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成绩分析

2023-01-31

第一篇:高三语文期中成绩分析

高三期中考试文科语文成绩分析

一、试卷及成这次绩分析

这次的期中考试试卷题型与2018年高考相一致,所有的题型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做过,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难易程度整体不难。学生成绩不够理想,语文单科一本和本科上线人数为1,18,这次的联考成绩反映出自己平时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很多问题。

二、不足以及经验

1、学生学习不专心,课堂反复讲的知识点再提问还是不会,没有养成良好的识记、复习习惯;

2、背书写作业磨蹭拖拉,监督学生不够严格;

3、学生不动脑子,极度依赖老师和答案,学会的总是基础知识和皮毛,久而久之,知识难度越大,成绩越差;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有些学生语文文言基础差,忽视课本知识,读课本不能持之以恒;

5、平时练习考试后评卷讲的做题技巧没有掌握牢固,考试之后没有认真反思总结。

三、下阶段措施

1、要立足教材,突出基础,重点放在早读,强调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多与老师交流;

2、先练后讲,提高考点讲解的针对性,知识点的讲解突出重点;

3、强化综合,直击生活。从试卷看,试题与生活接轨,认识与实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多与学生分享社会热点;

4、加强课堂管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精讲时强调得分点,让学生自己评分,增强学生的得分意识,把握得分方向;

5、作文教学上,多印作文素材及优秀作文,让学生早读阅读;

6、辅导上,以提高优秀学生的语文弱科成绩为主,提高语文的有效人数,狠抓落实擦边生的辅导,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成效的检查,跟踪辅导,步步落实。同时,也不放弃语文单科有望上线的学生;

7、切实落实纠错,举一反三。

2018年10月24日

第二篇: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语文组郭文佳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总分

120分。分三个大题: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大题是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第三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四大题是综合性学习;第五大题是写作。该试卷知识涵盖面较广,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材料的选取,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90

1、902共53人。其中过110分的一人,100分以上的34人,90分以下的7人。高分人数太少,普遍占中,提升潜力大。 从考试的成绩来分析,第一大题中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和理解掌握扎实,失分较少,但是书写欠规范整洁,有待改进。失分较严重的是文学常识题,学生对于小说的分类不清楚,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局限于课本知识,纠结于晏子是否是思想家,可见此类题还需多训练;第二大题,古诗文默写90%同学全对;课外文言文阅读失分较多,特别是加点字词的解释。第三大题阅读分析题占30分之重,但是得分率相对较低,901班的优势还在,但对于902的学生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分析原因是:(1)审题不仔细,如需要从两方面回答问题的题,很多同学只答了一个方面,有的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没看清楚就做了与题目要求相反的答案。(2)回答问题“拈轻怕重”,无头无尾的回答或“高度概括”。(3)语意表达欠通顺和准确。部分同学能理解文意,但在回答问题时,前言不搭后语,典型的心明口不明。(4)阅读分析的能力低下,特别是902几个学生读不懂文意,答题东扯西拉,答非所问,有个别同学的答案让人看了啼笑皆非。第五大题是作文,是以“生命”为话题作文。901优秀的作文也不多,很多同学没有把握好

题意,作文的感觉不是很认真,构思简单粗糙,下笔随意。主要问题有:中心不突出,泛泛而谈;结构混乱,行文无章;语言枯燥,无感染力;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下阶段教学打算:一是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扎扎实实的搞好常规教学,注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二是要坚持规范学生阅读的技巧,特别是现代文的阅读,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段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抓住关键词或关键段进行推敲,从而理解文意。三是作文教学要坚持审题训练,要进行定格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注意细节,思考人生,张扬个性。

第三篇:初一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对语文试卷先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次考试的内容非常全面,都属于课本范围。难易程度方面,在基础题上像:默写,病句,标点符号,古诗古文等,这都是课本课程内容,难度一般;但在阅读理解部分,有部分题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基础题大部分同学掌握情况较好。

由于经过上次月考总结,我在基础题部分下了很大功夫,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课上巩固知识较多。并且留了一定的复习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复习空间。阅读理解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学生必须先有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基础,才能启发学生理解思考。在课上,我也经常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启发他们思考。由于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并不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艰苦奋斗的过程。但在病句和标点符号题目当中我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给学生讲解。在期中考试后的时间内,我会让学生加强对病句和标点符号题目的理解和运用。

在本次期中考试成绩上,我个人认为1

35、136班,具有很大的进步。上一次月考成绩不佳,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与我的磨合,在成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本次的四校联考当中,两个班的平均分在教师排名中是占第四名,在本校的班级排名中,1

35、136班,分别居于初一年级的第五名和第六名。并且两个班的平均分都是在76分以上,两个班的平均分差距并不大。135班本次参加考试人数为49人,90分以上有2人,及格率为77%,不及格人数有11名。136班参加考试人数为55人,其中90分以上有6人,及格率为60%。不及格人数有22名。由此可以看出,135班语文成绩方面,尖子生并不多,但中坚力量稳固。136班处于极端化状态,尖子生是有的,但拖后腿的差生人数太多。因而导致,136班成绩低于135班。

基于目前这种状态,我进行了考后反思,我认为在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教学方面,在135班应注重多培养优秀生,在136班应着重抓一些在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在阅读理解方面加强锻炼、加强学习。两个班的成绩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次的进步并不是稳定的,也不是值得骄傲的,还需要进行更加严厉的考验,还需要向更加优秀的班级和教师学习,不断的进行调整和进步。此次考试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师生共勉!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本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 一年级46位同学,优秀率达到65%,及格率达到100%。相比上次月考有所提高,但对比低年段的另外两个班级,我们班是落后了。本次语文期中试卷试题难易适度,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大多是平时练过、做过的题型,从学生答卷来看,80%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大多数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认识了一些基本笔画,对所学的生字能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考试,所以出现了不少,只要做题时仔细都会取得好成绩。现在就每题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1、试卷分析: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拼音知识直指课本。主要考查学生拼写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丢分较少。第七小题句子模仿秀,检验学生的说句子的能力,体现了单元重难点,考查了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第八题“我会背、我会填” 考察了学生平时的读写功底,由于上次考试出现平时只注重了背的训练,不注意写,所以这次有了较好的改善,出错率大大降低。 第十题,看图写话理应运用中方格,横线要求高了,其次学生不太会运用标点符号,随意标的现象严重。

2、从学生答题情况而言,还没有树立良好的答题习惯,考试纪律差。这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二、改进措施 :

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整体发展不平衡,两头差距较大,在今后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要狠下功夫,在以后教学中我应会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阅读习惯是当务之急。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有限,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2.由于班级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弱,要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的学习活动,合理地进行“培优补差”的工作。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班上的小老师主动承担一个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的课外学习的辅导工作,有目的性的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孩子进行补习,让他们对学习有兴趣,乐于学习,努力使及格率达100%,继续提升优秀率。

3.小学一年级学生写字还存在倒画笔顺,要在以后作业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执笔运笔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写字的姿势,力争使学生在写字入门后,把字写得正确、端正而美观。

4.课堂上要紧扣教学目标,多涉及考试题目,比方说一个单元教完,学校考试之前,让孩子独立自己做一份练习测试,以便孩子尽快适应考试。

5、作业设计方面注意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第五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备课组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就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下面就由我代表高一语文备课组向各位领导老师作一下汇报。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这次期中试卷主观题较多,题目由浅入深,呈现一定的梯度。试题的命制对目前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开放性题目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做到各种知识的整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夯实基础,还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文本意识以及答题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紧扣文本的同时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二、 成绩分析:

通过成绩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次语文考试中扣书面分的力度很大,有的学生因此丢掉了3—4分。

2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如很多基础不错的同学选择题只得了一半的分,与第二卷得分不成正比。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个别学生学习动力还不足,作业、错题本落实不到位。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解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三、近期目标:

狠抓落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搞好学法指导,抓好优生的培养工作和各班边缘生的推进工作,力争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四、几点建议

1、强化语言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

2、切实抓好文言文直译的训练。

3、努力提高对诗歌、散文语言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4、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思维品质,克服审题不清、答题不当的毛病。

5、扩大学生的视野,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

总之,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通过找准问题,查漏补缺并延续上一阶段一些成功的做法,加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一如既往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汇报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司员工管理制度汇总下一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