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的作用微课教案

2023-04-02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省略号的作用微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省略号的作用微课教案

省略号的作用 教案反思

《省略号的作用》微课脚本设计

本微课名称《省略号的作用》 学科:语文

教材:西师版教材

知识点描述:了解省略号的多种作用。

知识点来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积累运用五温故知新

教学类型:讲授型

问答型

适用对象:6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引号的用法,知道了引号有强调、特指等含义,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学省略号的作用。

2、大家请看积累五中的温故知新。自己读读这三个句子,想一想每句话中的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

3、三句带省略号的话,第一句省略了大自然的其他颜色,所以省掉了内容;第二句的两个省略号表示快牺牲的海子说话断断续续;第三句的省略号表示说话迟疑,犹豫不决,海子爹知道海子想回家,可家庭却负担不起这笔费用,令海子爹左右为难,想让海子少回家,却又怕伤海子的心,因此,说话迟疑。

4、自己试着通过朗读来表现省略号的三种作用吧。

5、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三种作用。一般情况下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例如: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这里的省略号就省略了声音。

.我仰着头数起来,“

一、

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这句中的省略号就省掉了数字。

6、像这样的情况,比如害怕、将要死的时候或者疲惫等情况说话时一般都是断断续续,请看句子:

1、“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2.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像这样的句子中省略号就表示断断续续。

7、当拿不定主意、犹豫的时候,说话就会迟疑了。如:李强走进办公室,低垂着头,说:“老师,我……不去参加比赛了。”

2、笋芽儿被吓住了,缩着身子,

低着头,说:“那„„我还是呆 在这儿吧。”像这样的句子中省略号就表示说话迟疑。

8、知道了这三种作用,我们一起来做做练习吧。看看这三个句子中的省略号都有什么作用呢?

1、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

2、笋芽儿被吓住了,缩着身子,低着头, 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3、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没看……看见。”

9、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省略号的三种作用:

1、表示省掉的内容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表示说话迟疑 你掌握了省略号的三种用法了吗?

《省略号的作用》教学反思

这个知识点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省略号的多种作用,积累运用五中的温故知新就选择了它的三种作用。三句带省略号的话,第一句省略了大自然的其他颜色;第二句的两个省略号表示快牺牲的海子说话断断续续;第三句的省略号表示说话迟疑,海子爹知道海子想回家,可家庭却负担不起这笔费用,这令海子爹左右为难,想让海子少回家,却又怕伤孩子的心,因此,说话迟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朗读,体会每句话中省略号的作用。多数学生读完之后都明白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老师再另外选择了几个句子让孩子进行判断,每个句子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孩子对照书中的几个例子,很快地说出了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这个知识点孩子掌握得较好。

第二篇:省略号的作用及用法

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例如:

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小学《语文》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

2.“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月光曲》)

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

二、省略同类词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如:

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4.我仰着头数起来,“

一、

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小学《语文》第六册《杏儿熟了》)

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再如:

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凡卡》)

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例如:

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

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

(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7》)

例6的省略号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例7的省略号,省略了娃娃的“呜哇”的哭声。

四、标志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

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含蓄的空白;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例如: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

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凡卡》)

这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例8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例9写了凡卡在极其悲苦的情况下向远方的爷爷发出哀求,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他的哭泣、他的控诉。又如:

10.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这个例子中的省略号表示欲言又止。面对艰难的处境──草地茫茫,又没有干粮,老班长把他千辛万苦做成的饭都给我们伤员吃了,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的情感呢,欲说而又没法说。再如:

1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

12.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小学《语文》第五册《群鸟学艺》)

例11没容指导员再说下去,炸弹爆炸了,省略号标志语言被迫中断。例12中的省略号,标志凤凰的话还没讲完,因转向叙述老鹰的想法,只得暂时中断。

五、双用省略号(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 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13.瀑布

„„„„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2课)

14.参观人民大会堂

王叔叔今天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我高兴极了。

„„„„

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盖得可真快啊!”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6课)

例13《瀑布》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共三节,我们将第一节和第三节省略了。例14《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全文共九节,我们将中间的七节(第2~8节)全省略了。

六、标志不语。

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现在我们来改写一下《穷人》这篇课文的结尾,体会省略号的这种用法。

〔原文〕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

“„„”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

七、标志声音的延长。

例如:

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机枪不断的扫射,声音一定很长,在例15中用省略号标志。

八、标志语言的断断续续。

例如:

16.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

17.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小学《语文》第三册《小马过河》)

例16中,指导员牺牲前气息微弱,说话难以整句进行,所以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志。例17中,小马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难为情,说话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再如:

18.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小学《语文》第八册《全神贯注》)

这个例子中语言的断断续续,不是因气息微弱而造成,也不是受难为情的干扰,而是受思考的影响。“还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呢?看,思考,语言中断,“左肩偏了点儿”(毛病)

续上;“脸上”还有毛病,思考,语言中断,“对不起”又续上。语言中断处用省略号标志。这和前文(第四条)讲的标志“话没有说完”语言中断是一样的,只是前文讲的中断,是断而无续或断而不紧接着续。

总之,省略号的功能是标志语言的省略和中断(标志声音的延长可视作是表示声音的同类词的省略)。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不可与“等等”“之类”这些本身带有省略意思的词混用。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甲)这家商店出售饰品,有戒指、项链„„

(乙)这家商店出售的饰品有戒指、项链等等。

(丙)这家商店出售戒指、项链之类的饰品。

从例子可以看出,“省略号”“等等”“之类”它们都表示同类事物的省略,使用中只能选用一种,不可同出一处。在使用省略号的地方,其它的标点符号该怎样用呢?

第一,省略号不影响其它标号的使用。

第二,省略号之前是句内停顿符号(顿号、分号、逗号、 冒号),除冒号要保留外,其余可以不写。

第三,省略号之前是句尾符号的(句号、问号、叹号),应一律保留。这是为了保留原句语气的原貌。

第四,省略号后所有停顿符号可以一律不用。

省略号在书写中占两个字的位置,一行或一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书写。但不能上行末尾写一半下行开头写一半。

第三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教案

一、导入:

文言文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在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前提下,经常省略某词或某成分。今天来学习一下省略句中的主语省略和谓语省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如何掌握这个方法。

二、过程:

A、主语省略:

(一)、承前省略:上下句都用同一主语,上句已经出现主语,下句的主语可省略。上句的宾语,如果紧接下一句的主语,这时,后一句的主语可省略。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解析:第一句话里提到“异蛇”,下一句就将“异蛇”这一主语省略了,并且和后一句是同一主语,所以“触草木”的主语也给省略了。但是“尽死”的主语就不是“异蛇”了,它紧跟上一句的宾语“草木”,所以紧接下一句的主语就是“草木”尽死。即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练习:将省略的部分补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答案:(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二)、蒙后省略:主语在下句中也有出现,或主语所指的事物在下句中也有交待,这时上句中的主语可以省略。

例: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解析:这句话的主语是同一个人,是谁度我至军中的呢?在下一句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是“公”。

这一主语在下句中已经出现,所以,上一句省略的也是“公”,即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练习:将省略的部分补出。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答案:(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三)、对话、自述省略:对话中,对话人往往省略,这时要留心上下文,辨别是谁说的话。还有,一个人自述或向别人陈述自己的事情时,因为主语是说话人自己,也常省略。

例:刿曰:“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解析:曹刿在问谁“何以战”?,也就是和谁在对话呢?下文是“公曰”,所以是鲁庄公,因此“何以战”之前省略了主语“公”。“弗敢专也”,说的是谁呢?这句话是鲁庄公说的,也就是自述,因此省略的就是鲁庄公自己。即刿曰:“(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练习:将省略的部分补全。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1

答案: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翻译省略句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看语境。

1、承前省略:看两句话中的主语是否是同一主语,如果是的话,那就证明后一句的主语被省略了。

2、蒙后省略:如果第一句话没有出现主语而解释不通的话,看它紧接着的下一句话。如果下一句话的主语出现了,那也就是上文省略的主语。

3、对话、自述省略:和上下文结合的特别紧密,一定要注意对话人,清楚是谁说的,对谁说的,谁回答的。

B、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不能省略,在古汉语一定语文环境中,动词谓语往往也可省略。不过在古代散文中少见,在古诗中较为普遍。

(一)、承前省略:在结构相同的句子中,前一个句子用了某个动词谓语,后面相同的动词谓语可以省略。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第一个句子里的动词是“择”,后一句中就没有出现,很明显将动词“择”省略了,即“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练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二)、动宾同省。

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解析:首先把第一句话翻译一下是“现在我鲁肃可以迎顺曹操”,那么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出来就知道省略的是什么了:像将军你就不能够迎顺曹操了。省略的是“迎操”,动词和宾语同时省略了,即“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迎操)也。”

练习: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答案: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三)、一个句子的谓语在下文中出现,则上文的谓语也可以省略。 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解析:第一句话的意思是“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第三句话的意思是“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那么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杀人惟恐不能杀尽”,省略 2

了“恐”,即“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翻译省略句的方法,在主语省略中已经说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看语境。

三、总结:

今天学习了省略句中的主语和谓语的省略,注意省略的部位,在翻译的时候将它补全。

四、作业:

补全省略的部分: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 答案:(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第四篇: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微课是当前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随着近些年来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在化学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注意力并及时反馈学习情况;推动教师与家长和谐关系的建立;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关键词]微课作用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100

微课,也被称之为“微课程”,不同于过去的化学教学模式,微课的形式更加的微小,其所涵盖的化学教学内容也更加简短。一般情况下,化学微课教学视频不会超过十分钟,微课的视频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制作或讲授知识的片段。它的优势在于,压缩了化学教学时间,资源容量不大,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让学生进行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可靠保障,它不仅能够规避传统课堂出现的种种弊端,还可以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复习等。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新形式,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友?生自主学习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填鸭式化学教学”的氛围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习的方式非常被动。如今,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预习后面的新知识点,巩固前面的旧知识点,极大地弥补记忆的不足。教师将课程中的重难点做成微课以供学生参考,便于学生及时点播。微课为学生创造了课堂外的学习环境,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能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只要学生有化学学习的意愿就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基础较差、接受信息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从而有利于每个接受微课教学的学生取得化学学习的进步。

微课视频是教师在充分结合知识点的情况下精心制作而成的,容量虽然不大但却很有针对性,旨在重点突出知识点,做到了简明扼要。故而,学生能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将常见的考点和易混的考点制作成微课,然后再放到QQ群中,让学生自己下载。学生对微课的学习方式普遍具有好感,容易产生兴趣,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都能实时观看和有效学习,很便捷。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对于那些易懂的部分就可不必花费太多时间,而对于有疑惑的部分,学生可进行不断的观看,直到弄懂。事实证明,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科学地安排时间,高效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升学生注意力并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由于微课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也就更加容易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且在制作上也十分简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另外,因QQ群具备在线测试和及时反馈功能,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竞争意识的产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提高学习热情。教师也可利用QQ群的在线测试练习功能,观察学生的测试结果,掌握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三、推动教师与家长和谐关系的建立

微课的运用确保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学习及实际运用的机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告诉学生家长下节课会用到的微课内容,让家长来监督学生学习,这也极大地规避了某些学生趁机玩游戏的行为。通过微课的形式对课本提出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一方面保障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与家长和谐关系的建立。

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实验教学,虽然实验教学受到师生的重视,但由于实验条件或学时的限制,教师会舍弃部分实验教学,选择教学录像或者直接口述讲解,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学习兴趣。与此相比,微课为学生的实验体验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实验型微课可以让学生提前把自己设计的实验过程用手机或其他设备录下来,并设计为微课,让学生集体观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验过程和明显的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心得和想法,并提出建议。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提高化学实验能力。通过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思路,提高动手能力,探究科学的化学实验方法。

综上所述,微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保证了课堂化学教学的质量,推动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改善了教师、学生与家长这三者的关系,推动了校方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可以明确的是,在现今这个网络时代,微课的出现是非常有效的,而它的意义也将远不止于此,在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微课势必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微课”对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浅谈“微课”对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安宁市昆钢实验学校善义春

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致使当今的网络时代已经演变成为了“微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店、微客、微营销等等为代表的各种“微”方式。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的课堂教学离口手相传的传统教学越来越远。一张口一支粉笔,简单的教具进行教学的状态,在今天可以说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微课”作为这场微革命中的一部分也就水到渠成的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开始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细细想来,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之前就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微课程的雏形,生活中,电视频道里教授剪纸的简短视频;教育上,名师通过网络对学科的重难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工作上,利用电子设备召开一些重要跨国会议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微课程最初的来源。那么针对教育,针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 “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资源组结构更丰富: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重难点主题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同行同事的观摩点评等相关电子化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类型丰富、主题鲜明的“主题单元资源包”,为师生的教与学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3)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4)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5)反馈及时、针对性强。通过学生在微课之上的讨论或提问,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情况,能及时反馈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攻克薄弱环节。同时由于可以进行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微课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微课程之所以独特,是在于“微”字,有针对性,时间短,对知识点一一突破。而在微时代特色的引领下,信息资源形态的开放化、主体化、碎片化等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不断凸显,以教育资源移动化、教学设计微型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特征的微课模式应运而生。那么在信息技术植入课堂教学的今天,要逐步优化传统课堂教学,微课程的引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原因有三:

(一)、微课将引发了教与学的模式的转变,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老师虽然都秉承着“学生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但要真正做到先学后教,往往就没办法按正常秩序推进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途径、自学时间十分有限,最后还是需要老师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升,课后,还必须透过练习和作业来进一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微课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学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多媒体素材作品进行课前的学习,针对重点难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课件、课例等做到了先学。课堂上,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讨论和检查,克服了“一师多生”的不对等帮扶困难。老师可以简单利用电子设备在学生遇到难题或疑惑时适当点拨和提醒,真正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微课将打破传统教与学的时间、地域、速度、层次的限制 通过不同的电子设备进行知识的教与学,微课程势在时间内就讲解一个知识点,从而节省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学生易于学习或复习。对于学习速度较慢,知识层次稍微欠缺的同学,也可以于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进行复习和巩固,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学习,从而也便于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层次情况。同样,对于不懂的重难点,也可以在课后、家中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讨论或询问,未来微课下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从课内到课外,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三)、微课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评价模式 随着微课在教育行业的发展,相关的软件和网站会相继开发和建立。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授方式也将被改变,之后在课堂上将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内容,多种方法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突破,知识点的拓展范围也将无限宽泛,甚至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从微课程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自学,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兴趣与乐趣中跟乐意也跟自主地去学习。老师也将转变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评价模式,可以利用微课设备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评价。

(四)、微课将逐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校办学水平

微课程在课堂上的出现让教师多了一种实用方便的教学方式,由于微课形式多样,简单便捷,教师只需根据自己教授的知识,就可制成一个简短的视频,课件等相关多媒体作品,让学生自己观看学习,然后再一起探讨学习中的疑惑,就可以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于学困生的关注以及帮助。同时,也让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更加个性化和自由化。教师之间还可以观看同事的相关视频,来了解别人的教学技巧,同时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重难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微课程的出现,还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学校对课程教学的管理,能够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通过移动设备了解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情况,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直至当今教育现状之下,新教育模式的兴起必然对传统教育带来相应的挑战,要改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较为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但微课模式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已然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更好的把握微课的核心理念,从而利用全新的概念与方法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传统课堂教育向微课模式平稳地过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现在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微课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也是双刃的,那么如何将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应用到这一场势必要到来的变革之中来呢,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利用微课模式的资源整合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微课模式很大程度上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在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类硬件的支撑下能够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综合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进而构成一个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结构紧凑的微型“主题单元资源包”。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要抓住微课视频制作途径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动画视频软件制作式、拍摄设备外拍式、录屏软件内录式及多种途径混合式等,形成一个开放性、网页化、情景化的资源动态和教学交互应用环境,从而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致使微课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利用微课模式的多元化,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系统、枯燥的口头讲解,课后练习,反复测验来向学生传输掌握大量知识,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微课是基于学科特有的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微课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图表、影像、PPT、flash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法的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组织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载体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同时也通过微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答疑解惑。逐步打破了时间、地域、层次的一些现实的限制,利用微课中的多元化方式,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和深入,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让学生利用更贴近自身和生活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利用微课模式的多项同步性,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听课评价以及教学反思是教研活动中教学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听课评价模式是由任课教师讲解完毕之后,听课教师予以口头点评,再反馈给任课教师予以改进。反思则是,通过同事或学生对于本堂课表现出来一些问题来进一步回顾讲课过程,力争找到授课问题,从而进行思考改进,这种评价反馈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授课和评价反馈不能同步进行,后期评价过程中对授课教师一些细节性的缺憾容易遗漏,教师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瑕疵也没能及时把握。而微课模式下,听课教师可以仅仅将微课内容作为评价对象,于授课教师的任一时段、任一画面进行暂停或反复观摩,予以同步评价,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客观性。同时可以通过学生对于不同载体课程的选择,细节问题的讨论或提问,来同步总结出学生对于知识脉络的掌握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反思,力争改进微课。同时,较之传统的进门听课、严肃评课活动,微课模式下的听课评价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授课教师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教学优势的最大限度发挥,促进授课老师更好的展示出其教学技巧和教学素养。 总之,微课的出现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针对学科的特殊性,深入了解和研究微课的主要优势,以及应避免的问题,逐步过渡到课堂之中,另外,微课模式下,视频课件等微课内容的的制作效果也是影响教学评价反馈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加强微课程资源制作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更好的把握微课教学理念和资源建设思路,分清重难点,优化微课教学体系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 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02)

[2] 刘锐,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05) [3] 李莉,顾朝志,李世宝. 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通信类课程教学平台建设[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2) [4] 百度百科

[5] 黎加厚多维解读微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下一篇:申论需把握五大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