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测量步骤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静态测量步骤范文

静态测量

静态仪器操作

外业操作步骤如下(单指某个测站的操作):

1、安装仪器。

>先把基座对中、整平,然后安装上接收天线。

>测量天线高,一般要求在三个方向分别量取三次,取平均作为测前天线高,三次读数的互差有规定,多数规范要求不超过3mm。

>用电缆连接主机与天线(如果是主机天线一体化的接收机,此步骤免除)

2、开机。

3、填写外业观测手簿。

包括点名、点号、观测者、日期、开机时间、天线高、时段号、同一时段的其它控制点等等内容。

如果周围环境特别,比如有较多的天空障碍物,需要绘制环视图。

4、观察接收状态。

在接收机工作期间,要不定时察看,看接收机状态是否正常,特别时开机后几分钟,看数据记录指示灯是否正常。在这过程中,要防止无关人员及牲畜在仪器附近走动。

观测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都要记录在手簿中。

5、关机。

观测时间到或者收到小组长的结束观测指示后,先关闭接收机电源,然后再次量取天线高。

把关机时间及测后天线高填入手簿。

6、收仪器。

导出数据:任何仪器商都会提供数据下载软件,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在下载数据前,应在电脑中建立专门文件夹,以便储存数据。

第二篇:静态测量设备清单

静态测量人员及设备清单

1、 人员:王军强、苑汉林、郭雷、童斌、边兴业、陈洪民

2、 接收机:五项目部3台、二项目部2台、四项目部1台待定

3、 三脚架:五项目部2个、二项目部2个、四项目部1个

4、 五项目部基座

1、童斌那有

2、郭雷那有2个

5、 卷尺:5把(缺)

6、 静态数据记录表5张(缺)

7、 数据线(五项目部)

8、 平差软件(童斌)

9、 签字笔5支(缺)

10、 钢钉、铁锤、钢筋

11、 测量注意事项(缺)

第三篇:GPS 静态测量[小编推荐]

GPS 静态测量

GPS测量型接收机一般可以根据其能够跟踪、处理的GPS 卫星信号频率的数量分为单频和双频两大类。

1.单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L1载波。

接收机特点:

(1) 一体化接收机: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

(2) 分体设计:包含天线、GPS接收机、电源分体设计的配置。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

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 双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双频GPS测量仪)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伪距、P码伪距、L1载波相位、L2载波相位。 接收机特点:

(1) 一体化: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

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 分体设计:天线、GPS接收机(内置电源、带有显示灯或显示器)分体设计。

GPS静态测量的流程

测量实施

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

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

1. 跟踪站式

(1) 布网形式

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置在测站上,进行长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像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成为跟踪式。

(2) 特点

由于采用跟踪站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网时,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时间长、数据量大,而且在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所采集的数据时,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因此,采用这种形式布设的GPS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

每个跟踪站为保证连续观测,一般需要建立专门的永久性建筑即跟踪站,用以安置仪器设备,

第四篇:S82T静态测量

静态野外测量方法

<1>根据“主机作业模式切换”把主机切换到静态模式; <2>开机后DL上的绿灯会长亮,搜星足够后会自动记录数据(STA灯会按正常的采集间隔闪)。结束时直接关机即可。

需在纸上记录内容为:

机身编号:日期:

点名天线高开机时间关机时间时段 注:时段为同一天在同一点上观测的第几次。

S82 2008主机内业静态数据传输

电脑上首先安装“H82GPSAssistant”软件。S82 2008主机开机进入静态模式,七针通讯电缆连接到主机,USB端口连接到电脑。

打开“H82GPSAssistant”软件→点“导入采集文件”→先在目标目录后点

,选择数据需要存放到

的位置→根据野外记录的时间信息,选中需传输的数据并根据记录信息修改其点名、时段、天线高→修改完后,点“确定”→等提示“所选文件已成功复制到计算机”后,点确定。完成数据传输。

关闭软件、移除S82 2008主机移动磁盘盘符。去除电缆,关闭S82 2008主机即可。

数据传完后,用“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进

行数据后处理即可。

静态后处理步骤

1.打开“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 2. 文件→新建:选择所要使用的坐标系统和控制网

等级。→确定

3.数据输入→增加观测数据文件:选择路径,选到

采集的静态数据所存放到的位置。在“文件列表”里选择需要参与解算的数据文件。→确定。 4.基线→全部解算。(查看基线与闭合环是否全部合

格。)

5.数据输入→坐标数据录入:点“请选择”选中为

已知点的点名,并输入已知点坐标值。→确定。 6.平差处理→网平差计算。

如为假设坐标把“平差处理→平差参数设置”里的进行已知点与坐标系匹配检查“√”去掉。 7.在左侧的“成果输出”里可以查看到最后处理的

结果。

8.成果输出成文档:成果→平差报告(文本文档)

→选择需要保存到的位置→确定,只选中“平差成果表”→确定。会在所选保存位置自动生成和项目名相同的TXT文件。

9.动态GPS参数文件输出:成果→网平差成果→在

“选择路径”里选择要保存到的位置。→在右侧只选中“工程之星COT”→输出。会在所选保存位置自动生成和项目名相同的COT文件,即参数文件。

第五篇:GPS(RTK)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GPS

RTK)实习报告

专业:测绘工程系 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习地点:

东华广场

三.实习内容:

GPS(RTK)的基准站、移动站设置,数据采集的操作。

四.实验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五.实验过程: (一).基准站要求

基准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基准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基准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基准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同时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3”→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三).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六.实习总结: 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2.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

3.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

总的来说,RTK测量除了要有足够的卫星数和卫星具有良好的几何分布外,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道的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强化使自己对这门学科又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这门学科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但实践前的理论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2012年10月25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精选励志格言范文下一篇:匠心教师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