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swot分析

2022-12-07

第一篇:冷链物流swot分析

我国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研究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正是由于跟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才有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本状况是,易腐食品的生产企业或经销商的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存并进,但两者的总物流量比例前者约占80%,第三方物流约占20%,仅处在发展初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食品资源的丰富和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基本上已初步建立和运作起来。

我国冷链物流优势:(1)国民生活质量要求提高,扩大了发展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追求食品的高品质和高安全性,冷链物流成了未来食品、农产品、医药物流的必然选择。(

目前食品物流过程的保鲜、保质已成为众多食品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提高也成为食品企业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核心。

劣势:(1)设备落后,运力不足。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

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2)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共同配送很难实现,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冷链设备。

机遇:(1)物流产业成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

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部对冷藏车辆的的优惠政策,并大力购买冷链设备,提高社会冷链装备质量和数量。冷链物流需求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冷链物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挑战:(1)来自国外优秀物流企业的竞争。

这些企业有着高端的科技设备、

的难度。(2)企业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要求更高。

业主要竞争因素之一,因此食品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时更加重视其服务水平的高低。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起步晚,

冷冻还是保温运输都存在上述的问题。

注,冷链物流发展将逐步形成一个体系,

温度适宜的状态,并把腐烂率降到最低,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2)提高冷链物流水平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之一。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大量一流的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相信随着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和学者对冷链物流的关使农产品从果园到消费者手中时刻都可以处在一个2009年2但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冷链物流水平的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25日中央宣布将物流产业列可以借此机会,申请交水果、医药等市 加大了国内企业竞争不管是冷藏、 2)月(目前国外越来越多优秀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越来越多企业已经把物流服务质量作为企

第二篇: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标题: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时间:2010-04-23 11:49:32

关键词:工艺、信息、技术

字号:中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和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为保障产品品质而采用相关技术或设备进行温度控制的全过程,是以冷冻工艺、上海到重庆物流制冷和保温技术为基础的物流过程。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始于早期的进出口贸易,多用于跨国、跨地区的长远距离运输过程,应用领域有限,当时的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也较为恶劣。时至今日,冷链物流已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的发展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冷链物流在工业生产、民众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

一、 发展冷链物流的政策环境发展冷链物流有利于减少农产品、食品等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食品等的安全性,y2yu3c 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善民众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近年来均出台了相关的产业政策,以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1) 冷链物流产业规划政策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2006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部、科技部发布了《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食品工业要重点发展速冻小包装、冷冻调理水产食品,大力发展冷却、分割和熟制品、扩大低温制品、功能性制品的生产;重点发展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蔬菜等;鼓励企业建设包括预冷、分拣、包装、储运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2008年商务部制定《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保障生鲜食品消费安全”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工作内容有:加强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制订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立冷链物流业绩评价指标、冷链物流环境的监控办法等,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推动产地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低温冷链系统建设,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2) 冷链物流产业扶持政策除了在大行业政策方面的规划外,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也积极在行政、财政、法律、行业标准方面对冷链物流行业给予支持。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颁布了“冷藏工国家职业标准”,为在食品冷冻、冷藏行业内从事冷藏商品的搬运、堆码、保管和对库房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人员制定了职业标准;上海到昆明物流2009年全国物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储标准》和《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储标准》。2005年发布的《商务部、、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指出对试点企业建设的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可以实行加速折旧的办法进行财政支持;2006年商务部安排5亿资金,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用于扶持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建设和改造。

二、 发展冷链物流的社会环境冷链物流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的有效运行,而且还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和质量,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后者的不断变化促使着前者的不断发展。1) 食品质量和安全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和民众生活的主题一直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生活步入小康的民众才普遍开始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近年来连续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作为食品生产重要环节的冷链物流也频频出现在政策议题和民众话语中。2) 鲜活食品成为消费新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占全世界的49%,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427公斤;2007年我国水果产量超过1.8亿吨,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138公斤,十年间增长了3倍;2007年中国水产品产品达到4,

747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20%,人均占有量达到44公斤。瓜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食品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青睐,如何将这些新鲜的农产品从产地快速输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冷链物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为冷链物流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3) 速冻食品和冷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以冻水饺、冻汤圆为代表的冷冻、速冻食品和以牛奶、乳制品为代表的冷饮产品正逐渐成为都市白领们的最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至2007年间,中国速冻食品工业总产值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达到197亿元,成为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子行业;而根据冷饮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冷饮生产总量达到200万吨,5年间年均增长28%。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相比,我国速冻食品和冷饮行业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2007年我国冷饮人均消费量为2.3公斤,而澳大利亚为17公斤、瑞典为16公斤、日本为11公斤、荷兰为18公斤;2007年我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为9公斤,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60公斤和20公斤。

三、 发展冷链物流的技术和设备环境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包括冷库建设技术、制冷设备、冷藏车和信息系统平台等,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1) 冷库建设技术发展状况冷库按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土建冷库和装配式冷库。前者的主体和墙面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而后者的墙面采用隔热板材拼装而成。如果按冷库大小来分又可以分为大型冷库(容量10,000吨以上)、中型冷库(1,000吨-10,000吨)和小型冷库(1,000吨以下)。冷库建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冷桥问题以及降温后引起的汽桥问题,通过加入隔热夹芯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早期的冷库隔热板材主要采用软木、珍珠岩等天然材料,80年代后聚氨酯材料和聚苯乙烯材料得到迅速推广,目前仍然是冷库墙体的主流材料。国内专业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冷库建设技术也很成熟。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已经可以建造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冷库,其他如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也都有较为成熟的技术。2) 冷库制冷设备发展状况制冷设备是冷库的心脏。制冷设备的主体是制冷机,按制冷剂不同可以分为氨机和氟机。制冷机和冷凝器等设备组合在一起常称作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又分为水冷机组和风冷机组,上海到乌鲁木齐物流风冷机组具有简单、紧凑、易安装、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制冷机组类型。冷库制冷设备通常归类于空调/制冷设备制造行业。中国的空调/制冷设备行业在20世纪末开始迅速发展,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80亿增加到1080亿,产品产销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已经达到800多家,是2000年的4倍。行业内较为知名的企业如大连冰山、烟台冰轮、深圳大冷王、上海开利等,企业多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一带。3) 冷藏车行业发展状况冷藏车泛指运输易腐货物的专业汽车,是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饮料的运输。根据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冷藏车3069辆,其中中型冷藏车和轻型冷藏车占总冷藏车数量的80%。国内专业生产冷藏车的厂家不多,只有20多家,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河南冰熊、山东中集和郑州红宇三家企业产量占据整个

市场的60%。4)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发展状况目前国内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有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国内仓储管理系统软件主流品牌多来自于国外,使用方多为跨国公司或国内少数先进企业;国产品牌则占据中低端市场,代表品牌如唯智、上海超算、今天国际等。上海到成都物流 上海到沈阳物流 GPS技术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2003年仅宇达电通一家,但是到2008年生产企业数量就达到300多家,2006到2008年间销量年均增长率超过50%,预计到2009年销售额接近100亿元,代表品牌有纽曼、中恒、新科和宇达电通等。RFID技术是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利用RFID技术,可以将温度变化记录在RFID标签上,以此来对产品的生鲜度、品质进行实时管理。目前国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RFID产业链,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频RFID标签生产国之一,2008年整个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5.8亿元,代表品牌有易迈、 优频科技、欧姆龙等。

第三篇:中远物流swot分析

中远物流公司SWOT分析

简介: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物流企业,其成立于1995 年12月,是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之一,是中远集装箱运 输有限公司直属的大型国际货运及班轮代理公司。截止2011年8月,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远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 司)共在中国各地设立了257家网点公司,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大连、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厦门、华南为龙头,以全国主要城镇货运网点为依托的货运综合服务网络体系。在国际货运、集装箱船代、 多式联运、拼箱、项目开发等方面,业务规模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国内同业前列。

优势(strength)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航运物流集团,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航运物流集团,目前拥有和经营着600多艘现代化远洋船舶,总计超过3500万吨。中远集团目前拥有数百家成员企业,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欧洲、澳洲、非洲和西亚等9个区域公司为辐射点,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个港口的全球业务网络,堪称国内物流业的“旗舰”。

1、中远物流的决策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能力不断提升,决定中远物流目前在国内物流市场的领导地位。

2、网络布局方面,整合中远集团遍布全球货运网扩优势形成了海运、铁路、公路,空运等全方位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系统。网络遍布八大区域:大连、北京、青、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武汉,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希腊和香港设有人代表处,并与国外40多家货运代理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00多个业务网点。

中远物流根据多年航运发展的经验,紧紧抓住市场高涨时期的发展机遇,实施全面的改革和调整,实现把不稳定,波动的发展模式成功转换成稳定、协调的发展模式。

3、政府政策不断支持和引导,对中远物流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中远作为53家由中央直管的特大型国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革下,中远物流积极改革。十五大为国个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中远物流在国家一系列的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物流标准规范完善等政策扶持下,加快了中远物流产业结构、资本结构、网络资源结构和人员结构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进入国际国内的资本市场的步伐。

4、中远物流与大货主的战略合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客户同成长,在伴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 中远物流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专为顾客配置的服务资源和工作团队,使得顾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中远物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中远物

流稳定客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市场拓展的方式上,中远物流采取伴随客户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策略,开发满足客户全球化扩张的物流需求,同时拓展海外物流市场。

5、中远物流拥有一个广泛的、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在基础设施网络、企业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网络中实现运营操作成本最优化,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率的物流服务。

为迅速扩展物流业务、做在物流积极建设硬件环境。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中远物流记分利用大客户资源,搭建覆盖全国的基础设施完美、服务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从根本上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实现物流操作规模化。 劣势:(weakness)

1、涉及业务多 优势市场定位不明确

中远物流目前重点发展的市场有家电物流、汽车物流、电力物流、石化物流、会展物流、零售业物流,不仅仅只局限在海洋运输上,由于每个行业的服务内容和特点不同,而且中远以往并不涉及到这些领域,因而我们考虑企业将存在着业务多而不精的劣势。

2、风险管理水平低,风险处理技术含量高,对信息必须加以支持和处理,且工作量大。

由于中远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的整合,面对复杂而繁多的信息,必须加以筛选、加工和处理;同时着对于企业的风险处理的相关技术要求高,一旦信息无法及时协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我们发现,中远在信息风险防范管理方面缺少应急预案,对于应急事件,没有给出具体的风险处理体系制度,可能为日后风险的处理埋下伏笔。

3、存在管理的集中与分散,精细化欠缺。

1998年9月,中远集团成立中远物流工作组,决定由中远集运带头,统一指挥和协调中远物流业务,为具体开展“门到门”服务提供决策支持。2000年9月,中远集团在运输部增设了物流处,并明确物流处统一归口管理中远集团物流工作,全面规划、推进、协调中远物流业务。同时,中远集团要求集团海外区域公司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及业务发展现状,建立相应的物流业务部门,共同开拓和推进中远物流业务。

中远这种集中和分散的管理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物流工作组只能提供战略及战术上的定位支持,而对于生产的第一线的作业无法很好的监测和控制,这务必影响战略、战术的执行,为企业带来损失。

4、成本与利益考核欠缺,国企通病,跑冒滴漏严重。

中远作为中国物流行业的国有老大,系统庞大,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先进等问题,中远必须立足现状,不断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5、中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或挑战应该是如何建立一个不随市场剧烈波动而大幅波动,而是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的问题。也就是说,中远应该着力于建立这样一种经营模式,在市场好的情况下,中远能比竞争对手更赚钱,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中远能比竞争对手少亏钱或不亏钱;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中远的经营效益能比竞争对手更为稳定,而不是大起大落。

6、控制成本,提升规模经济水平、信息技术建设水平成为核心竞争力,相对竞争对手,中远物流经济规模水平和信息技术建设水平与劣势水平,成本优势的提高是规模经济水平的关键,单靠严格的成本控制是无法实现成本优势的,应该着眼于整体价值链的成本最低化,通过成本结构调整来实现成本优势。在整个物流网络规则设计中,注定网络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物流系统的正北现代化水平,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发挥物流系统网络的整合力量,以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最小化、增值最大化和郑家柔性与控制能力。

7、完善营销系统组织结构,分析物流企业的特点,规划营销策略手段,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目前中远物流的市场战略定位于大型制造企业,分销商、批发商,采取以大客户为中心的项目物流营销观念,通过与大客户保持战略性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客户品牌忠诚度和高附加值创新服务,“做大、做强”项目物流,以实现规模化经营。但营销结构和营销技术手段要不断改进,以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8、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保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风险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不能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而因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财务风险,使企业经营受到了重创,甚至是盈利能力下降。风险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往往企业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成为滞后性行为,风险成为损失后才采取行动。因此必须提高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以支持风险预警等控制系统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机会(opportunity) 加快企业进入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资金,又促进企业“转机建制”,为成功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奠定坚实的资金和体制机制基础。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决定了中国航运、物流及相关业需求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包括中远在内的中国航运物流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21世纪前30年,世界经济贸易将有望保持基本平稳持续增长,这将会为全球范围内航运、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并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 国际上可持续发展观不断深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方兴未艾,企业公民和低碳时代已经来临;我国政府也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这对于建设和谐中远、打造百年中远必然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看,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如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武汉等中心城市,IBM、联想、三星等众多跨国企业已经进入了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此外,由于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预计其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这无疑会给我国物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丰厚的利润。 政府的重视。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最新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也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内容;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2003年9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后开始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科技部已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列为“十五”科技重点之一。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中心城市正在制定或已出台了各省市的物流发展规划,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入世后的机遇。入世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企业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压力下,将加大对物流外包的需求;国外物流公司的涌入,也将激发本土企业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威胁(threat) 中远外部面临的更具不确定性、变化性和竞争性的环境,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结构的失衡,如2008年以来爆发的严重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航运物流业市场发展的周期性,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航运市场的深度下跌;国际国内资本、金融市场,以及资源、能源特别是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非传统安全及低碳经济时代来临,安全、环保成本上升;

此外,当今领先跨国公司正在推进的向全球公司的系统和战略转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从过去主要是硬件竞争同时上升到软件竞争等,如应对不当,都将对中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风险和挑战。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入世后,国外物流企业纷纷看好我国物流市场,不仅已有部分世界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先期进入了我国市场,更多的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陆续进军我国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着国外物流企业的巨大挑战。

第四方物流企业初现端倪。当人们在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解上还懵懵懂懂的时候,第四方物流已经迫不及待地跃出水面,成为物流产业又一关注的焦点。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势必在经营理念上带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冲击,是保持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不变,还是寻求新的体制创新,或者是在两者间寻求协调发展,将是企业管理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苏宁物流战略 SWOT分析

三、物流战略

SWOT分析(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

S优势:

1.强大的融资能力

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支撑苏宁易购坚持下去,解决了苏宁易购招揽人才、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苏宁易购可以靠苏宁电器作强大后盾,保证其正常运作,实现良性循环。有了强有力的基础,加之规范的商业操作,苏宁易购有条件实现预期的商业目的。

2.苏宁易购拥有具有竞争力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

以张近东和苏为民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是与国美、大中等大卖场的激烈竞争中不断进步,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竞争能力。

3.苏宁易购物流配送链不断建设和发展。

经过10多年的磨练和积累,如今的苏宁不但拥有着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而且已有4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其中还有一个占地40亩的中央立体式的配送中心。近期又选择南京、北京和杭州三地作为一期投资地点,对三地的投资额度基本均等。北京物流中心的选址初步意向定在通州,整个中心占地60亩,库存面积近4万平方米。该物流中心建成后,将辐射东北、山西和京津冀地区。目前,该物流中心不日即将开工建设。自此,苏宁商品的物流配送彻底告别租赁时代。

为了加速产品流通,苏宁建立了自己的智能配送中心,以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供应商相联,下与连锁超市相接,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联盟,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中加以管理,从而使产品可以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4.苏宁完善的信息系统。

苏宁在信息中心、供应链的完善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通过ERP系统不仅实现了企业总部、分部、配送中心以及售后服务等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而且实现了信息的“BTOB”,吸引了包括三星、索尼、海尔、海信等企业并实现了与他们的信息系统无缝链接。苏宁与国内外著名供应厂商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海尔达成协议,基于国际电子行业通用的数据交换准则ROSETTANET协议,建立订单、发货、入库和销售汇总的数据处理流程。这一平台的搭建成功,使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上游厂商的制造环节,延伸到零售渠道环节,构建共同的销售信息平台,决定采购供应和终端促销。

苏宁还引进SAP系统以进一步强化公司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随着企业SAP系统的上线,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率和人力成本等优势将充分体现。随着SAP信息系统的引入,公司将在不久的将来在江苏、浙江等地方重新整合物流配送中心,大区域的物流中心将取代目前每个城市均有的物流配送中心,以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

5.政府大力支持

苏宁电器作为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开路先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造福了亿万中国民众;苏宁电器十八年来的发展,中国政府是历历在目的,中国政府很期望这样的有潜力的企业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很希望苏宁电器这一中国品牌成为家电业的“沃尔玛”。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保证苏宁电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本土茁壮成长。

6.具有优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业信用

传统家电连锁卖场在生产商资源、品牌、后台供应能力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苏宁与国内制造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在供货方面应该有其优势,而且中国消费者还是比较信任大型传统的家电渠道。苏宁电器历经十八年的发展,这一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盛赞颇多,这对于苏宁电器的未来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光顾奠定了基础。

W劣势:

1. 苏易购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和研发速度不够。2010 年京东网的研发人员超过 1760人 ,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大型软件公司的规模,员工工资每年就有几亿的投入,主要是信息系统,京东网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是自主开发的,包括 ERP、仓储配送等所有的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可分为前端、后端,流程模块可分为产品、设计、研发、测试、运维。采用该系统后,成本降低了、运营效率提高了,这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苏宁易购要打造的6000人团队里仅有500人将从事信息系统研发。开发力度不足,技术人员不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苏宁易购的网上服务系统建设。

2. 易购此前的小品类配送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货源管理不当(3C类集中存放在大城市的中心门店,调配反应慢,百货类全部从南京仓库发货)以及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配送所致。物流压力巨大,需要满足300万件货品的存储需求。每小时处理5000 个订单。满足350 家门店调拨,实现方圆200 公里的24 小时送货,使得送货速度缓慢。

3. 企业对 B2C 网购平台运营经验不足并存在许多问题。苏宁电器于2009年8 月18日开始上线并偿试运营网上商城,它是苏宁电器集团不同于实体店的网上销售平台,直接面对客户B2C网上商城。2010年1月25日,苏宁电器在南京总部宣布,公司的B2C网购平台“苏宁易购”将于2月1日正式上线,并将自主采购、独立运营,苏宁电器也由此正式出手电子商务 B2C 领域。在苏宁电器涉入B2C领域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除了经验不足,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①苏宁网上商城的论坛不规范

论坛的规范性有助于客户了解产品,了解苏宁促销活动,同时也可以向企业提出疑问,如送货时间,以及网上商城购 买的东西与实体店购买有什么区别等等,客户也可以通过看论坛里其他人的问题及员工的解答,可以解除心中的疑问, 放心购买,但苏宁在这方面却做得不是很好。

②苏宁网上商城体验感不强

消费者基于传统消费习惯更倾向于可见到实物的、体验式的消费,对于虚拟网络购物仍心存疑虑。因为在其它B2C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时,消费者往往会有一些的不良体验感:这就导致对虚拟商店的不信任、而且由于交互界面的技术性太强、需要长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商品、提供的图像和文字信息并不能促使消费者下决心购物。 ③实体店与网上商城的价格冲突

网上商城上的商品定价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它必须要保持网上商城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然而家电行业的价格变化太复杂,太随意,有的产品明显由受到季节影响,而且由于实施网上销售就导致网上商品价格比实体店低,如果一样就会导致网上商城没有竞争优势,这是一个相当难解决的问题。

O机会:

1.网购行业不断发展

随着未来中国消费品总额的增加、消费者对网购接受程度的提高、国家对于网购行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现代化、专业化的实体连锁企业顺势进入,必将推动家电B2C行业繁荣发展。

2.具有扩大客户群的空间及产品细分市场

目前苏宁进入了不到50%的可销售区域,在已进入区域的市场份额也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对家电将有更大的需求,因此公司未来仍有较大的店面及收入扩充空间。

3.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苏宁电器不仅拥有巨大的中国市场,同时也有可能以绝对优势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电制造商的低成本以及制造行业的产品日趋国际化,为今后苏宁电器带着中国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积累了一定资本。

4.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部门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诸如,在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帮助重点物流企业获取国际货代资格,并进入海运、航空以及公路、铁路运输市场。在土地用地政策方面,用电政策方面还有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都给予政策优惠。

T威胁: 1.法律未健全所留下的威胁

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从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来自五力模型中的威胁

例如同行业中有些家电连锁企业,也在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应用信息系统,将更高效地运行自己的物流体系,相比之下,对苏宁易购的物流会产生一定的威胁。

第五篇: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具有复杂性、协调性及高成本性特征,适用于果蔬、禽蛋、水产品、速冻食品、乳制品、花卉、药品等领域。

中国冷链物流业是在专业分工加快,需求专业化的市场细分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连锁经销体系的兴起,专业分工细化和低温食品的逐渐普及与成熟,冷链物流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飞速发展,到2005年底基本建成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首次构建全国范围的低成本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使中国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延伸,冷链物流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渐趋明显。果蔬冷链物流、乳制品冷链物流、肉制品冷链物流、水产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逐步走向规范化。冷链物流企业进一步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供应链管理呈加快发展趋势,增值型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冷链物流集聚区得到较快发展,需求增加使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加剧。2011年以来,我国冷藏运输蓬勃发展,冷库建设掀起新高潮。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开展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实行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并举,把冷链物流上下游结成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我国冷链物流将真正进入黄金发展期。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运输 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冷链物流的定义、特征等内容,接着深入分析了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总体概况及细分市场的发展。随后,报告阐述了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管理、区域发展状况,并对冷藏运输、冷库行业、冷链物流领域重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介绍。最后,报告分析了冷链物流行业的投资潜力,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科学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运输 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看见读后感1500字下一篇:119全国安全消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