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态教学

2024-06-10

高中地理生态教学(精选10篇)

高中地理生态教学 第1篇

2009年秋季开学, 为应对规范办学这一新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我进行了“生态教学课堂模式”改革。这次的教学改革, 由下而上彻底地改革。通过一阶段实践, 效果显著。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生态”即生动的意态, 刘基说:“依依旎旎、袅袅娟娟, 生态真无比”, 表达了生机、和谐之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体, 教学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不断生成独一无二的教学形态和结果, 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 也就没有僵死不变的教学模式。只有把握了生生不息的课堂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教师和有个性的学生。“生态课堂教学”即从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中找寻千变万化的具象教学设计。

生态教学课堂模式就是这样一种为适应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 它涉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人”的发展。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合作性。它将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三段紧密联系起来, 让课堂教学的外延得到延伸, 进而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 生态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是科学的, 也是一种符合规范办学精神的教学。但在实际的实践中难免会出现问题, 我产生了一些困惑。

二、品尝“生态”

我在近三个月的地理教学中, 真正感受到品尝“生态”的艰难, 但细想想这种艰难在任何的改革之初都会有。分析原因主要有:

首先, 作为教学双方的一方———老师, 是否真正理解“生态课堂”的内涵, 如果不理解, 那么“生态课堂教学”只能是变味的生态课堂教学, 其实效可想而知,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五花八门, 多数人对此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让他们产生了疑问:生态教学课堂模式好不好, 是否行得通, 等等。

其次, 作为教学双方的另一方———学生, 是否真正按生态教学课堂模式的要求进行学习, 是否真正将课前、课后两段时间充分利用, 课中是否真正在探究合作, 是否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 是否改变“被逼学习”的思想, 等等。九年的义务教育让部分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习惯, 学习完全靠“逼”, 根本无主动性可言。因此, 学生面对规范办学下的大好“机会”, 占用课前、课后时间, 大有一种“此时不玩何时玩”的心态。即使有的学生利用这段时间, 也是“粗放型”的, 谈不上高效。

有“此时不玩何时玩”心态的学生大有人在, 这一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直接反映就是学生一问三不知。问题并不是一些深奥的让学生难以逾越的问题, 而是一些简单的诸如地理基本常识、基本概念等只要学生课前、课后花费点时间就能掌握的。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规范办学后的学习状态。由此看来, 生态教学课堂下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应该是当前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因为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生态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才能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才能让学习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只有这样, 生态课堂教学才能真正高效, 才能让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 才能让规范办学不再成为教学的瓶颈, 教育失败的“替罪羊”。

三、坚信“生态”

在生态教学课堂模式的实践中, 出现问题是正常的, 但我们要坚信,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生态教学课堂模式的改革也是如此。要相信, 即使这种模式本身真的有问题, 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不断改进, 就一定会让课堂教学“生态化”, 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回头路。当然, 教学改革的路向来不平坦, 尤其是教学双方———教师和学生遇到困难时就会想方设法地“抵制”。这里的“抵制”虽然不是有意的, 而是多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抵制尤其可怕, 不仅会让教学改革艰难前行, 而且会葬送教学改革的成果。

面对如此形式,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要有恒心克服自己的“思想病”, 要知道, 教育的发展是为人服务的, 更应该与时俱进, 否则, 小则毁己, 大则毁国。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者———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牺牲精神, 做时代的先行者, 21世纪的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改变固有的习惯, 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真正成为会学习的人, 练成本领, 立足社会。

当前, 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很多, 既有体制上的, 又有财力上的。要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束缚, 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同样,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正方兴未艾, 教师要有任重而道远的意识, 将生态课堂教学进行到底, 真正走出规范办学下的高效教学, 为素质教育的探索提供借鉴。

摘要:时下, 一边是高考的压力, 一边是规范办学雷厉风行。在此形势下, 广大师生于“夹缝中生存”。但是不能因此而退却, 更要逆风而行, 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品尝“生态”、坚信“生态”,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

高中地理生态教学 第2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为适应这一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必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而且也符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简单谈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课前组织

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案例的内容及形式

现行的地理教材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案例进行以下分类:依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依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地理图象;依据情境的不同,可分为语言情境案例和实际情境案例;依据案例用法的不同,可分为讲解式和讨论式。

2、课前准备

主要包括学生的准备和老师的准备两方面:学生的准备主要是搜集材料、整理案例并分析其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即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老师的准备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其中教学的组织最重要,如学生任务、时间安排、活动设计等。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目前地理教学中的案例以讨论为主,即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师的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下面以“全球变暖”为例,对其具体实施进行探讨。

案例:“图瓦卢,搬国奇观全球拭目”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其面积只有2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人们将这个国家的九个环状珊瑚小岛称为太平洋上的“九颗闪亮明珠”。然而,在2001年初,有关专家指出:在过去十年中,海水已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如果情况没有改变,到2010年,全球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上升18至80厘米,图瓦卢的九个小岛也将在50年内全部浸入海中,“闪亮的明珠”将永远消失在世界地图上。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邻国新西兰。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前,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其主要目的是: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尽快对案例产生兴趣。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标题 “图瓦卢,搬国奇观全球拭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②让学生做好相关的理论准备,因为如果学生对有关的理论缺乏了解,就难以在教学中开展有价值的、高水平的讨论。

2.呈现案例,师生共同确定研究的主题。

教师在呈现案例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其中所涉及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学会“发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师生进行商讨,确定案例中最具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在该案例中,就确定以下3个需要共同研究的主题:

①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②近年来海平面的上升为什么会出现加快的情况?

③ 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海平面不断上升的问题? 3.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应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大胆进行思考并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尤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相互间的协作与交流。如对问题①②,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经过思考,得出“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是地球海平面上升的最重要原因”这一结论;而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讨论,则能进一步指出“近年人类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氯氟烃等)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地球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并且注意到“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也是引起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

在案例的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如对问题③,学生就提出以下的建议:工业生产尽量采用干净能源、对各国温室气体实行限制排放、大规模植树造林等。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首先应充分肯定,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保持其继续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然后,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各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取最有效、最迫切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4.案例的拓展与升华。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完成以上3个问题的讨论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全球变暖,对我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发达国家们又是如何对待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在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可能还会含有哪些成分,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等。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要运用到地理方面的知识,还会涉及到生物、化学、政治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对它们的思考,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促进其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5.教师的小结与点评。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作出评价,以便今后能更好地进行案例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有必要对案例进行总结,揭示其包含的原理、规律,使学生对该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如对该案例,教师可作简要归纳。

四、案例教学的效果

1、案例教学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它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应该用于何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而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增长实际操作的才干。

2、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案例教学多采用生活中的事例,经过编写形成的案例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或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案例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3、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

4、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

五、案例教学的局限

1、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短期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它常常要求教师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也就是说,在教师的培训上,它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比较长。

2、案例教学的效率有时较低。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结果。

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建设策略探讨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态课堂;学习氛围;环境建设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是当今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将教学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直观理解和记忆。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能够不断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概述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因素。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具有关联性、变化性、多样性特点。在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认识世界,指导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地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建设意义

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的建设,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地理知识掌握水平,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一种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本思想观念。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站在讲台上进行授课,这种模式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长期存在,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沟通较少。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使学生与教师在公平、公正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对话、沟通等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通,并在不断的学习和沟通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和情感流通,构建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的构建,将地理信息与地理知识通过源源不断的输送和传授,使学生能够通过特定的背景或者环境,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地理思维模式和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建设的措施

在高中地理生态学习环境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各类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1.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氛围较为枯燥,枯燥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易于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利用激趣法、提问法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欲望,在不断的沟通和互动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例如在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北方为什么多数中玉米?”、“南京为什么不种甘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随后通过不断加深问题的难度,提问“你认为本地适合种植哪些植物?”等具有自主发挥性的问题,为学生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展现个性的平台,促进学生地理的逐渐深入学习。

2.创建逼真的情景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一个较为逼真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真切的氛围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现地理场景,或者为学生搭建一个地理模拟平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逼真的氛围中,不断丰富和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利用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现目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差异和空间分布不均等情况。利用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播放在我国“西气东输”项目中,主要路过的9个城市及主要途径的地形,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地理环境因素以及未来的环境改善措施,通过学生的不断学习,促进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3.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

地理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从而更科学的进行学习和生活,万变不离其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指导,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形成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科学生活理念,真正发挥地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这一篇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布局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交通队商业影响的认识,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科学的分析地理环境,成为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生态学习环境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时期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表现,学生在生态学习环境中,能够自由的发挥和创造,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中,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翟会荣.浅谈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原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4)

[2]韩久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36)

高中地理生态教学 第4篇

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在工业文明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 用更文明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然, 认真保护生态环境, 使人与自然在整体和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美好生态环境[2]。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 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认识自然规律, 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人类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指通过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生态环境知识, 使受教育者认识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培养受教育者生态环境意识, 提高生态文明素质, 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 进而养成绿色的消费习惯, 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将生态文明意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使受教育者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2.高中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

从学校教育看,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学校将高考作为一切教学工作的重心, 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深远意义缺乏认识, 缺乏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规划, 教师受此影响对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 这使得高中生对生态知识了解不多, 生态文明素质不高。 从学生看, 一方面, 高中生因为受生态文明教育不够而生态意识不强, 面对现实中的生态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认识。 另一方面, 高中生即使有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 也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的消费方式不是很健康, 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高中生的知与行脱节严重。

3.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普通髙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高中地理课程通过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爱护生态环境,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地理课程标准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使得地理对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 而自然地理的核心是认识地理规律并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自然地理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 高中必修一五个单元主要阐述了自然地理相关知识及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在阐述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内容中有大部分内容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明教育。 高中自然地理这些独特的优势, 使得其对生态文明教育发挥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4]。

4.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案例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且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 而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绿色消费方式, 使学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知行统一。所以为了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以“活动”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探究。具体来说, 首先教师应创造现实的生态问题情境, 然后给学生设定角色对生态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总结, 以此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下面以高一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为例, 通过情境创设, 活动角色的设定, 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探讨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的教学设计:

教师讲述: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但水资源因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而出现了巨大危机, 因此如何制定科学的用水战略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今天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探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可行措施, 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寻找具体措施。 现有四个角色供同学们选择, 第一个小组扮演工程技术专家, 第二个小组扮演经济专家, 第三个小组扮演政府决策人员, 第四个小组扮演公民个人, 同学们选定角色并从角色出发分组讨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可行措施有哪些? 讨论完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发言:将同学们讨论的措施汇总:开源措施方面有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修筑水库, 建设调水工程, 海水淡化等, 节流措施方面有加强教育,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改进技术, 提高工农业用水重复使用率, 等等。

教师总结: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 但无论我们扮演哪个角色, 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水资源, 使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通过角色扮演, 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水资源问题的激烈讨论, 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明教育。

5.结语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及高中生生态文明知行脱节, 注重生态文明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高中自然地理因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对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地理教师应注重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余克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 2014, 03:13-16.

[2]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 2007, 03:67-69.

[3]刘婷.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08:29-30.

高中地理生态教学 第5篇

一、案例选编策略

选编好案例是顺利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只有建立在对案例作用和地位准确认识基础上,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实践,才能选编出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案例。选编案例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向性和复合性共存。

案例用于表述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因此,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导向性。首先,案例要具有典型意义,否则难以代表同类地理事物,往往会误导学生以偏盖全地推出伪规律;其次,案例要能明确表示主要原理和规律,如果案例与其要揭示的地理原理间对应关系不明显,会使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走弯路,甚至步入思维误区,难以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掌握主干知识。导向性并不排斥案例的复合作用。一个案例在明确表达出主干知识外,还可以具有论证旧知、引导新知的功能,好的案例能反映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其中阐述不同章节、不同层面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因而同一案例可以用于不同内容的教学;学生中存在着基础、智力和情感上的差异,因此,案例的复合作用还表现在一个案例所包含的内容具有递进特点,可以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分析、讨论过程中去。

2、启发性和探究性并重。

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活动由学生完成,因此,案例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过于直白的案例会减小学生的思考量,不利于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于晦涩的案例会加大学生解读案例内容的负担,冲淡了推导地理规律的主题。因而案例的组成要素(图、文、表格等等)宜通俗易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内容和要素组合上应尽可能增加思考容量,突出启发性,使学生理解地理规律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案例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案例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特点。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案例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形式和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开放性案例还要求在注重地理学科特色前提下适当融合其它学科知识,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同时整合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趣味性和多样性共融。

案例是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载体,因此,案例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引导下真正投入到分析、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去,进而“悟”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逐步养成乐于研究、勤于学习的习惯和态度。案例的多样性是揭示地理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不同的地理原理要求由不同内容、形式和来源的案例来推导和证明。如果案例全来自于教材,形式千篇一律,揭示原理的途径相同,会将案例教学教条化,误导学生**记教材中的案例内容,淡化对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相反,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案例的表达方式要变、涉及内容要广、收集渠道要多,同时还应有反面的例子,用于反证地理原理。案例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因材选例”上,即根据学生情况、当地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案例。

综上所述,案例应为揭示普遍性地理规律服务,以使学生最轻松、最透彻理解地理原理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案例前要吃透教材中原理性知识,根据需要选用或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中案例;要求教师熟悉乡土地理,熟悉热点内容,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喜好,编出最合适的案例。选取案例还包括案例数量的选择,即根据内容难易、课堂容量确定每节课中需使用案例的数量。

二、案例展示策略

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益,又可以在上课伊始抓住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1、展示案例的方式要注重直观性和多样化。

展示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直观展示方式可以将案例中的信息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许多地理案例要涉及到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性材料,并运用电教、场景模拟等方式展示案例,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同案例的特点不同,展示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师(生)阅读、学案配合、图表展示、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出示案例,以最适合案例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方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求知欲。

2、展示案例要符合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总目标。展示案例是学生从个案到共性规律分析的开端,案例展示机智对课堂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不能将展示案例的功能简单化,要将案例展示和提高课堂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暗示对推导地理原理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使学生在案例展示阶段就能从材料中提取出最有用的信息,进而缩短展示案例时间和学生熟悉案例的时间,使学生更从容地分析、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同时,展示案例还可以运用统筹学原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空间。

3、展示案例要抓住最佳时机。

将选定的案例安排在课堂上什么时间展示出来,要根据案例和地理原理的特点灵活安排,通常情况下,案例和地理原理出现的时间顺序有四种组合形式。

(1)例导型。即先“案”后“理”,出示案例后,让学生熟悉、分析案例,进而讨论、归纳出相关地理原理,这种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最为常见。

(2)例证型。即先“理”后“案”,在说明地理规律后出示案例,用以论证、强化和巩固地理规律,这种案例通常起到例举的作用,与例举不同的是,案例中的情景更完整,可以更全面、更具体地论证地理规律,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学习难度较小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

(3)例说型,即“案”、“理”同步,在展示案例过程中分阶段分析、推理地理原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地理原理层次多、案例内容复杂的课堂教学,通常情况下,在逐段分析前要展示出整个案例让学生通读。

(4)复合型。实际课堂教学中,案例和原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案例可以用于导析不同原理(一案多理),有些原理要用几个案例来推导、论证(多案一理);以“多案一理”为例,展示案例常采用复合的方式:①例—理—例组合。即先给出案例,分析、推导相关规律后,再以另一案例进行论证、强化;②例—例—理组合。先展示多个案例,使学生在熟悉和比较不同案例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案例不可能用以分析所有的地理原理,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上往往要留出时间解决案例难以涉及的内容。

三、据“案”析“理”策略

根据案例分析地理规律是案例教学的最高目标,推导规律包括学生分析、归纳和教师总结、概括两个方面。

1、学生分析案例的组织形式。

学生分析、研讨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就分析、讨论的方式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⑴个人思考。对案例内容较少,相关知识和规律较容易,或学生生活中多见的案例,以学生独立思考的形式完成规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静思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⑵小组讨论。有些案例内容复杂,涉及的地理现象、规律和原理容量大,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讨习惯和合作精神。

⑶分组辩论。有些案例及其所反映的规律具有开放性特点,甚至结论不唯一,可以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发表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去伪存真,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⑷现场考察或情景模拟。对实践性强的案例,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或通过地理实验的方式进行准现场情景模拟,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直观情景下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学生分析案例的方法。

⑴对比分析。通过对同一案例的不同侧面或对不同案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异同点,进而推导出相关规律。

⑵变式分析。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后,再通过改变案例中某些要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再思考、再分析,使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地理事实或理解地理规律。

⑶延伸分析。在完成地理规律分析后,根据案例中可能隐含的其它信息,进行延伸分析,以充分利用现有案例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并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⑷反证分析。有些地理规律通过正面案例难以顺利分析出来,不妨采用反面案例,反证地理原理和规律。

3、教师总结案例的方式。

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的途径获取大部分地理知识,因此,教师的总结要根据学生分析、讨论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教师总结可以是对现象、原理和规律的纲要性概括,可以是对学生推理结论中存在问题的矫正,也可以是对重、难点内容的强调,还可以是对学生分析案例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但由于教师总结的时间较短,因此,每一节课的总结都应有所侧重,而非面面俱到。

⑴纲要型总结。根据学生讨论、归纳的结果,结合教材内容,教师绘出知识网络图、表,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间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⑵强调型总结。对贯穿整节课的关键性内容进行强调,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⑶提高型总结。对学生已得出的结论进行加工、提炼,适当拨高,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⑷矫正型总结。对学生分析、推导结论中可能存在着内容缺漏、规律不普遍、知识不严谨乃至科学性错误进行弥补、矫正,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科学、完整。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之研究 第6篇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也就是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 生态失衡是指外来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是由课堂环境、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 (包括政治、社会舆论、高考制度等) 构成的。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考核机制的偏向高考, 导致学校系统的能量流、信息流失衡, 导致高中地理教师生态群自我效能感偏低;二是由于当前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理工而轻文”的思想, 地理学科夹在文理科之间, 无法成为高中学科中的主角, 地位在无形中降低, 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引起地理课堂这个微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是高中地理课堂的内部生态失衡, 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过多以教材为中心, 教法不适当, 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由于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 有的教师会片面追求教学效率, 这样就压缩了学生成长的空间, 由此带来的还有师生关系的异化。

二、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地理课堂成为促进师生生态主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要协调师生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的关系, 营造舒适的精神氛围;二要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 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 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三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倡导多样性的教学风格。

(二) 整体性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坚持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性的统一, 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整体发展。 首先, 地理课程的目标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中的诸生态因子协调、调动起来, 使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三) 生成性原则

地理知识不是刻板呆滞的, 而是动态的, 地理课堂中教师要贯彻生成性原则, 及时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周围事物相联系, 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还要加强教育学之间的交往、互动。 比如在学习天气系统和地貌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当地的气候、地貌相结合, 启发学生多发言, 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三、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 注重地理教学的有机整体性

地理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地理书本中个章节的内容也不是独立的, 而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还要注重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 构建开放的知识和开放的课堂,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竞相迸发。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要摒弃单一的讲授法, 将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比如在教学“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包括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 并让学生就自己的看法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最后相互讨论。

(二) 创造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

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学习环境, 构建良好的精神环境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地理资源信息流, 让学生感受地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学生开辟积极向上的课堂生态心理空间。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关注地理课堂情境的动态生成, 避免僵化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迁移情境, 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构建生态式课堂。

(三)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的关键一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维持生态课堂的基础。 教师要明确自己主导者的地位,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 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动态交流。 比如在学生“城市化问题”这一节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将这块内容分成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几块内容, 然后让学生自发组成探究小组, 就本组选择的内容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等, 然后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相互评价,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生态群体的动力效应, 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地理生态式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充分调动、协调课堂上的诸多生态因素, 不可顾此失彼, 营造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 创造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 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进而促进师生身心的共同、持续进步, 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习气氛。

摘要:生态式教学充分贯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 符合高中地理的学科思维, 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构建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谭成权.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新探[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 (3) .

[2]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 (教师教育) , 2008 (01) .

[3]吴作诚.谈高中地理课的预习——高效地理课堂的基石[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15) .

[4]秦风洲.浅析高中地理课堂“学案”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 2009 (S2) .

[5]崔桂兰.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四注重”[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 , 2007 (10) .

高中地理生态教学 第7篇

一、模拟启发情境, 渗透生态学理念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明确地告诉我们,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能够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能力, 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 让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到极致, 从而获得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模拟启发情境的方式有很多, 我们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时, 就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 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教师教学时可以先创设情境, 把整个教室当成一个国际大会场, 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部分, 一部分代表西方发达国家, 一部分代表发展中国家, 然后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点评危害性, 查找原因, 并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提出较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 遇到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各抒己见, 针锋相对, 互不相让。辩论的过程, 正是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过程, 懂得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逐渐理解生态文明, 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这种价值观。

二、结合学科特点, 加强直观性教学

地理学科有其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地理知识跨度比较大, 范围也较广。既包含天文地理, 又包含自然社会;既有时空的变化和比较, 又有反映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环境变化受到地球、地壳以及大气的运动影响, 有时还受到人类自身活动的影响。每个国家的国情特点不同, 农业活动与工业发展, 还包括人类本身的活动等因素, 造成了环境的变化, 这都很难用一个具体的形式来表示出来。因为教师条件的限制, 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获得能力培养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针对地理学科的特殊性, 我们也不是找不到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合理便捷的教育条件, 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绘图功能, 通过线条、箭头以及颜色深浅的变化将各种地理现象显示出来;也可以把地理现象进行分解, 制作成动画的形式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 让学生看到隐形的地理现象。特别是地震、洋流以及板块运动等现象, 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 进而获得直观性的了解。

三、妙创问题情境, 巧设探究型课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关注人文和地理, 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衔接, 把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来引领人口资源、环境污染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 透彻理解地理知识内容, 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中地理教学就应该从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始, 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地理课堂教学向探究式课堂过渡。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够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在列举问题引用事例时都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把它们与地理概念、原理和现象连接起来, 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这样既让学生视野开阔, 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 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时, 就可以结合央视的天气预报中寒潮橙色警报来引出“寒潮的源地和成因”, 让学生探究并理解寒潮带来的天气变化以及形成原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基于学生本身, 开展互动式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 作出相应的思考和运动, 而不是对细节进行预见而一成不变地进行知识的传输。”要达到以上的教学要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要结合学生本身的特点开展互动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 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旅游线路, 确定始发点和终点, 让学生进行现场画图演示来确定要行走的路途。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增, 比教师枯燥地讲解铁路框架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更多更全面, 可以灵活地改变旅游线路的起点和终点, 这样学生会显得更兴奋更活跃。又如:在讲解“水圈和水循环”时, 可以在讲述过程中穿插一些历史故事, 课堂会变得趣味横生。如在讲述“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洋流成因类型和北太平洋洋流的分布状况”时, 就可以穿插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巧妙利用密度流以及补偿流的成功实例, 也可以通过讲解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的航海线路图和学生展开互动, 这样便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刍议 第8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生态道德,渗透的意识,渗透的意义,渗透的环节

维克多·雨果说过:“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 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 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 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 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毫无疑问, 使人与人的关系文明化是头等大事。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这一点, 人类的精神护法为了确保这一点而暂时忽略了对其他存在物的关心, 这是无可非议的。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是,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 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们从头做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日益深刻, 一方面创造了空前繁荣的社会文明,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 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人类被迫从全新的角度、广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身的活动行为。人类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观念, 往往也就决定了人与事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 还有人与人的关系。因此, 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对和谐人地关系, 实现生态平衡,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人类只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 食物网中的一个物种。人类置身于大自然中, 应该成为大自然的一员, 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类与其他环境要素组成了公共利益, 人类的利益只能在自然的公共利益中存在。人类不但要对自己讲道德, 还要对自然环境讲道德。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资产, 任何个人和单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都会侵犯他人的利益, 任何对其他物种的虐待都会影响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人类不应该为自身利益而损害自然环境, 这样就把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生态圈和地球。但人类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种, 能够明白自身活动对于自然、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 能够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为了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自觉倡导和遵守一定的价值规范, 即生态道德。

大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它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还有利于克服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单一化问题。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一是突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读书育人活动,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载体, 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突出人与人的协调发展, 通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 以及在家庭是个好儿女, 在学校是个好学生, 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三好”活动等载体, 切实开展诚信教育、公德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等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培育学生的爱心、公心、孝心和热心, 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自律规范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处世风格;三是突出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文明校园”活动等载体, 大力开展环境教育、自然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环境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本文仅从狭义的第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点粗浅看法。

二、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地理教学兼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 生态的观点是地理教学所要遵照和所要培养的基本观点之一, 是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基础。当今社会对于自然生态的观点已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而熟悉和认同社会生态观点的人相对较少。在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之中, 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育内容的学科, 在生态教育上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功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思路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 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 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 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学地理教学指明了改革的基本方向,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体现, 只有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 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永续利用, 这些内容正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近年高考来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时事地理的焦点问题, 越来越成为命题的热点, 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我国又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 资源的制约将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不可否认, 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速度, 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 面对生存和发展的严重挑战, 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 我国的发展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党和政府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领导全国人民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论, 它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注重各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 强调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 满足当代人基本需求,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子孙后代着想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们越来越渴望拥有树荫环抱、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四季葱翠的绿色空间, 越来越渴望享受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水源、洁净优美的人居环境。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树立科学发展观, 形成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3. 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地理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居重要地位, 学校素质教育目标在地理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全面而深刻。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就要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学会生存就是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生存意识和过硬的生存本领;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将日益成为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学会关心就是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善于处理好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关系, 学会关心包括善于利用法律手段调整各种关系的意识和行为, 有遵循维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行为, 有改善所处社会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有互助协作、助弱扶贫的意识和行为, 有不以损害他人利益谋求个人幸福的意识和行为等, 这些正是地理教学的优势所在。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学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首先应该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其次, 应该正确规范个人行为, 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未来公民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育要面向未来, 现在的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是未来的公民, 21世纪的主人和建设者, 人类未来命运如何, 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目前所接受的教育情况而决定, 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目前出现的很多生态问题, 大都与人类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贪婪, 按生态规律办事, 自觉与那种只顾眼前利益, 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增强生态道德观和生态责任感, 有效调节、规范甚至约束其行为, 从而达到用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去指导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环节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知、信、行的转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存在着“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知与行”三对特殊的矛盾。要解决这三对矛盾, 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三个层次的转换, 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即同化、内化、外化。

1. 同化———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前提。

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 离不开对生态道德的认知, 它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 没有知, 便谈不上信和行。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 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必须在同化上下功夫。所谓同化, 就是对学生施以外部影响, 使之逐步向教育意图靠近的积极变化和向上趋向的赞赏及肯定的态度倾向。中学生已开始具有自主意识, 他们不再对每个教师每项要求都言听计从, 面对外部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信息, 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全部认可, 他们要观察、思考、选择, 进行主动建构。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同, 才能完成同化过程。

同化有认知因素的同化和非智力因素的同化。对于认知因素的同化, 地理教师就应充分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 以便找到要学的知识观点与已有的知识观点之间的联结点。因为学生要接受的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近就易被同化, 如果相距太远往往会发生排斥, 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阻碍同化。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对所学习的观点及教育者所持的态度, 而且取决于学生所处的情境氛围。因此, 对于非智力因素同化, 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观点态度上趋向一致, 充分利用“名片效应”, 寻求认同点, 促进同化。在向学生讲某一生态道德观点之前, 先表明自己在许多问题上与学生有一致的观点看法, 先亮出这张“名片”, 使学生认为彼此之间有许多共同见解, 从而让学生改变态度, 接受新观点。不仅仅观点看法一致, 即使互相之间任何相似之处也都会提高教育效果, 因为相似之处容易使人产生认同的趋向。中学生的品德、行为和道德评价能力对具体的教育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 良好的生态情境氛围能感染人、教育人, 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应以先入为主的正面教育形成集体心理定势, 在群体成员彼此相互作用的条件下, 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过程, 即同化过程。

2. 内化———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

现在的中学生信息渠道众多, 往往良莠不分, 兼收并蓄, 再加上年龄、阅历、知识水平限制, 生态道德认知往往产生偏颇, 甚至持怀疑态度。要解决疑与信的矛盾, 实现由知到信的转化, 就必须在内化上做文章。所谓内化, 就是将获得的生态道德观念经过整合而予以体验、接纳、相信, 成为自身的观点、思想和觉悟, 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人格结构。这才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现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 在地理教学中, 必须加强学生对生态道德观念的情感体验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才能加速内化进程。

中学生已开始自觉地进行自我设计和寻求自己的社会角色, 这种心灵深处的理想形象模式一经确定, 即对自己产生内在的导向和自律作用, 并用这一角色模式来对照现实, 一旦现实生活中某个人物与之相“叠印”, 就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 从而达到思想上的默契和趋同, 进而将某些优秀品质认同为自己所应有的心理成分, 并将自己与客体融为一体, 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注重向学生介绍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环保战线上先进人物事迹, 挖掘他们身上体现生态道德方面的优秀品质, 通过榜样引导, 诱发情感效应, 促进内化, 让学生学有榜样, 赶有方向, 超有目标。内化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由外向内灌输、使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吸纳重组建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 教师无法替代, 一切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 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学生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上尽量设计和提出一些开放性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思考、发表意见的余地, 在教学内容上, 注重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提炼生态道德观点, 同时向学生及时补充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与此有关的最新动向。在课堂渗透的同时, 还应注重课外延伸, 通过开放课堂, 调动学生积极性, 促进内化。

3. 外化———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

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知与行这对矛盾, 关系到学生思想信仰、品格塑造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 最终达到知行统一, 就必须在外化上抓落实。所谓外化, 就是使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生态道德理想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行, 才能看得出学生是真知还是假知, 只有行, 才能衡量出学生思想觉悟的程度, 只有行, 才能体现出学生素质的高低。目前, 中学生在生态道德形成过程中还存在着几个薄弱方面, 表现在:一是言行两重性, 不少学生道理是明白的, 行动上却不去遵守和身体力行, 或者根本没考虑去做。“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二是情境两重性, 有人无人在场、校内校外表现判若两人, 难以慎独。三是评价两重性, 一部分学生往往能用生态道德准则正确评价他人他事, 在其同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赵彩平

(巨鹿中学, 河北邢台055250)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要更新观念, 利用好新教材, 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民主课堂, 留空间给学生,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新观念;新方法;民主课堂;课堂效率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 (2010) 05-004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中历史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教师探讨的主要问题, 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谈几点体会:

一、要更新观念, 利用好新教材中的一切材料

新课程改革后, 高中历史教材变动很大, 由原来的中国史、世界史分开按章节介绍变成了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史体例。在刚开始操作过程中感觉新教材存在着一些问题, 好像知识不完整, 不像旧教材把每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得那么完整透彻, 总觉得新教材需要补充的内容有很多。但经过认真思考探究发现自己在观念上存在着问题。新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新教材呈现给师生的是一个全新的面貌, 内容新颖、图文并茂, 完全打破了旧教材的体系, 对知识进行了重组, 以专题形式出现, 主题突出、条理清晰, 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专题形式把最灿烂最优秀的历史知识展现给学生, 内容跨度大, 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广阔, 更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却可容忍自己在同样事件上的不规范和过失。黑格尔曾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 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 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因此,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仅仅渗透生态道德观念教育是不够的, 还必须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环境问题调查和参观活动, 组织学生植树种草等劳动实践活动, 结合重大环境节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研究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当然, 习惯的养成或改变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奏效的, 要加强学生的意志锻炼, 同时重视不良习惯的矫治。在内容上突出行为探究能力, 因此利用好新教材中的一切材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1.用好教材中的知识链接, 有利于拓展知识面, 补充基础知识。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来编排的模式, 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较好的知识储备, 但由于诸多因素, 学生的差异很大, 尤其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可利用新教材中的知识链接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效补充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 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在讲到英国的代议制时, 许多学生对代议制的含义不理解, 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有关代议制的解释分析, 再结合我国公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进行分析, 使学生对代议制的概念有了正确的理解, 从而对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有了全面深入的掌握。

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方法上体现行为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 才能达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易, 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 (2004重印) .

地理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探析 第9篇

一、地理教学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1、地理教学以环境与生态为主要内容。

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树立起人们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建立环境意识的前提, 是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自觉保护环境。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为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打下基础。地理教师要利用地理学科的这一优势,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2、地理教学中的生态教育内容丰富, 可以增强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环境意识的教育, 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环境, 教给学生相关的环境知识, 引起学生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关切,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这些都需要地理教师来完成, 通过地理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破坏自然环境带来的后果,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保护环境。

二、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生态环境意识

1、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意识。

目前, 世界比较关注的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危机等, 这些都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对自然的破坏, 要改变这些问题, 就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才能保障人们自身的利益, 所以, 保护生态环境要从人类自身入手。因此, 地理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树立起自觉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意识。

生态环境参与意识就是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为自觉行为, 形成自觉参与的良好习惯。地理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事务, 通过参与环境活动来丰富自己, 培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变生态环境意识为自觉行为, 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道德意识。

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感与责任感,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 树立起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观, 坚持环境保护, 维护环境质量, 保护好生态环境, 使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和谐共处。

4、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

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具备环境法的思想、知识、观点, 明确人们对环境的责任、义务, 能够做到知法、守法、不违法, 还能运用法律手段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

5、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意识。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1、地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生态环境基础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 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些生态环境信息, 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我国国情, 来看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学生以辩证的观点来看生态环境,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乡土地理, 了解周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要结合学生身边实际环境, 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2、地理教学从社会生活环境出发, 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了解生态环境知识。

地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地关系, 在教学中需要涉及大量的生态环境知识, 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环保问题遍及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比如, 天气的骤变、生产的循环、生活中污水、电器、垃圾等。我们有比较熟悉的沙尘暴, 是黄土高原很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沙尘暴的肆虐, 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敲响了警钟。教学中, 可以围绕这个话题, 让学生思考沙尘暴是怎么来的?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怎样才能预防沙尘暴?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寻求答案, 用生活体验来感受环境变化, 能够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同时也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很多,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就能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信息, 联系生活进行环境教育。

3、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地理教学中, 可以增加地理环境教育活动, 让学生通过环境体验, 探讨生态环境问题, 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比如, 可以通过环境公益日做宣传, 在一些环境重大节日内, 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关环境方面的宣传活动, 提高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可以通过野外实践,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感受事物, 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可以带领学生调查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了解环境的破坏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写出总结与报告,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4、地理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 组建环保社团。

地理教学中, 可以实行开放性教学,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工业区等进行参观,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学生思维活跃, 参与意识强烈, 可以组建环保社团, 利用节假日进行环保宣传、社会实践等活动,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总之,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 要充分借助地理学科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树立起学生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培养学生自觉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 而提高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地理教学在生态环境教育中的作用出发, 分析地理教学中应该培养的生态环境意识, 探索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学,生态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翔:论地理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9

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育微探 第10篇

一、海洋地理教育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 海洋地理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非得到普遍的重视。

(一) 教材中“海洋地理”知识的淡化

2010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国内全面推广。新课标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其中, “海洋地理”作为模块的知识单元收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 但“海洋地理”在原来的高中地理中是必修内容, 现在转变成选修内容。也就是说, “海洋地理”知识可讲可不讲。目前高考注重的是学科本位知识, 不经意地淡化了典型地理问题的普及, 许多省份的高考甚至对“海洋地理”知识模块不作要求, 这使学习“海洋地理”知识的几率大大降低。

(二) 教育的表面现状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海洋国情和海洋权益的教育只停留在学科知识的表面。

在旧人教版教材中, “海洋资源”是必修模块, 其中经常考查到的知识点是“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寒流和暖流”, “海洋环境问题”“海洋保护”等知识很少考查。在高考指挥棒下, 高中地理教学只注重讲授海洋地理的知识与技能, 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启发不到位。这种教育现状导致学生对海洋地理的认识只停留在文字教材上, 而对“钓鱼岛争端问题”“南沙群岛主权争议”等问题模糊不清。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育的思考

高中地理教材中, “海洋地理”包括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权益四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时代要求, 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海洋地理教育。

(一) 在“海洋和海岸带”教学中树立学生海洋国土意识

“海洋和海岸带”部分以探究海洋地理基础知识为主, 强调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介绍海洋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有关海洋自然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 并通过对海岸带地区的自然景观及开发利用等问题的初步认识, 关注海洋与陆地、海洋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更深层次问题。

根据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政府的主张, 我国在“四海一洋”所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 接近陆地面积的1/3。1996年5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视察祖国沿海地区时, 明确提出我国人民要增强海洋国土意识, 这是大势所趋, 形势所迫, 而讲台是我们国土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 在“海洋开发”教学中培养学生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海洋开发”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1.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资源;3.开发海洋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4.海洋资源开发保护中尚存在较多的问题。特别要强调存在的问题, 如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海洋资源相关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这部分的内容, 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海洋化学、生物、矿产资源开发, 探讨海洋动力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外, 还要突出海洋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价值, 以增强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在“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教学中提高学生海洋资源安全意识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将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其主要特点是污染物的来源广、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大、防治困难。据估计, 我国海洋总污染量80%来自陆地, 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 主要包括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捕鱼及海水养殖业等各种海洋生产活动, 以及损害海水质量、减损海洋及海滨优美的环境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 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海洋资源安全意识。

(四) 在“海洋权益”教学中强化国家海洋主权意识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后, 原属公海的1.3亿平方千米海域划归沿岸国家管辖, 其面积略小于全球陆地总面积。由于管辖范围的不同, 所占有的海洋资源与沿海国权益均发生重大变化。“海洋地理”模块是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开设的。

海洋权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权益争端的实质就是海洋资源争夺, 是经济利益的争夺。在黄海区, 存在着我国与朝鲜和韩国的渔业利益争端;东海是中、日、韩三国渔民共同作业的渔场, 渔业矛盾很多。此外, 东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也存在争议, 主要有日韩84000多平方千米共同开发区内的油气资源争议、东海中部油气资源争议、钓北坳陷油气资源富集区争议等。如果钓鱼岛归日本, 我国将损失海域面积6~7万平方千米, 油气资源16~18万吨。南海的渔业利益和油气资源利益争端更加尖锐, 南海南部我国断续国界线以内的油气资源争议区约27万平方千米, 涉及资源量约78亿吨 (主要在万安、曾母、文莱—沙巴盆地) 。周边国家在我国断续国界线附近每年开采的石油达5000多吨。

上一篇:混合产权下一篇:封面装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