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形成范文

2024-06-10

品德形成范文(精选9篇)

品德形成 第1篇

一、坚守社会主义阵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条件。因此,品德教师在教学涉及关于爱国方面内容时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通过讲述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看到中国老百姓处处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欺负, 伯父告诉他这是因为中国不振所致。上修身课时,校长问他为什么而读书,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有一颗如此伟大的爱国之心,他热爱祖国的故事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启迪。此外,《一面五星红旗》中的“我”和《梅花魂》中的祖父拳拳的爱国之心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

二、以人为本,渗透自强不息教育

自古以来,从“李冰修堰”“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到“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到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行为风范,都贯穿和昭示着中年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精神的渗透。如《尊严》一文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穷困潦倒,可他不自卑,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应有的报酬,经过奋斗,他终于成为西方赫赫有名的红色资本家。又如《向命运挑战》一课,讲述了霍金靠勇于拼搏的精神战胜病魔,并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品德老师教学相关内容时,可以引用霍金自强不息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有不怕困难、自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一定要争气》、《爱迪生》、《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等文章都在向学生渗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故事都是品德教师渗透自强不息教育的好例子。

三、整合学科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品德课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文章,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大自然,否则,人类将自食其果,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环保方面的文章很多。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鸟的天堂》、《昨天,这里是一座村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路旁的橡树》、《只有一个地球》等文章都涉及环保方面的内容。 品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教学有关环保方面内容时,应大力进行学科整合,通过各种实践,如参与社会调查,出板报,手抄报,歌咏,撰写调查报告比赛,等等,对科程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并自觉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四、彰显美丽人性,启迪关爱他人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曾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诚然,关爱他人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它将给人带来快乐与温暖。然而,如今的中国小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大多深受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往往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当中很多人只懂得享受,从不懂得体贴别人、关爱他人,有时甚至表现得极端自私。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小语教材中,涉及很多关于关爱他人方面的文章。如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讲述了一个名叫阮恒的孩子虽然自己十分害怕抽血,他甚至误以为为别人献血自己就会死去,但是为了救活朋友,他还是咬紧牙关勇敢地献出鲜血。本文生动地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好榜样。通过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够学习阮恒珍惜美好的友谊, 懂得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的精神。

五、关注学生成长,陶冶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自古都是人类所崇尚的美德。古代,中华民族就极力推崇“奉公以勤,律身以俭”的美德,反对懒惰、奢侈的恶习。当代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平时班级里还经常出现家长到教室代替学生值日的现象,这很不利于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对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方面教育的文章很多。课文《幸福是什么》写了三个男青年勤勤恳恳地劳动,他们分别做出了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即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篇文章歌颂了自立自强、靠勤劳谋求幸福的精神。

六、感悟诚实守信,提高道德修养

品德形成的滞后性 第2篇

从三个系统考察,学生获得知识,即使是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融入学生的思想,或曰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在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正价关系和负价关系同时存在,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同样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对认知与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不是别的什么,信念就是坚信不疑的思想。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意和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了特定的品德。

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品德的形成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使品德形成具有滞后性。这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内部原因,即根本原因。

2.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对同一对象往往产生彼此不同的评价,甚至很难发现两个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完全相同的,这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当然,只要社会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文化,也就必然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对于这个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因而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国际交往,经济上彼此渗入,产生了诸多“接轨”现象,不同的价值观产生激烈碰撞,使重视传统的国家努力昂扬民族精神。然而价值观念多元化业已成为现实。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本来就分散、不稳定的思想,更加难以集中、稳定而形成信念。这是产生品德形成滞后性的外部原因。忽视或过分强调这个方面的原因,都会贻误德育工作。

3.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

任何品德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因为教学是以知识为认识客体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实现学习目的`。因此,教学必须有自己的特殊环境。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将自身和社会大环境相对脱离开来,否则,教学就无法存在。因而在我们的教学里也就必然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这样在教学中,一方面是品德认识的迅速积累,另一方面是品德行为的“匮乏”,结果是坐而论道。品德是在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又是通过行为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就没有品德的形成。只有使学生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于稳定的统一。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弊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的原则。

如果说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一般原因,那么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则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特殊原因。

亲历: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路径 第3篇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品德教师追求的目标,但低效的课堂现实始终困扰着我们。一次成功的教学体验,让我突然间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是发生在10年前的事。为了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好《人要有毅力》(原浙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第12册)一课,我想到了本社区的残疾青年李一强。他身残志坚,开办了家庭文化室,还练就了一招双手夹笔写字画画的绝技。他的事迹多次被各新闻媒体报道,他本人和其创办的家庭文化室也多次得到上级的嘉奖,后者更成为了我校的德育基地之一。于是,我萌生了走出教室到那里去上课的设想。教研员教师马上给予肯定,并提供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

上课那天,我把学生带到了李一强家庭文化室。学生一见到全身肌肉萎缩、骨骼变形、体重只有三十公斤左右的李一强,都感到很震惊,激起了强烈的同情心和进一步了解他的想法。接着,我组织学生参观“李一强家庭文化室”,欣赏李一强所创作的书画作品,阅览李一强所取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状。他们不断发出由衷的赞叹声,敬慕之情油然而生。然后,我组织学生与李一强面对面地交流,请他结合学生的问题介绍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很多学生凝神注视着他,有的还紧紧地攥着手,再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憾。在此基础上,我又请李一强所在村的团支部书记补充介绍了他的感人事迹。最后,学生交流了自己的感想,有几个同学说着说着就哭了,更多的同学禁不住热泪盈眶。

课后,老师们普遍评价这节课体现了课堂的高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相当深远。为了证实课堂的有效性,一个月后我找该班班主任了解情况,他告诉我:经过那节课,很多孩子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变得懂事了,变得坚强了,变得愿意面对困难了。

反思这节课,应该说取得成功的因素有许多,但是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亲历生活现场,使学生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大家知道,要使德育课堂取得实效,必须实现两个转化,即把品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而无数实践证明:只有当人经过内心体验,产生了认同、敬畏、信任或拒绝、厌恶、羞愧等情感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两个转化。因此,我们在品德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亲历,帮助学生在亲历中获得体验,形成感悟,明白道理,习得行为,提高素质。

引导学生“亲历”的实践与探索

1.现场亲历和“拟境”亲历

有了那节课的成功体验之后,我多次把学生带出教室,把他们带到校园、社区、工厂、田野、商场、菜场等现场去亲历,教学效果十分明显。那么,除了亲历生活现场,还有没有其他的亲历形式呢?

又一次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上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一课。这是一个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的领域,但面对吸毒人员低龄化的现实,这样的教学又显得格外需要和迫切。怎样才能让孩子触动真情,获得切实感受,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呢?我一直苦苦思索。这时,教研员提供了一个信息:我区公安局专门设有稽毒科,他们曾经做过相关图片宣传。获此消息,我马上来到公安局,借到了一组完整的禁毒宣传图片和一份宣传单。

借到了资料,我便在教室里模拟展览馆,布置禁毒宣传图片展,组织学生“亲历现场”。图片中的瘾君子毒瘾发作时会用烟蒂烫自己的手,甚至砍掉自己的手,在鼻孔里插入牙刷。有的人把父亲视作生命的军功章也换成了毒资,有的人因为挥霍完了家里所有的钱,就只得去偷去骗,甚至抢劫杀人,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学生观看展览后,对毒品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反感情绪。有了这样的体验,老师自然无需赘言。

反思这节课,我受到了新的启发:教学中,很多时候会找不到适合学生亲历的现场,或者到现场去投入太大,在时间、物力、精力上不允许。所以,我们也可以在教室里创设模拟现场,引导孩子在“拟境”中亲历。

新课程实施以后,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过新年》(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一课时,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教室里精心布置了模拟场景:门旁贴着一幅春联,中间倒贴着一个“福”字,教室里张灯结彩,挂上了“鞭炮”和“红辣椒”,广播里播放着歌曲《过大年》。学生一走进这个模拟世界,过春节的情景就一一浮现在脑海中,相互的交流变得十分热烈。显然,是这个“拟境”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丰富了学习的素材和话题。

2.课中亲历和课前亲历

不同场地的亲历获得成功以后,我又开始摸索和探寻不同时间的亲历形式。

(1)亲历课堂活动。

玩一玩,亲历游戏。在杭州市的一次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执教《学会合作》(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一课。课堂上,老师先组织学生开展“两人三腿跑”的游戏,然后请失败的同学谈感想,又请胜利的同学谈成功的经验。学生因为在愉快的游戏中有了亲身体验,所以充分感受到了合作带来成功的快乐,也深刻体会到了学会合作的必要。

做一做,亲历活动。同样在一次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一位老师在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多方面感悟时间,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上课不久,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口算题,让学生做一分钟,初步感悟到一分钟是很短暂的,必须抓紧时间;接着,教师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群情激昂,有的跳绳,有的做下蹲,有的踢毽子,有的读书,有的画画,有的背古诗……活动后,学生感悟到一分钟不仅短暂,还很有用,从而认识到一分钟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这节课中,教师没有说教和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做一做的活动中去自我亲历,自我体验,逐渐深化对时间的感悟。

演一演,亲历角色。让学生暂时把自己当成现实的客体,不仅按照客体的立场、观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且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也能让学生获得更深的体验。如我在教学《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原浙教版《思想品德》第7册)一课时,分别让学生扮演民警、红绿灯、车子、行人等。遵守交通规则的,给予奖励;违反交通规则的,“民警”对其再教育。在角色扮演的亲历过程中,学生很快掌握了有关交通法规。又如教学《热情对待学校来客》(原浙教版《思想品德》第6册)一课时,我在让学生明确“学校来客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的知识后,创设了接待学校来客的表演情境。通过表演,学生待人有礼貌的品行得到了提升。

(2)亲历课前活动。

最近,笔者要上《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一课。在试教前,我下发了这样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做一次调查,进行课前准备:

虽然孩子们平时天天和这些人打交道,但是对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绩和背后的故事知道得并不多,进行这次调查就是要让孩子们走近身边的人,去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和光荣。因为全体学生课前都亲历了调查采访,所以在课堂上交流得很热烈,比听老师或同学介绍感受要深切得多。

教学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我们的品德课在课前都会安排学生做一些准备,或者收集资料,或者调查访问,或者制作物品,或者排演节目。让孩子去亲历课前准备,不但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而且能让孩子在亲历的过程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受到很好的教育。

对“亲历”式教学的反思

回顾和反思几年来在品德课堂中强调“亲历”的经历和取得的成效,我觉得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我们在研究中积累的亲历现场、亲历“拟境”、亲历课堂活动、亲历课前准备等具体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更多地亲历了生活,获得了更真实长久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实现了德育过程中的两个转化,解决了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所以,对于品德教学来说,亲历应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条重要路径。

(2)提倡亲历,也是激发学生品德学习兴趣的需要,更是尊重学生、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亲历会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美好回忆。

(3)我们提倡亲历,并不是否定其他的德育途径,讲述等方法依然适用于品德课堂。而且也并不是说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都要全体学生来亲历,只不过当我们要让学生获得真实长久的情感体验时就要多让他们去亲历。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亲历不只是手段,更应成为我们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小学生品德形成中的桎梏 第4篇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 学生各种知识的获取、习惯的培养都是在学校中形成的, 所以老师自然就成为他们眼中的榜样。他们崇拜老师渊博的知识, 这种知识的熏陶, 对他们道德的判断会有一个指引;老师在平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期望, 会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 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很多的调查表明:老师的风格对学生会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例如, 有的老师强制专横, 学生在这种威严下往往会欺上瞒下、彼此缺少合作、弄虚作假等;有的老师对学生放任自流, 学生对自己没有约束, 所以不仅道德品质差, 学习也不好, 不懂得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而有的老师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位置上,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主型的教师”, 他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从细小的事情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互助心, 这样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呈现在学生稚嫩的眼里。因此, 教师应严于律己, 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和行动的楷模。

二、家庭生活的漠视和缺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人之初, 性本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家长只关注对孩子的物质满足, 却疏忽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也有的家庭父母离异, 孩子由于受家庭的变动, 产生心理变态, 出现内向、懦弱、忧郁等行为特征;还有的家庭由于不和谐的氛围, 孩子长期处于惊慌和恐惧中, 形成如打架、骂人、逃课、说谎、不合群的行为。这些家庭中的种种都对孩子建立起来的薄弱的道德观念起着冲淡和充斥的作用。

在种种不良现象的影响下, 我们如何去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一) 从社会的积极面去汲取营养

社会生活中有健康向上的东西, 也有污秽。但是我们的国家还是从多角度对小学生进行熏陶, 大至广播、电视、网络等, 小至学校、社区、广告牌等, 力图从全方位去影响我们的少年儿童。这些先进文化可以塑造美好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 传播正能量, 使少年儿童明辨是非、美丑、善恶, 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从小从积极方面去汲取营养, 以免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

(二)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和作用

1.学校应该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精神, 把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摆在重要的位置。配备专业的教师, 探索课程的内涵, 改进专业老师的思想和教学方式, 让学生改变观念, 乐于参与到这门课中来, 从而使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中。

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 小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领悟很多老师所说的道理。我们提倡“寓教于乐”, 那我们就可以想办法把德育元素蕴涵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引领学生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增强对不良影响的免疫力。丰富的课外生活, 因地制宜的各种富有趣味课外活动, 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 对孩子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把主题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和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有机结合, 通过不同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比如学校在重大节日开展以班会、队会、手抄报形式的感恩教育, 从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在这种形式的引导下, 随着情感教育的深化, 学生的行为会从日常生活、学习的事情引发, 由小知大。

4.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绝大部分责任一般都在班主任肩上。新形势下, 对班主任专业化进程提出了新要求, 班主任不仅是老师、生活辅导员, 更应该是心理咨询师。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通过宣传、研讨、经验交流和培训等方式, 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所以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应当尽快提上日程。

(三)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 良好的家庭、家教及家风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一直在提倡学校、家庭、社会要合作,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品德等习惯的养成, 否则其中任何环节的脱节都会使其他两方的力量徒然。严重的还会出现学生的心理冲突, 增加其混乱性, 从而影响其道德品性的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现在出现的很多“问题”儿童,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由于家庭父母的离异, 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有的是一些“留守”儿童, 隔辈之间情感的隔阂使孩子的情感无所依, 从而放任自己, 步入迷途等。这些真实的事情都在警醒着我们, 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认知和情感的归一。

学《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收获 第5篇

福泉市仙桥乡陶军小学 王晋琼

在《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的学习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分为他律与自律阶段。0-9岁的孩子由于处于品德形成和意识培养阶段,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和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监督。这就是所谓的他律。而大一些的孩子由于积累了一定的品德判断标准,开始有了自我判断的意识,并自觉的与自身进行对比,使自己符合品德标准,这就是自律。” 也就是说,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去教给他们什么是对的,符合品德标准的,并且对他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加强监督管理。而三年级以后的孩子他们已经形成一定的品德意识,会对自己进行品德自评和向品德标准靠拢,这时候老师会相对轻松。那么,我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学生从低年级就注重品德形成的培养,那么,高年级以后品德管理将不再那么困难。也就是说一切要“赢”在起跑线上,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千万不能放松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多花点时间和力气观察孩子、陪伴孩子、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也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喽。

浅议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途径 第6篇

前不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洋遭遇室友投毒,经抢救无效死亡,黄洋的一名室友因涉嫌投毒被警方带走。两位本有前途大好的研究生,一位中毒辞世,一位则身陷囹圄,不得不令人感慨。如果学不会勇敢面对,不知道如何调整心态,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应付生活中的困难,就容易积累恶变。怎么唤起我们心中的爱,怎么唤起孩子们心中的爱——对人类的爱,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同学的爱……也许这是我们处在这个现代化转型期时代的教育者都该认真去寻找的答案。深刻地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视为简单的技能培训,切不能忽略人品而重于技能;培养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思想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舍本逐末。

俗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实质是就是指幼儿时期的品格能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今天我们的孩子身上缺少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许多孩子性格中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懂谦让和关爱他人,不会遵守规章制度等问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可以决定他们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具备良好道德情感技能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加幸福、自信,一个懂得与同伴合作交往关系融洽,一个懂得尊重别人、同情和关心他人,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适应性的人,必然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他本人也将生活更加幸福。

我认为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幼儿园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基地”。

1.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与日常热点事件相结合

关注日常热点事件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的教育

例如,当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这样引导孩子:

“那里的小朋友没有家了,小朋友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

“我会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冷极了……”

“那咱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我们应该帮助那里的小朋友。”

于是,我们开展了《我为地震献爱心》的活动。有的孩子从家中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捐献给灾区小朋友,有的孩子从自己的储蓄罐中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还有的小朋友捐出了灾区小朋友最缺少的文具。然后孩子们一起来到邮局,向地震小朋友寄去自己的一片爱心!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幼儿的自我体验,也就是通过这种体验,帮助幼儿认识了生命的价值,体验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也使幼儿的体验更为丰富,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孩子们也从中懂得了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是爱心的体验,付出爱是快乐的,快乐也就是健康的。

2.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分析评价,从而形成健康的道德行为。

幼儿期的情感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还不善于控制或调节自己的情感。他们情绪变化很快,很不稳定,极易受别人的感染。我们采取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以正面激励为主的方式随机而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调控自己的情感,养成健康的道德行为。实践小例:小朋友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老师,他推我!”“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哇!”( 哭声)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这时我一边洗手一边哼着儿歌“你不推,我不挤,一个挨着一个,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们听了非常的新奇,一下子乱哄哄的教室内安静了。

就这样,通过一次不失时机的暗示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受到了感染,虽然没有老师的循循善诱但他们也学会了调控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

3.集体健康行为指导与个别健康行为指导相结合

实施集体教育的幼儿园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利场所,同时就培养各种卫生行为习惯而言,首先应该对幼儿集体进行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人差异,所以,教师在集体健康行为指导的同时必须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比如,对某个常常尿裤子的孩子多些关心和爱护,教他穿脱裤子的技能时多一些耐心并且多提醒他及时入厕等等。

二、家庭是幼儿形成道德品质的“摇篮”。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它就像一只孕育生命的“摇篮”,让孩子的道德品质在此破土发芽。幼儿在园中所受的教育往往需要在家庭中得以继续、延伸和发展,我们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幼儿园获得的一个观念或者一项行为规范,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承认或支持,就很难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中巩固。实践小例:曾看到如此一幕:孩子回家坐在妈妈自行车上喝牛奶,完后把空瓶给其母亲,说要扔到垃圾筒里,可就近没有垃圾筒,这位母亲就顺手往路边一扔,孩子出现了瞬间的惊讶,继而又恢复了他的天真活泼。这种类似的小事时有发生,究竟让孩子去听老师呢还是去学妈妈呢?真是叫孩子们左右为难啊!这样在同一件事上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出现了很明显的分歧,使老师花了许多精力对孩子进行的环保道德教育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品德形成 第7篇

1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

如今,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给中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 我国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 主流是健康的。但是,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缺乏;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积极性不高;法治观念淡薄。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一项统计表明,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劳动观念淡薄, 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私、狭隘,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中学生当中不同程度的滋生;依赖性强, 不能自立;少数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差, 一遇到挫折就委靡不振……如此种种问题, 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 非常不协调, 着实令人担忧。

2 影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现实状况, 追根溯源, 是由于目前存在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2.1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中积淀的民族心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准则, 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品德发展的方向、程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社会道德观念, 也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竞争性、功利性的特点, 在青少年价值观念上的表现就是:对现实物质功利的重视, 对生活舒适和丰裕程度的追求, 对职业地位的要求, 这些成为青少年生活理想的鲜明特征。随着商业化对一切社会领域的冲击, 盈利意识对物欲的追求, 对尚未完全形成人生价值观的青年学生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很大的。尤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大量信息, 同时, 网络上暴力与色情的消极影响的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公民道德水平的低下、诚信的缺失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塑造起着消极的影响。这些导致了中职学生的种种不良品德。

2.2 家庭因素

在中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家庭因素影响着他们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家庭的结构, 物质生活条件, 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 家长的品德修养,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家庭气氛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品德发展。

破裂的家庭 (包括父母离婚、再婚、抛弃、母亡、父亡等) 会给学生带来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情感冲突, 使其容易形成不良品德, 知识分子、干部职员、工人、农民等职业类型的家长, 他们子女品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 由于他们对子女的自觉教育程度及教育方式不同, 也影响其品德的形成。良好的教育态度可以使子女朝着积极主动的、友好安定的方向发展, 否则将导致子女的攻击性、反抗性的增强;另外, 和睦的家庭气氛下学生的品德状况优于紧张气氛下的学生, 因为和睦的家庭充满了信任、民主、爱护, 子女对家长出于理性的尊重而能够真正地接受其教育。

2.3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在中职学生品德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各科教育中, 教师有意识的贯穿德育内容, 如歌咏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 课外小组活动、公益劳动、军训、校内外实习等都有益于学生品德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各种活动中, 都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一定影响。如教育管理体制, 学校各类生活制度, 校园环境建设, 校风的建设, 校园文化以及教师的教育态度, 等等, 对中职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春风化雨般的作用。

3 加强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培养是一个外在教育的内化过程, 是培养和发展其知, 情, 意, 行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 我们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要认真研究中职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和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网络, 为促进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3.1 学校方面

3.1.1 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对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建立各种督导和考核机制, 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比如: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职工履行育人职责考核机制。

3.1.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的主要渠道作用。

在日常学生管理中, 我们注意到一种倾向: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 很容易与富有爱心的教师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 对教师的师德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

3.1.3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

结合。实践感悟是打开青少年心灵、培养优良品质的钥匙。由于中职学生大约在16-17岁, 活泼好动, 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而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 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把掌握思想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实践之中。

3.1.4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环境育人功能

环境的熏陶具有很强的教育感染力, 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和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对于培养人才至关重要。

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同时, 还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 利用校园网络、图书、橱窗、板报、歌咏、文艺演出、礼仪礼节大赛和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 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 寓正确思想、高尚情趣于活动之中, 创建清新的文化氛围。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特殊作用, 坚持环境育人与其它工作并重, 积极开展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并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

3.2 家庭方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 有些父母想方设法送孩子学习各种本领, 生怕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的竞争中落伍, 但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却忽视了品德的培养。要知道家庭是子女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作用。青少年的品德情操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观察学习而来的, 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 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 做出表率。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 让孩子从身边所尊敬的人那里, 找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3.3 社会方面

将学校的德育管理纳入社会的“大德育”管理系统当中,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社会的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要净化文化出版市场, 优化学校周围环境, 加快社会改革的进程, 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社会正气, 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对新的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进行分析, 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形成当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原因;以及针对上述原因, 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 分析和探究如何加强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品德形成 第8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

当前, 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新课程改革, 努力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的第三条明确提出:“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 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 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1]学校教育应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形成, 发展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形成,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问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总是教学的主角, 而学生只是教学的配角。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多少, 学生学多少。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 越来越“不想学”, 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被扼杀了。因此, 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调查和探究。

在教学中, 我坚决改变以往满堂灌、教师主宰课堂的教法, 努力创造充满个性、自由轻松、弥漫着创造意识的课堂气氛。如我在讲授九年级《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这一框时, 在花样年华的歌声中导入新课, 展示课前学生搜集的有关鲁迅、周恩来、钱学森的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之所以能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 是因为他们从小树立了远大理想。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理想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理想和现实之间为什么总会有些差距?实现理想的途径是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做到惜时如金, 发奋学习, 长大报效祖国。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中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同时, 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 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得到了共同提高, 实现了互动双赢。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越来越“想学”, 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不断被激发, 而这正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的,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自主的学习过程。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我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方法, 因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 才能乐在其中, 才能勤奋学习。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 活泼好动, 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保持比较久的注意力, 我在教学中结合思想品德这门课的特点,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利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 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框时, 先用多媒体显示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我国2010年自然灾害的背景材料,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然后结合背景材料设疑: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给了我们哪些警示?你认为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各种自然灾害, 我们应如何做?这样利用背景材料设疑, 学生兴趣盎然, 迫切希望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学习课文。随着背景材料的解疑, 学生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 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威胁着生态平衡, 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认真理解后知道, 青少年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依法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不做破坏、污染环境的事, 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等。这样的教学能吸引学生思考、观察、探索, 并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重视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斯指出, 在半个世纪前, 人们从大学毕业后, 大约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之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 这个数字缩减为2%。这意味着, 当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2]学校和教师不可能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他们, 而只能授之以“点金术”, 也就是教会学生自己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自主学习就是“点金术”。只有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 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作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和选择, 有计划、有目的地获得知识, 并且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深化发展知识。教师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有助于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其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使学生乐学、愿学很重要, 而使学生会学更关键。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 决定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 因此,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真正地“授之以渔”, 要改进课堂教学, 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 而且要指导他们“会学”。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拟订计划的能力, 以及学会预习的能力,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 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课, 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自学、表达等能力得以养成。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 着眼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九年级中考第二阶段热点问题专题复习时, 学生不知道如何复习, 我就要求学生注意把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 学会运用教材知识对时事热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思考, 或用教材知识来认识、说明热点问题, 或用热点问题来印证、充实教材知识。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激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对学法的指导,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课本知识, 而且学会怎样学习,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鼓励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而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课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 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变得积极主动, 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 提供质疑的契机, 教给质疑的方法, 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产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力, 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力。其次, 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课结束前, 根据学生的表现, 评选出“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 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合作!竞争!》这一框时, 结合奇虎360与腾讯QQ不正当竞争的事例, 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合作与竞争是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奇虎360与腾讯QQ应如何在竞争中合作?你在学习上有竞争对手吗?你觉得他们对你的进步有影响吗?让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去质疑, 以激发学生好奇求知, 唤起学生求疑兴趣,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发表独到见解, 使“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和“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如何做人”这一教学重难点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得到解决。

五、善用评价激励, 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合理的评价, 能给学生以帮助, 给学生以鼓励, 给学生以信心, 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反思自主学习过程, 领悟总结学习的思路与策略, 学会“怎样学习”;促进学生将其所得推广到各种新的情境,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广泛迁移, 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对部分学习困难、品德有缺陷的学生, 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易于形成良好的品德。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和过程等作出积极的评价, 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真诚地赞美学生, 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有时, 即使学生答错了问题, 教师也不要轻易地指责和批评, 而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用平等的态度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促使他们更好地主动探索。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时, 结合制售“毒饭盒”、“地沟油”等严重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事件,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的学生说国家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有的学生说国家要加大执法力度, 评价时用“你的答案虽然不是很完美, 但老师非常欣赏你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你如果从国家、消费者、企业和经营者多角度考虑会更全面些”。这样, 合理地评价了学生, 激励了学生更好地前进, 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用全新的教学观念去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 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相信, 通过我们的努力, 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就一定能够铸造他们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6.

品德形成 第9篇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泯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然而,过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又给他们幼小心灵抹上了层层阴霾,在家倍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就比吃穿、比玩阔、霸气……,缺乏伦理道德教养和国家政治信仰的教育。其主要表现为:娇生惯养、厌学逃学、挥金如土、好吃懒惰;道德败坏、丧失伦理、情趣低下、言行粗暴;缺乏信仰、思想叛逆、性格倔强、不受管教等,请看以下几则案例:

案例一:

【娇溺的爱几时休——从小娇惯15岁终入狱】圆圆两岁时父母便离异了,母亲因为忙于工作,把她寄养在外婆家,过分的溺爱使圆圆从小就无拘无束,特别任性。母亲再婚了,圆圆又回到了母亲身边,几年来,母亲觉得欠孩子的太多,为了补偿女儿从小失去的爱,母亲对圆圆加倍地溺爱,圆圆更加任性了……。2002年,15岁的圆圆开始在社会上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学会了盗窃,渐渐加速了她的质变过程。这时,母亲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次,母亲并找圆圆谈话,没等母亲把话讲完,圆圆竟然把她母亲从楼道上推下来,造成骨折。母亲干脆不管了,任由她自由发展,摆脱了母亲的约束,圆圆更加胆大妄为,常常结伙打群架并盗窃,直到最后因盗窃罪,圆圆被判刑3年。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天经地义,但过分地溺爱,很可能会害了孩子,圆圆的悲剧就是最好的证明。圆圆的母亲用“爱”酿造的苦酒给每一个父母敲醒了警钟:对于自己的孩子,简单的、过度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真正塑造起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

案例二:

【传统伦理道德的泯灭——学生门事件】丑陋社会现象和低俗黄毒使部分学生伦理道德丧失,从陈冠希的“艳照门”开始,网络上相继出现了“上演集体艳照门”、“开平中学性虐门”、“慈溪摸奶门 ”及“湖南秋千门”等一系列的 “中学生门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对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发起了挑战。这表明部分中学生在传统伦理道德方面的泯灭,对社会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国家政治信仰的沦失

信仰是人人需要的,也是天生就有的,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包括国家民族信仰、政治信仰、生命崇拜、家庭主义、金钱物质、宗教信仰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会是多么可怕?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没有了发展的方向,只能被欺辱、被奴役,甚至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滅亡、被淘汰。据一分“心目的名人”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崇敬孔子、老子、孟子、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等名人只占10%,而“宠爱”香港、韩国、日本以及国外的明星等占到80%之多,这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中学生处于信仰的迷失阶段,学生把明星当作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常可以看见,在人头攒动的演出和比赛场地,集聚着多少星迷们狂热地为自己崇拜的明星摇旗呐喊,如醉如痴;在学校,甚至在家里,墙上,书包上,用具上,无处不是明星的画片,使自己随时模仿明星的言行举止,亦或是明星们的衣着法式来张扬自己……同时还成天关注明星动态,四处收集他们(她们)的资料,给他们(她们)写信来换得签名并以此作为莫大的荣耀,这些盲目的追星,最终给自己带来悲剧。

三、个体行为的过失

在今天,一些学生受外界不良环境和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追求玩乐、追求时尚、沉迷网吧、早熟早恋;个人主义、哥们义气、蛮不讲理、我行我素;吸烟喝酒、破坏公物、打架斗殴、赌博偷盗;为人不诚、不敬父母、不尊师长、骗师瞒父的不良行为,对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血的教训。

案例三:

【15岁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15岁少年小洪(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洪投案自首。小洪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由此可见,学生上网成瘾带来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案例四:

【哥们义气害死人】我县一中学初三(2)班学生刘伟(化名)躺在医院里,因失血过多而面色苍白。原来,昨天同班好友金彪找到刘伟,让他一起去教训教训初三(6)班的邵武,因为邵武总是带着一帮人欺负金彪。刘伟和金彪是铁哥们,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结果,他们和邵武一帮人恶战了一场,最后,刘伟被人捅了一刀,昏迷在打斗现场。

矫正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2004年3月国务院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里,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大力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青少年学生造就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力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与思想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德育工作又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使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更加艰巨而困难。

上一篇:劳动合同中止制度下一篇:最小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