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临床诊断体会

2022-09-12

肺癌是当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世界各地均有明显上升趋势, 已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其临床表现多样, 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 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以肺外表现、转移症状为首发, 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人在临床从医20余年的过程中结合遇到的临床病人、收集资料、相关文献对早期肺癌诊断有如下体会:

1 对肺癌的早期征相提高警惕, 避免漏诊, 误诊

1.1 充分认识肺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尤其是肺外表现及早期转移症状

1.1.1 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

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脑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 因肺组织血管丰富, 癌栓可经肺静脉进入体循环, 经颈静脉或椎动脉上行到脑组织后形成转移灶, 或由椎静脉直接进入颅内。肺癌转移发病率高, 居颅内转移癌第一位[1], 在无肺部症状而以脑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极易造成误诊。

1.1.2 脊髓转移

通过血行转移到脊髓, 产生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因部位不同出现相应表现, 如压迫马尾神经, 可出现腰腿痛, 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脊髓引起截瘫等。

1.1.3 骨转移

好发于胸椎、腰椎、骨盆、四肢长骨等, 由于骨质和骨膜破坏可造成局部骨病及病理性骨折, 易与骨关节病混淆。

1.1.4 肝转移可有厌食、肝区疼痛、肝大、黄疸和腹水等, 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

1.1.5 其他部位转移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2 肿瘤局部扩散引起的症状需与下列相关疾病相鉴别

(1) 压迫喉返神经、声音嘶哑、喉炎等; (2) 压迫食管、吞咽困难、食管癌等; (3) 压迫上腔静脉、头面部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4) 压迫气管、呼吸困难、哮喘等; (5) 压迫肋间神经、胸痛、心绞痛等; (6) 压迫臂丛神经、上肌痛、肩周炎等。

1.3 癌组织引起其他系统的症状

1.3.1 骨关节病变因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可致骨骼发生增生, 杵状指及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多见于上下肢长骨远端。

1.3.2 男性乳房发育分泌促性腺激素所致。

1.3.3 还可出现神经肌肉病变;稀释性低钠血症;类癌综合症等。

2 需要普及肺癌的防治知识, 患者有任何可疑肺癌症状时能及时就医

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或可疑征相时, 宜定期进行防癌或排除癌肿的有关检查。特别对40岁以上男性长期重度吸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应作为可疑肺癌对象进行相关检查: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 治疗无效;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 咳嗽性质改变;持续或反复在短时间内痰中带血, 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 特别是肺段性肺炎;原因不明的肺脓肿, 无中毒症状, 无大量脓痰, 无异物吸入史, 抗炎治疗效果不显着;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 (趾) ;X线胸片上有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性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者;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 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 尤其是血性、进行性增加者。当然也应注意青年人肺癌的可能, 有报道青年人肺癌的患病率为1.2%~4.8%。

3 拓宽思路, 对病史采集及查体需全面

当诊断为其他疾病治疗无效时, 要及时行相关检查, 如胸部X线, 胸部CT, 纤维支气管镜, 痰脱落细胞检查, 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淋巴结穿刺, 肺穿刺, 胸膜活检等, 必要时需动态观察并复查对比, 以便发现肺部较小的病灶, 总之, 由于肺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且缺乏特异性, 故临床医生必须警惕肺癌早期症状及肺外表现, 注重相关检查, 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摘要:目的 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结合临床及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肺癌的临床表现。结果 肺癌临床表现多样性。结论 认识肺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结合相关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关键词:肺癌,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 温珍平, 冯铁虹.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支气管癌[J].临床误诊误治, 2001, 14 (3) :189.

[2] 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24.

[3] 孟东昕, 陈玉晖, 付菊.老年肺癌与青年肺癌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3) :46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东省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调研分析下一篇:应用型高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研究——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