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质量文化探究——以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校为例

2022-11-29

学校质量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是学校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和灵魂。在教育质量备受关注的今天, 如何因校制宜地构建学校的质量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命题。

1 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质量文化理念的提出

学校的质量文化“就是人在完善自身的活动中, 教育质量观念不断更新与对教育质量追求不断加深的过程, 以及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成果”。[1]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既是一种观念, 又是一种物化形态, 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制度层文化可以说是学校质量文化的中介层。它是精神文化层的规范性表现, 对行为层和物质层具有保证作用。精神文化层既是学校质量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 又是质量文化的最终目标, 也是形成学校质量文化的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原因和源泉。

依据学校质量文化内涵, 我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 提出了“和而不同、清芳竞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文化理念。所谓“和而不同”:即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基础上, 以“全面管理”为理念, 根据本校实际, 提倡错位发展, 走特色立校、个性化发展之路, 凸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所谓“清芳竞秀”, 就是树立学校现有优势和劣势, 通过流程改造手段, 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将一点、一项或一个方面做强做大做成特色、品牌。所谓“提升核心竞争力”, 即指在前两项基础上, 以课程建设为保障、以流程管理为抓手, 落实办学理念, 彰显办学特色 (优势项目) ,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2 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质量文化的实践探究

在“和而不同, 清芳竞秀,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文化理念引领下, 我校着重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进行构建学校质量文化的实践探究。

2.1 构建制度文化, 规范学校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质量行为、质量实践

在构建质量文化方面, 学校重点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学校治理结构、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2.1.1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规范质量意识与质量行为

教学质量决定学校发展生命力。为此学校在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科学、规范、全面管理。

(1) 建立和完善重点学科和品牌课程建设机制, 有效发挥它们的“领头羊”作用和品牌效益。

(2) 依据学校外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如教育督导制度等) , 建立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监测机制, 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 强化教学流程管理机制, 确保课堂教学的过程效率。按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 根据教学流程的运行规律, 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协调、优化和控制。

2.1.2 完善治理结构改革管理机构, 落实质量管理与质量实践

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 学校完善了治理结构和改革管理机构, 落实质量管理与质量实践效益。学校成立了教育理事会, 改革了传统的管理机构, 实施“年级组党、政、工三位一体级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

2.1.3 改革和完善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机制, 强化质量意识与质量行为

(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不断完善学校聘用合同制。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 建立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人员进出激励机制。

(2) 健全学校分配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重岗位表现、重工作实绩、重贡献, 在逐步增加收入总量的基础上, 合理拉开差距, 发挥分配机制的杠杆作用。

(3) 完善骨干教师和干部培养机制, 积极推荐教师参与学科带头人和市区骨干教师和名教师的评选。

2.2 构建精神文化, 引领学校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质量参与意识

精神文化“重在提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人生期望与目标追求”[2]。学校着意构建“以质量战略意识立校、以质量参与意识兴校、以质量竞争意识强校”的精神文化, 作为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

2.2.1 以质量战略意识立校

以质量战略意识不断丰富发展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实践教育”。随着学校质量文化的构建, “实践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特别强调实践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 提出实践树人, 人文立魂的重要命题。

以质量战略意识明晰学生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在学校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 学生的培养目标也进一步明晰具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个性健全发展、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优秀的初中毕业生。

2.2.2 以质量参与意识兴校

以“责任到位、精细管理”思想强化每个人的质量参与意识。我们将“责任”定位为高位责任, 上升到教师专业的要求。

以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质量参与意识。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的质量观, 要求老师们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认真研究《考纲》;进行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专业引领, 为教师指明前进方向。

2.2.3 以质量竞争意识强校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特色的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善了以“实践教育”为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科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着陆点”。为此我校提出了“三化”策略, 即: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训练系统。

当然, 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质量文化使学校各方面获得质的飞跃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 质量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 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和艰辛的努力。我们将继续秉承“和而不同、清芳竞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文化理念,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去开拓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摘要:质量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为彰显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效应, 特提出了“和而不同, 清芳竞秀,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文化理念。学校着重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落实质量文化理念, 用制度文化规范学校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质量行为与质量实践, 用精神文化引领学校的质量战略意识、质量竞争意识、质量参与意识。

关键词:质量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16.

[2] Edward Sallis[著], 何瑞薇[译].全面质量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出版企业营运能力研究论文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