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染整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3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应用型人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染整技术专业培养的就是这种有实践技能、能独当一面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此, 在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己主动地发现和获取知识。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它以图文并貌、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 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某些过程的理解与感受, 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种全新的课堂情境。

1 现代信息技术在染整技术专业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学习染整技术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 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多媒体教学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 让染整技术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大分子的内部结构、化学反应的本质及设备运转的规律等等。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运用多媒体将原本固定、刻板、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调动学生的热情, 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对染整专业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有关棉纤维的教学中, 应用形象的动画来展示棉纤维的横截面形状、棉纤维的溶胀性、耐酸碱性等等, 使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化抽象为具体,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染整教学中, 主要是依据课本上的插图来进行设备讲解的, 由于看不到实物和立体图, 同学们对其结构很难理解,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 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 从中观察到整个设备的运行过程,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能动作用, 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解吸边器这节时, 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使学生了解吸边器是不可缺少的通用装置, 再用动画演示吸边器的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例如, 蛋白质纤维这一节, 讲到蛋白质纤维的组成, 要阐述蛋白质中的肽键、二肽键以及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这些内容很抽象, 看不见, 摸不着, 讲述时描述也很困难, 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很吃力。为了化解这一难点, 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三维动画, 生动、形象、直观的模拟蛋白质的分子构象, 强化了直观效果。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 较好地理解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 使教学重点的解决犹如破竹之势, 顺利完成。又比如讲到曲柄摇杆机构时, 同学们觉得它的工作原理很难理解, 通过采用计算机模拟其运动方式后, 学生对该原理一目了然, 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1.3 实现染整虚拟实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因教学手段落后, 往往顾此失彼, 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矛盾冲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 生动活泼, 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 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 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 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些在实验室内无法完成的实验, 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 学生既要理解文字说明, 又要发挥想象力, 有时也不易弄清反应原理,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使实验室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在多媒体技术中得到实现。如白度仪的使用。在我们实验室没有白度仪,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同学们看到白度仪的使用全过程。这样, 同样可以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同时也可缓解实验课时少的问题。

1.4 多方位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根据心理学家做过的多次实验证明, 如果让学习者既能听到又能看到, 再通过讨论, 交流,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了图文并茂, 动静结合, 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 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 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 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它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交互操作, 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规律的科学。但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的机理, 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是教学的难点,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及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如, 纤维素纤维的水解是如何进行的?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阐述1、4-甙键的断裂和新分子的形成过程。又如染色中染料是如何上染到织物上的?扩散、上染和固色又如何理解, 这些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 以动画形式揭示其原理, 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另外,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网上下载最新行业信息和设备图片, 使学生们对本行业的发展前沿有一定了解, 为今后的就业以及明确学习方向起到了帮助和指导的作用。

1.5 促进染整教学的全面改革

多媒体教学的开展, 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实现教学思想上的两个转变, 即从单纯的重视教, 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 转变为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还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形式手段, 从单一化转为向多样化发展。

2 多媒体的制作

在课堂教学中, 要想运用好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其关键就是要设计和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所谓多媒体课件, 简而言之, 就是利用计算机将教学所需要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组合而成的教学程序。

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就染整而言, 多媒体适宜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微观粒子的结构及细微变化、某些速率慢的化学反应的现象、某些不明显地化学反应现象以及设备的运转等。

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数据, 多媒体素材的选取一定要与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相吻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的教学资源通常比较零散, 分布在因特网上或教学录象和光盘中, 这就需要我们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的教学媒体资源的合理组合设计, 甚至要自己动手制作, 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 应从教学需要出发, 融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对各种教学资源的选择, 应着重于教学实际, 不追求表面的华丽。

当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数据准备好以后, 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3 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3.1 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 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置疑, 但是它只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 一种教学工具, 教师必须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不能只当“解说员”, 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 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3.2 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在某些地方是现代化多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即时重现力强, 随写随看, 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 使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 我们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 取长补短, 取得最佳效果。

3.3 实验教学不能全部用多媒体教学代替

在教学中, 可以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进行演示, 在模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 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能够在实验室让学生亲手操作的实验必须在实验室进行, 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 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这样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 学习操作技巧, 真正提高操作技能。

3.4 多媒体的制作要简单

多媒体的制作要简单明了, 绝对不能华而不实, 哗众取宠, 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 多媒体教学的强劲优势在于它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 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 在染整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不但可以改进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摘要:染整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 不易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则通过动画模拟、生产再现等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简单化, 提高了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染整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课件,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EB/OL].http://www.edudown.net, 2008-12-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