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复失更可悲三辩稿

2023-01-04

第一篇:得而复失更可悲三辩稿

和谁去哪儿更重要三辩稿

提问:

1、 通常情况下,你会跟喜欢的人还是跟讨厌的人一起出去?为什么?

2、 如果马航上装的是牛羊马等动物还会出现多国搜救的情况吗?为什么?

3、 去向哪里,好比我们目标都是罗马,然而却有千千万万的道路通向它,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到达而另外一些人却可能在路上迷路?

总结:

一个你喜欢的人,一个好的同行伙伴,会给你的旅途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他能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在你最伤心的时候给你讲笑话,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不断鼓励你!使你朝着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反之,就算你到达了目的地获得了成功,却发现这段旅途毫无余味,仅仅是向着目的地无休止的前进,那么你的成功也失去了本有的色彩!

而且对方二辩也同意如果马航上装的是牛羊马等动物就不会出现多国搜救的情况,这也恰好说明了和谁去哪儿更重要!

有千千万万的道路通向罗马,此时有些人可以到达而另外一些人却可能在路上迷路,但是如果我们重视与谁同行,选出一个拿破仑一类的领导人,大家都与他同行,这样就可以让大家都能尽快到达目的地。

去向哪里是目标,与谁同行是环境。 目标是主观的,环境是客观的。

1、客观环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你主观的意愿。

2、虽然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但是大部分人的行为还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既然人离不开社会那就一定要受社会影响,这也是体现“更”的一个标准。而且,去向具有多重选择性,目标的完成也离不开社会。 正确的过程保证了正确的结果!

与谁同行是客观因素~~~取向何方是主观因素~~~在主客观之中当然客观实际更重要啊!!!

[自由辩论]和谁去哪儿比去向哪里更重要

与谁同行,这四个字真的很值得深究的,说简单它并不简单,说易懂,试问你是否一看就能明了它的意思呢?至于去向哪里,对啊你要去向哪里都无所谓的,就像我在自由辩论里就说过的,你要去哪里都可以,它只是个地方,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去,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去。(如:有人就可以拿张地图用射箭来做决定,因为要去的地方太多了,也实是有太多的地方可供选择了)所以去向哪里在这里明显的表明它并不比与谁同行更来的重要!

要找一个与我同行的人并不简单,他或她必须能和我沟通,能做我的良师也可以做我伴友的人,当然我们必须得志同道和才行,所以我要找这个谁,他真的很重要。(因为这个题目是与谁同行,所以我能说出我心目中的理想者,就像红方所说的,并不是只有我能挑别人,而且我要挑的人就一定得听我的,不是这样的,我说过的,我要找的这个人也就是与我同行的人,首先他要符合我的理想,当然我也一定得符合他的理想才行,这才会有开始啊,如果一开始就不能通过,当然我们就没必要成为同行人了,就因为我们都符合大家所以我们才能成为同行人,并不是像对方所说谁去强迫谁了,只因为大家有了这个默契,所以这个就是道理所在)所以我说我要找这个谁真的并不容易。

还有在这几天辩论里:对方一直认为“独行”就意味着目的第一,我方二辨已经辩解过,独行其实也是对“与谁同行”的选择,只不过在那个情况下他找不到同行者或者不适合同行者,出于无奈才选择了独行的。二辨曾经举例过的那些著名的哲学家,就是因为别人不能理解他们,所以他们才独行的,独行并非是他们的本意。

其实我们这次的论题就是要比较与谁同行更重要还是去向哪里重要,并不是说哪个排在首位就是哪个重要了,“首先”与“最重要”根本就不能混为一谈的,那当然我们的目的只是首先想到的并不能代表它就是最重要的。

对方辩友一直在回避情感的问题,他们试图给亲情这样的真挚感情中加上目的性,这让人很不能接受。人如果打从一出生就带着目的而存在着,那就太可怕了,试问自己难道自己从一出生就带着目的在打转吗?快乐难道也是种目的吗?对方好像是在强词夺理了,快乐这只是个形容词,只是一个人的七情六欲之一,难道这也能被说成目的之一吗?

难道你父母生你养你也是带着目的的吗?那这种想法也太让人伤心了!

实例对子

既然“与谁同行”是只可以影响心情的小因素,那么汪精卫大可以说“我是爱国者,只不过我的同行者稍微影响了我们中国的气氛”? 看来我还是没表达明白,照楼上的意思,似乎汪精卫从追随孙中山时起就定下了“做汉奸”的目标,也就是汪精卫在参加“革命”时定下了做汉奸的目标,其后才去找“同志”的汉奸同路同行 偶觉得应该是“革命者”的阵营配合中国形势做了变化,汪的同行者(含汪本人)在被时世改造的同时,也改造了彼此,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去向哪里” 观点分析

“与谁同行”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鄙人以为:前者是集体的动向、趋势,取决于集体,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后者(“与谁同行”)才是能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方式,同时也是“同行”这一互动的过程决定了不同层次的“去向哪里”。

每个人的目标如果让别人去定,那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教科书只是帮助你寻找自己的方向,并不是强迫你一定执行.你的人生,你的理想都要靠自己去确立去实现. 人生的目标,也就是去向哪里是一直在变的,人的理想在人生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如果找到一个很好的伴侣,能够陪自己走下去,就算未来多艰辛,也能坚持着走下去~!如果没有一个伴侣陪着,就算目标实现了,到头来还是会觉得没有人分享,实在是悲哀~!!!

第二篇:一辩稿:人生的可悲在于生命不可重来

谢谢主席,在场各位晚上好:

我们说生命都是亦悲亦喜,悲喜交加的。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什么呢?我们讨论的不是生命本身是喜是悲,而是,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种不可重来不可轮回的既定事实,到底值得我们可悲还是可喜。我方认为人生的可悲在于生命不能重来,理由如下:

首先,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灾难和意外,这些灾难和意外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古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残酷在于会发生一些人们难以接受却必须接受的事实,诸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夺去数以万计人的生命,还有许多人因为疾病,车祸而非常态死亡。所谓人死而不能复生,这对于这些人的家人朋友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悲伤,而对于他们自己,也许还有很多抱负理想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就已经失去了机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生老病死这件事上我们都是凡人,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像庄子一样鼓盆而歌。生命不可重来,失去至亲的切肤之痛,难怪苏轼会发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叹。

其次,每个人的生命中主观上多多少少会犯下些错误,有悔恨,有懊恼,有遗憾,而时间是单向性的,就不存在重来机会。其实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存在过,这一点就算事后做任何的弥补都无法改变,就像一面钉着钉子的墙,就算把钉子拔出来,将墙上的空洞弥补起来,但是这面墙还是回不到最初的状态了。况且有一些错误注定无法弥补,就算日本老兵每年都来卢沟桥敬跪谢罪,他能改变了当年侵略他人国土,夺走无数生命的事实了吗?不可能!再说遗憾,因为已经失掉了机会,时间过去了就过去了,所以才会有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情,才会有还君明珠泪双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懊恼,才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恸切。

综上客观和主观两点,我方坚持人生是可悲的,悲在不可重来。最后请允许我澄清一点,我们的观点并不是鼓励大家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恰恰相反,我们希望更多人能珍惜身边的人,活在当下,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未来,尽量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三篇:生活需要美丽的谎言三辩稿

1.请问对方 辩,你觉得我长的漂不漂亮? 男

2.请问对方 辩,在医生拯救病人做手术时,需不需要用麻醉药? 3.请问对方 辩,在生活中你从小到大都没有说过谎言吗? 4.请问对方 辩,当贫穷的母亲把仅有的饭菜留给儿女,隐瞒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的事实,是否您还要指责善良母爱的谎言吗? 女

谢谢主席,尊敬各位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对方辩友刚才对我方问题的回答,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拨开乌云见明月,指出对方辩友的诸多错误。

首先,①刚刚对方 辩说我长的漂亮,我先对对方辩友提出感谢。我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女生,我长的并不漂亮,就是一个很一般的女生。但是对方 辩却说我长的漂亮,这不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吗?对方 辩害怕伤害我,而告诉我的美丽谎言使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生活更愉快和美满。对方 辩其实正是在运用美丽的谎言来安慰我啊。因此我们生活需要美丽的谎言。

②刚刚对方 辩说我长的不漂亮,我想说的是我本人现在很不开心。对方 辩连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深深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如果对方 辩能在生活中学会美丽的谎言,我想他能够和其他人相处的更好。即使赞美只是美丽的谎言,那这也是世上最美丽的谎言。生活有时真的很残酷,我们都很需要美丽的谎言来安慰。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对方辩友说是不是呢。美丽的谎言出发点都是好的。因此我们生活需要美丽的谎言。

③刚刚对方 辩含糊其辞的回答,并没有正面告诉我是不是漂亮。其实我们大家潜意识都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对方 辩心里其实是觉得我并不漂亮的,但是却不好意思直面告诉我,害怕伤害我。因此对方 辩才告诉我们一个美丽的谎言,谢谢对方辩友,因为你的美丽谎言,我很开心。所以,我们生活离不开美丽的谎言,美丽的谎言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生活更愉快和美满。

其次,①对方 辩也知道手术需要用麻醉药,那么说明我们双方达成了一个共识,

②对方 辩竟然连现在手术需要用麻醉药的常识都不知道,我都不知道如何与对 方继续进行有意义的辩论了。那就让我代表我方告诉对方 辩,

那就是手术使用的麻醉药能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减少痛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美丽的谎言也一样,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麻醉药,是调色板、是调节器,它能化险为夷、化繁为简,使生活更快乐、更和谐。难道对方 辩宁愿痛苦也不愿意用麻醉药吗。美丽的谎言是出于美好愿望的谎言,是人生的滋养品,也是信念的源动力。它让人从心里燃起希望之火,也让人确信世界上有爱、有信任、有感动!因此我们生活需要美丽的谎言。

然后,①对方 辩说自己曾经说过谎,那我想对方 辩说的肯定是有过美丽的谎言,不可能全是谎言。那么是不是说明对方 辩是因为不想他人因事实的真相,而受到严重的伤害说的谎呢。对方 辩这个美丽的谎言,正是对他人的一个正面的引导,或是为他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对方辩友其实已经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了我方的观点呢。

②对方 辩竟然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说过谎言,对方 辩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并不是如此。对方 辩其实已经向我们说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我想对方 辩已经同意了我方的观点,生活就需要美丽的谎言。人人都说过谎,美丽的谎言,它的出发点是好的,生活中需要用美丽的谎言来修饰它的不完美。

最后,对方 辩说母亲并不需要用谎言去喂养它们的孩子。也许是因为对方 辩还没有成为母亲,不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很显然,这位母亲正是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会对孩子说谎。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美丽的谎言源于爱,正是因为人间美好的爱,才会有这美丽的谎言。当对方 辩成为母亲了,或许就知道自己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愿意说多少个美丽的谎言。因此我们才需要美丽的谎言,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爱。

如果开诚布公直截了当是一种错误,我选择美丽的谎言。

如果真情告白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我选择美丽的谎言。

如果是为了自己或他人不再痛苦不再忧伤,多一点美丽的谎言又何妨?

美丽的谎言,如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折射大千世界的善良与美丽。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生活需要美丽的谎言。

1.请对方辩友举出实例,有谁因为美丽的谎言而受到伤害?造成诚信的失损?

2.请问对方辩友,生活中有哪一个人会因为美丽的谎言而怀疑对方的人格和诚信呢? 3.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些小说是编造的,你能说这些都是谎言吗?

4.外婆会讲"小孩子要听话,不然会被狼吃的",对方辩友怎么看呢?

5.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个传说,但七夕却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来过,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6.生活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7.当一位身患绝症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他的亲人会告诉他:“你活不了几天”之类的话吗?

8.请问对方辩友大海里的鲸鱼是不是鱼? 9.你上课前排一个女生,她化妆化的很难看,他问你说他画得好看吗,你会怎么说? 10.对方辩友,我想对你说“我爱你一万年”,你接不接受呢?

11.对方辩友怎么看待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的“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

12.生活中我们不会和米老鼠唐老鸭成为朋友,为什么要用这种谎言来欺骗祖国的花朵呢?,

13.对方辩友如何看待黑格尔曾说过生活中处处存在谎言?

14.一对父母不和而离婚,却为了孩子高考隐瞒真相。对方辩友觉得这对父母做错了吗?15.用一个谎言能使得一个人积极向上,对方辩友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美丽的谎言就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人们因事实的真相,而受到严重的伤害而存在的。 美丽的谎言是因为它能够为我们的未来点燃希望。

美丽的谎言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社会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美丽的谎言帮助我们渡过真相到来前的缓冲期,在真实生活中养成美好的心态,以更好的善待生活、为社会服务。

美丽的谎言是一种追逐梦想的源动力。我们需要这种动力去鼓起勇气来面对未来。

第四篇:大学生短期支教弊大于利三辩稿

【短期支教想要达到的效果有哪些?】

一、1.你方是否觉得教育是长期性的? 否:请正视现实

是:达成共识,-----那你方认为短期教育可大幅提升地区整体教育水平? 2. 刚刚您方提到短期支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外界,那您方认为,这足以使他们走出去吗?

二、教学课程如何安排?如何调整和原有教学计划的关系?

三、1.对于受教者群体属性有何分析?对于短期的关怀消失后的创伤如何看待? 2.对于绝大多数支教者带有目的性,功利性的支教如何看待?目的不纯粹的支教活动是否会中途夭折?3.如何保证大学生具有相当的教学技能,筛选机制的效果如何保证?

小结:1.短期支教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教育应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应过分强调短期的效果,我们应全面地去看待这个事情,不应只看见其利而看不见其弊。短期支教固然可以开阔思维,认识外面地世界,但短期支教却没有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大幅度提高,且缺乏后续配套的教学计划,短时间内支教者难以掌握受教学生的情况,每年的志愿者在更换,没有留下教学纪律,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容易使受教学校接受的知识没有系统性。从而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预期效果。

2受支教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比寻常学生更加渴望情感,心思也更加细腻,支教者的来去匆匆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没有人愿意留在这里的想法,大学生支教者固然可以给受教学生带来温暖,可以之后呢?片刻的欢愉留下的是长久的落寞,大学生一手打造的纽带由大学生自己切断,这难道不残忍吗?由于短期支教在时间上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内容上只能是形式上的心灵关照和精神激励。但是,这种形式上的精神教育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必然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在贫困地区的教师或是学生看来,城市大学生的高谈阔论可以用“风凉话”来定义,想要真正感召他们,没有持续的付出是不可能的。据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仅支教一次并不再过问支教。纵有少部分仍保持联系,却因处于不同的环境中而心态有所变化。 3短期支教因其短期性,很少能够与当地学校老师达到有效的沟通,易于原教学计划起冲突,支教活动中的教学基本上以素质拓展类为主,以游戏等生动的形势对孩子进行教育。然而因为支教时间的限制,很难知晓孩子们的掌控情况,而且没有反复的教学,令得教学效果下降。

大学生短期支教常常是“一生经历一次,一次经历几天”,缺乏长效传递教学机制。对于支教队员来说,每一次支教都是从零开始,而这种不成熟、没经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每一次都接受全新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而每次接受知识的偏差与不同则会给学生造成知识体系的混乱,甚至是对当地教师教授知识的怀疑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崩塌。

第五篇:流动人口有利于城市发展三辩结辩稿[精选]

三辩结辩稿2

谢谢主席,大家好!

在座各位可能都听说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问周围人你们看见了什么,绝大多数都回答:一个黑点。这说明了什么?我们总是很容易关注那些细微的东西,却忽视了从整体看问题。

对方辩友其实就是陷入了这样的一个误区。我们时常会抱怨流动人口给我们带来了拥挤嘈杂的公交车,把我们的医院大厅弄得人山人海,可是,如果没有流动人口了呢?我们的公交车也许会没那么拥挤了,但是家门口那条坑坑洼洼的马路可能会一两年都修不好;我们的医院也许将显得宽敞许多,但是住院部的楼房估计还要两三年才能完成施工。

其实我方已经从经济、文化、城市政治文明三方面宏观阐述了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在经济上,流动人口提供了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拉动了城市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加速了城市和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共通共荣。另外,流动人口还给城市管理形成了一定压力,促进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

流动人口对中国城市发展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很难从量上估计。仅从其中的农民工来说,如果有一天他们要离开,那就意味着一半饭店要停业,近七成的生产厂家要关门,近八成的大楼盖不起来。“我已经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之所以拼命的工作是不想让我的孩子走我的老路”他们以自身的实践,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流动的规则。正是他们这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改变生活和命运的精神,支撑着我们民族的腾飞。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许对方辩友觉得,因为流动人口的存在,使得我们感受不到城市的美好,所以应该将流动人口拒之门外。但是,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发展城市的?如果城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能由某一部分人掌握,而不能接纳更多的人来享受,我们发展城市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不应该是将这部分人赶出去,而是思考如何才能把他们接纳进来共享美好城市生活!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案下一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