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2023-02-15

第一篇:机关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机关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党建活动、组织生活不够严。部分单位党建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党员需求、工作需要有脱节现象,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催交党费,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模范作用不明显,宗旨意识淡化,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组织生活落实不够好,缺乏庄重氛围和仪式感。

(二)党建工作规范化程度不够高。

个别单位没有把“三会一课”等制度规定和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有的党组织活动和工作疲于应付、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多,自主创新少,按部就班多,精品打造少。部分单位缺少党建活动阵地。

(三)党员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好。

党员发挥作用载体设计不够丰富,党员参与党务活动渠道狭窄,缺乏参与热情。部分党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化,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为基层服务意识不强,走在前、做表率的意识淡化。个别党员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发挥出党员的表率作用。

(四)党务干部能力素质不过硬。

有的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没有把党建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有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摆位不正,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简单,不用要求很高,对党建工作缺乏原动力,进取意识不强,党务知识缺乏,工作方法单一。有的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认识有偏差,认为支部书记与自己进步没关系,还加重了工作量,政治觉悟有待得升。

(五)机关纪检监察体制不够畅。

纪检监察派驻改革后,有的机关党组织没有按要求成立机关纪委,有的机关党组织纪检委员职责没有充分发挥。纪检工作者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履职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不能准确把握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调查处理等职能,机关的日常监督执纪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党内监督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

四、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核心,促进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紧扣“三个服务”(服务好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好市委重点工作,服务好本单位中心工作),进一步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措施,促使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力促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以健全完善党建联系、激励、考评办法为举措,全面提升机关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持续推进党建工作联系制度,推行“片区工作法”,由工委领导牵头,分片联系调研,分块解决问题,整体提升地位作用。开展“逐支部观摩,整单位提升”活动,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建基本动作逐一检查考评推动,一件一件工作做起,一件一件工作抓实,把党建基础打牢做实。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建设“智慧党建”,采取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质量开展。探索党支部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动党支部工作积极性,发挥党支部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中的主体作用。

(三)以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为目标,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持续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督导市直机关党组织进一步细化量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形成目标明确、内容清楚、职责分明、便于组织、易于管理、方便验收的党建制度体系,切实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加强机关党建阵地建设,规范设置标准,推动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党组织设立党员活动室等党建阵地。

(四)以规范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设置改革为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党组织机构。

指导各单位落实好《关于机构改革后市直党政部门机关党组织设置的通知》,健全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优化机构设置,配齐配强人员,尤其是要把优秀年轻、有发展潜力的干部选配到党的机构中来,以机构合理配置、人选的科学搭配促进党建质量提升。

(五)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

继续实施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党的知识培训,用三年时间把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轮训一遍,切实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党建业务素质。举办机关专职干部培训班、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和新任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对全市机关专职党务干部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建设一支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的党务干部队伍,以党务干部能力提升激发全市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当前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与对策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体制是关键,制度是保证。要完善机关工委统一领导、部门党组(党委)对本部门党的建设负总责、机关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工作体制。机关工委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是机关党的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组织谋划、督促指导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作用,创造性地把机关党建工作引向深入。部门党组(党委)是部门的领导核心,对本单位机关党的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各单位机关党组织对本部门机关党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直接担负着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任务。机关工委要加强与各个单位的党组(党委)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指导协调解决机关党的建设中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加强与机关工委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向工委报告工作,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共同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还要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责任机制。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机关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机关整体工作,统筹安排,做到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督查、一起考核、一起总结;认真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组(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的生动局面。要全面实行“一岗双责”制,即各总支、

支部书记由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正职)担任。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建工作追究责任制,使“一岗双职”和“一岗双责”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目标机制。根据机关党组织的工作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三是运转机制。要明确上下级机关工委的指导关系,建立和完善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制度和机关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每年一次的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制度,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使机关党建工作计划有序、运转有度、配合有力,力争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党组织工作具有贴近群众生活和思想脉络的特性,是党紧密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是党的思想工作最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基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甘孜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有187人,其中:在职职工163人,退休职工24人,党员107名(其中在职党员96名,退休党员11名),党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7%。为了认真抓好本系统的党建工作,本人就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员素质,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基层组织把众多党员聚集在一起,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而成为一个富有先进性、勇于创造性、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政党。这是我们党在组织上的优势,是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的基础条件。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级领导组织和领导人员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在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居于联结、接合地位。同时,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工作体系中也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它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团结广大群众,从而成为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

二、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动作用不够。机关党建工作相对业务工作来说处于薄弱环节。在机关的议事日程中,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指导力度。在研究工作时考虑较少,布置工作时任务不明,开展工作时力度不够,检查工作时多看表面文章。党务工作人员总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现象,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二)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理论学习气氛不浓或流于形式,在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力,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交流比较少。

(三)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部分党务工作者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开展几次活动,对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在处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上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多数党务干部身兼数职,工作不到位,对党建工作缺乏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二是经费短缺,基层党组织的党费全额上缴,开展活动经费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到党建活动开展,致使党员教育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五)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基本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务干部多是兼职,且绝大多数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着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党务工作。从当前机关党务干部现状看,普遍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认为搞党建工作虚、空、难、没有实惠、不被理解,对党建工作研究不深不透不实,工作视野偏窄,缺少新思路。

(六)党的组织生活单调,缺少活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内容单

一、形式少、方法陈旧,仅满足于一般的政治说教、催交党费等,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职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开展机关党的活动对广大党员吸引力不强,教育管理效果不好,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明显。

三、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

(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选好配强支部班子

一要从组织上把自身素质高、既懂业务、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上,使其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二要注重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如举办支部书记党建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等学习班,组织党务工作者探讨和交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三是各级领导要多关心和支持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增强党务工作者做好党建工作的自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安心工作。

(二)转变观念,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

在甘孜州“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和谐稳定”的进程中,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改革势必要不断推进。因此,党支部班子成员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首先应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增强“参与”意识,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与具体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务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使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机关党务工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其次要强化“中心”意识,把具体业务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三是要以主动姿态服务、服从于州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一条主线、两个一切、三个加强、富民安康”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三)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一是要有工作内容上的保证,以适应新机制的健康运行。甘孜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党员多,党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党支部的工作内容要有较高的层次拓展。要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就是在实行新的机制中,坚持并加强对党员的爱党、爱祖国、爱单位、爱本职工作的教育。引导,就是要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人,确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和价值观念。激励,就是要通过抓先进典型、树风气,把严格管理与日常的分配制度相结合,把加强思想工作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有力的利益激励机制。培养,就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一批道德素质好、专业精、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是要继续深化党支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把党建工作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体系,使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在布置具体业务的同时,要同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检查、考核具体业务效果的同时,也要检查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抓思想,从具体业务出发;抓具体业务,从思想入手”,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三是要力求“实、活、新”。所谓“实”,就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活”就是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管理模式要自主、多样、有效,坚持“三少三多”,即少一点指令性,多一点指导性,少一点统一模式,多一点主观能动性,开展活动多注重实效,少讲究形式。“新”,就是要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规律,以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是要正确处理机关党支部与部门行政负责人的关系。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部门的工作全面负责,机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工作,改进工作;要把党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征求行政领导的意见,遇事多同行政领导商量解决,取得行政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必要的帮助。行政领导对机关党组织的工作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列入部门工作目标,充分重视和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讲,行政领导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主要表现为:(1)行政领导在工作安排上要统筹兼顾,保证党支部有必要的时间及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2)指导机关党支部围绕本部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行政业务工作中去。(3)要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之内,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支部和党员的监督。

党建工作的管理创新——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北京科标纪元管理咨询中心就党建工作导入ISO9000标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且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付诸咨询实践。

在河北峰峰集团党委、中共辽宁路桥集团公司委员会、河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党委组织的28家特大型、大型企业党委高层论谈会及中石油北京输油管道局党委、山西新峪煤矿党委、山西忻州公路分局党委、中煤一建党委、河南平煤集团八矿党委、河北黄沙矿党委、唐山冀东油田党委、中共邯郸市委组织部、北京通州区建委党委、吉林省部分国企党委、天津冶金局党委等数十家特大型、大型企业党组织及省市机关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什么是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通俗讲:在日常党建工作中,导入ISO9000标准,把党建工作作为内容,把ISO9000作为载体,将ISO9000标准的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作为党建工作科学管理的一种工具,结合我们党建工作自身特点和优良的传统管理模式所建立的保证党建工作质量的管理体系。

在行政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行政工作为内容,以ISO9000标准为载体,用ISO9000标准的先进思想、科学方法,来规范行业管理,这便形成了行政质量管理体系。比如以某国家机关为主体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就称为“某某机关质量管理体系”,以医院为主体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就称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又如“工厂质量管理体系”,同样,以某党组织党建工作为主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称为“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中起指挥、控制和协调作用的管理体系。

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 管理: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在全党上下都在探索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新思路时,出现了一批先行者,北京科标纪元管理咨询中心在2001年就组织了十余位有党建工作经验的管理专家,成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小组。他们依照ISO9000族标准精神,积极探索党建的方针、党建的目标、党建的产品、党建的主要过程等理论内涵,为形成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党的工作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河北峰峰集团老党委副书记段酉兴同志、山西忻州公路局党委书记杨中平同志、山西新峪煤矿赵建明同志、河南平顶山八矿戴学增同志等都很早研究这一课题。

中组部、国家认监委、中央党校等领导机构也在热情地、积极地关注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几次召开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高层论坛,国家认监委机关党委带头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河北省委非常重视党建整理管理体系建立工作,他们在全省抓试点,省委常务副书记刘德旺同志亲自过问和指挥,邯郸市委书记聂辰席同志,三次批示在邯郸全市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山西省委领导和组织部对这项工作也积极支持,对正在开展党建整理管理体系的单位进行研究并推广。河南省、辽宁省、吉林省、北京市、天津市等省、市也在积极的行动。

长三角地区以南京和杭州为中心多次举办高层论坛,开班培训班、抓试点工作;以上海为中心,曾组织21个党的工作者,反复研究、积极实践、努力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江铜首创“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将ISO9000标准导入党建工作。按照“5W1H”(即“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要求进行控制,解决了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使党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大江网贵溪讯 记者从12月10日召开的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首届党代会上获悉:江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导入党建工作,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走出了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日前,公司党委喜获中国质量认证认可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在我国党建史上尚属先例。

为使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江铜党委潜心研究运用ISO9000的科学思想、先进方法来改进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这一新课题。去年3月,公司党委认真总结基层党组织的先进经验,严格按照国际ISO9000标准初步建立起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今年年初,在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科学、规范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并于5月发布实施,使ISO9000这个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体系,与党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该体系将ISO9000标准导入党建工作。它明确了党建工作的方针目标、职责范围、要素要求,对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工团组织建设和特色工作等六大类20余项工作,均按照“5W1H”(即“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 要求进行控制,解决了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使党建、行政两种质量管理体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推动了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又有效地消除了工作中的随意性,使党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作为江西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的“试验田”,江铜党委的这项创新成果得到了中组部、中国质量认证认可中心的充分肯定。中国质量认证认可中心的专家高度评价:“江铜党建工作导入ISO9000的科学方法,在全国是首创,是‘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具体实践。”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江铜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大跨越,公司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广州ISO9000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一、基本概念

(一)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质量管理的一套通用标准,该标准适合于所有行业(领域)的组织。实施ISO9000标准,是通过控制组织的工作过程来保证各类产品符合顾客(服务对象)、法律法规和管理、技术规范要求,以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把ISO9000标准理念引入到党建工作中,并用ISO9000标准中的过程方法对党建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和持续改进,实现标准化管理,不断满足服务对象(上级党组织、相关法律、组织经济发展目标及组织内党员、群众)需求的一种管理模式。

(三)党建长效运行机制

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有序作用而完成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党建长效运行机制是基于党建工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结方式并持续改进而建构起来的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

二、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创新党建长效运行机制的有效形式

第一,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党的政策。把ISO9000管理理念引入党建工作中,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使其管理理论从物质形态领域上升为非物质形态领域,并赋予其丰富的政治内涵。对非物质形态“产品”及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党建工作用ISO9000理念进行标准化管理,这是对党建工作的创新,它必须符合党的政策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全党要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党的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路、新成果,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因此,把ISO9000标准引入党建工作中,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政策依据和政策支持的。

第二,质量管理体系是党建机制得以长效运行的很好载体。党建机制内涵有三:其一,党建机制是协调党建工作整体运行的;其二,党建机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其中诸多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其三,党建机制的运行遵守其内在规律,按照一定方式运行并发挥总体功能。党建机制是一个工作系统,主要包括工作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是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和持续改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这个载体,可以使党建机制相互关联的各构成要素间的作用得到协调,按照体系的要求运行并得到持续改进和发挥出它的总体功能,确保党建工作整体持续有效运行。

(二)这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建长效机制的积极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不断发展的科学。ISO9000国际管理体系是当今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套管理标准,它适合于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党派、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是建立科学质量体系的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先进的管理方法,是当今世界管理科学的结晶,是人类共同文明的宝贵财富,实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是其基本原则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党建运行机制。把ISO9000管理理念引入党建工作中,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党建机制在其体系中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形成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规范运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健康发展,这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体现。

(三)这是构建开放的、融入的党建工作格局的一条新途径

构建开放的、融入的党建工作格局,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党建工作机制,是党组织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的一条新途径,对于推进党建创新、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了外审机制,即由“第三方”——社会权威中介机构进行业绩评价和认证,对党建工作进行评价、监督、推动,按照党的民主制度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体现了开放、民主和公开,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党内监督等方面体现开放,使党的工作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融入到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当中,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经济工作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监督作用。

(四)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具有现实的复杂性,对党的建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在党建工作中引入ISO9000标准,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一要求确定党建质量管理目标,并加以实施和控制,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并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把党建环境转化为经济发展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五)这是规范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力措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保证党员先进性,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如何创新党建长效运行机制是当前和今后都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体系标准及理念,是探索党建长效运行机制的有益尝试。引入这一标准,使党建工作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把现代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建立约束力很强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过程控制方法,旨在把党的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形成科学、严谨、系统完备和长效的运行机制体系,使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机制、党内民主和监督机制、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机制、考核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等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创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明晰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党建工作中引入ISO9000标准,重要的是引入其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而不是只重在这种形式,关键是能够促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ISO9000标准只是创新党建运行机制的一个载体,不是拿来一用即灵的灵丹妙药,还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不断地加以消化吸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第三,对党建质量管理认证即社会中介机构——“第三方”审核的问题,这也是引入ISO9000标准引发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党建质量管理接受“第三方”审核,是一个接受社会监督的问题,是党的民主管理制度所允许的。首先,社会中介机构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其次,参与审核的人员中也有党建专家,他们在审核过程中所提出来的问题还需要有关党组织机构来决策,并不存在党建工作由“第三方”审核不合适的问题。关于审核结果的可靠程度,这是提高审核机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的问题。最后,对于新事物的产生,我们不必惶惶而拒之,笔者赞成“拿来主义”,对新事物敢于、善于“拿来”,突破一些常规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判别真伪。

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0-8-9 10:39:00来源:【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标签: 党建 质量管理体系 >>>点击发表评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政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永葆生机的源泉。目前,各级党组织在实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中,兵、师及农场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在党员、干部、群众管理工作中开展勤劳致富带头人、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党员职工群众中开展“双培双带”等活动,找到了实施党建工作新的“抓手”,这为促进农场基层党组织在深入联系群众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促进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随着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和深化,同时也是许多党务工作者感到党建工作难做,实效性难以体现矛盾仍然存在。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管理工作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软的多,硬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感性的多,理性的少。如何才能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使党建管理步入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的运行轨道,有效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形成党建工作自我完善新机制。现就本人结合近年从事党建管理工作的实际,探讨有关实施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加强。

按照兵团农牧团场各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基本形式,制定落实好党建管理体系:通过目标管理,可以实现党建工作细化量化,使其看得见摸得着,“党建工作像有形产品生产那样;通过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持续改进,使党建工作落到了实处,逐步由“柔”变“刚”;通过开展党支部特色工作、质量一体化管理、党员创新等活动,与基层贯彻落实兵团农牧团场基层党组织有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工作的紧密结合,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明确党建工作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有效地克服了党建工作盲目性、随意性现象,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深化对党建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生产经营的认识,使观念和思维充分地聚合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这一思路上来,并自觉增强了其坚定性和主动性。各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等实际,将党建质量目标细化、量化,分解到党支部或相关党员岗位,形成“自上而下建立、从下而上保证”的党建目标管理体系,使党建体系和产品质量体系在各个层次实现了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如:特色工作,每一个党支部都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创新性党建活动,形成了“一个党支部一种特色模式”的格局,促进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在基层党支部,创建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的企业管理新机制。将包括党建质量目标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与物质文明建设考评融为一体,取消以往各系统、各部门对基层单位的检查评比,实行“双文明建设”一体化考评。

一、 明确概念

党建过程与结果:必须满足上级党组织及本单位行政管理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要求。因为它是确立了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基础,同样也是反映一个基层组织、按照党建工作任务要求,增强党建服务对象的观念,激活党建工作的质量,提高管理意识,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原动力。

二、 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党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党建体系的总纲,也是运行党建管理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围绕实现党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着重做好目标体系及其考核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将党建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及转化为党建工作指标,纵向一贯到底、横向舒展到边、要素分解量化,并通过基层在落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方面一体化考评,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干部年薪发放、经济管理责任、评优评先等挂钩,做到“自上而下建立,由下而上保证”,确保党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 对过程的管理

党建工作具有庞大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范围。为了规范有效地做好党建各项工作,对党建工作内容进行识别。即:自身建设、决策、领导和支持群众组织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对每一过程选择控制点:一是自身建设控制程序,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作为控制重点;二是决策控制程序,将决策调研、决策程序、决策落实等作为控制重点;三是领导和支持群众组织工作控制程序,将民主管理、事务公开、推优、“讲、比”竞赛等作为控制重点;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控制程序,将教育、预防、打击、管理等作为控制重点;五是企业文化建设控制程序,将视觉识别系统、品牌识别系统等作为控制重点;六是特色工作控制程序,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作为控制重点。

四、 重点关注的工作

在实施党建体系时,应抓住六大控制程序推动党建整体工作的开展。重点关注的工作有:

(一)夯实三项基础工作。

1、举办分层次、多渠道的党建体系标准培训班,既要抓全员参与的一般性培训,更要抓党建工作骨干的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体系及相关知识,为运行党建体系提供知识及人力储备。

2、坚持“职工群众满意是党建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的总指标”,以“党建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方式,经常收集和有效识别党建工作对象的要求和期望及对党建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使党建工作有的放矢。

3、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实施情况的工作记录,强化工作记录的实时填写,为党建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二)紧扣四个环节。

抓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就可以获得好的结果。按照要求,对党建工作“六大过程”及其控制点都进行闭环控制,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使各项党建工作或活动有始有终,确保党建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注重发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认定组织监督审核三大持续改进机制的监督制约作用。

(三)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在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创建并实施党建体系时,发挥领导作用是建立运行党建体系的前提。作为一项创新的事业,党建体系从试点到建立再到实施,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自觉从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高度出发,积极推进党建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尤其是党政领导思想统一,从资源保障到培训指导对建立运行党建体系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党建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四)党建工作基础。

一定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相应的管理基础之上的。党建体系的建立运行也离不开相应的工作基础,否则,建立和实施党建管理体系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比如,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要将党建工作目标层层细化、量化、转化为党建工作指标;强化党建工作“过程控制”,要确立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一体化考评、“日检日清”等党建工作管理手段,并与年薪制、经济责任制、评优评先等挂钩,这些工作没有良好的基础工作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必须提升基础工作,保证党建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当然,党建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也可以促进基础工作的加强和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坚持持续、改进、提高是党建体系的永恒主题。

党建工作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党建体系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检验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完善体系的可操作性。通过党建体系这个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建设工作与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方向一致、步骤统

一、资源共享,创造了“同心、同力、同创”的和谐局面,使得组织经济效益与“双文明建设”取得双赢的显著成果。

1)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2)What——怎么回事?(对象);

(3)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5)Who——由谁执行?(人员);

(6)How——怎样执行?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方法)。

以上六个问题的英文第一个字母为5个W和1个H,所以简称5W1H工作法。运用这种方法分析问题时,先将这六个问题列出,得到回答后,再考虑列出一些小问题,又得到回答后,便可进行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工作,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产生更新的创造性设想或决策。

第四篇:浅析公安机关当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 录

目录„„„„„„„„„„„„„„„„„„„„„1 写作提纲„„„„„„„„„„„„„„„„„„„2 摘要„„„„„„„„„„„„„„„„„„„„„3 关键词„„„„„„„„„„„„„„„„„„„„3 正文„„„„„„„„„„„„„„„„„„„„„3 参考文献„„„„„„„„„„„„„„„„„„„10

写作提纲

一、当前公安机关在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执法观念上存在“四个误区”

(二) 执法过程中存在“三大顽症”

(三) 办案程序不规范

二、公安执法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领导对法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二)一些办案民警法律素质偏低。 (三)“关系”、“人情”影响依法办案。 (四)执法监督不力。

(五)法条尚的宽泛,理解不统一,裁量不准确。

三、改善执法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一)要提高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法制意识。(二)要加强对办案民警的教育培训。 (三)要严格用执法质量考评规范执法行为。

(四)抓好体制建设,强化公安执法保障 (五)要强化个案监督,加大惩处力度。 (六)要建立法规具体条款的解释集锦。

(七)抓好制度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

浅析公安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郭登臣

【摘要】公安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提高执法质量,达到依法行政,将直接影响依法治国的工作进程。如何提高执法质量,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公安机关执法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端正执法思想,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培训,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公安执法工作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人民群众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本文表现了公安执法工作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力图探究出一套完善和加强公安执法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公安机关;行政执法;依法治国

行政执法是公安机关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及时分析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大讨论活动至关重要。

一、当前公安机关在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观念上存在“四个误区”

一是重“实践”轻“程序”的观念。有的执法民警注重实体法的掌握,却忽视对程序法的学习,认为公安执法者重在办案破案,至于程序不过是如何“走过场”的问题,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正因为这些人脑中忽视程序甚至没有程序,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走程序,就更谈不上按程序办案了,结果是程序违法的事情不断发生。比如,有的对留置、拘留、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不按规定告知其应享有的权利;有的办案中应使用传唤证而未使用;有的不按规定执行搜查、扣押;有的案卷中缺少法律文书等等。

二是重“特权”轻“人权”的观念。在基层调查中发现,个别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常常以管人者自居,认为我就是法,我管你你就得听,我做出的决定就是裁决。 3 比如,有的执法时不亮证件,只说一句“我是公安局的”、“我是警察”就随意进行盘问;极个别的人对吵嘴打架或民事纠纷的当事人随意戴上械具押往派出所等等。

三是重“破案”轻“监督”的观念。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执法部门处了多少警,破了多少案非常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也相对舍得向这些部门倾斜;而对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却往往认为是自己给自己戴“紧箍咒”,自己人给自己人找麻烦。一些基层执法民警也对上级执法监督有反感心理,认为是“吹毛求疵”,故意找茬与自己过不去。由于领导不重视,一些单位往往把老、弱、病,文化低的人员往法制部门“拨拉”,在人财物和工作指导上关心重视不够、过问不多,致使有些法制部门形同虚设;有的领导对上级法制部门下发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往往压在抽屉里,该追的不追,该究的不究,致使有错的民警不但认识不到错误和及时改正错误、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四是重“经验”轻“创新”的观念。一些单位领导和执法忽视新业务学习,执中仍凭老经验、老习惯、老做法办事,其结果不但和新的法规相抵触,甚至是用了旧规违了新法。有的单位运用新法规时又过于死板教条,不能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开拓创新。一些执法部门之所以重经验轻创新,关键是感觉到创新需要学习、需要思考、需要上边认可,是既苦又累的差使。

(二)执法过程中存在“三大顽症”

一是执法随意不够公正。一些民警受“人情”、“关系”的干扰,在执法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如偏袒一方、降格处理、变更强制措施等。正因为处理的轻重有“商量”的余地,所以犯了事的人不是首先找律师,而是找关系活动。

二是执法创收乱施罚没。一些执法部门受利益驱动,存在执法权利“商品化”的现象。有的为了提成、创收,争办有“油水”的案件。在办理有“油水”的案件时,往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如侦办卖淫嫖娼案或经济诈骗案时常有这种现象。

三是执法扯皮不作为。个别执法部门对人民群众报的“小案”,常常采取推诿、 4 拖延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比如有的居民报案说说在楼下丢了自行车,有的乘客报案说在公共汽车上被小偷偷去几百圆钱,对此,有的执法民警不但不登记,热心给予帮助,还说“这样的案子一于不知道要发生多少起,管的过来吗?”有的对群众的求助往往以“不归我们管”为由四处推诿。

(三)办案程序不规范

一是证据不充分。有的办案民警对证据该取的不取,该固定不固定;有的甚至将物证、书证遗失掉;极个别的仅凭口供、证言就草率定案结案。

二是定性不准确。出现定性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概念不清或概念混淆。如:有的把固意损坏财物罪笼统地定性为侵财罪;有的把妨碍公务罪定性为扰乱公共秩序罪;还有的案件里除了存在这个问题以外,适用法律也不够准确。

三是“过程”不到位。有的该使用传唤证传唤的不使用,却用口头“交待”代替;有的不仅随意扣押物品,甚至连“白条”也不打,更谈不上开具法定手续了;有的不贪污告知犯罪嫌疑人、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而不该“告知”的却乱“告知”。

二、公安执法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领导对法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他们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强调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但在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法制工作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片面认为法制工作就是书本上的工作,是条文中的研究;甚至认为执法检查和质量考证不过是“走过场”、“摆形式”而已,因而,工作起来推一推就动一动,领导力度不够。

(二)一些办案民警法律素质偏低

由于他们没受过正规的法律培训,加之平时不主动学习,往往对常用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业务素质不高,执法水平跟不上,必然导致执法不公、违规执法的情况发生。

5 (三)“关系”、“人情”影响依法办案

执法中,一些民警难以摆脱“关系户”、“人情网”的束缚,不要避免地把个人感情夹杂到执法办案之中,难以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四)执法监督不力

一些监督部门工作作风拖沓,原则性、责任心不强,发现执法过错或是视而不见,或是轻描淡写地一略而过,缺乏细察深究,一追到底的工作态度和监督意识;有的执法民警业务素质不高,工作方法不当,找不准问题的症结,不能依据相关法规发现违规执法现象,造成执法过错长期得不到纠正和追究。

(五)法条尚的宽泛,理解不统一,裁量不准确

现有法律法规的条文多是比较宽泛和笼统的,许多条文实际执行操作起来往往要借助高法、高检或公安部的解释或批复才能准确裁决。而这些解释或批复,在基层执法人员来说是很难看到的。所以,一些执法人员只能靠自己对条文的理解程度进行裁决,这就难免出现对同一案件作出的处置不等同或争议较大的裁决。

三、改善执法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一)要提高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法制意识

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提高对法制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指导性。要来真的、动实的,不仅要在会议上强调,在检查工作时督促,在人财物上提供保障,要对法制部门相关工作特别是“两错追究”等“得罪人”的工作给予支持、“撑腰”和鼓励。

(二)要加强对办案民警的教育培训

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民警对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岗位练兵,使民警熟练掌握常用法律法规的内容及执法程序;要针对公安执法中经常遇到的治安裁决、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等易发生违法办案的具体问题,结合具体办案事例, 6 有重点地讲清楚如何正确运用法律。在培训中,要区分层次,对新参加公安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系统学习常用的法律法规和公安业务知识,使其初步具备执法能力;对科(所、队)领导主要是在执法中如何审核把关,如何确保案件质量上多“开导”;对民警侧重如何办案、如何准确运动法律、法规。

(三)要严格用执法质量考评规范执法行为

实践证明,考评工作是加强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有力措施,对提高执法办案质量,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级应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质量考评中了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考评细则,并使细则更全面、更细致、更具备可操作性。

(四)抓好体制建设,强化公安执法保障

公安执法保障机制包括领导管理机制,警力保障机制,财物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执法环境保障机制等。公安保障机制建设要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要与中国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立足现状,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1、建立适应公安机关的人事管理机制。公安队伍是一支准军事化的队伍,人数多,专业性强,危险性大,而领导职数少,民警职级、待遇长期偏低。要根据这些特殊性,建立符合公安职业特点的人民警察职务序列,在国家公务员序列中单列出来,“按照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原则”,加大警衔工资在民警工资构成中所占比例,提高民警生活待遇,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公务员之间、公安机关内设机构与基层民警在职级、待遇上的差别,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特别是一线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优化警力资源的配置,根据各级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大力精简内设机构和派出单位,合并职能交叉或相近的部门和警种,从实际需要出发设置公安派出机构,重新整合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沉到一线,实行“小机关、大基层”,切实解决头重脚轻、机关化严重的问题,切实解决部门与警种之间职能交 7 叉、权责脱节、人浮于事的问题。

2、建立“分级管理,分项负担”的财物保障机制。公安经费保障理应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事,让公安机关“自谋财路”,就会把手中的权力变成向老百姓敛财的工具。要彻底解决公安经费保障问题,必须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解决。即规定国民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公安经费的固定来源,建立起“分级管理,分级、分项负担”的财物保障机制,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分项落实保障。具体是:中央财政主要负责全国公安机关装备费和服装费,财政部、公安部制定全国公安机关装备标准,由中央财政统一划拔;省级财政主要负责全省公安机关行政经费,包括民警工资、医疗保障,特别业务费等,保证省内民警的物质待遇基本一致;市级财政主要负责全市公安机关办公、办案经费等;县级财政主要负责县级公安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分级分项负担公安经费,可以缓解目前地方负担过重,保障乏力的状况。在新的财物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前,首先要用好、盘活有限的经费,增强成本意识,降低警务成本,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健全内外监督机制,科学管理使用现有经费装备,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3、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公安立法工作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在保障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进程,到2005年建成以人民警察法为主体,以公安刑事法规、治安保卫法规、公安行政管理法规、公安组织人事法规、警务保障法规、监督法规和国际警务合作法规为主要门类,由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公安法规体系,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安立法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的规定,符合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决策,贯彻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保护公民、法 8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当前公安立法的重点。一是制定出台公安机关组织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二是加强对公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本着执法为民,群众至上的指导思想,从合法性、适用性、有效性等方面,对现有公安法律法规进行认定,及时提出废改立建议。三是对不同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法规、规章有冲突、不协调的条款进行修改,特别要对由多个部门行使同一种管理、审核、发证、收费、处罚权的法规规章进行清理,进一步明晰职责权限,“减负”于民。四是要加强全民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公安执法的大环境。深入开展全民“四五”普法教育,掀起全民学法新高潮。各级政府特别是司法部门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工作,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打击处理违法犯罪等执法工作中也要注重法制宣传,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民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支持、配合执法,为公安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要强化个案监督,加大惩处力度

要对公安执法中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非法插手经济纠纷以及滥用强制措施等“顽症”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上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发下级公安领导对“两错”案件袒护或不作追究的,要“通报、向上级领导汇报、下达纠正违法通知书、在考评中扣分”等四管齐下,决不照顾面子,决不搞“下不为例”。

(六)要建立法规具体条款的解释集锦

各级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将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及逐条逐款的司法解释、“高法、高检、公安部”等高层领导机关的“批复”、“批条”等整理成册,印发到每一个民警手中,便于大家学习和运用。

(七)抓好制度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

9 要从根本解决执法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的弊端,把民警的一切执法活动都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执法制度和规定,使执法活动更加规范化。二是要建立《执法民警资格认证制度》、《接处警和立案破案回告制度》、《治安案件限时办结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增强民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制度。对个别单位不依法严格执行行政拘留,有降格处理、以罚代拘的现象,要及时制定《办理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严格规定行政案件从受理到结案的一系列程序。对裁决后不执行的单位和负责人进行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这样能使执法中趋利性表现比较突出、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些时有发生的问题得到根本的遏制,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行为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公安机关执法须知》,公安部法制局;

[2]付明喜,《完善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行政法学研究,2010年第2期;

[3]刘璐,《试论行政科学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4]余军,尹伟琴合著:《对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的再认识》,政法论坛,2010年第23卷;

[5]河南省公安机关机关资格认证考试复习资料,河南省公安厅,2010年2月

[6]河南省县级公安机关和所队领导班子成员轮训班法律法规学习材料摘编,河南省县级公安机关和所队领导班子成员轮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0月

第五篇:当前市直部门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专题

当前市直部门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与对策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级党政机关处于特殊的领导与管理地位,机关党建工作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机关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及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与形象;机关党建工作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机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且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机关党建工作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认识和分析当前机关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改革精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机关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机关党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些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仍然摆不上应有的位置。近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各级机关党组织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到位”:一是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轻视机关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是把机关党组织当作一级组织,而是当作一般处室,甚至“二等”处室;对机关党建工作不是抓在手上,而是停留在一般的宣传上。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到位。在研究工作、安排投入、配备干部上,党建工作都没有摆上应有位置。三是在党组织活动中,一些领导同志参与党组织活动不到位。有的不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有的把机关党组织安排的党建活动当作一种负担,消极被动应付;有的甚至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了事。

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内容贫乏、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吸引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机关干部职工思想行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与此相适应,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但从实际情况看,机关党建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与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在内容上,一些单位进行思想教育,主要集中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等政治方面的内容,忽视了机关干部成长进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需要,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党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只注重过程,忽视效果,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不佳。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经验主义、文牍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机关干部不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处理问题习惯于凭经验;落实上级精神靠开会、发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业务工作与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就党建抓党建,党务工作服务于经济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学文件、听报告、看录像、搞讨论,方法简单陈旧。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一些制度建设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一些部门和单位在管理体制上,管干部、人事的部门和管思想、党建的部门相分离,在运行机制中党的工作与业务管理工作相分离,在具体工作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分离。“三个分离”现象的存在,是相关部门工作之间的“两张皮”问题的深层次表现,它使机关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形不成工作合力。有些制度由于缺乏配套管理办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如1998年中央5 号文件规定的机关党委参与管理干部的原则,由于没有具体的配套制度,大多数单位至今未能落实;有些制度制定得不够合理,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使制度形同虚设。

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参差不齐,不安心党务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新时期,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总体状况良好,广大党务干部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中享有较高威信。但是,也必须承认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素质不高。一些专职党务干部工作单

一、接触面偏窄,多数人缺乏现代知识进修培训、考察学习等深造的机会;一些机关党务工作者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对党务工作缺乏光荣感和使命感,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二是结构不合理。一些党务干部年龄偏高、文化偏低,有的部门和单位把一些快到离退休年龄、不便在其他单位提拔的人员,安置到机关党委解决职级待遇,党务干部后继乏人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工作不适应。有的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缺少业务和经济工作方面的经历,习惯于用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待和处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在围绕中心开展党的工作方面找不准位置,思路不新,办法不多,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四是人心不稳。近年来党政机关机构精简,一些党务部门和工作人员首当其冲,一方面党的建设任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不断减少;党务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党务工作者,流动难,成长难,提拔难。一些中青年优秀党务干部不安心或不热心党务工作,“能者飞,弱者守,快退下的才转口”,人心思走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

造成机关党建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从认识上看,一些部门和单位党组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抓机关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机关党建工作,有的只是口头上说说重要,内心深处对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有的认为经济工作、业务管理工作是实功、硬指标,做这项工作立竿见影,出成绩,而党务工作是虚功、软指标,做这项工作见效慢,吃力不讨好,做不做无关紧要,不做还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做别的工作;有的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学历、党团员比例和思想觉悟都比较高,“素质高不用教”;有的认为,党政机关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管理也比较规范,党务工作抓不抓无碍大局;有的把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机关党的建设,忽视了机关党建更为关键的工作,如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机关干部队伍的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调查表明,机关党建工作能否取得成效,机关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对机关党建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

从体制上看,多重组织关系难以理顺,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不仅需要机关党组织的努力,而且还必须有党组的指导,机关工委的领导,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做好机关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从部门党组与机关工委的关系看,由于二者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有的部门党组在决定机关党建工作的许多问题上,与机关工委相互协调配合不够,使机关工委安排的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些地方机关工委对各部门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布置工作过多过泛,使部门疲于应付。从机关党组织与机关工委、部门党组的关系看,有的机关党组织只重视党组的指导,不尊重工委的领导,甚至把工委的领导看成可有可无;有的对党组的指导重视不够,执行不力。从机关工委与地方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等相关部门的关系看,这些部门领导关系多头,职能上有的重叠、有的交叉,职权不清,机关党的建设各方面力量没有捏成“拳头”,形成合力,机关党建工作总的阵势不小,而实际力量薄弱。

从机关特点看,一些部门和单位未能充分利用机关的特点和优势,发挥机关党建工作应有的作用。有的没有充分利用机关工作具有服务性,机关党员干部需要先学一步,在社会上发挥表率作用的特点,有的放矢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党建工作超前性不够;有的没有利用机关工作人员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特点,更适宜于通过表扬激励和榜样力量的带动,形成和发挥机关党建工作的群体优势,党建工作活力不足;有些没有利用机关员工来源广泛,新老交替变动频率快的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相互学习借鉴,机关党建工作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开放性;有的没有利用机关部门行业有别,各有千秋的特点,在把握机关党建工作共同规律的同时,未能下大力气研究本部门党建工作的具体规律,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创新。

从队伍建设看,党务干部的管理、培训不尽人意,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当前,党务工作人员编制、经费难落实,机构在萎缩,“几个牌子一个人,几个职务一个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党务干部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党务工作职业声望不高,与从事行政、业务工作的干部相比,在获取政治权力、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等方面差距较大,加之人们选择职业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经济、业务部门受青睐,机关党务部门受冷落;有的单位干部考核设立两个标准,从事党务工作与从事业务工作的经济收入差别悬殊,党务工作者心理难以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一些部门党务工作责任制没有具体化,缺乏硬性检查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靠党务干部做多少算多少;工作出口不畅,工作终身制,培训和交流不够,措施不配套。

从党内监督看,监督流于形式,腐败现象孳生蔓延,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积极效果。多年来,各级机关党组织按照中央和地方有关机关党内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和制定加强机关党内监督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努力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机关党内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但是,机关党内监督仍然是党的建设中较为薄弱的一环:一是对党内权力监督不力,对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和行使的结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二是机关党内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渠道不太畅通,监督流于形式。三是机关党内各种监督力量的监督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如机关广大党员、机关党员大会或者机关党员代表大会、机关党的委员会、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党内监督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干部监督意识淡薄,不愿监督;监督者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行为信息了解不够,不好监督;一些党员监督能力较低,不会监督。同时,有些主要领导干部“家长”式作风严重,不愿接受或根本不接受监督。五是机关党的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监督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本人的党性觉悟和基本素质,以及领导班子内部的民主作风。六是机关党的下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难以监督机关党的上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虚监”、“弱监”、“漏监”和“难监”现象普遍存在。正由于党内监督的缺位和弱化,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和制衡,近年来机关党员干部的违纪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已成为机关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

在新时期,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呢?

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摆正位置,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前提。只有认识到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摆正位置,增强做好机关党的工作的责任感。从机关党的建设与整个党的建设联系来认识,机关党的建设是全部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建设全部任务的重要一环,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里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机关党的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不仅是党政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而且对于形成优良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机关的地位和职能来认识,只有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提高机关的整体效能和工作水平,才能保证机关更好地担负起决策和执行等各方面的任务,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从机关党的建设的性质和作用来认识,只有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不断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水平和成效,不断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才能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推动党建工作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立足全局,服务中心,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既要着眼于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又要考虑方式方法上的灵活多样和丰富多彩,如在工作谋划和实施上,注重把党的工作与机关内部建设相结合;在工作格局上,注重机关党组织做党的工作与全员参与做党的工作相结合;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区别对待,对不同单位实施分类指导。关键还是要改进机关党的工作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的方式方法。机关党组织要始终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本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中心的过程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力。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强化服务中心的意识。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学习教育,经常性地开展经济形势的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组织学习现代经济、科技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识。二是加强机关党建服务经济业务工作,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要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把一个时期党的工作重点、本部门行政工作的难点和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作为机关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选准、用好服务经济业务工作的活动载体,围绕经济业务工作安排机关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做好经济业务工作的机制,以推动和促进本部门与本单位经济业务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工作的水平。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要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把不断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中心课题和主攻方向,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推行政务公开等,进一步形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使机关作风建设更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四是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调动机关党员干部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落实机关业务工作和维护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最大限度地把机关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中心工作上来。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丰富和完善党建工作内容,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是机关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此又特别加以强调,对机关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要体现机关党建的特色,结合机关党员干部文化层次高、学习能力强的特点,着重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提高理论学习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协助党组(党委)安排好中心组学习,抓好机关一般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机关党员干部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价值取向和执政理念,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和解决实际困难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把机关党员干部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学习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增长才干的途径,让学习成为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同时,还要加强党纪条规特别是党内监督法规的教育,重点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提高机关党组织加强监督的能力。要强化监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加强监督的方式方法;要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质询和听证、弹劾制度,加强对党内权力的授予、行使和结果实行全程监督;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定期通报制度;要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注意听取机关党组织对拟任人选的意见;要健全各级机关党的委员会和常委会的议事制度,发挥党的委员会和常委会的监督作用;要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严肃查处党内违纪现象;要拓宽监督渠道,把对机关党员干部的监督视野延伸到“八小时”以外。

加强机关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机关党组织必须用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要加强机关党组织班子建设,提高管理和带动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要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主动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党员,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选拔到各级机关党的工作岗位上,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有关主管部门应把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纳入工作计划,为党务干部提供进修、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和定期轮岗制度,打破党务干部“终身制”,改善党务干部队伍的结构;组织部门要关心党务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疏通党务干部队伍的出口,把那些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地方和相应机关的干部队伍中,解决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干部的后顾之忧。广大党务干部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爱岗敬业,不断地学习进取,埋头苦干,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熟悉业务工作,又精通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建立健全机关党建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体制是关键,制度是保证。要完善机关工委统一领导、部门党组(党委)对本部门党的建设负总责、机关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工作体制。机关工委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是机关党的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组织谋划、督促指导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作用,创造性地把机关党建工作引向深入。部门党组(党委)是部门的领导核心,对本单位机关党的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各单位机关党组织对本部门机关党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直接担负着把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任务。机关工委要加强与各个单位的党组(党委)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指导协调解决机关党的建设中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加强与机关工委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向工委报告工作,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共同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还要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责任机制。各部门党组(党委)要把机关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机关整体工作,统筹安排,做到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督查、一起考核、一起总结;认真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组(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的生动局面。要全面实行“一岗双责”制,即各总支、支部书记由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正职)担任。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建工作追究责任制,使“一岗双职”和“一岗双责”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目标机制。根据机关党组织的工作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三是运转机制。要明确上下级机关工委的指导关系,建立和完善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制度和机关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每年一次的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制度,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使机关党建工作计划有序、运转有度、配合有力,力争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竣工决算审计工作总结下一篇:机关党委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