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023-01-24

前言

区域开发活动的深入进行以及经济活跃度的提升, 对于我国桥梁施工项目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桥梁开发项目的数量增加, 建设规模扩大, 为了确保桥梁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增强桥梁项目施工质量, 使其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交通区位要素的合理要求。施工企业需要从桥梁施工技术的层面出发, 借助于更为现代化、更为高效的技术手段, 延长桥梁使用年限, 降低桥梁建筑结构维护保养的频率, 确保桥梁的安全、稳定运作, 构建起现代化的公路桥梁运输体系。大跨径连续桥梁作为一种桥梁结构模式, 凭借自身的性能优势与环境适应能力, 有效满足了区域开发活动中对于桥梁结构的功能性需求。为了进一步发挥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性能优势, 技术人员需要立足于桥梁自身在施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技术难点与核心需求, 对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特点以及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梳理, 以此为基础确保施工技术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环节中的合理使用。

1.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特性分析

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之前, 为了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技术人员需要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所呈现出的施工特性进行厘清, 以此明确施工技术应用的方向与途径。

1.1 大跨径连续桥梁受力特点

大跨径连续桥梁脱胎于连续桥梁体系之中, 将连续刚构桥作为主要的结构组成, 作为桥墩与桥体固结的建筑形式, 大跨径连续桥梁主梁呈现出连续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大跨径连续桥梁在受力方面兼顾了连续桥梁宇T型桥的优点, 有着较强的耐受能力, 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较强。同时由于大跨径连续桥梁通过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得自身表现出共同受力的力学特点, 因此其能够将有效控制桥墩顶部负弯矩的数值大小, 进而大大增强了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抗震属性[1]。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大跨径连续桥梁属于多次静定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大跨径连续桥梁在水平应力承受方面存在着短板, 在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 桥体的混凝土极易发生收缩, 对于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的过程中, 采取必要的应对手段与技术方案, 减少水平方向应力变化对于桥梁结构带来的影响, 提升大跨径连续桥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后续桥梁的投入使用准备了条件。

1.2 连续桥梁施工工艺

从过往施工经验来看, 大跨径连续施工桥梁一般使用悬臂施工法作为主要的施工作业手段。借助于桥梁施工设备, 在完成施工的桥墩上, 沿着相邻跨径的方向, 采取对称施工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 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在确保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质量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增强施工活动的效率, 压缩施工周期, 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2]。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要对悬臂法进行调控,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将悬臂拼接以及浇筑方案进行优化, 确保相关操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2.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不仅仅需要技术人员以现有的技术框架为支撑, 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调整, 还需要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 对各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 以期实现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与现阶段我国桥梁施工活动的有效衔接。

2.1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技术人员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基本技术要求、桥梁结构的力学特点以及施工工艺进行客观分析, 才能够确保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能够贴合桥梁施工活动的基本诉求, 才能够确保相关开发建设活动在实践中的科学高效落实。

2.2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项目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为了实现对施工环境的有效应对, 就需要技术人员对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环节进行梳理, 增强施工方案的容错率与兼容性, 降低环境因素对于桥梁施工活动的影响。推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应用方式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要求技术人员与施工企业在厘清大跨径连续桥梁受力特点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之上, 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为基本框架, 从多个维度出发, 利用现代化的施工思维, 确保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3.1 悬索施工技术的应用

悬索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需要技术人员在科学性原则的引导下, 开展必要的吊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 采取从中心到两端的方式, 以此来确保吊装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在吊装完成后需要对索塔两侧的水平力进行计算, 以此作为依据, 完成对索塔受力的优化[3]。出于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 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桥梁结构以及混凝土施工的实际, 对大跨径连续桥梁路面进行必要的检测, 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化处理, 并以此为基础, 对悬索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 桥梁温度等信息进行采集, 避免桥梁温度变化幅度情况的出现, 有效控制桥面裂缝的出现, 满足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科学高效应用。

3.2 斜拉桥方案的使用

采用张拉与桥梁牵引技术确保斜拉桥方案在实践中的科学高效使用, 这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保证斜拉索不发生扭转, 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拉索的长度与工程质量[4]。在进行斜拉桥技术方案应用的过程中, 除了需要确保拉锁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还需要对大跨径连续桥梁中混凝土主梁结构以及刚主梁施工环节进行调整优化, 并将其作为斜拉桥施工技术方案的核心环节, 进行相关技术操作。与悬索桥温度控制工作相类似, 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对主要结构的温度进行记录, 减少温度因素对斜拉桥施工活动的不利影响。

3.3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控制

为了确保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 从线性控制、应力控制等角度出发, 确保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例如在白荡闸大桥施工阶段, 采取纵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竖向预应力。竖、横向预应力钢束滞后悬臂三个节段张拉;对于同一类型预应力束张拉时应先长束, 后短束, 先腹板束, 后顶板束, 先两边束, 后中间束。通过这种方式, 将应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并在这一过程中, 技术热暖对滑丝、断丝等情况进行了必要的监督, 一旦发现丝、断丝总数量不得大于该断面总数量的1%, 需要采取应对手段, 确保钢丝结构的稳定性。从实际来看, 在对大跨径连续桥梁线性控制的过程中, 为了应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控制失误, 避免桥梁出现变形, 技术人员通过进行分析模型的构建, 对造成大跨径连续桥梁变形的各种因素以及位移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确保线性控制在实践中的实现。应力控制过程中, 需要对桥梁温度、混凝土性质、桥梁结构载荷等基本因素进行分析, 使得技术人员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控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力的变化情况, 为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结语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有效提升我国桥梁施工质量, 促进了桥梁施工技术的现代化与体系化。文章从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特性出发, 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等框架体系下, 采取悬索施工技术、斜拉桥技术以及施工技术控制等多个维度出发, 确保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开发活动中的科学高效应用。

摘要:大跨径连续桥梁的空间结构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使得其对设计与施工环节有着特殊要求, 为了有效提升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活动的安全性、稳定性, 全面增强现阶段我国桥梁施工活动的经济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文章旨在从施工技术的角度发展, 在相关建筑理论原则的指导下, 探究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科学高效应用, 推动桥梁开发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鑫.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15 (2) :174-174.

[2] 陈曦东.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探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5 (27) :161-162.

[3] 李振奎.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探析[J].低碳世界, 2016 (11) :173-174.

[4] 蒋峰.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探析[J].科技展望, 2015 (6) :98-99.

[5] 邓荣.基于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尚品, 2016 (8) :78-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论文下一篇:接入网的种类、比较及组网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