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产品混料管理办法

2023-01-19

第一篇:防止产品混料管理办法

外协加工产品输运过程防止缺角作业指导书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协加工领料、交料及运输过程

二. 操作要求

1. 圆片类产品 1.1. 圆片类之一:外径小于60的切片产品(例40SH D49.91*7.01或35EH 切片工序:领料换箱时用手几个几个换在自备的塑料盒中,段子在D26*D4*8 ) 1.1.1.

箱中排列整齐,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报纸隔开,装满箱后在四围用报纸把产品间的间隙塞紧,做到产品间无松动,无碰擦,无间隙,排好的产品总高度不能高于箱口。加工完毕后按10片1卷对加工完的D49.91*7.01(或D26*D4*8)产品用报纸进行包装后在塑料盒内排列,产品叠放高度不能高出箱口,空隙处用泡沫等到物塞紧后轻放在车上。 1.1.2. 1.1.3. 外协检验:检验时对该类产品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检验倒角工序:在外协检验或磨床检验装箱的基础上,周围的空隙处泡完毕后,排列在箱内,排与排,层与层用泡抹等物隔开。

抹等物塞紧,装车时轻拿轻放,叠箱时要放平,加工完后的产品按《机加工产品防锈通知》要求进行处理后由专人装箱,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1.1.4. 电镀工序:领料时装箱用技术工艺部门所要求的特制专用周转箱,产品与产品间用外径45*左右、厚度2毫米的塑料垫片隔开(D26*D4*8用报纸包裹),且周围用泡沫塞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高出周转箱的产品上不能再叠放其箱子,在车辆运输的往返途中,司机需平稳行驶,尽量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电镀完后产品单片用干净的报纸或包装用的白纸进行包裹,产品与产品间仍用外径45*左右、厚度2毫米的塑料垫片隔开装在特制专用周转箱内,周围的空隙处用泡抹等物塞紧。 1.2. 圆片类之二:外径大于60小于100的线切割产品 (例 N45T D90*20) 线切割工序:拉料出库时不能让产品在塑料盒内滚动碰撞,盒内的1.2.1.

空隙处用报纸塞紧,换箱时一个一个换在自备的塑料盒中,段子在箱中排列整齐,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报纸隔开,装满箱后在四围用报纸把产品间的间隙塞紧,做到产品间无松动,无碰擦,无间隙,排好的产品若高度高于箱口不能在上面叠其他箱子。粗切后产品排列在箱子,排与排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1.2.2. 1.2.3. 外协检验:检验时对该类产品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检验磨床领料:箱中的产品排与排之间均用泡沫隔开、塞紧。搬运时,完毕后,排列在箱内,排与排用泡抹隔开。

要轻拿轻放,同时,小车允许放4盒,大车允许放6盒。大立磨摆料时,必须把平的一面放下面,如二面不平必须用油石擦平一面方能加工;磨平面时,料与料不能排得过紧,行与行之间不能用力推过去,否则容易缺角。加工完后产品.擦料要一个一个拿到木屑中操作,产品间隔能有碰撞;烘完产品装箱时对该类产品要轻拿轻放排列在箱内排与排用泡抹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1.2.4. 1.2.5. 磨床检验:检验时要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检验完毕装箱倒角工序:在外协检验或磨床检验装箱的基础上,不换箱;装车时时,箱底垫上泡沫产品排列在箱内,排与排用泡抹隔开,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轻拿轻放,叠箱时要放平,加工完后的产品按《机加工产品防锈通知》要求进行处理后由专人装箱,箱底垫上泡沫,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1.2.6. 电镀工序:该类产品用牛皮纸包裹,做单件包装,领料换箱时箱底垫上泡沫,产品排列在箱内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报纸塞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高出周转箱的产品上不能再叠放其箱子,在车辆运输的往返途中,司机需平稳行驶,尽量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电镀完后产品单片用牛皮纸进行包裹,产品排列在箱内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1.3. 圆片类之三:外径大于100的外圆套产品 (例 N45T D150*50) 外圆套工序:拉料出库时不能让产品在塑料盒内滚动碰撞,盒内的1.3.1.

空隙处用报纸塞紧,领料交料时换箱一个一个换在自备的塑料盒中,一箱中只能摆四段,二段间均用泡沫隔开,若产品排在三轮车上,三轮车上必须垫上厚度5mm左右的橡胶皮、四围同样围上厚度5mm左右的橡胶皮,空隙处用报纸塞紧,做到产品间无碰擦,无间隙。 1.3.2. 内部流转:检验员在检验时对该类产品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检验完毕后,排列在箱内,且箱底垫上泡沫,一箱只放四段且二段间均用泡抹隔开;磨床领料时,在检验装箱的基础上把箱内空隙处用泡沫塞紧。 1.3.3. 倒角工序:磨床检验装箱的基础上,不换箱;装车时轻拿轻放,叠箱时要放平,加工完后的产品按《机加工产品防锈通知》要求进行处理后由专人装箱,箱底垫上泡沫,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1.3.4. 电镀工序:该类产品用报纸加3mm厚的泡沫作单件包裹,领料换箱

时箱底垫上泡沫,空隙处用报纸塞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高出周转箱的产品上不能再叠放其箱子,在车辆运输的往返途中,司机需平稳行驶,尽量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电镀完后仍用报纸加3mm厚的泡沫作单件包裹,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2. 圆环类产品

2.1. 圆环类产品之一:单套产品 (例42HT D75*D25*5) 2.1.1. 套孔工序及线切割工序:拉料出库时不能让产品在塑料盒内滚动碰撞,盒内的空隙处用报纸塞紧,领料交料时换箱一个一个换在自备的塑料盒中,层与层、排与排用泡沫相隔,空隙处用报纸塞紧,做到产品间无碰擦,无间隙。排好的产品若高度高于箱口不能在上面叠其他箱子。粗切后产品排列在箱子,排与排之间用泡沫等物隔开,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2.1.2. 内部流转:检验员在检验时对该类产品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检验完毕后,排列在箱内,且箱底垫上泡沫,磨床领料时,在检验装箱的基础上把箱内空隙处用泡沫塞紧。

2.1.3. 倒角工序:在磨床检验装箱的基础上,不换箱;装车时轻拿轻放,叠箱时要放平,加工完后的产品按《机加工产品防锈通知》要求进行处理后由专人装箱,箱底垫上泡沫,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2.1.4. 电镀工序:该类产品用牛皮纸作单件包裹,领料换箱时箱底垫上泡沫,空隙处用报纸塞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高出周转箱的产品上不能再叠放其箱子,在车辆运输的往返途中,司机需平稳行驶,尽量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电镀完后仍用牛皮纸作单件包裹,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2.2. 圆环类产品之二:内外套产品 (例38UH D134*80*15) 2.2.1. 内外套工序:拉料出库时不能让产品在塑料盒内滚动碰撞,盒内的空隙处用报纸塞紧,领料交料换箱时一个一个换在自备的塑料盒中,一箱中只能摆四段,二段间均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报纸塞紧,若产品排在三轮车上,三轮车上必须垫上厚度5mm左右的橡胶皮、四围同样围上厚度5mm左右的橡胶皮,空隙处用报纸塞紧,做到产品间无碰擦,无间隙。 2.2.2. 线切割工序:拉料出库时盒内的空隙处用报纸塞紧,不能让产品在塑料盒内滚动碰撞,换箱时一个一个换在自备的塑料盒中,段子在箱中排列整齐,排与排之间无间隙,排好的产品若高度高于箱口不能在上面叠其他箱子。粗切后产品排列在箱子,排与排之间用泡沫隔开,且箱底垫上泡沫,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2.2.3. 内部流转:检验员在检验时对产品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

检验完毕后,排列在箱内,排与排之间用泡沫隔开,且箱底垫上泡沫;磨床领料时,在检验装箱的基础上把箱内空隙处用泡沫塞紧,排好的产品若高度高于箱口不能在上面叠其他箱子,搬运时,要轻拿轻放,同时,小车允许放4盒,大车允许放6盒。

2.2.4. 倒角工序:在磨床检验装箱的基础上,不换箱;装车时轻拿轻放,叠箱时要放平,加工完后的产品按《机加工产品防锈通知》要求进行处理后由专人装箱,箱底垫上泡沫,排与排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2.2.5. 电镀工序:该类产品用报纸加3mm厚的泡沫作单件包裹,领料换箱时箱底垫上泡沫,空隙处用报纸塞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高出周转箱的产品上不能再叠放其箱子,在车辆运输的往返途中,司机需平稳行驶,尽量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电镀完后仍用报纸加3mm厚的泡沫作单件包裹,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3. 方块类产品

3.1. 方块类产品之一:磨加工产品(例 N48T 50*50*25 或N50T 145*50*50) 3.1.1. 磨加工工序:领料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且箱内空隙处用报纸塞紧,同时,小车只允许放4盒,大车允许放6盒;木屑擦料时,要排放在工作台上进行操作,产品间不能有碰撞,料擦好后放入盒子,箱子底层及排与排、层与层均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塞等物塞紧不使产品晃动。

3.1.2. 磨床检验:检验员在检验产品时轻拿轻放,产品不能互相碰撞,检验完毕后,排列在箱内,且箱底垫上泡沫,且排与排、层与层之间用泡沫隔开箱内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3.1.3. 倒角工序:在磨床检验装箱的基础上,不换箱;装车时轻拿轻放,叠箱时要放平,加工完后的产品按《机加工产品防锈通知》要求进行处理后由专人装箱,箱底垫上泡沫,排与排之间用泡沫隔开,空隙处用泡沫等物塞紧。 3.1.4. 电镀工序: 50*50*25类产品用帆布做的方袋作单件包裹、145*50*50类产品用报纸加3mm厚的泡沫作单件包裹,领料换箱时箱底垫上泡沫,空隙处用报纸塞紧。装车时要轻拿轻放,在车辆运输的往返途中,司机需平稳行驶,尽量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电镀完后50*50*25用干净报纸包裹后装入帆布方袋145*50*50仍用报纸加3mm厚的泡沫作单件包裹,空隙处用报纸塞紧。

第二篇: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

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及要点

1.目的:

为了规范预混料生产操作,使整个过程(原料入库、储存、领取、称量、混和、打包、成品发放)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职责:

2.1 预混料车间主任负责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2.2车间原料保管员负责预混料生产所需原料的入库、储存、领用管理工作,并对小料称重过程负有监督责任。

2.3车间成品保管员负责包装袋、标签,预混料成品的入库、储存、领用管理工作。同时对预混料包装质量负有监督责任。 2.4品管部负责原料、成品的质量管理工作。 2.5采购部负责预混料生产所需原料的购进工作。 3.工作程序及操作要点 3.1原料入库

3.1.1 原料进厂后由采购部开据原料购进通知单,车间原料保管员接单后应根据原料性质、数量,在短时间内合理安排好垛位并引导货车过磅进库

3.1.2 品管员应对进厂原料实施检查并出具检验报告。

(1)包装应完好,粒度大小基本一致,色泽均一,无异味、霉变、吸湿及结块等现象。

(2)标识应完整(如下项目):产品名称、适用阶段、主要成分、药物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添加比例、使用说明、生产日期、

(3)产品有效成份应满足合同要求

(4)生产厂商应具有生产资质(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

(5)产品应具有生产合格证及有效期

3.1.3车间原料保管员接到品管员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安排卸货。如检验结果未满足合同或原料标准要求,车间原料保管员应立即通知采购部处理

3.2储存

3.2.1所有微量原料应储存于独立的,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的库房中。为保证微量原料在储存中其有效成分活性,库房应满足避光、通风、恒温(25度以下)等条件。

3.2.2注意掌握预混料的贮藏时间和条件,保持其新鲜。未开袋的预混料要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并且要分类保管;开袋后应尽快用完,切勿长时存放。使用期间应注意密封,避免潮湿,否则会导致有效成份含量降低。保管员应每天不定时对微量原料储存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立即上报。 3.3加工

3.3.1预混料车间主任根据销售部门下达的《次日销售计划》以及预混料成品实际库存情况制定次日生产计划。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品管部。

3.3.2预混料车间主任下达预混料生产配料单前应向配方师咨询,以确定生产所用配方有效性。

3.3.3预混料车间主任依据生产计划、生产配方要求,开具《小料领料单》。原料保管员对小料领取单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料,小料领取单应双方签字认可。

3.3.4原料保管员发料前应对所用称量设备进行校对,以保证称量准确。称量完成后应对所发原料进行复核。确保所发原料与《小料领料单》标示要求一至。

3.3.5生产人员配料前应对生产配料单内容、生产要求十分明确,如有疑问应及时向预混料车间主任询问。同时对所用称量设备进行检查、校对。确保称量设备精度、工作状态满足工艺要求。

(1)微量原料称重设备,读数精确到5g以下 (2)称重设备均能保持整洁和校准至零 (3)有足够砝码校正称的精确度

(4)每次称重前,应用砝码校正称的精确度

3.3.6配制时应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取样称料,一人(原料保管员、车间主任)验秤、核对品种质量并签字备案。

3.3.7 装有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药物的各种器皿(包装袋),都应标明物料的名称、规格。对具有毒性的物料标记必须醒目。吸湿性强的原料应单独存放,有配 禁忌的原料不得放在一起,每个微量原料称重时,均使用单独的勺子(或将勺子清洗干净)。称量完毕后将所有微量原料的总量与配料单值对照检查。

3.3.8对配料组份小于5㎏原料必须稀释、放大。确保参与混合的组份不小于10㎏。以保证各组份效价。

3.3.9投料时,要求投料人员按顺序投料,先投入载体原料的2/3再依次(先投量大的再投量小的,先投比重小的,再投比重大的)投入其他添加量较小的原料,最后投入剩余载体。投完每批次产品后,要及时清理投料口,确保投料完整无残留

3.3.10在更换配方时对混合机内残留物需用刷子清扫干净,再用豆粕、石粉(每次用量不少于500㎏,清洗频率不少于二次)清理设备,以防不同产品品种的交叉污染。

3.3.11每次工作完毕后需对微量组份的瓶、桶、等重量进行复称。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进行查核做出处理以免造成损失,并记录在案。

3.3.12包装前打包人员应对称量设备进行校对确保称量准确。 3.3.13打包人员应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标签是否与包装的产品相符。缝包时要求:

(1)、缝包线迹应平直,不得有跳针,脱扣现象。线尾长度不得长于5㎝。缝线与袋口的平行距离3-5㎝ (2)、使用标签是应与包装袋标识一致,日期正确,有复查习惯。标签应放在包装袋的左上角。

(3)、下班前预混料车间主任应对当天打包数量,包装袋,标签进行复查。并作详细记录。

3.3.14预混料车间成品保管员应不定时对打包过程实施检查。(内容同3.3.13)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预混料车间主任处理。不合格成品保管员应拒绝入库。

3.3.15成品保管员应每天对预混料成品的数量、质量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对储存期较长成品应及时向配方师汇报及时处理,以防呆料产生。

3.3.16预混料成品保管员人员,必须对生产车间开具的领料单再一次复核,确定无误后如实发货。发货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3.4注意事项

3.4.1极微量组份的处理最好在一个专门的配制室内进行,必须配备通风除尘系统。定期检查该系统的工作效率,以确保正常运转。清理配制室内和有关设备时要使用刷子或真空吸尘器。记住不要使用压缩空气。

3.4.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从事预混料生产工作。还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每天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包括袜子和帽子如工作服口袋应予拆除。以减少有害物质粉尘积聚在内而污染操作人员的手。

(2)穿无通气孔的鞋子以防止粉尘进入鞋内。手帕宜用纸质,用完即扔。

(3)不允许在配制室或微量组分存放处吸烟、饮食。就餐前要认真擦洗脸手,平时要注意对指甲内的清洗。

(4)有物料洒落应立即清理,不要等到下班时才进行。

3.4.3预混料生产具有原料品种多、成份复杂,用量相差悬殊等特殊性。其生产过程必须保护产品中活性成份的活性。

(1)设法保护其活性,避免不同组分产品间交叉污染。如维生素储存温度、湿度条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影响。尤其胆碱易吸潮,硫酸亚铁、硫酸锌易使维生素A维生素D 等变性。

(2)工艺流程要简短。在配料准确、混合均匀前提下。工艺流程应简短,减少物料提升与输送次数以减少分级交叉污染机会

(3)保证混合机混合效能。每季度应对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进行测定,确定最佳混合时间。

恒兴食品有限公司饲料厂

料 车 间 生 产 程 序 及 要 点

文件编号:HX—SL---008

版本:

A

受控状态:

受控

发放编号:

编制: 生产部

编制时间:2007年11月10日 批准:

实施时间:2007年11月20日

第三篇:哺乳母猪复合预混料设计和配方

哺乳母猪复合预混料添加剂方案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组长:钱芳芳(动科102班、学号07)组员:钱芳芳

哺乳母猪复合预混料设计和配方

一.前言

计算最终各种原料的配比,并做一个配方,必须有三大参数:

1.动物的饲养标准—— 针对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年龄阶段,各国或机构都通过试验等手段提出一套动物饲养标准。

2.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 在饲料配方中 ,原料的营养成分随产地、季节、水分含量等的不同而不同。

3.饲料原料的价格—— 这决定了一个饲料配方最终的成本。

二. 配方设计

(一)设计构思

1.根据哺乳母猪饲养标准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指南确定各种饲料添加剂原料的用量。通常以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需要量作为添加量,还可参考确实可靠的研究和使用实践进行权衡,修订添加的种类和数量。2.原料选择。综合原料的生物效价,价格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各种原料。主要查明原料成分的含量,同时查明杂质及其他元素,以备应用。

3.根据原料中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及有效成分含量或效价,预混料中的需要量等计算在预混料中所需商品原料量。其计算方法是: 纯原料=某微量元素需要量/纯品中元素含量(%) 商品原料量=纯原料量/高品原料有效含量(或纯度)4.计算出此预混料中各原料的比例。

5.确定载体用量。根据预混料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计算载体用量。一般认为预混料占全价配合饲料的0.1%~0.5%为宜。 载体用量为预混料量与商品添加剂原料量之差。6.列出预混料添加剂配方。

7.对所设计的配方进行注释并由主管技术人员签字。

(二)制作要求和计算步骤

1.确定复合添加剂预混料的组成

该复合添加剂预混料拟包含微量元素、维生素、赖氨酸、土霉素、风味剂和抗氧化等有效成分。

2.确定微量元素预混料的用量和配方

设微量元素预混料在全价料中的用量为0.5%。由我国猪饲养标准中查出哺乳母猪的微量元素需要量,即每千克饲粮中的添加量;铜为4.4mg,碘为0.11mg,铁为70mg,锰为8mg,钠为0.09mg,锌为44mg)注;原料用量=添加量/原料纯度/元素含量;预混料中的含量=原料用量/5000*100

表1.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设计

微量元素每千克饲料原料纯

元素含量(%) 25.5 20.1 22.7 76.4 32.5 30

每千克饲料微量元在预混料中

的种类 添加量(mg) 度(%) 硫酸铜 硫酸亚铁 硫酸锌 碘化钾 硫酸锰 亚硒酸钠 小计 载体(石粉) 合计

4.4 70 44 0.11 8 0.09

96 98.5 99 98 98 95

素原料的用量(mg) 的含量(%)

17.9 354 196 0.15 25.1 0.32 593.47 4406.53 5000

0.358 7.08 3.92 0.003 0.502 0.0064 11.869 88.131 100

3.确定维生素预混料的用量和配方

维生素添加剂种类很多,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查得维生素添加量为:维生素A1700IU 、维生素D 172IU 、维生素E 9IU 、 维生素k1.7mg、维生素B1 0.9 mg、维生素B2 2.6mg、烟酸9.0mg、泛酸10.0mg、生物素0.09mg、叶酸0.5mg、维生素B12 13ug.设维生素预混料在全价料中的用

量为0.1%,则配方如下表。

表2.维生素预混料配方设计

维生素种类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酸 泛酸 生物素 叶酸 维生素B12 小计 载体(麸皮) 合计

添加量(每kg饲原料规格(每克每千克原料用

料含量) 1700IU 172IU 9IU 1.7mg 0.9mg 2.6mg 9.0mg 10.0mg 0.09mg 0.5mg 13ug

含量) 300000IU 200000IU 500IU 950mg 980mg 930mg 980mg 850mg 20mg 98mg 10mg

量(g) 0.0057 0.0009 0.018 0.0018 0.0009 0.0028 0.0092 0.0118 0.0045 0.0051 0.0013 0.062 0.938 1

在预混料中的含量(%) 0.57 0.09 1.8 0.18 0.09 0.28 0.92 1.18 0.45 0.51 0.13 6.2 93.8 100

4.确定赖氨酸、土霉素、风味剂和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及原料用表

表3.赖氨酸等添加剂的用量换算

原料 赖氨酸 土霉素 风味剂

在全价料中添加

量 0.50% 50mg/kg 200mg/kg

原料规格 78.00% 10% 100%

原料在全价料中的用

量 0.64 0.05 0.0

2抗氧化剂 合计

0.01%

100%

0.01 0.72

5.确定复合添加剂预混料的用量,选择载体并计算其用量。

拟配复合预混料在全价料中的添加量为2%,载体选用麸皮。

载体用量(%)=复合添加剂用量-(微量元素预混料用量+维生素预混料用量+氨基酸等添加剂用量)

=2%-(0.5%+0.1%+0.72%)=0.68%

6.整理出复合添加剂预混料配方,注明配方说明

该配方适用于120-180kg哺乳母猪。

按2%的比例将本配方产品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并混合均匀后使用。 本配方的产品应保存在阴凉、避光、干燥处、有效保质期2个月 一旦出现结块,变色何异味,则不能再作添加剂预混料使用

表4.复合添加剂预混配方

组分 微量元素预混料 复合维生素预混料 L-赖氨酸盐酸盐 饲用土霉素 风味剂 抗氧化剂 麦麸 合计

在全价料中用量(%) 预混料配方(%)

0.5 0.1 0.72 0.05 0.02 0.01 0.68 2

25 5 36 2.5 1 0.5 34 100

7.产品功效和特点

此复合添加剂预混料的作用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保证和改善饲料品质,促

进动物生产,保证动物健康,提高产品质量。

8.验证实验设计

在大型养猪场随机选择两只哺乳期的母猪进行对比试验,母猪编号1和2,

1号母猪饲喂不添加复合添加剂预混料的饲料,2号母猪饲喂添加复合添加剂预混料的饲料,若2号母猪比1号母猪免疫力高,增长速度快等优点,说明此复合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成功。

9.饲料标签

哺乳母猪复合预混料添加剂饲料

本产品复合饲料卫生标准 GB 10642-2012净含量21kg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产品标准编号产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保质期3个月(包装完好,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止日晒雨淋)地址电话邮编

制作人:钱芳芳

班级:动科102学号:2010020507姓名:钱芳芳

第四篇:影响预混料品质特性的理化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随着预混料产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高品质的预混料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制造商在提高和保持其产品质量上大做文章,以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

预混料产品是指由几种微量组分(如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及生长促进剂等)加载体/稀释剂精制而成的混合物质。预混料是用于生产全价配合饲料的核心部分,预混料品质特性实际上取决于其组成物质-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载体等的物理特性,预混料的品质特性指标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操作特性有:流动性、吸湿性、结块性、静电性。

一、预混料产品的品质特性及其影响的理化因素

1. 流动性

好的流动性是预混料产品应具备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对饲料混合均匀度有重要影响。产品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微量组分及载体/稀释剂的颗粒大小、分布、结构及其静电性能的影响,还取决于颗粒形式及吸湿特性,颗粒表面光滑程度等。

2. 吸湿性

预混料吸水后引起形态变化(如由粉末状态变成胶块),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结晶、重结晶或凝固,都会使预混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下降,此外,由于吸水后维生素浓度降低,致使通过计量补充获得实际含量不足,使产品质量进一步降低。颗粒越小,吸水性越强,流动性越差。含吸湿性成分(如经喷雾干燥的维生素、胆碱和烟酰胺等产品)时吸湿性增强。

3. 结块性

预混料产品在受热受潮时易发生化学反应,由于气温升高(如炎热气候下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在有吸湿性物质和氯化胆碱存在情况下,载体/稀释剂和微量元素携带水分释出/迁移,导致粉末状产品结块。在某些情况下,酸性反应发生会引起盐类化合物的形成,典型例子是烟酰胺和维生素C不能并存,有时饲料添加剂或载体(如乳糖)的重结晶,可导致坚强的团块形成。含有粘性产品(乳清粉)和那些小颗粒产品时结块的可能性极大。

4. 静电性

预混料生产原料所带电荷大小,除引起安全问题外,还会引起产品凝集、结拱、堵塞和分离问题。事实上,少至1克物质就有发出100伏静电的潜力,产品要求应具有尽可能低的静电荷。具有高静电性的维生素与料仓、搅笼混合接触时,几乎要粘到这些设备的每一部分,高静电维生素因经过混合聚集大量电荷而产生分离,都将导致混合不匀,变异系数升高。高静电维生素(如结晶型100%叶酸和96%的维生素B2)都将与混合器紧紧粘附在一起。分子颗粒越小,静电荷越高。

二、改进措施及技术要点

1. 原料的选择

一般而言,生产高品质的预混料产品的关键之一是确保原料的质量,因为没有优质的原料就不能生产出优质的预混料产品。目前,生产预混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各自性质差异悬殊,这将给保持原料品质带来不便,遵循以下原则,原料的品质保证就可以做好。一要及时做好保护工作,因为原料品质下降

是非常容易发生并且是不可逆的过程;二要在保护工作做好的同时防止因自由氧化作用和微生物降解所引起的品质下降;三要选择价格合理和效价最佳的原料,主要依据市售的品种、规格及化合物中有效含量而定,同时检验、灰分、色泽、粒度等指标。并应符合人与动物的安全、环境及其他法规的要求。

1.1 维生素类原料选择要求

应购买饲料级的维生素,医用的价格较高,除价格和活性含量外,还要考虑原料的流动性。例如维生素E有油状和粉状制剂两种,油状不易稀释和混匀,故应用粉剂。此外,应购买经包囊及包膜处理的维生素制剂。这对于保持维生素的稳定性的降低加工过程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很关键。

2.1.2 微量元素类原料的选择要求

我国的微量元素原料最常用的为氯化物与硫酸盐化合物,硫酸盐的吸收利用率一般较高,相比而言,氧化铁几乎不能利用,氧化铜的利用率也比硫酸铜差,只有锰、锌、镁的氧化物具有较好的利用率。由于氧化物不易吸湿返潮,容易加工处理,以元素含量计的成本较低,故国外在猪、牛预混料中氧化物使用较多,在家禽才使用较多的硫酸盐。就铁而言,利用硫酸亚铁较多,而不用畜禽不能利用的氧化铁,但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铁(含Fe31%),经过专门的烘干燥后,80%~85%通过20目分析筛后可以做饲料用。作为碘的来源,碘化钾的吸收率很好,但其稳定性差,易体质出碘而损失,而碘酸钙和碘酸钾则比较稳定,故国外使用较多。除此之外,要注意各种化合物中砷、铅的含量,应在国际之内,不得大于标准,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应选饲料级或化工产品,不应用试剂级的原料,水分是破坏和溶解微量活性成分的重要因子,如选含结晶水高的化合物,使用前应进一步处理(如烘干或疏水处理),使之含水量小于10%,最好选用含一个结晶水的矿物盐。

1.3 氨基酸类原料的选用

为实现“理想氨基酸”模式,需要汪厍饲用限制性氨基酸,主要有L-赖氨酸盐酸盐,和DL-蛋氨酸盐酸盐。纯度大多为98%,但因品种,产地不同,生物效价也存在差异。

1.4 生长促进剂及其他添加剂的原料选用

药物添加剂应选择动物专用抗生素,因其不会与人用抗生素产生交叉抗药性,又对动物无副作用或应激反应,坚决杜绝滥用药物并可能使动物产品中药残超限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食品安全,才符合环保要求。

抗氧化剂/防霉剂的添加,可有效的防止饲料中微量活性组分的氧化变质,正确选用抗氧化剂/防霉剂是必要的。

酶制剂/风味剂/着色剂等的开发利用,对于改善饲料品质有很重要的影响,而正逐步被推广使用。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的产品,并符合人们客观需要。

1.5 载体/稀释剂的选用

载体/稀释剂的粒度和容重是保证预混料均匀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其承载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的粒度,但并非越细越好,一般认为30-80目分析筛之间为最佳的载体/稀释剂粒度。载体容重应接近微量活性组分的容重。容重大的活性组分难于混合均匀,且在运输和贮存时可发生分层。微量元素的原料应选用无机载体/稀释剂(如碳酸钙),二者容重较接近,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宜选用有机载体(如淀粉)。载体/稀释剂的pH值直接影响着预混料贮存期间的稳定性,因偏酸或偏碱都会影响活性组分稳定性,故应选择近中性、流动性好、静电性低的非活性物质作为载体/稀释剂。

2. 生产工艺

制造商对生产过程初稿良好的质量管理程度,进行持续的品质控制也很重要。这将有助于保证用优质原料制出高品质的预混料产品。

2.1 粉碎

控制微量组分、载体/稀释剂的粒度,使其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预混料其有良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

2.2 干燥、疏水处理

为防止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变质,失效和结块,一般要求其含水量不超过10%,对有些产品要求小于6%,尤其带有多个结晶水的矿物盐,在粉碎前一定要经干燥处理,进行疏水处理,即在载体/稀释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矿物盐,也可减弱水分的不利影响。

2.3 硒、碘、维生素B12的预处理

对极微量的活性成分如亚硒酸钠、碘化钾、维生素B12等分别加一定量载体制成1%预混剂,然后备用。

2.4 稀释及混合

一般采用三级预混工艺首先将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化合物分别制成预混剂,然后再加入载体/稀释剂进行混合,并同时按比例添加氨基酸,生长促进剂等其他微量组分。精确称量,准确计时,是生产中尤其重要的操作程序。

2.5 包装、存贮

包装前对预混料产品进行外观抽检。主要检查产品的颜色,粒度、均匀度等指标。及时缝口,贴标签。包装袋要码放整齐。库房宜通风、干燥、避光、阴凉,以免受潮变质造成损失。

制造商只有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强化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预混料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为中国广大养殖户服务。

第五篇:防止误操作管理规定

防止误操作管理规定

KD-ST-AQ-A/2014-004 目 录

1、目的 ...................................................................... 1

2、范围 ...................................................................... 1

3、定义 ...................................................................... 1

4、职责 ...................................................................... 1 5.管理内容和方法 ............................................................. 2 6.操作进行中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 2 7.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 .......................................................... 3 8.电气“五防”工作站管理规定: ................................................ 4 9.钥匙管理 ................................................................... 4 10.接地线管理: .............................................................. 5 11. 10kV配电装置防误操作措施 ................................................. 5 12. 检查与考核 ...............................................................

50

1、目的

为加强松桃凯迪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作业行为,杜绝违章,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松桃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厂”)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工作。

3、定义

3.1 误操作:人为的错误行为造成发、供电设备非计划或非正常停运。 3.2 电气恶性误操作事故是指: 3.2.1 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刀闸)。 3.2.2 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

3.2.3 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开关)或合隔离开关(刀闸)送电。 3.2.4 误入带电间隔。

3.2.5 误拉一定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开关),使线路或一定容量的发电机与系统非正常解列,或造成系统解列者。 4.职责 4.1 生产副总

负责现场重大操作的监督指导,检查现场操作的正确性。 4.2 安健环专工

负责现场操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4.3 发电部

4.3.1 发电部各专业专工

4.3.1.1 贯彻上级有关防误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电厂的防误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贯彻落实。 4.3.1.2 参与研究制定本公司的防误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 4.3.1.3 参与新投发、供电设备有关防误方案的设计审查。 4.3.1.4 进行防误技术经验交流,推广新技术。 4.3.1.5 参与误操作事故的调查分析。 4.3.1.6 负责防误装置的使用、管理工作。

4.3.1.7 负责重大、复杂操作中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工作。 4.3.2运行值长

4.3.2.1 是生产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当值所有设备操作、方式倒换的正确性、安全性、

1

可靠性负责。

4.3.2.2 负责监督、指导、检查运行人员对防误装置的规范、正确使用。 4.3.2.3 负责防误闭锁装置解锁用具使用的批准。 4.3.2.4 负责本公司的防误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贯彻落实。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 防误闭锁装置为重要设备,发现问题必须按松桃电厂《缺陷管理制度》规定及时消缺。 5.2 所有高、低压设备的倒闸操作必须填写操作票,高、低压设备停、送电操作必须填写停送电联系单。

5.3 拉合单一开关的操作,在操作有先后顺序要求时,也必须填写操作票。 5.4 操作项目的填写除按安规规定项目填写外,下列内容也要填入操作项目内: 5.4.1 验电及装、拆接地线(短路线)的地点,并注明编号。

5.4.2 设备恢复运行(备用)的操作应有拆除临时遮栏、取下停电时所挂标示牌,恢复永久遮栏项。

5.4.3 检查辅助接点动作是否正确。

5.5 操作票一律由操作人填写,监护人审查核对。主值、值长审查批准,并逐一按顺序签名,监护人应在技术上及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上,高于操作人。

5.6 重大或比较复杂的操作,发电部专业工程师担任第一监护人,当专工不在时,由发电部指定管理人员担任第二监护人。 6.操作进行中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6.1 电气部分

6.1.1 严肃认真,不讲不做与操作无关的话和事。 6.1.2 对照模拟盘认真模拟操作。

6.1.3 操作人看清设备,站好位置,监护人核对无误后方能解锁。 6.1.4 操作中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制。

6.1.5 监护人应严密监视操作的正确性,绝对不得亲自操作。 6.1.6 操作中不得向其他人员讲解技术等事项,严防注意力分散。 6.1.7 一个操作任务由一专人负责到底,中途不得随意更换。 6.1.8 操作人和监护人应由符合岗位职责有关规定的值班员担任。

6.1.9 每班接班后,主值应对上班的操作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免出现遗漏。 6.1.10 操作票每月由发电部收回审核,对于不当之处加以改进和指导,对于错误之处加以考核。

2

6.1.11 定期对运行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及考试。在操作中进行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及不安全行为,并且进行现场教育,提高运行人员专业素质和群体安全意识。 6.2 热机部分

6.2.1 按照操作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

6.2.2 严禁学习、实习人员、外聘人员单独操作现场设备。

6.2.3 启、停炉和热力系统(如蒸汽系统、给水系统、燃油系统)的切换操作必须要有操作人的上一级并符合监护规定的监护人进行监护。

6.2.4 现场设备标志要明显,设备双重编号统

一、规范、介质流向、设备、管道、颜色、色环符合规定,转动方向、开关指示正确。

6.2.5 按照《操作票管理制度》正确使用热机操作术语。 6.2.6 操作中要有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

6.2.7 一项操作票只准进行一项操作,不得无票或搭票工作。

6.2.8 操作票要按照“一想、二看、三操作”的步骤,“一想”即想操作任务和目的;“二看”查看设备位置和编号是否正确;“三操作”按照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正确的操作。 6.2.9 一项操作任务应由一人操作完毕,中途不得随意更改。

6.2.10 操作完毕后操作人和监护人应复查一遍操作措施及步骤,确认操作正确无误。 6.2.11 主值要随时掌握班组人员身体及精神状况,工作中随时提醒使其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工作安排得当适时。

6.2.12 主值安排操作任务时要进行“任务交底、安全交底、技术交底”的三交工作,做好预防措施。

6.2.13 交接班前后三十分钟不进行重大操作,事故处理及已进行的操作未告一段落除外。 6.2.14 对于不清楚的系统、设备及运行方式,严禁盲目的进行操作。 7.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

7.1 电气防误装置是防止误操作事故有效的技术措施,在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倒闸操作规定的基础上,应积极装设防误闭锁装置。

7.2 电气防误装置要坚持同一次电气设备的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新投电气设备无防误装置不允许投运。

7.3 防误装置的管理要落实到人,出现异常不能正常使用时,要限期消除。因防误装置长期退出并造成误操作事故时,要追究防误装置专责人的责任和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7.4 10kv及以上必须装设完善的防误装置,防误装置“三率”(安装率、完好率、投入率)达不到要求的,年末进行考核。按照安健环《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3

7.5 值班员对防误闭锁装置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会操作、会维护、会使用),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

7.6 新上岗人员和值班员的定期培训考试应有防误装置的使用、操作等有关内容。 7.7 防误装置的解锁工具(钥匙)应有保管制度,当因防误装置的原因影响下一步操作,必须使用解锁工具时,要经有关负责人的许可,并做好记录,说明解锁原因。 7.8 禁止原因不明的随意解锁,或利用其它工具拆解锁具操作。 7.9 使用防误闭锁装置时不得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

7.10

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防误操作的有关规定,被控电气设备应有防误电气联锁。 7.1

1防误装置不得随意退出,因故必须退出时应有申报手续并经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并限定恢复时间。

7.1

2运行操作中防误装置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汇报值长,查明原因,确认操作无误,并取得值长同意,方可进行解锁操作,严禁擅自解锁而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7.1

3防误装置由电气专业工程师指导检修组电气检修人员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工作,运行人员应定期检查维护,严防因防误装置失灵而引起误操作事故。

8.电气“五防”工作站管理规定:

8.1 正常情况下,“五防”工作站应处于开机状态,不得随意关机、重启。

8.2 “五防”工作站不得承受严重的机械冲撞,并严防酸、碱、水等腐蚀材料的侵袭。 8.3 “五防”工作站上不得安装游戏等非工作用软件,不得插入外接输入、输出设备,不得在其上进行非关联工作的用途。

8.4 “五防”工作站操作员密码各值班员负责,不得泄露。 8.5 “五防”工作站管理员密码各维修部电气专业负责,不得泄露。

8.6 “五防”工作站操作界面上设备运行方式,地刀、地线的位置、数量等必须做为交接班

检查的内容,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8.7 “五防”工作站操作界面上设备运行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不得强制复位,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9.钥匙管理

9.1 闭锁装置的解锁用具应妥善保管,按规定使用,不许乱用。

9.2 机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管,如编号有不清或编号牌有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9.3 机械锁钥匙至少要有三把,由当班值班人员保管,按值移交;一把专供紧急时使用;一把专供值班员使用;一把借给工作负责人使用。

4

9.4 机械锁钥匙借出后必须登记签名,当日交回。

9.5 机械锁有损坏或打不开,需更换锁时必须将三把钥匙同时更换,以免影响工作。 9.6 在操作中使用的钥匙必须要由值班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10.接地线管理:

10.1 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

10.2 装设接地线前,必须使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验明设备确无电压。 10.3 接地线在每次装设以前应经过详细的检查,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0.3.1 接地线编号不清晰或编号牌脱落。 10.3.2 线夹损坏或夹持力不够。 10.3.3 铜线断股严重。

10.4 交接班检查时,应对接地线认真检查,装设地线数量及未装设的接地线数量与《地线地刀登记本》及实际相符,编号一致 。如有问题,必须查清后方可交接班。

10.5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10.6 接地线在转移过程中,严禁在地面上拖拉,并注意不要让绝缘手套接触到铜线。 10.7 装设或拆除接地线后,应立即在《值班日志》、《地刀地线登记本》上记录以下内容,便于核查:

10.7.1 接地线位置、图示 10.7.2 接地线编号 10.7.3 接地线数量

10.7.4 装设或拆除接地线人员姓名 10.7.5 工作日期

10.7.6 接地线拆除后,应盘放整齐后用接地端捆扎好,并注意将编号牌置于显眼的位置。

11. 10kV配电装置防误操作措施

11.1 操作中必须按照10kV开关柜的闭锁程序进行,不得强行解除闭锁。 11.2 10kv双电源设备拉开其开关柜内接地刀闸的工作,必须填写操作票。

11.4 运行中不得打开电缆间隔的柜门,如工作需要必须打开的,必须有电气专业工程师在场监护。

11.5 不允许出现操作人、监护人在柜门前后分开操作的现象。

12. 检查与考核

12.1 有违反以上管理规定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和《反违章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院班子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发展党员工作常用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