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2022-08-22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参考文献

[1]魏文润.挖掘森林多种功能 助推低碳经济发展[J].甘肃林业,2022,(03):19-20.

[2]耿国彪.科学绿化 花开神州[J].绿色中国,2022,(10):16-19.

[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我国将建九大林草中药材生产区[J].中国食品,2022,(06):41.

[4]王凌青,王雪平,方华军,梁涛,裴志国.青藏高原典型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06):2510-2518.

[5]徐先英,唐进年,詹科杰,李亚,杨自辉,赵鹏,张裕年,郭树江,王强强,张剑挥,肖斌,付贵全,姜生秀,赵赫然,李银科,马新兵,严子柱,姚泽.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Z].项目立项编号:18JR2TA015.鉴定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21-04-21

[6]于贵瑞,李文华,邵明安,张扬建,王绍强,牛书丽,何洪林,戴尔阜,李发东,马泽清.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J].地理学报,2020,(12):2620-2635.

[7]金加明,韩天虎,卜海燕,王汝富,张永辉,杨彦东,王树茂,李智燕,秦建宏,李晓鹏,张洁,王延,史春雪,刘坤,才让吉,马隆喜,潘冬荣,施昌玉,王素玉,贺意.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兰州大学;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站;碌曲县草原工作站;玛曲县草原工作站;夏河县草原工作站;合作市草原工作站.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本土植物材料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鉴定日期:2020-12-22

[8]钱春阳.浅析樟子松育苗技术[J].种子科技,2020,(23):81-82.

[9]李佳泳.川西北高寒区治沙灌木的筛选及其抗旱性研究[D].导师:朱天辉.四川农业大学,2020.

[10]解芳,刘珍珍,赵洪钱,李金花,麻淑珍,孙允武,李林,陈睿.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沙棘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标准化采摘示范基地建设[Z].项目立项编号:2018-NK-C09.鉴定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20-10-23

[11]王晓慧,陈永富,刘华,赵峰,陈巧,凌成星,杨廷栋.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评估——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04):125-131.

[12]乔晨霞.西藏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导师:高大洪.西藏大学,2020.

[13]马学虎.林业植物保护浅议[J].农家参谋,2020,(02):129.

[14]王存保.民和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8,(19):157-158.

[15]杨海蓉,付鸿彦,杨巨才.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J].甘肃林业,2018,(05):40-42.

[16]岳军伟.甘肃主要森林类型固碳动态、潜力及影响机制[D].导师:杜盛.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

[17]何丽霞,孔芬,张延东,李睿,王花兰,李建强,曹诚,成娟,宋桂英.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牡丹良种——甘林1号[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日期:2017-12-01

[18]李睿,张延东,金辉亮,何丽霞,李楠,杨国州,李建强,王花兰.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牡丹良种——甘林2号[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日期:2017-12-01

[19]王艺霖,索有瑞,王树林,王鹏珍,刘玉伟,王雅娟,陈阳,张玉香,李志?,杨文秀,段亚娟,李翠君,米存文,贺婷.青海诺蓝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黑果枸杞资源高效利用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青海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7-06-30

[20]齐姗姗.流域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研究[D].导师:巩杰.兰州大学,2017.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柳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南州PRED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导师:才让加.西北民族大学,2017.

[22]张锦梅,李建芳,王朋,柴元媛,刘宝尧,赵文洁,韩志伟,张广渊.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青杨雄株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Z].项目立项编号:2016-QHBZD.鉴定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日期:2017-01-06

[23]曹秀文,刘锦乾,付作霖,赵栋,丁全定,齐昊,冯宜明,屠彩芸,陈学龙,闫倩倩,侯亚莉,张涛,张文宇.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白龙江、洮河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Z].项目立项编号:1306TTPK029.鉴定单位:甘肃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6-05-27

[24]苏永莉.重庆市“森林转型”及动态模拟研究[D].导师:阎建忠.西南大学,2016.

[25]李跃清,掠廊?,胡豪然,蒋兴文,周长艳,范广洲,齐冬梅,梁玲.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气象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亚高压对长江上游川渝厍道栽趾τ跋煅芯縖Z].项目立项编号:40875060.鉴定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6-05-24

[26]张玲玲.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影响因素[D].导师:巩杰.兰州大学,2016.

[27]潘发明,苏子友,盛行军,唐庆良,王纪杰,张炎周,钟金,吴秋菊,杨涛,刘智勇,代立东,郑丽君,覃方兴,王富林.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川西南山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生态效应及生态安全评价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6-04-25

[28]郭星,杨帆,魏海龙,齐瑞,李兴民,闫倩倩,侯亚丽,刘锦乾,王杰,邱祖青,谢飞,陈国鹏,杨永红,冯宜明.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大果青杄种质资源收集与繁育关键技术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1304NKCK128.鉴定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16-03-30

[29]王磊.高寒干旱区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D].导师:潘起来.青海大学,2016.

[30]李睿,何丽霞,张延东,宋桂英,成娟,李建强,张莉,李楠,杨国州.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牡丹良种——白蝶[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日期:2015-12-28

[31]何丽霞,李楠,李睿,张延东,王花兰,李建强,张莉,成娟,宋桂英.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牡丹良种——甘二乔[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日期:2015-12-28

[32]张延东,何丽霞,李建强,李睿,沈延民,成娟,张莉,杨国州,宋桂英.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牡丹良种——蓝紫托桂[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日期:2015-12-28

[33]余家慧.高原林业资源的开发及发展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5,(24):213.

[34]李跃清,徐祥德,彭广,郁淑华,张胜军,何光碧,陈斌,彭浩,彭骏,施晓辉,衡志伟,张利红,赵兴炳,肖玉华,肖递祥.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台;成都市气象局.青藏高原东南缘上游关键区灾害天气监测-分析-预警理论与技术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2009DFB20540.鉴定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15-05-21

[35]付达夫.西藏自治区灌木林碳储量估算[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04):4-7.

[36]何三渠.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61+478.

[37]陈丽.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地质环境下(戈壁荒漠地区)路基横断面型式及路基高度研究[D].导师:邹晓翎;陈湘青.重庆交通大学,2014.

[38]张芯.青藏高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4,(21):114.

[39]戚登臣,陈文业,赵明,李广宇,魏强,王芳,朱丽,张继强,康建军,刘振恒,马和,邴丹珲,罗文莉,刘冬皓,宗文杰,吴平,苏永祥,刘鸿源.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林研科技工程公司.玛曲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关键技术与模式[Z].项目立项编号:201004045.鉴定单位:国家林业局科技司.鉴定日期:2014-05-14

[40]索朗央拉.西藏农业产业结构与特色农业产业化趋势研究[D].导师:任广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发展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严林,王生全,熊卫国,谢守忠,陈阿兰,梅洁人,宗英,郭蕊,陈生翠,周宇,段小明,金生英,梅妍,温小成,李琳琳,吴世良,李亚娟,马洪福,王成,丁桃群.青海大学,都兰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青海诺木洪农场;格尔木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海西州林业技术推广站.柴达木地区枸杞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2009-N-108-02.鉴定单位:青海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4-01-24

[42]徐生旺,王宁,赵越,杨红文,杨文智,张永秀,邹林有,孙奎,张亚琦,韩晓玲,杨笑天,王成,秦玉萍,刘芳.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中国沙棘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Z].项目立项编号:2009A2-4.鉴定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日期:2013-06-04

[43]徐生旺,王宁,赵越,杨红文,杨文智,张永秀,邹林有,孙奎,张亚琦,韩晓玲,杨笑天,王成,秦玉萍,刘芳.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中国沙棘经济林建设技术规程[Z].项目立项编号:2009A2-4.鉴定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日期:2013-06-04

[44]徐生旺,王宁,赵越,杨红文,杨文智,张永秀,邹林有,孙奎,张亚琦,韩晓玲,杨笑天,王成,秦玉萍,刘芳.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中国沙棘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Z].项目立项编号:2009A2-4.鉴定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日期:2013-06-04

[45]徐生旺,王宁,赵越,杨红文,杨文智,张永秀,邹林有,孙奎,张亚琦,韩晓玲,杨笑天,王成,秦玉萍,刘芳.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中国沙棘经济林建设技术规程[Z].项目立项编号:2009A2-4.鉴定单位: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日期:2013-06-04

[46]许建初,杨雪飞,李巧宏,何俊,于海英,马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Z].项目立项编号:60104991596801;600704711111.鉴定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鉴定日期:2013-04-25

[47]田俊量,翟永洪,李广英,马立广,王之仓,李宏奇,董德红,唐文家,关海钢,王恒山,李建莹,纳云,李发娟,侯佩玲,陈良博.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青海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原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指导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Z].项目立项编号:2009-J-801.鉴定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13-02-05

[48]田俊量,翟永洪,李广英,马立广,王之仓,李宏奇,董德红,唐文家,关海钢,王恒山,李建莹,纳云,李发娟,候佩玲,陈良博.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青海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Z].项目立项编号:2009-J-801.鉴定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13-02-05

[49]土布,毛羽,吴永康,康勇,雷敏,冯豫川,谢雨蕉,柴成忠.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西南民族大学.雪域俄色茶研制与开发[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孜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鉴定日期:2012-11-29

[50]胡惠建,彭培好,党卫东,拉巴次仁,金崑,李景吉,舒勇,王斌,田园,石松林,彭波涌,姚志军,陈邵峰,陈文德,高志勇,曹天堂,罗丹,达穷,李晶晶,胡一鸣.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研究与保护中心,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华南频危动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科学考察[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西藏科技厅.鉴定日期:2012-09-27

[51]王保海,潘朝晖,陈红印,王翠玲,张登峰,张礼生,覃荣,王永波,黄复生,张陪平,姚小波,王文峰,张玉红,谢丹,扎罗,胡胜昌,袁维红,李爱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西藏农牧学院;青海农业科学院.青藏高原天敌昆虫资源调查与生防技术应用[Z].项目立项编号:藏科鉴字[2012]第35号.鉴定单位:西藏科技厅.鉴定日期:2012-05-27

[52]谢成东.关于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2,(15):172-173.

[53]贡布草.江车村丧葬仪式研究[D].导师:干木滚.中央民族大学,2012.

[54]李高锐.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北京农业,2012,(06):181.

[55]王建宏,魏金平,谢继全,陈翔舜,丁乾平,赵洪民,王小军,李萍,尚立照,高斌斌,李大超,王彬,李强,杨小鹏,陶雪松,李晓兵,张黎敏.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日期:2011-10-13

[56]张雷.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造林树种/自然植被地理分布的影响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D].导师:刘世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

[57]辜云杰,罗建勋,余海清,何晓华,潘庆牧,宋鹏,张炜.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元市林木种苗站.四川杨树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Z].项目立项编号:2006YZGG-10.鉴定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11-01-18

[58]钟义海.中国方颜叶蜂属系统分类研究[D].导师:魏美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59]袁文丽.浅谈3S数字化技术在西藏林业管理中的建设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0,(16):33-34+31.

[60]李英成,孙杰,丁晓波,张力,毕凯,杨江江,宁晓刚,刘晓龙,薛艳丽,王均,罗祥勇,滕长胜,廖明,邢赢,李玲.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研制及产业化[Z].项目立项编号:YZ0602.鉴定单位:国家测绘局.鉴定日期:2009-08-27

[61]杨玉峰,王琪.在保护再造中攀登林业新高度——访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党组副书记桑杰扎巴[J].国土绿化,2008,(03):38-39.

[62]李瀚.青海省大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王得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63]李育材.严格保护青藏高原原生植被 实现高海拔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J].绿色中国,2004,(02):8-10.

[64]何方.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Ⅶ)[J].经济林研究,2003,(04):27-29.

[65]何方.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Ⅳ)[J].经济林研究,2003,(03):24-27.

[66]何方.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Ⅴ)[J].经济林研究,2003,(02):23-27.

[67]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导师:冉光荣.四川大学,2003.

[68]何方.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Ⅳ)[J].经济林研究,2002,(04):23-26.

[69]何方,陈建华.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Ⅲ)[J].经济林研究,2002,(03):11-14.

[70]陈建华.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Ⅱ)[J].经济林研究,2002,(02):71-74.

[71]何方.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Ⅰ)[J].经济林研究,2002,(01):1-6.

[72].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禁止开采砂金的通知[J].青海政报,2002,(03):19.

[73]宫照红.开发西藏林区林下资源 促进森工企业经济发展[J].林业科技管理,2001,(01):37-39.

[74]金锡洙,张坤.中国投资环境与林业经济区域初步分析[J].林业经济,2001,(01):35-39.

[75]邓坤枚.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0,(04):340-347.

[76]张鹏.青海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沙棘,1999,(02):6-8.

[77]薛玉君.青山绿水写风流——来自平武县林业局的报道[J].四川政报,1998,(17):33-34.

[78].蓬勃发展的丽江地区林果产业[J].经贸世界,1998,(01):50-51.

[79]廖俊国.试论西藏高原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J].自然资源,1997,(06):43-48+60.

[80]毕文海.绿山富民奔小康[J].探索,1995,(06):79.

[81]彭敏,陈桂琛,王亚军.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与持续发展[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1995:94-99.

[82]陈国阶.论川西北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J].自然资源学报,1990,(03):255-262.

[83]刘恩才,肖祖荫.北方旱区防旱保墒问题的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02):158-162.

[84]高继善.甘南州水土流失情况调查(摘要)[J].中国水土保持,1987,(06):29-31+66.

[85]张嘉宾.试论云南林业发展战略[J].云南社会科学,1983,(03):45-51.

[86]陈肖柏,童伯良,丁靖康,周长庆.中国冻土研究与工程实践三十年[J].冰川冻土,1979,(02):7-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雕塑造型艺术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水利工程质量控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