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

2022-09-10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糖尿病在这种时代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逐渐的蔓延开来。糖尿病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导致的疾病,疾病发作的过程中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状,严重还可导致患者致残或者致死。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人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能达到76.4%,远远高于其他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根据研究分析表明:维生素D3能够有效调节人体神经中的各种因子、钙离子的整体含量,而神经中的各种因子、钙离子,能够为人体神经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其基本活性。因此可得出维生素D3在调节人体神经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目前对于维生素D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两者间存在的关系,还没有相关的医学著作对其进行研究。因此该文主要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来揭示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2015年内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50例。他们的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患病时长为7.6年。对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发病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同时还要记录病人是否使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是否存在周围血管病变,是否存在非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病变、缺乏维生素B12与腰椎病等,引发非糖尿病神经病变,非糖尿病神经病变也属于周围神经病的一种。还需要对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心功能,进行准确的检测。因此糖尿病患者根据周围神经病的发生情况,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与血清指标水平测定

通过运用并行肌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身体情况的检查,从而制定出准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标准为:患者具有糖尿病史、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经病变的情况、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相同、糖尿病患者的行动表现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相同。若患者出现以上方面的症状,患者会产生失去温度知觉、足部脚踝部的知觉异常、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部分神经反射消失等状况。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250H维生素D3浓度检测,将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分为不同等级:血清250H维生素D3浓度在50 nmol/L以内的患者,为缺乏维生素D患者;血清250H维生素D3浓度在50~75nmol/L间的患者,为维生素D较少患者;血清250H维生素D3浓度高于75 nmol/L的患者,为维生素D过量患者。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血糖、血钙、血磷、血红蛋白、尿素氮进行检测。

1.3统计方法

通过使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所有的结果进行平均处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情况,运用“变异数分析”进行分析;使用chi-square test(卡方假设检验)进行数据的计数分析,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方式,对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假设检验中的P值小于0.05的情况下,可以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比较

通过分析得出:5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者、50例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钙、血磷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假设检验中的P值小于0.05(P=0.021 P=0.0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状况比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9.9±12.7)nmol、(53.6±17.3)nmol/L;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显然远远高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维生素D3缺乏的现象,占比达到76.4%;维生素D3不足患者为10例,占比达到18.2%,不存在维生素D3充足患者。有19例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维生素D3缺乏的现象,占比达到38.0%;维生素D3不足患者为24名,占比达到48.0%,存在5例维生素D充足患者。

2.2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指标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间存在相关性(P﹤0.05),通过分析年龄、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糖尿病史、血磷、尿素氮等因素,得出以上因素不存在相关性(P﹥0.05),具体见以下表格:

3讨论

国际糖尿病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糖尿病神经病变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维生素D3的缺乏会引发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也和患者温度知觉、足部脚踝部知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反射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维生素D3的缺乏会使各种神经传导变慢。而糖尿病神经病变、维生素D间的相关性,还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予以解释。国内的研究表明: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过低,可能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情况的发生;胰岛素会在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过低的情况下,产生胰岛抵抗与代谢紊乱的现象。除此之外维生素D3水平的上升,能够有效控制人体血糖的增长,降低糖尿病神经损伤的发生概率;而且维生素D3水平的升高,能够穿过微血管对人体神经病变部位进行修复。维生素D3、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体能够进行有效结合,以保障神经血管中的钙离子浓度,从而缓解大脑微血管血管管壁上皮细胞的生长。维生素D3还承担着保卫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过低、神经钙代谢异常,会导致维生素D3的缺乏。周围神经系统受体、维生素D3的有效结合,能够调节表皮生长因子的体内含量,帮助周围神经系统进行迅速分化。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血清250H维生素D3的缺乏,是糖尿病患者存在的主要症状。相比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缺乏症状更加严重。76.4%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存在维生素D3缺乏(维生素D3浓度﹤50 nmol/L)现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清250H维生素D3(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研究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临床表现,将糖尿病患者分为:5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250H维生素D3的相关性。结果 76.4%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缺乏维生素D3,38.0%的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缺乏维生素D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9.9±12.7)nmol、(53.6±17.3)nmol/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250H维生素D3水平、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紧密的关系。

关键词:维生素D3,糖尿病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王杨,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59.

[2] 董琪,李全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21-22.

[3] 尹茂山,牟艳玲.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及SIRT1的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102.

[4] 李彩蓉,蔡飞.二苯乙烯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

[5] 2型糖尿病患者为何出现嗅觉问题的新认识[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5):71.

[6] 孟珊珊,罗雯.Rac1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机制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及对策下一篇: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障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