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句苏轼范文

2024-05-15

中秋诗句苏轼范文(精选9篇)

中秋诗句苏轼 第1篇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我思君处君思我.    ——苏轼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中秋诗句苏轼 第2篇

苏轼关于中秋佳节的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4、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5、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6、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9、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1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3、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4、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5、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拓展:苏轼关于中秋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一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一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一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这一首词上阙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这一首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这一首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一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一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阙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一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一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阙高屋建瓴,下阙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阙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阙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一首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一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苏轼中秋词的地位及影响 第3篇

此前《光明日报》在1983年曾做了一次中秋词大讨论, 专门研究了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当时学术界形成了八种不同的意见, 此后学者又陆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来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之后关于这首词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定论, 研讨中秋词的观点逐渐陷于沉寂, 而谈论苏轼中秋词对后世影响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

著名文学家吴熊和曾言:“词是在综合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此番论断极富启发意义, 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狭隘地局限于单就文学谈论文学的方式上, 而是沿着“文本、文学、文化”的思路, 通过对文本的类比、分析、解读, 展现中秋词的多元文化, 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把握其文化本质, 这也是文章的创新所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此词作于熙宁九年 (1076) , 是中秋词中的代表之作。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苏轼知密期间, 驾驭词作的技巧已经很高。王国维对此词给予高度评价:“若屯田之《八声甘州》, 玉局 (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 后人又以‘玉局’称苏轼) 之《水调歌头》, 则伫兴之作, 格高千古, 不能以常词论也。”

北宋中后期党争不断, 苏轼与变法派政见不合, 请求外任, 到地方上做一些实事, 而实际上苏轼是被排挤出了京师。苏轼作这首词时, 已经离开朝廷五年, 和苏辙也是七年没有见面了。苏轼这首中秋词, 格调极高。全词借问天、问月的形式, 以抒发兄弟之情, 兼以寄寓个人情感, 最后上升到了祝愿普天下所有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高的高度。

苏轼的此中秋词被后世文人推崇备至, 但是部分人对这首词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说它“格调显得低沉, 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还有人评价这首词或含有一种消极的意味。但是笔者认为我们不应因词中出现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就断定一首词的格调低沉。笔者认为判断一首词的积极意义与否, 应从整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来看。例如夏承焘在《唐宋词欣赏》中指出:“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情与理的矛盾, 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 不脱离现实, 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 情绪是健康的。”

“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这种论调持续近千年, 近乎口口相传, 但是我们仅仅从苏轼词作本身并不能很全面的了解这句话, 非要是经过一系列的对比, 才能得出结论。其实这句话大家都引用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对苏词的评价。以此来赞美苏轼《水调歌头》的精湛艺术。那么,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其它的中秋词相比究竟高在何处, 妙在何处?笔者认为有必要用一些中秋词做一下类比, 这样大家才能更直观的领悟这首词。下面笔者以苏辙、京镗、刘褒三人中秋词为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离别一何久, 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 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 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 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 翠羽帔, 紫绮裘。素娥无赖, 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 明夜孤帆水驿, 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 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中秋

京镗

明月四时好, 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 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 散作太虚一色, 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 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 天一角, 岁三周。东奔西走, 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 催我镜中华发, 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 乘兴且登楼。

水调歌头·中秋

刘褒

天淡四垂幕, 云细不成衣。西风扫尽纤翳, 凉我鬓边丝。破匣菱花飞动, 跨海清光无际, 草露滴明玑。杯到莫停手, 何用问来期。

坐虚堂, 揩病眼, 诉流辉。云山应有幽恨, 瑶瑟掩金徽。河汉无声自转, 玉兔有情亦老, 世事巧相违。一写谪仙怨, 双泪满君颐。

阅读以上三首中秋词, 我们不难看出, 苏轼的《水调歌头》高明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苏词全篇始终以月贯穿全词, 词中将写景、抒情、达理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从而使全词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境界。苏词上阕, 由月展开思索, 通过“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等一系列连续发问, 表现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下阕亦由月生情, 继续以“何事长向别时圆”来发问, 然后以月的阴晴圆缺, 对应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寄寓了词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将景、情、理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词显得境界高远, 意味深长, 情味厚重。

(二) 苏词的立意、构思奇逸高妙, 彰显了苏词的豪放词风。全词以超越现实的遥想, 进入一种飘渺的虚幻世界, 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无限遐想, 在一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 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不仅表现了词人的超然豁达, 也构成了这首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超凡飘逸豪放风格的基调。

(三) 词人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艺术构思, 使这首词所展示的意象广阔而深远, 超出一般中秋词“对月怀人”的意境, 词中的“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的离愁别恨更是对世事人生哲理的深彻感悟, 激起了各个时代、各个类型读者内心的共鸣, 词的末尾“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也超越了一般手足之情之界限, 成为对普天之下一切热爱幸福生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对后世同类题材的创作影响是巨大的。北宋以降, 不少词人在作中秋词时, 多有对这首中秋词直接的借鉴或参照。而这些词人当中最典型的当数黄庭坚、叶梦得、张孝祥等人。

念奴娇·中秋

黄庭坚

断虹霁雨, 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 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 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 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 晚凉幽径, 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 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 江南江北, 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 坐来声喷霜竹。

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之一。这首中秋词是作者被贬滴西南的戊州之时所作。作者身处一种逆境, 但是依然宠辱不惊。这首词的风格极为浪漫, 颇有苏轼中秋词之神韵。由此也可以看出, 其受苏轼中秋词之影响。

念奴娇·中秋

叶梦得

洞庭波冷, 望冰轮初转, 沧海沈沈。万顷孤光云阵卷, 长笛吹破层阴。汹涌三江, 银涛无际, 遥带五湖深。酒阑歌罢, 至今鼍怒龙吟。

回首江海平生, 漂流容易散, 佳期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 独倚危栏重临。醉倒清尊, 姮娥应笑, 犹有向来心。广寒宫殿, 为予聊借琼林。

叶梦得, 是宋代的南渡词人。叶的这首中秋词也颇有苏轼豪迈之风, 深受苏轼中秋词之影响。他通过描写汹涌澎湃的江水和高远冰洁的明月, 渲染出了一种意气风发的豪迈。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沏。怡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溟空阔。尽抱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书法家, 词人, 他的性格坦荡直爽, 天分与胸怀与苏轼相似, 气魄豪迈。这首词虽无翻江倒海之气势, 但是由于词人的不羁性格, 使这首略带婉约美的词作也上升到一种豪放美。在豪放美之中, 也含有孤高出尘之思和飘逸洒脱之态, 这非常类似于苏轼的风格:用旷达来书豪放, 豪放中复兼了一种高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无论是是从内容还是艺术上, 都受到苏轼的影响。《张紫微雅词序》中言:“自仇池仙去, 能继其轨者, 非公其谁与哉”仔细品读我们可以发现, 张孝祥这首词最出色地继承了苏轼雄放旷逸的词风。

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发现自苏轼中秋词问世以后, 在主题内涵上, 后世中秋词乃至后世中秋文学以“团圆”主题日臻兴起。中秋节的“家本位”思想在后代中秋词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后世中秋节日内涵的定型与丰富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人的竞相仿效无意中定下了中秋词主体创作模式:在词牌上最常用的是《水调歌头》;在主题上最常见的是望月怀人和人生如梦;风格上多是豪放不羁之词风。而受苏轼《水调歌头》词前有小序的影响, 后代中秋词中也大量出现了小序, 成了又一个独特的现象。

综上所述,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问世后, 成为中秋词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首, 在历代中秋词中具有无法撼动的重要地位。由于苏轼洒脱的人格魅力, 豪情奔放的词风, 使得《水调歌头》一词, 对后世中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要:中秋词肇兴于北宋, 后绵延历代。在中秋词的发展过程中,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影响最大, 有“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之调, 甚至被誉为“千古绝唱”。本文以苏轼这首中秋词与历代中秋词文本进行类比, 讨论了此词地位及其对后世中秋词之影响。

关键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词,苏轼,地位及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正宽等.东坡中秋词小议[N].北京:光明日报.1983.

[2]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4]王国维.人间词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1.

[5]唐宋词鉴赏辞典[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6]郑孟彤.唐宋诗词赏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7]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有关苏轼的中秋节的诗句 第4篇

一、《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四、《咏中秋》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竟放人间添鼎色,玉立娇羞亮眼中;

悔偷灵药奔月宫,千杯沉醉又中秋;

一年明月今霄多,有酒不饮奈月何?

五、《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排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六、《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苏轼海棠诗句赏析 第5篇

原文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注释

⑴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泛:摇动。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苏轼的诗句 第6篇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间有味是清欢。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诗句苏轼 第7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词的前面, 有一段小序, 交代了写作的背景及缘由。这段序文是这样的: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达旦”, 到天亮。“子由”, 作者的弟弟苏辙, 字子由。当时苏辙在齐州 (今山东济南) 做官, 兄弟俩已七年不见面了。这段序文的大意是: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我在密州任所与僚属们欢度佳节, 通宵畅饮, 直到天亮方才罢散, 其间, 我曾几次饮的大醉, 醉后又诗兴大发, 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并以这首词来怀念远在他乡的同胞兄弟子由。

词的上片写望月饮酒, 发离奇飞跃之神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端起酒杯。中秋之夜, 一轮皓月高悬在湛蓝的天宇中, 诗人一边邀月畅饮美酒, 一边尽情地观赏良宵佳景, 几盏浊酒落肚之后, 醉意朦胧之中, 他忽然端起酒杯对着苍天高声询问道:皎皎明月啊, 你遍撒清辉, 朗照人寰, 带给天上人间这无限美好的夜晚, 那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词的这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按照词的内容, 本应该是“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诗人之所以颠倒来写的原因, 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格律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为了强调他的发问, 为了宣泄他的感情。至于向谁发问, 因为不十分重要, 所以放在了问话内容的后面。这样就给人一种陡然发问、猝然而起、突兀奇警之感, 这破空而来的奇思妙语, 使词句艺术效果大增, 故而显得笔调极其不凡。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有“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 但李白的诗句给人的感觉比较舒缓, 经过苏轼这么稍作变化, 语句就由舒缓变得峭拔起来了, 表达的感情也更加强烈了。诗人在问过“明月几时有”之后, 见苍天不作回答, 稍作停顿, 又继续问起来: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宫阙”神话中的天上宫殿。人间的中秋之夜这么美好, 普天之下的人们都在欢度这个不平凡的佳节, 那么这月儿圆圆, 月光朗朗的时刻, 天上的宫殿里, 又是什么日子呢?那一定是比人间的中秋夜更美好的日子吧。“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引用的是唐朝小说中“香风引到大罗天, 月地云天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 不知今昔是何年”的诗句。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又体现了他渴望理解自然现象的强烈追求。

人间此夜庆中秋, 天上今夕是何年?凡世今夜同欢乐, 仙境是否胜人间?要想知道答案, 那就只有等上了天以后才能知晓。于是作者写道: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乘风”驾风, 也就是腾云驾雾的意思。“琼楼玉宇”, 用美玉建成的楼台房屋。现在, 我打算腾云驾雾飞回到天上的宫阙里去看个究竟, 又害怕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太高太冷了, 我是经受不住那种寒冷的。在“我欲乘风归去”一句中, 作者用“归去”二字, 而不用“飞上”“飞到”等别的词语, 是因为古人迷信传说凡有才学的人, 都是天上的星宿谪降到尘世的, 他们上天有如归家。李白不就号称谪仙吗?我苏轼也不例外。这“归去”二字, 寄含着作者的自命不凡和怀才不遇。

同样, “高处不胜寒”也值得玩味, 它至少有四层含义:1.用月宫的高寒, 来赞美中秋夜月光的皎洁明丽;2.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 八月十五日夜, 叶静能邀唐明皇游月宫, 临行时, 叶静能叫他穿上皮衣, 唐明皇不听, 到了月宫, 他果然冷得难以支持;3.诗人害怕自己到了月宫后会像嫦娥一样的寂寞清冷, 李商隐诗不是说过: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吗 4.说明诗人很想飞升上天过神仙的生活, 但他明明知道自己在当时那种科技还不发达的社会是根本无法上天的, 他也不会腾云驾雾之术, 故而只好以“不胜寒”来自我开脱。

上片的最后两句“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是说与其飞往月宫, 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这皎洁的月光翩翩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一句中的“弄”字, 刻画出自己与清影为伴, 一起舞蹈嬉戏的情景, 同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月下独酌》诗说: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这句“起舞弄清影”就是从李白诗中脱胎出来的。这两句“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既是诗人进一步为自己无法上天而进行自我开脱, 更是他迷恋人间, 热爱人间生活的内心独白, 表现出他不为逆境所困的积极乐观情绪。

词的下片写对月怀人, 感人生离合无常。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朱阁”华美的楼阁。“绮户”雕花的门窗。“转”和“低”都描写月亮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沉。夜渐渐地深了, 这月光也移动着, 慢慢地转过了翠阁红楼, 低低地穿过了雕花的窗户, 把明净的月光轻轻洒进屋来, 照射着人间那些迟迟未能入睡的人们。这换头的三句, 既承上继续写月, 并由月而及月下不眠之人, 从而开启了下文。这不眠之人, 特指身处异地、无法相见的苏轼和苏辙, 泛指普天下所有离别的人们。“转”“低”“照”三个动词, 运用拟人化手法, 赋予月光以感情色彩, 把静感的月光给写活了。中秋之夜, 月圆而人不能圆, 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和惆怅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起明月来: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是自然之物, 总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 但为什么偏偏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了起来呢?人和月相比, 反而不如月, 相形之下, 这就更加突出了人的离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似无理而实巧妙, 加重了怨恨明月的分量。

接下来的三句, 诗人将笔锋一转, 用一番宽慰的话又来为月亮开脱, 把对月的怨恨转变成了对月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人的悲欢离合, 那么月也就有月的阴晴圆缺了。月亮并非一直像今夜一样圆圆地高悬天空, 她也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也有亏损残缺的时候。正像人的悲欢离合, 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自古以来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啊!这番慰弟、慰月、慰己、慰人的话, 把人与月、古与今、人间与天上、物理与人事进行了等量齐观, 把宇宙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作了高度概括, 于是“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也就成了富有哲理并传唱不衰的名句。既然人长团聚月长圆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那么就不必为这些事而苦恼了, 于是诗人在词的最后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两句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祝愿。“长久”这里指健康长寿;“婵娟”是美好的样子, 这里指嫦娥, 也就是借嫦娥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这个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名篇《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 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要亲人能够长久健在, 大家都平平安安地生活, 即使远隔千里万里, 也可以借助这美好的月光传达美好的情谊, 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 “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前文中的“古难全”已是事实, 这里的“人长久”则是希望, 虽然两相对立, 而却又统一于作者的“千里共婵娟”这一感情之中了。这与张九龄的名诗“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如出一辙, 具有同样的艺术表达效果。

苏轼自由的诗句 第8篇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于苏轼的简介资料: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的不满,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x击他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之后被贬。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诗人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苏轼生活的饿那个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无人能够比肩的一代文学大家,这样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更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苏轼堪称才华四溢,作为官员也是一个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首先说苏轼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从苏轼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轼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醉心于仕途,在家里刻苦攻读,这样也为苏轼的早年家庭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苏轼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早年的启蒙。据说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

然后再说苏轼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苏轼的作品很少有小情调的自怜自艾,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豪放洒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气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狱之灾后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丝毫没有凄凄切切的伤感情绪,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胸怀和豪放的做派。

苏轼经典诗句 第9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够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好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够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够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苏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一篇:财务职责权限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