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2-10-12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 数据的海量式的增长让大数据的运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的人们以及企业所重视。这其中, 高等院校的学生容易接受先进文化和技术, 尤其是学生对互联网的广泛灵活的运用, 让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更容易产生庞大灵活的数据, 如何挖掘背后的数据, 发现其价值, 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是目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一、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在高校的庞大的学生群体产生的数据下, 传统的管理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挖掘出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因此采用大数据技术, 向大数据方向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必然。笔者在学生以及学校等两方面进行思考, 总结了以下三个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实意义:

(一) 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很难对学生平时的个性化的学习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 但是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 每位学生的所选修的课程以及平时所参与的活动比赛都能很容易的收集, 通过大数据的多维度的特征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针对个体学生的不同情况, 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引导, 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咨询等服务, 制定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二) 学生学习课外活动的情况追踪

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想要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或者比赛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庞大且数据巨大的任务, 但是通过大数据技术, 以及大数据“体量大”的特点, 完全可以将学生课外活动, 参加比赛, 所获奖项等有关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都收集起来, 形成完备的数据库系统。

不仅仅限于课外活动所获比赛等, 在学生参加各类人文素养提升活动, 期末对奖学金的评选以及优秀学生等评选上面, 便可以通过此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譬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 上课的出勤质量, 课堂互动等等, 这些原本不可测量的指标在大数据的标准下皆成为可量化的标准, 更好的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人际关系等等。

(三) 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管理模式的革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互联网的进步, 让教育资源越来越先进, 数据越加庞大, 传统的教育模式渐渐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育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改革, 否则高校不能紧追教育的改革步伐, 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的教学质量。高校应该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 大大的提高对教学资源的利用, 对教学管理的工作进行改革, 提高管理的效率。

(四) 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监管追踪

传统高校对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监管都处于懈怠的状态, 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管理不应该以补救为主, 而是应该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帮助学生实现心里状态健康发展。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败, 就业压力和考试压力等情况时, 会影响其心理状态, 最终影响其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 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监管追踪, 确保大学生心理状态健康发展, 为可能出现心里问题的学生进行排解、心理咨询[1,2]。

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力度越来越强, 各辅助系统不断出现优化, 其中产生的巨大的教育有关的数据, 给大数据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然而目前为止, 大数据的应用在整个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并不广泛, 仍面临很多的困难, 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具体表现为:

(一) 缺乏相应的大数据意识

目前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在探索阶段, 一方面是因为数据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善, 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 另一方面就是大数据的关键就是要达到数据的双向流通, 而这一关键点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还远没有实现。另外数据模型的不统一、技术不过关、资金的缺乏以及数据安全隐患问题等也是现今存在的问题。

(二) 数据无法形成统一性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想要良好的应用大数据技术需要数据具备统一性和规范性。高等院校的系统复杂, 机构多, 每个机构之间都具有必然的关联性, 因此每个机构的系统内的数据都应该是相互流通的, 因此规范性和统一性成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的学校的系统的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较差, 达不到大数据技术的要求, 难以形成数据流通共享。

(三) 学生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数据复杂

由于学生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的复杂性, 且数据具备体量大、价值高等特点, 导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难度增加。一般来说学生教育管理的数据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结构化的数据, 一般来说是学号, 学生姓名, 课程名称, 成绩等等此类的信息;二是非结构化的数据, 此类有图片、视频等等, 这类的数据无法用统一的符号进行表达;三是半结构化的数据, 此类数据一般介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之间。这是目前大数据技术应用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教育管理系统中, 这是趋势, 也是必然, 高校应对大数据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4]。

三、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可以预想到, 未来大数据技术将会在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占据越发重要的位置, 未来高校的管理体系的优化, 教学质量的评估很大程度上都将取决于大数据的应用和技术的进步。虽然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迫在眉睫, 需要应用策略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笔者提供了以下几个应用策略:

(一) 培育大数据人才, 形成从事大数据技术专业团队

在高校的竞争中, 大数据的应用将成为竞争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高校需要转变思维和眼, 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培养大数据型的人才, 形成专业团队, 促进大数据技术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高校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 需要自己去培养和聘请一支专门从事大数据研究人员进行教育管理相关大数据平台建设。高校需要投入资金培养懂得大数据技术的专门的人才, 建立起既拥有大数据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实践, 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专业性人才团队[5]。

(二) 完善大数据的系统平台体系

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系统需要建立在数据流通平台的基础上, 而大数据的平台能够为数据提供分析、管理等重要的功能, 因此学生教育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大数据系统平台上进行建设和开发, 避免孤岛现象。

(三) 推进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不同过程的应用。

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不断的信息化, 在这过程中, 产生了巨量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数据, 已经初步具备了大数据的体量大、多维度、价值高等大数据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所处的阶段的不同, 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不同教育管理工作环节中的实践, 比如教学评估以及学生成绩登记, 学生日常心理健康和思想状态等等。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用大数据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促进大数据在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二是为以后的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四) 加强对数据安全性的管理

大量的数据也增加了数据被泄露的可能性, 增加数据被盗取的危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数据重要性高, 涉及学生的学号、身份证以及家庭情况等, 大量数据的冗余不可避免的会有数据隐私泄露的几率。一些涉及的敏感问题的与否也没有明确界定的界限。高校要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对大数据的使用方法进行规范和标准化, 对重点的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定期的监督和管理, 保证数据时刻安全可靠, 避免出现数据泄露的情况, 增强数据的安全性的管理。

四、结语

大数据不单单是一项技术, 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类的生活方式渐渐被大数据所影响, 这造成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蕴含巨大的机遇。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 需要确立好大数据的意识, 克服大数据应用战略规划、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在未来, 大数据技术必然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大数据建立高校教育管理数据的共享平台体系, 积极的创建培养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团队, 充分挖掘和分析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同环节的数据,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大数据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唯有不断的适应大数据趋势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提高工作效率,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义进行说明, 简单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有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教育管理,高等学校

参考文献

[1] 熊发政, 李育强, 陈英齐.浅析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J].才智, 2016 (23) :74-75+77.

[2] 崔传滨.大数据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2 (11) :65-66.

[3] 岳坤坤.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探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 21 (02) :60-6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行为调查下一篇: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在煤制烯烃装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