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会年会通讯

2023-06-05

第一篇:中国社会学会年会通讯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召开

10月21~23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和出版等行业90余个单位以及部分国外古生物学及相关领域420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合作主办,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贵州大学联合承办。会议以“古生物科学研究与化石保护”为主题,展示中国古生物学和相关学科近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展望“十二•五”古生物学科的发展趋势,宣传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探讨古生物学科更好为基础科学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有效途经。这是继2009年在南京召开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之后,我国古生物学界两年一次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古生物学家郑守仪教授,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蒋承菘,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环处处长李继江,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杨群,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忠和,副理事长季强、童金南以及秘书长王永栋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周忠和主持开幕式。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杨群指出,贵州有“古生物王国”之称,近20年来,瓮安生物群、凯里生物群以及关岭生物群等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关岭古生物化石生物群被誉为“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化石库”。本次会议在关岭召开,这是中国古生物学界的一大盛事,是中国古生物学会首次在贵州举办学术年会,为全国古生物学工作者提供了观摩、考察、学习和进一步研究的机会。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蒋承菘在致辞时表示,本次年会首次将古生物科学研究与化石保护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古生物化石与产地保护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普及古生物知识,提高全民族保护古生物化石及产地意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李继江处长在致辞中,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不断推进我国古生物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地学科普教育,推动全民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保障社会科学发展。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震海、安顺市副市长刘旭和关岭自治县县长杨开华分别代表省、市和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将有力推进贵州和关岭化石群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并有助于安顺市和关岭县科普教育事业和地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开幕式上,中国古生物学会与中国化石保护基金会签署了两会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杨群、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蒋承菘分别代表学会和基金会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学奖。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西北大学的四位青年学者李淳、樊隽轩、黄迪颖和张志飞获得了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青年古生物学奖。中国古生物学会还向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授予“全国科普基地”

称号。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古生物学科研与化石保护”主题,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共设置学术专题20个,安排学术报告193个(其中大会报告7个,分会场报告186个,包括主题报告28个,展版报告20余个),有55位专家担任24个分会场或工作会议的主持人和召集人,本次年会论文摘要集共收录了324篇论文摘要。研讨和交流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生物学在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涵盖了古无脊椎动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植物学和孢粉学、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地层学、生物地理学和古气候学、分子古生物学、地球生物学以及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分支。参加这次年会的代表除了老一辈古生物学家和中青年学者外,还有一批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研究生和年轻学者,反映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十分活跃的喜人局面。

会议特邀郑守仪院士、汪啸风、沙金庚、童金南、李淳、孟津和周浙昆等学者进行了大会学术报告,涉及海洋微体古生物、关岭生物群化石库、侏罗系和白垩系研究、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起源演化以及新近纪古气候重建与季风气候等主题。

分会场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内容广泛,富有成效,展示了我国古生物学界近年来所取得的重要科学进展。在早期生命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涉及到蓝田生物群、瓮安生物群等诸多领域,并取得重要突破;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年代地层学、澄江动物群、庙河生物群、高家山生物群以及凯里动物群、耙榔生物群研究继续深化;探索运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研究胚胎等古生物化石的新方法。对早古生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时空演化幅射以及古生态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众多学术报告涉及晚古生代不同生物门类、生物礁生态系、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地层划分等基础研究,运用多学科手段探索了中生代初期重大地质事件过程及其环境因素;在二叠-三叠纪转换突变期生物大灭绝和复苏事件及地层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在三叠纪关岭生物群及相关环境研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中生代重要动植物类群的辐射演化和环境变化等研究方面继续深入。对新生代生物与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探究,反映了我国学者立足国际前沿的不断创新。微体古生物学与过去海洋环境和气候快速变化、以及利用微体化石进行精细地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地球生物学专题的研讨涉及到微生物分子及其同位素、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等前沿领域,旋回地层学方法为高分辨率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途径。在古脊椎动物的起源演化、古植物和孢粉学与气候环境变化、分子古生物学与谱系年代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另外,与古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一批成果和专题还涉及古生物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博物馆建设、科学普及、化石保护、古生物数字出版等方面。

在本次年会期间组织了若干专题工作会议和科普宣传活动。中国古生物学会召开了十届三次理事会和第26届学术年会组委会会议。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成功召开一届六次理事会和一届三次专家委员会会议,并且在关岭的中小学校组织了形式新颖、深受公众欢迎的公益科普宣传走进校园活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和国家古生物化石保护分级标准的意见征求会。

10月23日下午举行了学术年会的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季强主持,童金南副理事长致闭幕词,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华春、关岭自治县委书记张本强等分别致辞。在闭幕式上,还评选表彰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研究生优秀报告奖。丁娜、丁伟华、贾建忠、蒋青、兰天、刘丽静、宋海军、王敏、邢海和张晓林等十人获得研究生优秀口头报告奖,李明松、李向锋和魏雪芳三人获得优秀展版奖。

(中国古生物学会)

第二篇:第十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沪召开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第10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9日至11日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年会以“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为主题,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承办,来自海内外的400多名比较文学学者参与到会。

年会分为大会主题发言与分组圆桌讨论形式,与会学者针对中外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世界文学经典的跨文化诠释、流散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海外中国学、新媒体与文学书写等比较文学界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

“流散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是本次年会的重要议题。全球化的时代,文学的碰撞与交融成为世界文学的特色之一,“移民”或“流散”就是一种关乎时代文学的概念。华人流散文学引起了世界性关注,并逐渐成为国内比较文学研究热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各自就离散主题下以港澳台、东南亚、北美文学为代表的小说、批评、戏剧、诗歌等作品中的文化立足点、中国形象、特有现象等问题。

第三篇: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为推动康复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委员会主办,海南省中医院承办,海南省康复医学会协办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年会”),拟于2012年6月20日-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寰岛泰得大酒店(海口市和平大道18号)隆重举行。

会议将围绕主题“传播康复新技术,推广治疗新理念”进行学术交流,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康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同期举办第二届物理治疗论坛、第二届作业治疗论坛、第二届辅助器具论坛,第一届言语治疗论坛,会议期间将进行论文交流、评选优秀论文等学术安排。欢迎广大康复医学科、理疗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儿科、创伤科、运动医学科、疼痛科、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及其他相关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医师、治疗师、护士踊跃投稿参会。

相关信息向各单位通告,请对“年会”予以支持!

一、大会主题:传播康复新技术,推广治疗新理念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6月20-22日

会议地点:海口市寰岛泰得大酒店(海口市和平大街18号)

三、会议规模

(一)参会范围

国内外康复医疗、康复辅具、康复教育体系相关机构及学分;国内外相关康复治疗器械产品企业、各省市相关内买家、媒体等。

(二)会议规模

人数范围:450人-500人

四、大会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

1.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委员会

2.承办单位:海南省中医院

3.协办单位:海南省康复医学会

五、大会日程表

(一)、征文范围:

神经康复、脊柱与骨关节创伤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中医康复、针灸疗法、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康复;残疾、神经电生理、言语和吞咽、认知功能和生理、心肺功能、日常生活自理和生活质量、康复结局预测与评定等;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治疗流程和机理研究;康复工程应用及相关研究、康复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康复理疗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应用等研究;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及管理;康复护理及相关研究;社区康复、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及康复网络建设。

(二)、征文要求:

提交不超过1000字的摘要,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需要同时提交全文。论文应为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应征论文必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数据真实可靠,文字准确精炼,论文格式为word,字体为宋体小四,全文要求按照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字、正文的顺序撰写,如为基金项目,请在文后著名基金来源及编号。来搞请附个人简历(100字内),务必注明联系方式(手机、电子信箱)。

(三)、投稿方式及截稿时间:

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论文,不接受纸质稿件,邮件主题为:(征文)论文题目。投稿邮箱:rtm2012@163.com投稿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四)、优秀论文评选:

本次大会将设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凡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论文,请在文题右上方注明“优秀论文评选”字样。

七、注册须知

地点:海南省海口市寰岛泰得大酒店(海口市和平大道18号,0898-66268888) 时间:6月20日9:00AM开始报道。

收费标准:注册会务费1000元/人,普通住宿140元/人/天,可免费上网(自备电脑)、市话免费。

第四篇: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王昉 喻梅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 20043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

关键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于2008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本届年会由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总结了上届年会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就本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改革学会领导机制,表彰优秀学术成果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集体领导体制,促进学会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本届年会进行了学会领导班子和理事会换届工作。对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1)采用轮值会长制度;(2)在学会现任理事中选举常务理事,以加强学会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学会运作效率。本届年会还进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五届科研成果奖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以鼓励本学会的中青年会员发表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此外,集中和反映了2000—2007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优秀成果的论文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也在本届年会召开之前出版,并在年会上赠送给了每位会员。

二、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动向

本届年会学术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1)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2)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与创新;(3)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1、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内容的深化和视角的更新

许多学者对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扩充和延展,大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细致。河南师范大学余德仁教授的论文《嘉道年间经世派的崛起及其启示》研究了嘉道年间“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包世臣的经世致用思想。北京大学周建波副教授以旅蒙晋商“大盛魁”为例研究总结了300年前晋商在蒙古地区开展业务时的经验和教训。山西财经大学阎应福教授的论文《先秦荒政

1 思想探讨》系统梳理了中国先秦时期丰富的救济灾荒思想。山东大学赵梦涵教授和李维林副教授指出商鞅的农本思想和农业激励政策是对战国李悝“尽地利之教”农本思想的发展和制度化,表现出强烈的时代进取精神。南京审计学院蒋大鸣教授的论文《中国古代审计监督思想起源及其早期演变历史探讨》对中国古代以国家审计形态存在的审计监督思想的起源以及审计思想、实践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作了研究。天津财经大学陈曼娜教授的论文《荀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从社会分工角度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了荀子的经济思想,并与西方的社会分工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河南商丘师范学院韩东京副教授《中国古代三脚账思想》一文从账簿设置思想与记账规律两方面梳理了中国古代不完全的复式记账思想——三脚账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夏国祥副教授在《近代中国田赋改革思想初探》指出中国田赋改革思想兴起于清末,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至国民政府时期达到顶峰,虽以西方财税理论为改革依据,但仍带有中国传统财政思想的烙印。西北大学彭立峰博士的论文《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通过研究晚清中国关税思想演进路径,全景展示了中国关税思想的现代化转型过程。河北经贸大学张增强的论文《王茂荫货币改革思想探析》指出王茂荫的货币思想“达到了当时中国人对货币理论认识的最高水平”。

一些学者采用了新的视角阐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内容,得出了新颖的见解和观点。武汉大学李守庸教授的论文《略说孟轲与亚里士多德经济思想之异同——从在商品价值中发现了等同关系说起》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两位东西方古代思想巨匠不仅都发现了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等同关系,而且在分工和交换的起源、土地问题、分配问题和义利观等都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西北大学赵麦茹博士《孟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一文从生态角度解读孟子的经济思想,指出其经济思想中富含大量生态因子的三大根基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与敬畏自然的宗教文化。哈尔滨商业大学朱德贵副教授的论文《论先秦时期“公平”和“诚信”经济伦理原则》从经济伦理角度出发重新解读了先秦典籍中的经济思想,归纳出处理经济与伦理的规则。北京大学刘群艺副教授的论文《去伦理化的努力与中国近代经济学理念的启蒙——以严复译<原富>为中心》从严复的《原富》与原版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对比中,指出严复利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或破或立地阐释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因而去除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伦理化的努力并不彻底。武汉大学严清华教授、杜长征博士等人撰写的《自强学堂商务门与中国近代第一次商学教育试验》一文,通过自强学堂商务门在晚清重商主义思想下的发展演变,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商学教育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已不再局限于挖掘和整理中国经济思想

2 的历史遗产,而是在梳理经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考虑传统与现实的结合,追踪理论热点、关注现实问题。这一特点在本届年会论文中也得到了体现。复旦大学徐培华教授的论文《经济发展与义利追求》联系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困难,指出应该利用儒家经济思想中的“义利观”、“以民为先”的思想来分析和处理当今的各种问题。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的论文《传统经济思想与正确财富观的建立——从三鹿事件谈起》,指出三鹿事件透露出当代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不良倾向,因而需要用传统经济思想中“义利观”来重新树立当代中国人正确的财富观。西南财经大学刘方健教授的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探寻了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社会阶段社会主义思想的嬗变,认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原因是中国具有的“均平”文化根基和社会基础。

2、民国经济思想的开拓和整理

民国经济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从本届年会提交的论文来看,对民国经济思想的研究已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既包括对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经济思想的深入探讨,同时也有对某一方面专题的系统整理和分析。由武汉大学“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课题组主编的民国经济思想丛书已出版了《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民国产业经济思想史研究》、《民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叶世昌教授和肇庆学院丁孝智博士的合作论文《伍启元的经济思想》从物价统制论、抗战时期物价论、利用外资论、和谐管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伍启元的经济思想。特别指出伍启元的和谐管理论与西方管理理论的Y理论不谋而合,即使在今天也能给人新的启示。复旦大学孙大权博士的论文《刘大钧的学术贡献与经济思想》研究了中国经济学社首任社长刘大钧的经济思想。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的论文《论任美锷的中国工业区划方案》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任美锷的中国六大工业区划方案,指出该区划方案是“民国时期最为系统、全面的工业区划方案”。武汉大学孙智君副教授的论文对民国学者吴景超的农业经济思想、工业经济思想和区域经济思想进行了评析。河南大学孙建国教授研究了民国学者于树德对西方信用合作思想和合作制度的传播与介绍以及他对近代信用合作思想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华雄副教授和刘贵平的论文《民国时期保险思想的基本框架(1912-1949) 》研究了该时期学者借鉴西方保险理论形成的比较全面的保险思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霞的论文《蒋介石的“三农思想”》指出蒋介石已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三农问题对于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河北经贸大学董平均教授和李银的论文《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基于唯物史观分析和评价了我国著名革命领袖李大钊的教育经济思想。

3、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的吸收和借鉴

应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工具研究经济思想史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南京大学蔡一教授的论文《<管子>论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运用西方经济学范式,从市场、货币、价格方面分析了《管子》中的轻重理论,认为轻重理论是 “中国古代可能出现的对市场关系最为完备并相当科学的理论概括”。复旦大学马涛教授和李绍东的论文《儒家的‘均平’观与现代经济分配和增长理论》指出儒家的“均平观”是一种相对而非绝对均平,文章利用现代经济学中有关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支持了这一论点。河北经贸大学李银的论文《从鄂君启金节看战国持节贸易》利用现代贸易理论分析出贸易许可制度与战国持节贸易的同源性。上海财经大学韩丽娟博士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金融组织选择思想(1927-1949)》一文中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部分,构造数理模型分析内生金融为本、外生金融为辅的近代农村金融组织选择思想。上海财经大学毕艳峰博士的论文《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索与争鸣》在工业化理论框架内,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上海财经大学喻梅博士的论文《中国近代两种会计制度长期并存的原因分析》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由民国时期会计学界的学术争鸣引发的两种企业会计制度在工商企业中长期并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探讨

经济思想史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学科界定应有范式框架的识别和限制,以实现分析技术的积累和理论的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应遵循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研究范式问题和研究方法,是本届年会学术讨论的热点之一。谈敏会长在开幕词中总结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和学会发展的特点,指出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仍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上海财经大学赵晓雷教授的论文《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关于经济科学方法论的认识》遵循胡寄窗先生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一书中以“新的科学的起点”作为划分“五四”运动前后经济思想的分界基点的认识,对20上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方法论的认识及其争鸣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一般认识、经济学方法论专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论著统计及对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之影响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从内容涵盖的广度、理论认识的深度、以及论述的专业性而言,对中国经济思想向现代经济学理论范式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上海财经大学程霖教授题为《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与地位》的论文从学术史角度出发,围绕着研究成果、学

4 术争鸣、学术价值等方面对奠基时期(1897-1948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主要贡献与历史地位重新做出了评价,并指出新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范围将会转向建国前三十年和现、当代。上海财经大学熊金武博士在题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科学化及一些相关历史理论问题思考》的论文中指出中国经济思想史发展的前途在于科学化,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研究范式。北京师范大学张跃副教授的论文《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认为研究经济思想史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寻,因而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西南财经大学付志宇教授在《经济、思想与历史》一文中指出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具体的方法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定。北京大学张亚光博士在发言中也强调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应该走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道路。武汉大学李守庸教授虽未参会,但仍委托其他老师向年会表达了他对于深化与拓展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的观点:一是学术自由,能自由发表学术见解;二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三是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回顾与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仅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在经济理论和思想意识方面也实现了重要的进步。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也是本届年会的一项重要学术议题。海南大学王毅武教授的《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一文对十六大以来我国现代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进行了概括,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继续完善,与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贡献。王毅武教授提交的另一篇论文《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鲜明特点,指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内蒙古财经学院姜建华教授和邓强的论文对邓小平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总结,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是新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海南大学陈首哲的论文《论新时期新阶段》对十七大报告中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解读。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和周志平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区际梯度推移理论的引进过程以及该理论发展演进脉络的梳理,指出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上海财经大学李超民副教授提交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中国国防经济史进行了考察。《新时期国防经济史学术重点考察(1978-)》一文从国防经济理论体系角度对新时期国防经济史学术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客观评价。《现代战争中的科技与经济因素:军委扩大会议与国防现代化学术(1975-1985)》一文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建立后两次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国防现代化学术思想,从学术史高度把握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思想过程。《观念与视

5 野:“17年”美国军事政治经济学研究(1949-1966)》通过分析和勾勒17年中我国研究美国国防军事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对美国军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观念不断完整清晰、研究视野不断开拓、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的过程,并对该时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模式进行了分析评价。

北京大学张亚光博士的论文《近30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回顾和展望》从学科设置、招生规模、学会活动进行了回顾研究,并以期刊论文为视角展开分析,总结出本学科研究经历“继承拓荒”、“深化发展”和“综合创新”三个阶段,研究对象由窄变宽,学术创新不断涌现的特点。西南财经大学的付志宇教授和贵州财经学院缪德刚的论文《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总结与展望》对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中古思想研究亟待加强;研究方法单一;新老学者学术水平差异大等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积极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开展学术争鸣等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五、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前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名誉会长赵靖先生于2007年8月8日逝世。为了缅怀赵靖先生,本次年会特设“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研究”专题。本届年会收到多篇研究赵先生学术思想的论文。北京师范大学王同勋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研究的新高峰——评介赵靖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一文指出赵靖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是目前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最全面、最系统、内容最丰富、具有最高水准的权威性的大型学术专著”,“不仅是赵靖教授数十年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本学科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海南大学王毅武教授撰文《老树春深更著花——赵靖先生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深切回忆和记录了赵靖先生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一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新领域的支持与鼓励,对后辈学者的指导与教诲,对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的提倡。东北财经大学张守军教授的论文《赵靖先生与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总结了赵靖先生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出发,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同时指出赵靖先生在学科研究中的四个原则:即“坚持从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分析经济思想”,“重视分析经济思想所反映的阶级利益”;“重视社会政治制度和其他社会思想对经济思想发展的影响”;“重视经济思想本身的纵的和横的联系”。河北经贸大学张一农教授撰写《学习赵靖先生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纪念赵靖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指出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的主要精华是:提出了本学科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具有坚定的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念。北京大学颜敏博士的论文以赵靖先

6 生1947-2005年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学术道路和学术贡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进一步完善了学会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在学术研讨和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严清华副会长在闭幕词中用“三个一”来概括本届年会:一次规模超过前几届的盛会;一次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尝试;一次透露经济思想史研究乐观前景的聚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将以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A summarization of the 13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Wang Fang1, Yu Mei2

(1.Institute of Finance & Economics Researc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200433,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topics and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 13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and it also gives some summarizing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major theses presented by representatives and academic view points. Key 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the 13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第五篇: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 参会企业名单及代表

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 参会的部分企业代表名单 刘顺达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

陈锦亚美铝亚太区总裁

米歇尔罗地亚亚太总裁

迈克尔.霍顿PPG工业公司亚太区副总裁 王仁荣百威英博亚太区副总裁

赵景文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卢 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

高瑞彬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

武田邦俊 普利司通中国区总裁

霍泰德摩立特集团中国区董事会主席 胡季强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世如成都红旗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蔡建设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李慕松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总裁 赵 萍美国健赞中国区总经理

贺 旋北京医药集团公司总经理

狄仕文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迈世福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经理 李 道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 曹春华海尔集团公司副总裁

李小筠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万盈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 译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百清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华北区董事长 黄志湘美铝大中华区副总裁

邰祥梅百事可乐中国区副总裁

张伟杰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邢 军礼来中国副总裁

腾 俐瑞珂亚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 毛 武首钢总公司总经济师

徐浩然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刘清建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于湛海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董瑞萍ITT(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余 放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广海摩立特集团中国区副总裁

庄南滨乐购特易购董事/事务与政府关系副总裁 韩法强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常建华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副总裁 马静静SGS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副总裁

李茂荣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总经理

哈明放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

尤西蒂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苏 忠北京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总经理

马如明菲尼克斯电气企业发展及行政服务中心总经理

康荣镇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震宇吉林省隆源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桑晓春福耀玻璃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 捷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书剑

张金敏

王玉兰

吴如其

赵 航

李伟阳

杜新峰

张克宗

郑 刚

傅 蕾

陈 雷

董玉国

沈燕平

蒋伏利

沈亚龙

常有杰

毛君玲

李 洁

林宝莲

郭彦宏

高 超

包 镭

吴伟农

吴江洪

李 卜

甘景书

毛予浅

李 艳

李玲萍

陈 雷

吕靖峰

黄 莹

竺小政

李建中

赵德源北京银行董事会秘书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秘书亨通集团总裁助理 PPG工业公司亚太区总经理助理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处处长首钢总公司高级调研员中国华能集团政工部副主任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关行政部总监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总监 摩托罗拉中国区公关总监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总监阿迪达斯大中华公关总监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外宣部总监保乐利加(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对外事务总监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市场总监 艾默生电气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政府及企业关系总监美国健赞中国政府事务及市场准入总监百威英博企业事务总监 百事可乐中国公关总监 阿斯利康公关总监美敦力医疗用品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政策事务和传播总监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 彬县煤炭办公室主任亨通集团企划部经理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集团企业传讯部(中国)总监礼来中国公关副总监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政府和社区事务总监 摩托罗拉中国区公关总监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监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高级主任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上海农商行办公室主任

谢 军北京医药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王兆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

李尚宏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主任

方小蓓南京银行办公室副主任

董安银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主任

张 芯百事可乐中国高级媒介主任

何 彤雀巢中国集团事务部公共关系经理

贾全星海尔集团公司集团战略部公关经理

腾新为海尔集团公司媒介经理

敖 巍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

郑 杰锐珂医疗亚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活动及公关经理 李秀云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经理

张 蕾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

崔 魏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侯 瑞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秘书

郝 岩SAP 中国研究院市场运营经理

李成雪微软资深公关经理

杨 晖中国华能集团政工部处长

汪晓蓝通用汽车企业社会责任经理

马 莉罗地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传讯部经理

张 慧艾默生电气政府关系经理

杜 鹃百威英博中国区企业事务经理

张友谊ITT(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

姚 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公关传播部高级经理

李文亮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

纪烈忠天津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企划部长

丁 莹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公关品牌战略部副部长

李 韬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处

何 颖SAP中国研究院市场部

祖子雄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公共关系和媒体主管 杜莉娜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与沟通经理

刘 艳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集团企业传讯部北京区经理 刘秀峰北京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科员

黄雯雯成都红旗连锁有限公司行政

王亚军中国大唐集团

曹三军雀巢中国集团事务部助理公共事务经理

赵 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关部

王卫竹罗地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传讯部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下一篇:在工业发展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