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卢梭“自然教育”的儿童观及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

2023-01-08

1 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 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 顺应儿童的本性, 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师法自然, 顺应人的自然天性, 以实践为基础, 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自然适应性”原则, 即教育应当遵循成长中的人发展的自然进程, 按照人的年龄特征, 适应人的发展水平。

2 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

对儿童的认识, 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极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卢梭认为儿童期是儿童的“理性睡眠时期”, 儿童还没有达到理智阶段, 还不能形成概念, 只能形成形象。其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因此,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感性器官, 增加感觉经验, 为理性的发展打下基础。按照适应自然的原则, 12岁以前不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 尤其反对儿童学习古典语文和历史, 主要是积累感觉经验。

2.1 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 尊重儿童的人格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 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传统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的发展特点, 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 总是把儿童当作成人看待强迫儿童接受成人才知道的东西。其最终结果是儿童成为成人的牺牲品。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级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那种企图以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儿童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而, 教育应从儿童的本性出发, 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2 以儿童为中心, 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

在卢梭看来, 人生来是自由的, 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便是自由, 他坚决反对压抑儿童的封建教育, 反对严酷纪律摧残儿童个性、束缚儿童自由的旧教育。主张在教育中应排除顺从和命令的词汇, 还儿童个性自由、思想自由和活动自由。以儿童为中心, 既不是束缚儿童, 也不是溺爱、纵容儿童, 而是给儿童以主动性, 促进儿童自然、自由地发展。卢梭认为, 教育中要贯彻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 首先要求教育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儿童观, 变歧视儿童为尊重儿童, 变不了解儿童为了解儿童, 他呼吁教师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儿童着想;其次, 在教育实践中使儿童真正处于主动的地位, 让儿童永远想到他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最后, 改变把书本教育等同于儿童教育的作法, 变知识教育中心为儿童教育中心。因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远比知识教育重要很多。

2.3 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

“爱”是对儿童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基础, 卢梭非常重视从母亲抚育幼儿开始便进行爱的教育。他认为, 母亲对儿童的爱和儿童对母亲以及他人的爱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他指出, 从儿童的身心发展来看, 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爱, 需要爱。为了使儿童一出生就能得到爱, 卢梭主张母亲应亲自哺乳婴儿, 到了儿童期, 教育者还要以爱心对待儿童, 爱惜儿童, 让他们尽情地去享受游戏、嬉笑带来的愉快。同时, 对于处于恶劣环境中的幼小儿童, 母亲有义务保护儿童, 承担起教育儿童的责任, 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3 儿童观的局限性及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他主张的摆脱社会制约而率性发展的自然教育其实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他是教育效能的积极肯定者, 他甚至试图通过教育来改造整个社会, 不过在个人与国家, 在培养自然人和公民的取舍中, 他把两者截然对立, 可见其思想中充满矛盾;他把儿童的发展严格划分为四个时期, 主张在一个阶段绝对只能着重发展某种教育, 这难免有些机械化和形而上学。

卢梭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对此, 我们应当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在分析、评价卢梭的教育理念的时候, 不仅要借鉴其合理的部分, 用以改进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儿童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中不合理的部分;而且在研究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批判的吸收, 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教育思想和实际方案。深入挖掘卢梭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 可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几点有意义的启示。

第一, 从对待儿童的态度来看, 必须以人为本, 尊重儿童, 爱护儿童, 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儿童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需要、个人权利的需要, 忽视儿童个性特征、内心情感需要有碍于儿童健康发展。教师以“爱”作为基础, 真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充分认识到儿童的个性特征,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情愉悦的接受教育。

第二, 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如卢梭所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 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儿童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 丰富的知识, 卓越的能力, 关键还要有健康的情感, 坚强的意志品质, 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有这些教育内容都是卢梭在儿童的发展体系中不断强调的。

第三, 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多种多样, 主要是课堂教学。在充分挖掘课堂教育的潜力之后, 应对课外教育和校外教育给以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和身体素质训练已是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还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 教会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正如卢梭所言, 劳动是社会上的人不可避免的责任。

卢梭的教育观虽然存在某种局限性, 但他强调儿童的天性、推崇自由的教育方法、倡导儿童身心和谐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他的一些著名的观点与我们现实社会存在着很密切的联系, 是值得借鉴的, 尤其是我国的儿童教育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卢梭的儿童自然教育思想阐明了一些重要的教育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儿童、爱护儿童等。本文通过对这些观点的阐释, 旨在对今天我国儿童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有所启示。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儿童中心

参考文献

[1] 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卢梭[著], 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 1983.

[3] 刘颖.卢梭的儿童自然教育观及对当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启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论企业制度建设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