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2023-01-05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创新项目

根据《党章》有关规

定和要求,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楼宇(市场、小区)党建。

三、实施步骤

1、摸底调查

组成专班,与经济发展办等部门联手,全面摸清街辖区范围内工商企业市场的分布情况,重点摸清楼宇企业和市场的党员分布情况。

2、建立台账

根据党员分布情况,逐一对相关楼宇企业建立党员登记台账,对达到党组织建设设置要求的企业进行重点走访调查,适时研究,确定党组织设置的具体方案。

3、组织实施

方案形成后,报请××××*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根据《党章》要求,依法成立党的基层组织,重点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

4、建章立制

党的基层组织成立后,要按规定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包括党员学习制度、教育管理制度、党员活动制度等,保证党组织能正常运转,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进本单位经济发展。

四、具体要求

本方案6月份组织实施,9月底完成调查工作,年底完成1-2个重点楼宇企业党建,总结经验,并形成相关工作机制。

第二篇: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方案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流向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兴山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县流出党员2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5名。流出省外的130名,流出至省内的88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59.6%、40.3%。党员主要流向 等地。从行业上看,全县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挖煤、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我县2005年底流动党员为137名,2007年流动党员数达218名,同比增加了59%。我县流动党员外出主要集中在几个时期,在农村科技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时期,农村出现大批剩余劳动力;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时期,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

(三)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身份,全县2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204名,占93.6%,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年龄,全县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80人,占82.6%。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149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8.3%。

(四)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较强,迫切希望有个“家”。企业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影响较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

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流动党员不“亮证”。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二)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不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

(三)管理难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

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

(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因流动不定、不愿受监督约束、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不愿转移。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县外,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外地某县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五)身份难明确。一是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成为“隐身党员”,不“亮证”。

(六)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

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效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放任自流。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三、指导思想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承诺”主要内容

就业指导。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

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

困难救助。

(二)、“服务承诺”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县、乡、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在相关单位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农村和社区成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在社区(村)无职党员中、社会工作人才中确定一批理事成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一是代理服务。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是专人服务。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4、健全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实行“四结合”。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承诺的五项服务,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享受。二是服务与教育相结合。抓好流动党员分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和服务相互促进。三是服务与

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招收流动党员,既解决流动党员就业问题,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五、研究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一是构建县、镇、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县、镇、村三级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管理库。基层党组织为每个流动党员建档立卡,掌握党员各方面的情况;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工商、计划生育等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资料库,配合搞好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一方面,县内主要依托县流动党员管理领导小组、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三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建立健全关怀服务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青年的网络。四是延伸管理链,实施“红色阳光”工程,培养关怀外出务工青年和在校学生的网络。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将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登记情况上报上级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实行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一联一”结对。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结合党员承诺制目标责任书,要求流动党员做出承诺,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四是建立规范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分类教育制度、持证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关怀理事会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承诺服务体系。一是着力营造环境。对流动党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引导和保护党员合理流动。同时,通过劳动等部门,及时为外出党员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开展劳务输出。及时了解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流动党员安心务工经商。二是努力提供保障。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物质等方面的保障,既提供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也及时与流入地党员组织取得联系,使流动党员外出有依靠。流动党员外出前,基层党组织指定专人进行行前谈话教育,重点引导党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和党性意识。三是积极打造平台。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关怀力度,通过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家乡观念,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发挥作用的激情和愿望,真正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商会、专业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外来流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守法致富、扶贫济困。四是积极吸收外来流动

党员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党员代表会议,推荐优秀外来流动党员进入企业(协会)管理层,把外来流动党员纳入各级评选表彰范围,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

四、工作步骤

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组织调研阶段。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数量、去向、来源、组织关系接转及个人基本情况等;建立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加强跟踪管理,实行定期登记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

2、组织实施阶段。召开专门会议,明确各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选择2-3个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3、总结阶段。认真总结工作做法和成功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

五、组织领导

成立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修武同志为组长,分管副部长杨四龙同志为副组长,抽调相关科室和相关乡镇、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将创新项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强化流动党员领导小组相关

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创新项目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工作所需经费2万元。

加强对创新项目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的,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要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

六、课题研究人员

第三篇:村级党建创新性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巨日合村“服务看得见,实惠摸得着”

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我村党建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大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既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为此,我村结合实际,决定实施“服务看得见,实惠摸得着”为主题的党建创新项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旗委、镇党委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发挥党支部作用,强化党支部实效性职能为目的,全面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先进性、组织合理性,决策科学性、实施有效性建设,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党员的学习意识、争创意识、服务意识,引导村干部党员更加关注发展,推动发展,为全面完成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目标以及更好的为民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内容

“服务看得见,实惠摸得着”为主题的村党支部党建创新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创建集体培训平台。通过举办创先争优党课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组织生活会等活动,提升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意识,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村党员干部集体力量的觉醒。

- 123 -

第四篇:XX乡2020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抓点带面,围绕“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强化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助推农村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全面提质,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二、项目名称

抓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项目目标

通过党建引领,坚持头雁领航、支部领办、党员领头,发挥党组织在集体经济发展上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在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中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力促2020年全乡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

四、实施措施

(一)党建引领强组织,筑牢集体经济发展根基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

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联系村班子成员具体抓、各村书记主动抓,整合选派帮扶单位及乡扶贫、农技、项目、财政等部门力量,分村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项目库,聚焦目标、整合资源、狠抓落实。二是落实激励机制。结合《XX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2年)》和《XX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办法(试行)》,对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组织和村“两委”成员兑现绩效报酬,调动村“两委”谋发展、抓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村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派帮扶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保障集体经济发展成效。

(二)创新载体提素质,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强化素质提升。

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灵活运用远程教育、学习强国、外出参观等方式,加强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业务水平、厘清思路方法,培养善作善为、敢抓敢管,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的支部“领头雁”,切实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二是健全管理队伍。结合“能人回归”工程,注重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帮助村级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党员评星挂星、民主评议、“四联四帮”等载体,助推农村党员主动参与谋划和经营,发挥表率和联帮作用,实现集体所有、集体受益,形成“党员领着群众干、群众做给党员看、党员群众比着干”的良性循环,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

(三)精准施策增效益,彰显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一是发挥长效主导产业优势。

充分利用XX和XX的“一村一品”资源优势,聚焦品牌效应和抖音电商,推广灵芝、中药材、黑山羊等特有产业,以点带面,让绿色农产品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二是整合立竿见影项目资源。在光伏电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入股分红、扶贫养猪场、茶厂租赁和大棚蔬菜、养蚕、油茶基地等“短、平、快”项目,以短补长、以长促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吸纳闲散劳动力,增强集体经济活力的同时,带动乡内群众就业,逐步彰显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三是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潜力。借力网站、抖音等新媒体,宣传XX、XX等景点,打造“XX”等红色基因传承基地,以旅游产业效应带动农产品资源,让农业、旅游业成为各村获得长期稳定收入的有力保障。

五、实施步骤

(一)谋划部署阶段(2020年5月)。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召开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部署会,制定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更新项目库。

(二)整体推进阶段(2020年6月-11月)。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打造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形成具有XX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2月)。

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并做好总结提炼、形成经验、稳步推广,进一步巩固提高创新项目实施成果。

六、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乡成立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才军同志任组长,副书记郑光权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为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明目标、重谋划、抓融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乡组织办,组织办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办公,强措施、深推进、抓实效。

(二)强化部门职责。

由乡组织办牵头,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组织办负责指导、协调;扶贫办积极统筹整合各种资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财政所负责资金拨付、“三资”管理、审计;项目办和农技中心负责加强指导和监督,分类建立集体经济项目库;国土所负责土地流转、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地保障;林业站负责林权确让、转让、林地采伐、开发;社保所加强科技进村入户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加快良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产业优势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督查办负责日常督查考评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立足本职,加大服务和帮扶力度,发挥作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实施成效

按照实施阶段要求,创新项目工作要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取得阶段性成效,乡督查办要不定期督查此项工作落实情况,对在创新项目实施中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不主动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12月份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验收,保障创新项目实施成效。

第五篇: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方1

通 知

峪字[2012]29号

中共峪耳崖镇委员会

关于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项目化管理的

实 施 方 案

按照县委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创新意识,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不断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特点、新亮点,整体提升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经研究,决定对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管理为抓手,有效整合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资源,着力在抓基层、强基础、提素质、建机制上下功夫、求突破,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在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推陈出新,培育一批富有本镇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典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项目创新”与“创先争优”相结合。要紧密结合

各单位实际,围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合理选择创新项目和内容,使创新工作符合实情、切合实际;要健全机制,确保创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推动党建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创优。

(二)坚持“常规创新”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树立规范

也是创新的观点,深入挖掘常规工作中蕴藏的创新空间,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常规性工作,夯实创新基础;要善于找出不足,发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制度性问题,针对薄弱环节,选准突破口,强力攻坚,确保常规工作与创新项目同步实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三)坚持“自我提高”与“整体提升”相结合。要重视总结

创新经验,及时推广创新成果,并加以规范,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要注重把创新成果、创新经验放在更大范围中去检验,转化成普遍经验进行推广,实现全镇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提升。

三、项目设置

按照全镇组织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贴县委、政府中心工

作,结合我镇实际,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选择创新项目:

(一)常规工作创新项目

1、后进支部整顿转化工作;

2、村民活动场所建设、使用、管理办法。

3、实施设岗定责等措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建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探索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

5、建立健全党务、村务档案,由专人收集整理,完善“五本

三盒”档案管理制度。

6、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7、引导和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

集体经济;

8、信访综治工作;

(二)重点工作创新项目

1、理顺“两委”关系,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

治运行机制;

2、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重大

事项“四议两公开”,落实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3、党建指导员工作管理办法;

4、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两推一考双公示制度,选拔入党积极

分子;

5、解决村发展家族党员问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方式方法;

6、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管理办法;

7、落实党员“双育”(党性教育、技能培育)促“双带”(带

头致富、带动致富)做法;

8、探索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9、探索离任村干部作用发挥的新思路;

10、建立党支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支部+协会+科研院所”

工作模式;

11、幸福新村建设,企业资助的新模式;

四、工作要求

1、明确责任主体。镇党委组宣部对创新项目实施牵头抓总,

各村党支部是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施责任主体,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好项目的确立,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注重效果。基层组织建设重点项目要突出实效性,通过项

目实施真正解决一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防止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走过场。

3、广泛宣传。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

广泛宣传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的目的意义、推进措施、工作成效等,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新经验,交流项目成果。

附: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工作项目申报表

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章)年月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航海时代卡拉克帆船下一篇:对工作的感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