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写作欲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始

2022-12-11

作文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决非易事,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普遍存在着重结果, 轻过程的现象, 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要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讲写作技巧, 就像市面上出售的《作文速成秘诀》之类的书籍中一样, 将写作技巧吹得神乎其神, 仿佛写作水平的提高只是一夜之间的事, 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笑话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积极性不喜欢甚至讨厌上作文课, 教师也为此焦头烂额: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汗水, 却收效甚微。这就使得作文教学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 一个“上下求索”、“救济良方”的难点。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呢?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必然途经。

1 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 仿写、改写、续写故事

当学生由六年级升入七年级以后, 由于课程的增多,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肯定会受到冲击, 这时, 我们可将新教材中的情节曲折, 人物众多, 个性鲜明, 特别是人物对话多的篇目改成课本剧, 让学生自编, 自导, 自演。让学生在认真阅读, 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先改写, 后表演, 学生既做演员, 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 又做评论者, 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演能力, 更为学习戏剧时,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写成剧本来表演, 来评判, 谁不愿意来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呢?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材中许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家庭生活的文章, 很富有启发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每次这些文章上完后, 学生都会对故事中的某个人物, 某个话题争论不休, 津津乐道, 有一种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感觉, 我们何不让学生就这个故事来仿写, 续写或改写呢?

2 要在语文课堂中开设文学欣赏课

自古以来, 没有哪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然而仅仅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课外阅读, 作摘录, 写读书笔记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空间, 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有了这个平台, 那些阅读面狭窄的同学都会感到自己知识的缺乏, 自愧不如, 就会产生阅读的欲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时, 作为语文教学的老师就有责任, 有义务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篇目, 让学生每期制定阅读计划, 更应该指导学生去分析, 去评价, 去欣赏这些文章, 从而吸取更多的营养, 增加知识的积累。这样不仅古今中外的名著成了学生的必读篇目;孙悟空、诸葛亮、李逵、哈利波特、鲁滨逊、格列佛等等成了学生谈论的对象;甚至是郭敬明的《幻城》, 《梦里花落知多少》, 韩寒的《三重门》, 《长安乱》乃至《零下一度》中关于“应试教育的利与弊”都会成为学生热衷于讨论和思索的话题, 还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新月,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芙蓉镇》中的胡玉音都成了促进学生成长, 走向成熟的人生伴侣。学生有了这些话题, 有了自己的观点, 就有了写作的欲望, 往日那些咬破笔头的学生也能写出一、二段精彩的文字来。

3 要围绕学生热衷的话题开展辩论

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 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化, 还能促进他们去积极查阅资料, 灵活的组织语言, 培养阅读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如在学生队伍中掀起的“韩寒热”的课外阅读中, 有人对韩寒的“叛逆”大加推崇, 而有人对韩寒的“数学只需学到初二”的论调极力贬斥, 到底孰是孰非, 不把他们组织起来, 让他们各自陈述一番, 辩论一场, 是很难达到思想的统一的, 作为语文教学的老师怎能不给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和舞台呢?我这样做了。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辩论过程中双方旁征博引, 相互攻击, 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 不时引来阵阵喝彩, 45分钟的一堂课, 就这样在同学们的激烈的争辩声, 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度过, 下课铃响了, 大家还余兴未尽, 恋恋不舍呢。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将各自的辩论稿整理成一篇议论文, 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挥而就, 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出来了, 你能不为他们的敏锐的思维和犀利的语言而高兴吗?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的更重要的一步, 那就是发表

鼓励各班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挑选出来, 投寄到校园广播站, 校园电视台安排专人将发送来的稿子进行审查、挑选。确定后, 广播站的工作人员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播音, 并配上精美的画面、高雅的音乐, 制成校园散文, 在学生吃早餐时全校统一播放。播后对习作者进行广播采访, 让他们谈谈构思过程、创作历程、感情体验等。为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该校采取将各班的投稿数、采用数与班级量化和学生个人评优挂钩, 每学期还评选一次优秀小作者, 入选者聘为校园广播站小记者。

5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让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

长期以来, 我致力于唤醒学生的作家意识, 倡导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 强调作文不是作业, 而是作品, 需要精心创作, 精心打磨;让学生去体验写作所带来的价值感与成就感、生命感与愉悦感。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雄狮”, 即意味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量, 让学生踏着自信心与价值感的台阶, 一步步向着目标——最好的自己, 勇敢迈进。而语文写作教学就应该努力唤醒学生的作家意识, 倡导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

最后, 我只想说: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更好的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 我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崭新的作文教学之路。每个学生的灵魂里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 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后, 才可能写出感情真挚且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文章。

摘要:作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不断拓宽阅读面, 积累语言材料;不但要让学生多观察, 勤思考, 多练笔,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了。自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情感目标, 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入手,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必然途经。本文就此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激发,写作欲,丰富多彩,课内外活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BIOLOG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下一篇:“问讲练”教学模式的一点陋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