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450字

2024-05-12

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450字(精选13篇)

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450字 第1篇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450字

我的家乡东台,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与同处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一衣带水,是一个鸟语花香,气侯温和的小城。家乡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比如:古色古香的西溪古镇,风景秀丽的永丰林生态园,林茂草丰的黄海森林公园等。

历史悠久的西溪古镇不仅交通便得利、风景优美,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西溪古镇是东台地方文明的源头,早在旧时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生活在此,景区内的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有见证黄海东迁,观沧海桑田这变化的海春轩塔;有晨钟暮鼓的千年古刹泰山寺;有青砖斑驳,垂柳葱茏的梨木街;有“西溪三杰”之一的北宋丞相范仲俺的读书堂;有源远流长,散发着经久不息凄美爱情传说的董永七仙女故里;作为东台人能不为之骄傲自豪?保护西溪古镇,开发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了解西溪的历史已成为我们的`共同心愿。现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下“三区一园”工程的全面启动,我们相信崭新的西溪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家乡还有许多士特产:富安鱼汤面,鹤兴陈皮酒,东台西瓜,中来葡萄等都非常有名。如果你到了东台,记得一定要尝一尝哦!

这就是我的家乡东台,我家我的家乡。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450字 第2篇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地上的雪融化了,雪化成的血水,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向远方。

夏天,尤其是假期中,代县的雁门关、赵杲观、白人岩,这些旅游景点引来了许许多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客们络绎不绝。夏季的美景真是令人陶醉。

秋天,小城刚刚丰收的五谷杂粮都被运向全国各地,如小米、糕面、白水杏干……在客居他乡的游子也可以吃到家乡的特产。

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好像刀刮一样疼,雪花覆盖着这座小城,犹如一幅画卷,展现在你眼前,简直美极了。

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450字 第3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 对中年段习作要求第一点是“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从句、段到篇的起始年级, 是一个关键的年级。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进而“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呢?很多教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明显成效, 尤以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的系列研究实践最为突出, 被广泛仿效。受其习作教学主张、习作指导模式、习作展示方式的影响, 我依据课标、教材、教参及学生实际特点, 以班级为单位, 将“作前指导、作后评议、作后展示”有机整合, 进行了班本小作文的实践, 构筑起有班级特色的习作指导、评改、展示的平台, 力求通过这相辅相成的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发展习作能力。

一、作前指导:课内外相结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进行习作, 只有先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然后知道“怎么写”, 才能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人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每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 围绕主题安排课文、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 习作内容更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教师要分析各单元的习作内容及要求落实的习作方法, 将单元学习的每一课时都当做习作指导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现成例子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学会表达, 将习作意识培植到学生头脑中, 唤起学生的习作觉悟, 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

“三分课内, 七分课外。”要真正解决习作问题, 还得让学生学会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 畅游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因此, 我想方设法让课外成为课内的有效延伸, 使课内课外成为一个整体。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景物”, 我首先分析单元教学内容特点, 结合教参, 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要点: (见附表1)

在确立以上教学要点, 同时也明确了读写结合点之后, 我开展了两方面的习作前指导工作。

(一) 素材积累库:为有源头活水来

1. 以生活为源, 建立素材本

三年级教学参考书的“第一单元说明”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本单元的导语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导语中“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 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习作要求及方法, 要求是“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方法是“观察”。我利用导语, 让学生了解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观察身边的景物, 为习作提供来自生活的素材,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具体操作是每个学生准备“素材积累本”, 围绕“春天在哪里”的观察主题, 去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变化, 尤其强调学生注意校园的草、木棉树、荔枝树、龙眼树、柳树、燕子等能明显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 将观察所得、个人感受简单地写在“素材积累本”上, 每周记录不少于三次, 内容可长可短。这样的任务不费事, 学生进行起来也不觉得困难。经过这样的准备, 学生对“春天是怎么样的”已经很清楚, 不再为“写什么”而愁眉苦脸了。在学生的笔下, 南方的春天一样春意盎然:“荔枝树长出了嫩绿嫩红的新叶;像伞一样的大榕树上光秃秃的, 仔细地看, 能发现很多黑色的叶芽;木棉树脱下了黄色的衣裳, 枝头上冒出了暗红或黑色的椭圆形的花苞……”

2. 以佳作为本, 形成词句百宝箱

如果眼光只放在课文中, 又未免太狭窄了。因此, 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广阔的课外世界, 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 汲取营养, 积累相关的词语、句子, 达到既立足课内又拓展课外, 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词语百宝箱就是要求学生摘抄好词佳句, 不但从课文中摘抄, 更强调课外的积累, 这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看课外书做读书笔记, 以此来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但缺少具体要求, 导致很多学生“跟着感觉走”, 如此摘抄起不了实际作用。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布置学生进行摘抄积累, 最好能根据单元学习主题布置学生进行摘抄, 为“怎么写”提供范例。

根据教学进度, 一个单元学习时间为两个星期, 我依照单元主题安排好每周读书笔记主题, 例如第一单元摘抄要求如下: (见附表2)

这样的摘抄, 是根据习作表达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 读写俱乐部:润物无声, 行之有效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窃以为, 要让三年级学生将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 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在习作指导课上告诉他们怎么怎么写, 而是要在课堂上让他们认识各种表达方法, 知道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进行模仿, 潜移默化地将写作方法一点点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载体。入选教材的文章好处自不必提,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表达。

1. 挖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独树一帜的“读写结合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 得到了大家认可。他的做法启示我们要注意挖掘课文的读写结合点。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可利用精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表达方法, 略读课文是“演练场”, 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练习,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 习作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分析了第一单元的课文特点后, 我将读写结合点落在概括描写到分解描写上, 第一组:概括语段后, 能具体呈现该特点的文段有《燕子》第一段与第四段、《荷花》第二段、《珍珠泉》第三段。前面两个例子由我引导学生发现、探讨、总结其特点, 《珍珠泉》为略读课文, 则提出几个统领性强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在此基础上, 我结合单元习作主题给出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春天来了”, 要求学生围绕该重点进行片段描写练习, 写几句话。

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 片段练习”, 先行优化了部分习作内容, 更利于整体习作优化。

2. 仿写——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

模仿, 是学生作文走向成功的一条可行大道, 众多名家刚开始创作的时候都是先模仿的。学生学习习作, 从“学步”开始, 更是必须要有一定的例子为基础。在课堂上, 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表达上有特别之处的句子, 尤其是那些适合学生仿写的各种修辞方法或句式, 让学生当堂仿说仿写。

仿写优美的句子。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将句子好在何处向学生讲清楚, 使学生明白如何仿照。例如, 叶圣陶先生“荷花”中描写花开姿势时运用了排比句, 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各种姿态。教师可立即让学生仿照描述某一地方的花, 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了可以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花开的各种姿势。当我和几个写作比较吃力的学生一起讨论该如何描写春天的花时, 几个学生都不假思索地使用了排比句式。又例如学习了《燕子》中的“青的草, 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地聚拢了, 凑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句子后, 有个学生就写道“一颗颗黑黑的花苞像赶集似的聚拢在枝头上, 形成了一排排、一列列的花苞, 好像马上要裂开似的”,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木棉花花苞的样子, 使得习作增色不少。

仿照表达方法。叶老《荷花》一文, 在写作者“看荷花看得入迷”一段时用了通感的方法, 写得颇有情趣。在学习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仿照“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的句式来写一段话, 当堂评价, 学生觉得很有趣, 非常乐意动笔。在写第一单元习作时, 不少学生运用了类似“蜻蜓飞过来, 告诉榕树爷爷清早飞行的快乐;蝴蝶飞过来, 告诉榕树爷爷清早采花粉的喜悦;蚂蚁从榕树爷爷脚下爬过, 告诉榕树爷爷搬到粮食的喜悦”的句子, 使得整篇文章生动有趣得多了。

我通过这样的引导、积累、训练, 于无形中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学生也不再觉得习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二、习后评议——实名制

(一) 扣分实名制, 让学生看得明白为什么被扣分

我们教师在习作批改的时候, 往往很细心地圈画出习作的不足或优点, 再写上几句评语, 给个分数。但从实际上看, 这个分数给得过于笼统了, 尤其是三年级学生还不能领悟教师评语的意思,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数, 因此教师劳动的意义不大。经过思考, 我采用了“扣分实名制”:先针对三年级习作的要求制定出扣分标准, 例如写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用错句号、逗号等基本符号扣一分, 出现一句病句扣3分, 内容方面也做了详细要求, 再将这一标准告知学生。批改作文的时候, 圈出一个错别字注明“-1”, 有病句则简单注明毛病再扣分, 如“缺少人物-3”, 最后再统计该篇作文的分数。这样批改后, 学生对习作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修改的时候也不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这做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 佳句实名制——让学生得到被肯定的快乐

习作指导课上, 我只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要写什么和大致的要求后便放手让他们写。我将习作指导课重头戏放在课后的点评课上。点评课上, 我拿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供学生们集体评议。但是我认为,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评议不足以加强其印象, 更重要的还是实践。于是, 我经常组织全班学生就某一片段进行再创作, 当场把这些句子通过电脑记录下来, 谁说得好, 便采用谁的, 附上姓名, 当做是一种荣誉, 通报给家长并张贴在班级习作光荣榜上。这样就减轻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拉近了学生与作文之间的距离, 因为他们只要说出一句或几句佳句, 便能“榜上有名”, 比起要写一篇好的作文容易多了, 所以学生参与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他们会拼命搜刮脑子里所积累的好词佳句, 不断思考如何表达才更恰当。长期下来, 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 更因为是通过思考而获得的成功, 所以学生对此印象更加的深刻, 效果更为明显。

这一方式尤其对后进生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班上有个叫何丽君的同学, 人聪明, 但懒于学习, 习作对于她来说更是一个难题。有次在讲评习作, 她说出了一句非常棒的句子, 我毫不犹豫地采用了她所说的句子, 把她的名字附后, 全班学生当即为她鼓掌, 她也激动得脸都红了。此后, 她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励, 上课也专心多了, 尤其是上习作讲评课时, 她的参与热情在班上名列前茅!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得降低要求。不管是日记还是作文, 只要表达有特点或具体、生动、形象的, 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 我都会收集起来。当然, 那些整篇均突出的更要采用, 我往往安排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回家编辑成电子文档再发给我, 家长乐见这一现象, 因为这样不但说明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肯定, 还从正面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电脑, 所以他们会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更有一位曾经做过教师的家长, 主动为所有的作文进行了点评和全面编辑。当学生的佳作 (包括句子) 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 我再进行统一的编辑, 利用PPT这一简单技术将习作制作成一本内容丰富, 精美动感的电子书, 形成了班级习作《荔花飘香》, 再发送给各个家庭, 还利用班级Q群、飞信等形式进行大肆宣扬, 并表彰入选者, 激励更多的学生行动起来。这样一来, 学生对习作有了极大的兴趣, 经常讨论谁的习作入选了, 或者会主动问教师,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习作入选?家长对孩子们的习作也开始关注起来, 他们会激励孩子多看书、多动笔, 或者直接跟孩子讨论字词使用的对错等等。这样, 学生不仅在学校有习作的氛围, 回到家中也能感受到这一氛围。习作的热情自然就会越来越高涨了。

三、习作展示——家校互动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这段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向我们点明了习作教学的策略和要求, 尤其是新形势下习作教学的新趋向。我也在不断地思考:该如何利用这些现成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呢?据了解, 班级中95%的同学家里都有电脑并能使用网络。于是, 办班级习作报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从句、段到章的起始年级, 是一个关键的年级,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热爱习作, 使之具备初步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班本,作前指导,作中评改,作后展示

参考文献

[1]林彩珍.《班级周报》进行时[J].小学语文教师, 2011 (12) :77.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3]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J].小学语文教师, 2011增刊.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300字 第4篇

春天,农民伯伯在那里把种子播下,等待它的长大。微风习习,农民伯伯们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工作,给种子浇水、施肥……

夏天,太阳高照,烈日炎炎,农民伯伯们仍然辛苦劳作着,把汗水洒向大地,看着像绿色海洋一样的田野,他们相信:只要劳动,就会有收获。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看到金黄的大地,农民伯伯咧开嘴,收割机的隆隆声,田间回荡的笑声……奏响一曲田间赞歌。

冬天来临,他们收获着大白菜,白萝卜……蔬菜方面不用担心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下雪的时候,他们可以来这里尽情的打雪仗、堆雪人、滑冰……乐趣无穷。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300字 第5篇

怡园小池虽然简单,却很美。在小池旁边有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有两个大大的字——怡园;小池周围有一个密密的小树林,树林长得郁郁郁葱葱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张用石有关当局做成的桌子和凳子,正好和小池旁边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相映衬。

弯弯曲曲的小路包围着小池。小池的水清清的,一眼就能看见池底那各色各样的鹅卵石,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月亮,有的像小鸟……可惜没有鱼,少了一点生机。

站在水边突起的石块上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突然,一颗石子落到水中,就溅起了小小的水花,水花像珍珠般闪亮,照出了红、黄、绿、蓝、紫、白等光,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300字 第6篇

每年放暑假,我都要回老家陪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在老家,我奶奶总喜欢带我到村子北面的小河边转一转。风一吹,河面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小河边的花花草草也会跟着微风向我和奶奶打招呼。好像在说:“嗨,你好!”这时我会觉得这里的风是那样的柔和,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

爷爷总喜欢带我到村子东面的果园儿里去转转,每次到果园里,那些大伯、大娘都会送我很多好吃的水果。水果真甜呀!一直甜到我的心里!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300字 第7篇

春天,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细枝嫩叶,惹人喜爱。夏天,田野里的禾苗更绿了,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

秋天,田里的稻谷穿上了金黄的衣裳,害羞地地下了头。青菜绿绿的,咬起来清脆可口。玉米这位老公公胡须长长的,脸蛋黄黄的,还被分成了许多块。玉米羞得把脸用两片大叶子遮了起来。农民伯伯收割的谷物堆成了山。

冬天,田里的稻子早已收割完毕,禾苗噌噌地长着,等待着下一次的收割。这么多块田,一块有一块的摸样。如果把眼前的一块田地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100字 第8篇

我的家乡很美,它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花屋,听爷爷讲以前我们这里的房子都有美丽的图画,所以得名而来,这里上清水秀,交通便利,火车、汽车都从村庄而过。

我家门前有一片宽阔的田地,上面种着禾苗·蔬菜,是那么的碧绿漂亮。房后有大树和竹子,清晨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仿佛再叫我们起床,夜晚青蛙在田里尽情地欢唱,萤火虫在窗前翩翩起舞,这是一幅多美的画呀!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700字 第9篇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民善良朴实的地方——奉化松岙镇。虽然我离开家乡很久了,家乡离我很远了,但他却一直让我魂牵梦萦。

羊年元旦,随着松岙公交车的开通,不但结束了长期因私人运营随意涨价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还使得松岙人们以及公交路线上那些村民的出行更加方便。你们看,一辆公交车来了,天蓝色的车身、海蓝的座椅、绿色的车牌,或多或少的会让人感觉有一点儿小清新呢。公交车上,“您已超速,请按安全速度行驶。”这一声提醒,使得公交出行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使得乘坐公交出行成了人们的不二选择,安全又快捷,最重要的是还很方便呢!

松岙背山面海,象山港就在它的东南面,小狮子口塘就是松岙陆地与象山港的交接。到了那儿,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港出现在我眼前,清澈的潮水拍打着裸露在外的岩石;小狮子口的傍晚,鲜红的晚霞覆盖着广阔而清澈的海水,海水再倒映着鲜红的晚霞,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水天一色的美景。到了夜晚,一轮明月缓缓从海平面升起,与广阔、清澈的海水互相辉映,显得格外状观、迷离,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如画的风景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底,无论何时想起都是美丽的,让人怀念的。

如果你想爬山,沿路的绿树红花将是你最好的伙伴,一路的赏心悦目;倘若渴了,走到小溪边,喝上一两口纯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那甘甜的滋味绝对会让你久久无法忘怀的;要是你热了,沿路浓密的绿树下、大树荫会是你遮烈阳、避炎暑的绝佳场地,那里微风徐徐、清凉异常,只是你稍做休息,就绝对能让你神清气爽,一举攀上顶峰。至今回想起来,那清冽、甘甜的山泉水,坐在大树荫下微风徐来、清凉透爽的感觉,像种子般,深深地埋藏在我心里……

我的家乡三年级作文400字 第10篇

山上有各种各样的花朵五颜六色的,还有很多翠绿的树。地上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有小兔子、野猪、獾,还有小鹿。树上也有很多,有松鼠、猫头鹰还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鸟儿。猫头鹰晚上是站在树上睡觉的,好像轮流站岗一样。偶尔有许多大雁在天空中飞过,雁叫声悦耳又动听。林中的小鸟有许多种,有黄鹂、布谷和喜鹊等等。你若站在林边仔细的听,就能听到它们欢快的声音。它们长着美丽的羽毛,样子非常令人喜欢。

我们村庄边上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终年不断,里面有小鱼、虾、蝌蚪和青蛙。小鱼十分可爱,喜欢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最有趣的是晚上睁着眼睛睡觉的大虾,你若捉它,它会夹人。人们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挽起裤管到小河里去捉虾,准能捉到一小筐!拿回家里是全家人的一顿美味。河里还有许多的小蝌蚪,那些蝌蚪是黑色的长大以后就能变成呱呱叫的小青蛙了。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吃庄稼里的害虫保卫庄稼,它呱呱的叫声还很有节奏呢!

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300字 第11篇

村子的前面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路旁的小树随着清风悄悄地晃动。每当清晨的时候,勤劳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开始工作;每当晚上的时候,工作的人们就像栖息的小鸟一样回到了自己的家,享受家庭的温暖。村子中间有许多房屋,这里的小朋友非常多,每到周末的时候,我们都会凑到一块自由地玩耍。

村子后面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山上种满了松树,种松树的原因就是保护山里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我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400字 第12篇

我的家乡在郧西,那里有香喷喷的牛肉面,总是让我忘不了它那幸福的滋味,而我的家乡就在这温暖的地方。

郧西最有名的牛肉面为什么能让我赞不绝口呢?那就是因为郧西的牛肉面汤头浓郁、面条Q劲十足,让人意犹未尽,一口接着一口!除了牛肉面,还有同样让我百吃不腻的“客家小菜”,如粉肠、鸭肉、姜丝炒大肠等等,各各有不同的特色。“姜丝炒大肠”这道菜肴,肠子非常的有嚼劲,再配上一点姜丝,这酸酸的口感,彷佛在我嘴巴里跳舞!

在我的印象中,郧西也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到哪里都很方便,只不过有时候人太多,就会塞车,除了交通方便以外,假如口渴或肚子饿,只要拿出几个零钱,走到便利商店就可以解决了!郧西到处都有便利商店,在这个转角才刚看到一家超市,下一个转角就有一间OK了,随着现在的科技发达,以后一定会更方便,真是厉害!

此外,郧西的夜市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四处飘香,随处的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满满的人潮,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与丰富的笑容。大家开心地吃着美食、谈天说地的画面,让我觉得好温馨!

我的家乡三年级写景作文700字 第13篇

我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它位于长江中下游,在安徽省的东部,距离六朝古都南京仅有半小时车程。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这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干净宽敞的马路绿化优美的街道,公路两旁种满了香樟树和桂花树,五颜六色的花朵,将城市装扮的分外美丽,出行方便的交通,便捷的购物,热闹繁华的城市夜景,使人们心中充满了幸福。

万物复苏的春天,人们还来不及退去冬装,小草已破土而出,雨山湖边的柳树也已露出嫩绿的新芽,长长的柳枝倒映在水中,一阵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摆动,仿佛一群少女在翩翩起舞,走在湖边清新的空气迎面拂来让人不免陶醉其中,流连忘返。郊外黄灿灿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一只只美丽的大蝴蝶也像赶路似的聚集在小路上,你追我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日,知了在枝头欢快的唱着歌,火红的太阳高高挂在湛蓝的天空,爱热闹的小鸟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可爱的狗狗们一个个躲到树荫下伸着懒腰。出行的人们在林荫的大道上感觉不到夏日阳光的灼热和炙烤。

秋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桂花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有一种恬静而舒心的.气氛。这时你若来我们这里有名的旅游胜地采石矶公园,就会让你感受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境界。采石矶是一座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天然公园。那里绝壁临江,璧山绿树,相映成辉。秋日这里依然繁花盛开,树木茂盛,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竹子立在山间,远远望去整个山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

冬日的家乡,一片片翻飞的雪花,飘飘扬扬,零零洒洒,轻轻落在路两旁的树上,在懒懒的阳光照射下,发出点点星光。这时家乡的人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火锅边,喝着酒聊着天。

上一篇:新高考如何选科建议下一篇:连锁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