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工作范文

2024-06-10

农村经济工作范文(精选12篇)

农村经济工作 第1篇

2010年中国粮食在连续6年增产的基础上再次实现增产, 总产达到5464亿公斤, 比上年增加156亿公斤, 增长2.9%, 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 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同时, 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农业部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将超过前4年平均水平, 连续第7年保持较高增速。

2010年以来, 中国农业生产经历了特大干旱、严重低温及洪涝等自然灾害,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也面临着复杂形势。中国政府连续第7年出台一号文件,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在年初预算安排“三农”支出8183亿元的基础上, 追加支农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

在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的紧要关头, 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冬小麦弱苗施肥补助等政策措施, 政策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 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发挥了显著作用。

当前, 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等新老问题仍然存在。专家分析认为,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 需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以及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提出将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 认真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并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增加投入。同时, 明年还将继续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分析人士认为, 这些政策将会在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得到进一步细化和部署。

农村经济工作 第2篇

中新网12月24日电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于1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了“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议上强调,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全力夺取明年全年好收成,巩固“十一五”好势头,实现“十二五”好开局,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增加供给、稳定价格总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新贡献。

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立足全年抗灾夺丰收,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实现粮食连续第7年增产,“菜篮子”产品稳定

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农村其他各业协调发展,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中央要求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为满足国内需求、管理好通胀预期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这5年,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机装备跨越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韩长赋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十二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体制支撑,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主要目标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在1万亿斤水平上稳步提升;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韩长赋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必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要把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作为“十二五”时期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重点加强粮食产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大城市郊区农业区建设、东部沿海农业区建设、农垦经济区建设、草原生态经济区建设。谋划和实施一批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如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建设、现代种业、渔政渔港、新型农民培养、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积极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政策,继续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民补贴、完善农业补偿机制、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完善农村改革政策。

韩长赋指出,明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明朗,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各部门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要看到,明年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多、起点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难度加大,保持农产品总量与结构平衡难度加大,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的难度加大,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加大。此外,保障明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难度也很大。对明年形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充分认识,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在态度上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在工作上不能有须臾的放松。

韩长赋强调,要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开局。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全力夺取全年好收成。发展生产保供给,就是要立足抗灾夺丰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促进主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物价总水平稳定;提高效益增收入,就是要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升能力促转变,就是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范风险保安全,就是要坚持不懈强化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市场风险防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就是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调动地方和农民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更加有效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继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

韩长赋要求,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能力。农业系统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提高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协作,形成推动“三农”发展强大合力。

会议由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主持。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牛盾、高鸿宾、陈晓华,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等部领导,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党组书记薛亮,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副厅级以上农口厅(局、委、办)、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主要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

农村经济工作 第3篇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推动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2009辽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大事 第4篇

一、落实农业补贴政策,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 稳定粮食综合补贴政策, 实现水稻、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 大豆良种补贴扩大区域;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研究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产品临时收储等政策, 稳定市场粮价, 保护农民利益。

二、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播种面积在4500万亩以上, 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3) 全面启动实施“4115”工程。 (4) 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作物良种覆盖率96%以上, 病虫害防治率95%以上, 新增省级测土配方施肥1022万亩。 (5) 大力促进农机化发展, 省筹措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5亿元扩大补贴种类和范围。 (6) 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拟评审省级示范基地30个以上。

三、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7) 切实增加务农收入, 积极促进农产品销售, 避免生产成本过快上涨, 节本增效。 (8)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9)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共培训30万人, 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 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0%;引导性培训20万人。 (10) 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实现33.5亿美元。

四、推行标准化生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1) 推进农业标准化, 推进“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品牌保护力度。 (12)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装备县级、完善市级、提升省级。 (13) 依法开展农资监管与打假专项治理, 依法抓好种子 (种苗) 、农药、肥料、农机具及零配件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夯实农业产业基础

(14) 进一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把重点任务与项目联系起来, 为保增长作贡献;统筹农业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 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推动和谐辽宁建设

(15)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以“一池三改”“四位一体”为主要内容新建户用沼气池8万个, 推广高效省柴节煤灶炕12万铺, 建被动式太阳能房20万平方米, 太阳能热水器7万平方米,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40处, 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 (16) 推进农村开发式扶贫, 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 加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定点扶贫。 (17) 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在全省建设1O个乡村清洁示范村, 每个村100个示范户, 探索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途径。

七、推进二三产业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18) 加快县域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对各县2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采取与贷款到位挂钩办法。 (19) 培育县域主导产业, 推进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发展, 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20) 实施项目牵动战略, 安排县域产业贴息资金2亿元支持项目建设, 新开工规模以上工业项目达到3300个。 (21) 推进县域第三产业发展,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 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2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强化技术集成配套, 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23) 加强农作物良种体系建设, 强化品种创新, 规范品种试验程序, 健全品种准入退出机制, 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备荒储备、价格监测和信息交换体系建设。 (24)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 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建设。 (25)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百万农民上网工程, 加大l2316金农热线宣传, 加快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农业上应用。 (26)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建设, 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计划培训农民200万人次。

九、创新各项农业制度,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7)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 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和权利;建立健全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矛盾纠纷长效机制。 (28)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规范流转行为, 加强流转市场监管。 (29) 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源头防范机制, 完善一事一议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 建立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 (30) 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导服务, 搞好《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立法准备, 争取年内出台;搞好20个省级重点示范社和100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与发展扶持。 (31) 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推进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四种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 (32) 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机制, 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十、加强农业法制建设, 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新农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计划 第5篇

XX村指导员XXX 根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精神及XX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XX村的实际,做到有形无形、虚实结合地开展工作。主要帮助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帮助做好村内规划,为村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村内规划着重长远,做好长期、中期、近期规划,理清思路,避免重复投入。积极做好相关的测量工作,制作规划图,确定方案,形成文字材料。依据有关政策,努力寻找解决办法、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做好村内规划开好“三个会议”,即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全体党员大会、村“两委”班子会议,要统一意志、统一思想、从而化解矛盾,统一行动,形成合力。

在村内规划过程中做到三个结合:

1、与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精神相结合,符合国家政策、法令;

2、与XX镇党委、政府的总体思路、规划相结合;

3、与XX村的实际相结合,如村俗民约、地理环境特点等。

二、充分利用XX村现有资源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XX村现有的资源及特点:

1、拥有大量的花椒资源,且深加工价值较高;

2、积累了几十年的圈混养殖经验,已初步形成了规模;

3、原为农业村,村民对农副产品的特性较熟悉;

4、村民以小型养殖、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季节性较强,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劳动力富裕。

针对以上的情况,提出几点构思:

1、针对XX村较多的花椒资源和丰富的圈混养殖经验的特点,努力争取外资的技术支持和项目对接;

2、对个人承包以技术指导为主,利用外资的人才资源,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培训、技术交流及业务咨询;

3、将富裕的劳动力与闲置的资源相结合,以集体经营的方式带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三、帮助做好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

要发动村民进行环境整治工作,防止环境的“脏、乱、差”现象的反弹。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的要求。

“道路硬化”——结合今年的道路修建工程,努力争取村内的主干道浇上水泥路;

“环境洁化”——结合今年污水处理及饮用水工程,做到排污系统长期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投入;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充分利用绿色环保可持续资源的优势,对一些废弃物进行集中、有效、回收、处理;

四、积极做好低收入农户的帮扶工作

根据2009年报送的材料,XX村还有很多低收入农户,其中包括一些五保户、低保户、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且无低保)。针对上述情况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通过对这些农户的走访及多方面的了解,摸清致贫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计划;

2、对低收入农户的进一步了解,与村“两委”班子确定年终慰问对象报挂钩单位,为挂钩单位领导年终慰问做好准备。

五、文化阵地建设

1、新建或修建部分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支持。(具体项目待定)

2、搞一些农村民俗文化和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凝聚村民人心,激励村民我爱我村的热情。

六、根据村级规划,帮助做好相关的建设项目 XX村近几年主要的建设项目:

1、村民的饮用水工程,2、进村道路的加固工程;

3、村内道路修建工程;

针对修建项目主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帮助制定规划,确定方案,做好预算;

2、把握并运用好有关政策,帮助向各级相关部门要政、要资金、要支持;

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6篇

[关键词] 经济政策指令;国家宏观调控;科学与效率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

1 引 言

1.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纵观近年来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增长状况,总体上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农业经济增长总体环境良好,这为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前景。第二,农业生产稳产增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基础性、稳固性的作用。第三,投资仍将稳定增长。第四,消费迈向新台阶。

由这四个特征,可以明显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能简单明了地判断出农业发展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作出的贡献与其发展潜力。

1.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广与深入,农村地区经济在党和国家统一指挥和领导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农产品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发展之重要性能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第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自古以来提供人类所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料以及发展其他产业的先决条件。第二,农业发展是社会整合与分工,国民经济及其他各生产部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给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2 农业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本地区部分农村实际工作的总结,目前家庭生产经营的模式,政府若再延续以往指令的做法明显不再奏效。作为指令性工作典型的工作方法之一——乡镇工作者喊口号抓工作,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面临难以为继的境地。可谓“明知已非计划经济却计划性地抓,明知已变市场经济却不好好抓市场。”

笔者具体分析一下指令性做法所表现的四个方面。

2.1 不当指令

首先,从基本经济政策方面,用计划经济已经过时的方法抓市场经济。比如:在年初偏强制性地下达种植某种特定农作物的指令,或者要求一年度达到一定数量的农作物产量,但农民或户主往往更倾向于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利益决定生产方向,这样政府所下达的政策指令最后变成了无效口令。这样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户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本应该在农户中所应有的威信,一旦涉及更加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事件,政府指令却失去了效力。

2.2 缺乏效力的中间环节

这一问题根据客观现实来看,往往出现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指令与政策的下达环节。处于这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因为各方面原因往往过多地注重对上级部门负责,一方面又忽视了对农户个体的责任,导致原本偏离科学性的指令更加远离效率与针对性,同时因为中间传达环节不同程度上缺乏合理规划与有效组织,最终使得到达农户手中的指令缺失该有的效力。

2.3 跟风跑的不良风气

在现实案例中却出现了政府部门忽视必要自然条件,单纯追求生产效益而盲目跟风开展农业生产。这在根本上是不科学,违背正常农业发展规律,并最终损害农民利益以及影响农业经济的最终发展的。

2.4 缺乏头绪的工作方法

纵观目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现阶段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步入一个面向市场,注重实际经济效益,寻求领域内结构最大优化与实际运作效率化的阶段。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来,如何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地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有步骤性地转变到发展现代化市场农业,科学化现代农业,效益化生态农业的轨道上来。这显然是我国各个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区域都面临的最优道路与挑战。而现实情况却是,面临有着强大发展机遇同时包含强大内部结构的现代化产业,如何下手,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下去,以及如何牢牢抓住其正确的发展方向,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从开始转变到最终顺利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欠缺一个科学性、前瞻性与利益长久化并重的发展计划。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以上所列出的问题,经过客观的分析和考虑,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不难发现。

3.1 政府政策的转变

首先,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政府各方面职能持续转变,政府机关各部门也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改革与改良。不同程度上政府部门对农业生产原有的干涉性与指导性削弱,各项行政指令以及审批步骤业已减少或者取消。原来个体农户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大大减小。而农户因为普遍上的个体化存在导致对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地获取,加之农民专业知识的缺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科学专业的农业生产与上市等信息的流通,使得各种有效的生产方法不能被有效地吸收采纳。

3.2 现有制度的必然结果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它代表着我国近年来全面改革开放在农村经济中的有力成果。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体农户单单注重个人家庭经济,而忽视集体经济利益,这样使得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户组成的农村经济区域体难以整合已有的资源,难以规模化的实现整个区域宏观上经济的发展进步。

4 解决措施

以上我们系统化地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工作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所产生的原因。下面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现实与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尝试着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与措施。

4.1 政府政策科学性

首先我们从政府政策方面着眼,政府政策作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指令性手法,通常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作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决策,往往能从一开始就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前提与稳固的保障。要成功地做好政策规划与调整,首先应当充分做好对市场前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动态。其次应当有机地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专业科学理论知识使政策科学化。同时也应当注重农业与各个其他产业的结合,形成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优化与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农业经济与其他经济领域互相促进吸收的格局。

4.2 沟通与理解

同时,我们应当考虑以往政策指令下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变单向指令为客观建议,让政府工作人员融入农民群众之间,切实体会弄明利益,与农民群众共同商讨,共寻良方。把区域宏观经济目标变为个体农户所能理解接受,并能积极采纳的实际行动。

4.3 专业知识的培养

从知识技术方面看来,我们并不缺较为先端的专业农业研究成果。我们所要做的事一方面大力发展各项农业研究,培养更为尖端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使得科技成果及时,有针对性地传达到农民群众手中。

4.4 注重交流与服务

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仍然在于上级政府与下级民众沟通的过程。我们政府与各级工作人员应当从各个途径,变“管理强制”型为“服务交流”型。只有政府部门与群众间切实做到了和谐的沟通与双向的交流互动,政府的优良政策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功效,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切实地体会到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成果。只有群众个体获得了自身利益,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才能富有效率,卓有成效地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晓颖,高翠敏.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296.

[2]王庆国.论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D].郑州:郑州大学,2002.

[3]陈东旭.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刘瑾. 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3(12).

[5]程晓梅. 农村经济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9).

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7篇

1 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农村经济工作习惯从上至下“一刀切”“春抓种, 秋抓收”, 这些方法对于原有集体经营的管理模式尚且适用, 而对于目前以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导的格局, 继续延续这种工作方式则已不再适宜。因此, 职能部门应积极思考工作方式上存在的不足。目前, 农业经济仍延用过去计划经济的模式, 市场经济发展被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束缚。主要表现:一是上级下达指标, 下级按照指标完成, 结果还是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二是“形式主义”严重。比如说, 若按常规到了春耕季节, 而农民还未开始耕种, 则乡、村二级为了应付检查指导, 基层各级干部齐动员, 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属于严重的形式主义。三是“跟风跑”。对上级组织的工作方式进行生搬硬套, 开展基层工作却只对上级领导负责, 没有从群众实际出发, 更没有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缺乏创新。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即面向市场、优化结构、高效优质的新阶段。引导农民依托专业合作社, 由传统的种植方式转变为绿色、观光、休闲、订单农业。使农民成为新型农民, 懂市场、会经营, 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文化武装自已, 同时还能用发展思维对待农业、农村, 成为现代化农民, 只有这样经济工作才算取得实际效果。

2 农村经济工作转变的思路

目前,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有其形成的客观因素, 不能单纯地归责于政府或干部。关健是探寻适宜的转变方式, 要针对现阶段农民的需求, 做好指导性、示范性工作, 发展专业合作社, 使农民由单一的家庭承包户转向合作经济组织,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此外, 要规范市场秩序, 加大技术、信息的宣传力度, 让农民由少知变多知, 由不懂专业技术到成为种养大户, 还要加强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这是基层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使农村经济工作体现实效, 重点应当在更新观念和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笔者认为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2.1 领导干部亲力亲为

树立农民发家致富是农业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思想, 积极为农民服务, 通过指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寻找适合的农业经济发展方法思路, 积极传授农民致富的门路和技术, 及时解决农民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2.2 走“市场路线”

过去领导干部习惯于走“上层路线”, 就是所谓的“跑官场”, 将从上级争取到资金和项目作为工作的业绩。而这种方法完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价值规律, 应通过“跑市场”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农民, 把优良的经验传授给农民, 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特色打造自有品牌。

2.3 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

随着市场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 发展经济的更大优势在于人才, 不应当只依靠上级的扶持政策, 更应关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通过更新知识、引进能人、培养年青知识分子, 为农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发展农业生产。努力使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 “少指挥, 多指导, 少伸手, 多给予”,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为开拓农业市场铺路搭桥。

3 新形势下做好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对策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就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 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就是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这是政府应该做而市场和农民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市场化服务系统、农民合作社会系统和政府公共服务系统。不同的系统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 具体可以分为4类:一是政府设立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的公共服务机构;二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济人等;三是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农村社会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四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村提供社会化服务。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是单个服务组织的简单相加, 而是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在这个统一体中, 各自发挥自身功能, 同时又相互联系、互相作用, 实现整体功能的扩展, 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 因此具体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3.1 理清组织职能

政府部门应优先为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 进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鼓励农民合作社、企业等组织为农民提供其他经营性服务, 由市场经济决定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减少政府的行政手段干预[1]。

3.2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系统

不断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设置;完善相关技术人员的上升通道, 解决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 进而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2,3]。

3.3 积极发展经营性服务系统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内容广泛、群众性强的社会经营活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仅依靠国家和集体经济远远不够。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 要鼓励和支持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4]。

4 结语

抓好农村经济工作, 要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抓手, 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着眼全局立足长远, 奏好规划、引导、组织、扶持、服务五步曲, 切实做到决策、管理、指导、服务的协调统一。

摘要:对当前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了转变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 并提出新形势下做好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对策, 以期为基层农村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工作,存在问题,转变思路,对策

参考文献

[1]于晓颖, 高翠敏.农村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4) :296.

[2]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J].山西农机, 2005 (5) :6-7.

[3]樊晓林.农村经济工作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今日新疆, 2009 (7) :13-14.

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思路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思路,主要措施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 一定要明确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 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稳定工作。所以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些任务是有必要的。

第一, 我们要从农村管理中着手, 主要是财务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在农村的财务管理还有资产管理上, 把关农村经济管理的部门一定积极的加强对我们农村财务民主管理的审计工作, 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能, 积极广泛的实行财务改革管理机制, 进而来确保农村资源的合理优化, 以及资金的安全运转。

第二, 我们要着重的从减轻农村经济负担来入手。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首要的任务就是减轻农民必要的负担。所以, 在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的过程中, 有关的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机构, 来做好有关经济监督以及管理的工作, 这就是主要包括对流动性的资金来进行统一的规化, 在劳动力上要加强统筹的管理, 以及肩负农民的监督检查以及上访等问题的落实, 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应的负担反弹的防治。

第三, 已经实现经济组织专业合作方面着手来构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要想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提高农民对农村市场来入手, 依据市场发展需求, 来不断的构建出多种形式的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的方式, 对社会化的服务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实现积极的探索, 并且还要借鉴其它地区的农村发展的经验以及引进先进的专业合作经验, 这些都是提高的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二、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 提高认识, 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加强农经管理工作, 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 是化解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 是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把农经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摆上议事日程。一把手要亲自抓, 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为农经工作正常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经费和设施。

(二) 加强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地要按照中央2000年3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 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 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 保持农经队伍的稳定。特别是乡镇农经队伍要合理定编定岗定员, 确保每个乡镇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将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农经工作机构, 应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及工作指导职能, 采取有效措施, 改善和强化农经工作手段。

(三) 加强培训, 提高农经人员素质。

随着改革的深入,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对象、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要大力加强农经干部的培训, 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工作队伍。

(四)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农经执法水平。

按照依法治国方略, 加快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行政规章, 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三项工作制度。一是农经执法责任制度。各地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和执法责任制, 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依据当地的分工, 履行好自己的农经执法职责, 二是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 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反馈和办案制度。根据农经工作中涉及的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 建立经常性的观察联系点, 及时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 及早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五) 加强调查研究。

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农经管理要转变工作方法, 加强调查研究, 特别是对涉及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 要进行深层次、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信息化的新要求, 继续加强农经统计信息工作, 搞好统计监测体系改革, 及时做好农民收入统计汇总分析工作, 为党委、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总之, 近些年来, 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早已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繁荣富强的关键动力。因此, 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 使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沿着科学发展观的道路稳定向前, 进而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需求, 早已成我国农村建设的首要重要,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瑞, 张文华.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10, (12)

[2]耿荣学, 陈国富, 杨明方.全面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北宁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调查[D].农业经济.2009, (12)

农村经济工作 第9篇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带动中间需求, 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 形成发展新优势。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继续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大力促进农民消费, 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

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的机制, 改善金融结构和服务, 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

关于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10篇

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资金不足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 各地政府都开始采取措施支持农村发展, 也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如对农村的粮食进行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等。但是这种程度的补贴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农村的发展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2 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 农村都属于经济和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 近些年来。虽然农村有了一定发展, 但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 教育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村仍有一大部分人员思想落后, 文化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 这样的状态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1.3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地区的管理比较松懈, 加上村民受自身因素的制约, 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 引进了破坏性和污染性很大的项目, 大量的土地被占用, 水资源被污染, 植被遭到破坏。虽然一些项目在短时间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但是不可持续发展, 长期下来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 同时还会导致环境恶化, 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1.4 农村生产较为分散

我国农村的生产模式主要以家庭土地承包和农户分散经营为主, 这就出现了农业生产较为分散的局面。农村的这种生产模式, 为一些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的缺陷是专业化程度低, 技术含量低, 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如果农村持续保持这种生产模式而不采取创新, 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从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发挥农村经济部门的领导职能

目前我国正在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动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需要落实, 农村的经济管理需要向着稳定化、长期化的目标发展。作为农村经营管理部门, 要充分发挥其职能, 宣传执行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 重视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 完善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 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2 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

完善的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 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 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强化领导队伍的建设工作, 采取各种方式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基层农业部门中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设置专门的岗位, 业务人员要固定, 不能频繁的更换。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充分发挥岗位的职能, 行政管理、监督执法等工作要严格执行, 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也开始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 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增加其经济管理专业知识, 提高经济管理能力, 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要注重经济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训,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增强其责任意识, 端正工作态度。另外, 还可以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农村经营管理队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加强调查研究

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 国家投入力度的增大, 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地区较多, 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 所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这就需要各地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为一些农业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2.5 完善制度, 加强信息化建设

农村主要以土地承包制度为主, 因此农村的发展也要围绕土地开展。严格化土地保障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 有效利用农村土地, 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扩大耕地面积, 耕种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发展农业生产时, 要引入高新科技, 积极推广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另外要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为农户培训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户及时了解先进的科技信息, 跟随时代的发展方向, 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

3 结语

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有农业资金不足, 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生产较为分散。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主要有发挥农村经济部门的领导职能, 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强调查研究。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解决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摘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文章对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加强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工作 第11篇

本刊讯:11月1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贯彻落实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岁末年初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收尾工作,谋划明年工作思路,对于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打好明年发展基础、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重点工作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切实做好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年底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统筹兼顾、一抓到底,为明年農业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一要继续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组织人员和农机,加快南方晚稻等农作物收获进度。着力稳定冬小麦面积,抓好冬季田间管理。抓好鲜活农产品生产,切实保障“两节”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二要抓好农产品流通,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和天气变化。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搞好产销衔接,提高流通效率,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会商,强化灾情调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认真做好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三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四要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组织开展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大检查,统筹做好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以及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控工作。五要积极开展冬季农业技术培训和农田建设。抓住冬闲和年底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冬季农民生产技术培训,加强冬季农田水利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六要抓好重要规划和文件出台。进一步加大规划编制和上报审批工作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七要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要密切跟踪、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明年工作计划,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目标和任务确定得更合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改善对策剖析 第12篇

在农村经济统计的工作中, 研究农村的经济状态主要是通过三种方法:归纳、收集、统计, 然后通过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对每一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一定规律性进行深入研究, 因为社会主义经济统计包括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因此其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通过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进行研究,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改善, 找出合适的对策,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统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还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以及对我国的长期发展目标非常有利。

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意义以及必要性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包括了工农以及第三产业的经济调查分析, 对采集的经济信息进行监督以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进行提高, 同时需要用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作为基础, 以合理的方式运用到农村以及农村居民的发展当中。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城镇中的企业单位给予经营指导, 居民可以根据指导改变自身经营战略, 达到实现最大利润的目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首先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是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的, 根据统计数据能够看出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规模, 同时还能看出农村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其次农村经济政策的基础就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作质量, 经济政策的时效性是由农村经济的统计数据决定的,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 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作出客观预测, 有效避免经济改革的盲目性, 使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其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 但是与干部的个人利益是挂钩的, 所以就出现了政府干部忽略实际情况, 进行盲目的业绩虚报, 导致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大大下降, 真实性与准确性严重缺乏。

(二) 缺少资金使统计工作开展受阻

农经统计工作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够顺利开展, 但是目前政府机关并没有将统计工作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 没有给农经统计工作资金支持, 使得统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出现工作停滞。同时因为没有经济支持对人员的集体培训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统计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过系统科学的培训, 专业技能停滞不前, 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 统计工作方法落后

目前在我国的农经统计工作中所运用到的方法是老旧的, 但是时代发展迅速, 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统计工作也随之变的复杂多变且项目众多, 大大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为了达到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目标, 必须要对统计方法进行完善、创新, 但是现在的农村管理层没有接触到新鲜的方式方法, 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评价体系存在孔雀, 很多技术方法难以实现的统计项目就采用估算的方法, 缺乏严谨性、全面性。

(四) 统计工作的项目多, 难度大

农经统计工作具有项目多的特点: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农村负担情况、农户、企业基本经济情况等等。农村统计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难度, 同时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来源是城市, 而农产品的忠烈也会使销售渠道变广, 使农经统计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

四、关于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

(一) 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经济工作的不重视而导致农经统计工作中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对农经统计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士, 态度消极以及工作不积极, 大多为了自身业绩对统计工作随便应付。因为农经统计工作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摆正态度, 对其有足够的认识, 并将统计工作上升到法规的层次, 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 负责农经统计的部门也应当争取更多的自身权益, 对自身部门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 且协助政府部门解决经济问题, 找到部门存在感, 体现自身的价值, 更好的做好农经统计工作, 提高其质量。

(二) 增加资金投入

农村经济具有项目多、复杂性的特点, 因此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预计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农经信息网络服务中心, 从财经预算中申请专项资金来监理这个体系, 帮助提高农经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在计算机设备、人员培训、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登记账册等多方面进行加强, 特别是统计工作业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但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相关部门应当对此制定相关经济制度, 设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专项资金, 为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服务。

(三) 提高人员素质

统计业务人员是统计工作中的执行者, 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到农经统计工作的结果与质量, 所以对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服务意识的提高是是势在必行的。关于提高人员素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安排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工作协调、报标方式的协调等;部门内部应当经常开会, 以开会的形式进行不定期培训;给统计工作人员发放统计知识的册子, 要求他们随身携带且随时学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统计工作较为成功的地点进行了解, 然后组织当地一线业务人员去参与他们的统计工作, 借鉴他们成功的工作经验来充实自身, 达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目的;还可以让那些具有一定统计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到统计现场帮助进行工作并给予适当的知道。此外, 业务人员自身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不断优化统计方式, 积极提高自身综合专业素养。

(四) 提高农经统计的现代化水平

在目前的农经统计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准确率与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以系统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将农村经济的统计数据系统化, 促进农经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 可以有效避免人工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情况, 提高数据准确性。

五、结束语

目前, 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步, 但是其中还是有部分瑕疵存在, 比如行政部门的干扰、没有经济支持开展工作、工作的方式方法陈旧等等问题。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并解决, 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设立专项资金, 晚上软硬件设备, 组织培训提高人员综合专业水平, 这样才能实现农经统计工作的价值, 提高其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军.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3, (12) :61-63.

[2]陈德军.现阶段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企业导报.2013, (09) :56.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下一篇:系统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