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2022-09-12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 其中有许多细胞组分参与起作用, 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易感人群中这种炎症会造成反复的喘息, 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尤其在夜间和清晨[1]。为了使患儿及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哮喘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与预防治疗、实行家庭管理、减少入院次数、维持正常学习生活, 我院医护人员对确诊的50例哮喘患者实施哮喘的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50例哮喘患儿, 符合儿童哮喘防治所规定的诊断标准[2]。哮喘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1) 语言教育, 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及用药进行解释, 使家长掌握患儿基本情况; (2) 示范性教育, 患儿多采用吸入疗法, 向患儿及家长演示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掌握雾化吸入技术和给药方法; (3) 文字图画教育。

2 健康教育内容

医护人员帮助家长及患儿掌握防治哮喘病知识, 解决具体问题

2.1 找出哮喘相关变应原

让家长及患儿找出发病诱因,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可避免哮喘的发作。如 (1) 做皮肤过敏试验, 找出变应原。 (2) 采用问卷判定法, 可推断出可能的触发因素, 如尘螨、异种蛋白、动物皮屑、花粉等。 (3) 宣传防护措施。不要在室内吸烟、不养宠物、居室不用地毯。 (4) 患儿居室要清洁。尤其是枕头和床垫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燥, 并在阳光下暴晒, 以防止螨虫滋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接触各类诱因引起发病。

2.2 帮助找出哮喘发作先兆

多数患儿发作前都有预先症状, 又因人而异。帮助病儿及家长回忆每次哮喘发作前的情景, 如运动过量、鼻眼发痒、咳嗽、连续打喷嚏、胸闷等。每次出现上述病症后发病, 即为发作先兆。一旦先兆症状出现, 应立即用药, 可避免哮喘严重发作。

2.3 指导正确用药

皮质激素是降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和消除气道炎症发病最有效的药物, 同时抑制早期和晚期哮喘反应, 并能修复损伤的上皮和促进气道纤毛的再生。采用喘乐宁、必可酮气雾剂吸入。将喘乐宁、必可酮气雾剂摇匀后, 通过口部深深地缓慢地吸气之后, 按下药罐, 喘乐宁释出, 吸入后屏息10s或在没有不适的感觉下尽量屏息久些, 然后再缓慢地呼出。示范方法:“一摇, 二呼, 三吸, 四憋气, 五漱口。”首先教会患儿及家长吸入方法和技巧, 再让患儿反复练习, 多看录像带, 直到正确有效为止。主要目标是减少症状及预防复发。

吸入皮质激素作为最有效药物, 可改善肺功能, 减少气道炎症及支气管反应性, 较其它疗法更为有效。喘乐宁的主要成分是沙丁胺醇, 儿童3~4次/d, 1喷 (100μg) /次;必可酮的成分是二丙酸倍氯米松, 儿童2~4次/d, 1~2喷/次每喷含二丙酸倍氯米松50μg。常规剂量下不易呈现全身作用。吸入技术与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小儿对吸入疗法难以理解, 加上轻度的异味感和刺激使小儿不愿配合, 对于5岁以下儿童, 在其气雾器与患儿口腔之间加上储物罐便于自然呼吸、更好更多地把药物吸入气管和肺部, 以减少气雾剂在口腔内沉积、增加气道通气量。吸入后告诉患儿及家长及时漱口, 以预防口腔真菌感染、声带内收缩肌麻痹引起的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2.4 教会使用峰流速仪

峰流速仪是测量肺内气体呼出情况的装置, 可判定气道狭窄情况, 用于指导用药, 预防哮喘发作, 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有无复发的可能性。方法:首先把泛标打到零点, 将峰流速仪放到嘴边, 先吸气, 然后用最大力量吹气。要求用同样方法检查3次, 间歇1~2min。训练患儿及家长熟练使用此仪器, 并会记峰流速值日记, 划分红黄绿区, 了解其数值的具体指导意义。

2.5 心理护理

对恐惧、紧张、不愿意参加活动的患儿通过暗示、说服、示范解释等方式, 训练逐渐学会放松技巧及转移注意力, 避免紧张焦虑,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2.6 体育锻炼

许多患儿在运动后, 症状加重, 使患儿及家长不敢参加任何活动。然而体育锻炼对提高体质, 增强抗病能力非常重要。

2.7 出院指导

以防病保健和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为主题, 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休养环境空气新鲜, 饮食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 出现异常情况时来院就诊及复诊的时间和方法。

3 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后, 患儿及家长对哮喘有了正确认识, 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咳嗽、胸闷、气急等明显减轻, 缩短了患儿住院天数, 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 治愈率提高。

4 结语

正确的健康教育对缓解病情、预防复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哮喘的预防重于治疗, 治疗哮喘的目标是控制哮喘, 而不是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本次对5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使其懂得了哮喘病因的消除和控制方法。此外患儿及家长对哮喘预防知识的知、信、行的程度及患者自我监护疾病的能力得到提高, 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哮喘发作减少。最终达到了为患儿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影响, 减少患儿住院次数、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住院确诊的50例哮喘患儿进行合理治疗, 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后, 所有患儿及家长对哮喘有了正确认识, 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 咳嗽、胸闷、气急明显减轻,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可缩短病程、促进哮喘患儿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儿,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预防教育中心 (译) .全球哮喘预防的创仪, 2002.

[2] 全国儿科哮喘防病协作组.儿童哮喘预防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 1998, 36 (12) :747~75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实践下一篇:浅谈重力无阀滤池在水处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