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2023-01-09

第一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市农林局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展顺利,防控成效明显。现将全市2015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基础防疫,筑牢免疫屏障

根据省、市有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我市动物防疫工作按照“明确防疫责任主体、细化防疫考核机制、强化防疫监管职责、落实防疫保障措施、规范防疫操作流程、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实现两个努力确保”的思路,革新防疫体制,制定防控方案,整合防控资源,召开动员会议,培训防疫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开展全程督导,强化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确保我市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羊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

1-10月份全市共用去猪w苗40万ml,免疫猪30.5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2.4万头份,免疫猪21.98万头次,猪瘟疫苗42万头份,免疫生猪26.75万头次;牛羊w苗9万ml,免疫牛羊2.23万头次;d苗241万ml,免疫鸡331.1万羽次,鸭15.89万羽次,鹅9.15万羽次,其他禽类17.38万羽次;鸡新城疫苗384万羽份,免疫鸡215.78万羽次;小反刍兽疫苗3.5万头份,免疫羊1.98万只,应免密度达到loo%;同时,发放猪、羊、牛新型二维码标识11万只,挂标率及免疫档案配套使用率达100%;在三大行动及日常补免中共发放消毒药品4000公斤,消毒面积58万平方米。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全面发动、群防群控,各项防疫活动均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的防疫效果,保证了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达到省市规定的要求,为确保我市无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重点部位监管,突出防控工作重心

畜禽规模养殖场、活禽(畜)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多措并举,切实加大了监管力度。一是签订防控工作责任状。市农林局与各镇畜牧兽医站,各镇畜牧兽医站与防疫员、规模养殖户,通过责任状明确职责,保证质量;二是开展全市动物防疫包片包场制度,市级工作人员挂钩各乡镇,乡镇工作人员挂钩各畜禽规模养殖场,各级工作人员在做好服务的同时,监督乡镇畜牧兽医站和畜禽规模养殖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三、强化督导检查,促进度保质量

在“三大行动”过程中,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督导方案,组织5个由疫控中心、动监所成员组成的防疫督导组,开展“四看四查四问”:看方案制定、看责任状签订、看免疫资料、看操作现场;查疫苗的携带保管、查档案的填写、查消毒注射、查标识佩戴;问防疫经验做法、问防疫资金落实、问防疫工作难点、问养殖户满意程度。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四、强化疫情测报,充分发挥实验室效能 一是认真开展动物疫情监测。我市按照监测计划在全市各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监测,坚持定点监测、日常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除常年定点监测外,还在5月份和11月份开展了集中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和促进基层防疫的效果。截至10月,共监测口蹄疫监测1673份、蓝耳病监测1260份、猪瘟监测1260份、新城疫监测1567份、禽流感3014份、h7n9禽流感923份,监测结果良好。对监测抗体不合格的养殖场,中心及时发出整改函,要求核查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补免,并再次采样复检。

二是坚持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动物疫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我市畜禽流行病学数据,为疫情预警、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为掌握我市规模猪场中存在的致仔猪腹泻病因,中心承担了2015年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生猪腹泻综合监测与防控技术》项目,目前正按项目计划进行中。

五、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畜禽养殖水平和兽医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疫控中心多次组织和举办各类培训活动。3月25日疫控中心举办全市畜牧兽医业务报表规范管理培训班,进一步规范我市畜牧兽医业务报表填报;8月28日,举办XX市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及腹泻综合防控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治能力,提升养殖水平;9月17日-18日举办动物疫病实验室监测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我市基层兽医人员的实验室监测技术水平,有效推动重大动物疫病采样监测工作的开展。11月5日,举办全市家禽养殖技术培训班,提升全市家禽养殖技术。同时,还开展多起科技入户技术培训班,提升我市畜牧养殖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我中心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两级培训班。今年我中心开展和参加的各类培训15期,培训人员达700余人次。

六、继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提升全市畜牧业技术水平

今年按照省畜牧科技入户工程要求和农林局的总体安排,我市及时成立了科技入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遴选32名指导员和320户科技示范户,层层签订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指导服务合同。各专家组成员按照科技示范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养殖户家中,结合全年全市的中心工作,规范养殖档案,开展培训指导,编制并发放技术手册,农林信息等资料机饲料、消毒药等物资,切实将科技入户工作做到实处。

七、强化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XX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我中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技术处置规范培训;二是建立健全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三是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市中心建立了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各类应急物资齐全。主要包括:诊断试剂、兽用生物制品、无害化处理设施、消毒设备、消毒药品、防护用品、通讯设备等。同时建立健全了储备物资进出库台账及物资管理工作制度。四是加强应急值守,严格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人员通讯要保持畅通。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或疑似重大动物疫情,按照“早、快、严、少”的原则及时报告、迅速反应,果断处置,露头就打,不留后患,确保疫情不扩散。

八、明年工作思路

1、继续继续做好三大防疫行动,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干群的防疫意识,进一步提高防疫的物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防疫密度和抗体水平,力争群体免疫合格率达85%以上,同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使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

2、认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省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二是全面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羊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常规监测;三是继续做好奶牛的两病监测工作。

3、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进一步提升全市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及设备,指导养殖场认真做好各类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做好各类项目的监管工作,以项目推动全市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4、继续实施好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生猪腹泻综合监测与防控技术》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为我市生猪规模养殖场建立一套“生物安全技术+疫苗预防+中药防控”的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的集成技术与手段,将腹泻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

5、继续做好科技入户工作,推动全市畜牧业养殖技术提升。

第二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计划(大全)

第四季度中心将围绕市局的总体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再鼓干劲,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动物检疫工作

1、做好第四季度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屠宰厂监管工作,严把屠宰检疫质量关,做到依法检疫,践行承诺。确保出厂肉品质量安全。

2、做好第四季度城区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县境申报检疫工作。

3、做好第四季度城区产地检疫管理工作。

4、完成省下达第四季度动物卫生监督报表的填写上报工作。

5、加大检疫监督力度,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高发时期动物检疫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杜绝逃检、漏检现象发生,防止病死害畜产品上市流通。

(二)外来动物产品报验工作

认真落实合肥市外来猪肉报验监管制度,坚持“双证”报验,加大抽样频率,积极做好第四季度周谷堆外来生猪产品报验工作,严禁含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外来猪肉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外来肉品质量安全。

(三)监测工作

1、完成市局下达的第四季度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任务,并及时上报结果。

2、完成国家、省农业部门下达的第四季度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任务。

3、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外来生猪抽样检测力度,进一步加大重大节日期间的抽样监督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4、做好新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和实验器材招投标等工作。

(四)犬类免疫管理工作

1、加大执法力度,监督检查动物诊疗市场和动物交易市场,规范动物免疫行为。

2、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宠物免疫工作宣传,提高宠物免疫率,切实做好冬季狂犬病高发时期防控工作。

3、做好一年一度城区免疫点资格审查和布局合理性认定。

(五)畜牧防疫工作

1、做好第四季度我市动物强制和计划疫苗的订购、管理和发放工作,以及动物免疫标识(耳标)、免疫证的组织申报发放工作。保障我市动物疫病秋防工作顺利进行。

2、开展我市四季度畜牧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

3、做好动物防疫物资应急储备工作。

(六)水产工作

完成我市四季度水产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做好我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七)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夜晚检查一线工作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更新市局网站办公平台信息,继续办好《中心网站》和《中心简报》;三是做好中心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八)完成市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2018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2018年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全区2018年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人畜共患病,严密防范外来动物疫病,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现将全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 1.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建立完善防疫体系,加大畜禽强制免疫,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相结合,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在全面完成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的同时,统筹做好羊痘、羊梭菌性疫病、狂犬病、猪瘟等疫病免疫工作,防止因免疫工作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同时结合集中消毒灭源专项活动做好消毒工作。

对免疫进展情况实行周报告制度,于集中免疫期间每周星期四下午四点前上报本周免疫进展情况。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上报工作。

2. 做好防疫物资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严格执行兽用生物制品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动物防疫物资和疫苗的接收、发放、运输、储存等工作。建立台账,实行专人管理,做到账务相符,确保疫苗质量,防止疫苗因运输、管理、使用不当造成的过期、失效等问题发生。对因管理不善造成疫苗浪费、疫苗不按规定处理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疫情预警能力

1.集中完成抗体监测任务

集中完成春、秋防重大动物疫病抗体监测任务,统计抗体检测结果并上报全国动物卫生监测系统,对于未达到抗体合格率要求的乡镇,及时做出补免预警通知,认真分析原因,切实做好补免工作,使抗体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

准确把握形势,持续H7N9流感疫情监测。 2.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工作

区疫控中心将重大动物疫病抗体监测结果及疫情信息及时上报至全国动物卫生检测系统,并做好牛羊两病监测月报工作。

3.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认真履行流行病学调查职责,严格按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规定的范围、程序和要求,全面、规范、及时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保调查地点和动物群体有代表性,确保调查信息真实可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能够真正反映本辖区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趋势。

三、检免结合,扎实推进人畜共患病防控 1.落实布病防控策略,做好监测净化免疫工作。 坚持以奶牛、羊为重点防控畜种,认真落实布病5个100%和持续跟踪检测的要求,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完成全年布病监测任务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做好净化场集中免疫及阳性畜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布病免疫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 积极宣传包虫病,积极完成采样监测工作。 以乡镇为单位对辖区内有主犬进行登记管理和驱虫,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数量。通过人员培训全年对羊包虫病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针对全区抽取若干养殖场开展包虫病血清学病原监测。开展针对性的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区乡村干部、养殖户包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每月按时与区疾控中心进行人间布病和包虫病等的信息交流工作。

四、做好废弃物处理,确保人员安全

疫控中心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实验室废弃物及废弃防护用品及时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完善实验室建设,提升人员技能水平

区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需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硬件设施、人员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本实验室的安全程度。中心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并组织参观较优秀的实验室。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疫队伍素质

加强动物防疫宣传工作,强化养殖者全面负责的防疫主体责任,增强广大养殖户主动防疫意识。春、秋防开始前,要对村级防疫员的免疫技术和自我安全防护进行培训,提高防疫水平和自身防护能力。增强广大养殖户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知识,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

七、能繁母猪保险

做好全年能繁母猪保险汇总工作。

第四篇: XX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XX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XX年工作总结

XX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畜牧兽医局的领导下,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并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新科技试验、示范及兽药、饲料推广工作。现将一年来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疫苗发放及春秋两防情况

XX年共组织调运猪瘟19万毫升,发放19万毫升;猪瘟肺疫二联苗4万头份,发放4万头份;鸡新城疫34万羽,发放32.5万羽;禽流感疫苗28万毫升,发放28万毫升;口蹄疫疫苗44万毫升,发放44万毫升;蓝耳病36万毫升,发放36万毫升;禽霍乱12万羽,发放11.6万羽;牛出败10万毫升,发放8万毫升;气肿疽6万毫升,发放4.8万毫升;仔猪副伤寒0.805万头份,发放0.64万头份。

截止XX年10月20日全县共完成猪瘟疫苗免疫注射130973头次,免疫密度164%;完成牲畜口蹄疫免疫注射187615头次,免疫密度129.3%,其中:猪1253318头次,免 疫密度156%;牛58157头次,免疫密度117%;羊4140只次,免疫密度115%。完成禽流感疫苗免疫注射287362羽次,免疫密度147.67%,其中:鸡234450羽次,免疫密度153%;鸭48347羽次,免疫密度135%;鹅4565羽次,免疫密度155%;完成蓝耳病疫苗免疫注射117203头次,免疫密度146%;完成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252499羽,免疫密度158%。

二、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力保不发生疫情,严防境外疫情侵入。

全县共印发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资料1500多份,通过科技宣传周向群众积极宣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科学防控。

XX县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美称,国境线长,与境外通道多且无天然屏障,边民来往频繁。今年3月,与我县相连的越南奠边府发生牛出败疫情,给我县养牛业造成巨大损失。为全面防堵和扑灭疫情,在对边境一线及周边村寨实施巡查防堵、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免疫保护带,有效防止了疫情蔓延和扩散。

三、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预警预报工作

XX县动物疫控中心化验室对全县7个乡镇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猪血清214份,牛血清340份,羊血清337份, 家禽508份,猪全血72份,禽喉气管125份,猪脾肺组织40份,猪鼻腔棉拭子10份。主要开展实验室血清监测病种以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及牛、羊蓝舌病为主,口蹄疫感染及免疫抗体效价监测、猪瘟带毒状况及免疫抗体效价等相关的血清学实验等,监测结果如下:

1、免疫抗体监测:

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血清436份免疫抗体合格270份,合格率61.93%。猪样品因注射合成多肽苗,没有专用试剂,所以没做免疫抗体监测。

从监测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牛、羊的免疫合格率比往年有所下降,没有达到了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这说明我县的牲畜不能抵抗外来病源的侵袭,要加强防疫工作,提高防疫密度。这可能与疫苗的保存、运输、注射剂量、样品的采集等有一定的关系。

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血清214份,免疫抗体合格129份,合格率60.3%。

从猪瘟的免疫监测情况分析:XX年与XX年相比,合格率有所下降,没达到农业部70%的要求,因此不能放松警惕,要严格落实各项综合防控工作,以有效防治疫情的发生。这可能与监测样品采集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部份乡镇免疫注射后机体还未产生抗体就采集样品,这样影响了监测的免疫 合格率。

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监测禽血清508份,免疫抗体合格382份,合格率75.2%。

从流感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分析:XX年的免疫合格率虽然比要求的高出5.2个百分点,能有效抵抗外来病源的侵袭,但我县与老挝、越南相毗邻,境外疫情发生频繁、复杂,不能放松边境线重大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

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血清477份,免疫抗体合格372份,合格率78%。

从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分析:免疫合格率逐年上升,合格率比要求高出8个百分点,但要看样品的来源,是否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这只能说明所检样品免疫合格率巳达到要求,不能代表所有散养户的免疫抗体水平。

2、疫情监测:

用口蹄疫Blocking—ELISA检测血清532份,检出牛阳性3份,阳性率为1.6%,其余为阴性;猪瘟Ag-ELISA检测全血72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1.4%,其余为阴性;布氏杆菌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血清650份全部阴性;猪细小病毒病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102份样品,阳性42份,阳性率41.2%;猪乙型脑炎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102份,阳性44份,阳性率43.1%;猪伪狂犬病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214份,阳性52份,阳性率24.3%;牛、羊蓝舌病检测377 份,阳性13份。

从定性检测样品分析:口蹄疫检出牛样品阳性3份,说明我县有此病发生与蔓延的风险,今后要加强对散养户的免疫力度,提高抵抗力,以有效防治口蹄疫疫情的发生;猪、羊未检出阳性,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按农业部、省、市的要求,不折不扣的搞好强化免疫工作,不从疫区引进易感动物,必要引进时做好检疫和隔离观察;猪瘟检出1份阳性,这就要高度重视散养户猪瘟的免疫工作,提高易感群体的有效保护力,降低猪瘟疫情风险;布氏杆菌病从多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县不存在本病,但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反而要加大监测力度;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伪狂犬病阳性率很高,说明此病有爆发和流行的风险,需引起重视,必要时对种猪进行疫苗预防,同时规模场和散养户应搞好卫生和环境消毒,淘汰血清阳性种猪,净化环境,以防此病的发生和蔓延;牛、羊蓝舌病今年的阳性率不算太高,但也应提高警惕,防止该病在我县的流行和爆发。

四、存在问题

1、受经济条件和农村“重养轻防,重治轻防”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养殖户固有的养殖观念已根深蒂固,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推广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2、村级冷藏设备简陋,无冰箱、冰柜,造成部分疫苗保存条件达不到要求,至使免疫保护力有所降低;

3、边境线长,边民互市频繁,流通渠道多,周边国家疫情复杂,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防堵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我县的动物防疫体系;

4、体制改革不彻底,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员人事权归属乡镇,给管理造成一定难度,部分畜牧兽医技术员被当地政府抽调,疏于业务,技术力量薄弱,再加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在防疫和样品采集过程中,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影响了全县防疫和疫情监测工作的总体进度;

5、养殖户对疫病监测认识不够,对采血工作支持配合不够,阻碍和限制了正常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6、疫情监测网络还不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不能充分利用,尤其是村级防疫员的作用不能得到较好的使用;

7、近年来国内外的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多变,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学习,提高实验室监测水平;

8、防疫经费和监测经费不足,导至部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五、XX年工作计划

XX年XX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心工作,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同 时,围绕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这条主线,加大力度培植新型科技推广部,运用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法提升科技推广经营点,由点到线再到面,全面推行“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组织实施各种科技计划项目。

在对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方面,除秉承往年完成上级下达的基本任务外,将根据XX县动物疫病的发展情况,争取更多的监测经费,逐渐增加疫病的监测种类,同时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疫情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时效性。

不断完善实验室监测水平,使实验室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面对动物疫病的繁杂化、多样化、中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将紧抓不懈的完善各种突发疫情的应急方案及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无疫情。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海河路与黄山路交叉口东北角,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站下车即到.服务热线:0395-316623415939553300

2。漯河市兽医院地址:建设路与泰山路交叉口

闫医生13507652016

王医生13839567985

办公室2122098

3.河南金牧阳光宠物医院

地址:黄河路老大桥北---往东100米路南

兽医师、执业药师、药品工程师:徐辉

电话:139395998115995998

4。漯河市惠仁动物医院 (一心兽药店)地址:湘江路华强塑胶加油站对面赵医生13939593453

5。漯河爱心宠物医院

地址:黄河路东段加油站对面

甄医生13193929189

6。.郑州宠物专科医院漯河分院地址:滨河路立交桥西路北

曹医生13653951327

7。河南农校漯河宠物康复中心(宠物E家)

地址:湘江路与泰山路交叉口往东路南郭医生15039508557

8。源汇区兽医站地址:昆仑路北头路东

9 。郾城区兽医站地址:郾城东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单位联欢晚会表演节目下一篇:大学班委成员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