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开发需求说明书

2023-04-22

第一篇:小程序开发需求说明书

世界互联网大会+小程序开发=新技术_新时代

云南嵘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高新互联网公司,跟随时代进步 ,发展新技术。在当下热门行业如微信小程序开发、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网站建设、腾讯企点、腾讯企业QQ、企点营销软件等业务上有着不一样的创新与探索。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谈及的微信小程序,作为本公司业务,在新的发展道路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每年如约而至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乌镇这座千年水乡碰撞出别样的精彩。在古老与未来中穿梭,聆听最前沿的真知灼见、见证最新鲜的科技狂潮,中国声音有力贯穿了全球互联网发展。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造互信供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发展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力。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介绍说:小程序是一种不用下载就能使用的应用,也是一项门槛非常高的创新,经过将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构造了新的小程序开发环境和开发者生态。

小程序也是这么多年来中国IT行业里一个真正能够影响到普通程序员的创新成果,现在已经有超过150万的开发者加入到了小程序的开发,与我们一起共同发力推动小程序的发展,小程序应用数量超过了一百万,覆盖200多个细分的行业,日活用户达到两个亿,小程序还在许多城市实现了支持地铁、公交服务。小程序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2017年小程序带动就业104万人,社会效应不断提升。

那被世界认可的微信小程序有着什么样的功能?与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有何不同?需要为它做一个应用分发市场?

消息通知、线下扫码、公众号关联并且小程序可以借助微信联合登录,和开发者已有的App 后台的用户数据进行打通,但不会支持小程序和App 直接的跳转。小程序与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是并行的体系。微信推出小程序,并非想要做应用分发市场,而是给一些优质服务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作为世界互联网领先技科技成果:微信小程序。出现便是一场新的变革。上学时,您希望成绩考满分,现在!我们要您的财富百万!千万!微信小程序专业开发,一切皆成现实!

第二篇:小程张氏宗亲祭祀大会发言

尊敬的各位宗长、各位宗亲:

大家好!

春光明媚,大地回春。今天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我村张氏宗亲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我谨代表在外工作生活的张氏族人向来自各地的张姓本家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宗亲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对组织筹备这次祭祖活动的宗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张姓,是我中华之大姓,始祖为黄帝后裔张挥,古往今来,人才辈出,良将贤相,科技医文,可谓建功百业,万古流芳。

借此机会,我想谈谈对我们张姓大族谱修订及祭祖活动意义的几点看法:

追根万年思本木,后代百世溯水源。历来各姓宗氏极为重视家谱、族谱的编写和修订,而我村张氏诸支因工作生活等散居各地,祖脉之流的记忆、记载也有付之东流的趋势,甚至出现人不知曾祖之名,孙不知曾祖之事的现象,这使得我村张氏家谱、族谱的编写和修订显得迫在眉睫。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族各脉分支的兴旺发展,也出现了各门各支世系不同,字辈交叉,甚至相隔异地见面无法称呼,祖孙辈相见互称无据的怪现象。这都要求我们尽快通过修谱来辨宗支、明世系。

同时,现在我们张氏本家有志之士通过自身努力,或祖人提携、支持,离开家乡在外生活发展。离乡勿忘祖,饮水需思源,这更需要

通过祭祖等各种活动加强联系和沟通,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心系故乡,对家乡、对本家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和关爱。这必将增强我张氏家族的血脉亲情与凝聚力,更有利于家乡的发展。

各位宗长、各位宗亲,寻根问祖,慎终追远,弘扬祖德,光前启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希望通过这次祭祖活动的举办,更进一步联络我村张氏宗亲的感情,团结身处各地宗亲,唤起宗亲的共识,群策群力,汇聚同宗的力量,发挥“血浓于水、骨肉相连、四海一心”的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进一步促进我们张氏宗亲的团结和繁荣。

最后,衷心祝愿今年张氏祭祖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软件项目开发需求报告

软件需求分析格式_如何写需求分析报告 软件需求说明书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 项目背景:应包括

● 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心单位和主管部门;

● 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3 定义: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愿文。

1.4 参考资料:可包括

● 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的批文

● 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规范等

● 列出这些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2.2 运行环境 2.3 条件与限制 3 数据描述 3.1 表态数据

3.2 动态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3.3 数据库描述:给出使用数据库的名称和类型。 3.4 数据词典 3.5 数据采集 4 功能需求 4.1功能划分 4.2功能描述 5 性能需求 5.1 数据精确度

5.2 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运行时间等。

5.3 适应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6 运行需求

6.1 用户界面:如屏幕格式、报表格式、菜单格式、输入输出时间等。 6.2 硬件接口 6.3 软件接口 6.4 故障处理 7 其他需求

如可使用性、安全保密、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

需求分析的格式 需求分析要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的、准确的、清晰的和具体的要求。

1.综合需求: 项目 说明 备注

1)功能要求 描述软件用来做什么

能够进行度量衡的相互转换,如:长度公制之间的转换,公制和英制的转换等。能够添加或创建新的度量衡。能够按照用户自己的需要进行排序。能够作为其他软件的插件或辅助工具使用。能够知道度量衡所应用的范围,如:国家,行业等。

2)性能要求 软件能达到什么性能

数据的最大存储量,数据的转换要有连续性,软件对每项操作的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和传送时间,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软件失败和成功的定义。

3)运行要求

软件能正常运行在微软中文版WINDOWS系列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安装包或可执行文件

开发软件的开发工具清单。是否需要外部存储器和数据通信接口。

4)升级要求

是否可以升级,是否可以进行扩充。是否容易进行维护。 能够作为什么软件的插件或辅助工具使用。如何添加新的公式

5)对应关系

用户需求和软件功能的对应关系 说明每一个模块对应实现什么功能。

2.数据要求: 项目 说明 备注

1)数据输入

来源、准确性、取值范围、格式、非法值的处理、出错信息

2)数据输出 目的地、准确性、数值范围、格式、非法值的处理、出错信息

输出的数据可以修改,如:1米=100厘米=1000毫米,将100厘米改为90厘米时,相应的1米就自动改为0.9米,1000毫米变为900毫米。

3)数据存储 最大存储量

4)数据的安全性 访问的权限

5)数据备份 能否导入和导出

可以将输出的数据保存为文本格式

6)数据流图

在分析过程中得出的数据流图

7)数据筛选

能够将选择的几个度量单位进行汇总

8)主要算法

简要描述软件的主要算法

3.界面要求:请参照“界面样式图” 项目 说明 备注

1)软件名称 为软件起一个名字 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功能模块

有几个功能模块,分别是什么

3)颜色

采用什么底色,窗口是什么颜色

4)字体

字型、大小,字间距,颜色

5)按钮

颜色、字型、大小、样式

4.软件描述: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软件,相当于一份初步的用户手册。 项目 说明 备注

1)功能描述

能实现,不能实现什么需求 应用范围。什么人员可以使用

2)性能描述

最低配置,操作系统,需要安装什么辅助软件

3)操作步骤 如何使用软件 主要步骤和方法

4)用户责任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出现问题时如何解决 如何写需求分析报告

近来学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又在申报了,一些学弟开始Q我一些软件工程上书面的问题。大概的总结了下,写到这里。本文涉及到的是需求分析部分的书写,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文档中的要求来的。

在互联网公司或者一些敏捷开发的公司里,其实大家都是秉承着重开发,重讨论,而轻文档的态度。这个轻文档并不是指没有文档或者几乎不做文档,而是在严格的文档流程中解脱出来,只把最最实际的部分写出来。这个特征是有互联网本身迭代周期短,版本发布快等特点决定的。而在实际的兼职项目的时候,同学们就要注意了,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附上最清楚的一份需求分析,虽然这份需求说明可能不是按照某些标准文档而来的,描述清楚每个功能达到的效果,而这个效果一定要让客户点头确认,而不能出现“应该是”、“可能是”、“也许是”这样的模糊回答。否则在项目后期就会比较难过了。在学校申请的项目和大型公司项目开发中,是重视文档流程的,一部一部来。所以还是看情况来对待文档的深度和标准。

一、目录: 目录要用word的 “引用”—>”目录”,自动生成目录,一般都是要三级目录。通常这部分基本都不需要改结构,直接更新页码即可。

二、内容部分。 国家标准软件需求说明书G856T-88下载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这部分说明需求分析报告的概况,例如:本X需求分析报告是为S系统而编写的。+S系统的两句话概述。+本X报告旨在使U1(需求者)明确S系统的要求和细节,给U2(开发人员)了解需求实现的难度和困难,最终提供给U3(审核人、管理者)讨论和审核,达到沟通效果)

1.2背景 说明:

a.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这部分可以将a,b,c分为2部分,例子如下: 1.2.1项目概况

本需求分析报告所预期开发的软件系统是:S。S是(不是则无)SS系统的某一个功能子模块,S和S

1、S2等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概述其他系统的状态等等。 1.2.2任务分配

a. 任务提出者:xxx b. 软件开发者:xx c. 产品使用者:xx d. 文档编写者:xx e. 预期产品使用者:xx )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这部分很简单,就是描述专业词汇,比如

1.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它与HTML一样,都是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2. Word2, 解释。。。 )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

本模块开发主要是为SS的整体服务,完成SS工作中的XX部分以及相关的工作。其涉及的范围就是,从下达A、B命令后,到给出C结果的过程。具体描述:B1,来完成B11功能;B2,来完成B22功能; 等等。本部分是(否)耦合在分词工具包其他部分中的,主要为嵌入方式和先后方式相互交互。 图

图1. 该系统的组成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

2.2用户的特点

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甩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例如:二次开发和系统调用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理解XX的运行机制。可以对开放代码进行阅读和分析,以完成其系统独特的需求,提供给这部分用户开放API手册和Debug版本的源代码即可;预期这部分用户会占本系统总用户量的多大部分。

xx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知识,了解xx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用途。提供给这部分用户操作手册即可。预期这部分使用者主要是来简单的xx操作。

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可以对常见的系统Bug进行追踪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测试能力。 这部分用户主要是采用了本系统之后的后期工作维护者。 等等 )

2.3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这部分重要是对你有的技术力量、资金状况、人力资源等情况的假设,以使得你可以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时间范围内完成工作。工期约束,经费约束,人员约束,地理约束,设备约束等几个方面列举说明。)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 (例如: INPUT输入 PROCESS处理 OUTPUT输出 LOAD负载量

A 预处理,做怎样的动作, AA CC B BBBB Bb v C CCCC cc v

一、xx模块IPO表 对IPO表的简单文字描述。 )

3.2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例如:

Xx目标处理:1Byt–10M,包括左右边界值。 yy精度范围:„.

ZZ的精度:由于xx的特殊性,本系统均采用xx型来进行字符统计运算,概率部分以及其他比率部分精度精确到0.0x%。 )

3.2.2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a. 响应时间; b. 更新处理时间;

c.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d. 解题时间;等的要求。 (这部分只要一一列举就可以:

由于xxx过程中,需要大量xxxx操作或怎样,故xx解题时间占总时间的最大部分。其次就是xx转换和存储的开销。其具体时间特性要求,如下: a. xx响应时间:xxms左右; b. yy更新处理时间:yy;

c. zz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zz; d. vv解题时间:vv。 等等 ) 3.2.3灵活性

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a.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 b. 运行环境的变化;

c.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d.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e.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

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

(这部分按列举来即可, 由于本模块第一目的是用于xxx,其次则是xxxx。故本模块的灵活性在于实际应用者的不同。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具体情况如下: f. 操作方式上的变化:采用集成运行制和独立运行制两种模式,集成运行制是把本模块嵌入到分词工具包的主框架中,提供给用户具有一定UI的可操作软件;独立运行制是可以独立运行于后台,并提供给各种程序调用的模式的工作方式,以增强其生命力。

g. 运行环境的变化:主采用Windows平台的编译版本运行和调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同步开发支持SUSE Linux的服务器版本。;

h.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在尽量保证接口不出现变动的情况下,允许接口的重载和再定义。但接口的命名规则是统一的;

i.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精度在必须调整的条件下,可以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有效时限则依据现实的测试情况允许稍大范围的变化。

j. 计划的变化或改进:工作时间安排会存在必然的浮动,这部分要协同分词工具包课题设计组其他成员一同来进行商定,前期的计划可以稍微有些变动,后期的安排尽量按照计划执行。 等等 ) 3.3输人输出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这部分可以把输入输出分为 3.3.1输入要求和3.3.2输出要求,如下给出一个单元的例子。 XXX输出

数据名称:XXX输出数据 实际含义:用于XX,表示XXXX 数据类型:Character(字符串) 数据格式:XX 数据约束:由于xxx,,大小在xx以内 )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 ( 根据实际系统要求列举即可 Name名称 Number数量 Size大小 Increase增长

词典xx xx xxxx 并行执行,其大小依据实际xx大文本而增长

)

3.5故障处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包括软件压力,内存不足,硬件损坏等,这部分可以根据百度到其常见故障。) 3.6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

(例如安全保密性:密钥更换等; 预期扩展:扩展兼容等;OS更换:Slackware转SUSE等 )

4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a.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b.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c.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d. 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e. 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列举说明即可) 4.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操作系统和版本:xxxx 支撑环境和版本:xxxx 备用IDE环境和版本:xxxx 与该软件有关的软件组件:xxxx 后续可能扩展环境:xxxx ) 4.3接口

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例如:

a.用户和主程序调用接口(图中接口1)。这个接口采用封装API形式和函数调用形式,分别以外部调用和内部调用的方式为不同用户提供使用本机械分词工具的入口。例如以xxxx方式调用DLL文件,以xxxx方式调用函数。如下图2所示。 图2.软件接口调用图 b.xx接口(图中接口2)。这里是一个xxx的接口调用过程。xxxx ) 4.4控制

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例如:

下面通过图表的形式,将本模块以及涉及到本模块的软件模块的运行方法、控制信号,以及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其中箭头所指方向对应的模块的控制信号来自箭头另一方向的模块,具体情况如下: 图3 .控制流程图

图3的具体说明情况如下表所示: Name模块名称 Method运行方式 Signal控制信号 Forward控制去向

主程序模块 运行框架 用户调用或运行 1. 调用xx模块 2. 调用xx方法 3. 调用标准输出模块

xxx模块 xxx xxx调用 Xxx模块

)

第四篇:数据采集器的开发需求

生产汇报系统在数据采集器中的需求规划方案

1 当班班组设置

主要用于生产部和质量部每天上班班组设置,其设置界面如右图所示:

界面中的当前日期取系统当前的日期;

生产当班班组可以预先在系统中设置好生产部的所有班组,在进行班组设置时进行选择就可以了。

质量当班班组也采用与生产当班班组相同的方式来处理。

以上两个班组资料已经在系统中设置好基础资料:生产当班班组即选择系统中的“班组”基础资料,其表结构为(--班次:select fitemid as 班次内码,fnumber as 班次代码,fname as 班次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17);质量当班班组即选择系统中的“质量班组”基础资料,其表结构为(--质量班组select fitemid as 质量班组内码,fnumber as 质量班组代码,fname as 质量班组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23)。

当选择“取消”时,以前的所有操作不作保存和数据更新,当选择“确认”后系统自动将相关数据写入对应数据库的相应字段,写入内容包括:设置的当前日期时间、生产班组和质量班组。

当前日期时间(格式:YYMMDD00:00:00)主要是为了明确设置的日期和时间,即从这个时间开始所进行的生产汇报都采用后面设置的班组信息,直到下一次进行设置为止。如果当天有上两班次,白天一个班组,晚上又是另外一个班组,则在当班上班时要进行班组设置,系统自动取最新的班组设置来填充汇报时的班组信息。

生产当班班组和质量当班班组均是用于在当天进行汇报时班组数据的填充,质量当班班组信息主要适用于:制绒工段的“减重/反射率”、扩散工段的“方块电阻测试”、干刻工段的PN型测试、湿刻工段的“减重”和“边缘电阻”、PECVD工段的“膜厚/折射率”和印刷工段的“检测”中的班组信息填充,其他的工艺步骤适用生产当班班组。

以上设置信息写入U_BZSJ数据库的对应字段,数据库的表结构如下:

工艺流转单汇报设置当前日期时间:生产当班班组:质量当班班组:确认取消FID int IDENTITY(1,1),

FDate datetime,

--起始时间

FSCBZ varchar(50),

--生产班组代码 FZLBZ varchar(50))

--质量班组代码

2 转入数据确认

转入数据确认主要用于除制绒工段的接片工序之外的所有工艺步骤对上工序转入数据的确认,同时也是本工艺步骤开始生产的标志,即进行数据确认的时间就是本工序开始生产的时间(精确到00:00:00)。具体样式如右上图所示:

在进行转入数据确认时首先扫入流程单号,系统自动将相关内容显示出来,如上所示。然后扫入工序条形码和确认人的工号,并进行确认,系统自动将最后三次(如果不够三次就显示已有次数就不行了)进行确认过的数据和最后一次还没有进行确认的数据显示

工艺流转开工确认 工艺流转开工确认产品编号: 流程单号:原料批号: 班组:当前日期: 当前时间:∽∽∽∽∽∽∽∽∽∽∽∽∽∽∽∽∽∽∽∽确认工段:XXXXXXX 工艺步骤:XXXXXXX确认人工号:确认取消出来,如右下图所示。右图界面中的“工艺步骤(工段)”由系统自动根据取出来的数据进行转换,如显示为“甩干(单晶制绒)”,或“PN型测试(干刻)”等。即括号内为工段信息,工艺步骤即为加工的工序。转入后面的XXX为已经汇报的数据,确认后面的XXX为已经进行确认的数据,这两

产品编号: 流程单号:原料批号: 班组:当前日期: 当前时间:∽∽∽∽∽∽∽∽∽∽∽∽∽∽∽∽∽∽∽∽工艺步骤(工段)转入:XXX 确认:XXX工艺步骤(工段)转入:XXX 确认:XXX工艺步骤(工段)转入:XXX 确认:XXX工艺步骤(工段)转入:XXX 确认:***确认取消者可以是不同的,但确认数据一定是小于或等于转入数量,不能大于转入数量。最后一行的***系统自动默认为汇报数量,但可以人工修改,修改的原则是确认数据一定是小于或等于转入数量,不能大于转入数量。数据修改确认无误后就进行确认,并由系统自动将相关数据写入数据库的对应字段。

在扫描输入流程单号和确认工序号后,系统自动查找到对应单号的对应工段和工艺步骤的汇报数据,并将确认数量写入到表U_HB中的XXX字段。表U_HB的表结构如下:

FID int IDENTITY(1,1), FItemNumber

varchar(50), --产品编号 FYItemNumber varchar(50), --原料批号

FLCNo

varchar(50) , --流程单号

FGD FGY varchar(50), --工段代码 varchar(50), --工艺代码

FGYH varchar(50), --(工艺号) FDate datetime,

--汇报日期

--班组代码 FBZ

varchar(50), FGH

varchar(50), --工号代码 FBegDate datetime,

--开始日期

FSBNumber varchar(50), --设备代码 FInQty int, --转入进数

--结束时间 FEndDate datetime, FNote FCLJG FRSQty FJSQty FQTQty FFGQty FTPQty FBPQty FJPQty FJPDept FBFQty FQTXX varchar(50), --异常备注 varchar(50), --异常处理结果

int, --人损片数 int, --机损片数 int, --其他片数 int, --返工片数 int, --提片数 int, --补片数 int, --借片数

varchar(50), --借片部门代码 int, --报废数

varchar(6000) --其他信息 格式:(篮号:12,34,56)

--前重:52|后重:34|减重:18|平均反射率:1 3各工段工艺步骤汇报界面的数据采集规划

各工艺步骤的汇报顺序以ERP系统中的工艺路线为准。 各工艺步骤的汇报内容见后面的附件一。 汇报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扫描工艺流程单号;

第二步:显示流程单信息和应该汇报的工段和工艺步骤,并进行确认;流程单中的内容详见数据库U_LZK,其表结构见附件一。

第三步:显示需要汇报的内容(详见附件二:汇报内容),并按汇报内容中来源所示进行汇报;各字段的默认内容也见附件。

第四步:确认汇报内容后由系统写入数据库。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做生产汇报下传数量时系统默认为根据如下公司计算得出的数据,汇报的最终数据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判断数据是否一致,不一致时系统自动给予提示,并不得保存。

公式一:下传数量=接片确认数-人损-机损-材料损-其它损-提片+补片-返工-借片

4印刷工序产品数量和效率汇报

印刷的下传送片数量要按班进行汇报,不按流程单来汇报,同时汇报时必须要按原料的批号来进行汇报,不能多批号汇总进行汇报。

效率汇报按线按批次进行汇报,每个班次汇报一次。在报表中要按产品规格对效率进行加权平均统计。

印刷下传数量(送片数量)的汇报方式: 第一步:扫描输入产品种类(FItemType), 第二步:扫描输入原材料批号(FYItemNumber) 第三步:输入线号(FXH) 第四步:输入送片数量(FQty)

系统将以上数据和汇报时间、生产班组(以设置为准)一并写入数据库:U_YSHB,其表结构为:FID int IDENTITY(1,1),

FDate datetime, FBZ varchar(50) ,

--汇报时间 --班组代码

FItemType varchar(50) ,--片子种类 FYItemNumber varchar(50) , --原料批号 FXH FQty varchar(50), --线号

--送片数量 int, FXL decimal(18,2)) --效率

产品效率的汇报方式:

第一步:扫描输入产品种类(FItemType), 第二步:输入线号(FXH) 第三步:输入效率(FXL)。

系统将以上数据和汇报时间、生产班组(以设置为准)一并写入数据库:U_YSHB,其表结构同上。

5其他功能规划

 要求能在数据采集器中查询到当班各工段汇报数据与下道工序确认数据之间的差额。

 当本流程单全部被提完时要关闭本流程单,不能再做汇报。即在本工艺流转单中的数量被提完后,要提示汇报人员对本流转单进行关闭。 附件一:数据库表结构汇总

--流转卡

CREATE TABLE U_LZK( FID int IDENTITY(1,1), FICMONo FSZKH varchar(50), --生产任务单号 varchar(50),

--流转卡号

FItemNumber varchar(50),

--产品编号 FYItemNumber varchar(50) ,

--原料批号 FOrderNo FType

FJYType FSJType varchar(50) ,

--销售订单号

int,

int, int, ,

--类别 A类(1),特采B类(2),返工B类(3)

--检验类型 全检(1),未检(2),已拆(3) --质检班组代码

--烧结类型 P型(1) N型(2)

--工号代码

--检测结果(基础资料) FBZ varchar(50) FJCJT FJCJG FNote )

--常规汇报表 FGH varchar(50),

int varchar(50),

--检测机台 varchar(5000)

--备注

CREATE TABLE U_HB(

FID int IDENTITY(1,1), FItemNumber varchar(50) ,

--产品编号 FYItemNumber varchar(50) ,

--原料批号 FLCNo varchar(50) , FGD FGY FGYH FDate

--流程单号

varchar(50),

--工段代码 varchar(50),

--工艺代码 varchar(50),

--工艺号 datetime,

--汇报日期

,

--班组代码 FBZ varchar(50) FBegDate FInQty FEndDate FNote

FCLJG FRSQty FJSQty FQTQty FFGQty FGH varchar(50),

--工号代码

datetime,

--开始日期 int,

--转入进数 datetime,

--结束时间 --异常备注 varchar(50),

FSBNumber varchar(50),

--设备代码

varchar(50),

--异常处理结果

int,

--人损片数 int, int, int,

--机损片数 --其他片数 --返工片数

)

FTPQty FBPQty FJPQty FJPDept FBFQty FQRQty FXCQty FCLHQty FQTXX

int, int, int, int, int, int,

--提片数 --补片数 --借片数 --报废数 --确认数 --下传数 --材料损

--前重:52|后重:34|减重:18|平均反射率:1 varchar(50),

--借片部门代码

int,

varchar(6000)

--其他信息 格式:(篮号:12,34,56)

--印刷汇报表

CREATE TABLE U_YSHB(

--班组时间设置表 CREATE TABLE U_BZSJ(

--职员

select fitemid as 职员内码,fnumber as 职员代码,fname as 职员名称 from t_emp

--工段

select fitemid as 工段内码,fnumber as 工段代码,fname as 工段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21 --工序

select a.fitemid as 工序内码,a.fnumber as 工序代码,a.fname as 工序名称, t.fnumber as 所属工段代码,t.fname as 所属工段名称

from t_Item_3022 a left join t_item t on isnull(a.f_101,0)=t.fitemid and t.fitemclassid=3021 FID int IDENTITY(1,1), FDate datetime,

--起始时间

--质量班组代码 FSCBZ varchar(50),

--生产班组代码 FZLBZ varchar(50)) FID int IDENTITY(1,1), FDate datetime, FBZ varchar(50) ,

--汇报时间

--班组代码

FItemType varchar(50),

--片子种类 FYItemNumber varchar(50) ,

--原料批号 FXH FQty FXL varchar(50),

--线号

--送片数量 int,

decimal(18,2))

--效率 --产品

select fitemid as 物料内码,fnumber as 物料代码,fname as 物料名称,fmodel as 物料规格 from t_icitem

--部门

select fitemid as 部门内码,fnumber as 部门代码,fname as 部门名称 from t_Department --工艺号

select fitemid as 工艺号内码,fnumber as 工艺号代码,fname as 工艺号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26

--质量班组

select fitemid as 质量班组内码,fnumber as 质量班组代码,fname as 质量班组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23

--班次(生产班组)

select fitemid as 班次内码,fnumber as 班次代码,fname as 班次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17

--检验结果

select fitemid as 检验结果内码,fnumber as 检验结果代码,fname as 检验结果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30

--异常备注

select fitemid as 异常备注内码,fnumber as 异常备注代码,fname as 异常备注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24

--异常处理结果

select fitemid as 异常处理结果内码,fnumber as 异常处理结果代码,fname as 异常处理结果名称

from t_item where fitemclassid=3025 附件二:汇报内容及来源

详见EXCEL文档《汇报内容》

第五篇:怎么写软件需求说明书

关键字:软件需求 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

1. 引言

1.1 项目名称

1.2 项目背景和内容概要

(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主管部门、与其它项目的关系,与其他机构的关系等)

1.3 相关资料、缩略语、定义

(相关项目计划、合同及上级机关批文,引用的文件、采用的标准等)

(缩写词和名词定义)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项目的开发目标和应用目标。如果是其他系统的一部分,则说明其关系)

2.2 范围

(包含的业务,不包含的业务)

2.3 假定条件与约束限制

(尽量列出开展本项目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设备条件,用户现场环境准备等)

3.业务流程

4.数据描述

4.1 原始数据描述

a. 静态数据

b. 动态数据

4.2 数据流向图

4.3 数据概念模型和描述

5.功能需求

5.1 功能描述

6.界面要求

6.1报表格式

6.2图形要求

6.3输入输出要求

7.接口要求

(描述与本系统相连的系统的接口的数据格式,数据交换协议,接口功能等)

8.性能需求

8.1数据精确度

(例如,数据内部精度,外部显示精度)

8.2数据量

8.3时间特性要求

(根据所开发系统的特点,规定系统对时间的特性的要求。例如: 系统响应时间、界面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

9.运行环境需求

9.1网络和硬件设备平台

(网络拓扑图及设备类型描述)

10.操作系统平台

数据库系统平台

10.1编程工具

10.2其它支撑软件

11. 其它专门需求

11.1安装和操作

11.2安全保密

11.3维护服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流程下一篇:校长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文章

程序开发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