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红色遗址观后感

2022-10-27

第一篇:武汉红色遗址观后感

红色武汉:遗址名单

第一部分:武汉早期现代化

1. 汉铁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作为“汉阳造”品牌的发源地,月湖堤畔的“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虽然占地仅1亩,但浓缩了“汉阳造”的精华。该馆展出了汉阳铁厂、兵工厂遗物和张之洞遗物,特别是汉阳铁厂生产的槽钢、元钢、角钢等产品,以及汉阳铁厂造砖处烧制的砖瓦等。

2. 武汉大学——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的前身

校内是否有关于张之洞的纪念场地,尚需调查。

3. 华中农业大学——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的前身

张之洞铜像

4. ——张之洞与武汉视频地址 备注:张之洞时期的新政,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军事工业、新军、新式学堂等方面,可以进一步补充。

5. 詹天佑旧居——洞庭街65号

詹天佑为粤汉铁路的主持者之一。

第二部分:辛亥革命

1、花园山湖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机关遗址(武昌胭脂路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由吴禄贞等人于1903年创设,是湖北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机关。现无存)

2、日知会旧址(武昌崇福山街33号,为辛亥革命时期湖北秘密革命团体日知会机关地,建于1906年。)

3、湖北共进会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居。位于汉口楚善里28号,是当时全国共进会湖北分会的总机关部,建于1909年春。)

4、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指挥机关旧址(现为重建。位于汉口楚善里19号,1911年10月9日,因湖北共进会机关发生爆炸事件而遭破坏。)

5、文学社机关暨武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建于1911年初,同年8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后,设起义总指挥部于此。抗战时期毁于战火。)

6、三烈士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解放路今武昌造船厂内,为纪念起义前夕牺牲的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而立。)

7、辛亥首义烈士祠(武昌紫阳路127号,1911年11月湖北军政府为纪念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烈士所建。原建筑已毁,现仅存牌坊。)

8、武昌首义发难处——工程营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紫阳湖东畔,现湖北省总工会院内,因工程营官兵于1911年10月10日在此率先举义而闻名。)

9、楚望台军械库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梅亭山,清军最大的军械库之一,工程八营官兵举义后首先占领此处。)

10、起义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首义南路,武昌古城门之一,原叫中

1和门,武昌起义部队占领楚望台同时,占领此地,开门迎南湖炮队入城,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

11、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红楼”,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是清宣统元年(1909)建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在此组成革命军政府,宣布废除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通电各省起义。这里的建筑物现已改作湖北省的政府机关,不准入内参观。此楼两层,砖木结构,面阔73米,深进42米,楼内设有“辛亥革命文物史迹展览”。门前只有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外面的空地上,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全身像,供人凭吊。)

12、胜利亭(武昌紫阳公园内,为纪念武汉起义胜利和首次中华民国国庆典礼而建。)

13、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首义公园内,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而建。)

14、黄兴拜将台旧址纪念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首义广场南端。)

15、黄兴铜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阳龟山东麓,建于1933年。)

16、孙中山纪念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蛇山南麓,建于1928年。)

17、汉口三民路口孙中山铜像(建于1929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8、武昌红楼前孙中山铜像(建于1931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汉口球场路辛亥首义烈士公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汉口利济北路辛亥首义烈士公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1、汉阳扁担山辛亥铁血将士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刘静庵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伏虎山北坡,刘静庵系革命团体日知会领导人,1911年5月死于狱中。)

23、熊秉坤墓(洪山区九峰山革命烈士公墓内,熊秉坤是辛亥首义中打响第一枪的工程营革命党人,1969年5月病逝。)

24、蔡济民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伏虎山麓,蔡济民系武昌起义总指挥部军事筹备员,1919年在湖北利川被害。)

25、刘公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伏虎山北麓,刘公是武昌起义总指挥部政治筹备处总理,1920年12月在上海病逝。)

26、蓝天蔚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伏虎山麓,蓝天蔚系辛亥革命中关东革命大都督,1921年在四川被害。)

27、黎元洪墓(武昌元宝山,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都督,1928年6月病逝于天津。)

28、田桐墓(武昌洪山南坡,田桐系武昌首义后随黄兴到武汉的司令部秘书长,1930年病逝。)

29、孙武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昌伏虎山,孙武为武昌起义军参谋长,1939年病故。)

30、吴兆麟墓(武昌伏虎山,吴兆麟为武昌起义临时总指挥,1941年逝世。)

第三部分:1919-1949年的中国革命

(一)1919-1927年

1. 施洋墓

在洪山南麓,施洋(1889-1923年)字伯高,竹山县人,律师。1921年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1923年2月7日被捕,于1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

墓前山势筑成宽阔磴道,层台中间立有高约20米的纪念碑,上刻烈士革命事略,碑前塑烈士半身像,其下面石座正面镌董必武悼念诗篇:“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贻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

2. 武汉二七纪念馆和二七烈士纪念碑

汉口解放大道2499号。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七革命斗争和52名烈士,1956年,武汉市相继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和“二七烈士纪念碑”,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

3. 林祥谦就义处——汉口江岸车站老站台

4. 中华全国总工会暨湖北省总工会旧址

汉口友谊街16号。这是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院落,两幢西式楼房,右楼建于1920年,原系军阀陈汉卿的私宅,1926年10月至1927年7月是湖北省总工会机关所在地。左楼建于1924年,最初是汉口药业名家叶开泰的私产,1926年9月至192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设在此楼。

1959年,人民政府在旧址筹建了工会纪念馆,董必武同志亲自为纪念馆题词。现旧址为武汉市文化局所在地,1982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5. 利群书社——华中师范大学校门内

恽代英创办的勤工俭学书社。

(二)1927-1937年

1. 独立团烈士陵园

武昌街道口洪山南坡。陵园内长眠着191位叶挺独立团的将士,他们在1926年9月北伐军攻打武昌城的激烈战斗中壮烈牺牲。进大门20米处有一座高大的牌坊,横额刻有邓小平题写的“独立团烈士陵园”7个金光大字,顶部是深蓝色琉璃瓦坊帽。纪念碑碑高12米,宽2.7米,正面镌刻徐向前题写的“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碑座嵌有大理石碑记,介绍叶挺独立团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官兵的政治面貌,记载了他们的赫赫战功。这里还有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的半身铜像和徐向前元帅题写“曹渊烈士纪念碑”碑名的曹渊烈士纪念碑,介绍曹渊生平的大理石碑记引人注目。青石墓碑前栽有191棵水杉,象征着191位烈士的英灵。

2. 贺胜桥烈士陵园

江夏区贺胜桥镇。为纪念北伐时期贺胜桥战役中牺牲的将士于1929年10月修建,1982年6月重建。陵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园内有纪念亭、纪念碑和烈士墓等,纪念碑耸立在陵园东北边缘,碑高5米,碑名为“民国十八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烈士墓位于面朝西南的一级台阶上。墓东北为六角形纪念亭,亭高约5米。

3. 汀泗桥——北伐战争战场

4.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南洋大楼

汉口中山大道708号。此楼是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照强兄弟创办的“中国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1917年动工,1921年落成。建筑面积主楼4740平方米,附楼2000平方米,是当时武汉民族资产中屈指可数的豪华建筑。武汉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1日开始在此办公。1959年,这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仅存的中央政府旧址被列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长江书店旧址

汉口六渡桥北侧。20世纪20年代后期,武汉曾有一家专门公开发行销售马列书刊、传播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纲领及方针政策的书店,这就是中共中央创办的汉口长江书店。其旧址是一幢四层楼房,当年一楼是营业部,二楼是编辑室,三楼是印刷间,四楼是维修间。旧址基本保持当年风貌,现名为初开堂中药店。

6.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农讲所在武昌红巷12号。这里原是清末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后为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1927年1月,国民党政府由广州北迁往武汉后,在毛泽东的积极倡导和主持下,于同年3月在此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同志除负责领导所务工作外,还承担一些主要课程的讲授,并曾向学生演讲《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时授课的有瞿秋白、恽代英、彭湃、张太雷、方志敏、李立三和邓演达。学生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等10多省,当时共有800多人。他们大都是18-35岁的青年。毕业后多分配到各地担任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旧址已辟为纪念馆。当年的办公室、学生寝舍、膳堂、讲台、操场均保持原貌,并增辟史料陈列室。

7. 八七会议会址

在汉口鄱阳街。为一幢西式三层楼房。在大革命遭到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7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选出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通过了几个重要文件,决定湘鄂赣粤四省举行秋收起义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现旧址保存完好。

8. 向警予烈士墓——汉阳龟山

(三)1937-1945年

1.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

在汉口长春街。是一幢四层楼房。1937年12月,八路军办事处由南京迁此。旧址于1978年修复,当年的办公室、会议室均已复原,在一楼举办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革命史展览”。

2. 中共湖北省委暨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旧址

汉口江岸区珞珈山街。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的红砖西式建筑群,原为俄租界,风格古朴凝重。楼前椭圆形的兰陵花园幽雅宁静。70多年前,这片建筑中的一个单元——珞珈碑路12号,是中共湖北省委和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的秘密所在地。旧址保存较好,现为民居。1983年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3. 周恩来旧居——武汉大学校园内

抗战初期周恩来在武汉工作与居住的地点。

4. 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

1938年,苏联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到中国支援抗战,有100多名苏联战士牺牲在武汉大空战中。1956年,15位苏军烈士的遗骸从万国公墓里被分辨出来,迁到解放公园立碑安葬,即“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5.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汉口中山公园西北角。该建筑是武汉沦陷时期伪武汉市长、张之洞之子张仁蠡为祭祖而建,1945年因接受日军投降而改名“受降堂”。2000年9月18日,“受降堂”这座标志武汉抗战取得完全胜利的建筑恢复原貌。

6. 中山舰博览园——武汉市江夏区金口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船厂订购的,1913年完工返国,被编入北洋政府海军。“中山”舰虽然吨位不大,但却以它特有的历史而成为名舰:1915-1916年,“永丰”舰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参加了护国讨袁运动,首创义举,随后它又经历过“护法运动”、“东征平叛”、“孙中山蒙难”、“中山舰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于1938年10月武汉保卫战中被日军击沉于今天的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水域。

(四)1945-1949年

1. 闻一多雕像——武汉大学校园内

2. 六一纪念亭——武汉大学校园内

建于1948年,是为纪念1947年6月1日武汉大学学生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亭六角攒尖顶,翠瓦飞檐,宏丽壮观。亭内立有大理石碑,在正面刻有“六一惨案纪念碑”七字。背面记载着1947年5月22日武汉大学等校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的经过和烈士殉难始末。

第四部分:新中国建设成就

1. 长江一桥

2. 武钢

等等。

建议尽量选择比较早期、大部分人有所耳闻但是了解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成就。

第二篇:重庆抗战文化或红色文化遗址观后感

歌乐山位于重庆西北郊,整个歌乐山由一种红色岩石组成,这种岩石象钢铁一样坚硬,当地的人们又叫这种岩石为“红岩”。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岩魂陈列馆六个大字。走入大门,左侧是步道,台阶上一阶一阶摆满了鲜花,右侧是一座雕塑,她为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此处发生的一刻时光。这便是红岩魂广场!

红岩魂广场是全国第一个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广场,在纪念“11•27”革命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基地上修建而成。红岩魂广场,分为瞻仰区和纪念区两个部份,占地22000平方米,一座宽21米,长18米的人行桥廊凌空架设,将两个部分上下贯通,浑然一体。广场气势恢宏,格调沉稳。

瞻仰区主题为“浩气长存”的赤色花岗石烈士群雕耸拔入云,伟岸雄奇,犹如镶嵌于万绿丛中的巨型红宝石,体现出“在那青翠的歌乐山颠仰望黎明”的意境,瞻仰区的顶端是覆斗形的“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与此相呼应,还有烈士诗文碑林和《血与火的洗礼》大型壁画。

广场纪念区西端有一水晶汉白玉砌成的碑体,上面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纪念区中轴线外两侧列有18根花岗石纪念柱,柱顶红梅怒放,取形“牢破梅开”,挺拔的柱身象征着烈士们不朽的人格,柱壁四边镌刻有烈士的遗诗遗言。纪念柱南北两侧宽敞的斜面草坪,寓意“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先烈遗愿。轴线收头的广场东端,《不朽》浮雕墙衬托着刻有《红梅赞》词曲的喷泉音乐壁,与瞻仰区的烈士群雕遥相呼应,寓意时间虽在不停地流逝,但红岩英烈的精神却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中。

步入陈列馆,那种恢弘、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心潮澎湃、激情满怀。邓小平爷爷的题字,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绝对肯定和高度赞扬。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那视死如归、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

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的监狱的状况。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的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渣滓洞与香山别墅、白公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暗无天日的牢笼里,我们可爱的共产党人承受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生活。阴暗潮湿,这样的外在恶劣环境之外,他们还面临着被严刑拷打的残忍遭遇。老虎凳、脚镣、铁链等刑具深深地折磨着他们,但他们决不泄露任何革命秘密,任反动派惨无人道地虐待着。

牺牲的革命者里,年龄最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仅九岁,与此类似地,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在那个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他们怀揣着对于革命的忠诚与信仰,无悔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召唤,这就是对于伟大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任,这就是摆脱贫困落后、告别专制独裁、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安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氤氲

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渣滓洞,呈现在眼前的是阴森、恐怖、带有杀气景象。四周的碉堡、暗哨、铁丝网令人觉得阴森恐怖。在大院的墙上写着反动标语,时刻想瓦解革命人士的意志。院中的牢房是3米见方的小屋,潮湿、阴冷。从墙上的照片可以看出住10人左右,屋中唯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手指粗的铁条插入其间。我久久的凝视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时,想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幸福,愿把牢底坐穿。他们中有许多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有朋友,但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他们宁愿牺牲自我。在二楼的一间牢房时,一面“五星红旗”映入眼帘,这就是江姐绣的五星红旗。当他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喜讯后,相互告诉给狱友。由于牢狱与世隔绝,他们凭自己的想象,绣了这面红旗,并畅想未来,我们至今仍可以想见,当狱外传来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这样的消息时,那些为祖国献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伟大共产党人心中将是何其自豪与振奋,他们含着热泪为祖国绣出的那面五星红旗,正是他们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诠释啊!走过一条长廊,来到最恐怖的刑房。一种叫披麻带孝的酷刑,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看到生锈的刑具,眼前浮现出敌人的狞笑和革命英雄面对酷刑一笑而过的坦然,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其他同志的安全,为了自己的信念,到最后一刻也要把笑容留给敌人。纵有多少酷刑摧残的只是革命者的身体,想在精神上击跨革命者是万万不能的。敌人的无奈,更坚定了革命者的信心。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人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

仰看烈士的事迹和尊容,俯首他们的遗言和遗物,我的心被一种无形而伟大的力量所慑服。先烈的精神如阳光洒进心灵的暗房,像雨露滋润着空虚和荒芜的心田,灵魂上的一切灰尘和污秽全被涤荡。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面貌、道德风尚,都有着古往今来不断继承发扬的过程。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今天,缅怀红岩英烈,我做为一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应树立创一流工作的意识,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去实践,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当好时代的尖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当好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当好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为把我国建成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努力,用祖国的强盛,告慰英烈。

时代没有选择让我们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积极分子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将会永远铭刻在心。

此次的旅途虽然十分短暂,但却让我充分领略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的灵魂,我的思绪也在此得到了升华,我坚信,以后,我的身边将不只有我一人,而是随着五星红旗飘扬的烈士英魂,他们将激励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断冲刺。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重庆市沙坪坝区红岩魂广场

第三篇:保护红色遗址珍惜红色财富

——关于华容县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陈伟

【摘要】:2011年7月,我们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华容暑期社会实践。在此期间,我们对当地的革命遗址进行了走访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针对华容县的烈士陵园,桃花山等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建议和规划。呼吁人们加强保护革命遗址的意识,留住这笔珍贵的历史财富。

【关键词】: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 红色旅游

一革命遗址及其资源的定义

革命遗址、旧址、遗迹及各类纪念设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中留下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红色遗产(革命遗址)资源,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二华容县革命遗址的形成和背景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南滨洞庭。华容县烈士陵园兴建于东城区陡岗山,占地215亩。1961年开始建设,现已具相当的规模。陵园内建有烈士墓群(包括何长工,朱绍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军墓区、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等革命遗址。此外,于2000年建成的华容县博物馆也在陵园之内。馆内收藏着华容籍老将军、诸多革命烈士的遗物,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素材。陵园和博物馆的建立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缅怀革命先烈们,发扬革命精神。位于县内的桃花山则是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山内的红军树烈士陵园,位于桃花山北端,与鹿角头山相对峙,园后有九千平方亩的三菱湖为毗邻。园内三株黄芯绎,被贺龙当年命名为“红军树”。在桃花山,我们更能追忆华容的峥嵘岁月。

三华容县革命遗址存在的问题

华容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涌现了以何长工同志为代表的英勇无惧的革命英烈们,有着十分光荣的革命史,亦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源。在实践期间,我们对当地的一些革命遗址进行了走访和调查,通过结合华容的历史和现实,发现这些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仍然具有很多不科学性,不能更好地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珍惜这些珍贵的红色财富。这些革命遗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革命遗址宣传力度不够;很多革命遗址没有任何纪念标志,让人们无法了解;对革命遗址开发和利用不够,基本设施有待完善,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较少等。

四对华容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一些建议

加强对华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红色旅游事业科学健康而有

序地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工程,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科学实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些革命遗址的作用,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我们通过开展对全县红色革命遗址的调查,掌握了一些红色革命遗址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了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1 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华容红色旅游景点的魅力。县宣

传部门要重点宣传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加大对革命

遗址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做到宣传与教

育的有效结合,政府和宣传部门也应加强重视。于此同时,适时适当

地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优秀红色作品,将

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2 完善未有纪念标志的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建立一系列与之配

套的设施。切实做到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加强对未标志的革命遗址

的重视,在群众中大力宣传保护革命遗址的重要性,充分开发这些遗

址。

3 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深度挖掘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综合运用一些科技手段,达

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落实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设

计,杜绝一切不利于宣传红色文化的行为,树立属于自己的红色旅游

主题品牌,加大设施建设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文献、建设等得到妥善保护,避免造成建设性、利用性的破坏。同时,

也要适时适量的开发一些新的红色旅游资源,好好利用红色财富。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旅游环境。县

政府应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遗址保护的投入,把红色旅游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为游

客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利于红色旅游的发展。

5 加强有关方面的组织领导,建立一系列合理的机制。建立革命遗址的

保护、开发和利用委员会,由县宣传部、旅游局带头负责研究和解决

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各成员

单位按照各自的分工,承担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规划建设、环境整治、线路开发、人员培训、宣传报道、内容审核等任务,充分

做到各司其职,为发展红色旅游,宣传保护革命遗址的意识打下坚实

的基础。

五对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是现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带动当地的经济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革命遗址是“固化”的党史和革命史,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加强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学习

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宗旨,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从而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让革命老区尽快发展起来、尽快富裕起来,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就是要更好地整合革命老区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红”、“绿”结合,优势互补,使革命老区在我县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中实现快速发展。

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强县。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文化强县,首要任务是大力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分布全县的革命遗址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红色旅游,就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中蕴涵的红色精神,培育红色品牌,弘扬红色文化,使其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我县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六结束语

尽管一周的实践时间有限,但是我们还是尽自己所能针对目前华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相信这对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对人民群众提高保护革命遗址的意识,对弘扬红色文化,对珍惜这些历尽坎坷的红色财富,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落实这方面的工作,华容,这一充满历史的革命红区,必将走向正确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 河南理工大学,地质遗址的建立和保护。百度文库

【2】 周萌,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举。百度文库

【3】 袁晓虎,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大连日报 2011年6月23日

【4】 高度重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1月7日

【5】 范永光 , 全继洪,让红色遗产资源造福后人——关于加强老区革命遗

址、旧址抢救保护工作的思考 。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04期

【6】 范永光,保护红色遗产资源 留住红色历史财富——关于加强政和县革命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调查。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06期

【7】 佚名, 华容旅游概况。2009年3月19日

【8】 古迹寻访。新华社区发展论坛2010年3月17日

第四篇:北京红色遗址集锦

北京红色遗址大全

东城区(3处)

1、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大红楼(由西直门站乘做地铁2号线到雍和宫站转地铁5号线东四站出A口西行约10分钟可达)

2、茅盾故居(由西直门站乘做2号线到雍和宫站转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出D口西行约10分钟即到)

3、天安门/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由西直门乘做地铁4号线到西单站转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下) 西城区(5处)

4、李大钊纪念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长椿街站出B口北行约7分钟可达)

5、鲁迅纪念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出B口)

6、中山公园中山堂/保卫和平坊(由西直门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单站转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

7、陶然亭公园“高君宇、石评梅墓”(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出C口再东行、进公园)

8、中华世纪坛(由西直门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转地铁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出向西200米) 朝阳区(2处)

9、中国铁道博物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前门站B口出步行至中国铁道博物馆)

10、日坛公园回族抗日英雄马骏烈士纪念碑(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出B口北行约10分钟,进日坛公园) 海淀区(5处)

1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站转地铁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出A口即到)

12、三一八烈士纪念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4号线圆明园站出即到)

13、李大钊烈士革命陈列室(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4号线至海淀黄庄站转地铁10号线巴沟站倒630路到门头新村站再北行约15分钟可达)

14、北京植物园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保卫华北”石刻(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乘563路到北京植物园南门)

15、双清别墅(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乘563路到终点站香山公园进东门再西行) 丰台区(2处)

16、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长椿街站出A口乘661/662路,在抗战雕塑园下车即到)

17、“二七”纪念馆(由北京交通大学站乘坐运通103至航天桥南站下车转631路快车至丽泽桥转乘459路可达) 房山区(2处)

18、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由北京交通大学站乘坐26路公交至白云观转乘特6至北京西站乘坐地铁房山线苏庄站乘833路到河北庄再倒房山25路可达)

19、平西抗日斗争纪念馆(由北京交通大学站乘坐26路公交至西直门外站,转乘105路公交到友谊医院东站,步行至天桥汽车站乘836快车到十渡即到) 石景山区(1处) 20、首钢总公司旧址(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转地铁1号线古城站下车,乘坐318路至老古城站下车向西100米) 门头沟区(4处)

21、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倒892路可达)

22、抗日模范村——爨底下村(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倒892路可达)

23、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纪念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倒892路【涧沟妙峰山旅游专线】可达)

24、马栏村“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转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倒892路可达) 昌平区(2处)

25、中国航空博物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13号线至西二旗站,转地铁昌平线沙河站倒945路可达)

26、坦克博物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13号线回龙观站倒914路可达) 延庆县(2处)

27、平北抗日纪念馆(由北京交通大学站乘坐26路公交至西直门外站,转乘27路公交到德胜门,再乘919直达快车到延庆南菜园再倒875路可达)

28、“平北红色第一村”——延庆县大庄科乡沙塘沟村(由北京交通大学站乘坐26路公交至西直门外站,转乘27路公交到德胜门乘925路班车可达) 顺义区(1处)

29、焦庄户地道遗址(有西直门站乘坐地铁13号线至望京西,转乘地铁15号线后沙峪站倒顺义31路可达) 通州区(1处) 30、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复兴门站,转乘地铁1号线至国贸站G口出,步行至大北窑东站乘667路可达) 平谷区(1处)

31、平谷红色第一村—桃棚村/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由西直门乘坐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出,步行至东直门枢纽站乘852路到平谷区医院再倒平谷12路可达) 怀柔区(1处)

32、怀柔区九渡河镇庙上村党支部纪念地(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C口出,步行至东直门外站乘942快车到桥梓再倒936支线可达) 密云县(2处)

33、白乙化烈士纪念馆(由西直门站乘坐地铁2号线至东直门站出,步行至东直门枢纽站乘980快车到密云鼓楼再倒密云63路可达)

34、古北口长城保卫战纪念碑(由北京交通大学站乘坐26路公交至城铁西直门站下,步行至北京北站乘坐4471次列车(9:12开车)可直达古北口)

第五篇:延庆东部山区红色遗址简介

延庆县东部山区革命遗址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最早发展党员的革命老区位于大庄科乡沙塘沟村。这里是昌延联合县的中心区,三次挺进平北开辟根据地的共产党八路军最早在这里驻扎,并始终以此为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根据地的巩固区。因此被命名为“平北红色第一村”。以沙塘沟村为核心,周边遍布着众多革命遗址,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其中以平北红色第一村遗址,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和白龙潭烈士纪念碑最为著名。并且三处遗址距离较近,遥相呼应,是探寻革命遗迹,重温红色理想的好去处。

之一:平北红色第一村遗址

名称:平北红色第一村遗址。 地址:延庆县大庄科乡沙塘沟村。 形成时间:2003年。

保存现状: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保存现状评估:该展览保存完好,是延庆县爱国主义和党员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现存展馆面积较小与放映厅共同使用,正在准备搬迁,重新布展,新址已经选好。

建议:该遗址自修建以来,是对广大群众、共产党员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发挥了教育功能。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重建展馆的同时,加强对后七村的其他遗址保护、利用和宣传,形成红色游路线。

遗址形成的历史背景: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沙塘沟村。 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最早发展党员的农村(沙塘沟),被命名为“平北红色第一村”。大庄科乡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平北开展根据地最早的地区,是昌延联合县的中心区,三次挺进平北开辟根据地的共产党八路军最早在这里驻扎,并始终以此为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根据地的巩固区。1938年春,为支援冀东人民抗日武装暴动,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途经大庄科后七村地区,留下部队,播下了抗日火种。6月,在大庄科东部建立滦昌密临时联合县政府。县委书记刘国梁,县长张书彦。1938年10月,支援冀东大暴动的宋时轮、邓华第四纵队经平北撤回平西,留下刘国梁、张书彦、史克宁等在沙塘沟一带活动。他们深入群众了解情况,物色党的发展对象。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于12月12日,发展沙塘沟的张福、张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又发展张瑞、张银、张殿、胡殿鏊入党。这是延庆农村乃至平北地区农村发展的最早的党员。1939年底,冀热察区党委确定“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发展平北”三位一体战略任务后,1940年1月八路军挺进大队掩护平北党政干部20多人进到后七村的霹破石。1月5日宣布昌延联合县政府正式成立。随后,昌延县建立5个区政权,后七村(铁炉、沙塘沟、景而沟、霹破石、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为中心区(一区),大庄科东部为二区。

抗日战争时期,沙塘沟党支部领导人民进行反“围子”斗争,取得了胜利。1940年5月28日,10团团长白乙化率1营及团直属队到达沙塘沟,打败了十三陵黄花城、永宁、大庄科3000余敌的侵犯,击毙了伪营长苏庆生以下40余人。这是10团主力进入平北的第一仗,即沙塘沟反击战。另外沙塘沟人民还自愿组织起来支援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为八路军作鞋、送情报、组织运输力量为前线供应物资,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参战。为尽快培养地方干部和发展党员,中共昌延县工委于1940年举办了几期训练班,吸收各村积极分子参加。先发展19

38、1939年物色的骨干对象为党员,并提拔一批当地干部。以沙塘沟为中心的大庄科后七村地区人民始终响应党的号召,开展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培养输送了大批革命新生力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竭尽全力配合主力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3年“七一”前夕,在县委组织部、县党史办、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帮助下,在平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沙塘沟村举办“平北红色第一村”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展览的内容包括3个部分。一是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革命发源地——大庄科党组织、党员的发展,以及宋(时轮)邓(华)纵队领导人民同日伪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二是解放战争时期,大庄科人民开展土地改革和积极支援解放战争情况;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庄科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展览共有28块展板并搜集了大量真实的革命文物。

“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革命教育基地自揭幕以来,吸引了大批北京高校大学生,为首都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了空间,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市大学生联合会等5家单位联合授予“平北红色第一村”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平北红色第一村建筑全景

平北红色第一村展馆

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村

之二: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

名称: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 地址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 形成时间:1940年。

保存现状:该遗址为自然村落。 保存现状评估:一般。

建议:建议在沙塘沟重建展馆的基础上,在该村修建纪念设施。 遗址形成的历史背景:昌延联合县政府诞生地——霹破石村,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平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县级建制。位于今北京市北部,京包铁路以东,京古铁路以西,包括昌平、延庆两县接界的山区、半山区和部分平原区。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隶属于冀热察区党委平北地委。1938年夏季和1939年七八月间,八路军武装力量和部分地方工作人员两次进入这一地区开展抗日活动。1940年初,在霹破石村正式成立昌延联合县政府,胡瑛任县长;5月,成立中共昌延县委员会,徐智甫为书记。昌延联合县成立后,主要配合十团在后七村(里长沟、董家沟、景而沟、沙塘沟、铁炉、慈母川、霹破石)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根据地中心区抗日成果,领导昌延县军民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2年4月,改属北岳十二地委领导,1943年2月,改为北岳十一地委平北地分委领导,1944年9月,改为冀察十一地平委北地分委领导。昌延地区当年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蒙疆自治政府”、“满洲国”三个日本傀儡政权统治区域的结合部,扼制着日军占领的大城市北平和京包、京古铁路,也是沟通平西、冀东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都曾指示,要在那里“创造游击根据地”。 1944年12月,昌延联合县撤销,分别成立昌平县和延庆县。

目前,霹破石村自然村落,没有进行保护和利用。

昌延联合县诞生地——霹破石村

霹破石村口标志

之三:白龙潭烈士纪念碑

名称:白龙潭烈士纪念碑遗址。

地址:延庆县大庄科乡昌赤路东白龙潭桥东北坡上。 形成时间:1987年7月。

保存现状:该纪念碑与当地一座旧庙处于同一平台上,由公路通往平台的台阶已经修建。

保存现状评估:一般。

建议:建议在昌赤路边设立标识。

遗址形成的历史背景: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白龙潭桥东北坡上,昌(平)赤(城)公路东侧。延庆县大庄科乡位于延庆东南山区,昌平县接壤。由于大庄科地区多高山峻岭,地势复杂,抗战时期是从昌平深入延庆北山的理想通道。在中央军委决定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连接冀东和平西两大根据地时,宋时轮和邓华率领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大庄科后七村地区埋下了抗日火种,组建了游击队,开展抗日活动,并建立了昌延县联合政府。在大庄科地区,发生过太子沟战斗、沙塘沟战斗等平北地区影响比较大的战斗,大批有志青年参加了革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岳坦、卫兴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

岳坦,1914年出生于大庄科水泉沟村,1940年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曾任中队长。1943年6月19日,为掩护二区区长刘文科和通讯员转移,身负重伤,不幸被捕。在敌人押送他回据点时,路过白龙潭,岳坦趁敌人不注意转身跳入断崖下的白龙潭。

卫兴顺,1918年出生,大庄科乡汉家川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9月入党。曾任老十团一连一排长,县二区游击队长。1944年3月,被敌人杀害。

1987年7月,中共大庄科乡委员会、乡人民政府和大庄科乡广大人民群众,在岳坦烈士的牺牲地——白龙潭旁的北山坡上修建纪念碑。以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不断发扬革命精神。

纪念碑坐北朝南,由白色大理石碑身,花岗岩底座、平台和护栏组成,正面镌刻“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背面的碑文记载了岳坦、魏兴顺、岳忠等近百位为革命捐躯烈士的生平事迹。

白龙潭革命烈士纪念碑,1995年被定为延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潭烈士纪念碑

岳坦牺牲地(白龙潭烈士纪念碑山下的白龙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五对照个人剖析材料下一篇:潍坊市历史中考试题

热门文章

武汉日记