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韵味、有趣味、有意味——试论文言文朗读三境界

2022-09-11

文言文朗读要有三味:有韵味、有趣味、有意味, 做到了这三点, 就达到了文言文朗读的三境界。 有韵味就是要读出文言文的凝炼而雅致的音韵之美, 有趣味就是要读出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的情味和景象事物的情趣, 有意味就是要读出文言文包涵的思想意蕴。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指导学生“有味的朗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即是例证。

读出文言文的韵味的前提是读准文言文的字音。 虽然统编教材一般前有导语, 下有注音和注释, 后有练习, 一应俱全, 但笔者主张“裸文自读”, 学生眼前的只有文言文文本本身, 自己读, 一开始没有任何资料辅助。 七年级虽然初始接触文言文, 但呈现《陈太丘与友期》《童趣》等短小有趣的文言文, 学生是能够认读大部分文字的, 仅有诸如“尊君在不”的“不”和“果如鹤唳云端”的“唳”稍有障碍。 故事内容生动有趣, 学生是能够读懂大意, 了解故事梗概的。 这样有助于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能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读准文言文的字音, 首先强调多音字。 文言文中常见的多音字有“好”“长”“发”“分”“应”“数”“见”“间”等, 学生应掌握常见的读音, 对应的意义, 二者要紧密相连, 根据意义读准字音, 根据字音理解意义。 如《公输》中“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 将以攻宋”中的“为”读作 (wèi) , 译为“替”“给”;“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将以攻宋”中的“为”读作 (wéi) , 作虚词如“给”“为了”“向”等读作 (wèi) , 作实词如“做”“担任”“是”读作 (wéi) 。 多音字中有一类特殊的现象, 即因词类活用而产生的读音不同。 如《智子疑邻》“天雨墙坏”中的“雨”是“下雨”的意思, 读作 (yù) ;《陈涉世家》“陈胜王”中的“王”是“称王”的意思, 读作 (wàng) , 这类均是名词用作动词, 往往读作第四声。 二要注意通假字。 常见的通假字如“反”“说”“女”等。 要朗读本字的读音, 理解本字的真实意义。 三要读好生僻字。 如《河中石兽》“山门圮于河”中的“圮“读作 (pǐ) , 《出师表》中”“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中的“陟”读作 (zhì) 。这类生僻字要读准字音, 把握意义。 而有一类生僻字, 出现在诸如姓名、字号、地点、官职等之中的, 则要用好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查出读音, 了解意义。 当然如果在考试中, 这一类更需要我们放过它们的读音, 不必强求明确。

1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要注意节奏, 注意轻重疾缓长短升降。笔者认为首先, 应读好“之乎者也”, 它们一般要轻而长。 例如“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这样, 前句孔子循循善诱, 话语耐人寻味;后句欧阳修沉醉其中, 佳境引人入胜。 当然这两句中的“而”“亦”等虚词也需要如此处理。

其次, 疾缓的处理主要依据情感表达、境界风格确定:悠闲是舒缓的, 悲愁是凝滞的, 愉悦是轻快的, 痴狂是急遽的。

例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面对皎然月色, 苏轼怡然自乐。 然而独享不及共赏, “念”字写出苏轼这种沉吟与思量, 读之宜缓而长。 “遂”和“寻”字写出了苏轼当时的急迫和兴奋, 读之宜轻而疾。 “怀民亦未寝”, 果然知己心有灵犀, 读“亦”字宜重而长。 二人在宁静的月下漫步, 共赏澄澈空明的月光, 多么悠闲自在, 读“相与……盖竹柏影也”自然应当轻缓。

第三, 从句式来看, 疑问句读升调, 陈述句读降调;从情感来看, 喜悦读升调, 悲伤读降调。 例如读“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用轻松和缓的升调, 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用意味深长的降调。

读出文章的韵味后, 对于内容浅易、篇幅短小的要求当堂背诵。 程红兵老师教学《雨霖铃》时限时4 分钟背诵, 学生确实能够熟读成诵。 对于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课前指导, 也尽量要求在疏通理解赏析课文前背诵。 课前背诵可以按照教材分单元或根据教学需要重新组合进行集中朗读指导, 范读、磁带、光盘、课件、微课等均是有效的教学手段。

2读出文言文的趣味

笔者主要强调分角色朗读, 去除叙述语言, 直接对白, 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全在朗读者的表演。 当然, 朗读者朗读前要揣摩并标注人物当时的神态、语气等。 例如《公输》片段:

公输盘 (施礼、平淡)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 (施礼、诚恳)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 (默然、不悦) 。

子墨子 (诚恳而急切) :请献十金。

公输盘 (虚伪而愤怒)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 (起身, 郑重地, 连拜两次, 语气逐渐加强加重)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 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 (默然无语) 。

读出文言文的意味, 可以根据文体、体裁创设朗读情境。

例如, 朗读《论语》, 由于孔子是“述而不作”, 所以请学生用陈述的语气, 亲切的口吻, 循循善诱, 耐人寻味地读: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例如, 朗读《陈太丘与友期》, 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 娓娓道来, 情趣横生。 朗读者可以模拟陈太丘之友和少年陈元方的声音, 尽量做到前者声音粗重、蛮横无礼, 后者天真稚气、认真严肃。

例如, 朗读《口技》, 可以像说书人一样, 醒木一拍, 亮开嗓子, 哇啦哇啦说开去, 使学生真能感觉像听书一样。

例如, 朗读《孟子》两章, 由于文章论辩性强, 语言气势强, 事例明确, 说理透彻, 可以采用演讲的方式, 学生登台演讲, 往往能感染众人。

读出文言文的意味, 其次要读出文章作者最主要的情感倾向和主题表达。 例如《公输》中“宋何罪之有? ”要读得义愤填膺, 直接质问对方;“义不杀少而杀众”要读得清晰有力, 揭露出对方“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例如《孟子》两章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要读得意味深长、振聋发聩。

总之, 文言文朗读, 读出文章的韵味、趣味、意味, 就能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之美、人物形象之美、思想意蕴之美。 这样的朗读, 才是“有味的朗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在山西安泰炼钢工程中的应用下一篇:浅论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成因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