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常用化疗方案介绍

2023-01-15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肺癌常用化疗方案介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肺癌常用化疗方案介绍

肺癌化疗到底是怎么回事?

肺癌被称为‘癌症第一杀手’,其发病与死亡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病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5年生存率仅15%。小细胞肺癌的2年生存率仅为1%。由于7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IIIb/IV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预后较差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很多患者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和斗志,未能进行规范治疗,甚至有患者完全放弃治疗,因此而丧失的生存机会是很让人痛心的。肺癌大部分患者为晚期,不能手术治疗,这一时期的主要治疗目的为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大部分的肺癌患者需要化疗。

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发现芥子气可以杀死一般的白细胞,就认为芥子气也可以杀死导致白血病的变异白细胞。于是,芥子气就作为杀死变异白细胞及其他癌细胞的“良药”。但在治疗中,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脱发,乏力,感染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成为肿瘤患者恐惧治疗的根源。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辅助化疗药物的发展,医药工作者对化疗药物的进一步认识,肿瘤患者对化疗的毒副反应已经较前明显降低,肺癌患者对于化疗的恐惧也逐渐降低至消失。

肺癌的化疗分为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胸腔及心包腔化疗。是否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需要或都适合化疗呢?在选择晚期肺癌化疗方案时,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病理类型;

2、病人的体质状态;

3、基础疾病,如有糖尿病的患者对于需要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过敏的紫杉类,应该评估是否能很好控制血糖;

4、患者对毒副作用可能的耐受情况,比如不能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使用长春瑞滨则有一定的困难;

5、经济情况。另外,肿瘤细胞上一些分子的改变可能会使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下降。如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的改变使得某种药物的解毒受到影响,从而使其副作用明显增加。一旦研究数据进一步成熟,我们在选择化疗方案时还应该尽可能获取上述分子标记的检测资料,在选择化疗方案时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提高化疗疗效,并最大限度减轻毒性。

第二篇:肺癌晚期的爸爸靠D阻分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对于大部分癌症患者来说,治疗有时候比不治还要痛苦一些。每次看到自己身体被插入冷冰冰的器械,心里总是很悲哀,为什么受罪的是自己。可是不治,也就意味着生命随时可能就停止在某一刻,再也不复醒。用痛苦换寿命,这是每一个癌症患者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三年前,爸爸被确诊肺癌中晚期,不能手术只能进行放化疗。他身体一直不好,化疗一开始就出现了严重毒副作用,呕吐,脱发,咳嗽,胃口一落千丈,化疗的毒副作用在他身上全部体现了。

有几回爸爸难受的实在受不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病床上直流泪,他抓着我的手绝望的说,要这么痛苦才能换到不知道几天的命,倒不如死了算了。能让爸爸这个经历五十多年的风雨的男人都支持不住的痛,我根本无法想象。我没有经历过,无法体会到那种锥心事故的痛苦。

可是每一个经历过化疗的病人,都无法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我们无力去改变这个事实,只能选择其他方法来减轻痛苦。

跟爸爸同个病房是个姓张的叔叔,肺癌晚期两年多,一共化疗四次放疗十三次,这是他第十四次化疗,他的身体气色看起来就跟正常人没有多大的区别,毒副作用也不是很明显,每天家人给送的饭菜都能津津有味的吃的个精光。我很惊讶也很羡慕,趁着空档,向他求教了方法,希望有助于爸爸的治疗。

张叔叔人挺热情,跟我们分享了他两年多的抗癌经历,从发现到治疗,再到被毒副作用折磨的两次被迫中止化疗,这中间发生了太多常人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事情。不过他熬过来了,现在病情还算稳定。

问起他有没有什么秘诀,张叔叔说除了常规治疗方法之外最主要的是家人的支持以及乐观的心态,把癌症当做慢性病来治,与肿瘤和平相处其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还给我推荐了他一直在吃的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药,是一种含有D阻分的灰树花胶囊。他是靠吃了灰树花胶囊,才能够这么顺利的完成放化疗。 我听了他的建议,上网查询了一下资料,又家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也给爸爸买灰树花胶囊让他配合化疗服用,希望真的可以减轻他的化疗毒副作用。 我买的是麦特消灰树花胶囊,国内唯一一个国药准字的灰树花产品,也是D阻分含量最高的灰树花产品,品质效果都有保障,药是救命的,我不能随便买。 从爸爸开始服用灰树花胶囊开始,我就在不断的祈祷药真的能够起作用。刚吃前几天,几乎没见到效果。吃了将近一个疗程,药终于起作用了。爸爸身上的毒副作用渐渐消失了,胃里也好了起来,爸爸的心态也变好了很多,不再说那些丧气话了。

这三年,爸爸陆续做了六次化疗还有二十次放疗后转中医治疗。身体还算不错,能吃也能走,跟正常人虽然说没办法比,可是相对于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说,可以用榜样来形容他。

不管怎么样,爸爸现在还跟我生活在一起,这就是一件庆幸的事情了。

第三篇:我国肺癌治疗的几种常用手段

目前我国肺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外科疗法、放射疗法和药物疗法以及这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手术和放射疗法主要针对肺、支气管的局部病灶,药物疗法则作用于全身。近年来免疫疗法已进入临床应用,但尚处于探索阶段。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具体分析病人的全身情况,肺癌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病理类型、病程早晚以及癌肿是否已有转移扩散和如何预防控制可能发生转移复发等问题,制定妥善的治疗方案。为了对病变范围订立统一标准,便于推测预后和比较各种治疗方案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的癌病组织根据肺癌原发病灶的部位、大小以及淋巴和远处转移情况制订了临床分期标准。

(一)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大量的健康肺组织。各型肺癌如病灶较小,原发肿瘤局限在支气管肺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因此对于Ⅰ期和Ⅱ期肺癌病例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其它疗法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手术前需作各项检查,明确肺癌的诊断和局部病变范围,拟定手术方案,并作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判明病人的全身情况能否承受肺切除术。高龄并不是肺切除术的禁忌证,但应尽量避免不必要地切除过多的肺组织。

肺癌并发感染,癌性空洞,支气管梗阻或大量咯血,威肋病人生命时,虽病变已不可能得到根治,仍可考虑作姑息性肺叶切除术以缓解症状,术后再给予放射或药物治疗。

未分化小细胞癌大多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很早就出现血道转移或广泛侵累纵隔,因此一般认为未分化小细胞癌禁忌手术治疗。但少数病例原发癌灶较小,尚未发生淋巴或血道转移,则仍可施行肺切除,并在术前、术后给予放射和抗癌药物治疗。

肺癌肺切除术的禁忌证:三期肺癌病人,如①广泛肺门、纵隔淋巴转移;②胸膜和心包转移;③胸外淋巴结(锁骨上、颈部、腋部淋巴结)转移;④远处转移如肝、骨、脑等器官转移,以及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全身情况差,不能承受手术的病人禁忌施行肺切除术。

(二)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是局部杀伤癌肿病灶的一种手段,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为敏感,次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和支气管腺癌敏感度更低,多数肺癌病例在明确诊断时病变范围已较广泛,出现远处转移或因全身情况不良等情况,不适于施行手术治疗者应考虑放射治疗及/或抗癌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人,单纯放射治疗3年生存率约为10%,5年生存率则降到3%。姑息性放射治疗对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上腔静脉综合征,骨转移产生的剧烈疼痛及脑转移的病人有缓解症状的作用。放射治疗亦可与手术治疗综合应用。根据肺部癌变的部位和范围,估计手术难度较大的病例,术前放射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未分化小细胞癌如适于施行手术切除者,术前先给予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其他类型的肺癌术前放射治疗对长期疗效的作用意见不一,因此,不宜常规作术前放疗。手术中癌肿组织未能全部切除或支气管切端残留癌浸润的病例可放置金属标记供放疗定位之用。术后放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下列情况一般不宜施行放射疗法:①全身情况不佳,呈现恶病质者。②高度肺气肿放射疗法易引起气胸和呼吸功能代偿不全者。③全身或胸膜、肺广泛转移者。④癌变范围广泛,大面积放射治疗后将引起肺纤维化或广泛放射性肺炎者。⑤癌性空洞伴有严重感染者。

(三)药物疗法

抗癌药物治疗 抗癌药物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杀灭癌细胞的作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病例起姑息治疗作用以缓解症状。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与手术及/或放射等疗法综合应用,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抗癌药物为敏感,疗效好。鳞状上皮细胞癌次之。腺癌敏感度低。近十多年来,经过长期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一致认为间歇联合化疗亦即按癌细胞类型,结合细胞动力学原理,合理选择几种药物,间隔一定时间,联合应用,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延长缓解期,减轻毒性反应,其治疗效果比单用一种药物要好。常用的药物组合有:①环磷酰胺,阿霉素,甲氨蝶呤;②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基环己亚硝脲、博莱霉素;③环磷酰胺、阿霉素、顺氯氨铂;④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甲基节肼等。

各种抗癌药物都可产生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白细胞减少等。如胃肠道反应严重,或出现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暂缓给药。随着各种靶向药物问世,靶向治疗药物开始在临床治疗中普及,其中包括临床使用较广泛的EGFR抑制剂易瑞沙、特罗凯等,以及临床研究受瞩目的RAS抑制剂安卓健。这类药物的研发进展影响着医学界对于肿瘤药物治疗的前景。

(四)免疫疗法

癌肿病人常呈现免疫功能抑制,而且免疫功能愈低,预后愈差。应用免疫疗法作为治疗肺癌的一种辅助措施,可能有助于机体对癌肿的抵抗能力。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应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转移因子、干扰素等生物制品或左旋咪唑等药物以激发人体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疗法则应用经过处理的自体肿瘤组织,提取抗原或制成疫苗,加用佐剂后作皮下接种。免疫疗法常与手术治疗综合应用,但治疗效果尚不肯定。

第四篇:肺癌药物治疗方案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新药,如诺维本、泰素、健择、泰素帝等,给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带来了希望,不少研究进行了新老方案的比较,认为新药方案优于老方案。目前新药铂类方案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但这些一线方案到底哪个方案更具优势,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2000年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提交的ECOG1594报告,是最早对新药方案进行比较的大规模多协作研究,共有1 163例IIIB、IV期病人接受了评估,比较了第三代化疗新药组成的4个方案泰素/顺铂(TP)、健择/顺铂(GP)、泰素帝/顺铂(DP)、泰素/卡铂(TC),结果没有哪个方案显示出明显优势,仅GP组疾病进展时间较其他组长,有统计学意义。

2003年ASCO报告了一个多研究(TAX326),这是迄今为止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的最大规模随机研究。12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DP组、DC组、NP组。研究显示DP较另两组有明显更高的有效率和明显更长的

1、2年生存率,DC和NP的结果相似。NP方案的贫血和恶心呕吐较另两组严重(P<0.01),另外总的生活质量评估、体重减低、PS评分和疼痛改善均有利于两个泰素帝铂类治疗组。这个试验结果为泰素帝/顺铂作为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有力证据,FDA已批准泰素帝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一个关于健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结果的Meta分析,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个分析包括13个随机临床试验,纳入分析的试验有新药之间的比较,也有新药与老药之间的比较,共4556例。分析结果显示含健择方案有更好的生存受益(P<0.001),相应的1年和2年绝对受益分别为3.9%和2.6%。在亚组分析中看到,含健择方案的中位生存期为9.0个月,而对照组含铂方案为8.2个月;另外分析还显示了含健择方案在疾病进展生存方面的优势(P<0.001),1年绝对受益为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1个月与4.4个月。此Meta分析提示,健择/铂类方案能使患者获得统计学意义的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再次证实了健择/铂类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良好疗效,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从上述几个临床资料中看出健择铂类方案和泰素帝铂类方案似乎有一定优势,留给我们的疑问是泰素帝铂类方案与健择铂类方案到底哪个在一线治疗中更优越。遗憾的是目前除了ECOG1594设计中有健择/顺铂与泰素帝/顺铂比较外,其他第三代方案随机对比的临床研究均未设计这两组方案的比较。

1.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

上及全国协用和临床上推荐的较有效果的化疗方案有如下几种。

(1)CAO(市胸科)方案

TX (血栓素)1 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ADM (阿霉素)50~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VCR(新碱) 1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每3周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2)EP 方案

VP-16(依托泊苷注射液)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DDP(顺泊) 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每3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3)VAP方案

VP-16 (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m2,静脉滴注,第3~5天;

ADM (阿霉素)4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

DDP(顺泊) 20~30 mg/m2,静脉滴注,第8~12天。

每4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4)COMVP(全国化疗学会协作方案)

CTX(环磷酰氨) 50~70 mg/m2,静脉注射,第

1、8天;

VCR(新碱) 1 mg/m2,静脉注射,第

1、8天;

CTX(环磷酰氨) 7~14 mg/m2,肌肉注射,第

3、

5、

10、12天;

VP-16 (依托泊苷注射液) 100 mg/ d,静脉滴注,第3~7天。

每3周重复,2~3周期为一疗程。

(5)CE方案

CBP(卡泊) 30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

VP-16 (依托泊苷注射液) 100 mg/m2,静脉滴注,第3~7天。

(6)ECAOCM(Andensom ATBP肿瘤研究所)方案

VP-16 (依托泊苷注射液)100 mg/d,静滴(3小时),第3~5天;

CTX(环磷酰氨)1.0 g/m2,静滴(1小时),第1天;

ADM (阿霉素)60 mg/m2,静滴(15分钟),第1天;

VCR (新碱)1 mg/m2,静滴(15~30分钟),第

1、8天。

每3周为一周期,3个周期为一疗程。

(7)CCNU 120~160 mg,口服,6周可重复。

2.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

与SCLC不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抗肿瘤药物对NSCLC有较好的抗瘤活性,即使是最有活性的单药如IFO(异环磷酰胺)、DDP、MMC和VDS(地辛)完全缓解率也很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引进DDP的联合化疗方案似乎使情况出现了转机。DDP与植物碱的联合(VDS、VLB、VP-16)是一类有效方案,有效率为30%~40%。DDP与VDS方案有效率为40%,有效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可达22个月。此方案再加用BLM、ADM、CTX或VP-16以期增加有效率或生存期的尝试未成功。这些方案增加药物或作某些变动(如大剂量、三药联合等)未能使疗效更进一步。另一类NSCLC的联合化疗方案以MMC为主,现用MVP方案效果为好,毒性亦较低,病人多能耐受,其中VLB(花碱)可用VCR(新碱)代替,效果同一般应用。

(1)VAP方案适用于腺癌。

VP-16 100 mg/m2,静脉滴注,第2~5天;

ADM 4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20~30mg/m2,静脉滴注,第8~12天;

每4周重复,2~3周为一疗程。

(2)CAP方案适用于鳞癌。

CTX 800~1 200mg/m2,静注,第

1、8天;

ADM 40 mg/m2,静注,第1天;

MTX 20 mg/m2,静注,第

2、

5、

9、12天;

PYM 10mg肌内注射,第

2、

5、

9、12天。

每3周为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3)DVP-16方案

DDP 30mg/m2,静滴,第1~3天;

VP-16 60~100 mg/m2,静滴,第1~3天。

每3周为一周期。

(4)MVP方案

MMC 6mg/m2,静注,第1天;

VDS(VCR) 2mg/m2,静注,第

1、8天;

DDP 30mg/m2,静滴,第1~3天。

每3周为一周期。

(5)MIP方案

MMC 6mg/m2,静脉注射,第1天;

IFO 3g/m2,静脉注射3小时,第1天;

DDP 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

21天为一周期,2~3天为一疗程。

(6)PIV方案

IFO 2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100mg/m2,静脉滴注(水化),第1天;

VDS 3mg/m2,静脉注射,第1天。

3~5周为一周期,2~3周期为一疗程。

(7)TAXOL+DDP方案

TAXOL 135~17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

21天为一周期,2~3天为一疗程。

多数肿瘤学家认为,全身化疗能控制已播散在全身的微小转移,至少能抑制其生长,延迟临床转移灶的出现。大量研究表明,大剂量短疗程较小剂量长期化疗方案的疗效较好,目前已全部使用多药联合化疗,不再使用单药化疗。

3.常用化疗程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1

ADM 40mg/m2,静注,第1天;

VP-16 60mg/m2,静滴,第1~3天;

CTX 400mg/m2,静注,第3天;

DDP 8mg/m2,静滴,第1~5天。

每4周重复。

方案2

ADM 20mg/m2,静注,第

1、9天;

CTX 300mg/m2,静注,第

1、8天;

MTX 15mg/m2,静注,第

1、8天;

PCB (丙卡巴肼)100 mg/m2,口服,第

1、10天。

每4周重复。

方案3

ADM 30mg/m2,静注,第1天;

DDP 75mg/m2,静滴,第1天;

5-FU 750mg/m2,静滴,第1天;

MMC 6.5mg/m2,静注,第1天。

每4周重复。

4.化疗方案评价

1、治疗晚期NSCLC的联合化疗方案中,也可用PE方案。它能反复重复出20%—25%的有效率,20%—25%,1年生存期和最低的毒副作用。

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选择PE方案与当代的新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目前的新一

代方案与之对比时,一般只是有效率的超出较明显,而生存期超出并不明显。

3、NP方案在第二代方案(也有人归入第三代方案)中是佼佼者。中位生存期8个月,1年生存率为36%,明显高于PDD+VDS方案,因此推荐为标准方案。当代方案与之比较,生存期超出者甚少。再加上药物经济学的考虑,为较好的方案被广泛应用。

4 、本方案的缺点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外周神经肌肉的刺激症状,个别病人比较严重。5 、在ECOG1594号研究中四组(泰素+顺铂、健择+顺铂、泰素帝+顺铂、泰素+卡铂)有效率和生存期在统计学上无差异,GP组中位TTP(4.2个月、 p=0.001)和2年生存率均是较高的。为了减少肾脏毒副作用和血小板下降导毒副作用。3周方案比4周方案更安全而不减少疗效。

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认为泰素135mg/ m224小时输注加顺铂PC方案中位生存期(9.9个月)比第一代PE方案(7.6个月)明显延长1年生存率为38.9%,后者为31.8%(P=0.048)

7、在TAX326研究组中有28个国家参加的一个大型国际多中心Ⅲ期随机临床研究中,共有1200多名ⅢB/IV期NSCLC病人的收入了三个方案即泰素帝加顺铂(DC),泰素帝加卡铂和NP方案的对照研究中,DC方案无论在生存期上(中位生存期11.3个月:10.1个月,1年生存率为46%:41%,2年生存率为21%:14%,P=0.004)。DC方案中的D最好每周给药(35mg/ m2iv d

1、8.15,4周或d1.8,3周方案)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血液学的毒副作用。

8、长期以来在NSCLC治疗中卡铂和顺铂谁优谁劣的问题一直在争论。有些学者认为含顺铂的方案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也有学者认为较高有效率不一定能转化为生存期的延长,而更应重视存活期间的生活质量问题。由于含卡铂的方案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在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与其他方案比大致相仿的前提下,ECOG1594号研究的最后结论还是推荐PCb方案为今后的标准方案,为适应东方人的体质和尽量减少G-CSF的使用,泰素为175mg/ m2,3小时输注的方式,此方案也适合老年肺癌的体质状态使用。

5.靶向药物治疗

EGFR抑制剂:易瑞沙 特罗凯

ALK抑制剂:克唑替尼

RAS抑制剂:安卓健

与传统化疗药物(细胞毒药物)作用机制不同,近期针对肿瘤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的重要靶点,如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周围结缔组织溶解和细胞增殖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调节控制靶点的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吉非替尼(Iressa)(Tarceva)等药物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热点。

第五篇:IL—2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IL—2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蒋泽文 许德昌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IL-2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择40例患者使用GP/3+IL-2方案治疗,并与40例使用GP/4方案治疗的患者比较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两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和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治疗组CD3和CD4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治疗组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IL-2联合GP方案治疗NSCLC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IL-2;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免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房产销售合同补充协议下一篇:房产公司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