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工作计划

2022-12-04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不断面临机遇与挑战,而一份好的计划能让我们抓住机遇,翻越障碍,那么你会拟定一份合格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骨伤科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中医骨伤科工作计划

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工作计划

彭山县中医医院康复部(骨伤科)

2011年度重点专科—骨伤科工作计划

2010年,通过医院和骨伤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骨伤科各功能单位井然有序,进一步巩固了我院眉山市市级重点专科——骨伤科的成果。2011年,我们昂首阔步、勇往直前,为争取更大的突破而奋进结合我科实际,制定了2011年度重点专科—骨伤科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 业务建设方面,注重突破三个中医诊疗方案的中医治疗

难点。

随着我院骨伤的发展壮大,现有的诊疗手段已不能完全胜任所有骨伤科疾病的诊治。各个病种都有相应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难点。具体如下:

1)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早期行握拳活动,以利肿胀消退,并保持患肢中立位,前臂不得旋转,否则会发生断端错离;中期行肩、肘关节活动,以防止发生肩手综合征;后期取处小夹板后行腕关节屈伸、旋转锻炼,以早期恢复腕部功能。

2)膝痹:膝痹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对于病情相似的患者不同医师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法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针灸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部分膝痹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单纯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

改善不显,甚至无效膝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仍然有限,住院周期较长,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部分膝痹病患者合并有膝关节游离体、半月板退行性破损等疾病,通过单纯中医综合治疗症状缓解不显;膝痹病患者关节软骨退变明显,行走时关节弹响、干涩,活动不利明显,物理治疗症状缓解程度有限。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手法治疗的统一性必须尽快落实。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特色,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针灸治疗同样需统一规范化。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

3)腰痹:腰痛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对于病情相似的患者不同医师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法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 针灸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手法治疗的统一性必须尽快落实。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针灸治疗同样需统一规范化。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

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加强腰椎稳定性。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二、拓展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与方法。

1.完善骨折小夹板固定的疗效评价及总结

2.开展膝痹中药辩证外敷治疗,充分使用我科协定方。是用粉末状的中药加入粘合剂敷于患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取已配制好的中药粉末剂适量加入粘合剂,用纱布包好,敷于患病关节,1次/d。(我科目前采用新伤一号、新伤二号、软坚消肿散加工制成。)

3.拓展针刺与灸疗多种形式的临床应用。

4.引进中药熏蒸仪,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5.引进了三维及四维多功能电脑牵引床治疗腰痹,提高腰痹的治理疗效。

三、形成优势种护理常规

骨伤科住院病区,对三个优势种进行总结,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桡骨远端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三个优势病种护理常规,并在临床中应用。

四、人才引进及培养

计划引进本科生1名,派遣刘天森医师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继续教育方面黄宗盛主治医师、陈伟医师参加眉山市继续教育教培训,科室所用人员在2010年内参加由我院、彭山县卫生局举行的中医药学术讲座过≧4次。

五、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合理利用现代医学新模式理疗,社会、生理、心理三方面的综合治疗。逐渐对现有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就医环境,更好的治疗效果。

建立有效的回访机制,注重门诊和住院两个大的环节患者的回访,深入了解长期的治疗效果及解决患者切实的困难,加强基本的预防控制。

第二篇:漳浦中医院骨伤科2014年工作总结

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共有医师1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5名,护士13名,床位59张。一年来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在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我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主动,不断创新,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围绕医院中心工作,踏实苦干,圆满完成了2014年的工作任务,在各项工作内容以及医院组织的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至2014年11月下旬,我科全年业务收入共计1610万余元。初步统计,11个月来我科共完成住院人数1487人次,完成各类手术804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现将本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保持骨折创伤病种的治疗优势,进一步扩充骨病的手术治疗。“各类骨折创伤”已经成为漳浦中医院骨伤科的优势病种与品牌,患者人数长期处于病种统计的首位,而且患者呈明显增多趋势,市场空间大。因此我科采用实行专病专治的方案,严格掌握适应症,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的方法,治愈了大量患者。总结几年来的进行的治疗经验,在各项准备都完备的情况下,把握时机,在将创伤骨折做强、做优的同时,创伤方面我们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不断开展老年高龄患者骨折的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骨病方面,我们逐渐增加“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术”、“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等病种的手术治疗,减少了病人向上一级医院的输送,也间接减轻了此类病患的经济负担,我们也不断总结,积累第一手资料。一年来年我科共开展了多例此项大型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增加病床使用周转率,扩大床位,提高门诊业务量。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我科的业务量不断扩大。2014年我科住院人数统计显示较2013年增加200余人次,床位周转率比上一年提高10%,同事也减少了收治一些如软组织挫伤等轻微的患者,使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我们也提高了门诊的诊疗质量,是一些慢性疾患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治疗,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3、加强科室服务治疗,提高科室技术水平。特别是在病人较多的时候,业务学习更是紧迫,我科积极组织业务学习,定期开展科室业务讲座,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互相取长补短。要求全科医生参加专家查房,虚心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全科的专业技术水平,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对于大型的、有难度的手术手术,利用外院专家来做手术的机会,努力学习钻研,极大的提高了业务水平。

4、走中医药特色,提高服务,在同行竞争中寻找差异化,增大科室影响力。医疗市场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面对逐渐激烈的竞争,我科根据自身情况,确认了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我科优势,走特色之路。做到中西并行,提高服务,我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外出学习,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在围手术期间,我们广泛开展中医院特色治疗,如辨证内服中药、局部理疗、针灸、烫熨疗法、磁热疗法、耳针、艾灸、中药熏蒸、中药冰敷等一大批简洁有效、病患接受程度高的项目,我们也逐渐降低输液量。在同级医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提高患者满意度。

5、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我科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检的全面性,辅助检查的完善,诊断与治疗的综合性,病历书写及时程度等。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访制,完善会诊制度,对疑难病例和危重患者坚持会诊和讨论制度,严格落实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制度。2014年我科共组织重大、疑难病例讨论30余次,请院内外相关科室参加会诊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水平,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6、积极组织科室成员外出学习。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我科室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外出学习,密切关心行业发展,接收新知识,学习新理念。

7、积极准备二甲复评审及新院搬迁工作。今年是我院二甲复评及新院搬迁的一年,我科室积极当配合医院,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的各项标准进行逐一完善。积极完成相关材料的准备,全科人员人人领会,全体人员备战二甲。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二甲评审标准执行,形成有效的记录,存档,人人掌握标准中要求的诊疗常规,实施路径和流程,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等,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积极准备做好新院新科搬迁工作,做好搬迁过程中的承接工作,确保搬迁顺利完成,保证了患者诊疗的连续性。

回顾去年一年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病历书写措辞不当现象仍屡有发生。抗生素使用控制还有一定的差距,床位周转率及术前等待天数与上级医院存在一定差距。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制定了应对、整改措施,正逐步实施。

2014年即将过去,我们在新的医院,新的起点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相信在新的一年,我们会争取更大进步。

漳浦县中医院骨伤科 2014年11月26日

第三篇:大集街卫生院2010年中医骨伤科专科建设计划

大集街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规划

2011年是我院中医骨伤科专科建设的第四年,按照我院制定的《专科建设规划》的要求,为顺利完成“专科”建设各项工作,争取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特制定本专科计划如下。

一 、健全建设组织做好建设各项工作

成立由院长汤斌、徐国辉担任组长,副院长陈绪文担任副组长,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院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详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定全年专科建设工作目标,每半年自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做好组织落实和制度保障。

二、紧抓中医特色促进业务发展

始终坚持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专科发展方向;提升科技含量;拓宽诊治范围;紧抓服务质量;推广特色疗法,培养并增强我院中医骨伤科在本地区医疗市场上的核心竟争力,让本地区患者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到廉价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通过积极推广中医特色疗法提高中医治疗率和中医治疗参与率,努力增加门诊及住院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使用率,以中医为主、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治疗理念指导并开展临床工作。力争本专科住院、门诊及业务收入均较上一增长15%,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加速人才培养完善三级梯队

坚持科技建院、人才兴院的一贯方针。始终把专科人才的引

进、选拔和培养放在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的重要地位。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专科人才队伍的素质。尤其注重重点紧缺人才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今年计划培养和引进1—2名专科人才,逐步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医疗骨干、后继培养人组成的三级医疗梯队。

四、增加硬件投入提高诊治水平

今年拟投入60万元购置“CR(X光机)”、煎药机、熏蒸床等设备,改善和提高我院中医诊断条件和水平,以加强中医科的内涵建设,为临床医疗和专科业务发展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

大集街卫生院

2011年3月20日

第四篇:宜春市中医院骨伤科临床路径工作现状与分析

我科于2010年5月来对临床路径进行试运行,通过部分病种近24个月左右的具体统计,对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省、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医院的领导下,我科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试点病种。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省、市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各试点科室实际,确定我科试点病种: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

3、认真组织实施。

(1)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每月20日前将上个月试点病种临床路径表交医务科。

- 1

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方法,以科主任为组长、全体医护人员参加,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在对卫生部及医院下发的各种疾病诊疗路径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本科3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分为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对全科次护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医师版表单确定医师标准诊疗过程需要的时间和预期结果,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其表单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护理版根据医嘱套餐设定护理表单,以时间为横轴,患者护理流程(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术前、术后的治疗,护理措施用药,监护,营养,健康指导等)为纵轴,并标出护理目标及护理记录,实施标准化治疗护理;患者版是告知患者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3个表单经科室全体人员统一讨论制定,全院有关专家论证后投入使用。医师版表单由主管医师与患者沟通,严格按照拟定治疗计划逐日完成,治疗计划与病情变化不符时,主管医师及时汇报临床路径负责人并向医务处提出申请退出路径,问题解决后

- 3

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91。

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比较:见表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4。

讨论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种为服务对象—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是一种诊疗过程标准化管理的质量控制工具,是指由医师、护士和其他人员对一定的诊疗和手术作出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有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临床路径医护小组共同合作提供最好的患者管理方法。

本研究显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使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其原因主要有:(1)手术前等待的时间短:患者术前需要接受各项检查及评估,而医院的仪器设备及人员有限,患者人院后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术前准备,加之医师手术日的限制,手术台、麻醉及其他因素等造成术前检查时间太长。

- 5

医护人员分别按照临床路径医师版、护理版的表单内容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术前准备、术后配合等,如解释术前备皮的目的是清洁手术周围的皮肤,减少感染的机会。术后向患者解释应注意的问题,如切口疼痛时应通知护士给予药物止痛。指导患者尽早进行患肢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等。使患者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增长了更多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临床路径要求所有人员都必须沿路径进行工作.并由主管医师、责任护十负责具体落实,在医护人员有计划工作的同时,也使患者主动参与到自己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中来,明确预知治疗护理的内容及进展,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提高依从性,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患者还可对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避免了因遗忘或疏忽造成的差错,同时还加强了医、护、患三者的沟通,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避免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表4可知患者的满意度高达100%。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标准模式,规范了临床医疗护理行为,提高了民疗护理服务质量,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护理工作方法,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

- 7

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 9

表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d,x±s) 胫腓骨骨折组 骨远端骨折组 股骨颈骨折组 组别 例数 住院天数 例数 住院天数 例数 住院天数 实验组 13 14.21±3.11 17 15.66±2.79 18 14.82±2.01 对照组 13 17.41±3.16 17 17.11±3.66 18 16.55±3.87 t值 2.602 2.241 2.231 p值 <0.05 <0.05 <0.05 表2: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元,x±s) 胫腓骨骨折组 骨远端骨折组 股骨颈骨折组

组别 例数 住院费用 例数 住院费用 例数 住院费用 实验组 13 18573±950.80 17 28032±1092.11 18 23215±2403.66 对照组 13 25873±5185.08 17 30325±4505.01 18 25357±4403.19 t值 2.164 2.321 2.412 p值 <0.05 <0.05 <0.05 表3:两组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安全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实验组 48 46 2 0 对照组 48 35 10 3 x²值 9.89 P值 <0.05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例数 满意率(%) 实验组 48 48 100.0 对照组 48 44 91.66 x²值 4.17 P值 <0.05

第五篇:鲁甸县中医院2012年骨伤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

2012年骨伤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

月份学习内容 2012年1月腰椎牵引治疗

2012年2月失眠的健康教育指导 2012年3月

2012年4月

2012年5月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颈椎病的功能锻炼及日常保健 中医基本知识 翻身及更换卧床病人床单的注意事项穴位按摩法 如何对待便秘 中药外敷法 皮肤牵引的护理常规 骨盆骨折的护理要点 脱位病人的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周易起名网免费取名下一篇:昭阳区林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