. 如果创作一幅新作品,需要与一幅已打开的图片有一样的尺寸、解析度、格式的文件。选取“文件”→“New”,点Photoshop菜单栏的Windows选项,在弹出菜单的最下面一栏点击已开启的图片名称,是的,就是这么简单!

22. 在使用自由变换工具(Ctrl+T)时按住Alt键(Ctrl+Alt+T)即可先复制原图层(在当前的选区)后在复制层上 进行变换;Ctrl+Shift+T为再次执行上次的变换,Ctrl+Alt+Shift+T为复制原图后再执行变换。

23. 使用“通过复制新建层(Ctrl+J)”或“通过剪切新建层(Ctrl+J)”命令可以在一步之间完成拷贝到粘贴和剪切到粘贴的工作;通过复制(剪切)新建层命令粘贴时仍会放在它们原来的地方,然而通过拷贝(剪切)再粘贴,就会贴到图片(或选区)的中心。

24. 若要直接复制图像而不希望出现命名对话框,可先按住Alt键,再执行“图像”→“副本”命令。

25. Photoshop的剪贴板很好用,但你更希望直接使用Windows系统剪贴板,直接处理从屏幕上截取的图像。好的,按下Ctrl+K,在弹出的面板上将“输出到剪贴板”点中吧!

26. 在Photoshop内实现有规律复制

在做版面设计的时候我们会经常把某些元素有规律地摆放以寻求一种形式的美感,在Photoshop内通过四个快捷键的组合就可以轻易得出。

(1)圈选出你要复制的物体;

(2)按Ctrl+J产生一个浮动 Layer;

(3)按旋转并移动到适当位置后确认;

(4)现在可以按住Ctrl+Alt+Shift 后连续按“T”就可以有规律地复制出连续的物体。(只按住Ctrl+Shift则只是有规律移动)

27. 当我们要复制文件中的选择对象时,要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复制一次你也许觉不出麻烦,但要多次复制,一次一次的点击就相当不便了。这时你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对象,而后点击移动工具,再按住“Alt”键不放。当光标变成一黑一白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箭头时,拖动鼠标到所需位置即可。若要多次复制,只要重复的放松鼠标就行了。

28. 可以用选框工具或套索工具,把选区从一个文档拖到另一个上。

29. 要为当前历史状态或快照建立一个复制文档可以:

(1)点击“从当前状态创建新文档”按钮;

(2)从历史面板菜单中选择新文档;

(3)拖动当前状态(或快照)到“从当前状态创建新文档”按钮上;

(4)右键点击所要的状态(或快照)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新文档把历史状态中当前图片的某一历史状态拖到另一个图片的窗口可改变目的图片的内容。按住Alt键点击任一历史状态(除了当前的、最近的状态)可以复制它。而后被复制的状态就变为当前(最近的)状态。按住Alt拖动动作中的步骤可以把它复制到另一个动作中。 选择技巧

30. 把选择区域或层从一个文档拖向另一个时,按住Shift键可以使其在目的文档上居中。如果源文档和目的文档的大小(尺寸)相同,被拖动的元素会被放置在与源文档位置相同的地方(而不是放在画布的中心)。如果目的文档包含选区,所拖动的元素会被放置在选区的中心。

31. 在动作调板中单击右上角的三角形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载入动作,进入PhotoshopGoodiesActions目录下,其下有按钮、规格、命令、图像效果,文字效果、纹理、帧六个动作集,包含了很多实用的东西哟!另外,在该目录下还有一个ACTIONS.PDF文件,可用Adobe Acrobat软件打开,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些动作的使用方法和产生的效果。

32. 单击工具条中的画笔类工具,在随后显示的属性条中单击画笔标签右边的小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再点击小箭头选择“载入画笔…”。到Photoshop目录的Brushes文件夹中选择*.abr。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33. 画出一个漂亮的标记,想在作品中重复使用?好办,用套索工具选好它,在Brushes的弹出菜单中选“储存画笔…”,然后用画笔工具选中这个新笔头……朋友,想做居室喷涂吗?

34. 如果想选择两个选择区域之间的部分,在已有的任意一个选择区域的旁边同时按住Shift和Alt键进行拖动,画第二个选择区域(鼠标十字形旁出现一个乘号,表示重合的该区域将被保留)。

35. 在选择区域中删除正方形或圆形,首先增加任意一个选择区域,然后在该选择区域内,按Alt键拖动矩形或椭圆的面罩工具。然后松开Alt键,按住Shift键,拖动到你满意为止。然后先松开鼠标按钮再松开Shift键。

36. 从中心向外删除一个选择区域,在任意一个选择区域内,先按Alt键拖动矩形或椭圆的面罩工具,然后松开Alt键后再一次按住Alt键,最后松开鼠标按钮再松开Alt键。

37. 在快速蒙版模式下要迅速切换蒙版区域或选取区域选项时,先按住Alt键后将光标移到快速遮色片模式图标上单击鼠标就可以了。

38. 使用选框工具的时候,按住Shift键可以划出正方形和正圆的选区;按住Alt键将从起始点为中心勾划选区。

39. 使用“重新选择”命令(Ctrl+Shift+D)来载入/恢复之前的选区。

40. 在使用套索工具勾画选区的时候按Alt键可以在套索工具和多边形套索工具间切换。勾画选区的时候按住空格键可以移动正在勾画的选区。

41. 按住Ctrl键点击层的图标(在层面板上)可载入它的透明通道,再按住Ctrl+Alt+Shift键点击另一层为选取两个层的透明通道相交的区域。 可保留原来的选区。

43. “选择框”工具中Shift和Alt键的使用方法:

当用“选择框”选取图片时,想扩大选择区,这时按住Shift键,光标“+”会变成“十+”,拖动光标,这 样就可以再原来选取的基础上扩大你所需的选择区域。或是在同一副图片中同时选取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选取框。 当用“选择框”选取图片时,想在“选择框”中减去多余的图片,这时按住“Alt”键,光标“+”会变成“十-”,拖动光标,这样就可以留下你所需要的图片。 当用“选择框”选取图片时,想得到两个选取框叠加的部分,这时按住“Shift+Alt”键,光标“+”会变成“十í”,拖动光标,这样就你想要的部分。 想得到“选取框”中的正圆或正方形时,按住“Shift”键,就可以。

44. “套索”工具中Shift和Alt键的使用方法:

增加选取范围按“Shift”键。(方法和“选择框”中的1相同)

减少选取范围按“Alt”键。(方法和“选择框”中的2相同)

两个选取框叠加的区域按“Shift+Alt”键。(方法和“选择框”中的3相同)

45. “魔杖”工具中Shift和Alt键的使用方法:

增加选取范围按“Shift”键。(方法和“选择框”中的1相同)

减少选取范围按“Alt”键。(方法和“选择框”中的2相同)

两个选取框叠加的区域按“Shift+Alt”键。(方法和“选择框”中的3相同)

快捷键技巧

46. 你可以用以下的快捷键来快速浏览你的图像:

Home卷动至图像的左上角;End卷动至图像的右下角;Page UP卷动至图像的上方;Page Down卷动至图像的下方;Ctrl+Page Up卷动至图像的左方;Ctrl+Page Down卷动至图像的右方。

47. 按Ctrl键+Alt键+0键即可使图像按1:1比例显示。

48. 当你想“紧排”(调整个别字母之间的空位),首先在两个字母之间单击,然后按下Alt键后用左右方向键调整。

49. 将对话框内的设定恢复为默认,先按住Alt键后,Cancel键会变成Reset键,再单击Reset键即可。

50. 要快速改变在对话框中显示的数值,首先用鼠标点击那个数字,让光标处在对话框中,然后就可以用上下方向键来改变该数植了。如果在用方向键改变数值前先按下Shift键,那么数值的改变速度会加快。

51. Photoshop 6.0除了以往熟悉的快捷键Ctrl+Z(可以自由地在历史记录和当前状态中切换)之外,还增加了Shift+Ctrl+Z(用以按照*作次序不断的逐步恢复*作)和Alt+Ctrl+Z(使用户可以按照*作次序不断的逐步取消*作)两个快捷键。按Ctrl+Alt+Z和Ctrl+Shift+Z组合键分别为在历史记录中向后和向前(或者可以使用历史面板中的菜单来使用这些命令)。

52. 填充功能:Shift+Backspace打开填充对话框;Alt+Backspace和Ctrl+Backspace组合键分别为填充前景色和背景色;按Alt+Shift+Backspace及Ctrl+Shift+Backspace组合键在填充前景及背景色的时候只填充已存在的像素(保持透明区域)。

53. 键盘上的D键、X键可迅速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54. 用任一绘图工具画出直线笔触:先在起点位置单击鼠标,然后按住Shift键,再将光标移到终点单击鼠标即可。

55. 打开Curve(曲线)对话框时,按Alt键后单击曲线框,可使格线更精细,再单击鼠标可恢复原状。

56. 使用矩形(椭圆)选取工具选择范围后,按住鼠标不放,再按空格键即可随意调整选取框的位置,放开后可再调整选取范围的大小。

57. 增加一个由中心向外绘制的矩形或椭圆形,在增加的任意一个选择区域内,先按Shift键拖动矩形或椭圆的面罩工具,然后放开Shift键,然后按Alt键,最后松开鼠标按钮再松开Alt键。按Enter键或Return键可关闭滑块框。若要取消更改,按Escape键 (Esc)。若要在打开弹出式滑块对话框时以10%的增量增加或减少数值,请按住Shift键并按上箭头键或者下箭头键。

58. 若要在屏幕上预览RGB模式图像的CMYK模式色彩时,可先执行“视图”→“新视图”命令,产生一个新视图后,再执行“视图”→“预览”→“CMYK”命令,即可同时观看两种模式的图像,便于比较分析。

59. 按Shift键拖移选框工具限制选框为方形或圆形;按Alt键拖移选框工具从中心开始绘制选框;按Shift+Alt键拖移选框工具则从中心开始绘制方形或圆形选框。

60. 要防止使用裁切工具时选框吸附在图片边框上,在拖动裁切工具选框上的控制点的时候按住Ctrl键即可。

61. 要修正倾斜的图像,先用测量工具在图上可以作为水平或垂直方向基准的地方画一条线(如图像的边框、门框、两眼间的水平线等等),然后从菜单中选“图像”→“旋转画布”→“任意角度…”,打开后会发现正确的旋转角度已经自动填好了,只要按确定就OK啦。

62. 可以用裁切工具来一步完成旋转和剪切的工作:先用裁切工具画一个方框,拖动选框上的控制点来调整选取框的角度和大小,最后按回车实现旋转及剪切。测量工具量出的角度同时也会自动填到数字变换工具(“编辑”→“变换” →“数字” )对话框中。

63. 裁剪图像后所有在裁剪范围之外的像素就都丢失了。要想无损失地裁剪可以用“画布大小”命令来代替。虽然Photoshop会警告你将进行一些剪切,但出于某种原因,事实上并没有将所有“被剪切掉的”数据都被保留在画面以外,但这对索引色模式不起作用。

64. 合并可见图层时按Ctrl+Alt+Shift+E为把所有可见图层复制一份后合并到当前图层。同样可以在合并图层的时候按住Alt键,会把当前层复制一份后合并到前一个层,但是Ctrl+Alt+E这个热键这时并不能起作用。

65. 按Shift+Backspace键可激活“编辑”→“填充”命令对话框,按Alt+Backspace键可将前景色填入选取框;按Ctrl+Backspace键可将背景填八选取框内。

66. 按Shift+Alt+Backspace 键可将前景色填入选取框内并保持透明设置,按Shift+CtrBackspace键可将背景色填入选取框内保持透明设置。

67. 按Alt+Ctrl+Backspace键从历史记录中填充选区或图层,按Shift+Alt+Ctrl+Backspace键从历记录中填充选区或图层并且保持透明设置。

68. 按Ctrl+“=”键可使图像显示持续放大,但窗口不随之缩小;按Ctrl+“-”键可使图像显示持续缩小,但窗口不随之缩小;按Ctrl+Alt+“=”键可使图像显示持续放大,且窗口随之放大;按Ctrl+Alt+“-”键可使图像显示持续缩小,且窗口随之缩小。

69. 移动图层和选区时,按住Shift键可做水平、垂直或45度角的移动;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可做每次1个像素的移动;按住Shift键后再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可做每次10个像素的移动。

70. 创建参考线时,按Shift键拖移参考线可以将参考线紧贴到标尺刻度处;按Alt键拖移参考线可以将参考线更改为水平或垂直取向。

71. 在“图像”→“调整”→“曲线”命令对话框中,按住Alt键于格线内单击鼠标可以使格线精细或粗糙;按住Shift键并单击控制点可选择多个控制点,按住Ctrl 键并单击某一控制点可将该点删除。

72. 若要将某一图层上的图像拷贝到尺寸不同的另一图像窗口中央位置时,可以在拖动到目的窗口时按住Shift键,则图像拖动到目的窗口后会自动居中。

73. 在使用“编辑”→“自由变换”(Ctrl+T)命令时,按住Ctrl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自由变形调整;按住Alt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对称变形调整;按住Shift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按比例缩放的调整;按住Shift+Ctrl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透视效果的调整;按Shift+Ctrl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斜切调整;按Enter键应用变换;按Esc键取消*作。

74. 在色板调板中,按Shift键单击某一颜色块,则用前景色替代该颜色;按Shift+Alt键单击鼠标,则在点击处前景色作为新的颜色块插入;按Alt键在某一颜色块上单击,则将背景色变该颜色;按Ctrl键单击某一颜色块,会将该颜色块删除。

75. 在图层、通道、路径调板上,按Alt键单击这些调板底部的工具按钮时,对于有对话框的工具可调出相应的对话框更改设置。

76. 在图层、通道、路径调板上,按Ctrl键并单击一图层、通道或路径会将其作为选区载入;按Ctrl+Shift键并单击,则添加到当前选区;按Ctrl+Shift+Alt键并单击,则与当前选区交叉。

77. 在图层调板中使用图层蒙板时,按Shift键并单击图层蒙板缩览图,会出现一个红叉,表示禁用当前蒙板,按Alt键并单击图层蒙板缩览图,蒙板会以整幅图像的方式显示,便于观察调整。

78. 在路径调板中,按住Shift键在路径调板的路径栏上单击鼠标可切换路径是否显示。

79. 更改某一对话框的设置后,若要恢复为先前值,要按住alt键、取消按钮会变成复位按钮,在复位按钮上单击即可。

路径技巧

80. 大家在点选调整路径上的一个点后,按“Alt”键,再点击鼠标左键在点上点击一下,这时其中一根“调节线”将会消失,再点击下一个路径点时就会不受影响了。

photoshop 高级使用技巧

核心提示:Photoshop它功能的强大不用我多说,这里我只是想把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不被人留意的和一些高级使用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使你操作流畅,创意成真。

Photoshop是每个图形设计师和主页制作者不能不用和不得不用的东西。它功能的强大不用我多说,这里我只是想把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不被人留意的和一些高级使用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使你操作流畅,创意成真。

秘技

一、快捷键真快

◆ 双击面板=Open file

ctrl+双击面板=New file

shift+双击面板=Save

alt+双击面板=Open as

ctrl+shift+=Save as

ctrl+alt+o=实际像素显示

ctrl+h=隐藏选定区域

ctrl+d=取消选定区域

ctrl+w=关闭文件

ctrl+q=退出photoshop

▲ f=标准显示模式→带菜单的全屏显示模式→全屏显示模式

★ 按Tab键可以显示或隐藏工具箱和调色板,按“Shift+Tab"键可以显示或隐藏除工具箱外的其它调色板。

★ esc=取消操作

★ 可以通过按键盘上的某一字母键来快速选择某一工具,各个工具的字母快捷键如下:Mar-quee-M, Lasso-l, Airbrush-a, Eraser-E, Rubber Stamp-S, Focus-R, Path-P, Line-N, Paint Bucket-K, Hand-H, Move-V, Magic Wand-W, Paintbrush-B, Pencil-Y, Smudge-U, Toning-O, Type-T, Gradient-G, Eyedropper-I, Zoom-Z, Default Colors-D, Switch Colors-X, Standard Mode-Q, Quick Mask Mode-Q,

秘技

二、Shift,Ctr,Alt联袂主演

使用其它工具时,按住Ctrl键可切换到Move工具的功能(除了选择Hand工具时);按住空格键可切换到Hand工具的功能。

使用其它工具时,按“Ctrl+空格键”可切换到Zoom In工具放大图像显示比例:按“Alt+Ctrl+空格键”可切换到Zoom Out工具缩小图像显示比例。

按“Ctrl+[+]"键可使图像文件持续放大显示比例,但窗口不随之放大;按“Ctrl+[-]”键可使图像文件持续缩小显示比例,但窗口不随之缩小。

按“Ctrl+Alt+[+]”键可使图像文件持续放大显示比例,且窗口随之放大;按“Ctrl+Alt+[-]”键可使图像文件持续缩小显示比例,且窗口随之缩小。

在Hand工具上双击鼠标可以使图像匹配窗口的大小显示。

按“Ctrl+Alt+[数字键0]”或在Zoom工具上双击鼠标可使图像文件以1:1比例显示。

按“Shift+Backspace”键可直接调用Fill(填充)对话框。

按“Alt+Backspace(delete)”键可填充前景色按“Ctrl+Backspace(delete)”键可将背景色填入选取框内。

在Layers、Channels、Paths调色板上,按Alt单击这些调色板底部的工具图标时,对于有对话框的工具可调出相应的对话框来更改设置。

移动图层和选取框时,按住Shift键可做水平、垂直或45度角的移动,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可做每次lpixel的移动,按住Shift 键再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可做每次10pixel的移动。

在使用选取工具时,按Shift键拖动鼠标可以在原选取框外增加选取范围(开集);按Alt键拖动鼠标可以删除与原选取框重叠部分的选取范围;同时按Shift与Alt键拖动鼠标可以选取与原选取框重叠的范围(交集)。

调用Curves对话框时,按住Alt键于格线内单击鼠标可以增加网格线,提高曲线精度。

更改某一对话框的设置后,若要恢复为默认值,只要按住Alt键,Cancel键会变成Reset键,在Reset键上单击即可。

若要将某一图层上的图像拷贝到尺寸不同的图像窗口中央位置时,可以在拖动鼠标的同时按住Shift键,图像拖动到目的窗口后会自动居中。

若要将图像用于网络传输,可将图像模式设置为Indexed Color索引色彩色模式,有文件小、传输快的优点,如果再选择GIF89a Export(GIF输出),可以设置透明的效果,并将文件保存成GIF格式。

在使用自由变形(Layer/Free Transform)功能时,按Ctrl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随意变形的调整;“Shift+Ctrl”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倾斜调整;按Alt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对称调整;按“Shift+Ctrl+Alt”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透视效果的调整。

在layers调色板上,按住Ctrl用鼠标单击某一图层时,可载入该层图像成选取框(Background层除外,改名后可以)。

使用路径(Path)工具时的几个技巧:使用笔形(Pen)工具制作路径时按住Shift键可以强制路径或方向线成水平、垂直或45度角,按住Ctrl键可暂时切换到路径选取工具,按住Alt键将笔形光标在在黑色节点上单击可以改变方向线的方向,使曲线能够转折;按Alt键用路径选取(Direct Selection)工具单击路径会选取整个路径;要同时选取多个路径可以按住Shift后逐个单击;使用路径选工具时按住“Ctrl+Alt”键移近路径会切换到加节点与减节点笔形工具。

若要切换路径(path)是否显示,可以按住Shift键后在路径调色板的路径栏上单击鼠标, 或者在路径调色版灰色区域单击即可.

若要一起执行数个宏(Action),可以先增加一个宏,然后录制每一个所要执行的宏。

若要在一个宏(Action)中的某一命令后新增一条命令,可以先选中该命令,然后单击调色板上的开始录制(Begin recording)图标,选择要增加的命令,再单击停止录制(Stop recording)图标即可。

在使用Filter/Render/Clouds滤镜时,若要产生更多明显的支纹图案,可先按住Alt键后再执行该命令;若要生成低漫射支彩效果,可先按住Shift键后再执行命令。

在使用Filter/Render/Lighting Effects滤镜时,若要在对话框内复制光源时,可先按住Alt键后再拖动光源即可实现复制。

若要在Color调色板上直接切换色彩模式,可先按住Shift键后,再将光标移到色彩条上单击即可。

photoshop终极优化教程

核心提示:最棒的图像制作软件 Photoshop,软件作为专业的图像编辑标准,可帮助您提高工作效率,尝试新的创作方式,以及制作适用于打印、Web 和其他任何用途的最佳品质的图像。

Photoshop 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佼佼者,它的霸主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在个人家用电脑领域。同时,Photoshop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件杀手”,在我 64MB内存+Pentium Ⅱ450+7200转硬盘的电脑上处理稍微大一点的图像就象老牛拉破车一样,实在是……因为对Photoshop的衷爱,我不肯放弃它,但却也难以忍受这种痛苦。经过大量资料的查阅和实践,我发现要想让Photoshop跑起来,关键不仅仅是硬件配置的高低,还要看设置。同样的硬件配置,优化的设置至少可以获得50%甚至更高的性能提升,这种对比尤其表现在处理较大的图像时。下面,看看我是怎么来优化Photoshop的。

如何提高Photoshop的性能

程序的“性能”是指程序完成某些操作需要的时间,如打开文件、应用滤镜效果或编辑图像之后重画屏幕。首先,Photoshop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硬件配置,尤其是它可用的内存数量;其次,对其影响很大的因素还有软件、虚拟内存以及文件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等设置。不过如果你不太缺钱的话,配置较多的内存可以使Photoshop性能大幅度提升。而我主要是从软件设置和操作方面对Photoshop进行了优化。

一、确定Photoshop需要的内存数量

图像处理对内存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其它应用程序,也远远超过了人们的估计。知道以300dpi的分辨率扫描一幅A4幅面的32位RGB图像,需要多大空间吗?告诉你,如果存储为BMP格式的话,24.9MB!这还不算什么,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

图像文件在Photoshop中打开后的大小并不同于在Windows浏览器中列出的文件的大小。例如,由于许多文件格式使用了压缩算法,打开的时候必须解压,这样就导致了打开后文件通常比原来大许多倍;如果你使用了许多图层和通道,则图像需要更多的内存。一般来说,你至少得为Photoshop提供所处理的图像文件大小3-5倍的可用内存,再加上5-10MB的额外量,这样才能基本发挥Photoshop的性能。

如何确定你的图像处理软件需要多大内存呢?

1.启动Photoshop 5.0,并打开一幅图像(以Photo5.PSD为例);

2.单击“图像”菜单,选择“图像大小”,并将图片分辨率更改为“150像素/英寸”; 3.将鼠标移到窗口左下方的箭头上,按住鼠标按钮;这时系统会弹出对话窗。

4.在对话窗中选择“文档大小”,这时在状态栏上我们可以看到“(C)文档: 6.02M/23.5M”,其中前者为图像文件大小,后者为打开后的大小。

5. 重复(3)的步骤并选择“暂存盘大小”。这时状态栏上显示“(C)挂网:64.6M/25.4M”。右边的数字表示系统分配给Photoshop处理图像的可用内存,此数字等于Photoshop可用的内存量减去运行Photoshop所需要的内存量。左边的数字则是Photoshop处理该图像需要的总内存量,当左边的数字大于右边的数字时,Photoshop除了使用内存外,还必须使用暂存盘。这时,你也许会觉察到Photoshop性能极大降低。

6.重复(3)步骤并选择“效率”,这里将显示一个百分数,该数值显示低于100%则表示Photoshop正在使用暂存盘,引起处理性能下降是在所 难免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仅仅是处理对一幅图像进行150dpi的取样(150dpi几乎是目前打印的最低要求),Photoshop竟然需要65M内存,这里还不包括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占用的内存。如果是将此处的分辨率更改为300dpi,需要的总内存数将会达到176M。为计算机添加如此多的内存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其实,除了添加物理内存,我们还可以通过让Photoshop需要更小内存和为Photoshop分配更多可用内存的办法来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

二、让Photoshop使用更小的内存

我们来举个例子,同样打开Photo5.PSD图像,先单击“图层”选取“合并图层”选项,然后再将其分辨率更改为150dpi。再按上面的步骤查看“文件”多少和“暂存盘大小”,什么?!该数值变为了 “6.02M/12.3M”和“36.7/25.4M”。处理同样一幅图像需要的总内存数量竟然减少了近1倍。这岂不意味着通过一个简单的优化步骤,你就可以在一定的内存上获得两倍内存容量的性能,这确实让人振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让我们再打开原始的Photo5.PSD图像,你可以看到它包含有较复杂的图层信息。Photoshop必须记录每一个图层的图像信息以及这些图层之间的关系等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合并图层后,Photoshop只需要记录一个图层的图像信息,所以需要的内存量也就大大减少。

哪些操作和信息会导致Photoshop需要更多的内存呢?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像素尺寸

像素尺寸即位图图像高度和宽度的像素数目。屏幕上图像的显示尺寸是由图像的像素尺寸加上显示器的大小和设置确定的,图像的文件大小与其像素尺寸成正比。如果你要制作一张墙纸,只要根据你设定的显示器分辨率制作一个1024×768或800×600的图像就够了,更大的像素尺寸并不会获得图像质量的提高,只能使处理速度和计算机启动速度更慢。 2.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即图像中每单位打印长度显示的像素数目,通常用像素/英寸 (dpi)表示。高分辨率的图像比相同打印尺寸的低分辨率图像包含较多的像素,因而像素点较小。例如,72dpi分辨率的1×1英寸图像包含总共5184 像素(72像素宽×72像素高=5184);同样 1×1英寸而分辨率为300dpi的图像则包含总共90000像素。图像的分辨率每增加一倍,图像的文件大小就会增大4倍。所以在对图像进行扫描和处理之前,首先要确定图像的最终发布媒介。

如果制作的图像用于网上显示,图像分辨率只需满足典型的显示器分辨率(72或96dpi)。显示器分辨率即指显示器上每单位长度显示的像素或点的数目,通常以点/英寸(dpi)为计量单位。显示器分辨率取决于显示器大小加上其像素设置。PC显示器的典型分辨率约为96dpi,MacOS显示器的典型分辨率约为72dpi。在Photoshop中,图像像素被直接转换成显示器像素,这意味着当图像分辨率高于显示器分辨率时,图像在屏幕上的显示比指定的打印尺寸大。例如,当在72dpi显示器上显示1×1英寸、144dpi的图像时,它会显示在屏幕上的2×2英寸区域内。因为显示器只能显示72像素/英寸,它需要2英寸才能显示组成图像一个边的144像素。因此,使用72dpi(或96dpi)以上的分辨率制作显示图像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它只会导致Photoshop性能的下降。 而对于打印图像则不同了,因为较高分辨率的图像使用更多的像素表示每单位区域,打印时它们通常比较低分辨率的图像重现更详细和更精细的颜色转变。因此,制作打印图像则就需要根据所用打印机的分辨率来确定图像分辨率,使用太低的分辨率打印图像会导致像素化──输出较大、显示粗糙的像素;使用太高的分辨率(像素比输出设备能够产生的还要小)会增加文件体积,并降低图像的打印速度。如何确定打印机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的关系呢?

对于照排机或激光打印机产生的每英寸的油墨点数(dpi),使用与打印机分辨率成正比(但不相同)的图像分辨率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大多数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为300dpi到600dpi,但对72dpi到 150dpi的图像打印效果较好。高档照排机能够以1200dpi甚至更高精度打印,对200dpi到300dpi的图像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使用合适的分辨率来制作图像,我们可以取得最小的文件,从而使Photoshop需要的总内存数量大幅度减少,并大大提高其处理性能。 3.图像颜色模式

在Photoshop中,颜色模式决定用来显示和打印Photoshop文档的色彩模型。Photoshop的颜色模式以建立好的描述和重现色彩的模型为基础。常见的模型包括HSB(表示色相、饱和度、亮度)、RGB(表示红、绿、蓝)、CMYK(表示青、洋红、黄、黑)、以及 CIEL*a*b*。Photoshop也包括为特别颜色输出的模式,比如索引颜色和双色调。除确定图像中能显示的颜色数之外,颜色模式还影响图像的通道数和文件大小。

Photoshop主要有8种颜色模式:

位图模式:该模式下图像由1位/像素的颜色(黑或白)组成,它所要求的磁盘空间是众多模式中最少的。

索引颜色模式:该模式下图像是单通道图像(8位/像素),使用包含256种颜色的颜色查照表。它要求的磁盘空间比较小,但只能应用有限的编辑。

灰度模式:该模式下图像由8位/像素的信息组成,并使用256级的灰色来模拟颜色的层次。

RGB模式:该模式下图像使用3种颜色在屏幕上重现多达1670万种颜色。RGB图像是3通道图像,所以它们包含24(8×3)位/像素。

双色调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单色调、双色调、三色调和四色调,这些图像是8位/像素的灰度、单通道图像。

CMYK模式:该模式图像由用于打印分色的4种颜色组成。它们是四通道图像,包含32(8×4)位/像素。

多通道模式:该模式下图像为8位/像素,主要并用于特殊打印用途。 Lab模式:该模式下图像使用3种分量表示颜色,它们是包含24(8×3)位/像素的3通道图像。 同样的图像在不同的图像模式下所需要的磁盘空间是不同的

有了这些知识,你就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适合的颜色模式。如果在黑白的激光打印机上打印图像,那灰度模式可以获得更小的文件;如果要制作显示图像,RGB模式可以提供最佳的色彩效果;如果用于打印图像的打印机支持CMYK颜色模式,CMYK模式可以让你获得最佳的色彩还原效果;如果你准备图像用于分色,打印图像之前在RGB模式中处理也是不错的主意,因为它的图像大小约为CMYK图像的75%…… 4.图层和通道

除了图像分辨率、颜色模式等之外,图像中的图层数和通道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文件大小。

决定图像文档大小的因素很多,状态栏中显示的“文档大小”,左边的数字代表图像拼合后的大小。打印文件时发送至打印机的数据量取决于文件是以二进制还是 ASCII发送。二进制文件通常是左边列出的大小,而ASCII文件可能是3-5倍大。其它因素,比如预览选项、路径、文件简介和磁盘类型,也能增加磁盘上文件的大小。

给图像增加不透明图层会增加其文件大小。为了节约硬盘空间,你可以删除图层、合并两个或多个图层或者将图像中的所有图层拼合为一个图层。

技巧:用Photoshop开发网站的思路

1.规划:不管是乔客,还是用动易、风讯,我们都应该考虑两个问题:

a、版面要分出头、中、底三个部分。

b、中间部分要考虑两种情况,一是两栏(乔客左窄右宽,动易左宽右窄),二是一栏,两种情况显示不能变形。有些朋友想每个板块的头部不一样,这也是可以的,你可以在程序代码中做文章,那是编程的问题,按下不表。

如果我看到别人的版面想拿下来,那就做个截图,建立一个photoshop文件,把截图放在最底层,作为最初的草图。

2、制作。

a、即使不用别人的版面,最好也还是找一个同类系统的网站截一个图,放在最底层。拉三根垂直辅助线:左边线,中间虚线位置,右边线。

b、建立头、中、底三个图层组。有些人用photoshop不喜欢建立图层组,这不是好习惯,一个版面,少则几十层,多则上百层,不分开图层组管理就很乱,影响工作效率,更影响多人合作。

c、制作的时候最好尽量把文字内容也放上去,可以更接近实际效果,等切图的时候隐藏这些图层。

d、标题样式。一个版面除了头、底要特别制作外,中间部分应该考虑制作三种标题样式:左栏、右栏、通栏,也可以统一风格。还要考虑表头背景、一些常用到的边框等。我自己把许多喜欢的边框样式用js作了一个样式包,随时调用,而标题样式我是使用flash来做的一个样式,使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就可以有不同的样式和颜色,改版的时候就改一个js文件和flash文件,做版面的时候会节省一些时间。

e、常用的按钮样式。常用的按钮其实不用在版面制作的时候做的,可以找回原来的按钮图片一个一个修改。

f、特殊字体的使用。不管是链接还是内容,我都主张尽量使用样式表来控制字体样式,但有些地方要用到不常用的字体,为了使所有的浏览者都能看到自己的设计原意,就要把文字制作成图片,这一类的图片要适当使用,因为使用了图片,对搜索引擎的访问是无益的。

g、像素图。尽量使用像素处理,例如一些边框、小图标,会使图片的字节数大大减少,显示快,容易透明处理。

3、切图切图要在imageready中完成,先要把完稿的作品保存,最好还要做一个备份,然后跳转到imageready工作。

a、有朋友切图时要合并图层,这是没有必要的,图层合并了,以后修改和编辑都麻烦,而且有时候切图还要按一些图层的大小定位来做,例如要切出一个468x60的广告横标,你可以把这个横标的图层载入选定区域(load selection),然后从菜单select把选定区域转换成切片(create slices from selection)。

b、不要把整个版面同时切图。一般来说,头部的色彩很丰富,而中间和底部的色彩比较少。例如一个版面头部的切片,调色板可能要256种颜色,而中间和底部只要18色就能搞定,如果同时切片,就变成同一个调色板,中间的部分也使用了256色,就会使文件大小增加,但如果折中,让头部256色减少为128色或32色,又会影响效果。所以要分别处理,方法是在ps中分别选择头部、中间(中间有时候还可以分出几个板块)、底部,裁切,另存为几个不同文件,然后切图。

c、切图要考虑清楚,你准备使?

来定位还是使用定位,不同的html图片分割是不同的。例如新阳江网站的两边灰色框,如果使用来做,背景图只要切一个高1像素宽791像素的背景图,而如果使用,就要切出左边背景和右边背景。

d、gif和jpg。在同一个文件中切图,photoshop是允许不同的切片使用不同的文件格式的,但gif格式和jpg格式结合的地方,有时候肉眼都能可能看出颜色的差别,所以同一部分的切图最好使用同样的格式。颜色较少、较单纯的图片,文字图片,从矢量图转过来的小图标、边框背景等图片,一般用gif格式比较好,文件小,颜色不失真。摄影图片、三维软件做出来的彩色立体文字,一般用jpg格式。如果切片是准备做flash用的,文字部分和矢量图标等就不用了,在flash中使用字体和矢量图比做成位图占用的字节小,动画效果更流畅。

e、有链接的图片。有链接的图片处理方法很多,你可以每个链接切一个图片,也可以切一个大图,在网页编辑器里面编辑的时候添加链接热区。现在更好的做法是使用文本链接,把图片变成背景就行了。

图片链接还可以用flash来做,可以有很酷的动态效果,切一个大图,倒入flash文件中作为背景层,上面添加透明按钮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flash里面的图片,可能会与页面其他图片的色调有些差异,位置也有一个像素的位移,一定要小心处理。

使用了图片或flash作链接,对搜索引擎支持都不大好,作为补救措施,你可以在页面其他内容使用一些文本链接引导搜索引擎找到这些页面。

用Photoshop给图片加上水印的方法

核心提示:.用Photoshop把标志制作成水印图片,把背景删除,就是拖到那个小垃圾筒里(这时背景是没有的,只有灰白的格子,并不是白色的),然后保存为psd文件。

图片的水印,就像RMB的水印一样,可以使图片成为自己的专属,这里给大家介绍用Photoshop给图片加水印的方法:

1.在PS里点击“文件”菜单里面打开要处理的图片。

2.处理形状不规格的图片时用“钢笔工具”。选择钢笔工具后,在屏幕的左上方并排的三个选项里面,选中间那个“路径”。

3.点了之后,选择图像所在的图层,用钢笔工具勾勒出图片中宝贝的外轮廓,可以把图像放大点来弄,会勾勒的精确一点噢。慢慢弄吧,一定要有耐心噢,有耐心才会处理的更漂亮的噢。

4.现在就来右击要留下来的图片,弹出对话框,点建立选区,羽化值改为5(让图片轮廓变的更柔和一点)。

5.选择菜单里面的“反选”(有的软件里面是“反向”的),然后点“DEL”键。哈哈背景色都不见了吧!看一下效果怎么样。还满意吧。

6.好了,把图片抠出来了,还想在图片写上漂亮的水印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还是要打要处理的图像,就拿刚才那个图片来示范吧。打开图像后在工具栏里点“文字工具”然后在图像上面拉出一个矩形框,在矩形框里可以编辑你想要的文字了。这时也会自动生成一个文图层。

7.编辑完双击文字图层后面的蓝色部分,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8.对话框里的选项可以随意选,可以选自已喜欢的效果,然后点确认。现在水印字就加上了,效果还行吧。处理好了不要忘了另存噢。

9.效果图:

使用photoshop快速去除水印的方法 原图:

图 1

1、用PS打开要去掉水印的图片.

2、按快捷键M 切换到选择工具.

图 2

3、按着鼠标拖动选择要去掉的水印。

4、按快捷键 Ctrl+J 把第三步选择的水印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图 3

5、移动新建的图层可见水印图层

图 4

6、再选择图层的组合模式为颜色减淡

图 5

7、再按快捷键 Ctrl+i 把图层改为反相状态

图 6

8、移动水印图层对准底图上的水印即可完成

图 7

9.复制水印图层复盖底图的水印就可去除所有水印

图 8

10、复杂图片水印的去法也大同小异

图 9

图 10

Photoshop文字特效教程之去掉图片文字

核心提示: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是,选取仿制图章工具,按住Alt键,在无文字区域点击相似的色彩或图案采样

1、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去除文字。

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是,选取仿制图章工具,按住Alt键,在无文字区域点击相似的色彩或图案采样,然后在文字区域拖动鼠标复制以复盖文字。

要注意的是,采样点即为复制的起始点。选择不同的笔刷直径会影响绘制的范围,而不同的笔刷硬度会影响绘制区域的边缘融合效果。

2、使用修补工具去除文字。

如果图片的背景色彩或图案比较一致,使用修补工具就比较方便。

具体的操作是,选取修补工具,在公共栏中选择修补项为“源”,关闭“透明”选项。然后用修补工具框选文字,拖动到无文字区域中色彩或图案相似的位置,松开鼠标就完成复制。

修补工具具有自动匹配颜色的功能,复制出的效果与周围的色彩较为融合,这是仿制图章工具所不具备的。

3、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文字。

操作的方法与仿制图章工具相似。按住Alt键,在无文字区域点击相似的色彩或图案采样,然后在文字区域拖动鼠标复制以复盖文字。只是修复画笔工具与修补工具一样,也具有自动匹配颜色的功能,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4、某些情况下,框选无文字区域的相似图形(或图案),按Ctrl+j键将其复制成新的图层,再利用变形工具将其变形,直接用以复盖文字会更为快捷。

5、对于一些透视效果较强的画面(如地板),可以应用“消失点”滤镜进行处理。

图例中的操作的方法是,框选要处理的文字区域,(防止选区以外的部分也被覆盖)执行菜单命令:滤镜→消失点,进入消失点滤镜编辑界面。

然后:

⑴选取左边工具栏中的创建面板工具,由地板砖缝交汇处开始,沿着缝隙,依次点四个点,连成一个有透视效果的矩形。然后拖动其边线向右方及下方扩展,令面板完全复盖文字。

⑵选取左边工具栏中的图章工具, 按住Alt键点击选取源图像点,绿色十字变红后,在文字区域拖动便完成复制。

6、某些背景色为垂直线性渐变颜色的图标,有一个方便的方法去除文字。

方法是,用矩形选框工具在无文字区域中作一个选区,选区不宜太宽,高度应高于文字。然后按住Ctrl+Alt键,连续按方向键(→或←),直至完全复盖文字则可。

消除Photoshop中常见的锯齿

一、ctrl+t 类变形导致的锯齿问题

1. 原因:常规选项设置不当(很少有的情况)

解决:打开菜单 [编辑]-[首选项]-[常规]。请确保你的[图像插值]设置为“两次立方(适用于平滑渐变)”。

当然你有特殊需要且明确这里选项的含义则另当别论(比如说像素风格的缩放一般用“邻近”来确保不模糊)。

图01

2. 原因:旋转与缩小等产生的锯齿与走形

解决:

(1) 先旋转后缩小,分两步走(把一次ctrl+t 拆分为两次,最后一次再缩小可以减少变形/旋转产生的毛刺)。

图02

(2)采用矢量对象(比如常见的文字透视变形,不要选择[栅格化],而采用[转换为形状])。矢量对象在一般情况下变形更保真,另一个显著优点是经得起反复ctrl+t

而不会产生问题。

图03

图04

(3) 有多大画多大,最好别ctrl+t (特别适用于简单形状)。同理,能少ctrl+t,就不要反复ctrl+t

。特别忌讳拉大又拉小,转来又转去~~ 结合第一条:如果存在缩小,最好是两次变形,一次形状到位,第二次缩小。

3. 原因:旋转90度/180度时,如果用中点定位则会发生重新运算。导致模糊or锯齿产生。

解决:要想最大程度保持原样,最好在90度(180度)旋转时用角点定位(随便哪个角点)。这样可以避免重新运算像素导致的质量损失。

图05

二、多次填充选区产生的锯齿问题

原因:反复的填充(包括涂画、拉渐变等等)导致原本用于平滑的边缘半透明像素叠加,越来越不透明产生实体锯齿。

图06

解决:(首先,将可能需要反复填充的区域弄在独立的层)

1. 填充一次后,立即锁定图层的透明区域。这样你再怎么填充,边缘都不会变实。

图07

2. 纯色改用shift 填充。填充前景色或者背景色的时候,按住shift ,就会保留透明像素。

3. 用不透明区域建立蒙版(ctrl+[缩略图]选中图层不透明区域,然后点击[图层面板]下面的添加蒙版按钮);

图08

或者使用下一图层(这个图层只填充一次,仅用以定义外形)做剪贴蒙版。由于蒙版不再改动,所以透明区域也不会变化,边缘半透明自然也不会有问题。

三、魔棒/磁性套索 等选择工具选出的区域有锯齿

原因:由于图片压缩等等原因产生的锯齿(jpg图片常见的矩形色块),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软件区分/吸附不准确。

解决:最好别折腾质量差的图片,或用[路径工具]给这种图片作选区。偷懒一点的办法,可以在选择完毕后用 ctrl+d[羽化]一点选区。具体羽化量参考实际用途及锯齿程度。还可以用[调整边缘]控制面板调整选区后再作运用。

图09

另外也可以用图层蒙版来处理这类对象的边缘(当然只是一个补救措施),具体:

ctrl+[缩略图]选中图层不透明区域,然后点击[图层面板]下面的添加蒙版按钮生成蒙版。按住alt键点击蒙版(可以直接看到蒙版);然后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来处理蒙版,使得边缘锯齿消除。然后再用

ctrl+m 打开曲线工具,拉大对比,把模糊的地段区分开来。 注意拉得太直又会有锯齿了-_-|||

四、锐化过度产生的局部锯齿

解决:

1. 历史纪录画笔。

历史纪录画笔是个好东西,把还原点设定在锐化前,然后使用恰当的设定(笔刷的硬度不透明度等等),不透明度最好不要设定太高。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多涂或者少涂两遍。让锐化前后的图象“综合”一下。

2. 涂抹,模糊工具。具体就不多讲了。

3. 渐隐滤镜效果(ctrl+shift+f

,也称“消退”)。单步滤镜产生的效果都可以用消退,令使用后和使用前的效果混合。我们可以用它减弱效果,或者快速完成一些特殊的用途。这个东西放在这里只是顺带提一下,用得多了会发现这个命令很有用。

五、[图层样式]-[描边]后感觉描边有锯齿

原因:[描边]样式对半透明像素反应比较明显~ (所以我们也常用[描边]样式检查是否存在看不见的游离像素)。

解决:

1. 如果是个纯色对象,直接锐化即可让边缘毛刺得到改善;如果是有内容的,为了不锐化到图像本身,只锐化形状边缘,可以如下操作。ctrl+[缩略图]选中图层不透明区域,再[收缩选区]1像素,然后再[反选],最后[菜单]-[滤镜]-[锐化]-[锐化]。

2. 如上处理之后,还有不平整。就使出终极大法,硬[橡皮擦]!用硬度100%的[橡皮擦](画笔模式)小心的擦除多余的部分。

图10

六、矢量形状 [图层样式]-[描边]后感觉描边虚化(主要是横/竖线)

原因:矢量对象的路径节点,坐标比像素要精确,精确到小数点后具体几位记不清楚了。所以可能不会落在整数点上。比如说一条水平线,两个节点的y=3.56

这样它就是不清晰的,当然描边也会模糊掉。

解决:如果你始终在100%的缩放倍数下绘制矢量形状,你完全不会碰到这个问题。在100%下你的节点必然落在整数位置上。

如果放大到200%绘制,你的节点有可能坐标就是 x=2.5,y=3.0 这样。300%下 就是x=45.33,y=5.66 这样。

如果你随便拉动导航器下面的缩放,比如说52.3%,那就更难落到整数位置上了。

所以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在 类似100%、50%

(必然落在2的倍数上)、25%这样的放大倍数下绘制。或者在200%,400%这类的大小下绘制后,用键盘方向键移动位置不对的节点几次来到达整数位。

图11

七、压缩图片调亮暗部后出现块状等无必要细节(锯齿)

原因:还是压缩算法的问题,把一些层次不明显的东西块状化了。一调曲线,就变得非常明显。

解决:

1. 用20%-30%的软边缘图章反复压盖。这也是一些影楼常用的磨皮方法,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细节。具体不再赘述

2. 用修补工具。也不赘述,属于修图的范畴

3. 用模糊工具或者选择后用模糊滤镜 等

Photoshop CS照片滤镜命令详解

核心提示:Photoshop CS提供了“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很多朋友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了解具体用法,这里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看看这个“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到底怎么用. Photoshop CS提供了“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很多朋友对此很感兴趣却苦于不了解具体用法,这里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看看这个“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到底怎么用.

首先我们很容易想到PS CS自带的帮助文档。我用是英文汉化版的PS,帮助文档没有翻译过来,看着英文自己不敢那么地确定。向群里的QQ好友要来了中文帮助说明(在此感谢QQ好友:好像一条狗锐漫、冷弦、爱新觉罗小盆 )。有关这一命令的中文版叫“照片滤镜”,英文版叫 “Photo Filter”,我的汉化版叫“图片过滤器”。

我们先来看看PS CS自带的帮助文档是怎么说的,这有助于对此命令的理解。与命令有关的文字,我加了英文,方便用英文版PS的朋友阅读,请各位一定要认真地读一遍,这对我们以后的讲解非常重要。

使用“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

“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模仿以下方法:在相机镜头前面加彩色滤镜,以便调整通过镜头传输的光的色彩平衡和色温;使胶片曝光。“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还允许您选择预设的颜色,以便向图像应用色相调整。如果您希望应用自定颜色调整,则“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允许您使用 Adobe 拾色器来指定颜色(即自定义滤镜颜色)。

使用“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更改色彩平衡的步骤:

1.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选取“图像/Image”>“调整/Adjustments”>“照片滤镜/Photo Filter”。

*选取“图层/Layer”>“新调整图层/New Adjustment Layer ”>“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在“新建图层/New Layer ”对话框中点按“好/ OK ”。

2.要选取滤镜颜色,请在“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对话框中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选择“滤镜/Filter ”选项并从“滤镜/Filter ”菜单中选取下列预设之一:

暖调滤镜 (85)/Warming Filter (85) 和冷调滤镜 (80)/Cooling Filter (80) :

这些滤镜是用来调整图像中白平衡的颜色转换滤镜。如果图像是使用色温较低的光(微黄色)拍摄的,则冷调滤镜 (80)/Cooling Filter (80)使图像的颜色更蓝,以便补偿色温较低的环境光。

相反,如果照片是用色温较高的光(微蓝色)拍摄的,则暖调滤镜 (85)/Warming Filter (85) 会使图像的颜色更暖,以便补偿色温较高的环境光。

暖调滤镜 (81) 和冷调滤镜 (82)/Warming Filter (81) 和Cooling Filter (82):

这些滤镜是光平衡滤镜,它们适用于对图像的颜色品质进行较小的调整。

暖调滤镜 (81)/Warming Filter (81) 使图像变暖(变黄),

冷调滤镜 (82)/Cooling Filter (82) 使图像变冷(变蓝)。

个别颜色

根据所选颜色预设给图像应用色相调整。所选颜色取决于如何使用“照片滤镜/Photo Filter”命令。如果您的照片有色痕,则可以选取补色来中和色痕,还可以针对特殊颜色效果或增强应用颜色。例如,“水下/Underwater”颜色模拟在水下拍摄时产生的稍带绿色的蓝色色痕。

选择“颜色/Color”选项,点按该色块,并使用 Adobe 拾色器为自定颜色滤镜指定颜色。可通过点按“新建色板/New Swatch ”按钮将自定颜色存储在“色板”调板中,供将来使用。

一定要选中“预览/Preview ”,以便浏览使用颜色滤镜的结果。

如果您不希望通过添加颜色滤镜来使图像变暗,请确保选中了“保留亮度”选项。

3.要调整应用于图像的颜色数量,请使用“浓度/Density”滑块或者在“浓度/Density”复选框中输入百分比。“浓度/Density”越大,应用的颜色调整越大。

4.点按“好/OK”。

“照片滤镜”命令

这些命令通过模拟在相机镜头前安装 Kodak Wratten 滤镜时所达到的摄影效果来调整颜色。

照片滤镜:通过模拟相机镜头前滤镜的效果来进行色彩调整。

模拟照片滤镜效果:自定滤镜调整图层可以模拟标准摄影镜头滤镜的效果。

彩色滤镜

色温

60% 浓度的暖调滤镜 (81)

暖调滤镜 (85)/Warming Filter (85) 和冷调滤镜 (80)/Cooling Filter (80)

白平衡

颜色转换滤镜

色温较低的光(微黄色)

色温较高的光(微蓝色)

光平衡滤镜

图像变暖(变黄)

图像变冷(变蓝)

Kodak Wratten 滤镜

标准摄影镜头滤镜

化模糊为清晰:巧用PhotoShop锐化工具修理图像

核心提示:平时我们看到很多文章介绍的都是把清晰的照片模糊处理化,那如果拍出了比较模糊的照片,想把它变得清晰而有光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利用PhotoShop的锐化工具就能使照片变清晰。

平时我们看到很多文章介绍的都是把清晰的照片模糊处理化,那如果拍出了比较模糊的照片,想把它变得清晰而有光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利用PhotoShop的锐化工具就能使照片变清晰。

一、USM滤镜处理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图1,这张人物照片看起来很模糊,照片中人物的发丝、身体上的汗水等细节都看不清楚,这样的照片很难吸引大家的注意。我们要做的是,把这样平凡的照片用PhotoShop的USM锐化滤镜处理。

在PhotoShop中打开图像后,打开图层面板,选中图层面板中底层的背景图层点击右键,选择“复制副本”为照片复制一个副本图层,将图层的模式设定为“柔光”。选中副本图层,使用“滤镜”菜单下“锐化”中“USM锐化”滤镜,在滤镜设置窗口中,“数量”和“半径”参数影响图像的清晰度,数值越大清晰度越高,“阀值”参数可不用考虑,根据图像的具体情况设定好“数量”和“半径”的数值确定锐化(图2)。

下面选择“图像”菜单下“模式→LAB颜色”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拼合”图层确定,将两个图层合并为一层。又回到图层面板,为合并后的这个图层复制一个副本图层,将面板窗口切换到“通道”界面,看到图层通道上增加了“明度”通道(图3),选定这个通道再使用“滤镜”菜单下“锐化”中“USM锐化”滤镜,这次锐化参数的数值可以小一些,将这个通道锐化处理。

最后把副本图层的模式修改为“柔光”,此时的图像不仅画面更清晰,色彩也更加绚丽,然后只要把两个图层合并为一层保存即可。不过,在修改的过程中要根据原图的质量,对各项参数的值进行仔细调整方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Smart Sharpen滤镜

Smart Sharpen滤镜是PhotoShop CS2的新功能,它的智能锐化性能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将图像清晰处理,它将原有USM锐化滤镜的阀值功能变成高级锐化选项,添加了图像高光、阴影的锐化。我们对照一下图4,这张相片效果虽然不错,但笔者仍想把花朵的纹理显得更清晰一些,并且还不想改动花朵边缘的叶子和背景的图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5月4日结婚好吗下一篇:pcb的emc设计课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