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2022-10-1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咳”、“痰”、“喘”、“炎”,但最突出的是长期反复咳嗽并逐渐加重。此病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2],应做好综合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入院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入院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38例。年龄40~80岁,其中29例40~53岁,23例54~65岁,16例66~77岁,12例78~80岁;临床表现表现为咳嗽、咳痰、乏力、胸闷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肺门阴影增深、肺纹理增粗。肺部呼吸音粗,有散在干、湿啰音。单纯型38例,喘息型42例;患者中并发支气管扩张8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者10例。全所有患者确诊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的诊断标准[3]。

1.2 护理

1.2.1 一般护理

(1)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消毒,保持病室内的清洁,保证患者的充足休息;(2)预防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等;(3)不良刺激(如寒冷)可使支气管粘膜的局部抵抗力降低,支气管炎的病情加重,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气候变化时注意衣服的增减,加强患者的身体耐寒锻炼,锻炼需从夏季开始,耐受力强、体质好者,用冷水进行全身大面积摩擦,直到9月份,然后用冷水继续摩擦面颈部。一般患者先用手按摩面部,后用冷毛巾擦头面部,渐及四肢;(4)用0.9%盐水2次/d清洗口腔,预防口腔炎,促进食欲;(5)用药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感染,用药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体温变化、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等,避免患者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1.2.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发生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了解影响患者疾病的家庭、社会、心理等因素,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尊重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从而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的消极心理,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毅力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3 饮食护理

(1)给予患儿高营养、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禁油烟与刺激性气体,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减少感染的发生。(2)为降低痰液粘稠度,为使痰液容易排出,应给患者充足的水分,每日饮水>1500m L。(3)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坚果、干果等[4];(4)避免进食产气食物;(5)常吃一些水果或果汁等以绝生痰之源,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

1.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1)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保持气道的通畅;(2)减少不良刺激,严重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3)转换体位,拍背,患者咳嗽、咳痰时,应帮助翻身拍背,2~3次/d,5~20min/次,促使痰液排出,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必要时予以吸痰;(4)改善呼吸功能,如呼吸困难者经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瘀血和防止肺不张;(5)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减少氧的消耗;(6)给予吸氧,正确的氧疗可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含量提高,减轻缺氧,可舒张痉挛的支气管,促进气体交换;(7)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咳嗽,咳嗽的正确方法:深呼吸,咳嗽时腹胸用力收缩,一次吸气,连续咳嗽数声;(8)体位引流:清晨应用最有效。通常有胸部垫枕、抬高床脚、侧卧位等几种方法。将病变部位置于高位,引流管的开口向下。体位引流15~20min/次,3~4次/d,引流同时轻拍背部,痰液更易咳出。

1.2.5 呼吸训练

(1)缩唇腹式呼吸:通过缩唇呼吸可使呼吸减慢,小气道陷闭延缓,从而使呼吸功能改善,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活动,从而使肺活量提高,因此,缩唇腹式呼吸可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取舒适体位,一手放于前胸部,另一手放于腹部,先缩唇,然后胸前倾,腹内收,用口呼气,用鼻吸气。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2)加压腹式呼吸:用口呼气,腹部下陷,经鼻吸气,腹部鼓起,10~15min/次,2次/d。(3)在呼吸运动中逐渐增加呼气练习与平稳呼吸的深度[5]。

2 结果

2.1 评价标准[6]

(1)无效:胸片示肺部炎症未吸收,用药5~10d,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2)进步:X线胸片示炎性病变部分吸收,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3)显效:胸部X线检查及肺部体检示炎性病变基本吸收,临床表现部分消失。(4)痊愈:胸部X线检查及肺部体检无异常情况,临床表现完全消失。

2.2 疗效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入院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使80例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痊愈42例,显效18例,治愈率75%,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漫长、反复发作、起病缓慢等特点,多见于冬春季节。其中内因有呼吸道免疫功能及局部防御减低、过敏反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外因有气候寒冷、大气污染、环境温度剧烈变化等理化因素感染因素,吸烟,气候等。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防御功能开始退化。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通过对8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护理体会主要总结如下:(1)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保持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2)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3)营养因素缺乏等易反复发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应做好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禁食肥腻、生冷、过咸或辛辣食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病变组织和创伤的修复能力。(4)支气管炎患儿要确保呼吸道通畅。(5)做好呼吸功能的锻炼。(6)使温湿度适宜、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确保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7)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的同时,重视预防和健康教育:如护士应丰富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通过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激发患者关注健康,多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7];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提高机体抗病、耐寒的能力,坚持呼吸功能操锻炼,秋后可继续冷水擦面,户外活动等;改善劳动卫生环境,净化环境,防止空气污染;清除鼻、咽喉等部位的病灶;戒除吸烟等的不良习惯;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如冬季外出戴口罩,避免粉尘、烟雾及刺激性气体。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生活上的调整和护理[8],帮助患者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对待疾病,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80例慢性支气管炎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入院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痊愈42例,显效18例,治愈率75%,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莹.慢性支气管炎42例的临床护理及体会[J].中国现代内科学志,2008,5(1):86~87.

[2] 王杨,张建华.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B):4.

[3] 王小慧.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59~60.

[4]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

[5] 王玉宇,朱惠玲.慢性支气管炎的自我调护[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421.

[6] 卫生部.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颁布).

[7] 王崇华.护理社会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55~60.

[8] 夏双红,谢祖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09,33(8):762~7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外主题式建筑教学合作策略——景观意识融入下一篇: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